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溫柔之歌(龔固爾獎之作)
原文書名:Chanson douce
產品代碼:
9786263145009系列名稱:
木馬文學系列編號:
1VYL4003定價:
360元作者:
蕾拉.司利馬尼(Leila Slimani)譯者:
黃琪雯頁數:
224頁開數:
14.8x21x1.5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718出版日:
20240718出版社:
木馬-遠足文化CIP:
876.57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寶寶睡,乖乖睡
這首溫柔之歌,是伴著你我死亡的搖籃曲
龔固爾獎之作
取材真實保母殺嬰案
她掌管雇主家的一切,她要成為這個家中的「一分子」
米麗安與保羅迎來了兩個可愛的孩子,相信這一切是美好的開始。然而,產後憂鬱襲擊了米麗安,一開始堅持要自己帶孩子的她,遇上有禮端莊、經驗嫻熟的路易絲,這位保母,成為了她的救星。
路易絲將家裡整理得井然有序,照顧兩個小孩無微不至。但米麗安卻發現,路易斯有時會神色空洞,到了後期,甚至執意撿拾垃圾桶中的食物來吃。有一天,她將米麗安丟棄的雞骨放在桌上,那骨骸正散發著挑釁,諭示著這一家的崩落。
抱住寶寶的人,卻抱不住自己。
是她自身的過失,又或者是整個社會的集體縱容?
蕾拉.司利馬尼在開頭便寫出保母殺嬰的場景:「寶寶死了。只需幾秒鐘,醫生就確認了……」作者無意免去殺人的罪,而是誠實還原這名保母的生命歷程、內心轉折:在保母的身分之外,她也是一名渴求愛與關係的人。
藉由懸疑與冷靜的筆觸,探討母親、女性的身分與責任,直面了罪的生成過程、階級中的偽善、家庭中的失落。身為「維持秩序的人」,當自身失序崩解時,是如何無措且孤獨。
*榮獲法國文學大獎龔固爾獎
*《紐約時報書評》《波士頓環球報》《Literary Hub》年度好書
*國際媒體高度讚譽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無論你渴望成為什麼樣的母親,讀完之後,你便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母親。如果你不是母親,她的見解也同樣令人震驚。」──《紐約客》
「一部關於階級、育兒,令人驚駭的聰慧恐怖小說。」──《NPR》
「完美而駭人的作品!」──《世界報》
「一直要到讀到最後一頁,才有辦法挪動身子。」──《時人》雜誌
「我讀到最後幾章時,倒吸了一口氣,放下書來喘口氣。然後我又回到開頭,立刻開始重讀。」──《紐約時報書評》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敘述當無人關注最重要的事情時,會有什麼後果⋯⋯揭示了家政人員的待遇、婚姻中常見的瑣碎醜陋,以及伴隨生育而來的原始恐懼。」──《歐普拉日報》
「任何讀過的人,都能在幾段文字之間,明白作者也是一位母親⋯⋯她深切體察母親這個身分的痛苦、狂喜和令人麻木的無聊,是如何完美結合在一起。」──《電訊報》
「專業地探究(母親)將孩子留給陌生人照顧的歉疚感受⋯⋯尋求發人深省的人物研究的讀者,將會欣賞書中扣人心弦的犯罪剖析。」──《出版人周刊》
李欣倫、蔣亞妮╱專文推薦
朱國珍、朱嘉漢、李偉文、房慧真、林德祐、阿潑、高翊峰、張亦絢、諶淑婷、賴芳玉、瞿欣怡──同理推薦
「當作者不加批判的敘說事件始末,試圖從保母、雇主、親子、孩子(所照顧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先生的立場提供線索時,我看到這慢速、拼貼式的敘事策略,所要對抗的恐怕就是當下迅捷的、掐頭去尾的、去脈絡化的評斷。」──李欣倫
「對司利馬尼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推理偵察的故事,而是人物側寫,更是結案報告。」──蔣亞妮
寶寶睡,乖乖睡
這首溫柔之歌,是伴著你我死亡的搖籃曲
龔固爾獎之作
取材真實保母殺嬰案
她掌管雇主家的一切,她要成為這個家中的「一分子」
米麗安與保羅迎來了兩個可愛的孩子,相信這一切是美好的開始。然而,產後憂鬱襲擊了米麗安,一開始堅持要自己帶孩子的她,遇上有禮端莊、經驗嫻熟的路易絲,這位保母,成為了她的救星。
路易絲將家裡整理得井然有序,照顧兩個小孩無微不至。但米麗安卻發現,路易斯有時會神色空洞,到了後期,甚至執意撿拾垃圾桶中的食物來吃。有一天,她將米麗安丟棄的雞骨放在桌上,那骨骸正散發著挑釁,諭示著這一家的崩落。
抱住寶寶的人,卻抱不住自己。
是她自身的過失,又或者是整個社會的集體縱容?
蕾拉.司利馬尼在開頭便寫出保母殺嬰的場景:「寶寶死了。只需幾秒鐘,醫生就確認了……」作者無意免去殺人的罪,而是誠實還原這名保母的生命歷程、內心轉折:在保母的身分之外,她也是一名渴求愛與關係的人。
藉由懸疑與冷靜的筆觸,探討母親、女性的身分與責任,直面了罪的生成過程、階級中的偽善、家庭中的失落。身為「維持秩序的人」,當自身失序崩解時,是如何無措且孤獨。
*榮獲法國文學大獎龔固爾獎
*《紐約時報書評》《波士頓環球報》《Literary Hub》年度好書
*國際媒體高度讚譽
「如果你是一位母親,無論你渴望成為什麼樣的母親,讀完之後,你便能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母親。如果你不是母親,她的見解也同樣令人震驚。」──《紐約客》
「一部關於階級、育兒,令人驚駭的聰慧恐怖小說。」──《NPR》
「完美而駭人的作品!」──《世界報》
「一直要到讀到最後一頁,才有辦法挪動身子。」──《時人》雜誌
「我讀到最後幾章時,倒吸了一口氣,放下書來喘口氣。然後我又回到開頭,立刻開始重讀。」──《紐約時報書評》
「一本引人入勝的書⋯⋯敘述當無人關注最重要的事情時,會有什麼後果⋯⋯揭示了家政人員的待遇、婚姻中常見的瑣碎醜陋,以及伴隨生育而來的原始恐懼。」──《歐普拉日報》
「任何讀過的人,都能在幾段文字之間,明白作者也是一位母親⋯⋯她深切體察母親這個身分的痛苦、狂喜和令人麻木的無聊,是如何完美結合在一起。」──《電訊報》
「專業地探究(母親)將孩子留給陌生人照顧的歉疚感受⋯⋯尋求發人深省的人物研究的讀者,將會欣賞書中扣人心弦的犯罪剖析。」──《出版人周刊》
李欣倫、蔣亞妮╱專文推薦
朱國珍、朱嘉漢、李偉文、房慧真、林德祐、阿潑、高翊峰、張亦絢、諶淑婷、賴芳玉、瞿欣怡──同理推薦
「當作者不加批判的敘說事件始末,試圖從保母、雇主、親子、孩子(所照顧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先生的立場提供線索時,我看到這慢速、拼貼式的敘事策略,所要對抗的恐怕就是當下迅捷的、掐頭去尾的、去脈絡化的評斷。」──李欣倫
「對司利馬尼來說,這並不是一個推理偵察的故事,而是人物側寫,更是結案報告。」──蔣亞妮
作者簡介
蕾拉.司利馬尼(Leïla Slimani, 1981-)
出生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父親是銀行家,母親是醫生。17歲時離開摩洛哥,赴巴黎求學,從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s Po)、ESCP歐洲高等商學院畢業後,於《青年非洲》(Jeune Afrique)雜誌擔任記者,負責北非領域。
2011年,兒子出生後,蕾拉在報導阿拉伯之春期間被逮捕,隨後她辭去工作,專職寫作並投入小說創作。曾任法國總統馬克宏OIF(法語圈國際組織)的個人代表、2023年國際布克獎評委主席。
首部作品《食人魔的花園》(Dans le jardin de l'ogre)於2014年一出版便廣受好評。2016年,出版第二部小說《溫柔之歌》;這本以紐約真實社會案件為背景所寫成的作品,甫一出版即引起巨大迴響,不僅在法國締造驚人的銷售佳績,更贏得法國龔固爾文學大獎。
譯者簡介
黃琪雯
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法文筆譯組畢業。譯有《兩個英國女孩與歐陸》、《亞瑟與禁忌之城》、《杏仁》、《爸爸,我們去哪裡?》、《我十歲,離婚》、《爸爸沒殺人》、《雨傘默默》、《我答應》、《溫柔之歌》、《酸黃瓜巧克力》、《瑪莉詠的遺書》、《我把萬人送到生命的彼岸》、《不崩潰的青春期教養心法》、《零公里》等書,以及法語電視影片數部。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從開頭便知道殺嬰凶手為保母。作者細細回溯她的人生困境至最後動手的那一刻,讓保母不只是保母,而是作為一個人來被理解。
結合懸疑與幽美的筆觸,直面當代家庭的失和,尤其探討母親的身分,並觸及產後憂鬱等議題。
奠定蕾拉.司利馬尼在國際文壇地位的重要之作。
文章試閱
1
寶寶死了。只需幾秒鐘,醫生就確認了,並且斷定寶寶死前沒有受苦。有人將他放進一個灰色的袋子,拉上了拉鍊。他關節脫臼、身軀扭曲,漂浮在玩具堆當中。救護人員抵達時,小女孩還活著。她曾經像頭野獸般地搏鬥。他們找到了好幾處掙扎打鬥的痕跡。她軟軟的指甲裡也嵌著幾片皮膚。在送到醫院的途中,救護車上的她躁動不安,身體不住地抽搐。她瞪大了雙眼,像是想吸進空氣。她的肺部已經穿孔,而她的頭部曾經猛力撞擊過那個藍色五斗櫃。
有人拍下了命案現場。警察採集指紋,測量著兒童房與浴室的面積。地板上的那張公主地毯蘸滿了鮮血。尿布台呈現半倒狀態。所有的玩具都收進透明袋子裡,貼上了封條;就連那個藍色五斗櫃也將會是呈堂證物。
孩子的媽媽過於驚嚇、無法言語。消防員是這麼說的;警方是這麼強調的;記者也是這麼描述的。當她進入房間,看見孩子一動也不動地躺著,尖叫了起來。那是深沉的尖叫,是母狼的嚎叫,連牆壁都為之撼動。五月的這一天,夜幕即將低垂之時,她嘔吐了。警察發現她的時候就是這般嘔吐過的模樣。衣服溼透的她,蹲在那個房間裡,發狂般地抽噎著,撕心裂肺地哀嚎著。救護員暗暗地點頭打了個信號之後,不顧她踢腳抵抗,拉她坐起。他們慢慢地抬起她的身子,緊急醫療團隊的年輕實習生給她吞下一片鎮靜劑。這是她實習的第一個月。
另一個人也需要用同樣的專業,以及客觀的態度救命。她不知道如何殺死自己,只知道如何殺死他人。她割了自己的兩邊手腕,再將刀子刺進喉嚨,整個人倒在嬰兒床下,失去了意識。他們讓她坐起,量她的血壓與脈搏之後,把她抬上了擔架。那個年輕實習生的手一直壓著她的脖子沒放。
鄰居紛紛聚集在這棟屋子的樓下,其中大多是婦人。再過不久就是接孩子放學的時刻。她們雙眼噙淚地望著救護車;有些人不停啜泣,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她們踮起腳尖,試著想看出警方封鎖線背後,以及鳴起警笛開走的救護車裡頭的任何動靜。她們耳語傳遞著一些消息。才那麼一下子,傳言已經開始散播開來,說是小孩子出事了。
這棟外觀高雅的公寓座落於第十區的高村路上。裡頭的住戶就算不認識,也總會親切地相互打招呼。馬塞一家人就住在六樓。他們家是整棟公寓當中坪數最小的一戶。保羅與米麗安在第二個孩子出生之後,把客廳的一部分做了隔間。他們夫妻的房間,就位在廚房與面對馬路的窗戶之間,空間相當狹小。米麗安喜歡花色條紋家具與柏柏爾地毯,她還在牆上掛了幾幅日本版畫。
這一天,她提早回家。她提前結束了一場會議,並且把一份研究報告留到隔天再做。她坐在地鐵七號線的車廂當中,想著要給孩子們驚喜。在回家的路上,她在麵包店前停下了腳步,買了一條長棍麵包、一份給孩子們的甜點,以及一塊給保母的柳橙磅蛋糕。她知道保母最愛吃這種蛋糕了。
她想著要先帶他們去遊樂園,接著再一起去買晚餐需要的食材。蜜拉會吵著要買玩具,而亞當會坐在推車裡吸吮著一大塊麵包。
結果亞當死了。蜜拉也快撐不住了。
2
「不要找非法居留的人,這沒問題吧?如果是找清潔工或是油漆工,那我就無所謂啦,畢竟這些人還是需要工作,可是如果要照顧孩子,那就太危險了。我可不要找一個在必要時不敢叫警察或是上醫院的人。還有,不要太老的,不要戴面紗的,也不要會抽菸的。最重要的是,這個人要活潑靈敏,得隨叫隨到。她要能好好工作,才能讓我們好好工作。」保羅什麼都準備好了。他擬了一份提問清單,為每場面試預備了三十分鐘的時間。夫妻倆還騰出了星期六下午,好為兩個孩子找到保母。
幾天前,米麗安與她的朋友艾瑪聊天。艾瑪抱怨兒子的保母:「保母的兩個兒子都在這裡,所以不能留得晚,或是臨時幫忙帶小孩,實在有夠不方便的。所以呢,當妳面試的時候得注意這件事:要是對方有小孩的話,最好小孩都沒有跟著過來。」米麗安雖然謝謝她的建議,可是坦白說,艾瑪的那番話令她心裡不大舒服。要是一個雇主用這種方式說她或是她的朋友,她可是會大聲抗議對方歧視。對她來說,一個女人因為有小孩就得遭到淘汰的想法實在太恐怖了。她寧可不向保羅轉述這個建議。她的丈夫就像艾瑪,是個務實、把家庭與事業列為第一優先的人。
這天早上,他們一家四口一起上市場。蜜拉坐在保羅的肩頭,亞當在推車裡睡覺。他們買了花。現在,他們整理著屋子,想要給陸續登場的保母一個好印象。他們收拾散落在地上、床底下,甚至是浴室裡的書本雜誌。保羅要蜜拉把玩具收進大塑膠袋裡。小女孩哭哭啼啼地拒絕,最後還是他親自把玩具一個個靠著牆堆著。他們摺好小孩的衣服,並且換了床單。夫妻倆清潔洗滌、丟棄物品,想盡辦法讓他們覺得很悶的屋子能夠通風,就是要讓那些應徵者知道他們是好人家、是正經規矩的人,只想要把最好的給孩子;同時,也想要讓保母明白,他們就是主人。
蜜拉和亞當睡午覺時,米麗安與保羅坐在床沿,心裡既是焦慮又是不安。他們從不曾把孩子托給別人照顧。米麗安懷蜜拉時,還是法律系的學生,而且在分娩的兩個星期前才拿到畢業證書。保羅則是不斷地實習,並且十分樂觀。米麗安初認識保羅之時,就是被這樣的樂觀所吸引。
他相信自己的工作可以養活兩個人。儘管當時遇上了經濟危機以及成本緊縮的問題,他依然確信
自己可以在音樂產業闖出成績。
蜜拉是個脆弱、敏感的寶寶,總是不斷地哭泣。她不接受媽媽親餵,也不喝爸爸泡的牛奶,整個人完全養不胖。每當米麗安俯身對著嬰兒床,外面的世界彷彿不再存在,而她的野心、抱負,就僅限於把這個瘦弱愛吵鬧的小女孩多養胖幾公克。而時間,就在不自覺當中流逝了。她和保羅寸步不離蜜拉,他們的朋友對此感到不滿,在他們背後說酒館或是餐廳沒有小嬰兒的位置。
夫妻倆對此總是假裝視而不見,可是米麗安就是極度不願別人在她面前提到找保母這件事。對她
來說,只有她自己才有辦法滿足女兒的需求。
蜜拉剛滿一歲半的時候,米麗安又懷孕了。她一直告訴別人,那是個意外。她在朋友面前笑著說:「避孕藥的效果不是百分之百。」然而,事實是她根本就是故意懷上這個孩子的。亞當是她可以繼續享受家庭溫暖的藉口。保羅也不表反對。那時,他才剛在一家著名的錄音室找到聲音助理的工作,經常因為藝人的行程安排或是耍大牌,沒日沒夜地被綁在錄音室裡,抽不出身。在他眼中,妻子似乎非常享受這種獸性本能的生育過程。如此遠離世界與外人的繭居生活,提供了他們完全的庇護。
接著,日子開始顯得漫長。這個完美的家庭機制開始運轉不順。本來保羅的父母在蜜拉出生之後習慣幫他們的忙,可是鄉下的房子要進行大工程,留在那裡的時間便愈來愈多。就在米麗安生產前的一個月,他們竟還安排三週的亞洲之旅,而且還是在最後一刻才告知保羅。保羅很不開心,他向米麗安抱怨自己父母的自私和輕率。可是米麗安反而鬆了一口氣。她實在無法忍受希勒薇黏著他們。她會面帶微笑地聽著婆婆的建議;看見婆婆翻他們家的冰箱,批評裡頭食物之時,也會強忍著不悅,不作任何回應。希勒薇常常會買有機沙拉。她每次煮東西給蜜拉吃,廚房就會變得亂七八糟。米麗安與她總是意見不合。整個家裡瀰漫著山雨欲來的緊繃不安。米麗安於是這麼告訴保羅:「讓你爸媽過自己的人生吧!你應該讓他們好好把握現在清閒自在的時光。」
然而,她完全沒意識到這幾句話的嚴重性。有了兩個孩子,所有事情都變得複雜了起來:購物、幫小孩洗澡、看醫生、打掃。帳單逐漸累積,米麗安也開始變得意志消沉。她愈來愈討厭去公園。冬天的日子漫長得像是無窮無盡。她受不了蜜拉的任性,也對亞當的牙牙學語無感;她極度渴望獨自出門走走,甚至想要像個瘋子一樣在馬路上大吼大叫。這種欲念逐日壯大,有時她會對自己說:「他們真的會活活把我給吞掉。」
她嫉妒起自己的丈夫。夜晚時,她焦躁不安地等門。她會花一小時向他抱怨孩子的哭鬧、房子的狹小與她的苦悶。當她終於讓他說話,而他談著某個嘻哈團體繁鉅的錄音工程時,她便酸他:「你的運氣真好。」他反駁:「妳的運氣才好。我好想看著他們長大。」這類的遊戲,從來就沒有人是贏家。
深夜時分。她身旁的保羅,就如同那些工作忙碌一天,所以值得好好休息的人一般地沉沉睡著。這個時刻,她便會任由酸澀與悔恨啃嚙她的心。她想著自己在缺錢與沒有雙親支持之下,為了完成學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在通過律師資格考之後所感受到的喜悅。她也憶起第一次穿上律師袍時,滿臉驕傲,笑著讓保羅在樓下大門替她拍照。
好幾個月的時間,她假裝自己承受得住這樣的處境,她甚至不知道如何告訴保羅自己有多麼地羞恥,也不知道如何告訴他自己有多麼痛苦,因為除了孩子的逗趣,以及在超市偷聽到的陌生人對話之外,她的生活實在沒什麼話題可聊。於是她開始拒絕所有的晚餐邀約,也不再回朋友的電話。她對有時可以變得很殘酷的女性尤其防備;心裡很想掐死那些假裝崇拜她,甚至羨慕她的女人。她再也受不了聽見她們抱怨工作,抱怨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不夠多。最嚴重的是,她很怕陌生人,因為他們會不知情地問她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然後在她提起家庭生活時,別過頭去。
有一天,當她在聖丹尼大道上的不二價超市買東西時,無意間把童襪忘在嬰兒車上,沒有結帳就離開。當她發現時,已經快到家了。她大可以返回超市退還襪子,可是她沒有。她也沒告訴保羅,因為那沒有什麼意義,可是她就是會不由自主地一直想著這件事。在那之後,她又去了不二價超市,在兒子的推車裡藏個一罐洗髮精、一瓶乳霜,或是一條自己根本不會抹的脣膏。她很清楚,要是被逮,只要扮演一個忙碌不堪的母親,人家就會相信她不是有意的。這些可笑的竊行令她精神恍惚。她會在路上獨自笑著,以為耍弄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