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看不見的國境線(下):邱永漢小說傑作選

原文書名:


9786269707928看不見的國境線(下):邱永漢小說傑作選
  • 產品代碼:

    9786269707928
  • 系列名稱:

    星文學
  • 系列編號:

    3GLI0002
  • 定價:

    490元
  • 作者:

    邱永漢
  • 譯者:

    李彥樺
  • 頁數:

    400頁
  • 開數:

    21x14.8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30621
  • 出版日:

    20230621
  • 出版社:

    惑星文化-遠足文化
  • CIP:

    861.57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以文學見證動盪的時代
以小說記錄臺灣人的心靈


我們當初是為了自由,才不惜離鄉背井來到此地,
但我們所得到的自由,
卻是滅亡的自由、餓死的自由、自殺的自由,
以及各種不被當人看待的自由。
我們不需要故鄉,也不需要道德。
在這個時代,那種東西一點屁用也沒有。

——邱永漢,〈香港〉


閱讀歷史,能讓我們瞭解過去,但閱讀文學,才能讓我們親身感受過去,感受那些真實的生命與情感。
《看不見的國境線:邱永漢小說傑作選》收錄了臺裔日籍作家邱永漢最重要的十六篇中短篇小說,這些故事寫的皆是歷史洪流裡臺灣人的記憶。
在一九四ま至六ま年間,這座島嶼先後經歷殖民統治的暴力,政權更迭的動盪,還有社會族群的創傷。時局令知識分子們錯愕失望,逼得有志青年與平民百姓遠走他方,人人最終只能努力在殘酷的現實夾縫求生。邱永漢以文學封存了這樣時代,也紀錄下臺灣人在命運關頭的種種抉擇以及心靈面貌。
此外,書裡收錄作品皆寫作於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八年間,並且是以日文寫作、發表於日本,不受當時臺灣白色恐怖的出版審查所箝制,可謂四ま年代至戰後白色恐怖的第一手見證,彌足珍貴。

「本書所呈現的,是邱永漢另一面——在夢想與現實、故鄉與世界、群體幸福與個人實現之間被擠壓、追趕而徬徨飄移的敏銳靈魂——文學家邱永漢。」
——張文薫(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邱永漢是現實主義者。好就是好,壞就是壞。這個世界是由人的利害關係所構成的,因此人會背叛人。他要傳達的就是這樣的價值觀。也正因此,在邱永漢的作品中,看不到「留白」、「疑問」與「煩惱」。和太宰治這種東煩惱西煩惱、最後發現「人生是謎」,兩手一攤放棄回答的小說家不同,邱永漢在所有的故事中,都描繪了細節與結局。他的小說也可以稱為某種「紀錄文學」,在我這樣的報導文學作家看來,是非常發人深省、且討人喜歡的風格。」
——野島剛(作家╱資深媒體人)

作者簡介


邱永漢(一九二四—二ま一二)

本名邱炳南,歸化日本後改名為邱永漢。臺裔日籍作家、實業家、經濟評論家、經濟顧問,一生足跡橫越東亞,遍布臺灣、日本、香港與中國等地,閱歷極為豐富。
邱永漢出生於日治時期的臺南,父親為臺南商人,母親為日本人。小學畢業後負笈臺北,就讀臺北高等學校,與李登輝、王育德等人同期。高等學校時期的邱永漢就已展現濃厚的文藝氣息,曾發行個人雜誌《月來香》,並參與臺灣文藝家協會,於西川滿主持的文藝雜誌上發表詩作。畢業後,因擔心殖民地出身難以憑藉文學安身立命,選擇到東京帝國大學就讀經濟學部。戰後一九四六年,邱永漢旋即返臺,卻於隔年經歷二二八事件,並因而投身參與臺灣獨立運動,為了躲避國民黨追緝,逃亡至香港。
一九五四年,他在日本文學雜誌《大眾文藝》上發表處女作〈偷渡者手記〉,這是以王育德的經歷為題材寫作的小說,也可說是戰後相當早期就寫到二二八事件與臺灣人曲折處境的作品。以此為契機,邱永漢立志成為小說家,並從香港移居東京,之後長居日本。
一九五六年,邱永漢三十一歲時,以小說《香港》獲得直木賞,更是該獎史上第一位非日本籍獲獎者。在數年的文學小說創作之後,邱永漢開始將精力轉向股票投資並因此致富,而在日本享有「賺錢之神」、「股神」等美譽。之後在臺灣,他也創辦《財訊》雜誌,成立永漢日語、永漢國際書局等事業。其畢生著作高達四百六十種,類型橫跨經濟評論、投資理財、社會評論、亞洲地緣與文化評論、飲食與旅行散文、小說等。

譯者簡介


李彥樺

一九七八年出生。日本關西大學文學博士。曾任臺灣東吳大學日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從事翻譯工作多年,譯作涵蓋文學、財經、實用叢書、旅遊手冊、輕小說、漫畫等各領域。現為專職譯者。
[email protected]

書籍目錄


推薦序:找回被遺忘的小說家——邱永漢的價值(野島剛)
香港
惜別亭
毛澤西
頭顱
冗長的戰爭
看不見的國境線
刺竹
傘中的女人
太公望
石頭

推薦序/導讀/自序


首位榮獲直木賞的臺裔作家
首位撰寫二二八題材的小說家

邱永漢是知名日籍臺裔企業家,他被譽為「賺錢之神」,在臺灣創辦了《財訊》雜誌、永漢日語,並引進大創百貨。但較鮮為人知的是,他年輕時曾以小說〈香港〉榮獲了日本小說最高殿堂的直木賞。出於各種緣由,邱永漢的小說長期被故鄉所遺忘、忽略,臺灣文學耆宿鍾肇政曾直指:「邱永漢是臺灣文學重大的漏網之魚。」
這是熱愛文學與小說、熱愛臺灣的你,絕不容錯過的小說傑作選集。

文章試閱


【試讀章節】
推薦序
找回被遺忘的小說家——邱永漢的價值

文・野?剛

我在二ま一六年撰寫了一本在臺灣也有發行中文版的作品《漂流日本:失去故鄉的臺灣人》。它雖然是本描述戰後活躍於日本、出身臺灣十位人士的報導文學作品,但其中寫邱永漢的這篇,事實上是我感覺「寫得最好」的一篇。在執筆時,我調查了過去曾經書寫、有關邱永漢的各種評論,但就我整體看來,有確切把邱永漢的整體形象清楚描繪出來的作品,就連一部也沒有。關於這樣的空白,我是否有將它填補起來呢?雖然或許有點傲慢,但我自認確實有做到這點。
邱永漢具備經濟評論家、作家、投資家、臺獨運動家等各式各樣的面貌,在各個領域都留下了一流的成績,故此,要回答「邱永漢是怎樣的人」,這個問題其實有點困難。本書雖然介紹了小說家邱永漢的作品,但我也認為邱永漢的本質,不能只從小說家這個面相來加以說明。可是在此同時,若去掉「小說家邱永漢」這個面相,要說明邱永漢這個人,也是相當困難。
在我的作品中,曾經介紹過這樣一段插曲:
年輕時代的邱永漢,從香港渡海來到日本後,便在廖文毅的手下協助臺灣獨立運動。可是,邱永漢並不熱衷於運動,他所希望的是成為一名小說家。邱永漢鎖定的目標,是當時的人氣作家檀一雄。他在報上得知檀一雄受傷住院之後,便趕到醫院,向檀一雄閱讀自己的小說、毛遂自薦。一般會覺得這樣的行為相當厚臉皮,但邱永漢還是每天到檀一雄的病房報到,一篇篇朗讀自己的作品。檀一雄也是位奇人,他並不覺得邱永漢厚臉皮,大概是入院有閒暇吧,他一一閱讀了邱永漢尚未發表的作品,並給予建議。之後邱永漢出道的時候,檀一雄作為日本文壇的「介紹人」,推薦了邱永漢;當邱永漢獲得直木賞時,他也是審查委員之一。
檀一雄對邱永漢這樣說:
「你雖然無法成為百萬圓作家,但可以成為十萬圓作家」。他的意思簡單說就是,百萬圓作家是像他自己一樣的超一流作家,但十萬圓作家可以靠小說糊口,只是無法成為歷史留名的大作家罷了。
邱永漢敏銳地察覺到這句話的含意。他做為小說家的活動,事實上只持續了十年就告終。他曾經告訴愛女邱世嬪說:「我作為小說家,只是小結的程度」。小結是相撲的位階;相撲地位最高的是橫綱,接下來是大關、關脇,再下去就是小結。橫綱是完全不同等級的存在,大概就是村上春樹那級吧!大關、關脇、小結稱為「三役」,在幕內力士中也是受到特別高規格的待遇。即使是一流作家,只要狀況不好,也有可能掉出三役的地位。
邱永漢看穿了自己的文學才能僅止於「三役」,而無法成為橫綱;這其實是件相當不容易的事。普通的小說家或許會認為,就算這樣也是很不簡單的才能,既然都拿下直木賞了,就在這個世界咬緊牙關,努力奮鬥下去吧!然而,邱永漢卻早早就放棄了小說的世界。
之後,邱永漢以經濟評論家身分出道,在日本獲得大成功。他雖然因為臺獨運動被列入黑名單,之後卻被蔣經國招攬,「凱旋歸國」回到臺灣。他在經濟投資上也相當成功;雖然也有投入過大選,不過卻失敗了。當他過世的時候,報導寫的是「賺錢之神邱永漢過世」;在他的履歷最後雖然有加上「直木賞作家」這行,不過大部分的讀者毫無疑問,都是走馬看花略過吧!
然而,邱永漢在短時間內留下了大量的作品。當我在寫他的傳記時,試著閱讀了這些作品;不管哪一篇都相當有趣,文章簡潔明瞭,深入淺出。邱永漢是現實主義者。好就是好,壞就是壞。這個世界是由人的利害關係所構成的,因此人會背叛人。他要傳達的就是這樣的價值觀。也正因此,在邱永漢的作品中,看不到「留白」、「疑問」與「煩惱」。和太宰治這種東煩惱西煩惱、最後發現「人生是謎」,兩手一攤放棄回答的小說家不同,邱永漢在所有的故事中,都描繪了細節與結局。他的小說也可以稱為某種「紀錄文學」,在我這樣的報導文學作家看來,是非常發人深省、且討人喜歡的風格。
邱永漢是時代創造的天才。他在日治末期受教育,走上臺灣人最優秀菁英的出頭之路,在東京大學經濟學部迎接終戰。回到臺灣的邱永漢因為對國民黨政府不滿,所以被趕出臺灣、逃到香港。之後,他在香港持續進行獨立運動,接著更遠渡日本,和獨立運動產生關聯。在這樣的過程中,他目睹了臺灣的大變化、被捲入其中,也被人所背叛;所有這一切,都成為他文學的養分。在寫下這些東西之後,邱永漢作為小說家,想寫的東西恐怕就沒剩多少了吧!
只是,邱永漢到死都沒有離開過筆。「我父親的本質是作家」,他的女兒如此斷言,而我也這樣認為。在爬格子還是作家工作的時代,邱永漢經常拿著稿紙,針對經濟和國際情勢,不斷接受出版社的邀稿。對於自己撰寫的稿子,邱永漢常常以「某時候在某媒體上刊登的某篇報導」這種風格,來加以回顧。
邱永漢過去是「在日本被遺忘的小說家」,但二ま二一年中央公論社出版了《香港•濁水溪》的文庫本,迴響的熱烈超乎預期,而邱永漢作為小說家的存在,現在也重新成為焦點。這次臺灣能刊行他的傑作集,我實在不勝喜悅。邱永漢不只在日本,在臺灣也被過度低估。他作為小說家的業績,其實絲毫不遜於同時代的吳濁流。但是,邱永漢在獨立運動家之間被視為背叛者,其文學業績也長期不被人所注意。只是,那個時代的臺灣與臺灣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想要知道這點,作家邱永漢與其作品,就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