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千山獨行:古詩.文集(拆封不可退)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349038系列名稱:
中華語文叢書系列編號:
H2165定價:
360元作者:
文刃頁數:
560頁開數:
14.8x21x2.5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417出版日:
20240417出版社:
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CIP:
851.487市場分類:
詩詞曲賦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缺書中
商品簡介
本書是加拿大華裔詩人、作家文刃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旅歷人生最精華的階段的創作精華輯。內容包含〈千山獨行〉、〈國風入懷〉兩部古詩創作,以及一部文集〈南行〉,看作者如何在中國故土及歐美生活中感悟、吟詠,或喜悅或悲痛或思想昇華,而將生命淬煉成詩,並泅游於記錄半生離鄉遍遊南土的文章,一起品嚐那段跌宕起伏也收穫滿囊日子的千百種況味。第一部〈千山獨行〉,品味「仁者的吟詠」;第二部〈國風入懷〉,緬懷中土千年「士風氣節」;第三部〈南行〉可為致青年的「啟蒙文」。文刃以其樸實真摯不花巧的寫作手法,因而能夠乘載深厚的思想內涵,並同時獲得更廣泛的共鳴!
本書是加拿大華裔詩人、作家文刃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旅歷人生最精華的階段的創作精華輯。內容包含〈千山獨行〉、〈國風入懷〉兩部古詩創作,以及一部文集〈南行〉,看作者如何在中國故土及歐美生活中感悟、吟詠,或喜悅或悲痛或思想昇華,而將生命淬煉成詩,並泅游於記錄半生離鄉遍遊南土的文章,一起品嚐那段跌宕起伏也收穫滿囊日子的千百種況味。第一部〈千山獨行〉,品味「仁者的吟詠」;第二部〈國風入懷〉,緬懷中土千年「士風氣節」;第三部〈南行〉可為致青年的「啟蒙文」。文刃以其樸實真摯不花巧的寫作手法,因而能夠乘載深厚的思想內涵,並同時獲得更廣泛的共鳴!
作者簡介
劉東,詩人、作家,筆名文刃,現居加拿大。書香子弟,幼承家傳,喜愛中國傳統文化,長年從事文學創作。現任掌心詩社社長、掌心詩詞藝術文化沙龍召集人,長期關注民生經濟文化社會,開辦詩詞公益課堂並舉行各種文化交流活動,是加拿大華人圈中非常活耀且知名的詩人,著有《千山獨行:古詩 • 文集》。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 本書是加拿大華裔詩人、作家文刃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他旅歷人生最精華的階段的創作精華輯。
2. 內容集結古詩集《千山獨行》、《國風入懷》及文選《南行》三部作品。
3. 作者是是加拿大文化圈非常活耀且知名的詩人。
書籍目錄
序╱許之遠 I
自序╱文刃 III
第一部 《千山獨行》古詩集
第一篇
泰嶽歌 003
詠大明湖晏公廟 006
飲鵲山 007
詠仰天山摩雲崮 008
憑海臨風詠煙臺 009
第二篇
廬山謠 011
廬山大林寺原址 014
登廬山 015
詠九江周瑜點將臺 016
詠滕王閣 017
詠紹興蘭亭 018
詠白鹿洞書院 019
詠會稽禹陵 020
第三篇
過華山 023
憶同遊西安贈友 025
洛陽走馬 026
同遊鄭州黃河贈友 027
題開封 028
同遊濮陽贈友 029
第四篇
五峰引 031
詠五臺山 034
詠五臺山菩薩頂大文殊院 035
過北京 036
飲杜康別中州 037
第五篇
黃山詩 039
初春過浙江 042
詠杭州和友人 043
詠古徽州太白樓 044
丙申登徽州古城樓 045
詠呈坎古桂 046
採石磯和白樂天〈李白墓〉 047
第六篇
盤山記 049
詠津門 052
飲天津 053
臺灣返多倫多又至天津 054
德州夜讀 055
第七篇
登峨眉 057
峨眉山萬年寺詠普賢菩薩 060
訪汶川映秀贊古蜀地 061
第八篇
青城山攬勝 063
詠三星堆 065
己亥重登望江樓 066
第九篇
辭天山 069
天山天池 071
詠烏魯木齊路邊野花 072
南望古輪臺懷岑嘉州 073
詠安西都護府交河故城 074
登嘉峪關詠長城 075
鄯善庫木塔格沙漠東望 076
詠陽關 078
西域詠張騫 079
第十篇
洱海臨風詠蒼山 081
詠洱海日出 083
詠昆明 084
詠滇池黃昏 085
詠雲南陸軍講武堂 086
詠大理古城 087
詠麗江 088
詠玉龍雪山 089
第十一篇
珞珈山懷遠 091
詠武漢 093
黃鶴樓贈和友人 094
襄陽評王粲〈登樓賦〉 095
第十二篇
衡山吟 097
端陽節汨羅江祭屈原 099
贊石鼓書院 100
詠嶽麓書院 101
己亥秋三祭蔡公松坡墓 102
岳陽樓懷古 103
登杜甫江閣 104
離湘 105
第十三篇
詠灕江九馬畫山 107
舟行灕江 110
九月九日之桂林 111
詠黃果樹瀑布 112
詠甲秀樓 113
謁柳柳州墓 114
登白萍洲望九嶷山 115
零陵古城中秋夜記 116
詠柳子廟 117
第十四篇
詠雁蕩山 119
宿南海之濱三亞 121
詠釣魚城 122
遊合肥望績溪 123
謁潮州韓文公廟碑 124
詠香港 125
第十五篇
詠陽明山 127
初宿日月潭夜半聞鴞 129
雨霽臺北登高 130
詠臺灣野柳魔鬼岬 131
日月潭涵碧樓攬勝 132
詠日月潭涵碧樓 134
日月潭黃昏 135
第十六篇
藍山夜臥 137
聖路易峰滑雪 139
翠湖山莊 140
春融 141
萬錦秋意 142
第二部 《國風入懷》古詩集
前言 146
第一篇 國風入懷
傷徽園 150
大水災 152
低端人口 153
上海靜安大火十年祭 154
過成都詠溫江七中事 155
奠[東方之星]號死難者 156
題君山售票亭 158
淚灑英倫 159
為官 160
官本位 161
殷商露臺遺址 162
寄洱海漁夫 163
賣菜人 164
冰花男孩 165
赴西寧機場 166
送吳花燕 168
送播主歸大涼山 169
甘新線上魏姓農民工夫婦 170
送賈敬龍 172
哀李依依 173
輔警許艷 174
過濰坊菜市場詠八戒 175
美美,聽乾爹說 176
田作 177
獵殺 178
問天 179
第二篇 疫起萍末
惜武漢 182
傷武漢 183
送李文亮醫生 184
在一起 185
五月乘風 186
疫中奇遇 187
上林春日健行 188
沉吟 189
感時 190
庚子合掌 191
第三篇 士風猶存
己亥秋祭蔡公松坡墓 194
戊戌二月遙祭蔡鍔 195
戊戌答友人問詩 196
李慎之《風雨蒼黃五十年》發表二十年記 197
紀念王若望 198
精衛贊 199
賀梅 200
遙贈許章潤 201
昔訪王先進教授 202
《往事》 203
遙贈滕玉成老師 204
子時梅歌 205
小隱為《南行》草書 206
深秋和大呂答海文詩 207
重陽節和許兄厚全 208
遙贈絲竹空 209
昔登黃鶴樓贈和劉義 210
辛丑中秋晚會致徐旭祥 211
居福山莊遇曾峻 212
津門詩友共飲酬長春李東 213
題贈鐵掌幫 214
秋河聽詩 215
哈爾濱記行贈友 216
贈內蒙諸校友 217
秋令和上海田兄春哺 218
送友人 219
次韻〈無題〉贈友 220
示劍 221
秋望 222
對月 223
落葉 224
惜別 225
第四篇 山河無恙
孔廟奇遇 228
望嶧 230
千佛山望岱亭 231
登大基山和鄭刺史道昭 232
萬里返鄉問晨安 233
八問蓬萊神仙 234
與北京校友聚 235
詠龍門
憶長安 237
西安漫步 238
青海湖春早 239
過祁連山 240
莫高窟 241
鳴沙山月牙泉 242
漢交河故城漫步 243
鳥瞰天山 244
嘉陵江畔夜飲贈友 245
夜觀甲秀樓 246
陽明洞中獨坐 247
柳橋落暉 248
遙詠桂林 249
晨離柳州 250
詠衡山 251
衡陽登東洲島 252
訪賈誼宅 253
長沙漢墓軑侯夫人棺 254
登岳陽樓詠魯肅 255
登岳陽樓詠李白 256
廬山瀑布 257
廬山美廬 258
春登評〈滕王閣詩〉 259
秋題淝水古戰場 260
沈園懷放翁 261
離臺贈陳兄貴賢 262
臺大又逢貴賢同飲 263
第五篇 海外流響
加拿大國慶夜記 266
戊戌冬至赴溫哥華 267
班芙五湖 268
題紅岩國家公園 269
賭城小蠻腰 270
再訪紐約 271
自由女神像 272
曼哈頓夜景 273
返洛城贈經衛 274
詠費城 275
華府學生集會 276
巴塞隆納哥倫布雕像 277
初春英倫行贊水仙 278
莎士比亞故居行 279
櫻花詩會詠賴茅 280
多倫多答友人 281
返多倫多 282
訪底特律返多倫多 283
第六篇 乃眷東顧
上林衿園賦 286
鷺逢 290
圯橋寶樹 291
衿園寒遲 292
佔狼道 293
圯橋歲末 294
遙思衿園 295
賦新春 296
夜讀《東周列國志》 297
早作傳 298
暮春 299
壬寅端午之殤 300
天上觀雲 301
題星星過月圖 302
月照 303
中秋夜懷遠 304
月君行 305
第三部 《南行》文集
第一篇 南行
前言 314
第一章 南行
定計 316
張燦山老師 317
準備 318
初踏旅遊 320
高雄 322
武漢 324
國家工作人員 326
韶山 329
屈原 330
衡陽姑娘 331
南嶺,嶺南 333
廣州,廣州 335
廣州光孝寺 340
深圳衛檢徐媛、夏新生 345
颱風要來了 347
「我是湯紅,我是湯紅」 349
南行?﹗ 352
第二章 生存之旅
深圳到饒平 358
小毛賊 360
南普陀寺 362
鼓浪嶼,日光岩 364
露宿福州街頭 367
孫樂洵 369
勤務員小李 373
福安蘇輝 375
第三章 歸途
杭州 377
蘇堤詠懷東坡 379
靈隱寺,龍井村 381
「酸梅湯,三角一碗」 383
范經之,馬彥會 385
錦江集團韓總 387
浦東隨想 389
蘇州劉剛 391
蘇州漫談 393
南京長江大橋 395
第二篇 蒲總
前言 404
蒲總(一) ∼ (十二) 406
第三篇 傷香港
前言 243
兒時初聞 425
送別港龍 426
遙望新界 427
初見港商 428
港島紀行 430
再過香港 432
自由終結 433
第四篇 臺灣,臺灣
前言 435
第一章 二○一四年紀行
初至臺北 437
計程車司機 439
午餐 441
俊麒 442
題臺北101大樓 444
太陽花學運 445
中山紀念堂碑林 447
方仰寧事件 448
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 450
凱達格蘭大道 451
高雄印象 452
旗津觀日落 453
八卦 456
檳榔妹 458
馬英九道歉 459
臺大漫步 460
第二章 二○一五年紀行
小伙子――牛――ANDY 461
外貿 463
選舉 470
臺灣總統府 472
圓山賓館 473
士林官邸 474
雨中臺大 475
從五六個人、七八條槍看蔣萬安拜票 476
L老 477
龍山寺拜拜 479
亞醜方尊 480
幸福指數 482
吃在臺灣 483
附錄
喜讀文刃君《千山獨行》詩集╱冰清 489
雲亙山巔,詩出腳下――讀文刃〈廬山謠〉╱古土 499
題文刃君《千山獨行》詩╱孟沖之 507
贈字「仁者愛山」╱黃耀俊 509
《千山獨行》讀後,聯贈文刃兄╱許曉鳴;書法╱黃慶宏 511
加拿大華人詩人文刃談〈廬山謠〉╱張祖平 513
掌心緣起╱文刃 521
海外中華詩詞藝術文化的未來與掌心的使命 ╱文刃 523
跋 529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所謂「仁者愛山」!
在真誠而獨立自由的創作狀態下,在以「價值重估」來反思和重新認識世界及自身的過程中,歷時多年傾心積累的數百首詩詞竟無意識地以山為最多最愛,驚訝之餘不由也產生一份自得之感。
詩詞創作需要有詩心詩情,豐富的知識和熟練的表達,但僅有這些還遠遠不夠。詩意的生活,離不開對本質和本源的真誠探究。幸運如今人,可以站在人類超拔而深刻的思想文化積累的基礎之上,縱覽數千年從本體、認識到語義的文明發展全景,這使我們在創作中對語義得以保持警惕並時常反思,正如警惕和反思世界的表象和感知的虛幻一樣。因此,採用中文尤重詩詞的精煉表達,正是源於這種已經內化成本能的需求,是無限時空和有限人生博弈達成的積極妥協。詩詞,尤其古詩詞,對我來說無疑是高效的承接過去、書寫現在、開創未來的最好方式。
中華古代詩詞是世界文化的瑰寶。《詩經》從兩千多年前產生起,就以其對存在的真誠以及靈性的表達滋養著人們的心靈,並影響著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漫長的詩詞發展過程中,伴隨著格和律的不斷完備,造就了唐詩宋詞這樣文學史上罕見的發展高峰。自那時起一千多年的時間又過去了,世界和中國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今人所使用的語言從古代漢語發展成今天的現代漢語,語音語調等各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隨著電腦和網路的普及,文字的傳播特點也大有改變。詩詞作為反映現實生活、表情達意的藝術方式,唯有隨時代而變,才能取得長足的進步。因此當前的詩詞創作者如何繼承和發展古詩詞,簡言之:改變什麼,保留什麼,如何創新,就成為關鍵。
部分詩詞創作者認為古體詩詞已經到了徹底改變的時代,許多新詩沒有任何的創作標準,完全排除了中華詩詞文化發展歷史的影響;有的創作者認為古體詩詞就要原汁原味,完全採用正在逐步消失的古音古律,嚴格按照古人的方式創作,完全排除了當前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對古詩詞的影響。這兩個傾向都是本書作者所反對的。
中華古典詩詞的優秀傳統當然是需要繼承的,但繼承的應該是古典詩詞的本質而非表面。應該充分吸收古典詩詞中優秀的部分並結合時代在認識和語義演變方面進行前人未曾嘗試的新創作。在當前古體詩詞的創作中,作者主張應兼顧現代漢語和古漢語的影響,因為詩詞的讀者應該是最廣大的民眾而不僅僅是古漢語學者。儘管不同水準的讀者對同一首詩詞的理解深度和廣度會有所不同,但如果接受過中等基礎教育的讀者根本看不懂一首詩詞在說什麼,這樣的創作就應該被視為是失敗的。因此今人應繼承古典詩詞創作的精神,認清當前和未來的存在,為大眾創作。在「不以辭害意」的原則下,以現代漢語的新韻語音按照詩詞自然演化所產生的古律的內在要求進行創作。
詩詞創作需要相對適合並不斷完善的詩觀,需要對時代發展趨勢的感知和對生命的理解和關懷,更需要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和由此帶來的面向全人類面向未來的創作激情,而這一切又都是以靈性為前提的。好的詩詞創作是靈性的充分展現,而這只有在經歷人生百態之後深深的孤獨沉靜中才可能實現。這就是千山獨行的原因了。
詩,這種數千年前在東西方不約而同產生的貫通本體、認識和語義的靈性表達方式,是人類感性、知性和理性高度綜合的凝煉和昇華。能夠以這種文學藝術形式來自由創作,也正是上天對我最大的恩賜。
千山獨行!
二○二○年五月六日於多倫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