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我台北,我街道2: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

原文書名:


9786263142190我台北,我街道2: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
  • 產品代碼:

    9786263142190
  • 系列名稱:

    我愛讀
  • 系列編號:

    0EHR0079-2
  • 定價:

    450元
  • 作者:

    李金蓮 主編
  • 頁數:

    304頁
  • 開數:

    14.8x21x1.6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0901
  • 出版日:

    20220901
  • 出版社:

    木馬-遠足文化
  • CIP:

    863.3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22位跨領域作家書寫台北
那外面的裡面的、明處的暗處的,學習理解它所有一切的並存。

本書參與作者:羅智成╱詹宏志╱李桐豪╱陳嘉新╱劉梓潔╱楊富閔╱徐淑卿╱陳慧╱李昂╱吳崑玉╱張國立╱廖志峰╱夏夏╱孫梓評╱陶曉嫚╱邱比╱林昆穎╱凌宗魁╱陳柏言╱蔣亞妮╱張娟芬╱陳雪(依文章順序排列)

我也感同身受那些被現代性巨大城市掩蓋的:成長的探索、微痛的回憶、畸零的人生,以及努力存活的印記……。——李金蓮

《我台北,我街道2》由作家、資深編輯李金蓮擔任主編,集合22位跨領域的作家書寫台北,包括精神科醫師、政治工作者、建築文資工作者、藝術家、音樂人與出版人加入筆陣,他們的台北,讓我們對號入座自己的曾經,也學習理解這座城市,那外面的裡面的、明處的暗處的,所有一切的並存。

羅智成說每個人自有他自己的城市,詹宏志的台北構成他所有奮鬥求活的舞台,李桐豪走過蔡明亮、楊德昌電影裡出現的台北場景,陳嘉新寫世紀末的永康街,劉梓潔的師大路有著浮游漂浪的身影,楊富閔寫他的台北十年,徐淑卿回望不復存在的酒之島,陳慧眼中的六條通是混濁的河,李昂寫可以通往監獄的一條路,吳崑玉寫台灣政壇第一路青島東路的日常,張國立的運將帶你穿梭台北巷弄,廖志峰中年以後重新發現赤峰街與迪化街,異鄉人孫梓評見證信義區驟然誕生,陶曉嫚的南陽街考生故事,邱比在復興南路私藏的青春時光,林昆穎乘著299公車從輔大奔向台北車站唱片行,凌宗魁的建築地景紀錄東區曲折身世,夏夏的汀州路記憶一代傳過一代,陳柏言寫他的昆明街,蔣亞妮的陽投公路是霧氣瀰漫滿懷惆悵,張娟芬寫消失的松山路六百巷,陳雪的溫州街熟悉又陌生……

*內文摘句
如果台北可以有自己的記憶,我也希望她記得我這一個曾經在此努力活過的年輕人……。——詹宏志

愛的天絕陣、寂寞的地烈陣、孤單的寒冰陣、情感的落魂陣,我逃不了了,那是在西門町看蔡明亮的電影,獨特的、哀傷的共時性。──李桐豪

回望這些酒之島,已經不復存在。但城市中總會有新的島嶼浮現,為我們刻劃下新的年輪標記,而我們究竟是誰的答案也逐漸清晰。──徐淑卿

我在這裡的記憶也是沒有根的。走過那些形形色色,就算手中拎著再多購物袋,能追求的也不是存在,而是隱身:這裡沒有我,我不在那兒。──孫梓評

一條短短的街,他們將之走得非常漫長,彷彿人生一瞬,都濃縮在了這條街,那夜深沉到底然後轉向天明,悲傷的故事被傾吐,聆聽,收容,接住,融化開來不知道變成了什麼,卻永遠停駐在這些人的身體裡。──陳雪

作者簡介


李金蓮
金甌商職畢,曾任職環華出版公司、時報出版公司、中國時報【開卷】主編。曾獲時報文學獎、金鼎獎出版報導獎、金鼎獎特別貢獻獎、金鼎獎文學類圖書獎。出版短篇小說集《山音》、長篇小說《浮水錄》;目前為自由寫作者。

書籍目錄


編者序 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李金蓮

藍鵲南路╱羅智成
台北蝸居者╱詹宏志
走在一場電影裡╱李桐豪
永康街回憶╱陳嘉新
親愛的浮浪貢╱劉梓潔
台北的新人╱楊富閔
世紀末台北喝酒故事╱徐淑卿
午後雷陣雨╱陳慧
可以通往監獄的路╱李昂
慣看秋月春風的台灣政壇第一路╱吳崑玉
走馬拉松的運將╱張國立
穿過街道的遠方是昨天╱廖志峰
火車緩緩駛過╱夏夏
兩點一線的中間╱孫梓評
館前南陽三分熟╱陶曉嫚
台北伊甸園╱邱比
299遊晃少年╱林昆穎
細小零碎的東區建築空間記憶╱凌宗魁
昆明╱陳柏言
路的潮解╱蔣亞妮
夜那麼深╱陳雪
松山路六百巷╱張娟芬

作者簡介

推薦序/導讀/自序


那些所有一切的並存
李金蓮

史前時期,這裡的人臨水岸捕抓魚蝦貝類謀生,於是,現今的圓山留下一座貝塚,垃圾堆成為人們存活的印記,跨越時空,向今人傳遞時間的軌跡。
邇後,台北建城,城樓鵲起,人們出城入城,往來於大稻埕與艋舺兩端,曾經的三市街已成歷史,從文獻堆裡探出頭來的,是身影綽綽頻繁行走的一幅日常生活的圖景。
跳躍到上世紀八ま、九ま年代,信義計劃區開發,台北城華麗轉身,成了現代都會,男性雄風般的一ま一雄據一方,藝術、文學、音樂、電影、無盡的夜生活,滾滾浪潮,喧聲昂揚。來到了屬於我的時代,我在裡面,多數時候,我其實在外面。
成長的緣故,我習慣冷眼旁觀。幼年時,住在貧窮且封閉的眷村,甚少接觸到「外界」,唯一的外界是學校,唯一通往學校的聯通道,是沿著新店溪的河堤。十七歲時讀小說,一男一女,扛著一台打字機,在夏日烈陽灼燙的永和河邊的石籠上,絮絮說著話。愚魯如我,此時才開始有了對於「外面的世界」的想望,想像著當我正在河堤邊坡,採摘野生的扶桑花,吸吮花蕊裡量少微甜的蜜汁時,那河的對岸正在發生的愛情。生活環境某個程度形塑了人的品質;日後,我養成在台北街巷間有如一縷遊魂般地散步遊走,眼下吸引我的,盡是那幼年欠缺的「外面的世界」。我的腳步放得很緩,思緒飄飄盪盪,五感靈敏的逡巡:不遠處巷口二樓燈光與人影交錯晃動,我靠過去,一班劇組正在拍電影;巷的深處,傳來悠悠的月琴聲,我靠過去,雅致宅邸裡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正在操偶練曲;夜暗的騎樓下,身著銀行服的男女就著小食攤的方桌,認真交談,我靠過去,偷窺桌面放置的肉圓甜不辣臭豆腐蚵仔麵線;龍山寺廟前廣場,沉睡的遊民趴靠著家當,我靠過去,赫然看見雜物堆裡有隻隱喻的鳥籠,那是家或是有待實現的自由;然後,一群狼人圍繞著西瓜攤張口囫圇,這回,我遠遠相望,一片血紅色的汁水淋漓。這些台北的人們啊……。
長期以來,台北於我,是外面的世界,我習慣靠近一點去看它,但再怎麼靠近,它還是外面,具有外面世界的新鮮感與陌生感。那些我行過的街巷裡,沒有故事,僅有片片斷斷的浮光掠影、以及想像。
因為這保持距離的個性,當木馬出版邀我擔任《我台北,我街道2》的主編時,誠然是惶恐的,對於一個搬離了台北,車過華江橋立刻萌生進城焦慮的人,我資格待疑。
那,是什麼隱隱吸引著我呢?
《我台北,我街道》書寫計畫,係從《我香港,我街道》(共二冊)而來。該書由香港文學館主編,邀請作家以一條香港的街道,來進行創作,後由木馬出版推出繁體版。作家們以文字書寫,意欲留住消逝中的香港的身影。成書後,我是這兩本書的讀者,為香港命運焦心的我,也想擁有被文字留住的香港。
閱讀的過程中,感知冥冥變化,彷彿意義新生,文字,不只是留住,更多的是探掘;是這無盡的探掘,為我們重新形塑了一座精彩而永恆的城市吧?我想。對於信奉文字的人,這變動的世間還有什麼比起文字,更讓人面向自己、面向世界,而直通事物的核心?
然後,台北也有了由作家胡晴舫主編的《我台北,我街道》,收錄陳雨航、駱以軍、馬世芳、楊佳嫻、言淑夏……等作家的大作。胡晴舫在編者序中提出一個疑問:「香港書寫有其時代迫切性,台北怕是目前沒有,為何此時此刻的台北需要被書寫?」
來到《我台北,我街道2》,我仍然問著同樣的問題,並嘗試尋找說服我的理由。
應聘來台教學的香港作家陳慧,在《我香港,我街道2》推薦序中說:「翌年搬到南京東路,七樓推窗外望,覺得像極小時候所住彌敦道上的風景……」「一年之後,搬到同區的林森北路小巷……廖偉棠、曹疏影來探望我,疏影站在小陽台伸頭看街上,說,好似灣仔……」
我被這段敘述嚇住了。原來,台北很多地方酷似香港?——這是我從未有過的自我投射的情感。於是,我想起歷史遺跡裡留下貝塚城樓的人們;想起我一九四九年隨大移民潮長居台北的父親;想起我由南北漂的另一半;想起龍山寺前的遊牧族;想起馬華文學;想起來自各個國家的勞動者;想起正在努力融入台灣社會的香港新移民……。台北是許多時間因素形成的城市,是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的寄託之地,存活之地。人類的根性是流浪的,我們流浪到了台北,落居下來,將自我放置與投射其中。隨著時間的流動,這座盆地擁有了歷史、記憶、與生活,值得書寫,也任誰奪不走它。我忽略台北久矣,此刻,我想走得深一點,我想多聽一聽台北人的故事,想確切靠近台北人的靈魂深處。
就這樣,承接《我香港,我街道》(共二冊)和《我台北,我街道》,我莽撞地應允接編《我台北,我街道2》。我從自己的局限與貪婪出發,邀約我尊敬的作家們同來書寫。我甚至跳出文學同溫層,邀約了精神科醫師、建築文資工作者、政治工作者、藝術家、前衛音樂人,加入筆陣。在陸續傳來的大作中,我扮演聆聽者,那些我不在裡面的世界,填補了我匱乏的生命經驗;偶爾我則是在裡面的人,對號入座自己的曾經。我也感同身受那些被現代性巨大城市掩蓋的:成長的探索、微痛的回憶、畸零的人生,以及努力存活的印記……。台北並非全如敦化南北路辦公大樓般的傲岸偉立,那外面的裡面的、明處的暗處的,我們學習理解它所有一切的並存。這是《我台北,我街道2》。
衷心感謝受邀的作者,謝謝你們將寶貴的台北經驗,以詩、散文、小說的文學形式,分享給我與讀者,你們都是在這裡認認真真生活過的人。
在此,我至誠的邀請讀者,來到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穿過表象的街市,以文字的閱讀,溫慰這「辛苦活下來所遭遇的一切」(〈世紀末台北喝酒故事〉,徐淑卿)。

文章試閱


〈台北蝸居者〉
詹宏志

我年輕時求學來到台北,從此捲入紅塵,不覺一住已近半個世紀(中間只有一小段時間客寓在紐約),當然我偶而也出門旅行,或長或短,甚至樂而忘返,但台北終究是我稱為「回家」的那個地方……。
雖說是家,但我在台北搬過很多次家(算了一下,一共十四次),家的地理位置其實也有點飄浮不定。早些時候家好像只是倦極棲睡之處,醒來時我在台北大街小巷到處穿行,尋尋覓覓,東張西望,充滿好奇;如今的家好像用膠黏著了,不再搬遷了,我自己也不太到處走動了,台北還是每天都在那裡,從家裡的落地窗望出去,滄海桑田就在我眼前演化著,捷運開通,建物更迭,高架橋豎起,天際線變動,而我在報刊雜誌網路上也略知她每天有許多新鮮事發生,我偶而也心動了一下,但大部分什麼行動也沒發生,我只是蝸居在斗室之內。我很好,我知道台北也好得很,只是彼此相忘,我已經不怎麼使用她了。
我自認是熱愛台北的,任何說台北壞話的朋友或敵人,都會得到我激昂、迂迴、溫情或戲謔的滔滔辯護,我也自認是台北的一道風景,各色遠方的朋友千里迢迢來到台北,他們有的主要目的確實是來看我,順便驗證一下我所描述的「我城」是否真如我所說得那麼有意思。
這些外國朋友有的會被我帶到濱江市場,有的會被我帶到華西街或迪化街,有的則帶去故宮博物院或誠品書店,前提要看他們是怎麼樣的人;我手上當然也有一張名單,列著可以把這些朋友帶去的餐廳、路邊攤、甜點店、咖啡店,對於上述的場所與店鋪,我有自己一套滾瓜爛熟、天花亂墜的故事與台詞,我希望這些朋友衷心感到歡喜和驚奇(我也會安排各種派對,讓他們認識台北若干言談有味的人物),他們會說:「哇,詹,謝謝你,我們從來不知道台北這麼有趣,我一定還要再來。」我點頭笑納,內心有旁白:「你是第二百四十七個上當的人。」
但我現在自己每日使用的台北僅佔真正台北很小的一塊(連形狀都破碎得難以說明,只是幾個小點而已),我不再是那個尋尋覓覓的發現者了,我大部分時間像蜷伏在沙發上的一隻貓,世界的存在只是一個概念,跟我沒什麼關係。我心目中那些美好的台北街道恐怕真實世界都早已不在,也許我更應該坦白招供,我熱愛的可能不是有地理意義的現實台北,而是有著自己青春時光的台北殘影。
譬如說吧,台北的永康街如今是一條時髦的觀光街區,我在永康街界隈住了十幾年,彼時它還沒有熱鬧起來,路上不會遇見遊客,都是上街買菜洗頭的熟面孔街坊鄰居;現在改成古物市集的昭和町,當時還是蔬果豐沛、肉魚兼俱的錦安市場,菜販與我們相熟,我的岳母年事已高,有時候她不想提重物,就打電話請菜販送菜或水果過來;蔬果小販也不是永遠老實,有時候菜籃底層藏了一些已不甚新鮮的材料,老太太不開心,第二天帶著爛掉的果物跑到攤販面前,丟下東西說:「喏,這個請你吃。」吵歸吵,誰也沒換掉誰,東西照樣每天買,還是相互依賴的老鄰居。
我也總是穿著短褲拖鞋就提著鍋子去公園旁的攤販買米粉湯,有一次不料迎面走來同屬近鄰的天后歌手蔡琴,而她旁邊竟然陪著香港巨星張國榮,我對自己的衣冠不整感到羞慚,但還是硬著頭皮驅前打招呼,蔡琴熱情地幫忙介紹:「這就是我常跟你提到的……。」張國榮眼露光彩,滿臉堆著燦爛的笑容,緊握住我的手:「太榮幸了,謝謝你幫我寫的歌。」我知道他把我當成梁弘志了,但手提滾燙米粉湯的我無暇辯解,只好尷尬說:「不客氣,不客氣。」
但永康街後來就熱鬧起來,酒吧開始出現了,夜裡會有喧嘩的客人,文青創意小物的店頭開始冒出來,賣鍋子刷子的雜貨店開始退出去,我早上散步去吃台式乾麵的小店也關門了,西服裁縫的洋服店還在,但熟客已經少了,師傅脖子上掛著皮尺站在門口,看到我忍不住招徠說:「詹先生,你好久沒做襯衫了,進來看看料子吧。」輕狎安適的舊住宅區轉身變成新鮮時尚萌發之地,我知道我應該搬家了。
如今我住在信義路上一棟年歲已高的公寓(有時候覺得有「都更」之必要),我慢慢變成不太出門的蝸居者,我的太太過世之後,家中連客人也少了。我每天上班下班,清貓砂備貓糧,自己做飯煮咖啡,連咖啡店也很少坐了。我在住處附近做大部分的事,在固定的店鋪買麵包,買台式麵包去百合園,買歐式麵包去Purebread,我在固定的小七領取網購來的包裹……。
我仍然會用到台北的某些地方,譬如我在濱江市場與信維市場買菜;我到中山北路的「御鼎屋」買「信功豬肉」,在內湖的「美福超市」買Snake River Farms的熟成沙朗牛排;請朋友吃日本料理時,我選擇到「高玉」或「子元」;請朋友吃法國菜的時候,我選擇到「派翠克」;吃中菜的時候,我喜歡去「三分俗氣」或「天香樓」;吃台菜的時候,我選擇到「山海樓」或「明福」;吃早餐的時候,我會想到「賣麵炎仔」或涼州街的無名米粉湯小攤……。我只去記憶中的店鋪,我不再探索與發現了。
正當我以為人生大概就這樣了,沒有什麼不開心,也沒有什麼不甘心,我在台北見過大風大浪,也在這裡看過水柱與鐵絲網的街頭風暴,更在這裡看到既激情又平靜的政權交替;我在這裡娶妻生子,交往各種聰慧多聞的朋友,我樂於與我的城市和平相處,也不介意偶而走上街頭參加遊行,我很高興能夠終老於此,這是一個安逸、安全且舒適的蝸居之地。
但人生不是這樣的,心如止水的時刻也總有小石子引起的漣漪,讓生活出現一場不曾預期的小冒險。
才在不久前,毫無心理準備地我領到了台北市民「敬老卡」,正式成為官方認證的老人(社工人員還在門口留下一張傳單,提醒我獨居老人的種種風險),一時之間我有點悲欣交集,悲的是,這麼快了嗎?我已經老了嗎?我的青春時光都用完了嗎?我心中嚮往想像的各種狂野壞事都還沒來得及做,我就要走入暮年了嗎?喜的是,人生來到一個好像可以卸下重擔的時刻,我做什麼不負責任的決定似乎都有了更好的理由;更何況,原來老人有這麼一些明確的福利……。
其中有一項福利是搭乘捷運和公車都只要半價,每個月還在卡片中儲存了四百八十元供你使用。拿到卡片那一天晚上,我覺得應該出去走走,試試這不要錢的捷運或公車,坐一趟遠一點的路程,但去那裡呢?淡水?北投?還是沒有目的地,就這麼讓列車帶著你,胡亂繞一圈,看看台北的夜景也好?我平日有開不完的會,跑不完的行程,但突然要變成一個舒國治,放空放鬆,漫步閒逛,一下子想不出要去哪裡?
突然想起不久前才讀過洪愛珠的《老派少女購物路線》,靈光乍現,那就到蘆洲去走走好了。進了離家不遠的地鐵站,敬老卡就是悠遊卡,嗶聲一刷,閘門就開了,進了車廂,列車搖晃地走著,在東門站換了車,再慢慢搖到了三民高中站下車。來到蘆洲,想的當然是一碗湯清味鮮的切仔麵,我記得昔日曾經喜歡的小店,叫做「大象切仔麵」,記得它乾乾淨淨的黑白切,但到得店門口,店門卻是關的,才想起從前都是上午來吃。不過,蘆洲是切仔麵勝地,名店如雲,依照書中提及的訊息,也立即在湧蓮寺附近找到了替代。
吃完了豐盛的切仔麵與黑白切,又逛了一會兒疫情中仍然香火鼎盛的湧蓮寺,繼續跟隨書本所說,走進市場中,找到「怪老子青草茶」,買了一杯青草茶,這曾經是我童年時的標準飲品,如今竟也多年未嚐了。喝了青草茶,再信步來到傳統餅鋪「龍鳳堂」,餅鋪花式眾多,眼花撩亂,貪心地買了蛋黃酥、咖哩酥、綠豆碰、紅龜、麻粩,滿滿一大袋;找到附近小公園一條長凳,坐下來先吃掉一個綠豆椪。然後又在夜市裡充滿興味地一攤一攤觀看,但什麼也吃不下了。
逛了一個多年未去的城市村落,提著一袋餅回家,對蝸居者來說,這已經是我難得的台北驚奇之旅。不要為我感到哀傷,我的安靜與無聊其實是我的安身立命之道,我擁有的未來不多(但誰又知道呢?),但有足夠的過去可以反芻回味。我只要安靜蝸在沙發上就好,別再給世界增加麻煩了。台北還會繼續改變吧?她終將變得我一點也不認識,但這又何妨?我的大半人生都與一個名叫台北的城市相連,她構成了我所有奮鬥求活的舞台,她也默默成為我所有悲歡離合的布景,我的所有記憶都包括一個昏黃照片般的台北街頭,如果台北可以有自己的記憶,我也希望她記得我這一個曾經在此努力活過的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