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理想的下午(二十周年紀念新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

原文書名:In The Mood For Good Afternoon


9789869968713理想的下午(二十周年紀念新版):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蕩
  • 產品代碼:

    9789869968713
  • 系列名稱:

    文學森林
  • 系列編號:

    YY0239
  • 定價:

    360元
  • 作者:

    舒國治
  • 頁數:

    312頁
  • 開數:

    14x20x2.2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10121
  • 出版日:

    20210121
  • 出版社:

    新經典-希代
  • CIP:

    863.55
  • 市場分類:

    小說,散文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文學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生活」本是毫不規劃,用心品味,以感受接觸溫度,以「自己的時間」行走。汲汲營營、庸庸碌碌後的佳美時刻,未必常常都是「百分之一百的理想」。鬧中取靜,亂中取簡。就像在吵雜的街坊巷弄中,得一間寧靜的咖啡廳窩著。「理想的下午」,即是這特別的六小時,自是有限。有賴下午人們,享受外間的下午時光。

華語散文極品 《理想的下午》二十周年全新版
寫簡單中的自由,說自在中的態度
31篇散文,是遊蕩,是生活,也是美學

──舒國治跨世代愛讀者齊聲推薦──

歌手、詩人許含光說:
「不理想的日子裡,擁有此書,則無刻不在路上,無刻不在晃蕩。」
《陽光普照》主演,演員巫建和說:
「生活本是晃蕩,悠悠然然,且戰且走。」
作家梁文道說:
「舒國治的散文不是一般意義的美文,儘管它的確與審美有關。這種審美是某種感官能力的開啟,常如靈光一閃,以清簡的文字短暫地照亮俗常世界之一隅。」
資深編輯人傅月庵說:
「舒國治有種老派的從容,人從容,文字也從容,讀他,約略即如宋人所云『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字裡行間散步走一走,落英繽紛,即見『理想的下午』。」
旅遊作家工頭堅說:
「我並不將舒哥的文字視為『旅行書寫』,而是理想的旅行方式與生活氣味,化成文字形態存在。」
編輯人黃威融說:
「因為《理想的下午》太動人,讓我想編一本理想的生活雜誌。」
《小日子》社長劉冠吟說:
「沒有讀過的人,這次不要錯過經典雋永的老派浪漫。」
作家陳德政說:
「舒國治寫生活中的無聊,他過的卻是最有趣的日子。」
作家洪愛珠說:
「二十歲形狀未定時,讀見此書,吃驚有個前輩人活成這樣,後做什麼,如賴床、漫無根由的旅行,似全部可以。不怎麼為世情所侷,為他人所動,因此度過自在的青年時代。」
彥醫師的下班筆記說:
「行晃人間,浮世繽紛盡收老師眼底而不沾染。」
作家瞿欣怡說:
「混沌亂世,去不了遠方,就讀書吧。讀舒國治《理想的下午》,跟他一同去紐約、巴黎,或者京都,用文字沾染點異鄉氣息。掩卷時,就算還在原來的屋子裡,哪兒都沒去,也已經渡過一個最理想的下午。」


二十周年紀念版特別收錄──
●作者新版自序
●〈一千字的永康街指南〉、〈旅館與台灣人的起居〉、〈旅夜書懷〉、〈如何經營民宿〉、〈台灣最遠的咖啡館〉、〈咖啡館的掌櫃〉六篇名篇
●推薦序──梁文道〈但少閒人〉

《理想的下午》得獎紀錄──
《聯合報.讀書人》2001年最佳書獎文學類
《聯合報.讀書人》每周新書金榜
《中國時報.開卷》2001年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
《中央日報.出版與閱讀》2001年十大好書中文創作類

作者簡介


舒國治

散文家。一九五二年生於台北。先習電影,後注心思於文學。

六十年代薰陶於西洋與日本電影並同搖滾樂而成長的半城半鄉少年。與文學相較,影像與真實生活影響他更多。七十年代原有意創作電影,但終只能步入寫作,卻成稿不多。

一九七九年舒國治以短篇小說〈村人遇難記〉獲第二屆「時報文學獎」,登場文壇。一九八三至一九九○,七年浪跡美國,居無定所,遊經之州,凡四十四。自此之後,旅行或說飄泊,開始如影隨形,一九九七以〈香港獨遊〉獲第一屆華航旅行文學獎首獎,一九九八又以〈遙遠的公路〉獲長榮旅行文學獎首獎。遊記中擅寫庶民風土、讀書遊藝、吃飯睡覺、道途覽勝,有時更及電影與武俠。文體自成一格,文白相間,人稱「舒式風格」。一九九○年返台後,被「台灣新電影」導演順手抓去安插在不重要一角色,遂出現在楊德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余為彥《月光少年》,侯孝賢《最好的時光》、《刺客聶隱娘》片中。二○○○年以《理想的下午》一書,另闢旅行書寫文人風格,一時蔚為風潮。

出版有《讀金庸偶得》、《臺灣重遊》、《門外漢的京都》、《流浪集:也及走路、喝茶與睡覺》、《台北小吃札記》、《窮中談吃》、《水城臺北》、《台灣小吃行腳》、《宜蘭一瞥》、《台北游藝》、《雜寫》及《遙遠的公路》等。

書籍目錄


推薦序 但少閒人 梁文道
自 序

1
哪裡你最喜歡
城市的氣氛
冷冷幽景,寂寂魂靈—瑞典聞見記

2
早上五點
旅途中的女人
外地人的天堂—紐約
託友人代訂車等旅遊事

3
理想的下午
推理讀者的牛津一瞥
早春塗鴉
老旅行家永遠在路上
漫無根由的旅行者
旅行指南的寫法
再談旅行指南
一千字的永康街指南

4
賴床
散漫的旅行
紐約登峰造極小史
舟車所至
割絕不掉的惡習──逛舊書店

5
旅夜書懷
歲月沒有使她老
在旅館
旅館與台灣人的起居
如何經營民宿

6
十全老人
喪家之犬
咖啡館
台灣最遠的咖啡館
咖啡館的掌櫃
在途中

推薦序/導讀/自序


但少閒人  梁文道

  「若選擇住,我不會選紐約……最主要的是它太抽象……我常想,有人喜歡它,便因它抽象;這是紐約了得之處,太多的城市做不到它這點。而我,還沒學會喜歡抽象。」
  「日本是氣氛之國,無怪世界各國的人皆不能不驚迷於它。」
  「英國的全境,只得蕭簡一字。而古往今來英國人無不以之為美,以之為德;安於其中,樂在其中。」

  除了舒國治,我想不出還有誰能簡簡單單地只用兩個字就這麼精準地寫出紐約的抽象、日本的氣氛,以及英國的蕭簡。早在十四年前,我就領教過他這過人的本事了。那年香港快要回歸,他正預備要寫一本談香港的書(但始終沒有完成),於是我請他到我家裡夜聊,向我這個土生港人形容一下他所知道的香港。沒想到他竟然把這片我們傳統上習稱為「福地」的城市形容為「窮山惡水」。「由於沒有多少平地,他們總要在那麼彎曲狹窄的水道旁邊蓋樓,這些樓一面緊貼被人工鏟平削尖的山丘,另一面就是曲折的海岸了,這麼險要的形勢,竟然就住了這麼多人。」我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很對,從這個角度看來,香港的確很像一座擁擠的邊塞,住滿了無路可逃的難民,此處已是天涯海角,再往前走就是陸秀夫負主投海的怒洋了。這,如何不是「窮山惡水」?

  舒國治眼光銳利,甚至可以說是毒,否則又怎能如此獨到又如此準確地掌握一個地方的特質呢?可是你千萬別以為他是那種禿頂冷沉、漠觀世情的思想家,不,他高高瘦瘦,走起路來像風一般迅捷,十分清爽,而且常帶笑容,隨處安然。他不介意和朋友在高檔的餐館裡暢飲貴價葡萄酒,但他自己的生活在許多都市人看來卻遠遠說不上舒適。住在溽熱的台北,他竟然堅持不裝冷氣,家裡也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例如電視。就像他在〈十全老人〉裡所說的,他的理想生活是「容身於瓦頂泥牆房舍中,一樓二樓不礙,不乘電梯,不求在家中登高望景,顧盼縱目」,「穿衣惟布。夏著單衫,冬則棉袍……件數稀少,常換常滌,不惟夠用,亦便貯放,不占家中箱櫃,正令居室空淨,心不寄事也」。基於同樣的原則,「聽戲曲或音樂,多在現場。且遠久一赴,不需令餘音縈繞耳際,久繫心胸。家中未必備唱器唱片,一如不甚備書籍同義,使令暗合家徒四壁之至理也」。

  「家徒四壁」,這是何等的好品味,何等的好生活?今天老把「奢華」「尊貴」掛在嘴邊之輩,恐怕還要再過十多年才能領略其中意趣。

  我不想說太多舒國治這個人的事,我想談的其實是他的文章。只是他的為人為文無法不讓我想起「文如其人」這句老話,所以言其文就不得不從他的行止風範談起了。可是,經過現代文學理論的洗禮,人人皆知作者已死,「文如其人」早就是老掉牙的過時神話了,為什麼我還要用它去概括一位作家的書寫呢?那是因為舒國治的散文原就給人一種古老的感覺。你看,許多年輕讀者不都說「舒哥的作品不像是現代人寫的」嗎?正由於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眾台灣讀者,成為彼岸十年來最最受歡迎的散文家。

  舒國治的古老,或許在他行文的韻律節奏,也在他用字的選擇,比如:「波羅的海上散列的成千島嶼,將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水面全勻擺得波平如鏡,如同無限延伸的大湖,大多時候,津浦無人,桅檣參差,雲接寒野,澹煙微茫,間有一陣啼鴉。島上的村落,霜濃路滑,偶見稀疏的volvo車燈蜿蜒遊過。」

  然而,正如volvo這個洋文所提示的,舒國治究竟是位受過洋化教育、見過世面的現代人。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趁著心裡頭仍抱一股嬉皮餘風,獨自浪遊美國,按圖索驥,從一個小鎮走到另一個小鎮,每至一處便打點零工,攢點小錢,住得差不多了便再收拾行囊上路。此前,他本是台灣文壇的新星,以一篇小說〈村人遇難記〉贏得無數前輩驚異。而他居然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忽然從大家的目光中徹底消失。

  等他回來,舒國治已經漸漸變成另一個人了。雖然他偶爾還會寫下這樣的句子:「她微低著頭,眼睛視線不經意地調在前下方的地面,輕閉著唇,有時甚而把眼皮也合上一陣子,隨著車行的顛簸,身軀也時而稍顯移晃。」「文藝」得很像當年那位深具現代主義色彩的小說家。他甚至不忌「破壞性」和其他各種這個「性」那個「性」的西化造詞。但是,大家卻發現整體而言,從美國回來之後的舒國治竟然變得更古老。

  因為他居然以散文為業,而且是一種很不時髦的散文。散文原是老的,它快老到被人遺忘的地步(難怪我曾見過有些年輕人會批評某某某不寫小說不寫詩,所以不算作家。可見在他們看來,就連周作人、林語堂和梁實秋的作家地位也變得很可疑了)。當然,散文還是存在的,就文體而言,它甚至是最常見最普及的,小至一條手機短信,大至一份公文,皆可歸入廣義散文的範疇。正因其常見普及,散文遂成了一種最不「文學」也(看起來)最不必經營的文類。比起詩、小說與戲劇,散文少了一份造作,自然得有如呼吸飲水,凡常而瑣碎。

  我猜測這便是今日雜文家日多而散文家益少的原因了。在我們的期待裡頭,雜文應該寫得機巧銳智,處處鋒芒;它的經營痕跡是鮮明可見的,它給讀者的感受是爽快直接的。更要緊的,是它往往夾帶議論;所謂「有思想」,所謂「以小觀大」,皆與雜文的議論功能有關。相比之下,傳統散文未免顯得太過平淡,花草蟲魚之屬的內容也未免太沒深度。於是「美文」就興起了,彷彿不經一輪斧鑿,一番濃辭豔飾的堆砌,散文的「文學性」就顯不出來。於是「文化大散文」就抬頭了,似乎不發一聲文明千年的哀嘆,不懷國破山河在之思古幽情,散文就不夠「深刻」。這麼重的口味就好比流行的川菜(尤其是那些劣品),吃得太多,你就再也嚐不出一口碧綠小黃瓜的鮮脆真味了;見到一尾活生生的黃魚,你也只能想像它鋪滿紅料躺在炙火上的模樣。

(未完,全文請見《理想的下午》二十周年紀念新版)

文章試閱


理想的下午

  理想的下午,當消使在理想的地方,通常這地方是在城市。

  幽靜田村,風景美極,空氣水質好極,卻是清晨夜晚都好,下午難免苦長。

  理想的下午,有賴理想的下午人。這類人樂意享受外間。樂意暫且擱下手邊工作,樂意走出舒適的廳房、關掉柔美的音樂、闔上津津有味的書籍,套上鞋往外而去。

  也只是漫無目的的走,看看市景,聽聽人聲。穿過馬路,登上台階,時而進入公園,看一眼花草,瞧一眼池魚。揀一方大石或鐵椅坐下,不時側聽鄰客高談時政,嗅著飄來的香菸味,置之一笑。有時翻閱小報,悄然睏去。醒來只覺眼前景物的色調略呈灰藍,像套了濾色鏡,不似先前那麼光燦了,竟如同眾人散場多時只遺自己一個的那股辰光向晚寂寂。然一看錶,只過了十五分鐘。

  理想的城市最好有理想的河岸,令步行者視野清敞;巴黎的塞納河恁是得天獨厚。法國人最懂在河的兩岸構建壯觀樓宇,供人幾百年來遠眺景仰嘆讚指認,這或許沒有一個城市及得上它。塞納河洵是巴黎最富流暢最顯神奇的動脈。即河上的一座座橋樑亦足教人佇足依依。紐約的東河、哈德遜河,柏林的史普利河,台北的淡水河等皆非宜於悅目散步的岸濱。

  然而理想的下午,也常發生在未必理想的城區。不是每個城市皆如巴黎。便在喧騰雜沓的自家鄙陋城市,能鬧中取靜,亂中得幽,亦足彌珍了。

  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街樹。這也是城市與田村之不同處。田村若有樹,必是成林的作物,已難供人徜徉其間。再怎麼壁壘雄奇的古城,也需有扶疏掩映的街樹,以柔緩人的眼界,以漸次遮藏它枝葉後的另一股軒昂器宇,予人那份「不盡」之感。然而街樹成蔭的城市,舉世實也不多。舊金山先天是一砂丘,僅公園裡有樹,路上及人家皆養不出什麼樹來。高度發展的城市,如紐約、倫敦、東京,則早傾向於權宜之投機,把樹集中在大型公園?,美其名為都市之「肺」。倒是開發不那麼急切的紐奧良、斯德哥爾摩等中型城市,樹景頗佳。

  理想的下午,宜於泛看泛聽,淺淺而嘗,漫漫而走。不斷的更換場景,不斷的移動。蜿蜒的胡同、窄深的?巷、商店的櫥窗,就像牌樓一樣,穿過便是,不須多作停留。博物館有新的展覽,如手杖展、明代桌椅展這類小型展出,或可輕快一看。

  走逛一陣,若想凝神專思片刻,見有舊書店,也可進入瀏覽。一家逛完,再進一家。有時店東正泡茶,相陪一杯,也是甚好。進店看書,則博覽群籍,不宜專守一書盯著研讀。譬似看人,也宜車上、路旁、亭下、河畔,放眼雜觀:如此方可世事洞明而不盡知也。

  山野農村所見不著者,正是城市之佳處。卻又不宜死眼注看,以免勢利狹窄也。兩車在路口吵架,情侶在咖啡店鬥氣,皆目如垂簾隱約見之即可。

  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街頭點心。以使這下午不純是太過清逸。紐約的披薩、熱狗顯然不夠可口;一杯Egg Cream(蛋蜜乳)倒是解渴沁脾。羅馬、翡冷翠的甜點蛋糕,鮮潤振人心神,口齒留香。台北的蔥油餅,員林的肉圓,王功的米糕冰棒,草屯的蚵嗲,北京的烤紅薯,也是好的。最要者,是能邊走邊吃。

  有時在廣場或車站,見有人群圍攏,正在欣賞賣唱的或雜耍的,佇足欣賞,常有驚喜。巴赫的〈上帝是全人類的愉悅〉以電吉他鏗鏘流出音符,竟是如此的振你心弦,一波推著一波,教人神往好一片時。流動的賣藝者,一如你我,也是期待一個佳良的下午,一個未知的喜悅。

  理想的下午,常這一廂那一廂飄蕩著那屬於下午的聲響;人家牆內的麻將聲,劃過巷子的「大餅──饅頭──豆沙包」叫賣聲,修理皮鞋雨傘的「報君知」鐵擊聲等,微微地騷撥午睡人的欲醒又欲依偎,替這緩緩悠悠難作數落的冤家午後不知怎麼將息。聲響,一如窗外投進的斜光,永遠留給下午最深濃的氣味。多年後仍舊留存著。聲響及光線,也竟然將平白的下午能以時代劃分濃淡氛味;四十年前那個時代似就比今天渾鬱。

  音樂,豈不亦有下午的音樂?薩堤(Erik Satie, 1866-1925)的《我要你》(Je te veux)像是對美好下午最雀躍的禮讚。

  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陣雨。霎時雷電交加,雨點傾落,人竟然措手不及,不知所是。然理想的陣雨,要有理想的遮棚,可在其下避上一陣。最好是茶棚,趁機喝碗熱茶,驅一驅浮汗,抹一抹鼻尖浮油。就近有咖啡館也好,咖啡上撒些肉桂粉,吃一片橘皮絲蛋糕,催宣身上的潮膩。俄頃雨停,一洗天青,人從簷下走出,何其美好的感覺。若這是自三十年代北京中山公園的「來今雨軒」走出來,定然是最瀟灑的一刻下午。

  理想的下午,常伴隨著理想的黃昏;是時晚霞泛天,襲人欲醉,似要替這光亮下午漸次的收攏夜幕;這無疑教人不捨。然下午所以理想,或在於其短暫。

  一個世故豐蘊的城市,它的下午定然呈現此一刻或彼一刻悠然怡悅的氣氛,即使它原本充塞著急急忙忙的工作者與匆匆促促的車陣。

  為了無數個這樣的下午,你我一逕留在城市。然在隨時可見的下午卻未必見得著太多正在享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