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風格練習
原文書名:Exercices de style
產品代碼:
9786269567744定價:
350元作者:
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譯者:
周丹穎頁數:
160頁開數:
13.5x21x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630出版日:
20220630出版社:
一人出版社CIP:
876.57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文體模仿、迷因產生,數位時代目不暇給的創意挪借、複製、改編、插寫、改寫,在網路誕生之前,光以油墨印刷的紙張玩得起來嗎?就讓雷蒙•格諾出版七十多年仍令 人拍案叫絕的《風格練習》來示範一下!。
《風格練習》以九十九種不同的方式書寫同一個主題,一樁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如同一段主題旋律的變奏,九十九則練習極盡創意想像之能事,連續閱讀下來將可能在讀者身上觸發前所未覺的靈感,釋放蠢蠢欲動的創作慾。也因此這不僅僅是一部「作者的作品」,更是一部「讀者的作品」:在所有愛好者心領神會的閱讀,進而加入練習的過程中,這部作品不但跨界衍生出插畫、漫畫、音樂、廣告、舞台劇等不同形式的練習,同時也成為了法語修辭及創意寫作的範本教材,更彷彿預見了網路時代生機蓬勃的書寫方式,多年來不斷被賦予新生命,堪稱歷久彌新的跨世紀文學經典。
格諾戲擬既存的修辭法、文體、文學風格以及各種行話、術語,又在烏力波式的「限制」實驗以外,藉由口語表達和一語雙關,設下重重文字遊戲關卡,讓《風格練習》「不可譯」的名聲不脛而走,也因此如何跨越語言及文化差異傳達原始文本的樂趣和遊戲性,為譯者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挑戰與試煉。作家周丹穎遊走在翻譯、改編和再創作的邊界,絞盡腦汁,終為華文世界帶來首部中文譯本。本書編輯上也秉持跨界練習的理念,邀請設計師小子自由發揮,在視覺上呼應練習精神,期望中文讀者在掩卷時也能一同驚呼:
寫作還是滿讓人愉快的嘛!
文體模仿、迷因產生,數位時代目不暇給的創意挪借、複製、改編、插寫、改寫,在網路誕生之前,光以油墨印刷的紙張玩得起來嗎?就讓雷蒙•格諾出版七十多年仍令 人拍案叫絕的《風格練習》來示範一下!。
《風格練習》以九十九種不同的方式書寫同一個主題,一樁微不足道的小事件。如同一段主題旋律的變奏,九十九則練習極盡創意想像之能事,連續閱讀下來將可能在讀者身上觸發前所未覺的靈感,釋放蠢蠢欲動的創作慾。也因此這不僅僅是一部「作者的作品」,更是一部「讀者的作品」:在所有愛好者心領神會的閱讀,進而加入練習的過程中,這部作品不但跨界衍生出插畫、漫畫、音樂、廣告、舞台劇等不同形式的練習,同時也成為了法語修辭及創意寫作的範本教材,更彷彿預見了網路時代生機蓬勃的書寫方式,多年來不斷被賦予新生命,堪稱歷久彌新的跨世紀文學經典。
格諾戲擬既存的修辭法、文體、文學風格以及各種行話、術語,又在烏力波式的「限制」實驗以外,藉由口語表達和一語雙關,設下重重文字遊戲關卡,讓《風格練習》「不可譯」的名聲不脛而走,也因此如何跨越語言及文化差異傳達原始文本的樂趣和遊戲性,為譯者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挑戰與試煉。作家周丹穎遊走在翻譯、改編和再創作的邊界,絞盡腦汁,終為華文世界帶來首部中文譯本。本書編輯上也秉持跨界練習的理念,邀請設計師小子自由發揮,在視覺上呼應練習精神,期望中文讀者在掩卷時也能一同驚呼:
寫作還是滿讓人愉快的嘛!
作者簡介
雷蒙·格諾(Raymond Queneau),1903年 2月21日生於勒阿弗爾,1976年10月25日卒於巴黎,法國小說家、詩人、劇作家,烏力波 (Oulipo) 潛在文學工坊創始人之一。
格諾早期曾加入超現實主義團體,1929年與布列東分道揚鑣後,開始將哲學思辨和文字遊戲,融入帶有自傳性色彩的創作中。他於1933年出版第一本小說《絆腳草》(Le Chiendent),深受一群藝文界朋友的讚賞,因而獲頒第一屆雙叟文學獎。螺旋狀的精密敘事結構,意料之外的偶遇和謎團,樹立了他難以歸類的作品特色之一。同一時期,格諾醉心研究被遺忘的「文學狂人」,將百科全書式的研究成果,寫進小說《利蒙的孩子們》(Les Enfants du limon),不無向福樓拜遺作《布瓦爾和佩庫歇》(Bouvard et Pécuchet)致敬之意 。1936至1938年間,格諾在每日專欄《您了解巴黎嗎?》(Connaissez-vous Paris ?)中,另以自問自答的短小篇幅,細數巴黎不為人知的掌故,展現出他好奇窮究的雜學家面貌。
1938年,格諾以審書人和英文譯者的身分進入伽利瑪出版社工作,後成為審稿委員之一。1950年代,格諾除擔任《七星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 de la Pléiade) 主編以外,另加入了「啪嗒學院」(Collège de Pataphysique),同時也獲選為龔固爾文學獎評委。
1947年出版的《風格練習》,靈感乃是在一場與好友米歇爾·萊里斯 (Michel Leiris) 同行的演奏會上,受巴赫《賦格的藝術》啟發;此作問世後引發了各種跨界效應,至今已有超過三十多種語言的譯本。1959年出版的《地鐵裡的莎西》(Zazie dans le métro),亦獲得廣大迴響,隔年由路易·馬盧(Louis Malle)改編為同名電影。1961年的《一百兆首詩》(Cent mille milliards de poèmes) ,為烏力波創始之作:十首格律相同的十四行詩,裁剪成長條,可任讀者隨機翻閱、組合成一百兆首不同的詩作,富含遊戲精神。
格諾對不同科學及人文領域的知識涉獵極廣,其作品在重塑書寫規則和語言實驗之間別具一格,亦莊亦諧,呈現獨特且多重的樣貌。
譯者簡介
周丹穎,生於台北,現兩棲於巴黎與波爾多。
著有《雙城喜劇》、《前夏之象》等小說作品。
目前為波爾多蒙田大學副教授。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一段情節的九十九種變體,書寫風格的無盡練習
一本顛覆文學概念、窮盡作者創意、挑戰譯者極限、召喚讀者參與的奇書
雷蒙•格諾輕鬆有趣的經典之作,周丹穎難以想像的翻譯工程,小子生氣蓬勃的設計編排
見證文學本是一場多人同樂的遊戲,就等你拿起書一同加入
推薦序/導讀/自序
導讀
《風格練習》效應(摘錄)
埃曼紐爾•蘇席耶 (Emmanuël Souchier)
周丹穎◎譯註
不同媒介的變形
除了報章雜誌上的書評,《風格練習》這部作品的光環,更因劇場改編而擴大。鮑希斯•維昂曾如此介紹其中最有名的改編:「雷蒙•格諾一九四九年在紅玫瑰小酒館劇場 (La Rose rouge) 以《風格練習》獲得了極大的成功。《風格練習》由伊夫•侯貝改編,且由劇團裡出色耀眼的賈克兄弟 (Frères Jacques),以無比的活力與令人驚異的喜感領銜主演。《風格練習》首演時,所有觀眾都回頭看是誰笑得那麼大聲:那正是雷蒙本人,真誠無欺地著了他自己的道。」這個劇場改編的確非常成功,當時演出超過百場。其後,許多朗讀會及電台音樂改編也接踵而來。
一九五四年十一月,賈克兄弟出了一張《風格練習》專輯,在伽利瑪出版社辦了一場社交雞尾酒會。格諾為此撰寫了兩則應景的練習,刊登在《藝術》雜誌(Arts)上。一九六O年代起,業餘或專業的劇場改編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不管在法國或國外,有些演出甚至在電台或電視上轉播。劇場、廣播、電視等媒介都有《風格練習》的蹤跡,唯有電影改編計畫不曾真正問世。反過來說,從皮耶•巴斯田的音樂機器,到馬特•馬登創作的烏巴波 (l’Oubapo) 系列漫畫,其他所有的藝術領域都曾為《風格練習》投注心力。所有的表達媒介或媒體,都曾提出它們本身呼應格諾作品的不同練習。
出版工業也不遑多讓:佛榭 (1956)、加部里葉•巴黎 (Gabriel Paris, 1961) 還有馬桑和卡禾曼 (1963-1979)的各種插畫版,在市面上推廣了這部作品。一九八二年《風格練習》Folio口袋版上市,幾種附帶著詳盡作品介紹的版本也接連問世;二OO二年,伽利瑪出版社的青少年叢書 (Gallimard-Jeunesse),透過由插畫創作主導的精裝版,重新推出此作;七星文庫版則於二OO六年出現……
除此之外,這部作品也因許多不同的譯本廣為流傳:自從芭芭拉•瑞特 (Barbara Wright) 一九六O年英譯此書後,《風格練習》至今已有超過三十多種語言的譯本。希臘文譯者阿奇里亞斯•奇里亞奇地斯 (Achilleas Kyriakidis) 曾語帶幽默地指出,「《風格練習》恐怕是文學史上唯一一本會被忠實翻譯背叛的書。」;斯洛維尼亞文譯者亞歷斯•貝格 (Aleš Berger) 則代表其他譯者發出了他們共同的心聲:翻譯此書帶來了「巨大的喜悅」,是一種獨一無二的、將創作語言置於溝通情境而能直抵存在的經驗。無名的「(勞)作家們」(écriverons),將他們自創的練習寄給格諾時,也曾感受到相同的樂趣。
格諾不但讓人讀他的文本,更讓人盡情戲耍,這是文學一般來說拒絕給予的:一個讓讀者能自己再創他每天都說的語言的過程。日常口語 (langue vernaculaire) 在此成為了所有人的文學書寫 (écriture) 園地。
安伯托.艾可的義文版,則介於翻譯與自我再創文本之間,混合了抵抗運動和烏力波兩個時期的練習。艾可把作者從定版中刪除的「反動練習」 (Réactionnaire) 放回義大利文譯本,取代其中他認為不適合譯成義文的〈肉販行話〉 (Loucherbem),並未考慮到作品的歷史性,也未顧及他承認自己不清楚的作者意圖。他的做法,重劃了翻譯、改編和自我再創原文本三者之間的界線。
挪借再創的實例
《風格練習》帶有遊戲趣味和教學功能的特質,使它超越了文學作品一般的接受場域,廣為流傳。而這點也多虧了技術、文化和社會上分外有利於它的可能條件。
格諾在寫自序時,曾提到他「有時會收到一整班學生寄來的、極有創意的練習」。作者尚在人世時,《風格練習》便已展現出它作為非常有效的教學範例的特質。各級學校是最先重開以發掘遊戲性與樂趣作為教學目的的寫作工作坊的機構之一。這類寫作工作坊,獲六O年代初起各種教育普及運動的支持,漸漸在其後數十年間擴及到文化界和業界。這段期間同時也是烏力波開始奠定名聲的時期。不過,對各方來說,《風格練習》始終是一部具指標性的作品。沒有任何一個寫作工作坊、課程或教學範例不藉助於格諾這部著作的。
《風格練習》在教學法和創作上的優異效果如此受到矚目,以至於亨麗•阿岡蝶(Henrique Harguindey) 與荷賽•曼紐•帕索斯 (Xosé Manuel Pazos) 在一九九五年出版了一部僅以此書為基礎寫成的加利西亞語教材。這不僅是一種認可,更是一種真正的經典化成果。教師們擁有使文本在廣大讀者群間流通的顯著權力。羅蘭•巴特曾表示:「文學,是那些被教授的文本。」若我們從《風格練習》在教學上的運用來看巴特的聲明,便會覺得所言不虛。
如果說學校、寫作工作坊和烏力波三者因《風格練習》實地相遇了,格諾的作品同時也在網民身上獲得非常正面的迴響。烏力波和隨機組合文學的表現,結合了技巧(文學和出版上的巧思與配置)、科學(數學和隨機組合)以及傳統的人文教育(文學)三個面向。對某些網民來說,這是一種很習以為常的想像;他們挪借並再創格諾作品,使之成為他們最偏好的文化參照之一。
《風格練習》在網路上獨特的存在,只有這種媒介容許的多樣表現手法可匹敵。網民重新創造了挪借、複製、改編、插寫、改寫等奪胎換骨的手法,並加之以發表與傳播的實際操作。《風格練習》百科全書式的寫作計畫,懷有達到「法文的一種新境界」的宏大企圖,這點在這些新時代的抄寫員身上,得到了有利的迴響。文字遊戲的隨機組合面向,與網路媒介允許的書寫/再書寫的彈性,都使這部作品更輕而易舉地變形。在網路上引用《風格練習》,不但超越了遊戲的快樂,更已成為一種社群歸屬感的表徵,而借用此書的形象,則是一種再正當不過的標記。
文章試閱
1. 筆記 Notations
S線公車上,尖峰時刻。一名二十六歲左右的男子,軟帽繫繩,而非絲帶;脖子過長,像是被人往上拉過。人們下車了。此男對身旁的乘客發火。他責怪他每次一有人經過就推擠他。想裝兇的哭腔。男子由於看到一個空位,火速衝上去。
兩小時後,我在聖拉札車站前、羅馬廣場上又遇見他。他和一個同伴在一起,同伴對他說:「你應該請人在你的風衣上多加一顆扣子。」他指給他看應該加在哪兒(領口處),並告訴他為什麼。
2. 複式記帳 En partie double
接近日中也就是中午的時候,我人在且人上了一輛擠滿人且幾乎滿載、從古壕溝外護牆廣場開往香培瑞門的S線公車,一種公共交通工具車尾的露台暨平台。我看見也就是注意到一個年輕男人,一個老青少年,甚是可笑,頗為滑稽:瘦長的脖子,骨感的長管,細繩也就是細帶,繞著他的帽子,或者說他的頭冠。一陣推擠、亂擠後,他以一種催淚、哭哭啼啼的聲調與聲音,又說又宣稱,他身旁的乘客,同車的旅客,每次只要有人下車和離開車廂,就故意且致力,推擠他又煩擾他。語畢,開口說完了以後,他衝向並轉向一個空位,一個沒人佔的座位。
兩個小時後,等於是一百二十分鐘以後,我又在羅馬廣場,也就是聖拉札車站前,遇到他並看見他。他與他的朋友也是同伴,在一起也在一塊兒。朋友、同伴建議並敦促他,在風衣也就是外套上,請人加上、縫上一顆扣子,一顆椰殼圓扣。
3. 曲言 Litotes
當時,我們若干人往同一個方向行進。一個看起來不甚聰明的年輕男人,和他身旁的一位男士說了幾句話,然後他便去坐下了。兩小時後,我再次遇見了他;他身邊伴隨著一個朋友,談著衣裝之事。
4. 隱喻 Métaphoriquement
日中,一隻拔了毛的長頸雞,被扔進白腹甲蟲裡一堆旅遊中的沙丁魚間,忽然訓斥了其中安靜的一尾。牠的言語漫布空氣中,浸潤了一抹抗議的氣息。接著,這雛鳥般的雞,為一種空無所引誘,撲上前去。
當天,在一方陰鬱的城市荒漠裡,我又再次看見了牠,正因為某顆無關緊要的扣子,被挫了銳氣。
5. 倒敘 Rétrograde
你應該在你的風衣上加一顆扣子,他的朋友對他說。我在羅馬廣場中央又遇到了他,在見他貪婪地衝向一個座位、與他各分東西了以後。那時他剛因另一位乘客的推擠而出聲抗議。他說,那人每次有人下車就推撞他。這個瘦削的年輕人戴著一頂可笑的帽子。這事發生在當天中午,在滿載的S線的車尾平台上。
6. 驚訝 Surprises
我們在公車平台上實在被擠得受不了!而那個男孩子,居然可以看起來又笨又可笑到這種地步!他做了什麼?看吧!難道不就是他想找人碴!他───這個毛還沒長齊的小伙子!───聲稱某個乘客推擠他!然後他找不到其他事好做,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去搶位子了!他居然沒把座位讓給女士!
兩個小時後,你們猜猜我在聖拉札車站前又遇到了誰?同一個小白臉!正聽著某人給他衣著上的建議!還是一個男性友人!
真令人不敢置信!
7. 夢境 Rêve
我的四周,好像瀰漫著珍珠白的薄霧,各種模糊不清的人影圍繞著我。其中,只有一個年輕男人的身影還算清晰地浮現。他過長的頸子,率先反映了他既懦弱又愛發牢騷的個性。他帽上的絲帶,被一條編織的繩子取代了。接著他和一個我看不見的人吵起架來,然後,忽然像是害怕了,他奔向走廊的陰影中。
另一半的夢境,則讓我看見他走在大太陽下,在聖拉札車站前。他和一個同伴在一起,同伴對他說:「你也許應該請人在你的風衣上加一顆扣子。」
就在這時,我醒了。
8. 預言 Pronostications
當中午來臨的時候,你將身在一輛公車車尾的平台上,那兒一堆乘客將擠成一團,你將在其中,注意到一個荒謬可笑的小伙子:瘦到見骨的脖子,軟氈帽上沒有絲帶。這小子心裡將感到不舒服,他會認為是一位男士,每當有人上下車時,就故意推擠他。他會向他抗議,不過,那位男士將面帶輕蔑,理都不會理他。而這可笑的小伙子一驚慌,馬上就會逃之夭夭,往一個空位跑去。
你將在不久後又看見他,在聖拉札車站前的羅馬廣場。一個朋友會陪伴著他,而你將聽到以下這些話:「你的風衣領口不服貼,應該請人加一顆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