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書衣海報特別收錄作者精緻山林繪、題字與雪劍山列圖)

原文書名:


9786267428290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書衣海報特別收錄作者精緻山林繪、題字與雪劍山列圖)
  • 產品代碼:

    9786267428290
  • 系列名稱:

    beNature07
  • 系列編號:

    3NGE0007
  • 定價:

    460元
  • 作者:

    阿寶
  • 頁數:

    288頁
  • 開數:

    17x22x2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301
  • 出版日:

    20240301
  • 出版社:

    野人-遠足文化
  • CIP:

    863.55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自然生態與山林農作書寫經典★
★★特製書衣海報收錄作者手繪雪劍山列圖、山林繪與題字★★

關於青春的迷惘、自我的追尋、價值的衝撞、自然的救贖、生命的領悟

== 在山林中尋覓自我、重獲自我、忘記自我
靠天錘鍊•自然成長勵志之作 ==

很多年輕時的明白不一定是真的明白。卻是純粹而透澈的。
終覺年輕時那段沉重心境,是逼迫自己這般活法的真實原因。

2004年3月首刷初版的《女農討山誌》,推出後好評如潮,作者阿寶真誠動人的文筆、山間農作的生活紀實,以及透過販售水果傳遞出去的訊息,打動無數海內外讀者,對環境的影響至深至遠。2004年陸續獲得開卷好書獎–美好生活書類、金鼎獎等桂冠。《女農討山誌》已成為臺灣自然書寫重要的里程碑與典範之作。【二十週年經典版】特製書衣海報,圖文全新編排,加入作者四篇重量新作,與多篇文末20年回顧,展現深刻多重的關懷面向以及寬闊的思考。

20年來,女農在山林中不懈、踏實地勞動,體悟自他生命的生存價值。【二十週年經典版】像是一部拍了20年的紀錄片,作者將自己解構、重組,誠實面對從農後種種複雜的心境與轉折,從出世、入世,再出世,思索、處理自己的內在與世界的關係,希望給支持的老讀者一個交代,也讓新讀者看到她真實、充滿風霜波瀾的討山生命。

探討人與自然關係的書中,少有長期記錄個人實踐過程的著作,19世紀中葉亨利•梭羅的《湖濱散記》是全球典範。在21世紀的臺灣,女農阿寶如是堅持20年,以尊重自然的方式耕作,日夜揮汗、灑淚,歷經困頓、苦澀、喜悅,種種付出刻在寸寸土地上,真實不虛。

年少時,了解到自己個性的不適社交與對自然山林的嚮往,遂背起重達20幾公斤的裝備獨自登山,自助旅行、寫生,遊走西藏、尼泊爾、印度,環遊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半島。體力的極限、筋骨的熬煉、意志的磨練,成為她日後面對挫折的能量與養分。

20年前的起心動念,充滿志氣雄心,逼自己從舒適區出走,希望將對土地的關懷付諸行動,於是在梨山山上蓋起自己的房子,種下自己的果園,幾乎完全抽離物質生活,卻不得不斷扣問世界的運作邏輯,從討山的緣起、舉債、蓋房子、搭竹架,除草、滅蟲、耕作、擺攤到與盤商打官司等等,忠實呈現無遮的現實與波折。2007年起為了陪伴母親,作者在宜蘭與梨山兩地奔走,風風火火走入社會運動。【二十週年經典版】增加的〈從有機到友善〉、〈食安與農安〉、〈積極前瞻的國土願景—農地止血與里山倡議〉等新文,便是作者二十餘年來見證高山農業的峰迴路轉之後,對農業與國土計畫等環境議題的重新審視;並希望致力推廣友善農法,鼓勵農友直接和消費者互動,分享耕作場景,將中間商刪除的訊息補回來,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促成大家用自己的消費,為世界做些改變。

年輕時的憤懣已漸漸平息,作者也終於在自己的生活和對環境(包括自然與人文)的憂心之間找到平衡,不再讓憤怒、憂急和沮喪挫折心靈。果園規模愈來愈小了,病蟲害的侵擾雖仍年年發生,但總有足夠的收成。造林的樹木日益高大,從慣行農法轉型的果樹,大都已病弱死亡,重新定植的果樹,在無藥無肥的條件下生長,反倒健康許多,產量甚至不亞於一般施肥用藥的果園。松鼠、鳥兒和動物們棲於林中,取食水果,是皇天后土的慷慨。恰如當年的期待,一步步向荒野靠近。

「我不知道傳述這個過程,是否對別人有幫助,唯願認真的靈魂相互交流。」

作者簡介


阿寶
李寶蓮,出生於宜蘭。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職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
年輕時熱愛登山、旅行,難以適應都會生活。1999年在梨山租地務農,將過陡的坡地退耕還林,從此為農一生懸命。

書籍目錄


新版推薦序 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之間斷裂的紐帶 郭華仁
新版推薦序 履行一個對土地的?諾 金?鑣
新版推薦序 從討山到越過高山 馮小非
新版推薦序 七分憨膽第一勇 凌拂
新版推薦序 把自己像植物一樣種下來 楊語芸
新版推薦序 農為國本,持續二十年的耕地守護 田菁&茶
初版推薦序 《湖濱散記》(二) 徐仁修
初版推薦序 對土地的承諾 金?鑣
初版推薦序 像山一般的思考 王鑫
初版推薦序 生命可以短暫,美麗卻要永恆 孟東籬

新版自序 第二十個春天

I 勇氣
1討山緣起
2貴人
3精神夥伴
4舉債
II揮汗
5套袋三昧
6從耕地走回荒野
7剪枝
8除草
9吾亦有廬
10殲蟲記
III 百味
11擺攤記
12靠天吃飯
13官司記
IV激盪
14生命的沉思
15從有機到友善
16食安與農安
V 守護
17天籟
18人籟
19血肉之軀
VI瞻顧
20中橫沿線農業開發始末
21積極前瞻的國土願景—農地止血與里山倡議

推薦序/導讀/自序


「初版分為五章十八節,新版則在最末增加一章,若干標題換新,部分文章也變動其位置,而其中十一篇都添加了二十年後的回顧。重量級改變是把〈有機的迷思〉改寫為〈從有機到友善〉,並新增一篇〈食安與農安〉。最末增加一章「瞻顧」詳述中橫沿線農業開發始末,經營者從榮民到平地人、原住民,產業由果樹而蔬菜、高山茶,寫出高山農業對於山林的破壞、政府回收超限利用地的困境。阿寶理解到這問題的複雜性,難以單純用離農返林來解決,因此呼籲透過里山倡議來舒緩,而建議用國土計畫來維護農地的流失與濫用。……《女農討山誌》【二十週年經典版】提到的期望之一是,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直接面對,重新鏈結消費者與土地之間斷裂的紐帶,這展現了作者由土地關懷開始投入農業,一路來身體力行、擴張視野、發想卓見的過程,實屬難能可貴,因此樂於推薦這本歷久而彌新的好書。」——郭華仁 臺灣大學農藝學系名譽教授

「我想知道這個故事的結局。於是,我就到這故事發生的現場,印證這個女子把果園還諸大地的作為。……從她實踐承諾的過程𥚃,我看到她的前面有另外一條更寬闊的保護山林之路,那就是她走入群眾,以更廣闊的視野、更實際的方式把她二十年來的心得傳授給農民,推行友善農作,使更多人更友善地對待土地,走向可永續地經營農業。……阿寶在梨山果園地區,種下三百株樹,看守了二十年,算得上是個品行高尚的人吧。我們能不以臺灣有一個如此無私深愛土地的女子為榮?——金?鑣 亞熱帶生態學學會理事長

「冥冥中的牽繫,在我的各種閱讀裡,好書無限,但此書依然是我誠心奉列為一級平台的書。……無有虛驕,無有高調,面對大自然,桶底脫落,徹頭徹尾它是我再一次精神上的齋戒沐浴。」——凌拂 自然寫作者

「以每季水果的銷售向消費者訴說山的價值,每顆梨子都是一封書信,透過五感去閱讀季節的心意。……擁有一個與環境共振的身軀,無論在哪裡,都難獨善其身,因為自然的聲音無聲卻響亮。……二十年來,阿寶在轉變,山也在變。二十年前,她帶了一個答案上山,二十年後,阿寶在山上,向世界提了一個大哉問。或許無人能答,但,我們可以試著解解看。」——馮小非 上下游新聞市集共同創辦人

「廿四年前,阿寶在梨山租下一片面積七分多的果園,開始她『退耕還林』的討山大計。……廿四年過去,果園內現在已有七成多的土地滋養著原生種樹木,說阿寶的家在一片「果園」內,不如說在「森林」中更為貼切。……阿寶的果園面對雪劍山列,『聖稜線』的西半段,它的日常始於山巒,也終於山巒,時間在破曉和夕照之間踱步,果樹上長滿了地衣,森林在年華裡茁壯。阿寶總是靜靜看著那片山林,用她如松樹般正直的靈魂,做她願意為山而做的事。至於未來,阿寶認為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問題待決,我們既不必責備歷史,也無須過度擔憂未來,只須清楚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的影響,負起當下的責任便是。」——楊語芸 上下游新聞市集總編輯

「這本《女農討山誌》一再讓我因為內心激動而中斷,因為感動而模糊了眼睛,每一篇章都讓人沉吟不已,我以臺灣有一位這樣真實的女性而驕傲,我可以譽她為廿一世紀的亨利.大衛.梭羅,這本書也堪稱為「《湖濱散記》(二)。從書中我們能感受到她:理想、勇敢、堅毅、勤勞、簡樸、誠實、含蓄、細膩、體貼、熱愛生命,又懂得反省與感恩,幾年辛苦深入的果農生活,不只結出了甜美的人生果實,也凝結出生命的花蜜。」——徐仁修 荒野保護協會創辦人、現任荒野基金會董事長

「這本書不但記述了阿寶討山的緣起與經歷,還回顧了她成長過程的梗要,使我原先所看到的霧中身影漸漸明晰起來。我看到一個優秀心靈的成長過程與自我錘煉,我看到這樣一個人在靜靜看著世界,在走進這個世界,做她願意為世界做的事而成敗無悔。……敏銳的感受,精準的捕捉,化為簡潔、優美而雋永的文字!我們有幸增加了這麼一本山林田園文學,不論就反省的深度還是就人跟自然的呼應,都不亞於梭羅的《湖濱散記》。」——孟東籬 作家、簡樸生活者

「許多年前,阿寶就是我心中想像的現代梭羅。這本書記載了她最近期的實驗。她向山問,你看見了什麼?請告訴我。正如同《沙郡年記》的作者李奧帕德(生態學之父)告訴我們要能像山一般的思考,阿寶也想像山一般的思考。她和她的生活同伴——無論是人、是土、是植物、或是動物,都傾心交談。從肉眼的觀察到深層的思考,歸納出人和地的緊密互動故事,也轉訴了人和地的交纏糾結。……愛恨情仇總是故事中的情節。故事的發展也總是沒有結局的。但是明天該何去何從,卻明朗了起來。」——王鑫 前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

文章試閱


新版自序

第二十個春天

女農出版,轉眼二十年!好像應該高調說些什麼,但心卻空空如也!

這幾年,想說的話愈來愈少,也愈來愈不會寫字了∼不就是過日子嗎?不就是工作、吃飯、看山看雲……?不就是日升月落,春去秋來……紅塵笑淚都等閒過了,瞻顧,不過就是用青春暗逝,流年無聲,註解一道萬古不變的生命定則嗎?當烏絲侵霜,心趨於沉靜是好事吧!靜靜對著青山綠樹,靜靜啜飲半百人生,靜靜化去初老的尷尬,靜靜笑對耳順之年迎面而來!

如果不是務農,不知哪裡還有這麼大的空間,任我從容處理這麼多內外在的糾結與衝突?始終清楚的是,這是一條自我追尋的路,實在沒有高調的理由。人活著的每一刻,都在對環境索取——為了生存所需的一切,以及並非生存必需的一切所想,美好環境在人聚集之處不斷消失,包括寂靜。所以,也感謝身心漸趨靜默的必然。寂靜是大美,如果有一天,無力再對人世有所貢獻,留下寂靜也是一種美好!半百之後的人生,我如斯學習!

這些年,許多人催促、期待著討山續集,我卻遲遲不敢應允,最重要的原因,或許是二十多年來,除了自己的園子愈來愈天然,放眼周遭這片土地,卻始終沒有太大變化,心虛吧!

眼看著租地農民來來去去,土地一手轉過一手,果樹砍了種高山茶,茶園難顧挖掉種菜,生雞糞、各式肥料成噸成噸往山上運,碩大豐美的蔬果一箱箱往山下送,農藥瓶廢棄物舊家具……垃圾一車車往山谷傾倒……

每當想著自己到底為這片山野帶來什麼改變?確實只有汗顏!二十多年歲月無聲流逝,當年的壯懷,隨著春去秋來,隨著無止境的體力活,隨著不輕不重的柴米油鹽,不深不淺的哲學思辨,一年一年化入平淡的日子,再不想張揚了!

曾經,故鄉蘭陽的變化讓我心驚——原來土地的苦難不只在高山,問題的根源更不在受難土地的現場,而是距離遙遠的都會——人們的生活方式!我由心驚而血熱,由山居而入世,要問世人視農為何物?!

於是組了「友善耕作小農聯盟」,辦了「大宅院友善市集」,去社大開課倡議校園食農教育,發起「守護宜蘭工作坊」阻擋農舍濫建……在紅塵中衝鋒陷陣,在高山與平原之間頻繁往返,果園半荒!當然,我的網路讀者也徹底遭到冷落:電子報有一搭沒一搭,網站留言久久沒人回應,連訂購水果都沒有太熱情的服務……我有著不怕流失客戶的膽氣,自認為客戶對我的支持,不應該只用來成就一個農夫的安穩,而是要在生活無後顧之憂時,讓這些支持的力量發揮更大的社會影響力!

然而,那些年義無反顧的奔走,贏得環運推手的聲名在外,也換來五勞七傷的身心在內,回頭看這座餵養我二十多年的山啊……有沒有讓它比我來時更好?我為山下的農業奔走,卻對身處的地方保持沉默,原因很是糾結……

我居於斯業於斯,觀念差距太大,顧念在地鄰里關係,我總對保育話題三緘其口,盡可能低調——了解在這裡討山的人都是過客——土地不能私有,不是常住久安之所,在一塊朝不保夕的土地上談所謂永續經營,需要的道德情操也太高!

打從決心務農的那一刻起,早已不知不覺把自己一寸寸種進這片土地,在勞動域界中品味出一種文化,對這種文化生出一種景仰與眷戀——討山人也有一種風骨!當《女農討山誌》出版,媒體熱烈報導,接著幾年颱風頻頻重創梨山,國土脆危,山林保育與人為開發再度強烈對峙,退輔會農場逐一收回放租的土地,國有林也紛紛提起訴訟,砍(果)樹造林;彷彿只要把人逐下山,問題就都迎刃而解!我承租的是原住民保留地,雖然絲毫不受政策波及,但隱隱有一股深沉的不安,收復國土還諸森林,不正是當初上山來的目的嗎?這股不安緣何而起?難道是因為自己也在環境正義的大纛下所驅趕的名單中?還是心中也有一種肯定:有人生活的山,也有值得經營的價值?

當一年農事又緊鑼密鼓催人來,肢體勞動中,原本模糊的思緒一一清晰起來:山確實不需要人,但只要人有需要山的一天,山與人的完美關係就絕對不是「全面退耕還林」那樣簡單!這本帳,在退耕一派的計算中,農業產值相對於環境代價不成比例,因而主張高山農業應該完全退場。然而,高山農業絕對不是一道簡單的數學題,其間有許多細緻的脈絡需要梳理,我的擔心,是一刀切的政策,同時也將抹殺人與山之間許多美好的紋理!

生命活著,就一定會改變環境,人類可能是有史以來破壞環境力量最強大的生物,但也可能是唯一懂得從環境中學習、反省與自律的物種!土地與生態是人類的維生系統,當這個系統面臨威脅,我們如何學會明智利用,給予土地應有的尊重?而這樣的尊重如果只是知識層面的理解,和法令規章的約束,終究無法帶來真正的行為改變!

當人的生活與大自然的距離愈行愈遠,對自然的了解來自各類資訊,而不是生活於大地的直接感動,那麼行為的自律就不可能徹底!依賴法令規範往往無法治本,人們的生活、消費習性將依然故我,甚至因為桎梏在過度人為的環境中,而必須靠無止境的消費填補心靈空虛,雖然沒有直接做出破壞自然的事,但總有許多雙無所不能的白手套會為我們去搾取掠奪,或將問題轉嫁境外!而我們看似無辜的日常生活,正強而有力地支持了這些翻雲覆雨手!

如果是這樣,那麼,保護環境的根本做法,也許不是把人趕出大自然,而是引導更多人在自然環境中營造生活,從天地萬物深刻學習,才能提煉出與自然共存的真智慧。正如寫出保育聖經《砂郡年紀》的奧爾多.李奧帕德,因為在原野中領略風雨,垂釣溪流,逐獵榛雞,品嘗野莓,伐木劈柴享受營火……從身體到靈魂都浸淫著自然的恩典,才能終身甘於簡樸,並有無比強大的心靈力量為守護原野奮鬥不懈!也正如他書中所言:「我們如果表明自己是在奮鬥,就意味著我們最初就明白,所有需要的事物必須來自內心。單純依靠來自外界的力量,不足以推動人們為某個理念而奮鬥。」在自然中磨練生活的本事,勤勞四體,領略天地的豐厚賜予,獲得感動與信心,人才有可能具備從物質文明出走的勇氣,謙卑自律地做自然的一份子。

此際,就在發文的前一刻,心中還是忐忑猶疑,深怕文字中的哪一段會被斷章取義地曲解,或簡化歸類成XX主義……高山農業是一道全民的課題,有中央層級的國土規劃,地方層面的發展願景,一線執法的心態與效率,各方民代的政治利益,地方盤根錯節的勢力,還有每一個個人的公民意識;最後是不同立場的各方陣營如何開啟理性對話,為未來世代留下美好環境與生存資源。人與自然的關係需要從生活中一再反芻,不是簡單的非黑即白!我也仍不斷試著從平凡生活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在自然中的位置。

二十年,我日日老去,林木卻年年茁壯,蔥蘢蓊鬱,或許是它們給的沉靜與安定,我心愈來愈悠然,需要拚搏的工作,也愈來愈少,一切似乎都那麼剛剛好,剛剛好的體現此生的信念:江山是主 人是客!


II 揮汗
6從耕地走回荒野

無限生機

在幾個造林的區塊中,我都還必須加以干預,時時為樹苗除蔓、砍草。唯一?正不會受干擾的部分,只有溪邊的A2區。

這緊傍著小溪的陡坡,原本還種著梨、水蜜桃和李子,溪水完全暴露在農耕行為中,前人也習慣將垃圾往溪中倒。為了防止水流對耕地的沖蝕,顯然做過水泥護堤,但大多仍被溪流奪去,溪床中堆滿了崩壞的水泥塊,腐爛不掉的廢輪胎、寶特瓶、肥料袋……只要親近過潔淨原始的山溪並曾為之感動的人,看了都會心痛。我痛入心底,卻一直無力去清除,來到這裡,當機立斷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溪邊的一排果樹廢耕,讓植被(不管什麼植物都好)以最快的速度將溪岸遮蔽起來。大地有它的自淨能力,只要人們任它靜息。

這片臨溪地帶,開始時五節芒和藤蔓糾纏不清。五節芒在荒棄的耕地或崩塌裸露的開闊地最是揚眉吐氣,但處在略嫌陰溼的谷地,就有些好景不常,水麻很快地攻城掠地,密密霸占了整條溪岸,五節芒隨即處於劣勢。藤蔓卻因勢攀緣長盛不衰,眼看水麻抽長一陣才奪下領空,藤蔓立即旋勒而上又處上風,兩者此起彼落,速度都很驚人,不到一年,在南坡工作,已經只聞溪聲不見溪水。

這裡的藤蔓以小木通最為強勢,這種多年生的蔓藤根深柢固,老莖粗拙,嫩莖卻秀氣而別緻,橫剖面是六角形,更有趣的是它對生的複葉,兩片對生葉的葉柄在莖節處平展合抱,將莖幹包圍在中間,葉腋處生出帶葉的花序,深秋開出紫紅色、吊鐘型的四瓣花,這「四瓣」其實是花萼,它們竟是一種沒有花瓣的花。紫紅花萼中間簇擁著一束蓬鬆如羽毛的雄蕊,每一朵雄蕊長長的蕊柱都長出許多纖細的棉絮,像一根根柔細的羽毛,末端開出花藥。雌蕊構造類似,但較短,深深埋在雄蕊的棉絮堆裡,它們的花有說不出的嬌媚,又像一串串小鈴,帶著俏皮風韻,讓人很難將它們當作野草。我很高興留下這片地方任它們盡情纏綿糾葛。

另一種半攀緣性的植物就不好惹了──懸鉤子,出了名的潑辣,也是這一片自由地裡爭搶鋒頭的一員,有它攪和進來,就令人望而生畏,但它們的果實甜美,是許多動物的佳餚。

水麻、蔓藤一味爭著上竄,地面漸漸疏空,火炭母草乘隙遞補進來,這種草的嫩莖酸酸甜甜,是我小時愛吃的野草,它們的果實是一團小黑籽,外包一層透明的果肉,據說是藍腹鷴和帝雉愛吃的植物之一,它們在臨水陰溼的環境之中長得茂盛,密密的遮去地表。灌叢濃密之後,這裡竹雞出沒頻繁,不知是不是也吃火炭母草?

水麻的勢力方興未艾,現在開始有其他木本植物冒出頭來,首先掙脫庇蔭的是小葉桑和榆樹,今年才看到它們葳蕤的新梢,往後的發展還有待觀察。
比較特別的是A1區最上方的部分,原就有一小叢天然樹林,旁邊正是常有泉水滲出的潮溼地,這一帶生意盎然,植物種類最是精彩,隨著放任它們一步步侵向我的領地,我也常在這裡得到驚喜。這裡有繡球花的野地親戚華八仙,有豔麗的杜虹花,花朵清純的白頭翁和雪山菫菜,花型奇特的海芋親族──臺灣天南星,顏色火紅的菇菌,身世古老的木賊,名字特別的大花落新婦……

漸漸地,這附近傳來的,除了紫嘯鶇,也多了白尾鴝的叫聲,第二年水麻灌叢下開始出現竹雞,第三年頻頻聽到斯文豪氏赤蛙的叫聲,第四年,這一帶遇見莫氏樹蛙的機率頻繁,這些樹蛙甚至越過B2區,出現在水蜜桃樹上,還越過稜脊出現在D區,跳到前來幫忙工作的朋友腿上,惹得一群人尖聲驚叫。著手寫這篇文章時,我特地再度前去,深秋午后,一隻莫氏樹蛙伏在華八仙的葉片上,像一塊瑩潤的碧玉,樹縫中篩下來的陽光在牠身上搖晃,牠卻深深閉上雙眼,毫不知覺。

我承諾十年之內,要讓這一片南坡復歸蓊鬱的森林。十年,要記錄一地的生態變化,會不會太短?兩三分地,要長養野生生命會不會太小?將來土地被徵收或轉手,會不會太遺憾?這些我都不擔心,就算什麼都不夠,這過程中給我的已經太多。

◎回顧:
十年後,上述那些區塊都已成林,我拆除了鐵絲棚架,水泥路斷裂崩壞也不修整,不帶開山刀已經很難進入。二○○五年接手比鄰的另一塊果園,同樣的手法,先將陡坡種上樹苗,隨後發現,這一區在我接管、不用除草劑之後,自生許多臺灣梜木和阿里山女真,兩者皆樹型挺拔生長快速,而且木質堅硬,應該頗具經濟價值,不知為何不曾被林業單位列為造林樹種?我對它們青睞有加還有一個原因,每年夏天,不管是梜木還是女真開花,都是雪白滿樹,吸引無數蜂蝶,滿園花香撲鼻,耳中則是布農八部合聲般的昆蟲嗡鳴;盛大的嗅覺與聽覺宴饗之後,會有幾日花落如霰,一陣輕風搖落千萬細碎花雨,讓你在專注工作中瞬間神馳!老天的選擇從來都比人高明,我從此不再費力種樹,任由園區愛長甚麼長甚麼。

二十年後,高聳的樹冠搶去鄰近果樹的陽光,許多果樹漸漸衰敗,甚至死亡,在林緣陰影下,即使平緩的區域也難再維持經濟生產;此時,卻有一些巧妙機緣慢慢成熟,鋪下林下經濟的轉型之路!由於多年不使用化學資材,土地的盎然生機吸引草藥商的注意,開始契作一些香草,也收購園內野生的藥用植物,原先的雜草,翻身有了經濟價值。這些藥用植物大多耐陰,林緣半日照的環境特別適合,病蟲害輕微,松鼠、鳥類也不來糟蹋,漸漸彌補果樹衰退的經濟空缺。我的體力一年不如一年,心理上已經進入半退休狀態,對於新的種植並不積極,這些藥用植物,毋寧說是採集更為合適——他們確實只是在一塊不太除草的地裡,受到一點生長的保護罷了!而我的地,恰如當年的期待,一步步向荒野靠近。

幾年前一位朋友,用空拍機第一次讓我從樹冠層的角度看到自己的園子,那一刻,震撼之餘,更多的是感動!不是為自己的作為,而是震撼、感動於大地自我修復的洪荒之力!我無法承諾,還能讓大家吃到幾年的水果?但可以肯定的是,阿寶在的一天,這些樹會愈來愈茁壯!

9殲蟲記

之一

經過三年的摸索學習,已稍能掌握農事要領,第四年我下定決心從減農藥、減化肥的栽培方法,轉入有機農法。

梨樹冬季進入落葉休眠狀態,嚴霜酷寒也使病蟲蟄伏潛息,或以孢子宿存,或以卵蛹型態度冬,一到春暖花開,草木復甦,百蟲也隨之活躍。四月初梨花吐青破蕾,初開的花序帶出一兩片幼嫩的新葉,我忙著為每簇花序找出最健美的一朵花,做人工授粉,這除了確保著果,也藉異品種的花粉雜交出較壯實的果子。我像蜜蜂般訪遍每一叢花序,漸漸發現才破芽而出的花蕾和蜷縮未展、猶帶嬌紅的新葉已經聚著一隻隻綠綠肥肥的小蚜蟲。

蚜蟲俗稱「龜神」,種類繁多,一般體型都很細小,常聚集在植物心芽、葉背或花部,以針狀口器刺吸汁液,遭刺吸的葉片萎縮變形,生長不良。有些蚜蟲還會媒介多種病毒。牠們終年行孤雌生殖,一隻雌蟲可以產一百隻以上的若蟲,繁殖十分迅速。多數蚜蟲不具翅膀,但當族群密度高時,就會產生有翅成蟲向外遷移,是許多農作物的主要害蟲之一。

為了減少蟲源,冬季清園時,我把牠們特別喜愛的十字花科植物清除乾淨,只有菜園裡還留著幾顆割過的高麗菜——冬天裡其他的蔬菜都遭霜害,只有高麗菜不斷抽出新芽,十分可口。但在梨樹開花前卻成了蚜蟲的大本營。

……
這種顧及環境和其他生物,忌用廣效性藥物的後果是疲於奔命。蚜蟲才方興未艾,薊馬就開始示威了。這種昆蟲非常細小,肉眼很難辨識,我至今還沒弄清楚牠的長相,獨獨在圖鑑上看過。只是作物年年受害,因為薊馬的銼吸式口器造成的傷口不同於其他害蟲刺吸或嚙咬。新芽、嫩葉或花瓣都是牠們的做案標的。最可惡的是才謝花的幼果,就是牠們肆無忌憚攻擊的目標。才花生米大小的果實可以被銼上十幾個洞,剖開果實,每個傷痕都深及核心,果實傷痕少而輕者可以痊癒,但中果期以後仍免不了裂果的命運。而且一個花序上整簇的果實,多至十來個,經常是銼得一個不留,甚至整枝全毀。而且一旦開始危害,速度就十分驚人。我第一年在薊馬的攻略下吃足苦頭。那時前輩們都教我:開完花後就要打一次殺蟲劑,我對蟲害還相當無知,懵懂地問:
「都還沒看到蟲哩,打什麼?」
「等看到就來不及了,管伊有看到沒看到,都打一打就沒代誌了。」
因為沒有得到有力的說服,我沒有採取行動。每日巡園的工作又做得不夠徹底,拉起警報時,已經兵敗如山倒。後來兩年都在我警戒防範下安度,第四年我放下已然稱手的兵刃,要和牠們鬥天然武器。

……
即便如此,我依然懷抱信心,朝著有機農法勇往邁進。也不願孤軍奮鬥,總是四處請益,卻不期而遇許多有機農業的怪現象,一路激發我更深刻的思索。……

◎回顧:
回顧這幾個篇章,感慨萬千!
頭幾年,一心一意要做個稱職的農夫,愈遇阻礙愈是努力,總是非把自己弄到筋疲力盡不肯罷休!然而,走向友善耕作的過程中,很多時候必須相信生態平衡的機制,必須適度放棄掌控,也適度將收成分給眾生。五、六年後,我園內已不再使用任何殺蟲╱驅蟲資材,也幾乎不再外購肥料,讓果樹天生天養,我只做剪枝、疏果、套袋、除草、收成等工作。儘管病蟲害的侵擾年年發生,但仍總有足夠的收成,支持我年復一年把日子過下去,這是皇天后土的慷慨。
曾幾何時,病蟲害早已不再牽動我的神經。從慣行農法轉型的果樹,大都已病弱死亡,重新定植的果樹,從幼苗開始就在無藥無肥的條件下生長,反倒健康許多,產量甚至不亞於一般施肥用藥的果園。反倒是造林的樹木日益高大,遮擋果樹的陽光,讓水果產量年年縮減;而松鼠、鳥類等動物們棲於林中,取食我的水果天經地義,若說完全不心疼,確實還做不到,只是時常勉勵自己:要向天地學會慷慨!

III激盪

11從有機到友善

影響農作收成的,除了天候、蟲害,還有土壤的肥瘠。幾大人類文明的發源地,都與肥沃的土地有關。百年前的美國農業科學家富蘭克.西拉姆.金(Franklin Hiram King)在一趟東方之旅後寫下《四千年農夫》(一九一一年出版)一書,盛讚亞洲人的農耕技術,這種汲取自然界養分循環法則而來的古老肥培智慧,養活數億人口、歷時數千年仍保地力不衰。而當時的美式耕作在數十年間就讓草原沃土大量流失,甚至沙漠化,讓金恩博士發出土壤危機的警告。

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用於戰爭的化學技術,轉用於農業資材的生產——化肥與農藥。這表面和平的用途,卻是範圍更大、殺戮更廣、影響也更深遠的另一場環境戰爭。製造火藥的硝酸銨就是常見的氮肥;用於越戰叢林的落葉劑,則是田間除草劑的濫觴。

二○二○年黎巴嫩貝魯特港發生一起驚天爆炸,造成慘重的傷亡,強大的爆炸威力激起蕈狀雲,港口幾乎夷為平地,起因是二七○○多公噸的化肥硝酸銨儲存於此。肥料與炸藥的距離,恰也是人類戰爭與生態戰爭的距離!

綠色革命並不綠

農藥、化肥,加上農耕機械的廣泛運用,造就一場號稱「綠色革命」的農業奇蹟,讓二戰後飽受創傷的飢貧世界得以迅速恢復,人口快速增長。當時應該沒有人想得到,土地蘊含的生機,其實是百千萬年的生態積蓄,而一代人的竭澤而漁,竟在數十年內生生敗垮了地球富足的家底!

土壤從岩石風化而來,風化生成的是一堆無機礦物的微小顆粒,只是粉塵,不能稱為土壤。成為土壤的必要條件,是生物的參與——植物根系分泌的營養物質、地上部枯枝落葉的堆疊、動物的排泄、屍體的腐化、還有土中不計其數的細菌、真菌及各種微小生物,創造孔隙,形成膠質,富含營養。簡言之,土壤,是所有生物用千萬年的時間共同孕育出來的有機體。甚至有人認為土壤應被視為活物。這樣的化育過程、複雜多樣的生物參與和龐大的時間尺度,讓土壤成為不可再生的資源。

在良好氣候下,大自然生成一公分厚的土壤大約需要十年,而同時隨雨水和各種因素而流失的速度則幾乎相等,前任聯合國農糧組織(FOA)總幹事達席瓦(Jose Graziano da Cilva)就指出,平均累積一公分厚的土壤層,可能需要上千年時間。這是在沒有人為干擾的情況下而言,而以現今工業化的農耕方式,大面積單一種植,讓土中微量元素失衡、機械翻耕造成的土壤流失、劣化的速度,遠遠超出自然化育的速率。聯合國將二○一五年訂為國際土壤年,揭櫫土壤的重要性,呼籲世界各國重視土壤功能下降的危機,致力緩解人類施予土壤的壓力,否則在二○五○年之前,全球人均使用的土壤將只有二十世紀中葉的四分之一!

在生物多樣性方面,土壤同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地球四分之一的生物多樣性藏在土壤中,土壤中的微孔隙,加上溫度與溼度的變化,蘊含不計其數的多樣物種,其中多數是肉眼不可見並且難以培養、難以研究的微生物。九九%的土壤微生物可能都尚未為人所知。而土壤的危機,除了城市、道路、種種人類設施用地的擴張,就是綠色革命之後,農業耕作方式的改變。

多數化學肥料依賴強酸強鹼解離,融合氮、磷、鉀、鈣、鎂……等植物必需的生長元素,施用時劇烈改變土壤酸鹼度、電導度;以及有機質的回補不足,都影響土壤微生物的豐富度與多樣性,進而降低土壤團粒結構的形成。土壤不再健康,長養出來的作物,抗病蟲能力、營養成分也相對降低。惡性循環便是依賴更多化肥、農藥來確保糧食的生產。追求效益的工業化種植、大規模清耕翻土,則加速了土壤流失的速度。

選擇務農之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內心依然懷揣著對自己的懷疑,不確信自己是否夠格做一個農人?如果這是一個需要證照的行業,我能否通過檢驗?標準又該是什麼?

直到竹屋破土動工那天,我開挖整地,每一鋤落下,都看到一層顏色烏黑鬆軟的表土被翻起,隨之露出堅硬褐黃,缺乏有機質的底土,而我知道,那層肥沃的表土是年復一年的基礎肥料、枯枝落葉,和無數土壤微生物累積而成,是長養果樹、蔬菜和雜草的基底,是我此後賴以維生的根本;然而它如此淺薄,薄到讓人感嘆它的珍貴!我一時觸動,覺得因一己的居屋而讓這些富含生命的土壤成為死土,是一種罪孽!於是將表面大約十五∼二十公分的表土一鏟一鏟堆到旁邊,之後才開始整地。

做完這件事,有那麼一刻,我覺得自己領到了農夫的證書!雖然沒有典禮和掌聲,只有滿身的汗臭與痠痛,伴著四野寂靜和無邊的青山與藍天,但內心湧出莫名的感動和驕傲,覺得一個農人若對土壤沒有這樣的感恩和珍惜之心,無論種出多少東西,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農人吧!彼時,我對土壤的認識比我挖起的土層還要淺薄,對所謂造福人類的「綠色革命」也一無所知,這一切的覺醒,都來自土地無聲的教導。而我的學習,用的是身和心,不是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