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成功乃成功之母:從你過往成功的大小事例找到亮點,建立你未來的成功框架

原文書名:Success Frames: Why learning from success is the key to understanding what motivates and inspires us


9786269899654成功乃成功之母:從你過往成功的大小事例找到亮點,建立你未來的成功框架
  • 產品代碼:

    9786269899654
  • 系列名稱:

    認真職場
  • 系列編號:

    2ARB0033
  • 定價:

    380元
  • 作者:

    羅伯.哈契Rob Hatch
  • 譯者:

    龐元媛
  • 頁數:

    240頁
  • 開數:

    14.8x21x1.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未定
  • 出版日:

    未定
  • 出版社:

    真文化-遠足文化
  • CIP:

    177.2
  • 市場分類:

    職場工作、成功法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2024年年度商業書籍大獎入圍
◎失敗無法教會我們什麼,而成功才是我們學習的重點。

國內外企業界好評推薦
成功並非憑空而來,而是建立在你過去的經驗和努力之上。在瞬息萬變的職場中,成功不再是偶然,而是「有跡可循」。我很喜歡觀察成功者做決定╱選擇的方式,並萃取出成為自己做決定的參考依據。作者羅伯•哈契通過生動的案例和實用的建議,讓我們學會如何從過往的成功中總結經驗,為未來鋪路。
         ——王東明 企業講師╱輔導顧問

失敗只會留下傷痕,成功才會留下線索,本書《成功乃成功之母》給了很棒的觀點。現在開始暫別檢討失敗,優先複製成功。不斷找出為什麼成功的原因複製貼上,你就能勘破成功的關鍵。
          ——李河泉老師 台積電「跨世代溝通」指定講座

本書作者羅伯∙哈契建議我們要跟自己成功的經驗學習。如果你仔細檢視自己成功的每一步,你就會發現一個成功框架,可以套用在你往後的每一項計畫中。這本書清晰描述如何找出你的成功框架。
        ——Mark Whittaker 數位行銷企業主

失敗雖然可以讓我們知道哪裡做錯了,或該試試不同的方式,但它無法讓我們知道如何做得更好。這就是成功的魔力和力量。成功的案例給了我們先例,並指引我們前進。這本書帶你找到自己的成功框架,而非提供一套即定的公式。停一下,思索一下,重新組合成功可以為提供你怎樣的協助。
        ——Amazon 5*

如果你喜愛正向心理學並努力付出,你一定會愛上羅伯∙哈契的這本書。書中提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我們都有一套成功框架,可以讓我們在未來複製之前成功的案例。我自己就從過去做對的事學到許多,而非在失敗的事裡重新組合。我特別讚賞這本書的方法,因為它不只可以用在你的事業,也能用在你的生活中。
        ——NetGalley

如果你認為從失敗的經驗學習,是最快通往成功的道路,那你恐怕搞錯了。羅伯•哈契有個更好的辦法:想一想「以前有哪些方法對我來說很管用?」這本書提出容易執行的概念,別執著於過往的失敗,應該聚焦在成功的經驗。你只要照做就行了!
        ——Kate Erickson Dumas Entrepreneurs on Fire營運長

如果你聽過「成功會留下線索」,卻不知道該怎麼去找出這些線索,也不知道該如何運用,那這本書正適合你。羅伯•哈契要告訴你如何分析成功的要素,打造成功框架,實現你想要的成功。
        ——Michelle Mazur博士 3 Word Rebellion作者

我向來堅信,遇到人生的難關,就要發揮所長突破困境。羅伯的成功框架法,給了我一個可以依循的流程,讓我更能善用成功框架法。太多教練只想「解決」問題,羅伯則是教你找出最大優勢,不僅增強自信,還能調整自己的觀點,這可太令人興奮了!效果也更持久,因為發掘自己的獨特才華,實在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能力。
        ——Mari Anne Snow Eascra Biotech執行長╱共同創辦人

★★★失敗並非成功之母,成功才是!★★★

要蓋出一棟房子,就要按著設計圖上必要的部件、工序,一步一步搭建起來。若是一張只是教你不要這樣蓋、不要那樣蓋的設計圖,你是完全蓋不出一棟房子的!

長久以來,我們都誤以為「失敗乃成功之母」,然而失敗只讓我們知道這套方法行不通,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具體指引了。反之,回顧你過往的成功經驗,「順利的時候是什麼情況?」無論事件大小,都是你每一步、每一決定促成的:考得好成績、學會第二外語、找到一份工作、購買房子、談成一筆交易……回顧並整理這些成功案例的過程,就能發現推動自己前進的方式,並找到合適的成功框架。

▓在職場上,你成功談成一筆交易,整理這次成功的過程:
  •你如何安排與客戶見面?
  •在與客戶見面之前,有無預作準備?若有,又是如何預作準備?
  •你開始說話的時候,手邊通常有什麼?
  •見面的情況如何?
  •你如何結束與潛在客戶的會面?
  •會面之後發生了什麼?

▓在生活中,你成功運動三個月減重了十公斤,整理這次成功的過程:
  •前一晚先把第二天要吃的健康餐做好冷藏
  •前一晚把運動服和上班服備好
  •前一晚把第二天的重要工作寫下以安心運動
  •設定好鬧鐘,提早睡眠
  •醒來不看手機訊息以免占據運動的時間
  •運動完立即將運動服丟洗衣機

作者的成功框架並不是一套死板的公式,而是一個靈活的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填入能讓你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小檢查點,也能提升執行的專注力。有了這套框架,成功不再只是個模糊的大方向,而是一件一件很容易執行的小步驟,且不必靠意志力或記憶力苦苦支撐,只要按部就班即可實現,變成一種習慣。即使其他臨時事務打亂了你的步調,只要在這框架下做些調整,很快就能回到正途上。

作者簡介


羅伯•哈契(Rob Hatch)
深受企業主和高階主管歡迎的教練。作爲一名成功的商業領袖和教練,他在人類發展方面擁有獨特的知識和背景。十多年來,他每周都寫一篇時事簡報,被全世界成千上萬的人閱讀。作爲一名培訓師,羅伯•哈契主要與商業領袖和團隊合作,指導他們完成組織中的關鍵轉變。他是暢銷書《零干擾:善用簡單決策的力量,找回時間與注意力》的作者。

譯者簡介


龐元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聯合專業考試及格,現為專職譯者。譯有《用錢買快樂》《簡單說重點》《全球經濟18年大循環》《好好問ChatGPT》《最貼近消費者的企業NFT》《2050全球政治經濟新局勢》《在大腦外思考》《打造100倍全球大市場》《終結空氣汙染》《聽見音樂的靈魂》《跟以色列人做生意,和你想的不一樣!》《客戶一直來一直來》等數十部作品。
譯稿賜教:[email protected]

書籍目錄


目次
第一部 失敗的迷思
  第一章 過往成功的力量:失敗為何會辜負我們
  第二章 改採有用的策略:成功經驗是共融的
  第三章 是框架,不是公式
第二部 找回人性
  第四章 創造空間:別苦苦奮鬥
  第五章 解構我們的成功故事
  第六章 建構成功框架:你需要什麼?
第三部 你的成功框架
  第七章 干擾年代的成功框架
  第八章 打造你的框架
  第九章 框架是行動的後盾
接下來的步驟:那是怎樣的情景?
中英名詞翻譯對照表

文章試閱


第一章 過往成功的力量:失敗為何會辜負我們
  我問別人是怎麼成功的,大多數的人都是尷尬不語,默不作答。少數幾位會弱弱地說:「我也不知道,反正就這樣。」或是回答:「我很拚。」但要是我問同一個人為何失敗,理由就會像洪水一樣,嘩啦啦向我湧來。
  我們都聽過從錯誤中學習的說法,也屢次聽見「失敗是最好的老師」。這個概念普及到連亨利.福特、比爾.蓋茲之類的人物也認同,且一再重申。每一個想成功的人,無論目標是什麼,都將這個觀念奉為圭臬。
  以下是堪稱世上最成功的人的精選名言:
  「只要能從失敗學到東西,那失敗就是成功。」
                —邁爾康.富比士
  「可以慶祝成功,但更重要的是記取失敗的教訓。」
                —比爾.蓋茲
  「我們是從失敗學習,成功是學不到東西的!」
                —伯蘭.史杜克
  還有一大堆類似的言論,全是出自史上最成功、最知名的人士之口,全都認為失敗是至高無上的老師。他們對於該如何達到別人只能夢想的成就高峰,顯然有獨特的見解。
  我們豈能反駁?
  但「失敗是最好的老師」這種老生常談的觀念,會不會只是一種理想化的說法?會不會是修正主義的歷史?新的研究證實,我們從成功學到的,比從失敗學到的更多。
  殘酷的事實是,我們根本沒辦法從失敗學習。成年人的人生,不可能像小時候一樣簡單:「碰到熱爐子,燙傷手,就知道以後不要碰熱爐子。」
  失敗不見得是清晰有形的。但我們看待自己的錯誤時,卻往往覺得像在人生的迷宮中走入死巷。我們告訴自己,大腦會記錄我們各種不同的嘗試,也完全清楚下次該避免犯哪些錯。
  我們不能只是聳聳肩說:「這招沒用,我再換個方法試試看。」你我都知道不能這樣。知道哪種辦法不管用,遠不同於找出問題、了解問題會在何時發生,並分析該如何調整,跟別人合作更是如此。
  例如溝通就複雜多了。我們跟其他人的互動是很微妙的。合作的人越多,問題就越複雜。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通常需要動用許多種方式。出錯的機會很高,所以就更難把失敗單獨拿出來看、更難分析究竟是哪裡出錯,又該如何解決。

失敗辜負了我們
  有個朋友跟我說了最近的經驗。他們拜訪一位潛在客戶,覺得談得不順利。很多人都曾遇到這種狀況。但是然後呢?
  拜訪過後,他們思考談得不順利的原因,發現應該把話說得清楚些,也沒跟客戶溝通接下來該怎麼做。他們想讓自己放心,說下次表現會更好,但我沒什麼信心,他們也沒有。
  也許你在想:「這不就是一個從失敗學習的例子嗎?」並不是。應該說失敗…呃,辜負了他們。
  一、他們的思考並未得出新的見解。
  他們回顧與客戶的互動,確實找出了這一次的缺失。不知為何,他們卻忽略了一個讓他們先前多次順利成交、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驟。他們已經有一個能順利成交的框架,只是這一次沒有使用。
  他們這次沒能做到,並沒有什麼值得學習的地方,只是突顯出這次有所疏忽,或是他們做事的方法不一致。
  二、他們沒能整合思考的心得。
  這位朋友也坦言,他們沒有一個程序可以總結出該學到的教訓。他們只是承認有所疏忽,下次會記得。
  我們都以為自己會記得,有時候也真的會記得。由於很多人相信能從失敗中學習,所以認為只要失敗了,就能自動學到東西,下次表現就會更好,「下次我一定會…」。
  你可能也對自己說過類似的話,但我們都知道不見得做得到。我們很忙,我們會忘記。而且我們都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個人願意花時間思考哪裡出錯,已經很了不起了。很少人會花心思從錯誤歸納出教訓。費什巴赫的研究結果也顯示,我們不太願意思考自己的錯誤。
  也不必太自責,從自己的錯誤學到教訓並不容易,也許從來沒人教過我們。我們只是跟大多數人一樣,以為累積經驗,自然而然就能學到東西。但學習遠比這複雜。

從有效的開始
  「成人不會從做中學,而是從思考自己做過的事學習。」
                —美國哲學家約翰.杜威
  我喜歡從成功開始說起。這我很清楚。難道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嗎?
  我們在反省自己的過程中,通常都會著重在出錯的地方,太在意我們的缺點與缺失。當然這樣做總是一片好意。我們覺得只要解決那個錯誤,就能一切順利。
  我們聚焦在自己的弱點,太急著想消滅自己的弱點,至少改正這些弱點。我們覺得只要改進這方面,一切就會更順利。這話也許有點道理,但想克服自己的弱點,最好的辦法是先了解以及善用自身的優勢。
  我們若要建設一間房子,並不會參考一張叫我們不該做什麼的平面圖。不,平面圖所呈現的,是我們對於穩固的建築物結構的理解,是建構穩固的地基與架構的核心原則。
  想實踐穩固結構的核心原則,就要先知道正確的樣子是什麼。
  我的這位朋友,以前有過與潛在客戶順利成交的經驗,所以已經知道順利成交是怎麼一回事,應該以這個作為起點。

思考成功的辦法
  我要是指導此人,首先會探討他過往成功的辦法。所以我也許會問:
  • 以前你是怎麼爭取到理想客戶的?
  • 你如何安排與客戶見面?
  • 在與客戶見面之前,有無預作準備?若有,又是如何預作準備?
  • 你開始說話的時候,手邊通常有什麼?
  • 見面的情況如何?
  • 你如何結束與潛在客戶的會面?
  • 會面之後發生了什麼?
  還有更多的問題可以問,但從這些問題開始,就能依據過往的成功經驗,找出一個有助於順利成交的簡單框架。目的是依據過往的成功經驗,定出一個以後能照做的程序。更具體地說,是以有用的東西作為基礎。
  成功的經驗,是你建構任何框架的基礎。在這個例子,我問的問題可以突顯出先前多次的成功經歷,所共有的條件,可以用於建構她的框架。以下是三個條件:
  • 準備工作
  • 會面的架構
  • 後續追蹤
  要建構她的框架,首先要稍微仔細研究她的準備工作的細節。這一切都是為了建立一個以她的成功經驗為基礎的框架。
  這樣的框架會符合她的個人風格,也能反映她的優勢,而且過往還有成功的紀錄。
  建立一個簡單的「成功框架」,也能用來檢討每一次的作業。她若失敗,亦可用成功框架檢討是何時犯錯、何地犯錯,又是如何犯錯。也許她忽略了某個步驟,例如「沒有確認接下來該怎麼做」。但先前說過,在這個例子,她的失敗在於沒有完整執行成功框架。
  既然如此,那她該學到什麼教訓?她該學到的教訓好像只是…要依照先前有效的作法去做。這當然是她從先前的成功經驗學到的。
  失敗並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徑。之所以會失敗,要嘛是執行的問題,要嘛是知識的不足。想彌補知識的不足,往往需要向別人的成功取經,向別人的成功框架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