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危機時代的經濟解方】現代貨幣理論:未來世界經濟的思考模式

原文書名:Modern Money Theory: A Primer on Macroeconomics for Sovereign Monetary Systems, Second Edition


9789860698992【危機時代的經濟解方】現代貨幣理論:未來世界經濟的思考模式
  • 產品代碼:

    9789860698992
  • 系列名稱:

    Start+
  • 系列編號:

    AB6080
  • 定價:

    560元
  • 作者:

    蘭德爾.雷(L. Randall Wray)
  • 譯者:

    張慧玉/王佳楠/馬爽
  • 頁數:

    496頁
  • 開數:

    14.8x21x2.6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11027
  • 出版日:

    20211027
  • 出版社:

    如果出版-大雁
  • CIP:

    561.18
  • 市場分類:

    經濟商學(一般大眾)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如果傳統經濟學,過去未能阻止全球金融危機,
面對當前世界經濟困局,我們還能相信它嗎?
認識現代貨幣理論,掌握未來全球經濟的全新思維模式!

臺灣師範大學全球經營與策略研究所教授 何宗武 審定

•經濟學專業必讀書目,現代貨幣理論的精華讀本
•理解「貨幣是什麼」,將更有助於我們理解世界經濟發展
•不需經濟學研究背景,避免術語和公式,非本科生讀者亦能輕鬆閱讀

◎現代貨幣理論打破你對經濟的迷思
•貨幣並不是交易的媒介,它是國家用來收稅的工具
•政府不是家庭,財政不需要追求收支平衡,赤字並非全然是壞事
•政府舉債不只適用於美國,也適用於許多發展中的國家

◎挑戰傳統經濟學
直接探究貨幣的本質,以新穎的視角解讀總體經濟學,揭示貨幣如何在現代經濟體中「運作」。並根據現代貨幣理論的主要原則,闡釋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總體會計、貨幣與財政政策、貨幣制度和匯率等問題。

◎從異端學說到邁向主流
過去被視為異端的現代貨幣理論,近年來卻漸漸獲得矚目,原因在於過去的經濟學,不僅無法阻止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的發生,面對之後的世界經濟困局也束手無策。而現代貨幣理論卻從「貨幣的本質」這樣的基本理論,解釋了全球金融危機,並在之後準確地預測歐元危機。

早在1990年代中期,日本即成為實踐現代貨幣理論的先行國家,政府大量發行貨幣,保障了基本社會福利與基礎設施更新,卻沒有如傳統經濟學所預測的引發惡性通貨膨脹。2021年,美國總統拜登同意的1兆美元新基礎建設計畫,背後即是以現代貨幣理論為基礎。

◎世界經濟危機的最好解方
本書針對過去現代貨幣理論遭受的諸多抨擊和疑慮,以最簡明的方式從各層面闡述,並以世界各國的操作案例,真實呈現現代貨幣理論的落實現況。

現代貨幣理論曾經正確預測歐元危機,本書將進一步針對過去世人對貨幣性質的誤解,因而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進行分析,並就世界各國政策制定者如何解決本國經濟疲軟問題提出了全新的觀點。

每一場改變時代的經濟危機,都會帶來經濟學理論的革命性發展,
現代貨幣理論,正是指引未來解決問題的最佳解方!

【國外好評推薦】

「本書為又一次總體經濟革命鋪墊了道路。雷教授向我們闡釋了現代貨幣支援的經濟體如何運作,更重要的是,他告訴我們如何運用這類貨幣創造更繁榮的明天。」
——史蒂芬妮•凱爾頓,暢銷書《赤字迷思》、紐約石溪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

「雷教授拆穿了諸多導致當今經濟社會痼疾的破壞性理念。這本書不僅是經濟學專業學生的必讀入門書,而且對那些真心想解救各種『嚴重災難』的政策制定者來說也是如此,長久以來,他們深受『閱讀錯誤讀本』之害。」
——馬歇爾•奧拜克,和平與安全經濟學家協會(epsusa.org)會長,美國利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作者簡介


蘭德爾•雷(L. Randall Wray)
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堪薩斯分校經濟系教授,紐約巴德大學利維經濟研究所高級學者。在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就讀期間師從海曼•明斯基,自此開始關注研究貨幣理論和貨幣政策,總體經濟學,金融不穩定性以及就業政策。
已出版中文作品有《下一場全球金融危機的到來:明斯基與金融不穩定》(Why Minsky Matter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a Maverick Economist)。

書籍目錄


序言
名詞定義
引言:現代貨幣理論基礎

第1章 總體經濟收支會計學基礎
1.1會計基礎:流量與存量
1.2現代貨幣理論、部門收支與經濟行為
1.3存量、流量與資產負債表:浴缸類比
1.4政府財政預算赤字並非自主決定的:關於2007年經濟大衰退
1.5實物資產與金融資產(或名義資產)的會計處理
1.6美國近期部門收支:金髮姑娘經濟與全球危機

第2章 本國貨幣發行者的支出
2.1什麼是主權貨幣
2.2貨幣靠甚麼支持?為何有人接受
2.3稅收驅動貨幣需求
2.4假如民眾不接受本國貨幣
2.5用記帳貨幣保留紀錄
2.6主權貨幣與實物資產貨幣化
2.7可持續性條件

第3章 國內貨幣體系:商業銀行與中央銀行
3.1以本國貨幣計價的借據
3.2結算和金字塔式負債
3.3危機中的中央銀行:最終貸款人
3.4銀行的資產負債表,貨幣創造,以及同業結算
3.5外生利率和量化寬鬆
3.6中央銀行與財政部協作的技術細節:美聯準
3.7財政部的債務經營
3.8結論:中央銀行與財政部扮演的角色

第4章 獨立貨幣發行國的財政運作
4.1基本原則
4.2主權政府預算赤字對於儲蓄、準備金及利率的影響
4.3政府預算赤字與儲蓄的「兩步式」過程
4.4假如外國人持有我國的政府債券
4.5貨幣償付能力與美元的特殊性
4.6主權貨幣和開放經濟中的政府政策
4.7使用外國貨幣的國家會怎樣呢

第5章 主權貨幣國家的稅收政策
5.1我們為什麼需要稅收:現代貨幣理論的觀點
5.2為什麼要徵稅:現代貨幣理論的的觀點
5.3稅收的再分配作用
5.4稅收與公共目的
5.5向壞事而非好事徵稅
5.6不可取的稅收

第6章 現代貨幣理論與不同的匯率制度
6.1金本位制和固定匯率制
6.2浮動匯率
6.3金屬商品硬幣?金屬主義 vs 名目主義:從美索不達米亞到羅馬
6.4金屬商品硬幣?金屬主義 vs 名目主義:在羅馬之後
6.5匯率制度和主權違約
6.6歐元:非主權貨幣的建立
6.7歐元危機
6.8歐元迎來終局了嗎
6.9小結:匯率制度與政策空間

第7章 主權貨幣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政府該做些什麼
7.1政府可以負擔所有支出,不代表應增加支出
7.2「自由」市場和公共目的
7.3功能財政方法
7.4功能財政與政府預算約束
7.5關於債務上限的討論:以美國為例
7.6有利於經濟穩定和增長的預算態勢
7.7功能財政和匯率制度
7.8功能財政與開發中國家
7.9出口即成本,進口即收益:功能財政方法

第8章 實現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的政策
8.1功能財政與充分就業
8.2發展中國家的「就業保障╱最終雇主」計畫
8.3就業計畫的管理
8.4「就業保障╱最終雇主」計畫及其實例
8.5就業保障與不平等
8.6關於充分就業政策的結論
8.7奧地利學派眼中的現代貨幣理論:自由主義者會支持就業保障嗎?

第9章 通貨膨脹與主權貨幣
9.1通貨膨脹與消費者物價指數
9.2惡性通貨膨脹的幾種解釋
9.3現實世界中的惡性通貨膨脹
9.4惡性通貨膨脹小結
9.5量化寬鬆與通貨膨脹
9.6結論:現代貨幣理論與政策

第10章 主權貨幣的現代貨幣理論
10.1現代貨幣理論的正確預測:全球金融危機
10.2現代貨幣理論的正確預測:歐元危機
10.3創造論與償還說:貨幣發行者是怎樣借款與支出的?
10.4增加對就業保障需求的認識
10.5現代貨幣理論與外部約束:固定或浮動,這是一個問題
10.6貨幣「迷因」

參考資料

推薦序/導讀/自序


  近年來,總體經濟學中的一套研究理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即現代貨幣理論(Modern Money Theory, MMT)。該理論的組成部分並不新鮮,但其整合出的一套連貫的分析方法則令人耳目一新。我在1998年出版的著作《解讀現代貨幣》(Understanding Modern Money)一書中,曾首次嘗試得出一個綜合性的分析。該書追溯了貨幣史及其分析方法思考史,介紹了貨幣理論,並從「現代貨幣」的角度檢驗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自那時起,應用該理論來解釋相關細節的研究,便迅速發展起來。
本書是2012年首次出版的《現代貨幣理論入門》(Modern Money Theory Primer)的大幅度修訂版。修訂的目的在於:補充對前一版所提出的意見和該理論在過去幾年中的發展,拓展對各個研究方向的分析(如通貨膨脹、稅收、歐元區危機、匯率、貿易、發展中經濟體等),改善某些章節的闡述(如介紹、結論等)。
自第一版出版後,現代貨幣理論已經在出版界、互聯網,甚至一些受歡迎的政治運動中受到廣泛關注。華倫.莫斯勒(Warren Mosler)曾經引用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一句名言來預測,現代貨幣理論將經過以下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被嘲笑;第二階段,遭到強烈反對;第三階段,不言自明。事實上,現代貨幣理論的許多內容屬於第三階段,之前的批判者均宣稱他們其實早就知道會如此。
相關理論研究成果也已經在大量的學術出版物中公布。此外,「部落格圈」的發展也使這些觀點傳播至世界各地。如今,現代貨幣理論已成為一種合乎邏輯的理論,並得到了人們的廣泛接受,但僅憑幾篇學術文章和短小的部落格文章,無法對該理論進行全面詳盡的介紹。
因此,本書將做為入門讀物,填補學術期刊中正式的理論介紹和一些非正式的部落格文章之間的學術空白。本書將為讀者提供必要的基礎知識,以便其今後更深入地理解和研究該理論。我們將從兩個概括性的問題開始:什麼是現代貨幣理論?為什麼現代貨幣理論如此重要?緊接著,我們將介紹總體經濟收支會計學基礎,重點關注存量、流量以及資產負債表。在正文部分將簡潔清晰地闡釋觀點,在正文後的「聚焦探討」部分將針對一些爭議問題進行討論。
隨後,我們將向讀者解釋貨幣如何在主權國家運行。
對大多數讀者來說,最令人驚訝的便是,政府絕非像家庭或企業那樣看待金錢!儘管人們一直聽說穩健的政府會平衡預算,就像家庭和企業一樣,但事實上,這樣的類比是錯誤的。政府是貨幣的發行者而非使用者,如果政府像一般家庭一樣試圖去調整預算,那麼整個經濟都將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因此,讀者將會在讀過此書後,對政府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有一個全新的認識。
長久以來,現代貨幣理論研究被批判為過於關注美國案例,許多批判者聲稱該理論幾乎無法應用到世界上那些不發行國際準備貨幣的國家。當然,這樣的批判有些誇張,因為現代貨幣理論學家已經將此理論方法應用到了包括澳洲、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然而,多數文獻的確還停留在詳細地介紹採用浮動匯率制度的已開發國家的案例。許多批判者甚至認為,現代貨幣理論無法適用於實施固定匯率制度的國家。本書填補了案例不完整的空白處,清楚地闡釋了匯率制度的選擇機制,並列舉出開發中國家的一些實際案例(通常實行「釘住貨幣政策」,編註:即一國的貨幣按固定比價換算某國貨幣與其他外幣)。從這一點來看,這也是將現代貨幣理論普及化。
與1998年的著作《解讀現代貨幣》相較,本書並未詳細提及貨幣的歷史與思想史。儘管本書將列舉一些實例和資料,並針對一些現實世界中的真實操作進行相關討論,但大多數的闡述仍將偏重理論,大部分的討論也仍然維持在理論層面。但理論本身並不是那麼難,它是建立在簡單的宏觀事實與總體經濟學基礎之上,旨在讓沒有經濟學背景的讀者也可以輕鬆理解。此外,本書盡可能避免批判傳統經濟學研究方法。對於已有的批判,本書將盡量為研究方法的改進做出積極貢獻,確保闡述部分相對簡潔。在適當的時機,正文後的「聚焦探討」部分將進行一些更專業的討論與案例研究,也將給出一些常見問題的解答。「聚焦探討」部分為補充材料,對於時間較為緊湊的讀者來說,可略去不讀。讀者亦可以在閱讀完每一章節的正文部分後,再回過頭來閱讀「聚焦探討」部分。
在本書中,我們將檢驗「總體經濟學理論做為分析經濟的基礎」是否真實存在,並討論政府如何發行本國的貨幣。我們將首先提供一個適用於所有貨幣制度的一般性分析,隨後討論連續改變匯率制度(由浮動匯率制度到管控浮動匯率制度,再到固定匯率制度)對國內政策所造成的限制。我們將發現浮動匯率制度可以給國內政策提供更多的施展空間。此評論與知名的「開放經濟下的三元困境」之評論相關;所謂的三元困境是指,一個國家僅能選擇三種政策中的兩種,即維持匯率釘住制的穩定、維持利率穩定,以及資本的完全流動性,不能同時實現。在此同時,我們也會發現,如果一個國家選擇了匯率目標,便不能實施那些需要在強勁的經濟增長下才能實現充分就業的國內政策。
在本書的後半部分,我們將探討阿巴.勒納(Abba Lerner)的「功能財政」(Functional Finance)方法如何遵從現代貨幣理論。這將引發對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討論,我們將會討論政策可以做什麼,還會討論政策應該做什麼。但再次聲明,相關討論將較為籠統,因為本書最重要的目標在於闡明理論,使其成為政策制定的基礎,而非促成任何特定政策的制定。本書對於「大政府」和「小政府」的支持者均適用。我本人對於政府類型的喜好眾所周知,但現代貨幣理論本身是中立的。
本書的一個主要目的,便是將近期研究所得出的原理,應用於部門收支(Sectoral Balances)以及現代貨幣方法。巴德學院利維經濟研究所(Levy Economics Institute)在這類研究中走在前鋒,如韋恩.戈德利(Wynne Godley)和海曼.明斯基(Hyman Minsky)的研究便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儘管該研究所大多數關於此類問題的研究重點關注已開發國家,但簡.克雷格爾(Jan Kregel)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上宣讀的論文中,便使用這種方法對開發中國家的經濟進行了分析。一些利維經濟研究所的學者還運用此方法推動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的就業創造計畫。本書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清楚地提供在不同匯率制度下之國家的不同政策選擇。
最後,我們將探索貨幣的本質。我們可以看到,理論上,貨幣無法像黃金一樣成為一件商品,但它必須是一種借據(I Owe You, IOU)。儘管一些借據見票可兌換為貴金屬,即使一個國家實施金本位制,也是在使用「貨幣型借據」(monetary IOUs)。我們將說明為什麼一些貨幣經濟體在本國存在失業資源(包括勞動力)的情況下,卻在低於其產能之下運行。我們也將分析信用的本質,即為什麼一些貨幣性負債比其他類型的負債更易令人接受。正如我已故的導師海曼.明斯基教授常說的:「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貨幣,但問題在於它能否被人接受。」理解「貨幣究竟是什麼」可以初步幫助我們分析,究竟是怎樣的錯誤導致了2007年全球金融危機。這也將會幫助我們理解歐元區所面臨的問題,尤其是它從2010年開始所遭受的困難。
本書將對現代貨幣理論進行基本介紹,讀者不需要具有大量的經濟學研究背景。我將會避免使用不必要的數學計算和術語,從我們所說的「第一原則」入手,構建有關貨幣如何有效運作的理論。儘管探討各種政策及時事問題很有意思,尤其是那些在2007 年全球金融開始陷入混亂後產生的問題,但我將盡量按照本書的最初目的來完成撰寫。
為了更廣泛地檢驗本書對於潛在讀者的應用效果,我開始在同事史蒂芬妮.凱爾頓(Stephanie Kelton)經營的部落格網站「新經濟學動態」(New Economic Perspectives.org)上發表本書的部分章節。每週一在網站獨立頁面「現代貨幣入門」上更新,每週三晚上收集所有評論並提供我的回覆,然後再出版本書。這讓我可以將內容調整為今天大家所看到的樣子。在一些案例中,我的一些回覆和解答將會在本書中列出,其餘的一些回覆則安排在「聚焦探討」部分中。感謝所有參與者給予的幫助,你們批判性的分析幫助我改進了本書的內容。在此版中,我也接受了一些本書在2012 年第一次出版時收到的建議,像是在「聚焦探討」部分加入了分析和問答。
感謝在過去的二十年間和我一起工作的現代貨幣理論研究小
組成員,他們和我一起推動了本理論的發展。感謝英國帕爾格雷夫.麥克米倫出版社的工作人員建議我撰寫第二版,這次的準備工作時間比想像中要久,感謝你們的耐心。
序言到此作結,我們將在新引言部分介紹現代貨幣理論的概況,做為本書的開始。

蘭德爾.雷

文章試閱


引言:現代貨幣理論基礎

本部分將對現代貨幣理論的基礎做一個簡短的總結。我們不會深入探討任何理論或政策,而是直接敘述相關結論。其目的在於解釋並幫助讀者理解現代貨幣理論的重要性。許多讀者曾告訴我,對現代貨幣理論的理解,徹底改變了他們看待本國經濟的方式。
我曾在密蘇里大學坎薩斯城分校開設過一個學期的研究生總體經濟學研討會課程,課程結束時,一位學生在最後一次課堂報告上,向全班介紹一種全新的研究方法。他發給每位同學一副裝有兩個扭曲鏡片的搞怪眼鏡,並要求大家戴上。幾分鐘後,當我們的眼睛開始試圖去適應這些扭曲的景象時,他說:「這就是學期剛開始時,總體經濟學世界在我眼中的樣子。但現在,我對總體經濟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拿掉了眼前的『扭曲眼鏡』,事物開始變得清晰。」
現代貨幣理論是一個全新的研究方法,建立在約翰.梅納德.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卡爾.馬克思(Karl Marx)、米切爾.英尼斯(A. Mitchell Innes)、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克納普(Georg Friedrich Knapp)、阿巴.勒納、海曼.明斯基、韋恩.戈德利,以及其他許多學者的見解之上。可以這樣說,這個理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現代貨幣理論研究橫跨了數個經濟學的子學科,如經濟學思想史、經濟史、貨幣理論、失業與貧困、金融與金融機構、部門收支平衡、經濟景氣循環與危機,以及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等,大規模地更新並融合了諸多非主流的異端理論。
在過去的四千年間(如凱因斯所言,「至少四千年」),美國的貨幣制度為「國家貨幣制度」。簡單來說,就是由一個國家來選擇計價貨幣,制定責任與義務(如納稅、進貢、繳基督教會的什一稅、罰款和上繳相關費用等),以該貨幣單位計價,並且發行了當人民按照上述義務付款時被認可的貨幣。
但現代貨幣理論最重要的貢獻,當屬詳細研究了財政部與中央銀行是如何協調運作的,而其運作的過程則可以掩蓋政府究竟如何收支。
兩百年前,國家財政部透過發行貨幣,可以清楚瞭解到國家的支出狀況;透過收取交易所支付的貨幣,也可以瞭解國家的稅收狀況。但由於中央銀行開始負責替財政部進行收支,政府的財政狀況變得模糊不清。
然而,正如現代貨幣理論所顯示的,儘管這一過程變得更加複雜,但其本質並沒有改變。政府支出貨幣,使其在市場中流通,納稅人則使用這些貨幣來履行對國家的納稅義務,此過程本身的重要性完好無損。
現代貨幣理論的結論,使那些被灌輸了傳統觀點的人感到震驚。最重要的是,它挑戰了關於政府財政(以及財政預算赤字所含的危險)與貨幣政策的正統觀點,挑戰了所謂的菲力浦曲線(PhillipsCurve,通貨膨脹—失業曲線)的權衡方法,挑戰了實施固定匯率制度和加入「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EMU,以下簡稱歐盟)的智慧,也挑戰了爭取經常帳(Current Account)盈餘這樣的愚蠢行為(編註:經常帳是指國際收支平衡表中因貿易和服務而產生的資
金流動)。
對大多數人來說,阻礙他們信服現代貨幣理論的最大問題在於,根據理論所述,主權政府的財政與家庭和公司財政是截然不同的。當我們總是聽到「如果我像聯邦政府維持預算那樣維持家庭預算,那麼我該破產了」時,總是會聽到緊接著的這一句:「因此,我們需要控制政府的預算赤字。」但現代貨幣理論認為這樣的類比是錯誤的。主權政府在本國的貨幣制度下不可能破產,政府完全可以償還任何以該國貨幣支付的債務。
事實上,如果政府透過支出和借出的方式,讓貨幣在市場中流通,那麼政府顯然不需要在支出之前得到稅收收入。此外,如果納稅人使用貨幣支付稅款,那麼政府必須在稅款被支付之前先支出貨幣。所有的過程在兩百年前就已經顯而易見,國王為了支出並且在之後的稅收中收到本國硬幣,便在每一枚硬幣上都刻了標記。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仍會在繳稅時說我們遞交了自己的「納稅申報單」(Tax Return),也就是一種償還(Return)。那麼,我們究竟「償還」了什麼?我們向主權政府償還了其發行的貨幣(和一份說明我們如何「欠下」這些貨幣的聲明)。過去,我們會向政府償還硬幣、符木、紙幣,以及其他形式的貨幣,來履行繳稅的義務。而政府收到後則稱其為「稅收」(Revenue),這個英文單字源於法文單字「revenu」,而這個法文單字則源於拉丁文中的「reditus」,意為「償還」、「回歸」。那麼,當稅款繳納後,什麼回到了政府手中呢?是政府自己發行的貨幣。
如今我們很難再見到這樣的過程。現代政府都擁有自己的銀行──中央銀行,代替政府支出和收入。這些款項的收支現在大多數都透過電子交易來實現。因此,現代政府不會像往常那樣使用硬幣和紙幣支出,也不會以硬幣和紙幣的形式徵稅。政府指導中央銀行以貸記銀行帳戶的形式支出,以借記銀行帳戶的形式獲得稅收收入(編註:貸記是指在貸方做紀錄,借記是指在借方做紀錄)。
由於只有很少人理解這些會計程序,因此人們不太理解政府究竟如何支出,從而被那些與家庭預算的類比誤導。「政府在支出前需要獲得家庭稅收收入」這樣的論點,看上去很有道理,但事實上,現實與此恰恰相反:政府需要先行支出,家庭才能繳稅。
另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是:一個主權政府不需要為了支出而「借入」自己的貨幣。事實上,政府也無法借入還未支出的貨幣。這就是為什麼現代貨幣理論將政府債券的出售與借入視為完全不同的事情。
當政府售出債券時,銀行透過支付它們在中央銀行的儲備來購買債券。中央銀行借記購買銀行的存款準備金,以國庫券貸記銀行帳戶。比起將其視為財政部借款,這更像是將存款從活期存款帳戶轉入儲蓄帳戶以獲得更多的利息收入。事實上,國庫券就是中央銀行的一個儲蓄帳戶,中央銀行為國庫券支付的利息比存款準備金(銀行「活期存款帳戶」)更多。
現代貨幣理論認為,主權政府債券的出售與貨幣政策操作的功能相同。這一論述可能有些專業,此類債券出售的目的,在於幫助中央銀行達到隔夜利率的目標值。債券的銷售是用於移除超額準備,因為超額準備往往給隔夜利率帶來下行壓力。中央銀行購買債券則為整個銀行系統增加了準備金,防止隔夜利率的上升(編註:隔夜利率是指當天起息第二天歸還的銀行同業拆放貸款的利率)。
因此,在美國,聯邦準備系統(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以下簡稱美聯準;主要管理機關是聯邦準備理事會,簡稱聯準會)與財政部合作,透過債券的銷售和購買,使美聯準保持聯邦基金利率穩定。這在近年來變得越發簡單,因為美聯準現在為準備金支付利息,此舉與持有債券的功能相同。由此,債券銷售與購買變得有些落伍,債券不再是「資助」政府開支的必需品,中央銀行也不需要用債券去達到調控匯率的目標。
讀者並不需要理解上述所有的概念,但要明白一個要點:主權政府不需要為了支出而借入本國的貨幣!它們提供付息的國庫券,做為銀行、公司、家庭以及外國人賺得利息的工具。這是一種政策的選擇,而非必需品。政府永遠都不需要在支出前出售債券,事實上也無法出售,除非政府事先已經提供了銀行購買債券所需的貨幣和準備金。政府可以透過支出(財政政策)或借出(貨幣政策)的方式,來提供貨幣和準備金。
因此,這更像是稅收和支出的關係―先支出後徵稅,我們應該將債券銷售視為政府在已經支出或借出貨幣和準備金後才發生的行為。
大多數美國人都熟知「拿出一根符木」(Raise a tally)這句片語,歐洲君主將有刻痕的符木做為當時的貨幣,這句片語即是指使用這些貨幣的行為。符木是分離的(分為主幹與根部),在繳稅日由稅務署將兩個部分進行匹配。當稅款繳納後,王室接受納稅人符木債務的責任將「一筆勾銷」,而納稅人也實現了繳納符木的義務。顯然,王室需先支出這些符木,納稅人才可以繳納稅款。
當許多人瞭解到銀行擁有相似的運行模式後,都會大吃一驚。一百五十年前,銀行可以在發放貸款時發行紙幣(Banknote),債務人可以以交付紙幣的形式償還貸款。銀行需要先發行紙幣,債務人才能使用紙幣償還債務。如今的銀行在貸款時創造存款,而貸款則透過那些銀行存款而得到償付。
過去,由不同銀行發行的紙幣,不一定都能按票面價值被接受。例如,如果你想要透過使用芝加哥銀行發行的紙幣償還聖路易斯銀行的貸款,那麼它們可能會給你所使用的美元打個7.5折。
美聯準成立的部分原因,也是要確保貨幣的平價結算。同時,透過向私營銀行紙幣徵收稅款,排除其紙幣的使用。銀行轉向使用存款,並使用美聯準的借據(即存款準備金),進行銀行間帳戶的結算。重點在於,現在銀行是在發放貸款時創造存款,債務人透過使用銀行存款的方式償還貸款。這意味著銀行需要先創造存款,借款人才能償還他們的貸款。
現代貨幣理論指出,稅收制度的主要目的便是「推動」貨幣的流通。人們接受主權政府貨幣的原因之一,便是稅款需要透過政府貨幣來繳納。一開始,除非需要使用貨幣來進行支付;否則沒有人會接受貨幣。稅收以及其他相關義務則創造了對貨幣的需求,使人們必須使用貨幣來支付強制性款項。從這個角度來看,稅收真正的目的並不是提供政府可以用來支出的「貨幣收入」,而是創造了對政府貨幣的需求,從而使政府可以支出或借出貨幣。
銀行存款具有相似的功能。我們接受銀行存款的部分原因在於,多數人擁有抵押債務、信用卡債務或汽車貸款,一般情況下,這些都需要透過在銀行開支票的方式來進行支付。我們可以接受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的支票,以增加自己帳戶的金額。在中央銀行平價結算的保證下,銀行也會接受這些支票。
政府發行貨幣與私營銀行發行紙幣或存款之間,既有相似處,也有差異處。
政府規定了納稅的義務,但私營銀行需要依靠客戶自願決定是否成為借款人。我們可能會拒絕成為借款人,但俗話說得好,人生中唯一確定的事情就是「死亡和納稅」,有些事情很難避免。主權權利(通常)歸國家所有,這就決定了其責任(貨幣與準備金)在其司法管轄權下被普遍接受。
事實上,銀行和其他相關機構通常將其自身的責任轉化為國家的責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我們稱銀行支票帳戶為「活期存款」,因為銀行承諾將根據「需求」將其責任轉化為國家的責任。
因此,現代貨幣理論所述的「貨幣金字塔」,將本國的貨幣放在金字塔的頂端,將銀行的貨幣(紙幣和存款)放在國家的貨幣(準備金與貨幣)之下。我們認為,其他金融機構的債務處於金字塔中銀行的貨幣之下,通常以銀行存款支付,也可以在更低的層級看到非金融機構的負債。在底層,我們可能會看到家庭借據,而它通常也以金融機構的債務責任支付。
許多人很難接受這樣的「貨幣創造」,因為聽上去就像煉金術一樣虛無縹緲,甚至像是一場騙局。那麼,銀行是否真的在貸款時簡單地創造貨幣呢?政府是否真的在支出(或借出)時,簡單地創造貨幣或中央銀行準備金呢?它們到底是什麼?是憑空創造出的貨幣嗎?
答案是肯定的。
海曼.明斯基曾說過「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貨幣」,但「問題在於它能否被人接受」。你可以透過在一張紙條上寫「欠款五美元」來創造一種以美元計價的「貨幣」,但問題在於能否找到接受它的人。然而,主權政府則可以輕易地找到接受者,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數千萬人欠政府錢。
花旗銀行可以輕易地找到接受者,因為數百萬人欠花旗銀行的錢,我們知道可以將銀行帳戶的存款換為現金,知道美聯準為了確保能夠按票面價值結算而在背後默默支持著銀行。然而,如果很少人欠你錢,我們便會懷疑你是否有能力將以美元為計價單位的借據,按票面價值轉化為「山姆大叔」(美國政府)的借據,此時你將處於貨幣金字塔較低的位置。
當然,美國政府和花旗銀行在「貨幣創造」上都有所受限。美國政府受到國會和總統的預算授權的限制,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瘋狂的事(對,就是瘋狂),如國會強制實施「債務上限」。國會與總統可以且應該移除債務上限,但我們的確想要一個預算流程,以確保美國政府受到核准預算的約束。
然而,當我們開始出現失業問題時,美國政府則應當增加支出才對。
花旗銀行受到資本約束,以及它可以借出的貸款種類(與其他持有資產的類型)的限制。誠然,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我們將銀行從大多數的規章制度和監管中解放出來,這也令我們感到非常遺憾。那些擁有「神奇粥鍋」的銀行需要有所節制。當銀行能夠且總是大量地貸款(包括不良貸款),這將會增加市場泡沫,導致它們自己甚至客戶均出現償付能力的問題。穩健的貸款是一項必備的美德,或者起碼是銀行家努力想要實現的美德。
問題並不在於銀行和政府的貨幣創造的「憑空」性,而是所創造出的貨幣數量和創造貨幣的目的。政府支出的公共目的應該是有益的,至少是為了實現國家資源的充分就業。銀行貸款所達到的對公眾和私人均有利的公共目的和私人目的,通常也令人滿意。
然而,貸款往往伴隨著風險,需要良好的承保(信用評估)。但不幸的是,美國最大的幾家銀行在1990 年代很大程度上拋棄了承保過程,這也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人們只能盼望決策者可以恢復那些五百年前發展起來的擁有良好銀行業務的銀行,並且關閉世界上那些對做好銀行業務沒有興趣的十幾家最大的銀行。
有些人對於我們的銀行系統已經失去了信心,我對這種消極的觀點深表遺憾。有些人則希望恢復林肯任職時期的「綠背紙鈔」(Greenbacks,編註:指美國政府在南北戰爭時期發行的,不可兌換金銀幣的紙鈔)提案,或是1930 年代芝加哥計畫(Chicago Plan)時期的「狹義銀行」(Narrow Banks,編註:指銀行必須持有所有儲戶的存款,用於借貸的資金只能來自銀行股東的資本)提案。
有些人甚至希望要消除私營貨幣創造,讓政府發行「無債貨幣」(Debt-free Money)!我很同情他們,即使我認同他們的目標,也不會支持那些極端的提議。這些提議的出現是基於他們對於貨幣制度的根本性誤解。
美國的貨幣制度是一種國家貨幣制度(State Money System)。美國的貨幣是政府的負債,是一種可以兌換為納稅義務以及其他向國家支付的項目之借據。「無債貨幣」這一說法,便是一種不基於此前提的推理或誤解。請謹記,「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貨幣」,「問題在於它能否被人接受」。它們全部都是借據,透過支出或貸出而出現;它們的發行者必須在支付中接受它們;它們會直接或間接被那些向發行者進行支付的人接受。
在已開發國家,我們徹底實現了經濟貨幣化。我們大多數的經濟活動都需要貨幣,因此,需要專門的機構來發行被廣泛接受的貨幣型借據(代幣貨幣),從而能夠展開經濟活動。
儘管許多國家的政府很大,但它們不足以提供所需要的貨幣型借據,去調動其渴望達到的經濟活動規模。而有些美國人對於把所有貨幣化的經濟放在更大規模的政府手中,持懷疑態度。若要運行一個現代的、貨幣化的資本主義經濟,卻沒有可以創造貨幣式借據的私營金融機構,這是絕不可能的。我們更喜歡讓私營機構來展開大多數的經濟活動。公共部門的確在提供資金支援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包括公共銀行、國家發展銀行,以及政府對小型企業、學生和屋主的直接政府貸款),但許多名義上的私營金融機構也同樣參與其中。
現有金融和經濟危機的解決辦法,不在於把主權貨幣發行者的手腳與專制的赤字或債務上限捆綁在一起。事實上,過去幾十年間的經濟問題,大多存在於私有的營利性金融部門。現在,我們有太多私營「貨幣創造」加速逃出金融市場,而滿足公共目的的政府「貨幣創造」卻太少。
我們確實需要根本上的改革,包括精簡銀行巨頭,實施更強、更透明的監管,起訴金融詐騙,將更多的「公共」目標放在「公私合作」的金融機構中。
我們也需要討論主權政府在經濟中需要扮演的適當角色,在討論政府預算時,對政策的討論需要從所有「健全財政」(Sound Finance)的神話中脫離出來。
最「不健全」的財政預算政策,便是一味地追求所謂的「平衡預算」(Balanced Budget),即在既定時段(通常為一年)中,稅收收入與政府支出完全匹配。
如果出現了這樣的結果,意味著政府透過支出供給的所有貨幣,均透過稅收的方式「返回」,並非政府部門一分錢不剩。如果政府運行這樣的「平衡預算」,政府將不會對國家的金融財富有任何淨貢獻(Net Contribution)。很難理解為什麼會有人有這樣瘋狂的目標。
正如現代貨幣理論所說,政府的債務(包括貨幣、銀行準備金和國庫債券)便是非政府部門的金融資產。政府的財政赤字等於非政府部門的財政盈餘,產生可以被儲蓄的收入。按照「一個主權政府在本國的貨幣政策下不可能破產」這樣的論斷,儲蓄是最安全的形式,儲蓄到期時不可能出現任何無法償付的情況。
想像一下:當總統無法再宣稱「政府花光了貨幣」時,政策論述將如何改變;當政府無法再拒絕創造就業機會或建設更好的基礎設施時,或是由於缺少資金而無法把太空人送上火星時,又或是不再允許學者喚醒那些可怕的、不斷想把更多錢「借給」政府的「債券義勇軍」(Bond Vigilantes)時,情況會是如何。可能會有很多原因導致數百萬人失業,或生活在不安全的橋樑和公路附近,但缺少資金支援絕不是原因之一。
當你理解現代貨幣理論的基礎後,將對這些問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