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毒家企業:從創造品牌價值到優化客戶服務,毒梟如何經營販毒集團?
原文書名:Narconomics: How to Run A Drug Cartel
產品代碼:
9789862487839系列名稱:
視野系列編號:
81定價:
430元作者:
湯姆.溫萊特 Tom Wainwright譯者:
吳煒聲頁數:
408頁開數:
14.7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190131出版日:
20190131出版社:
寶鼎出版-日月文化CIP:
548市場分類:
企業管理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商業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這本黑色幽默的書,比毒品更令人上癮!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圖書」
《科克斯書評》、《路透社》、《圖書館期刊》亮眼推薦
川普在美墨邊境築牆,販毒集團為何竊竊自喜?
在墨西哥,傍晚5點45分為什麼不要出門?
幫派成員從頭到腳刺青,竟然是為了預防員工跳槽?
一個地盤不夠就來兩個,毒梟也搞連鎖加盟?
線上販毒比線下交易更有品質保障,顧客評價機制還能優化客服?
隨著電視影集《絕命毒師》與《毒梟》風靡全球,毒品產業、錯綜複雜的販毒組織、毒梟大起大落的故事莫不引人好奇,討論度始終不減。當前毒品問題嚴重,官方投入大量金錢與人力想遏止毒品氾濫和伴隨而來的犯罪活動,雖然時有捷報但仍無法根除危害,問題出在哪兒?如果將販毒活動視為一種經濟現象,並據以調整反毒政策呢?經濟學家若能扮演警察,情況會是如何?
重量級媒體「經濟學人」商業線記者湯姆・溫萊特奉命深入拉丁美洲,採訪報導全球最奇特又野蠻的販毒產業,過程爾虞我詐、驚心動魄。他愈是探討毒品背後的故事,愈是發現——販毒集團和組織嚴謹的跨國企業差不了多少!組織犯罪集團不斷汲取大型公司的策略和手段,從創造品牌價值到微調客戶服務,無一不包。
毒梟如何向大型企業借鏡經驗:
★學習沃爾瑪 → 壟斷賣家(農民),壓低古柯收購價格;要求供應商吸收成本以維護本身利潤。
★效法麥當勞 → 利用連鎖加盟的特許經營模式,擴張集團版圖與影響力。
★模仿亞馬遜 → 網路開店節省成本,線上比價、宅配及加強售後服務,提高顧客黏著度。
★人力資源管理 → 把監獄當作就業中心;以紋身提升向心力、避免員工跳槽。
★塑造企業形象 → 花錢買公關,利用社群媒體形塑毒梟親民愛民的公眾形象。
★洞悉市場脈絡,經營全球化 → 定期研究〈經商環境報告〉、〈全球競爭力報告〉,司法弱、警察不可靠、政客不受信任、容易行賄的國家,最適合拓展境外業務。
《毒家企業》從經濟學家的視角出發,逐一分析毒品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人力招募與管理、品牌建立、加盟連鎖、多角化經營、電商布局、通路開發與維繫⋯⋯等;原來,一般合法企業面臨的問題,毒梟也很傷腦筋!
從玻利維亞到哥倫比亞、從墨西哥到美國,從古柯種植園到中美洲監獄,跟著溫萊特冒險進入神祕又危機重重的暗黑市場,以鮮明嶄新的視角深窺毒品交易與價值三千億美元的毒品市場,全面掌握全球毒品產業——可以說,這是一本給毒梟的商用參考書,也是打擊毒品的關鍵指南!
這本黑色幽默的書,比毒品更令人上癮!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圖書」
《科克斯書評》、《路透社》、《圖書館期刊》亮眼推薦
川普在美墨邊境築牆,販毒集團為何竊竊自喜?
在墨西哥,傍晚5點45分為什麼不要出門?
幫派成員從頭到腳刺青,竟然是為了預防員工跳槽?
一個地盤不夠就來兩個,毒梟也搞連鎖加盟?
線上販毒比線下交易更有品質保障,顧客評價機制還能優化客服?
隨著電視影集《絕命毒師》與《毒梟》風靡全球,毒品產業、錯綜複雜的販毒組織、毒梟大起大落的故事莫不引人好奇,討論度始終不減。當前毒品問題嚴重,官方投入大量金錢與人力想遏止毒品氾濫和伴隨而來的犯罪活動,雖然時有捷報但仍無法根除危害,問題出在哪兒?如果將販毒活動視為一種經濟現象,並據以調整反毒政策呢?經濟學家若能扮演警察,情況會是如何?
重量級媒體「經濟學人」商業線記者湯姆・溫萊特奉命深入拉丁美洲,採訪報導全球最奇特又野蠻的販毒產業,過程爾虞我詐、驚心動魄。他愈是探討毒品背後的故事,愈是發現——販毒集團和組織嚴謹的跨國企業差不了多少!組織犯罪集團不斷汲取大型公司的策略和手段,從創造品牌價值到微調客戶服務,無一不包。
毒梟如何向大型企業借鏡經驗:
★學習沃爾瑪 → 壟斷賣家(農民),壓低古柯收購價格;要求供應商吸收成本以維護本身利潤。
★效法麥當勞 → 利用連鎖加盟的特許經營模式,擴張集團版圖與影響力。
★模仿亞馬遜 → 網路開店節省成本,線上比價、宅配及加強售後服務,提高顧客黏著度。
★人力資源管理 → 把監獄當作就業中心;以紋身提升向心力、避免員工跳槽。
★塑造企業形象 → 花錢買公關,利用社群媒體形塑毒梟親民愛民的公眾形象。
★洞悉市場脈絡,經營全球化 → 定期研究〈經商環境報告〉、〈全球競爭力報告〉,司法弱、警察不可靠、政客不受信任、容易行賄的國家,最適合拓展境外業務。
《毒家企業》從經濟學家的視角出發,逐一分析毒品產業的上下游供應鏈、人力招募與管理、品牌建立、加盟連鎖、多角化經營、電商布局、通路開發與維繫⋯⋯等;原來,一般合法企業面臨的問題,毒梟也很傷腦筋!
從玻利維亞到哥倫比亞、從墨西哥到美國,從古柯種植園到中美洲監獄,跟著溫萊特冒險進入神祕又危機重重的暗黑市場,以鮮明嶄新的視角深窺毒品交易與價值三千億美元的毒品市場,全面掌握全球毒品產業——可以說,這是一本給毒梟的商用參考書,也是打擊毒品的關鍵指南!
作者簡介
湯姆.溫萊特(Tom Wainwright)擁有牛津大學哲學、政治學、經濟學學位,曾經擔《經濟學人》(Economist)駐墨西哥市的記者,負責報導墨西哥、中美洲和邊境地區的新聞。他目前是《經濟學人》的英國編輯,也替《時代雜誌》(Times)、《衛報》(Guardian)、《文學評論》(Literary Review)與《華爾街日報》撰寫文章。
譯者簡介
吳煒聲
美國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中英口筆譯組碩士,曾獲美國翻譯協會(ATA)英譯中檢定合格認證。目前任教於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致力於英語教學與中英翻譯研究。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 作者以經濟學家的角度觀察並分析非法毒品交易產業,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這項的寫作角度史無前例,在同類型書籍中立刻脫穎而出。
2. 本書屬紀實報導,敘事手法條理分明、一針見血,筆調幽默活潑,人物訪談讀來彷彿親臨現場。一段段故事妙趣橫生,令人欲罷不能。
3. 題材特殊吸睛,喜歡《絕命毒師》、《毒梟》影集或是《金牌特務:機密對決》的讀者,絕對會愛上這本書。
書籍目錄
推薦序
各界好評
序言 卡特爾有限公司
第一章 古柯鹼供應鏈——蟑螂效應與百分之三萬的加價
第二章 相互競爭VS共謀互利——為何合併偶爾比謀殺更好
第三章 毒品卡特爾的人員問題——當龐德遇上豆豆先生
第四章 公共關係與錫那羅亞的狂徒——為何卡特爾要關注企業社會責任
第五章 離岸外包——在蚊子海岸做生意的好處
第六章 連鎖加盟的好處與風險——犯罪集團如何仿效麥當勞
第七章 創新變革,超越法律——「合法興奮劑」產業的研究與開發
第八章 網路訂購古柯鹼——網路購物如何改進毒販的顧客服務
第九章 事業多元化,打入新市場——從走私毒品到走私人口
第十章 回到原點——毒品合法化如何威脅毒梟
結論 為何經濟學家能扮演最棒的警察
致謝
注釋
推薦序/導讀/自序
【亮眼推薦】
沈旭暉╱GLOs創辦人、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信報財經新聞》主筆(國際)
林志都╱譯者,蘋果日報「國際蘋道」拉丁美洲線、想想論壇、換日線專欄作者
阿潑╱文字工作者
馬躍中╱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
張淑英╱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西班牙皇家學院外籍院士
張翠容╱香港新聞工作者
許春金╱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特聘教授
陳小雀╱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專任教授、拉丁美洲研究所專任教授兼國際暨兩岸事務處國際長
陳韻如╱臺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黃麗如╱旅行作家
膝關節╱影評人
蘇彥斌╱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chinchen.h╱旅遊作家
(依姓氏筆劃排序)
【各界好評】
「《絕命毒師》世代必看的經濟叢書。」——《泰晤士報》
「棒極了。這是我讀過最能以出奇致勝之道對付毒品世界的書籍。」——摩伊希斯・奈姆(Moisés Naím),《誰劫走了全球經濟》(Illicit)與《微權力》(The End of Power)作者
「溫萊特是調查販毒產業之後尚能倖存的幸運記者之一。」——《華盛頓時報》(Washington Times)
「這幾年最令人激賞的商業書籍之一。」——《今日管理》雜誌(Management Today)
「出色的作品……既是長篇黑色笑話,也是對吸毒的冷靜分析……。《毒家企業》讀起來興味盎然,作者思緒縝密,在諸多層面提出令人信服的論點。」——路透社(Reuters)
「從數個層面來看,溫萊特非常勇敢……。(他)一下子挑戰了每個人,包括毒販、毒梟與這兩者之間的旁觀者。這是一本大膽的調查報導書籍,論述有理,值得借鏡,可依此制定更明智的反毒政策。」——《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本書極具爭議,但論述完備……。想解決毒品問題的人,務必詳讀本書。各國政府似乎對毒販束手無策,不妨借鏡溫萊特頭頭是道的見解。」——《華盛頓書評》(Washington Book Review)
「言簡意賅,深具說服力,乃是我讀過最棒的毒品法改革論述之一……。(溫萊特)分析縝密且論事平衡,研究極為徹底……。溫萊特將毒品交易視為企業營運,揭露為何販毒會嚴重危害世界。」——米莎.格蘭妮(Misha Glenny),《紐約時報週日書評》(New York Times Sunday Book Review)
「本書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既有堅持不懈的記事報導,也引用了學術研究的成果。」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經濟學人》編輯溫萊特觀察敏銳,運用企業策略與市場力量的邏輯,解釋全球販毒產業為何如此具有彈性。他的論點極具說服力,指出政府一旦忽視基本的經濟力量,就算投入大量公帑去執法,依然無法遏止毒品交易。」——《外交》雜誌(Foreign Affairs)
「本書條理清晰,內容精闢,毫不浮誇……。溫萊特明確指出,想遏止毒品氾濫的人之所以失敗,乃是堅持去打毒品戰爭,其實應該將販毒視為市場操縱(market manipulation)。」——《獨立報》(Independent)(英國)
序言
卡特爾有限公司
「各位先生女士,歡迎來到華雷斯城(Ciudad Juárez),當地時間為早上八點。」時值十一月,天寒地凍,英特捷特航空(Inter Jet)2283號班機滑行於墨西哥沙漠的跑道上,機上一名乘客神情緊張,不斷撫摸藏在襪子裡的小東西,不知自己是否犯了大錯。華雷斯位於美墨邊境,粗曠嘈雜,白天炎熱,夜晚寒冷,乃是將古柯鹼走私到美國的主要門戶。它與德州邊境僅隔一道金屬牆,也恰好位於太平洋沿岸與墨西哥灣沿岸的中央,走私者長期在此地聚集出沒:毒梟大賺不義之財,然後揮金如土,購買拉風跑車,入住華麗豪宅,但囂張不了多久,通常會死於非命,躺進華麗的墳墓。在早晨的陽光下,這位緊張的乘客直眨眼睛,走向航站大廈,看見身穿迷彩裝、頭戴巴拉克拉瓦帽(balaclava)的海軍陸戰隊員鎮守出口,但他不是毒品「騾子」(drug mule)。這位乘客就是我。
我走進航站內最近的廁所,把自己鎖在小隔間裡,然後取出小東西。那是一個精巧的黑色電子裝置,大小約等於打火機,只有一個按鈕和一顆LED燈。我幾天前待在墨西哥市(Mexico City),當地安全顧問給了我這個裝置,因為他擔心眼前年輕天真的「英國佬」前往華雷斯城時,可能會惹禍上身。我是首度造訪華雷斯。當地敵對的卡特爾(cartel)雇用職業殺手,彼此在洋溢殖民時代風格的市中心與爐渣磚(cinderblock)房舍林立的貧民窟你躲我藏,四處廝殺打鬥,因此華雷斯最近才贏得「全球謀殺率最高的城市」的封號。當地報紙和電視新聞不斷報導路邊處決、集體屠殺後埋葬死者的殺人坑和千奇百怪的肢解人體方式。記者若喜愛追根究柢,經常會被人用封口膠帶綑成木乃伊,然後丟進汽車行李箱滅口。千萬不可在華雷斯城冒險。因此,我該做的就是依照顧問遞給我裝置時的指示,抵達之後按下按鈕、等待LED燈亮起,然後把它藏在襪子裡。只要燈持續閃爍,萬一我沒有住進旅館,顧問便可追蹤我的行踪(至少能知道我右腿的下落)。
我在小隔間裡,悄悄拿出追蹤裝置,把它翻面後壓下按鈕。我等待著,但燈一直不亮。我很困惑,於是又按了按鈕。沒有任何動靜。我又敲又搥,按住按鈕。在接下來的幾分鐘,不管我如何想辦法啟動裝置,燈死都不亮。我萬般無奈,只好把這個廢物塞回襪子裡,收拾好東西,小心翼翼地走到華雷斯城的街道上。裝置已經掛掉,我只能靠自己了。
• • •
我是有點膽怯的商業記者,竟然被派去報導全球最奇特且野蠻的販毒產業,本書就是講述這段採訪歷程。我在二○一○年抵達墨西哥。當時,該國政府正雷厲風行,大舉掃毒,因為毒梟早已拿著鍍金的卡拉什尼科夫衝鋒槍(Kalashnikov)橫行霸道,某些墨國地區幾乎陷入無政府狀態。二○一○年,在墨西哥遭殺害的人數超過二萬,約為整個西歐被謀殺人數的五倍。隔年的暴力局勢將會加劇。電視新聞快報幾乎千篇一律:每週都有新案件,不是警察貪污腐敗,就是官員遭到暗殺,甚至大批「毒販」(narcotraficante)被殺害之後,軍隊會大舉鎮壓,或者毒販之間又會自相殘殺。這就是毒品戰爭,但販毒組織顯然逐漸占據上風。
我以前待在歐洲和美國時,偶爾會從消費者的角度撰寫討論毒品的文章。如今我置身於拉丁美洲,親眼見識了毒品產業驚人的供貨端。我撰寫愈多探討販毒的報導,愈瞭解這個產業最像「組織嚴謹的跨國企業」。它的產品經過設計、製造、運輸和行銷等過程,最後販售給全球二點五億的人,年總產值約為三千億美元;如果毒品產業是個國家,將可躋身全球四十大經濟體之列。經營這個產業的人,都散發一股冷酷陰險的魅力,總愛取駭人聽聞的綽號(有個墨西哥毒梟的外號是「食孩魔」)。然而,每當我到監獄拜訪毒販時,他們往往會對我吹噓和抱怨,不禁令我想起公司經理。一位薩爾瓦多嗜血幫派的頭目在炎熱的監獄牢房向我炫耀,說其同夥掌控了一大片土地,而且喋喋不休,老愛聊一份新的幫派休戰協議。聽他的口氣,會誤以為某位執行長正在宣布合併計畫。我還遇到一位魁梧的玻利維亞農民,他種植古柯(coca,提取古柯鹼的原料),興致勃勃地談論新種的成群毒品作物,猶如開店的園藝家,神采飛揚,滿口專業知識。那些最冷酷無情的歹徒,經常向我講述同樣困擾企業家的日常問題,譬如:如何管理手下、規避政府法規、尋找可靠的供應商,以及與宿敵打交道。
他們的客戶類似於消費者,會提出相同的要求。這些毒品買家猶如其他行業的客戶,會搜尋新產品的評論、愈來愈喜歡透過網路下單,甚至要求供應商負起某種程度的「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你可透過「暗網」(Dark Web)用比特幣(Bitcoin)匿名購買毒品和武器。我進入這種地下暗網時,跟一位冰毒(crystal-meth,又譯甲基安非他命)菸斗交易商打交道,這位仁兄跟亞馬遜的銷售代表同樣細心。(老實說,我想收回這句話。這位交易商的服務更週到。)我對全球販毒產業瞭解愈多,便愈想知道若將它視為企業來報導,會出現哪種結果。結果我就寫了本書。
我透過經濟學家的眼光去檢視非法販毒產業時,立即注意到許多事情,其一是緝毒官員會提報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但這些數字毫無意義。我抵達墨西哥之後,不久便在提華納(Tijuana)看見有人放火焚燒一大批毒品。士兵點燃了火種,然後退得老遠,只見一百三十四公噸的大麻陷入熊熊烈火,濃濃的刺鼻煙霧滾滾上升。緝毒人員從市郊倉庫的六個貨櫃中找到這批藏匿的毒品,破獲墨國史上最大宗的毒品犯案。這批毒品準備要出口,密封於一萬五千個沙袋大小的包裹內,上頭印著動物標誌、微笑圖示(smiley face)和荷馬.辛普森(Homer Simpson)卡通圖案,毒販以此表示這批貨將送往何處。緝毒人員測試和過磅這些包裹,然後拍照存證,隨即將其高高堆疊,淋上柴油後點火燒毀。大批民眾圍觀這熊熊烈火,手持機槍的士兵嚴防有人站在下風處,免得他們聞到氣味後產生幻覺。
該區的墨西哥陸軍指揮官阿爾方索.杜瓦爾特.穆希卡(Alfonso Duarte Múgica)將軍自豪地宣布,這批破獲的毒品價值四十二億比索(peso,又譯披索),當時相當於三・四億美元。某些美國報紙甚至加油添醋,根據這批毒品可在美國販售的價錢,宣稱其市值高達五億多美元。只要合理去分析,便會發現雙方都錯得離譜。杜瓦爾特將軍計算市值時,似乎是根據在墨西哥買一克大麻大約只需三美元來推估。根據這個價格,那批一百多公噸的大麻自然有約略三億美元的價值。在美國,一克大麻可能索價五美元,五億美元的市值便是如此估算的。即使只是粗略估算,背後的邏輯似乎很合理。然而,這其實很荒謬。不妨考慮另一種令人上癮的拉丁美洲出口貨物:阿根廷牛肉。若前往曼哈頓的餐館吃飯,八盎司的牛排可能要價五十美元,亦即每克二十二美分。按照杜瓦爾特將軍的邏輯,半噸重的小公牛就得開價十萬多美元。
養牛戶必須先屠宰小公牛,然後包裝和運輸牛肉。牛肉送到餐館,又得調味和烤製,等到端上餐桌之後,每片牛肉才有五十美元的價值。因此,牛肉產業的分析師絕對不會根據紐約餐廳的牛排價格,以此估算在阿根廷草原上吃草的公牛有多少賣價。然而,當局在阿富汗緝獲海洛因或在哥倫比亞截獲古柯鹼時,偶爾就會如此估算破獲毒品的價格。其實,毒品如同牛肉,必須歷經漫長的增值鏈(value-adding chain),才會有最終的「場外價格」(street price)。一克的大麻,在墨西哥市的夜店可能要價三美元,在美國大學宿舍則可賣到五美元。然而,這批大麻仍然藏在提華納的倉庫,尚未走私出境、切分為零售包裝,以及偷偷摸摸兜售給消費者,它們的價值當然要低得多。根據最佳估算數字,墨西哥的大麻批發價格約為每公斤八十美元,亦即每克只有八美分。按照這個價格,在提華納破獲的大麻只值一千多萬美元,或許價值更低,因為藏匿一百噸非法商品的人,絕對無法依照千克的售價去銷售。這批破獲的大麻確實很大宗,而且毫無疑問,損失毒品的卡特爾將飽受打擊。多數報紙宣稱,這件三點四億美元的毒品破獲案將可重創組織犯罪(organized crime),但這僅是憑空幻想:毒販實際蒙受的損失,可能不到這個金額的百分之三。
估算在提華納某個大型倉庫破獲的大麻價值時都能錯到這般離譜,我於是狐疑:假使應用基本的經濟學,從嶄新的角度分析毒品交易,會發現哪些蹊蹺呢?再檢視一次毒品卡特爾,便能清楚發現,販毒組織很像合法企業。哥倫比亞的古柯鹼製毒販管控供應鏈來維持利潤,與美國零售企業沃爾瑪(Walmart)如出一轍。墨西哥販毒卡特爾利用加盟連鎖擴張版圖,跟麥當勞有樣學樣。在薩爾瓦多,渾身刺青的街頭幫派分子曾經彼此殺伐、不共戴天,如今卻發現,共謀互利偶爾比相互競爭更有利可圖。加勒比海的罪犯將惡臭的島嶼監獄當成就業中心,暗中招兵買馬,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毒品卡特爾猶如大型公司,已經嘗試「離岸委外」(offshoring),把問題轉移到更脆弱的國家。毒販達到某種經濟規模之後,會仿效多數企業,致力於多角化。此外,他們跟大街的零售商一樣,飽受網路購物的衝擊。
從經濟和商業的角度去分析毒品卡特爾似乎極為反常。然而,如果不瞭解毒品交易的經濟情況,並且不斷引用虛幻的數據(比如在提華納燒毀市價五億美元的大麻),就會迫使政府採納無效的政策,平白浪費公帑與犧牲無辜生命。全球納稅人每年花費一千億美元打擊非法的毒品交易。單是美國聯邦政府就耗費了二百億美元,一年逮捕一百七十萬名毒販,將其中二十五萬人送進監獄。在生產和運送毒品的國家,軍方不斷打擊販毒產業,枉死人數之多,令人眼花撩亂。墨西哥的謀殺率令人生畏,但是在其他位於古柯鹼運送路線的國家,謀殺害命更是觸目驚心,每年有數千人因為打擊毒品集團而慘遭殺害。公共投資的規模龐大無比,但反毒證據卻過時老舊。
當我沿著販毒路線追查時,發現從玻利維亞到英國政府都一直在犯四大經濟錯誤。首先,各國都過分關注如何抑制毒品供應層面,但根據基本的經濟學原理,解決需求層面才更合理。切斷供應鏈與減少毒品需求量相比,前者更容易刺激毒品價格上揚,促成價值更高的犯罪市場。其次,有害的短期主義(short-termism)陰魂不散,各國政府短視近利,不願早期介入,寧可事後花錢收拾爛攤子。一旦預算吃緊,首先便刪除囚犯更生、創造就業機會與成癮治療之類的計畫,但是卻不斷挹注資金支援前線執法(可達成相同目標,但成本更高)。第三,毒品卡特爾採用敏捷靈活、無國界的全球商業模式,但政府的管制手段卻極其笨拙,仍然跳脫不出國家範圍。因此,毒販發現各國並未聯手打擊毒品時便會鑽漏洞,從某個司法管轄區逃到另一個管轄區求生存。最後要談根本的問題,就是各國政府誤將「禁止」(prohibition)與「管制」(control)劃上等號。販毒產業有數十億美元的利潤,而政府下令禁毒,起初看似合理,卻誤將販毒專利權拱手讓給全球最冷血無情的組織犯罪網。我愈瞭解毒品卡特爾如何做生意,便愈會猜想:倘若毒品合法化,毒販是否不會從中獲益,反而會走向滅亡?
後續章節會補充說明這些論點,但最要緊的是:只要體認毒品卡特爾是仿效大型跨國企業的方式運作,便更容易預測毒販的下一步行動,同時確保投入的反毒資金與人命沒有白白浪費。本書既是毒梟的商業手冊,也是擊潰他們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