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生技,原來要這樣看:撥開迷霧看生技

原文書名:


9789572985328生技,原來要這樣看:撥開迷霧看生技
  • 產品代碼:

    9789572985328
  • 系列名稱:

    商業理財
  • 系列編號:

    2000400023
  • 定價:

    600元
  • 作者:

    聯合報 編著
  • 頁數:

    304頁
  • 開數:

    17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61028
  • 出版日:

    20161028
  •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
  • CIP:

  • 市場分類:

    投資理財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 內容簡介
新趨勢.新產業.新商機
新世代人才搶先看──
瞄準精準醫療最新趨勢,
總市值逾2500億元標竿生技全入列,
40位最權威生醫領導者、創投、財務專家導讀,
第一本最完整解構生技產業入門書!

從2014年基亞事件到2016年浩鼎解盲失利,
生技產業蒙上迷霧,
不但投資大眾有如霧裡看花,
沾上政治色彩和金錢遊戲的生技產業,
更引起兩極化論戰,
生技是炒作出來的泡沫?
還是下一個明星產業?
是政商集團勢力的集結,
還是人才和創意的展現?

生技該怎麼看?
永豐餘董事長何壽川在解決產業轉型問題時,偶遇了生技。
他說:生技是未來產業,協助年輕人創新創業的平台,
是解決台灣人口老化的出路、邁入全球市場的台階。

元富證券董事長陳俊宏從傳產跨入生技看到台灣的競爭力,
他說:生技產業聚集了一群專業又有國際觀的人才,
讓台灣有機會接軌全球,
驅動台灣從微利時代翻轉成智慧經濟時代。

如何看懂生技產業?
曾惠瑾、劉坤錫教您從財報挑選生技潛力股
如何看懂新藥趨勢?
楊泮池、石全頂尖專家幫您解讀精準醫療
如何看懂醫材產業?
張有德加李祖德獨門心法大公開
何謂P值及臨床試驗?
所有疑問,
全台最有經驗的鄭安理、林家齊等最強醫師群替您解答。

本書教您看懂生技、解盲生醫,
揮別本夢比,更進一步剖析產業本質!

●精采導讀
˙詹啟賢/國光生技公司董事長
面對2016年生技界的紛擾,簡單一句話解釋:「理論上可行的,不等於實驗室證明成功的;實驗室成功的,不等於臨床醫學上有意義的;臨床上有意義的,也不等於是成功的產業。民眾或產業界看的是最後結果,現在大家看生技最大的迷思是:大眾、創投、媒體甚至連政府都把這幾個不同階段的進程全部畫上等號。」
˙李祖德/環瑞醫董事長
醫療產業是什麼樣的產業?我們常用ICT產業看醫療產業,兩者差別非常大。簡單來說,ICT產業是「種草型」的產業,草本植物兩年就可成長,一年就長很快,可以很快看到,也很快就死掉;醫療產業是「種樹型」產業,需要5年10年才看得到成果。甚至這產業可不斷成長20年,不斷地豐收果實。20世紀五次金融出現問題的時候,健康照護產業仍然向上成長10%到15%。
˙葉志鴻/台灣微脂體總經理
過去十幾年來,我學到一個很有趣的道理:生技產業其實就是科學加上商業。很多時候你在科學上有很好的發想與創意,但要如何落實到商業可行性上才是關鍵所在。通常「創意」也代表在經營管理上的難度,這時候著重的不是如何管理,而是如何團隊合作。台灣的教育或許教會大家如何分工,但是卻忘了教大家如何合作。
˙曾惠瑾/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
研發是一家新藥或新醫材公司的命脈,也可以看出其科技含量。新藥或新醫材開發公司的研發期很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比較台灣歷年來製造業的研發經費所占營業額的比重,可以看出生技公司最高,大約占7%,其他行業有的甚至不到1%,研發支出對生技公司重要性可見一斑。
˙鄭安理/台大醫院副院長
「台灣這麼小,台灣醫師如何能在國際場合與歐美教授平起平坐?」在國際醫療舞台上競爭,各國積極爭取的氣勢令人難忘。美國團隊曾拍桌表態,日本稍微客氣些,中國大陸崛起,收案人數要一千給五百,大家都會質疑總計畫主持人「為什麼不是我?」「一逮到機會就要努力說給全世界聽」,多參與、多與世界專家交流,台灣臨床試驗的實力就是如此一步步走到領導地位。
●目次
Chapter 1 乘著精準醫療浪潮崛起的台灣
1-1生技要從個人化醫療趨勢談起╱楊泮池
1-2一顆新藥的誕生╱石 全
1-3解盲P值、臨床試驗設計╱林家齊
1-4人物專訪:鄭安理
Chapter 2 肝病防治開啟台灣生技之鑰
2-1台灣生技產業是從哪裡開始的?╱綜 論
2-2台灣生醫標竿╱陳維昭
2-3人物專訪╱陳定信
2-4人物專訪╱詹啟賢
Chapter 3 全民迎接生物經濟世代
3-1生物經濟是台灣一定要走的路╱翁啟惠
3-2生物經濟是什麼╱丁詩同、林治華
3-3台灣發展生技的特色與機會╱張念慈
3-4如何從數字看出研發潛力╱曾惠瑾
3-5從投資理財角度看生技╱劉坤錫
3-6人物專訪╱陳俊宏
3-7人物專訪╱何壽川
Chapter4 生技世界盃 台灣代表隊出列
4-1台灣生技如何打世界盃╱李世仁、陳 正、羅敏菁
4-2台灣生技醫材產業如何提升競爭力╱李祖德
4-3台灣新藥研發如何走向國際╱葉常菁、許明珠、江宗明
4-4生技人才養成與傳承╱馬海怡、葉志鴻
4-5台灣醫材產業產學合作的挑戰╱張有德
4-6人物專訪╱張有德
Chapter5 專家解密:知識力即變現力
5-1從商業模式與財務面看生技╱曾惠瑾、馬海怡
5-2提醒生技投資要點╱曾銘宗
附錄 生技大哉問(Q&A)

●內文摘選

陳俊宏/元富證券董事長
他,歷經傳產、生技、證券業,看到完全不同的風景,
他,輔導國內最多生技上市櫃的元富董座,
他,被喻擁有「章魚哥」的預測能力。
輔導國內最多生技公司上市櫃,元富推上公開市場的生技類股,幾乎檔檔開紅盤,更不乏生技股股王、股后,陳俊宏精準的眼光為外界稱道,也有不少生技公司捧著技術登門拜訪,但他究竟怎麼看一家生技公司?
陳俊宏說,成功的生技公司只有一種,失敗的公司則有百百種,「我看經營者、看技術、也看市場性,而且是and不是or,成功的生技公司三者缺一不可。」
對於眾人好奇媲美「章魚哥」的預測能力,陳俊宏大方公開秘訣,一一剖析「黃金三角」的生技公司成功策略。

1.經營者
他說,經營者是生技公司的靈魂,看經營者就看他夠不夠堅定。生技是資本和技術密集的產業,在成功前有一段黑暗的漫漫長路,而且不知何時能成功,創業的理想與現實,團隊的建立與維持、策略的擬定與修正,資金的籌措與運用,以及和外界的溝通,這些挫折都免不了讓人動搖信心,如果經營者歷經重重困難、挑戰還能堅持到底,一定對公司的核心價值與定位非常清楚,只要目標明確,早晚會成功。
2.技術有獨特性
評估生技公司要看技術是否具有獨特性、進入門檻高不高,以及是否有替代方式。生技產業專業技術需求很高,且有特殊的智慧財產價值,如可取得專利,除有助營運,也可授權相關公司,收取權利金。一個公司要有技術實力,有自主的技術平台,且核心技術要有商品化價值,這樣的核心技術是生技公司存活的主要關鍵。
3.市場性
「C肝治療已有口服新藥問市,且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如果有生技公司說現在要發展新的干擾素療法,你認為還值得投資嗎?」這就是市場性。陳俊宏說,生技產品的市場性要看未來,不是用現在來思考。用現有的技術在現有的市場發展,難度不高、利潤空間也不大;有爆發性的公司是掌握關鍵技術、透過不斷調整,以期在未來的市場有大的營收獲利。

何壽川/永豐餘集團總裁
永豐餘集團近年以秸稈造紙屢獲愛迪生獎等國際獎項肯定,加上投資新藥、微創醫材有成,被譽為集團華麗轉身的典範,靈魂人物何壽川每一步的印記,幾乎記錄著寶島發展史。
1986年,永豐餘在銀合歡造林遭遇挫敗,集團卻自此在生技領域埋下種子,萌芽發展至今,總裁何壽川打造的生技版圖,已橫跨新藥、醫材、生技創投等生技上下游產業。
卅年之間,何壽川總裁究竟做了哪些關鍵性投資?
「永豐餘學到寶貴的一課,不能移種外來的物種,育林一定要從撫育、組織培養做起。因此在何壽川的主導下,永豐餘在90年代成立綠色產業小組,從培育桉樹開始,進展到紫杉醇細胞培育,開始給外界製藥的印象。」
2000年,基因定序,永豐餘隔年投資太景醫藥,十年磨一劍終有成
「太景從2001年到現今有15 年,歲月就是如此老去。做一個藥,居然是如此漫長,顛顛簸簸找到對的商業模式,證實台灣可以從零開始,做出新藥,基礎就在台灣最有根基的化學,以及擁有百年歷史的醫療。」

2001年,永豐餘霍山石斛通過大陸認證,跨足新藥開發,何壽川如此看重霍山石斛的原因,除了證實以中藥方式進行實驗、應用,仍通過認證門檻,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解開醣分子的秘密,對於霍山石斛朝未來朝新藥發展,方向也更加明確。何壽川說,從種樹培育、組織培養(tissue culture)、在中國大陸發現上藥,得到科學證實這是可以繁殖,可以量產,繼續在中國大陸行銷,這就是新的產業了。

2003年,上智生技創投投資年輕團隊,成功率近7成

「上智生技創投是台灣唯一主導型的生技創投基金,從新創公司草創期即帶錢、帶經驗參與經營,投資公司的成功率高達三分之二。「年輕人是點,點要變成面就必須在平台上生長。」
特別是醫材,公司創立三年,基本上都可以掛興櫃,台灣的商模是要做前面最辛苦的那一段路,後面就要交給專業的公司行銷,『用我的商品結合你的能力』,下一階段是講求彼此的綜效。


作者簡介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