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死亡賦格:西洋經典悼亡詩選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864893638系列名稱:
森林的詩系列編號:
EF2105定價:
390元作者:
張綺容編譯/賞析譯者:
張綺容頁數:
288頁開數:
13x20.9裝訂:
精裝上市日:
20191104出版日:
20191104出版社:
漫遊者文化-漫遊者CIP:
813.1市場分類:
詩詞曲賦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文學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沉睡。我是千縷微風吹,是輕輕的飄雪,是柔柔的落雨,是成畦的吐穗。」(弗萊)
「親親,當我死去,哀傷的歌曲不必,蒔植玫瑰無須,絲柏遮蔭多餘……」(克莉斯緹娜.羅塞蒂)
「月光照耀她來入夢,我美麗的安娜貝爾麗;星辰升起如她雙瞳,我美麗的安娜貝爾麗;於是我在夜潮裡躺在我的新娘我此生的摯愛在她的墳山在海邊——在她的墓裡在潮畔。」(愛倫坡)
「他曾是我的南北東西,╱他是週一到週五,他是週六和歇息,╱他是我的月,我的夜,我的話,我的歌,╱以為愛情會地老天荒,是我錯了。」(W.H.奧登)
面對逝去,詩歌應答著我們無盡的失落與追憶,
悲傷得以獲得撫慰,剎那成為永恆
首次全面譯介的西洋悼亡詩選輯
中英對照賞析 + 延伸影音聆賞
每一首詩,都是一則生命的故事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專文推薦
高天恩(中華民國筆會會長)、陳義芝(詩人) 推薦
死亡,是生命交響樂譜上的休止符,是樂曲中最令人低迴的片段,但演奏者每每視而不見。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除了哀傷、失落,面對死亡的巨大陰影,我們想要回憶過去和思考存在的意義,往往注定失敗……
在西方文學歷來的悼亡詩與輓歌作品中,詩人帶領我們沉思生死,與逝者一起前行向臨界。
本書特色
1. 首次全面譯介西洋悼亡詩
貫穿兩千年文學史,橫跨英國、美國、歐洲、墨西哥,集合名家與桂冠詩人、吟誦詩人、反戰詩人作品選輯。
2. 跨界流傳與影音閱讀
跨越語言文化傳頌的名曲、舞台劇、電影改編源頭,作品賞析之外,提供延伸影音資訊,體會朗讀唱誦的音韻效果。
3. 讀詩,也讀生命的故事
由各首詩作的創作緣由、背景故事、與後續影響,折射出人情世故、社會情境、文學潮流等豐富意涵。
4. 西洋生死觀與悲悼傳統
認識西洋文化鮮明的死亡符號與象徵,一覽源自希臘神話與基督信仰的生死觀。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沉睡。我是千縷微風吹,是輕輕的飄雪,是柔柔的落雨,是成畦的吐穗。」(弗萊)
「親親,當我死去,哀傷的歌曲不必,蒔植玫瑰無須,絲柏遮蔭多餘……」(克莉斯緹娜.羅塞蒂)
「月光照耀她來入夢,我美麗的安娜貝爾麗;星辰升起如她雙瞳,我美麗的安娜貝爾麗;於是我在夜潮裡躺在我的新娘我此生的摯愛在她的墳山在海邊——在她的墓裡在潮畔。」(愛倫坡)
「他曾是我的南北東西,╱他是週一到週五,他是週六和歇息,╱他是我的月,我的夜,我的話,我的歌,╱以為愛情會地老天荒,是我錯了。」(W.H.奧登)
面對逝去,詩歌應答著我們無盡的失落與追憶,
悲傷得以獲得撫慰,剎那成為永恆
首次全面譯介的西洋悼亡詩選輯
中英對照賞析 + 延伸影音聆賞
每一首詩,都是一則生命的故事
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專文推薦
高天恩(中華民國筆會會長)、陳義芝(詩人) 推薦
死亡,是生命交響樂譜上的休止符,是樂曲中最令人低迴的片段,但演奏者每每視而不見。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除了哀傷、失落,面對死亡的巨大陰影,我們想要回憶過去和思考存在的意義,往往注定失敗……
在西方文學歷來的悼亡詩與輓歌作品中,詩人帶領我們沉思生死,與逝者一起前行向臨界。
本書特色
1. 首次全面譯介西洋悼亡詩
貫穿兩千年文學史,橫跨英國、美國、歐洲、墨西哥,集合名家與桂冠詩人、吟誦詩人、反戰詩人作品選輯。
2. 跨界流傳與影音閱讀
跨越語言文化傳頌的名曲、舞台劇、電影改編源頭,作品賞析之外,提供延伸影音資訊,體會朗讀唱誦的音韻效果。
3. 讀詩,也讀生命的故事
由各首詩作的創作緣由、背景故事、與後續影響,折射出人情世故、社會情境、文學潮流等豐富意涵。
4. 西洋生死觀與悲悼傳統
認識西洋文化鮮明的死亡符號與象徵,一覽源自希臘神話與基督信仰的生死觀。
作者簡介
編譯簡介、賞析者
張綺容
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臺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博士。現任世新大學英語學系助理教授,曾任中原大學專任助理教授、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著有《中英筆譯》、《英中筆譯》系列二冊、《翻譯進修講堂》、《英譯中基礎練習》,譯作包括《傲慢與偏見》、《大亨小傳》、《教你讀懂文學的27堂課》、《怪奇地圖》等二十餘本書。
書籍目錄
導讀 以詩歌面對生死╱單德興
譯序 踏入西洋獨特的悼亡詩世界
輯一:死亡與我
(一)【假做真時的殉情曲】
快來吧,死亡(Come Away, Death) ——莎士比亞
(二)【粉碎對死亡的畏懼】
死神,別驕傲(Death, Be Not Proud)——鄧約翰
(三)【生者大戰地獄軍團】
死亡之舞(The Dance of Death) ——歌德
(四)【一切渴望和恐懼的救贖】
當我害怕(When I Have Fears) ——濟慈
(五)【顛覆為愛沉溺的女性哀歌】
歌(Song)——羅塞蒂
(六)【永生不如人間一日悠長】
因我無法為死神留步(Because I Could Not Stop for Death)——狄瑾遜
(七)【不會轉醒的逝去】
墓誌銘(Epitaph) ——蒂絲黛兒
(八)【用哀歌拂去身上的塵】
朦朧的死亡詩(Ghazal of the Uncertain Death)——羅卡
輯二:悲悼愛人
(一)【與天地共感同存】
沉眠封存了我的靈魂(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華茲華斯
(二)【淒婉又陰森的悼亡】
安娜貝爾麗(Annabel Lee) ——愛倫坡
(三)【在詩的國度與愛人和解】
他但願他的愛人死去(He Wishes His Beloved Were Dead)——葉慈
(四)【繆思不死】
艾歐妮,死了這漫長的年(Ione, Dead the Long Year)——龐德
(五)【盼長存之夢不褪】
石上的影子(The Shadow on the Stone) ——哈代
(六)【多情女子的天鵝之歌】
小哀歌(Little Elegy)——懷麗
(七)【此情可待成追憶】
葬禮藍調(Funeral Blues)——奧登
輯三:緬懷故友
(一)【英文悼詩之首】
李希達(Lycidas)——密爾頓
(二)【墨西哥金鳳凰之作】
悼念尊貴夫人(On the Death of That Most Excellent Lady)——璜娜.茵內斯修女
(三)【當年已惘然】
悼理查.韋斯特十四行詩(Sonnet on the Death of Mr Richard West)——格雷
(四)【詩人的憑弔】
艾朵尼:悼念濟慈(Adonais: An Elegy on the Death of John Keats)—— 雪萊
(五)【天父應許的孤寂】
對孤獨以終的一點思索(A Thought for a Lonely Death-Bed) ——白朗寧
(六)【撫慰女王的詩句】
追憶哈倫(In Memoriam A. H. H.)——丁尼生
(七)【那些一同追尋真理的歲月】
瑟西士(Thyrsis) ——阿諾德
(八)【夢醒即死去】
機腹槍手之死(The Death of the Ball Turret Gunner)——傑瑞爾
輯四:悼念親情
(一)【在永生中與至愛團聚】
悼五歲的小淑女(On the Death of a Young Lady of Five Years of Age)——惠特禮
(二)【從純真過渡至世故】
他人的悲慟(On Another's Sorrow)——布雷克
(三)【悼念所有離開之人】
過往的熟面孔(The Old Familiar Faces)——蘭姆
(四)【痛失手足後的落寞】
悼安妮.布朗忒(On the Death of Anne Brontë)——夏綠蒂.布朗忒
(五)【告慰天下父母心】
白色小靈車(The Little White Hearse)——蕙樂
(六)【死亡帶走了虛幻】
得知一樁死訊(On Hearing of A Death)——里爾克
(七)【撫慰了一億人的心】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弗萊
(八)【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哀】
借來的孩子(A Child of Mine)——蓋斯特
(九)【認識死亡的歷程】
童年是無人死去的王國(Childhood Is the Kingdom Where Nobody Dies)——米蕾
輯五:獻給名人
(一)【淒美經典的情殤】
牧歌一:達夫尼之戀(Idyll 1: The Passion of Daphnis)——西奧克里特斯
(二)【大逆不道的悼亡詩】
悼已故名將諷諭詩(A Satirical Elegy on the Death of a Late Famous General) ——綏夫特
(三)【化短暫的悲痛為永恆的稱頌】
船長!我的船長!(O Captain! My Captain!)——惠特曼
(四)【用文字紀念詩恩與守護詩名】
行禮永訣(Ave Atque Vale)——史文朋
(五)【追思為國捐軀的戰爭英雄】
走嘍(Away) ——賴利
(六)【跨出宗教隔閡的撫慰】
死亡沒什麼大不了(Death Is Nothing at All)——霍蘭德
(七)【戰事與死亡的陰霾】
憶舊(In Memoriam) ——湯瑪斯
(八)【與死亡鬥爭的迴旋之舞】
死亡賦格(Death Fugue)——策蘭
附錄:詩作年代語影音列表
推薦序/導讀/自序
譯序:踏入西洋獨特的悼亡詩世界
死亡是一潭淚水,東方詩人耽溺其中,西方詩人從中昇華。
另一種悼亡傳統與詩歌語境
西方悼亡詩的傳統綿延兩千餘年,可上溯其源頭為古希臘文明和基督教文化,因此,西洋悼亡詩展現出不同於華文悼亡文學的詩歌美學。希臘神話將死亡擬人化為美少年陶納陀斯(Thanatos),他是睡神希普諾斯(Hypnos)的孿生兄弟,俊美的身影令人對死亡懷抱綺想。此外,古希臘詩人開創了牧野輓歌傳統,令眾神前來關心凡人的生死,使輕如鴻毛的小人物之死,引發天地變色、草木落淚,讓宇宙的溫柔共感,消融未亡人的傷悲。
基督教信仰特有的天國和永生觀,則讓人對死亡多了盼望、少了哀傷。在《聖經》故事中,亞當和夏娃背叛上帝吃了生命樹上的蘋果,因而遭上帝逐出伊甸園,直到生命終結才能重回神的永生國度,因此,對於基督徒而言,人間的生與死都是原罪,人生在世必須贖罪,才能在死後通往天國,換言之,死亡並非生命的終結,而是超脫塵世紛擾、重返光明天家的途徑。正因為這份對永生的盼望,西方的悼亡詩多半悲中有望、望中有慰,呈現出恬靜超脫的宗教氛圍。
本書收錄了四十首譯詩,統稱為「悼亡詩」(lament),大多作於噩耗傳來的當下,底下可細分為在葬禮上朗誦的「輓歌」(dirge),以及用於追思死者、寬慰生者的「哀歌」(elegy)。這些詩作或在告別式、追思會等公開場合朗誦,或以訃聞的形式發表於報刊,由於閱聽者大多是親朋好友,詩中對於往生者的事蹟往往隻字未提,詩人只藉著錦心繡口一吐胸中塊磊。詩文抽離了當下的時空,我們讀來不見飽蘸淚水的文字,只見對死亡的浪漫幻想與殷切盼望。
每一首詩,都化作一則生命的故事
這本西洋經典悼亡詩選的編排,依悼亡對象分為五輯,包括「死亡與我」、「悲悼愛人」、「緬懷故友」、「悼念親情」、「獻給名人」,每一輯錄前,筆者略敘選編想法與相應的文化源流。而除了挑選、翻譯詩作,筆者也同時為每篇作品撰寫賞析,解析其中的意涵、格律與典故。
為了重返悼亡現場、見證四十位詩人從淚潭中淬鍊文字,筆者多方瀏覽,爬梳了作者傳記、手稿、書信集、後世評論文集等文獻,帶領讀者貼近詩人提筆當下的心境,讓詩集裡的每一首詩,都化作一則生命的故事。讀者可從中一窺詩人╱小說家私密的情感,包括美國懸疑小說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對嬌妻早逝的痛心,英國悲劇小說家哈代(Thomas Hardy)坐擁嬌妻、心懷亡妻的矛盾,西班牙詩人羅卡(Federico García Lorca)對藝術家達利(Salvador Dalí)的單相思,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三度與死亡擦肩後的豁達,美國詩人龐德(Ezra Pound)對小三香消玉殞的不捨。在死亡面前,小說家不再虛構故事,詩人們不再咬文嚼字,只以樸素的文句抒發真摯的感情。
悼亡詩作裡談的是死,緊接在後的賞析裡談的則是生。詩人由死觀生,讀者由生觀死,在閱讀這些悼詩的同時,也陪著四十位素昧平生的西方文人,走過他們生命中的死亡幽谷、感受生死帶來的悸動,在詩家妙筆生花、音韻鏗鏘處——死亡成了生命意境的延伸,走遠的故人得以借詩還魂,與生者一同逍遙於生死之外,將讀詩的剎那化為永恆。
從文字到朗讀的參照,從古到今的歷時閱讀
西洋詩歌之美,美在音韻錯落有致,而悼詩又多半是為朗誦而生。為此,筆者在輯譯之餘,也由網路上眾多的詩歌朗讀音檔╱影像檔,篩選出能彰顯作品之美的精華片段,在本書最末提供聆賞網址,讓讀者可以相互參照,更直接地感受西洋詩人以西方語言彈奏出的低吟淺唱與激越高亢。
對文學史感興趣的讀者,則可參照本書附錄的作品列表,從西元前三世紀西奧克里特斯的〈牧歌一:達夫尼之戀〉開始,一路讀到1945年傑瑞爾的〈機腹槍手之死〉,前者講述深情少年達夫尼喪生在一片有情天地,闔眼時草木落淚、萬物同悲,本輯收錄的傑瑞爾詩作則描寫機腹槍手死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空中戰場,屍首只能用高溫蒸氣沖洗出轟炸機的機艙。這兩首相距2000餘年的詩作,對待死亡的態度截然不同,一有情、一無情,當中的細緻變化,或許可以從歷時閱讀中悠悠品味。
移植奇花異卉,芬芳中文詩苑
生死看似人生兩端,以生起、以死終,而哲人墨客往往心繫兩端之外,為芸芸眾生拈起生死試卷,探詢人生所為何來?扣問死後何去何從?騷人墨客器識弘曠,落筆珠璣,每發詩興作答,必留錦囊佳句,將千古大哉問凝練成掌中辭章,引領捧讀者從生觀死、從死論生,藉此尋求生命脈動的解答,讓死不僅熄滅生命,更再次點燃生機,從而明白生死並存的道理。
如果將寫作比喻為筆耕,中文的悼亡詩除了結出滿穗淚珠,還有沒有其他排遣憂傷、抒發抑鬱的良方?相較於作家,譯者更像航向異域的探險家,將外地的奇花異草帶回中文詩苑,期盼能結出一縷清香。
文章試閱
【撫慰了一億人的心】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瑪麗.伊莉莎白.弗萊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1932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沈睡。
我是千縷微風吹,
是輕輕的飄雪,
是柔柔的落雨,
是成畦的吐穗。
我是早晨的靜謐,
是優雅的疾飛,
是群鳥的迴旋,
是夜晚的星辰。
我在花朵的盛開裡,
我在安靜的房間裡,
我在鳥兒的鳴唱裡,
我在可愛的事物裡。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悵望,
我不在那裡,我沒有離去。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and weep,
I am not there, I do not sleep.
I am in a thousand winds that blow,
I am the softly falling snow.
I am the gentle showers of rain,
I am the fields of ripening grain.
I am in the morning hush,
I am in the graceful rush
Of beautiful birds in circling flight,
I am the starshine of the night.
I am in the flowers that bloom,
I am in a quiet room.
I am in the birds that sing,
I am in each lovely thing.
Do not stand at my grave bereft
I am not there. I have not left.
【作品賞析】
牛皮紙袋上的素人創作
本詩作者瑪麗.伊莉莎白.弗萊(Mary Elizabeth Frye,1905-2004),是美國家庭主婦,三歲時失去雙親,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從出生地俄亥俄州移居馬里蘭州。婚後丈夫在此經營服飾業,她則蒔花弄草開設花店。
一九三O年代,反猶主義風起,在德國尤其猖獗,德裔猶太人因此流亡他鄉避居,包括美國在內。瑪麗不顧當時美國境內排猶聲浪因經濟大蕭條(1929-1939)而日漸高漲,毅然收留德裔猶太少女瑪格麗特.施華蔻(Margaret Schwarzkopf)。1932年,施華蔻母親病危,無奈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變本加厲,1933年納粹黨領袖希特勒上臺後更展開猶太人大屠殺,施華蔻回鄉奔喪無望,滿腔悲痛只能向弗萊傾訴。弗萊聽施華蔻哀嘆自己連站在母親墳前哭泣的機會都沒有,頓時文思泉湧,隨即在牛皮紙袋寫下這首小詩,起句就是「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安慰施華蔻逝者已化作她身邊的微風、白雪、陽光、星辰,告慰生者無須佇立於墳前落淚。
廣為傳誦至正式付梓
本詩共十六行,每行八個音節,格律接近抑揚四音步(iambic tetrameter),尾韻韻式為AABBCCDDEEFFGGHH,每兩行構成一組對句(couplet),開頭和結尾連用三個否定句,強烈反對生者對逝者垂淚,宛如嚴母在訓誡女兒不許哭,中間六個對句則換上肯定句溫柔寬慰,殷殷期盼女兒在晝夜交替、四季更迭中緬懷母親。整首詩用字簡潔、情感真摯,雖然未曾公開出版,卻在民間廣為流傳。
1995年,英國軍人史蒂芬.柯明斯(Stephen Cummins)在北愛爾蘭遭共和軍炸死,遺物中有一封信,信封上寫著「獻給我的摯愛」(To all my loved ones),信箋上則抄寫了這首〈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柯明斯的父親因此受邀上英國廣播公司朗誦這首詩,悼念所有為國捐軀的青年,在英國引發廣大迴響,短短數週便有三萬多位英國民眾請求英國廣播公司刊行這首詩。當時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書蠹」(The Bookworm)正在票選全國最受歡迎的詩作,最高票的前一百首將集結成冊出版,〈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雖然來不及入圍,但卻收錄進隔年出版的詩集《英國最愛詩選》(The Nation’s Favourite Poems)。編輯在〈前言〉表示此詩雖未參賽、作者亦不得知,但因節目播出後反響熱烈,不啻為英國最受歡迎詩作,因此將全詩刊行於〈前言〉中,這是書中最顯著的位置,列於第一高票吉普林(Rudyard Kipling)的詩作〈如果〉(If)之前,亦是本詩第一次付梓。
〈不要站在我的墳前哭泣〉問世後,於無數告別式上為人朗誦。從一九三八年美西戰爭退除役官兵追思會,到二OO一年九一一事件紀念會,六十多年間,這首詩作撫慰了一億人的心,更翻譯成多國語言。
BOX膾炙人口的〈千風之歌〉
【延伸聆賞QRCOD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cRBtTtP9f8
【文學一瞬】
二OO一年日本作曲家新井滿(1946-)在老友妻子的追悼文集中讀到本詩的日文譯文,大受感動之餘決定自己翻譯並譜曲,希望能寬慰委靡不振的老友全家。二OO六年,這首出自新井滿手筆的〈千ソ風ズスゲサ〉(中譯〈千風之歌〉或〈化為千風〉)在「第57屆NHK紅白歌合戰」由木村拓哉朗誦、秋川雅史演唱,一時之間膾炙人口,更拿下二OO七年度單曲榜冠軍。
這首詩之所以能跨越語言國界撫慰世人,原因之一在於作者弗萊從未申請版權,她認為這首詩並不屬於她個人,而是為全世界所共有。弗萊終其一生未曾因為這首詩成名或致富,只如同普通人般安安靜靜度過餘。在她的葬禮上,親友朗誦了〈切勿在我墳頭哭泣〉,作為她平凡人生最後也最耀眼的點綴。弗萊真的沒有離去,她至今仍以樸實無華的文字療癒一代代世人的心。
【顛覆為愛沉溺的女性哀歌】
歌
克莉斯緹娜.羅塞蒂
Song, 1848
親親,當我死去,
哀傷的歌曲不必,
蒔植玫瑰無須,
絲柏遮蔭多餘;
願你是上頭綠茵,
有露霑也有雨淋;
你想記就記著,
你想忘就忘記。
我看不見陰影,
我覺不到雨淋;
我聽不見夜鶯,
唱呀唱在痛裡。
我夢過了暮色,
夜未央日未盡,
我或許或許記得,
我或許或許忘記。
When I am dead, my dearest,
Sing no sad songs for me;
Plant thou no roses at my head,
Nor shady cypress tree;
Be the green grass above me
With showers and dewdrops wet;
And if thou wilt, remember,
And if thou wilt, forget.
I shall not see the shadows,
I shall not feel the rain;
I shall not hear the nightingale
Sing on as if in pain;
And dreaming through the twilight
That doth not rise nor set,
Haply I may remember,
And haply may forget.
【作品賞析】
人死後去哪裡?
這首〈歌〉是一首自悼詩,詩人羅塞蒂(Christina Georgina Rossetti,1830-1894)遙想自己從嚥氣到身軀腐朽的過程。全詩共兩段,每段八行。第一段前四行詩人新死,吩咐愛人無須哀傷,接續兩行寫青草雨露,輕描淡寫時光流逝的痕跡,最後收在詩人大度豁達,不強求愛人牽掛,只因肉身終究會腐朽、五感終究會消逝,此時靈魂抵達夢土,在這將暗未暗、將明未明的暮色中,詩人的記憶也許就此消融,而暮光過後便是復活,不知前世的愛人還記掛否?
若要往下深究,這首詩可視為詩人對物化女性的嘲諷。詩人的兄長但丁.加百列.羅塞蒂(Dante Gabriel Rossetti),1848年創立前衛藝術團體「前拉婓爾兄弟畫會」,該畫會習以女性作為創作靈感,時常找妹妹擔任肖像畫模特兒,其兄長的女友伊莉莎白.席黛爾(Elizabeth Siddal)則是該畫會名作《奧菲莉亞》(Ophelia)中的女模特兒,為了扮演莎翁戲劇《哈姆雷》(Hamlet)中為愛癡狂、落水而死的女主角奧菲莉亞,席黛爾在浴缸裡泡了三天,就為了化作畫家筆下美麗的浮屍、癡情的女郎,還因此受寒罹患肺炎
除了奧菲莉亞之外,西方文學史上不乏為愛溺斃的少女,例如桂冠詩人丁尼生的〈夏洛特姑娘〉(”The Lady of Shalott”),原詩於1832年寫就,1888年由瓦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入畫,皆從男性視角頌揚女性為愛而死之淒美。克莉斯緹娜.羅塞蒂身為女詩人,在〈歌〉中讓死亡與愛情互為喻體,當女性自溺於愛河,盼他人勿寫詩悲悼,在愛情這座墳墓裡,女人不得聽、不得看、不得感受,夢也似地身陷在蒼茫中度過餘生,只求愛人在上頭滋潤自己。可是地久天長,誰還記得愛情最初的模樣?全詩僅寥寥數語,便唱出維多利亞時代女性的哀歌。
百年傳唱的〈歌〉
羅塞蒂創作〈歌〉時年方18歲,正在與「前拉婓爾兄弟畫會」的成員詹姆士.柯林(James Collinson)熱戀。詹姆士原本是羅馬天主教徒,為了娶虔誠的羅塞蒂而改信英國國教,因此這首詩也可說是這段戀情的見證,字字句句都是女詩人的戀人絮語,談著情到深處的生死命題——如果我先死你怎麼辦?可惜男方幾經猶豫後決定改信回原來的羅馬天主教,兩人婚事告吹,羅塞蒂近乎心碎。
出自18歲少女之手的〈歌〉樸實清新、感情真摯,堪稱華文讀者最熟悉的英詩中譯。這都要歸功於1977年的電影《閃亮的日子》,劇情講述一支樂團從默默無名到發跡,男主角(劉文正飾)卻在成功之際罹患腸癌,劇終時女主角(張艾嘉飾)到男主角墳上唱歌追憶,唱的就是這首〈歌〉,由羅大佑譜曲,再填上徐志摩1928年的譯文:「當我死去的時候,親愛,你別為我唱悲傷的歌」。〈歌〉是羅大佑創作的第一首歌曲,除了張艾嘉和羅大佑之外,蘇慧倫、張信哲、縱貫線樂團都曾經翻唱過,歷久而彌新,可說是華語流行樂壇的長青樹。
【文學一瞬】
羅塞蒂出生於書香門第,父親是義大利詩人,在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教授拉丁文和義大利文學,羅塞蒂自幼沉浸在濃厚的文藝氛圍中,17歲便展露詩才,20歲以筆名艾倫(Ellen Alleyne)在「前拉婓爾兄弟畫會」的刊物《萌芽》(The Germ)上發表7首詩作,個人詩選《小妖魔市及其他》(Goblin Market and Other Poems)則於1862年出版,收錄其著名敘事長詩〈小妖魔市〉和多首抒情短詩,其中也包括這首〈歌〉。此外,作為虔誠的教徒,羅塞蒂寫過不少宗教詩,其中最出名的要屬〈在這冷冽隆冬〉(“In the Bleak Midwinter”,1872),1902年由英國作曲家霍爾斯特(Gustav Holst,1888-1976)譜曲,以簡單乾淨的音線帶出雪白人間對上帝的敬虔,至今仍是最受喜愛的耶誕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