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邊界 那麼寬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570874969系列名稱:
當代名家系列編號:
184751定價:
450元作者:
桂春.米雅頁數:
344頁開數:
14.8x21x1.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1014出版日:
20241014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CIP:
863.857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原住民文學獎.散文、小說類雙首獎得主──桂春.米雅
獻給島嶼的深情之作
從前從前,一隻受傷的鯨魚游過海灣,女子見鯨魚受傷,用彩線為牠縫合傷口,又拿芭蕉葉為牠醫治。為感謝她,鯨魚吐出五顏六色的小米送給她,更承諾將守護在腰際綁上彩色絲線的女人。然而,人們卻忘了天空的顏色,再也染不出大海的色彩⋯⋯
凌子來自阿美族母親與日本父親共同組成的家庭,自小便在臺灣與日本兩地輾轉遷移與成長。即使後來隨著父母在日本定居多年,但凌子很早就知道自己不屬於這裡。她總是帶著鄉愁,望著故鄉的方向……
然而,待她回到故鄉部落,落地生根,有了親族,有了朋友,也有了喜歡她的男人,看似有所依歸,她卻又突然切斷所有的羈絆,與故鄉不告而別,成為飄往城市落腳的芸芸眾生。
或許是部落總在離別,不但與人離別,也與傳統離別,更與先祖賴以維生的大自然離別,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時空裡,所有的一切都與部落的自我認同漸行漸遠。凌子這才知道,自己不喜歡等待,更厭惡被過於美化的情感綁架。既然無法等待,就由她先行離去。
老一輩卻說過,再狂暴的颱風,其實都是有記憶的,祂不會忘記曾經走過的路徑,再漂泊不定的人也是如此。族人更認為,即便是傾倒的樹,也能有所依歸,因為樹在森林裡,森林中有靈氣、有生命、有包容,森林就是樹的家。
因此這一次,凌子決定沉澱躁動的心,回到部落,不但要為故鄉的權益參與抗爭,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能讓她染上一把彩色絲線的人……
桂春.米雅以真實前人足跡為經,小說架構為緯,藉由重塑文化的軌跡,進而探討原住民族女性所面臨的身心困境。
原住民文學獎.散文、小說類雙首獎得主──桂春.米雅
獻給島嶼的深情之作
從前從前,一隻受傷的鯨魚游過海灣,女子見鯨魚受傷,用彩線為牠縫合傷口,又拿芭蕉葉為牠醫治。為感謝她,鯨魚吐出五顏六色的小米送給她,更承諾將守護在腰際綁上彩色絲線的女人。然而,人們卻忘了天空的顏色,再也染不出大海的色彩⋯⋯
凌子來自阿美族母親與日本父親共同組成的家庭,自小便在臺灣與日本兩地輾轉遷移與成長。即使後來隨著父母在日本定居多年,但凌子很早就知道自己不屬於這裡。她總是帶著鄉愁,望著故鄉的方向……
然而,待她回到故鄉部落,落地生根,有了親族,有了朋友,也有了喜歡她的男人,看似有所依歸,她卻又突然切斷所有的羈絆,與故鄉不告而別,成為飄往城市落腳的芸芸眾生。
或許是部落總在離別,不但與人離別,也與傳統離別,更與先祖賴以維生的大自然離別,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時空裡,所有的一切都與部落的自我認同漸行漸遠。凌子這才知道,自己不喜歡等待,更厭惡被過於美化的情感綁架。既然無法等待,就由她先行離去。
老一輩卻說過,再狂暴的颱風,其實都是有記憶的,祂不會忘記曾經走過的路徑,再漂泊不定的人也是如此。族人更認為,即便是傾倒的樹,也能有所依歸,因為樹在森林裡,森林中有靈氣、有生命、有包容,森林就是樹的家。
因此這一次,凌子決定沉澱躁動的心,回到部落,不但要為故鄉的權益參與抗爭,也希望能夠找到一個,能讓她染上一把彩色絲線的人……
桂春.米雅以真實前人足跡為經,小說架構為緯,藉由重塑文化的軌跡,進而探討原住民族女性所面臨的身心困境。
作者簡介
桂春.米雅
南島語族群的臺灣Pangcah(Amis,阿美族),出生於臺灣臺東縣,致力記錄臺灣南島族群文化,潛心努力實地探訪、採集和記錄原住民族風情文物。
目前居住於雲林,長期關注原住民族傳統文化,並擔任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研究室研究員,原住民族文化作家,寫作踏查之餘任職於長期照護機構。曾獲第13屆臺灣原住民文學獎,散文、小說類別首獎。
書籍目錄
推薦序 獻給自然與人性的詩篇╱里慕伊.阿紀
前言
楔子
海角
小島之約
遠方的家
大房子
貓囒山
旅人
藍色邊境
無邊的深處
海沙的溫度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獻給自然與人性的詩篇
里慕伊.阿紀
接到聯經出版公司來函邀請我為桂春.米雅的長篇小說《邊界 那麼寬》寫推薦序文時,我非常驚喜,也特別為米雅感到高興。這是米雅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很榮幸能藉此機會率先閱讀她的大作。
拜讀《邊界 那麼寬》,發現這部小說探討各種議題,納入國族、群體、城鄉、性別、山海等不同的面向。這部小說以臺灣東海岸部落為背景,融合愛情、文化衝突、自我追尋與環境保護等,米雅以她一貫細膩的筆觸,呈現了部落女性哈露蔻,以及日本學者松本之間的情感糾葛,並透過他們面對傳統與現代、個人與社會的拉扯,展現深刻的人性和文化掙扎。透過靈媒蘇麥依娜與自然的神祕聯繫,哈露蔻對部落與個人夢想的矛盾,以及松本對未知世界的探求,不僅感受到他們在情感與文化間的拉扯,也讓人深思現代社會中的身分認同與環境保護議題。米雅的這部長篇小說,果然「邊界那麼寬」,由衷佩服她能駕馭如此龐大且多面向議題的能力。
米雅說她從小生活在人煙罕至的山區河谷,似乎這樣的成長經歷,使她特別善於描繪大自然,在閱讀的過程中,彷彿置身於臺灣東海岸那片美麗而神祕的山谷林地。米雅的詩寫得極好,在這部小說中也充分展現了她文字特有的美感。詩人的特質使她的文字簡練而富有深度,每一個段落都像一首精心構築的詩作。描寫情感時,也特別善於捕捉細微的情感波動,並且將情感與自然景觀緊密結合,使她的文字富含詩意和靈氣。
《邊界 那麼寬》主要圍繞著四位主要角色展開:蘇麥依娜、哈露蔻、松本與凌子。蘇麥依娜不僅是一位靈媒,更是一個部落傳統的守護者,擁有敏銳的靈性能力,能夠感知自然界的變化,甚至能夠以儀式與吟唱來治癒他人。她的角色在小說中不僅是個人命運的象徵,更代表了整個部落與自然界的共存關係。蘇麥依娜與自然的聯繫,讓整個故事充滿了靈性和神祕感。蘇麥依娜作為部落的精神象徵,她的存在猶如古老信仰與自然之力的化身,深刻映射出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的困境與掙扎。她主持的送靈儀式,彷彿是對已逝靈魂的安撫,也是一種對即將消失的文化輓歌。隨著蘇麥依娜的年華老去,她所承載的傳統漸漸走向末路,似乎整個部落的信仰也在她的離去中逐漸消散。米雅以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在全球化的風潮下,部落如何試圖維持與天地、萬物的聯繫,也道出了人類在自然與文化變遷中的失落與追尋。然而,哈露蔻卻對部落的傳統生活感到束縛,渴望逃離這片熟悉的土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她面臨著傳統與個人夢想之間的矛盾,不願完全順從部落對她的期望,也無法輕易割捨與家鄉、家人之間的深厚情感。這種掙扎體現了現代社會中普遍存在的身分認同問題。
松本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學者,專注於研究臺灣的自然環境與文化。哈露蔻與松本之間的愛情,是這部小說的亮點之一。這段跨越文化、地域的感情,既充滿了浪漫色彩,也因文化差異與社會壓力而顯得緊張與不安。他們的相遇彷彿是命運的安排,但兩人之間的文化隔閡與外界的期待,使這段感情充滿了挑戰與波折。米雅對這段愛情的描寫充滿了詩意與自然意象──海洋的寧靜與狂野,山風的輕拂,愛情不僅僅是兩人之間的私密情感,更像是一種與天地萬物的共鳴。在這部小說中,米雅對大自然的細膩描繪令人印象深刻,臺灣東海岸的壯麗風光,在她的筆下彷彿成為了與角色對話的生命體。每一片葉子、每一陣山風、每一隻飛鳥,都充滿了活力與象徵意義,與故事中的情感波動緊密相連。
凌子,是阿美族母親哈露蔻與日本父親松本的女兒,自小就在臺灣與日本兩地輾轉遷移與成長,跨文化的成長背景賦予她複雜的身分認同感。凌子從小受到母親哈露蔻的影響,學會了尊重自然和部落的傳統。然而,作為生活於現代社會的年輕女性,她也開始感受到內心的矛盾。一方面渴望追求外面的世界,另一方面,她與部落和族人的情感聯繫又讓她無法完全脫離這片土地。在與幸田的互動中,凌子展現了她對愛情和自我實現的追求。幸田是一個穩重且充滿支持的角色,他鼓勵凌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並在她情緒低落時給予她情感上的支持。這段關係幫助凌子逐漸理解自己在傳統和現代之間的定位,並開始探索自己作為一個設計師的天賦。凌子受到「樹木終將回歸森林」的啟發,決定再次回到部落,這一次,她不再是迷茫的少女,而是帶著堅定的信念和勇氣回歸。她要為故鄉的權益而抗爭,為守護部落的文化和傳統而努力。然而,當她終於又回到故鄉部落,原本以為可以在這裡找到安身立命的歸屬感,卻再度陷入迷茫。探討了個體在面對文化變遷與現代化衝擊下的身分認同危機,充滿深刻的情感與哲思。
《邊界 那麼寬》中的每一個角色都面臨著內心的矛盾與外在的挑戰,他們的選擇與掙扎,反映了人們處在現代社會的普遍困境,如何在傳統文化與現代化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無論是哈露蔻對未來的渴望,還是松本對未知的探索,都深刻地體現了人類對自我與世界的追尋。米雅以詩意的文字描繪了角色們的情感波動與自然景觀的美麗,在字裡行間感受到生命的韌性與希望。她的文字優美而富有深度,既表達了情感的複雜性,也展示了對自然的深刻理解。
《邊界 那麼寬》,不僅僅是一個關於愛情與文化的故事,更像是一首獻給大自然與人性的詩篇。
文章試閱
前言
原本想,寫東海岸的故事,可以簡單得如這裡的生活一般緩慢、悠閒;我可以寫青山環繞、或翔鷹高飛的自在,描述一隻鳥自然的死亡,不必再和海洋有交集。然而我的心眼卻望向了大海,寫海風、聽海洋,土地帶著文化思緒流竄,女人的視角在故事裡像雨絲顯露著真實,即將消失的古老文化,烙印著遺失的生活記憶,我用每一個典當後的夜晚填寫的文字,卻如同淹沒一般的藍。
群山連綿,拉長無盡的太平洋海岸線,山巒就這樣守護著,那蘇麥依娜一如往日地堅守著風吹草動的脈動,寂靜時分潛伏著空洞,道盡了人們漸漸與自然的疏離。我又一眼向北,意識和感知便有了訴說的對比,或者給自己,也是能給您我親愛的友人,在白浪翻騰中展開陌生的旅程,如你我不曾相遇,卻又集結在相同的土地與海洋的記憶裡。我複誦著蘇麥依娜的話語,再一次寫著生命的紀事。
楔子
蘇麥依娜隨手放一顆白玉髓在籃子裡,莿桐花開了,竹籃子又會多一顆白玉石子,每多一顆石子就代表新的一年又開始了;成為Sikawasay(靈媒)好多年,都不記得竹籃子裡的白玉有幾顆了。眺望遠方,大海今天格外的寧靜,幾束陽光透著雲朵灑落,海平面上不規律的波紋透漏了天空的訊息。算算時間,蘇麥依娜預估再過一個小時,天邊的黑雲就會進入海灣,整理好裝備也該起身了,到Fohang(八仙洞)還有一段距離;那裡有個孩子莫名地喜歡吃泥土,應該是沒有其他辦法醫治了,才會找上門求助,若不是尋求不了醫治的方式,在這個年代還有誰會相信泛神靈的傳說。蘇麥依娜吃力地踮腳尖,單手伸進屋簷尋找儀式用的法器,那是某種動物的下顎骨,蘇麥依娜拿了一個放入袋子;又打開屋角的一扇小窗,幾隻黃蜂急忙飛了出去,趁著這些黃蜂不在,蘇麥依娜摘下一個蜂巢也放入袋子裡,又在腰上繫著古銅鈴。走出大門看著山谷下方的小路上,有一群遊客往梯田的方向走去。蘇麥依娜敲敲屋簷下的木箱子,兩隻嬌小的鳥兒探出頭來。
「Malingad to.」(阿美族語:該啟程了。)
海洋反射著輕柔的晨光,沙灘上橫放著漂流木,是為了方便將滿載漁獲的舢板拉上岸所預備。小徑兩旁的雜草露水尚未蒸發,一段路走來褲管早讓露水沾濕。蘇麥依娜走在樹林裡,看見凌子那孩子帶著弟弟古拉斯,尾隨著自己的母親刻意保持一段很長的距離。海面那一方,晨曦將海面染成了紫色薄霧,海灣上行走的人像小螞蟻在海灘移動,法妞(貓的名字)總會安靜地陪伴著姊弟倆。
樹林間突然有了動靜,凌子警覺地立即起身觀望,這裡的野生動物很多,在樹林裡什麼也看不見,怕是凶猛的山豬,拉著古拉斯準備用跑的回家。蘇麥依娜從茂密的樹林中喊著孩子的名字,暫時安撫了凌子緊張的情緒,她走出樹林,看著兩個小孩被驚嚇著,便牽起凌子和古拉斯的手,一起走往村莊的方向。
「Somay ina o mana ko mialaen iso?」(蘇麥依娜,妳拿那個是什麼?)
好奇的古拉斯總是有很多問題。
「Mi’iyof to fali ato kawasan.」(要召喚神靈的。)
蘇麥依娜揮揮手中的芭蕉葉回答。
「Mimaan korira?」(為什麼?)
「Makesem adada ko faloco’ ato tiring no tao’.」(因為人的靈魂受傷了。)
「Nima a kawasan?」(哪位神靈可以做到?)
古拉斯和凌子睜大著眼睛等著蘇麥依娜回答。
「’iso.」(是海鯨。)
蘇麥依娜指著大海,幾束光從天空落在海面上,海風陣陣襲來,吹皺了梯田裡平整的秧苗。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這片海灣就如摀住瓶口的空瓶,剝削了該有的恐懼,隱匿著事件的真相,急於遠離的過客走私著靈魂,卻留戀著天空的灰藍。蘇麥依娜扛起芭蕉葉,望著繡眼鳥飛去的方向,相信即便人們遺忘了對自然的信仰,萬靈也將為人們開啟窗子,迎來宇宙自由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