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孤絕之島: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原文書名:


9786263140790孤絕之島:後疫情時代的我們
  • 產品代碼:

    9786263140790
  • 系列名稱:

    我愛讀
  • 系列編號:

    0EID0110
  • 定價:

    450元
  • 作者:

    黃宗潔主編
  • 頁數:

    352頁
  • 開數:

    14.8x21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11229
  • 出版日:

    20211229
  • 出版社:

    木馬-遠足文化
  • CIP:

    813.4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文學或許能成為那顆照見未來的水晶球,以當下的經驗為養料,去記住現在、揣想將來。」──黃宗潔

從台灣到香港,柏林到紐約,各地視角一次到位
34位華文名家為疫情寫下的文字

上田莉棋╱川貝母╱牛油小生╱何曼莊╱利格拉樂.阿𡠄╱吳俞萱╱宋尚緯╱李欣倫╱林俊頴╱阿 潑╱洪昊賢╱洪明道╱洪愛珠╱孫梓評╱振 鴻╱郝譽翔╱馬尼尼為╱馬翊航╱張亦絢╱張怡微╱連明偉╱陳浩基╱陳 慧╱黃 怡╱葉覓覓╱廖偉棠╱廖 瞇╱潘國靈╱蔣亞妮╱謝曉虹╱隱 匿╱韓麗珠╱騷 夏╱龔萬輝

病毒的威脅逼迫我們重新去量度自己與世界的距離,封城、限聚、居家隔離……
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島。

2020年始,疫情時代降生,人們不得不習慣口罩竄上自己的臉孔,拉遠與親愛之人的距離。世界劇烈地移動著,然而我們生活的方式究竟有何改變?

關於「日常」的崩解,郝譽翔〈日常生活的恐怖〉寫及疫情期間一位在家的母親無處可躲,日日是重負;張亦絢〈稀奇古怪的故事〉則大膽揣測口罩將改變一世代人們的表情;馬翊航〈間格與旋轉的裝置〉提到居家工作期間,只有UVC消毒燈罩能帶來太陽溫暖的氣味。

關於「異域」的現場,何曼莊〈寂靜中的聲音〉道出紐約封城的焦慮與出口;潘國靈〈役年・疫年——窗外・窗內〉描繪反送中運動到疫情爆發後香港的變動;孫梓評的〈漂流物〉談及前往柏林駐村卻遇疫情折返的窘境。

關於「超現實」的境遇,龔萬輝〈時鐘旅館〉揣想了當欲望不會因疫情停歇,填補內心的匱乏需要什麼樣的代價;川貝母〈鼴鼠雨果〉則描繪出封城後最熱門的行業竟是理髮師,只好列由政府規管,成為最自由也最不自由的職業。

本書邀請了34位華文作家為疫情進行創作,當中有詩、散文以及小說。來自不同世代與地區,多種觀察的面向,讓你一次看完大疫之年的人生百態,也借此書寫作為連結,願在困頓的時刻,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名人推薦

江鵝(作家)
李金蓮(作家)
李屏瑤(作家)

★內文摘選

「疫中種種,如發生在塑膠泡中,透明而抽離。這是一次集體的靈魂出竅,彷彿我與我身世界,從來是一個巨大而抽象的概念,而我們經此一回,終於知道。」──洪愛珠〈與世有隔〉

「疫情遮蔽下,究竟該如何與靈魂保持親近?太遠,宛如兩人對峙談判;太近,逾越了,你腦中被電視機裡各種令人憂懼的報導所構成的警報器即刻大響,倏而掩去了靈魂聲音。」──振鴻〈抵達之前〉

「人總想看被遮掩起來的事物,其實底下什麼都沒有,誰說埋在土下的盒子裡一定有祕寶,有時候,只是想要掩埋一些什麼的過程。」──蔣亞妮〈聖母時間〉

「蜂群如風起的黃昏,他拍死一隻╱在茶杯或者歌唇的旁邊╱暮色就蜚短流長了╱他的尾指沾了酸掉的蜜。」──廖偉棠〈愛在瘟疫蔓延時〉

「因為只有內心強壯,才能讓我們在絕望時仍能作出選擇,擁抱存在,受傷害而沒有被擊倒。」──陳慧〈白蝶〉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黃宗潔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現任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及香港當代文學、家族書寫、動物書寫等。著有《倫理的臉:當代藝術與華文小說中的動物符號》、《牠鄉何處?城市.動物與文學》(本書獲Openbook 2017美好生活書)、《生命倫理的建構:以臺灣當代文學為例》、《當代臺灣文學的家族書寫──以認同為中心的探討》,與黃宗慧合著有《就算牠沒有臉:在人類世思考動物倫理與生命教育的十二道難題》(本書獲Openbook 2021年度生活書)。其他書評與動物相關論述文字散見《鏡文化》、《鏡好聽》、《新活水》等專欄。


相關作者簡介


封面插畫簡介 陳沛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現職插畫接案工作者。 作品散見國內出版之童書、雜誌、繪本,近年開始創作圖像小說。喜歡樸拙手感 的畫風、情感內斂的敘事風格。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一本當代華文作家對於疫情的觀察與書寫!
★東華華文學系教授黃宗潔主編
★從台灣到香港、柏林到紐約,各地視角一次到位

書籍目錄


輯一、在我回不去家的路上
在我回不去家的路上 ╱馬尼尼為
漂流物 ╱孫梓評
寂靜中的聲音 ╱何曼莊
聖母時間 ╱蔣亞妮
與世有隔 ╱洪愛珠
抵達之前 ╱振鴻
那一天,那一年 ╱阿潑
疫期之異與常 ╱利格拉樂.阿𡠄
日常生活的恐怖 ╱郝譽翔
他給我一團草莓衛生紙 ╱ 無處安放 ╱廖瞇
離•散•聚 ╱上田莉棋
放風 ╱黃怡

輯二、愛在瘟疫蔓延時
愛在瘟疫蔓延時 ╱廖偉棠
殘響 ╱吳俞萱
如何測量插管的深度 ╱洪明道
彼岸的信鴿 ╱連明偉
在記憶力不及的迂迴管線中迴響 ╱牛油小生
出了象牙之塔 ╱張怡微
方舟 ╱李欣倫
時鐘旅館 ╱龔萬輝
稀奇古怪的故事 ╱張亦絢
鄰人哥吉拉 ╱陳浩基
歡樂時光 ╱洪昊賢

輯三、病從所願
病從所願 ╱隱匿
在人的底部抵達神的地步 ╱葉覓覓
黎明前的夜 ╱宋尚緯
阿基里斯的腳踝 ╱騷夏
間隔與旋轉的裝置 ╱馬翊航
夜行與日走 ╱林俊頴
鼴鼠雨果 ╱川貝母
空琴演奏會 ╱韓麗珠
役年・疫年——窗外・窗內 ╱潘國靈
隔離 ╱謝曉虹
白蝶 ╱陳慧

孤絕之島-作家簡介

文章試閱


導讀
另一種時差 ◎黃宗潔


二○一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當全世界依著時差,輪流倒數讀秒、釋放煙火,迎向二○二○年時,大概無人能想像得到,新的一年迎來的不是新希望,而是翻天覆地的疫病時代。Covid-19 疫情以超乎想像的速度和規模蔓延全球,原本理所當然的「日常」,一夕之間被病毒擊潰。不堪疫情負荷之下的封城政策,讓各國彷彿都成為被第十三個女巫施了魔法的睡美人之城,所有計畫瞬間停擺,「社交距離」需要重新丈量。過去習以為常的跨境、跨國移動,成了既奢侈、又危機四伏的高風險活動。曾經,我們用城市與城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位移,做為生活中換取喘息的機制,將時差視為錨定家鄉與異
國的座標,感受並享受移動帶來的風景;如今,病毒帶來另一種時差。移動不再是應然與必然,我們如擱淺的鯨,只能看著一波波疫情起伏如浪。各國重複著全面封鎖與解封的輪迴,從中國、亞洲到歐美……我們全都被迫活在時差中──一種因應疫情節奏巡迴往復的「時間差」。
  另一方面,空間隔絕亦為生活的流速製造出新的時差感,外在世界的轉速和居家生活突然之間不再同調,日子有了新的數算方式。為了打發多出來的居家時間,人們試著苦中作樂,開發出各式各樣的「潛能」:曾看過國外有民眾為寵物天竺鼠打造了精巧如皇宮般的迷你屋,用家中物品或「親身上陣」模仿名畫的也不少。但苦中作樂是有限期的,當隔離與空間封鎖的時程不斷延展,恐懼與不確定感讓心理時間益發緩慢。記得疫情之初,曾看過一個在網路上流傳的「行事曆」,半開玩笑地在每一格日期旁寫下:「未來十四天是關鍵」。日子變成一種均值而漫長的等待,居家工作成為多數人的常態,週一到週日不再有清晰的輪廓,有些人的「換日線」可能是每天下午兩點的疫情記者會,有些人的時間感,則在日復一日打理三餐、或是到處噴灑消毒酒精的過程中,逐漸消融模糊成一片。
  病毒的威脅逼迫我們重新去量度自己與世界的距離,封城、限聚、居家隔離……人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島,但連結的渴望無法被消弭。網路過往被視為造成人際疏離的「元凶」,如今反倒成為人與人相連的隱性救命繩索。弔詭的是,因應居家上班上課而「被迫普及」的線上會議模式,卻製造出彼此更為「同步」的現象(假象?)。少了舟車往返的時間成本,點開電腦就可以「即時」參與的線上「群聚」,雖是實體互動受限下的替代方案,卻也多出不少創意與彈性:線上同學會、線上畢業典禮、線上頒獎、線上聚餐、線上運動、線上參觀博物館……後疫情時代,我們跌跌撞撞地訓練自己的想像力,去適應「防疫新生活」的方案與節奏。
  沒有人會否認,疫情影響了全世界,但在人類歷史上,大規模的傳染病從來不是新聞,伴隨著病毒一起擴散流行的恐懼、歧視與傷害也不是。如果常識和經驗可能蒙蔽我們的眼,恐懼和偏見會蒙蔽的則是我們的心,疫病的恐懼讓人們對潛伏的帶原者感到憂慮,排除與隔絕那些(可能)造成威脅的他者,遂成為許多人心中未必敢直說的願想。社會中原本潛藏著的,各種意識形態、族群身分、年齡世代的緊張關係,更在疫情中以不同的形式引爆開來。恐懼愈擴散,各種排他與歧視也愈可能被合理化。疾病帶原者曾被視為一種「罪」,一種標記的方式──如同在孤島醫院中被囚禁了二十多年的瑪麗.馬龍(Mary Mallon),終身未曾得過傷寒的她,卻以「傷寒瑪麗」這個污名被記憶。一百年過去了,我們看待疾病、處理疾病的態度,卻未必有太大差別。
  「疾病代表我們所作所為的非預期後果」,大衛.逵曼(David Quammen)在《下一場人類大瘟疫》一書中曾經這麼說。而我們選擇去對抗疾病的方式,也同樣會產生其他預期之外的後果與代價。沒有人能預期疫情何時平息,甚至會不會(以我們想像的方式)平息,未來是否能回歸過往所熟悉的日常?或是我們該想像一個什麼樣的「未來的日常」?在經歷了疫情幾度看似趨緩又再次延燒的起伏後,沒有人敢肯定。但文學或許能成為那顆照見未來的水晶球,以當下的經驗為養料,去記住現在、揣想將來。基於這樣的期許,我們邀請了三十四位寫作者,為這個時代我們所共同參與、無從迴避的巨大集體經驗,留下智慧與記憶。
  或許有人會懷疑,對於一個仍充滿未知、還在變化與發展中的「事件」,這樣的紀錄會不會顯得太快、太早?但編寫本書的目的並非為了將疫情視為議題予以回應,而是希望呈顯經驗的多樣性與複雜性。在這場所有人都被捲入、無一得以倖免的災難中,人該如何安頓自己?如何可能安頓自己?亞歷山大.托多洛夫(Alexander Todorov)曾說:「我們的身體站在靈魂與整個世界之間,是一面同時反映兩者影響的鏡子;不光是我們的意願與能力,還有命運、天氣、疾病、食物與無數苦難所揮下的鞭子──苦難不見得是因為我們做錯決定,常常反而是運氣與無奈的結果。」(出自《顏值》) 對我而言,文學也是這樣一面反映了靈魂與世界影響的鏡子。透過作家們不同位置的觀察、思考與想像,我相信人們將能在個人經驗與集體記憶之間,在相同的憂慮與相異的處境之間,看見命運與苦難背後,各有其難以複製的形貌與紋理。
  因此,我將這三十四篇作品,視為三十四個通往疫境╱異境的入口,它們彼此既隔絕也相連。這是何以本書既不依照文類,也不依照地域分類,而是依作品本身的氛圍與觀照,再分別借用其中三位作者的篇名:馬尼尼為〈在我回不去家的路上〉、廖偉棠〈愛在瘟疫蔓延時〉與隱匿〈病從所願〉,將其區隔為三輯。第一輯所收錄的,較著眼於「移動」與「異動」的描繪,大疫之年,每個人都在不同的「路上」,移動或無法移動的新日常,映照出疫境下各地的處境與焦慮;第二輯的篇章,多能呈顯出疫情之中,連結或無法連結的「人情」百態,我們與父母、夫妻、鄰人、陌生人、甚至矽膠娃娃的距離,都產生了新的「換算方式」與感受;第三輯的作品,則對「病」與「人」的關係,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同的切入角度,若病從所願,所願為何?我們又是否可能與病磨合出後疫情時代的生存之道?
  當然,這只是粗略的畫分,是為了讀者閱讀上的便利,而非分類上的必然。此外,考量到若將文類完全打散,在閱讀上可能會造成干擾,故各輯仍以詩、散文、小說依序排列。事實上,讀者大可以把它們想像成三十四個登機門,從任何一篇隨機進入,在作者的文字地圖上自由降落;但若照著分輯順序逐篇讀,相信會有另一種閱讀的興味,從而感受到它們所交織出的,一種微妙的互文感。若從中抽取某些關鍵字,將會發現這些作品不同的關懷面向,更共構出既互補又相容的立體視角。
  舉例來說,口罩做為最具體而微的疫情象徵,彷彿也成為與他人社交距離的度量單位。但是,保住了安全,會不會卻因此失去了表情?除去口罩之後,我們還能認出彼此嗎?口罩下的面容,遂成為不少作者關注與思考的核心。在戴與不戴之間,卻非只是防疫觀念正確與否,或搶購能力優劣之別,還包括了身分的考量、處境的弔詭:例如在特別著重建立關係的晤談情境中,諮商師該除下口罩讓對方看清自己、建立信任感,還是建議學生也戴上口罩,才能心無旁騖、專心聆聽?至於經歷過動盪的二○一九年,由「役境」成為「疫境」的香港,口罩的象徵意義,更遠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地方來得複雜與難以言喻。戴口罩到底是「使人更真實」,還是更隔絕?這些不同身分位置的思辨與想像,當能深化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
  又或者疫情所造成的人際距離之挪移,亦有著各式各樣的面貌與可能性:被迫長時間困居在家的夫妻、母子,多出了更多衝突的理由,對疫苗的態度、防疫的標準……任何雞毛蒜皮之事都可以成為導火線;分隔兩地反而成為在關係中「鑿壁偷光」的出口;染病的焦慮讓我們對鄰人、朋友心懷疑慮;素無交情的理髮師,反而成為城中最受歡迎的角色,與訴說心事的對象;時鐘旅館裡的矽膠娃娃,是抵抗病毒與時間的救贖嗎?當繭居在家的弟弟突然遞上一張自己嗅聞過的衛生紙,又該如何回應與磨合出此種疫情下的新距離?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是浮世繪、是寓言、是童話,也是警語。相信每個讀者,都能在其中找到與自己共鳴的聲音。
  最後,謝謝琬融辛苦地居間聯繫和處理種種繁瑣的編務,也謝謝所有參與本書撰寫的作者。我選擇陳慧的《白蝶》做為收束全書的作品,在小說結尾,她引用了泰戈爾《漂鳥集》中的詩句:
  「曾經,我們夢見彼此素昧平生。
  我們醒來,卻發現我們是彼此的親愛。」
  大疫宛如一場不會醒的夢,仍在發酵與持續中。我們每一個人,都共同捲在這集體的真實夢境裡,朝向不可知的未來。但願醒來時,能發現我們是彼此的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