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精準社交:上班族都需要的人脈管理法則,節約社交成本,精準投放資源,讓1%的菁英為你所用

原文書名:


9789865064341精準社交:上班族都需要的人脈管理法則,節約社交成本,精準投放資源,讓1%的菁英為你所用
  • 產品代碼:

    9789865064341
  • 系列名稱:

    RICH致富館系列
  • 系列編號:

    RI363
  • 定價:

    360元
  • 作者:

    張萌
  • 頁數:

    272頁
  • 開數:

    14.8x21x1.36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0630
  • 出版日:

    20220630
  • 出版社:

    高寶-希代
  • CIP:

    176.52
  • 市場分類:

    企業管理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85%的上班族都有人脈饑渴症,只是你不知道!
化解人脈焦慮,實行有效社交的一本人際關係全攻略!

蟬聯當當網成功勵志暢銷榜104週,2.9萬網友實用推薦!
百度公司總裁 張亞勤
Facebook首席運行官 雪柔.桑德伯格
樊登讀書創辦人 樊登
──共贏推薦!

卡內基曾說:「一個人的成功,有85%來自人際關係。」
便捷的網路讓我們的交友更加廣泛,社群好友加起來動輒幾千人,
但是當你工作遇到困難,需要朋友幫忙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會是誰?
拿出手機翻遍了Line、Facebook、Instagram,這些人之中,又有誰願意幫忙呢?

朋友多≠人脈廣,想要讓人脈澈底發揮價值,就必須減少無謂的成本支出,並幫你的社交瘦身!
作者張萌曾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五度出席APEC CEO高峰會、兩次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螢幕,受到各國總理、首相、國務卿等近30位領導人接見,也是幫助700萬青年實現財富增長的個人品牌戰略專家。
他在本書中分享個人品牌管理術、促進溝通的說話技巧,以及諸多新人、上班族、創業者的職場經驗談,並用創業7年的豐富經驗與資深講師的身分,提出人脈經營的投資策略:

.利他思維: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創造個人優勢,讓厲害的人時時刻刻想到你。
.10/20/150法則:管理與隨時更新你人生中最重要的180人的關係,幫助自己順利實現目標。
.六度分隔理論:拆除社交圈的圍牆,讓不同圈子的資源相互流通,產生跨領域的新價值。
.裂變法則:透過一個人來結交另一群人,打造資源富足、互惠互利的專業領域平臺。
.人脈分層法則:將人脈圈以親密程度、職業類別仔細劃分,在關鍵時刻迅速找到對的人。

經營人脈的最終目的,是要用最少的社交成本讓最有價值的人才為你所用,
我們能從中獲取豐富的資源,提升人生效率,實現複利成長!


【如果你有以下症狀,趕緊翻開這本書,尋找解方!】
.剛畢業覺得自己毫無優勢,建立人脈好困難→使用利他思維,創造獨特價值
.努力想要給人好印象,卻不知道該怎麼表現→學會三點定位法,讓人馬上想到你
.參加公司舉辦的聚會活動,卻不知道該怎麼聊天→拿出偏愛地圖與禁忌地圖,閒聊不翻車
.打開手機發現好友都是按讚之交,覺得身邊沒厲害的朋友→用10/20/150法則管理人脈,找出專業領域的大咖


【首席推薦】
.「張萌是年輕人中自我管理、效率優先、充滿正能量和領導力的傑出典範,我認為對年輕的朋友們會有很大幫助。」──百度公司總裁 張亞勤
.「祝福LEAD(立德領導力)帶領的男孩、女孩們,在世界各領域開創未來,引領新高度。」──Facebook首席運行官 雪柔.桑德伯格
.「時間的開始是從零開始的自己,時間的盡頭是更好的自己,中間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成長的過程。」──天九共享集團全球CEO兼國際集團總裁 戈峻

作者簡介


張萌
時間效率管理專家、個人品牌戰略專家、暢銷書作家、年度影響力作家。
青創智慧科技董事長、「極北咖啡青年創新加速器」創辦人、立德領導力(LEAD)創辦人、「下班加油站」創辦人、全球青年領導力聯盟(GYL)創辦人,幫助700萬青年提升個人影響力和職場競爭力。
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英國語言文學與經濟學雙學位,後保送留校攻讀功能語言學與腦認知心理學博士學位。
曾出席博鰲亞洲論壇、五度出席APEC CEO高峰會、兩次登上美國紐約時代廣場大螢幕,受到各國總理、首相、國務卿等近30位領導人接見。
出版:《精準社交:上班族都需要的人脈管理法則,節約社交成本,精準投放資源,讓1%的菁英為你所用》(高寶書版)、《人生效率手冊:你如何過一天,就如何過一生!全球青年領袖張萌送給年輕人的成長加速器,教你不走彎路,快速成為「人生勝利組」!》、《精力管理手冊》、《加速:從拖延到高效》等暢銷書。
新浪微博:@張萌_萌姐

書籍目錄


第一章 從「受歡迎」到「被需要」,高情商者的關係躍遷術
01「受歡迎」還是「被需要」,關鍵看價值
02我是誰,我需要什麼,我能提供什麼
03「我需要幫忙」或「給你一個機會」
04先講價值,因為「必有重謝」真的很低端
05不被需要,千萬別一廂情願

第二章 如何培養成為「紅人」的品牌管理能力
01實力堅強的品牌來自實力堅強的本領
02主角光環就是能成事的感覺
03講一個與自己相符的品牌故事
04好品牌就是有「眼緣」
05送你一張可靠的數字名片

第三章 怎麼做,才能讓自己變得更「值錢」
01你的一無所有,只是視角問題
02跟大咖親密接觸的底氣
03用線繩的覺悟換取珍珠的身價
04擺脫路人甲困境只需要5步驟
05所謂人脈焦慮,不過是種假像

第四章 跟圈外人交朋友,高情商者的圈層融合法
01有多少種朋友,你就有多少種可能
02六度分隔理論,幫你拆掉圈層的壁壘
03把認識一個人變成得到一個世界
04永遠不要想著跟所有人交朋友
05守住界線感,關係恰到好處

第五章 如何有效平衡解決社交和精進
01我為什麼不主張「硬撐」
02避免生活被社交拖垮的演算法
03怎麼在關鍵時刻找到對的人
04讓「變現」永遠都是現在進行式
05試錯是個大成本,越低越好

第六章 直擊痛點,只有高情商者才能解決的6個社交難題
01沒有不能拒絕的事,只有不懂拒絕的人
02別讓安慰變成捅刀子
03幫忙幫成仇人是怎麼回事
04真正的高情商,就是敢明目張膽地恭維別人
05越「罵」越親近才是真的高手
06不是任何人的「對不起」都能換來「沒關係」

第七章 讓閒聊更有價值
01溝通之前先來點開胃「閒聊」
02聊得開心,就必須你來我往
03兩幅地圖,保證閒聊不翻車
04聊得來還不夠,一起奮鬥才有效
05溝通錯題本,復盤讓溝通持續精進

推薦序/導讀/自序


我看過很多以介紹和推薦為主的前言,但那不是我喜歡的風格。作為奮鬥者的同行者和朋友,我更願意在這裡幫大家明確說明關於高情商的三個關鍵問題:

一、高情商到底是什麼
我就不用其定義來回答了,因為那樣對你沒有太大的幫助,我只能告訴你我眼裡的高情商是什麼。我所理解的高情商就是「高效運用你的情商來解決實際問題」,讓它成為你實現目標的最大助力。
如果你說「好好說話,做一個受歡迎的人」也算是高情商,我會為你按讚,但是我要告訴你,那只是高情商帶來的好結果。如果不能帶來價值,助你實現目標,那麼你的「好好說話」很可能就會讓對方感到厭煩,因為大家都很忙,沒時間聽你閒聊;如果不能成為自己的奮鬥助力,你「受歡迎的人」的人設就會被貼上「好人病」的標籤,它的學名叫作「取悅症」,這是病,得治。

二、修練高情商很難嗎?
在我的《高情商領導力》線下課程中,被問到最多的就是修練難度的問題。關於這個問題,我只能說我有一個好答案和一個壞答案,但是我打算先告訴你壞答案:高情商的修練,確實挺難的。高情商是要用來跟人打交道的,而這個世界上最難琢磨的就是人心,更何況我們還要透過與人打交道實現目標。雖然我為此準備了不少方法,但是我還是沒辦法向你解釋清楚,這個道理就像標注再準確的食譜都沒辦法告訴你「少許」、「若干」到底是多少是一樣的。高情商的修練,你說難還是不難?
我再把好答案告訴你,這個好答案就是—難是一件好事,這件事雖然難,但是值得信賴。這裡面的力道的確很難拿捏,我也沒辦法確實告訴你應該用幾分力,而且每次做到恰到好處所需要的力度也不盡相同,但作為一個過來人,我總能夠給你一些實用的建議。不管是用來捅破窗戶紙的思維破壁,還是拿來就用的實際操作方案,我都替你準備了不少。
只要你勤於實踐,那些我沒辦法透過文字清晰表達的東西,你通通都能融會貫通與巧妙運用。禪宗有句話,大意是「道不可道,然近道之道不可不道」,道理與此大致相同。
高情商很難,難在那些不可言說的分寸拿捏,但是我能給你「近道之道」,你就可以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如此,你還會覺得難嗎? 當然,這個功夫肯定需要你自己來下。難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它能幫助你超越絕大多數的競爭對手。高情商者之所以能夠卓爾不群,所憑藉的就是這個「難」字而已。

三、修練高情商就一定會成功嗎?
關於這個問題,雖然我很想給你一個肯定的答案,但是我不想騙人,哪怕是善意的謊言。我只能告訴你,我的《精準社交:上班族都需要的人脈管理法則,節約社交成本,精準投放資源,讓1%的菁英為你所用》是為那些奮鬥者準備的。
書裡的每一個方法都是為了幫奮鬥者解決問題而設計的,書裡的故事也都是奮鬥者自己的故事。至於那些讓人熱血沸騰的大佬傳奇,不是沒有,但是真的很少,而且本書也不打煽情牌,這對習慣於雞湯思維的人來說,確實不過癮。
如果你是個奮鬥者,我能告訴你的就是,修練高情商會成為你強大的助力。讓高情商成為奮鬥者助力,這是我做高情商課程的初心,也是寫這本書的終極目標。你需要做的就是儘管拿出奮鬥者的魄力,因為這本書就是為你準備的。
我希望每一個奮鬥者都能成功,就像我對成功的渴望一樣熱切。在這一點上,我們是一致的。贏,就是戰勝過去的自己!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除了你的努力,你還需要修練這個能夠「變現」的高情商。
如果這本書需要一個標籤的話,我希望這個標籤是:一本「硬核」情商書。

文章試閱


第一章 從「受歡迎」到「被需要」,高情商者的關係躍遷術
01「受歡迎」還是「被需要」,關鍵看價值

小雪是個非常優秀的女孩,在「第二屆又忙又美大賽」中有不錯的表現。他也是青創客中非常出色的一位,尤其在高情商領導力方面做得很好。但是,事情一開始並不是這樣的。
小雪是那種讓人一見面就放下提防之心的女孩,有著圓圓的臉蛋,臉上永遠帶著笑容,走起路來帶著一陣風,重點是他還非常熱心。某一次課堂休息時,我發現他在一群陌生人中間聊得很愉快,於是我開始關注他。
後來我跟他說,在網路時代,他應該建立自己的創業大會,挑戰自己,當一名會長。不得不說,他的執行力非常強,才幾天的時間,他就組建了自己的社群,而且規模還不小。
當他向我求助的時候,他的話讓我感到非常意外,他說:「萌姐,我是不是那種情商特別低的人? 我是不是人緣很差?」聽得出他話語中那種掩飾不住的挫敗感。由於不清楚事情的原委,我沒有急於表明態度,而是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我覺得我的人緣還不錯,應該是那種比較受歡迎的人。但是為什麼在我需要幫助的時候,那些能夠幫我的人卻沒幫我,而去幫助別人? 他們不幫我,我不難過,我難過的是他們明明有能力對我伸以援手,卻選擇了袖手旁觀,去幫助別人。」
他並沒有繼續講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但我明白了他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他的煩惱是:我明明是一個受歡迎的人,可為什麼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朋友們卻沒幫他,而選擇幫助別人?
不得不說,這種情況並不是個案。在回答「為什麼」之前,我們先來整理一下這其中的內在邏輯。但凡有這樣疑惑的人,他們對高情商的認知都有這樣的特點:
1.那些擁有好人緣或受歡迎的人就是所謂高情商的人。
2.因為我是受歡迎的人,所以得到別人的幫助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我知道小雪這些話不是在抱怨,而是他真的很迷惑,因為現實跟他對高情商的一貫認知之間出現了不可調和的矛盾。他並不是真的懷疑自己的情商,也不是懷疑自己的人緣,他懷疑的是「高情商在現實社交當中的價值」,而他的疑惑其實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表達:高情商,在我們的奮鬥中到底能不能「變現」?
到底能不能「變現」? 答案是,能。在我的《高情商領導力》課程裡,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高情商是可以「變現」的,是所有奮鬥者不可或缺的重要助力。既然高情商是可以「變現」的,那為什麼還會出現小雪那樣的困境呢? 問題的根本就在於這類型的人對高情商的認知出現了偏差。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升級對高情商概念的認知,升級後,我們對高情商必須有這樣的認知:高情商者會讓別人感到很舒服,會受到別人歡迎,但並不是所有讓別人感覺舒適的人都是高情商者,還可能是「取悅症」患者。讓別人感覺舒適,並不等於一定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如果別人樂意幫你,你很幸運,那是情分;反之,也無可厚非。
有些人也許會想:要是按照這個邏輯,高情商豈不是更不容易「變現」了嗎? 為什麼還要升級對高情商的認知呢? 我們這麼做是為了看清楚高情商「變現」的認知關鍵—價值。
對高情商的認知升級之後,我們眼裡的高情商應該是這樣的:高情商者會讓別人感到舒適,這點很重要。但比這更重要的是活用自己的價值,促進高情商「變現」,這就是我經常強調的「價值錨點」,是高情商中高層次的價值。唯有升級對高情商的認知,理解了「價值錨點」,才能更好地讓高情商落實、「變現」,為你的奮鬥助力。
在理解小雪困境的真正原因後,我對他說:「你並不是一個低情商的人,最起碼你有好人緣,你身邊很多人都喜歡你,這是個不錯的開始。你現在煩惱是你沒有參悟到高情商中的『價值錨點』,而它是讓情商『變現』的關鍵因素。」
那麼,為什麼有了「價值錨點」的加持,高情商變現就會變得很容易了呢? 很簡單,在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不管建立什麼樣的關係,都不外乎兩個因素:
1.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我們常所說的舒適感,對方跟你在一起感覺很舒服,就願意跟你建立某種連結。但是這種連結是偏感性的,同時也是非常鬆散的。喜歡就多接觸,不喜歡就少接觸,它的隨意性、偶然性很強。
2.價值因素
就是你某種價值是對方非常需要的,對方想要達成相關目標,就不得不與你建立連結。你自身價值的可替代性越低,對方與你建立連結的必然性和強度就會越大,這是一種超強的連結。
高情商變現其實就是把人緣變成人脈,從而為你的奮鬥助力。當你需要幫助時,身邊總有幾個得力的朋友主動為你加油打氣,這也是修練高情商的目標。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好人緣—情感因素是高情商變現的催化劑,而硬性需求—價值因素才是關鍵所在,這是高情商「價值錨點」的內在邏輯。
我們用更加直白的話來說,別人會不會與你建立很強的聯繫,更多是取決於對方是否需要你的價值,而好人緣、受歡迎則會最大限度地降低這個過程的成本,縮短這個過程的時間。再直白一點,如果現在有兩個人同時向你求助,而你只能幫一個,一個是對你來說非常有價值的人,另一個是你感覺很不錯的人,你會怎麼選?
相信很多人都會選擇那個自己需要的人,而給那個感覺還不錯的人發一張「好人卡」。所以,要理解「價值錨點」就一定要明白,「好人卡」不只在戀愛中才有,如果你不具備「價值錨點」思維,即使你真的很受歡迎,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收到的也有可能是「好人卡」,而不是真真切切的幫助。
所以你是一個真正的高情商者,還是一個自以為是的高情商者? 回想一下過往的經驗,看看你有沒有遇到過小雪這樣的困境,順便也看看你身邊那些「社交達人」,如果他們有困難找你幫忙時,你會幫哪一個,又會發給哪一個人「好人卡」?
總而言之,「價值錨點」既是高情商變現的關鍵也是鑑別高情商的試金石,理解了「價值錨點」,就能幫助你在人際關係裡實現從「受歡迎」到「被需要」的躍遷,而「被需要」的價值則是別人無可替代的。因此,要用心使用「價值錨點」。


02我是誰,我需要什麼,我能提供什麼
幾乎所有剛開始接觸我高情商課程的學員都會被要求自我介紹,與一般的自我介紹不同的是,我所要求的自我介紹不是單向的介紹,而是雙向互動的,我把這種方式叫作「三點定位法」,又叫作「社交自畫像」。
我會要求他們用幾個關鍵字或者幾個簡短的句子來介紹自己,然後用這些關鍵字或短句當中的關鍵資訊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所有新人都要按照這個要求介紹自己。而這,只是個開始。
等新人按照要求介紹完自己之後,我會對他身邊的人提問:從他的自我介紹中,你得到什麼關鍵資訊? 這些資訊能不能說明你要不要與他建立連結的決定? 你準備從哪方面跟他建立連結? 如果我得到的答案是否定或者是模糊不清的,那我得要求這位新人重新做一遍自我介紹。規則不變,直到他身邊的人給出讓人滿意的答案為止。
一般來講,這個過程需要經過來回三、五次的修正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正常情況下都會經歷這樣的過程:
「大家好,我叫××。我今年××歲,來自××,畢業於××,是一名××。」
「大家好,我來自××,畢業於××,是一名××,我平時喜歡××,我能在××方面為您提供幫助。」
「大家好,我叫××,我是一名××,能夠為您提供××方面的幫助,我喜歡××,希望能夠在××方面得到大家的幫助。」
如果是按照第三種方式來做自我介紹,坐在他身邊的人就能夠透過這些資訊快速做出判斷,馬上就能瞭解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他能夠為別人提供什麼樣的幫助,他需要什麼樣的幫助,我是不是需要他的幫助,我能不能提供他什麼幫助,甚至我身邊有誰需要他的幫助,又有誰能夠提供他什麼幫助。
如此一來,你不光能快速決定要不要與他建立連結或者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進行連結,就連身邊有什麼樣的資源可以讓你與他建立連結都能清晰明瞭,還有比這更加高效率的自我介紹方式嗎?
我們來總結一下三點定位法:用幾個關鍵字或簡短的句子來形容自己,為自己畫一幅「自畫像」,這幅「自畫像」必須能清晰傳達出三個關鍵資訊—我是誰、我能提供什麼、我需要什麼,以便使用「價值錨點」思維在社交網路中找到自我價值的精準定位。
需要注意的是,用來畫「自畫像」的關鍵字以五個詞最佳,少於五個,很可能無法保證這三個關鍵資訊能夠被完整輸出。比如「我是誰」這個關鍵資訊就包括兩個部分,一個是你叫什麼,另外一個就是你是做什麼的,二者缺一不可,如果缺了叫什麼名字,那將來對方在需要聯絡你的時候,很可能會因為不知道怎麼稱呼你而放棄。再比如說,「我能提供什麼」,這一點也能分作兩部分,一個是職業賦予你的,一個是愛好賦予你的。
所以為保證三個關鍵資訊的完整性,畫「自畫像」的關鍵字最好不要少於五個,但是也不能過多,過多則會因為無關資訊的干擾而弱化三個關鍵資訊的存在感。五個並不是標準數量,卻是最常見的,這個標準是要保證三個關鍵資訊的完整性和鮮明感。
我一般都會以自我介紹的方式幫助學員一步步推導出三點定位法,但是它絕不僅僅在做自我介紹時可以用到。與其說這是一個體面的自我介紹方法,倒不如說是一個更加高明的自我價值認知。
在這個時代,想要與我們建立連結的外在因素簡直太多了,我們從來沒有認識過這麼多陌生人。同一個地區、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單位、同一個線上社群、有共同興趣與愛好、喜歡同一個品牌,或者只是簡單聊過幾句順便加個好友的。在這麼多人之中,你要怎樣快速找到你所需要的人? 怎麼樣讓需要你的人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你? 三點定位法就是個不錯的方法。
越來越高級、便捷的通訊方式讓我們能輕易地聯繫到很多人,我們從不曾擁有這麼龐大的人脈資源。不管你有什麼樣的需求,有能力滿足你需求的人都是一類人,而且遠不止一、兩個。
決定誰跟你之間會發生故事的關鍵因素,就是你在第一時間想到了誰。在你的資源搜尋榜上位置排名越前面,你們之間發生故事的機率就越大。反過來也是一樣,你在別人資源搜尋榜上的位置很多時候比你自身的價值還重要,這三點定位法就是能夠幫助你快速占領他人資源搜尋榜前面位置的「超級神 器」。
學會三點定位法之後,你應該要把下面這三件特別重要的事變成你的本能:
1.經常用這三個關鍵資訊對自己的價值認知進行修正:時刻清醒地認識到「我是誰、我能提供什麼、我需要什麼」,把這些關鍵資訊傳遞出去,並確認對方是否接收。
2.當面對一個陌生人的時候,能夠快速運用三點定位法對他進行社交價值定位:如果他沒有告訴你足夠的資訊,那就想辦法讓他告訴你,不管是直接從他那裡獲得還是間接從熟悉他的人那裡獲得都可以,不然你就沒辦法從自己的資源搜尋榜上及時找到他。
3.運用三點定位法對自己的通訊錄進行資源整合,並及時更新和校正:在整合之後出現在通訊錄裡面的人名後面至少應該有這樣的備註:行業、職位、產品、合作需要。然後注意及時更新,比如某某轉行了、升職了、解鎖新技能了,這些應當詳細記錄在他的備註中。
堅持做這三件事情,直到將其變成自己的本能反應,這時候,三點定位法對你來說就不只是一種方法,還變成了一種思維方式,也只有到了這個時候,你才算是真正學會了三點定位法。
我的建議是:馬上開始做這三件事,直到成為你的習慣。不管是不是理解了都要去做,如果你已經理解了,在做的時候就會發現,它比你原先所理解的還要神奇,這也是我們說的—透過行動去疊代你的自我認知。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也不要緊,你會發現有些東西做著做著就熟悉了。
所以開始行動,從今天開始,運用三點定位法做好你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