書名:柏林童年

原文書名:Berliner Kindheit um neunzehnhundert


9786263104051柏林童年
  • 產品代碼:

    9786263104051
  • 系列名稱:

    PEOPLE
  • 系列編號:

    RM6011X
  • 定價:

    350元
  • 作者:

    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 譯者:

    王涌、宋淑明
  • 頁數:

    256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30216
  • 出版日:

    20230216
  • 出版社:

    麥田(城邦)
  • CIP:

    875.6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二十世紀最後的精神貴族.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最重要的歐洲知識分子
華特•班雅明的唯一散文自傳

「一九三二年身居國外的我已開始明白:
我可能很快地即將與自己出生的那個城市作長久甚至是永遠的分離。」

◎  二十世紀最美妙的隨筆之一,最容易親近哲學家華特•班雅明的內心世界
◎  收錄1938年完成的【最後稿】,以及【最後稿】前的另一成稿【基森版】,繁中版唯一收錄最完整的版本。
◎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胡晴舫(知名作家)專文推薦

=推薦語=
◎ 只要是從回憶出發,而非由現下經歷,或是以童年的角度來下筆時,班雅明便能清楚直接地書寫他自己。……《柏林童年》中的自白與沸騰的痛苦感受才可能精髓呈現。——蘇珊•桑塔格
◎ 所發生場景中的空氣,在班雅明所描述的故事中正要復甦的,是致命的。凝視它的目光是已經被判死刑者的目光,護衛它的是被判死刑的人。柏林的灰燼瓦礫回應堅強的精神內在力量,也就是一九○○年左右的柏林。——阿多諾
◎ 《柏林童年》就像是班雅明捕捉自己的記憶與思想蝴蝶,所建立的三十個標本,那裡清楚又幽微地展示著他想要展示的「純粹意義」。——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 一向藏身在城市陰影之下猶疑蹉跎、徘徊不定的羞澀文人,頭一次公開現身,親自當嚮導,帶領讀者走進了他童年時代的城市地形圖。——胡晴舫(作家)

=特色=
◎ 西方評論家譽為「我們這時代最優美的散文創作之一,而它卻很長時間幾乎不為人所知」。

◎ 本書共收錄《柏林童年》前後期兩種版本,一為1938年完成的【最後稿】,一為【最後稿】前的另一成稿【基森版】。前後內容和篇章都經過作者大量修訂排序,透過前後兩種版本的對照,讀者當可一探班雅明當時寫作的思辨過程。

◎ 班雅明正式以第一人稱寫作,以不拘文體的片斷文風審視其童年時代柏林生活中的人與事。

◎ 這部童年回憶既是他難得一見的個人化作品,又是他對威廉時代的分析與批判,這種對現代性及其起源以及意識形態的批判,又是與他的其他作品一脈相承的。

◎ 《柏林童年》(1932~1938)包含了班雅明這期間寫作的思想主題,如對語言、藝術乃至本體論的思索等,又包括其在〈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和對波特萊爾以及巴黎拱廊街研究中的著名意象與隱喻,這些意象與隱喻都代表著班雅明思想和文學形象的主題是不斷重複出現的、寓言式的形象。

=本書內容=

1. 書稿兩種版本緣由
  班雅明於1932年正逢他對當時德國政經形勢失望而流亡巴黎之際時寫作本書,1938年完稿。1981年人們在巴黎圖書館發現班雅明1940年離開該城前偷偷藏在那裡的書稿,其中就有1938年寫成的《柏林童年》最後稿。1988年人們又見到了班雅明該書的另一成稿,由於該書保存於德國的基森市,因而稱之為《柏林童年》基森版。
鑑於基森版和最後稿在內容上有明顯的不同,而且都是經班雅明親自整理的,前者出自該寫作的早期,一個出自晚期,故本書一併收入。

2. 「漫遊者」、「寓言作家」、「收集者」敘事風格的展現
  第一人稱書寫、片斷式的書寫,全書由三十段各自獨立的文字組成,整個文本不具備一般回憶錄和敘述文本在時間、事件、人物的連續性。以無處不在的敏銳洞察和細膩筆觸,柏林的都市生活景象:勝利紀念碑、動物花園、電話機、西洋景、捉迷藏、小人書、幽靈等,透過班雅明獨特的對不易察覺細節的捕捉與玩味,無不以一種信息和感受極其密集、深入的方式呈現。

3. 不只是一本單純的自傳,並審視個人記憶與城市歷史的關聯
  班雅明本人曾多次表示不願將該書簡單地看成是自傳性的童年回憶。在1938年寫成的《柏林童年》最後稿中的〈序言〉中,他寫道他有意喚起心中那些在流亡歲月裡最能激起思鄉之痛的畫面,即來自「童年」的畫面。這種「有意識回憶」不同於日常回憶的地方,在於「自主行事」——它不依循時間序列,也不屈就外在的完整,而只是追尋事物內在的關聯,如接續在〈序言〉中所寫:「這思念的情感同樣也不應主宰我的精神。我努力節制這種情感,旨在從必然的社會的無可挽回性,而不是從偶然性的個人傳記角度去追憶往日的時光。」而這樣一本有意識的散文輯錄,正是班雅明「努力想捕捉大城市的生活經驗在一個市民階級孩子心中留下的畫面」。

4. 與其學術研究主題相呼應
  童年回憶凸顯的個人生命之內在必然最終映現的是大都市的必然容貌,因此,班雅明在論及《柏林童年》時就曾指出:人對大都市的體驗是如何深植於在該城市度過的孩提時代。
對班雅明而言,對現代都市生活的體驗並不單純是對個人生命的體驗,而更多是由此對正處於成型中之現代主義的體驗。班雅明研究學者Uwe Steiner指出:「《柏林童年》與《巴黎拱廊街研究》共同指向十九世紀下半葉,這並不單純是對這一歷史時間的關注,而是對現代主義之源起的關注。」


「對一座城市不熟,說明不了什麼。但在一座城市中迷失方向,就像在森林中迷失那樣,就需要學習。在此,街巷名稱對迷失者來說聽上去必須像林中乾枯嫩枝發出的響聲那樣清脆,而城市深處的小巷必須像峽谷那樣清楚地映現每天的時辰。」——〈動物花園〉

作者簡介


姓名:華特•班雅明Walter Benjamin
(1892-1940)

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後的精神貴族、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心靈,以及最重要的歐洲知識分子。

德國籍猶太人,生於柏林。1912年進入弗萊堡大學哲學系就讀,此後兩年全心投入德國的「青年運動」。1914年班雅明逐漸脫離政治社會運動,專心於文學與哲學研究,1919年完成博士論文。1925年他的教授資格論文《德國悲劇的起源》被法蘭克福大學拒絕,直到1928年才出版。1925年起他開始定期為《法蘭克福日報》和《文學雜誌》撰寫評論,他曾在書信中向朋友表示希望能晉升為德國數一數二的評論家。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班雅明離開德國,流亡到法國,1940年德軍攻陷巴黎,在納粹追捕下,他於法、西邊界服毒自殺,時年四十八歲。
班雅明在世時鮮為人知,他的文字在當年也因政治立場與行文風格而被阿多諾與霍克海默大量刪改、要求重寫,甚至不容許出版。他與法蘭克福學派走得很近,可是他從來不願意加入共產黨。阿多諾等人從1950年代中期起編纂出版班雅明的文集與書信集,使他聲名大噪,甚至在西方形成所謂的「班雅明復興」。
班雅明時常被稱為「左翼馬克思主義文人」,其實他的複雜性絕非他早期馬克思思想濃厚時代的文字可以涵蓋。再加上他複雜的文體風格與思想脈絡,以及他的猶太神祕主義色彩,以致他很難輕易被系統化歸類。其重要作品有〈翻譯者的任務〉、《德國悲劇的起源》、《單行道》、〈攝影小史〉、〈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說故事的人〉、《德國人民》、《瞭解布萊希特》、〈波特萊爾筆下第二帝國的巴黎〉、〈論波特萊爾的幾個主題〉、〈歷史哲學命題〉等,譯作有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與波特萊爾的《巴黎風光》等。



譯者簡介


姓名:王涌

【譯者】

法蘭克福大學古典語言與藝術學系博士。現任教於華東理工大學德語系,專門從事德語語言文學與文化的教學與研究。




相關作者簡介


姓名:宋淑明

【審譯者】

德國慕尼黑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曾任慕尼黑大學、柏林洪堡大學講師。現兼任中山大學講師。著有《德奧這玩藝!戲劇篇》,譯有《邊境行走》、《焚書之書》

書籍目錄


譯本説明

推薦序 安放我們桌上的一只蜂巢╱吳明益
推薦序 一個都市人的童年╱胡晴舫

第一稿(基森版)
姆姆類仁╱動物花園╱西洋景╱勝利紀念碑╱電話機╱捉蝴蝶╱出遊與回歸故里╱情竇初開╱
冬日的早晨╱斯德格里茲爾街與根蒂納爾街交匯處的街角╱科諾赫先生與普法勒小姐╱
馬格德堡廣場邊上的農貿市場╱發高燒╱旋轉木馬╱水獺╱一則死訊╱孔雀島和格靈尼克╱
花園街12號╱識字盒╱櫃子╱學生圖書館╱捉迷藏╱幽靈╱聚會╱乞丐與妓女╱不幸事件和罪行╱針線盒╱聖誕天使╱兩支銅管樂隊╱駝背小人

最後稿
序言╱迴廊╱西洋景╱勝利紀念碑╱電話機╱捉蝴蝶╱動物花園╱遲到╱少年讀物╱冬日的早晨
斯德格里茲爾街與根蒂納爾街交匯處的街角╱兩幅謎一般的景象╱農貿市場╱發高燒╱水獺╱
孔雀島和格靈尼克╱一則死訊╱花園街十二號╱冬日夜晚╱彎街╱長統襪╱姆姆類仁╱捉迷藏╱
幽靈╱聖誕天使╱不幸事件和罪行╱色彩╱針線盒╱月亮╱兩支銅管樂隊╱駝背小人

附錄
食物儲藏室╱書桌╱猴戲╱《新德國青年朋友》

後序╱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文章試閱


第一稿(基森版)【動物花園】

對一座城市不熟,說明不了什麼。但在一座城市中迷失方向,就像在森林中迷失那樣,就需要學習。在此,街巷名稱對迷失者來說聽上去必須像林中乾枯嫩枝發出的響聲那樣清脆,而城市深處的小巷必須像峽谷那樣清楚地映現每天的時辰。這樣的藝術我很晚才學會,它實現了我的夢想,這個夢想最初的印跡是我塗在練習簿吸墨紙上的迷宮。不,它們不是,因為在它們之前還有一個比它們延續更久的。這個迷宮裡的路不缺阿里阿德涅,跨過本德樂橋,緩緩的橋拱是我的第一座「山坡」。離「山腳」不遠的地方是我的目的地:弗里德里希.威廉國王和路易絲王后。站在圓形基座上他們聳立於花圃間,猶如被他們身前沙地上擁有魔力曲線的噴泉緊緊吸引。比起兩位統治者,我更關注他們的底座,因為底座上發生的事離我更近,雖然我那時還不清楚這些事的來龍去脈。我早就從它那寬大、看不出有任何特殊之處而平庸無比的前廣場上看出這個迷園肯定有一些非同尋常的東西,而且這個離那條走豪華馬車和出租馬車的林蔭大道僅幾步之遙的前廣場,正是這座花園最奇妙的部分所在。對此我很早就有預感。那個阿里阿德涅一定曾在這裡或距此不遠的地方待過,在她的附近我第一次(而且永遠不會忘記)體悟到後來才得以訴諸言語的東西:愛。可惜,在它的源頭出現的那位「小姐」,她以冷冷的陰影籠罩著它。這就是這座公園,對孩子們來說沒有任何其他公園比它開放,即使它對我用一些難以理解、無從入手的東西隱去真正的面容。池塘裡的各色金魚,兒時的我很少能夠加以辨識。「宮廷獵手大街」這樣的名字我本以為很有意思,而結果卻讓我大失所望。多少次,我徒勞地尋找那片有一座如同七彩積木箱般有紅、白、藍色尖頂的小賣部的灌木叢。每當路易.菲迪南(Louis Ferdinand)王子雕像下的第一叢藏紅花和水仙花開放時,我對王子的愛總是隨著每個春天的到來而返回。一條小溪將我和花叢隔開,使得它們對我來說顯得如此地可望而不可及,彷彿立於一頂玻璃罩下。高貴必由美中根生而出。我終於明白,為什麼去世前一直坐在我鄰桌的路伊絲.馮.藍島(Luise von Landau)必須住在那片長著鮮花被運河流水滋潤著的小小野草地對面的綠茨福河岸。後來我又發現了一些新角落;也從別人那裡懂得了不少東西。但沒有一個女孩,沒有一次經歷,也沒有一本書能夠告訴我這些新東西。所以當三十年後一位熟悉柏林、號稱「柏林老農」的朋友和我一樣長時間地遠離這座城市之後回歸故里時,在他引領下,我們沿小道穿行於這個花園,將沉默的種子撒滿小徑。他在前面走上陡峭的小路,小路愈來愈陡。這路即便還不會將我們引向「眾生之母」,但肯定會引向這座園林的「花園之母」。「老農」踏過瀝青路,腳步激起陣陣回響。我們走過的石子路上煤氣路燈照射的燈光顯得暗黑而迷迷濛濛。公園別墅那窄小的階梯、柱式前廳、雕飾花紋以及柱頂過梁——首次被我們逐一按照專業術語加以辨認。尤其那樓梯間,裡面的窗玻璃還是老樣子,雖然起居室變化已經很大。我至今還記得放學後爬樓梯中途停下喘息時,填補我心跳間隙的那些詩句。它們從畫著一個女人手握花環、像西斯廷聖母一樣飄逸地從壁龕走出的窗玻璃上朦朧地沁入我的眼簾。用拇指勾著書包帶我把書包甩到肩後,邊喘氣邊念:「勞動是公民的光榮,幸福是辛苦的酬勞。」樓下的大門「唉」一聲嘆息地掩上,彷彿鬼魂沉入墳中,歸返古堡。外面可能下著雨。一扇彩色窗櫺敞開著,那階梯隨著雨點的節拍繼續往上延伸。卡爾雅蒂德和阿德蘭特、小天使塑像和果樹女神當時都曾注視著我,然而此時使我覺得最親切的是那些積滿塵埃的守門神,祂們守護著入世之門或是尋常的門庭。祂們將等待看作是自己的使命。不管等待的是一個陌生人、是眾神的重歸,還是三十年前那個背著書包從祂們腳邊溜過的小孩,都一如既往。因為這些雕像柏林的老西區成了古代希臘。從那裡來的西風迎向蘭德維爾運河裡的水手,船上滿載赫斯佩里登蘋果沿著運河慢慢駛來,泊在赫拉克勒斯橋邊上。再一次,彷彿童年時期,多頭蛇怪和非洲猛獅(der Nemeische Löwe)安坐在圍住勝利碑紀念廣場的荒叢中。



第一稿(基森版)【冬日的早晨】

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實現你的願望的仙女,只是很少人還記得他曾許過的願;因此,一旦日後生活中這些願望得到實現,也很少有人會察覺到。我記得自己那個被成全了的願望,我的意思不是想說它比童話裡的孩子所許的願更聰明。冬天,清晨六點半,當燈光向我床頭移來,女傭的身影被投射到天花板上時,這個願望便出現在我心頭。壁爐裡燃起了火。那火很快地就像被擠在一個過小的匣子裡,被煤塊擠得無法動彈似地朝我這裡望來。這個就在我身邊的小匣子雖然比我矮小,但正在形成壯觀的火焰,而女傭伺候它時則必須比對我時腰彎得更低。這些事做完後,女傭就將一只蘋果放進爐膛裡烤。很快爐門柵欄的影子就被跳動的紅色火焰映射在樓板上。我的倦意覺得有這樣的畫面這一天已經別無它求了。這個時刻都是如此,唯有女傭的聲音打攪了冬日早晨讓我與臥室內物件的親近過程。百葉窗還沒有被拉起,我已經急不可耐地把爐門的插銷拉開,想看爐膛裡的那只蘋果怎樣了。有時候蘋果的香味還絲毫沒起變化。於是我就耐心地等著,直至我覺得已嗅到那來自比聖誕夜樹木的芳香更深、更隱匿的冬天角落的泡沫香氣。那只蘋果,焦黃溫暖的果肉就躺在那裡,雖然熟悉但還是變了個樣子,猶如一個長途旅行之後回到我身邊的好友。那是穿過爐火熱氣漆黑大地之旅,這爐火將我一天所能遭遇的所有香氣都浸染在這只蘋果中。因此,每當我捧著那只兩頰發亮的蘋果而手心感到暖烘烘時,總是遲疑地不願咬下去,也就不足為奇了。我感到,蘋果的香氣裡含有著隱隱的訊息,一旦咬下去,它太容易從我的舌尖溜走了。這個訊息有時還會久久地勉勵我,甚至在去學校的路上還會給我慰藉。到了學校,似乎已經消失的疲倦在我碰到書桌時自然加倍地向我襲來,隨之而來的是這樣的願望:要好好睡個夠。我應該已千百次地許過這個願,而且這個願望後來真的實現了。但是經過了很長時間,直到對能有個工作、有個固定收入的希望總是落空時,我才意識到這一點。


最後稿【序言】

一九三二年身居國外的我已開始明白:我可能很快地即將與自己出生的那個城市作長久甚至是永遠的分離。

我多次在內心以為,疫苗接種過程是有益健康的。即使在這樣的境地我依舊遵循此法,帶著告別的心情喚出心中童年歲月的畫面——那些在流亡歲月中最能激起思鄉之痛的畫面。在這個過程裡,就像接種的疫苗不應主宰健康的身體一樣,這思念的情感同樣也不應主宰我的精神。我努力節制這種情感,旨在從必然的社會的無可挽回性,而不是從偶然性的個人傳記角度去追憶往日的時光。

導致的結果是,比較是呈現經驗之連續性而非經驗之深度的自傳特質,在這個嘗試中完全退居次要。隨之隱去的還有我的家人和兒時伴的音容形貌。我努力想捕捉大城市的生活經驗在一個市民階級孩子心中留下的畫面。

我想,這些畫面有它們特有的某種命運。它們雖然還沒有像數百年來回憶鄉村童年時對田園情感的傾訴那樣,已有既成的表達形式,但我童年時代的這些大都市畫面卻能憑其內在意蘊預先展示出未來的社會經驗。至少我希望,從這些畫面中可以看出,本文作者在以後的成長中多大程度地失去了他童年時曾擁有過的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