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MVP製造機:看大聯盟頂尖球隊如何用科技顛覆傳統、以成長心態擁抱創新,讓平凡C咖成為冠軍A咖

原文書名:The MVP Machine: How Baseball’s New Nonconformists Are Using Data to Build Better Players


9789869874151MVP製造機:看大聯盟頂尖球隊如何用科技顛覆傳統、以成長心態擁抱創新,讓平凡C咖成為冠軍A咖
  • 產品代碼:

    9789869874151
  • 系列名稱:

    入魂
  • 系列編號:

    2HSP0002
  • 定價:

    630元
  • 作者:

    班.林柏、崔維斯.索契克
  • 譯者:

    李秉昇
  • 頁數:

    488頁
  • 開數:

    17x23x2.5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00514
  • 出版日:

    20200514
  • 出版社:

    堡壘文化-遠足文化
  • CIP:

    528.955
  • 市場分類:

    企業管理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AMAZON分類榜百大暢銷書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哈佛商業評論、《刻意練習》作者艾瑞克森一致好評盛讚

天才無法複製,但MVP可以打造!
「後魔球時代」最重要的人才養成革命!

2000年代初期,在《魔球》(Moneyball)一書的啟蒙下,美國棒球界的數據分析「賽伯計量學」(Sabermetrics)運動,徹底改變球隊評價球員的方式。但來到2010年代末,大聯盟所有球隊皆已搭上數據分析的列車,熟悉如何正確評價球員過去的表現,各隊需要新的競爭優勢才能脫穎而出。魔球時代畫下句點,下一波棒球革命已經到來:以「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作啟發、以資料實證作基底,追求打造出更強更好的球員。

透過《MVP製造機》這本書,作者林柏和索契克將帶領讀者一探後魔球時代下,除了試圖在選秀和交易市場上,做出比對手更精明的決策,思維最先進的球隊如何開始嘗試發展出比其他隊伍更好的球員養成系統。

他們帶讀者潛入球界幕後,探索在大聯盟系統之外所發想出的新科技與革命性手法,如何顛覆傳統的投球和打擊教條,經由深入的訪談與縝密的資料研究,我們能看見許多在聯盟邊緣生存的打者如何躍進成全壘打重砲、快要被時間淘汰的浪人投手怎麼搖身一變晉升王牌先發,以及當代教練團和球探機制如何被這波思維革命所顛覆。

除了透過有效率的科技與數據使用,讓所有原本被認定有成長極限的球員都能夠因此有所強化,突破自身的極限天花板外,這些思維先進的大聯盟球隊更試著透過企業內體制的改造,讓球員與球團達成「進步共識」,進一步促成「恆毅力」的思維觀念,在兩樣新觀念加成之下,打造了與眾不同的養成優勢。

在書中我們能一窺包括2017和2018年的世界大賽冠軍休士頓太空人和波士頓紅襪,如何運用先端科技致勝,抱走金盃;長期不受看好的矮小球員亞土維(Jose Altuve)和貝茲(Mookie Betts)打破成見,蛻變為長打好手和年度最有價值球員;藉由新科技輔助與開放性思維的強化,賈斯汀•透納(Justin Turner)修正並進化了自己的打擊模式,從內野工具人搖身一變成為重砲明星三壘手;特立獨行的投手包爾(Trevor Bauer)從業餘時期就想盡辦法運用客觀數據和科技工具精進自己,把自己從身材條件不佳、先天運動協調性不好的弱勢,改造成足以競爭年度賽揚獎的先發投手。

《MVP製造機》不僅擘劃未來棒球的藍圖和可能面貌,也道出超出棒球領域的啟示:成功往往不是來自直接從外部引進菁英、頂尖人才,而是來自開發未竟的潛能、極大化自我能耐。此書點出的教學和人才培育觀念,不只對職業運動有革命性的衝突和影響,對一般商業界和管理領域亦深具啟發性。

作者簡介


崔維斯•索契克(Travis Sawchik)
數據分析網站《FiveThirtyEight》的專職作家,也經常為體育內容網站《The Athletic》克里夫蘭版撰寫報導。他曾任職於《匹茲堡論壇評論報》(Pittsburgh Tribune-Review),負責採訪匹茲堡海盜隊。索契克著有《紐約時報》暢銷書《大數據逆轉力:數據狂人、棒球老教練和他不起眼的球員們》(Big Data Baseball)。他曾獲美聯社最佳全國運動編輯獎(National Associated Press Sports Editor Awards),包括ESPN、《Grantland》、大聯盟電視網等知名運動媒體都曾援引他的作品。索契克現居於俄亥俄州貝伊村。

班•林柏(Ben Lindbergh)
體育內容網站《The Ringer》的專職作家,也是棒球數據網站《 Fangraphs》網路廣播節目《 Effectively Wild》的主持人之一,經常受邀上大聯盟電視網的談話節目擔任來賓。他之前曾任職於《 FiveThirtyEight》和《 Grantland》等網站,亦曾擔任權威棒球媒體《 Baseball Prospectus》的總編輯。林柏曾合著《紐約時報》暢銷書《 The Only Rule is It Has to Work》,並於 2019年獲得美國棒球研究學會( SABR)棒球歷史分析與評論獎( Historical Baseball Analysis/Commentary Award)。林柏現居於紐約市。

譯者簡介


李秉昇
畢業於臺大翻譯碩士學位學程口譯組。熱愛體育賽事、棒球、美國職棒,從大一起撰寫棒球文章、編譯體育新聞,目前為FOX體育臺官網、UDN聯合新聞網、運動視界網站的大聯盟專欄作家,另擔任過FOX體育臺記者、《好球帶》節目播報、中華職棒賽事英語播報,也是棒球Podcast節目《Hito大聯盟》的主持人之一。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Hito大聯盟》節目官網:hitomlb.com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敘述深入淺出,行文淺白易懂,即便觸及較為進階的運動科學領域與相關細節,也能
用一般人能理解的語言呈現出來。
2.書中含有大量大聯盟業界知情人士的獨家分享與分析,以及作者在觀察球員實際訓練
現場的第一手報導和經驗談。許多實際的科技器材、訓練方法、操演實作,都被具體而
生動的記載在書中。這些應會是台灣棒球從業人員、體育媒體相關人士、棒球運動愛好
者深感興趣,且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內容。
3.帶出超越《魔球》的新觀念:只要培育手段、養成方法正確,人人都能改變自己原先
認定的能力天花板,突破極限達到表現和績效的新巔峰。
4. 本書也能連結至臺灣國內球界吸引國內相關人士。 例如2019亞錦賽意外英雄劉致榮,某種程度也是靠著新運動科學的輔助訓練,採納類似的新浪潮精進自己,成就出更強的體能和球技表現 。

推薦序/導讀/自序


《MVP製造機》描述棒球正在經歷的變革,由一群勇於創新的人主導,運用一系列的新工具、新科技和進階數據,改變我們所認識的棒球。
──《紐約郵報》

好長一段時間,像我一樣的數據魔人都忽略了「人才挖掘與養成」中的「養成」環節。《MVP製造機》這本書重重打臉我們。索契克和林柏以既具說服力又鮮活的筆法,傳達一個重要訊息:棒球員的成功與否,不全取決於天分,更重要的是勇於創新、願意付出努力的決心,以及採納科學化訓練的意願。讀完這本書,你對棒球的想法會明顯改觀。
──美國知名數據分析內容網站《FiveThirtyEight》創辦人暨總編西爾佛(Nate Silver)

我希望本書能花多點篇幅討論,紅襪在本世紀拿到的冠軍數量足足是洋基的四倍之多,但《MVP製造機》還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深入剖析數據分析時代,解鎖球員潛能和打造贏球隊伍的各種挑戰。
──美國知名體育內容網站《The Ringer》創辦人兼執行長西蒙斯(Bill Simmons)

在《MVP製造機》這本書裡,索契克和林柏以非常有說服力的筆法,寫出一個讓人們重拾信心的故事:棒球世界裡,純粹的奇蹟真的存在。
──華盛頓郵報

就算你是不懂自責分率的商業人士,也能抓到這本書的核心理念:下個世代的科技和分析技術,會大大扭轉頂尖人才培育的方法和典範。
──哈佛商業評論

《MVP製造機》從棒球發展的最前線提供報導和紀錄,令人大開眼界。
──大西洋雜誌

高速攝影機和雷達追蹤系統徹底改變棒球員的訓練方式,提供球員精準、詳細且具體的數據回饋。《MVP製造機》令人著迷,一步步介紹近年普通的大聯盟球員如何憑藉有目的且刻意的練習,改造自己成為傑出的強打豪投,達到前所未有的球技高峰。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心理學家、《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作者艾瑞克森(K. Anders Ericsson)

索契克和林柏精準地詮釋了大聯盟球隊在「不進步就等死」的思維下,所開拓的新尖端領域:運用大量資料及科學科技的輔助,大幅改革球員養成手法的全聯盟浪潮。近幾年,大聯盟球界出現許多具備高度好奇心與成長心態(growth mindset)的球員和教練,他們創造了一個非常適合創新和重新思考傳統的環境。《MVP製造機》精彩揭露了棒球界最新的產業革命。
──大聯盟洛杉磯天使隊總管艾普勒(Billy Eppler)

《MVP製造機》不只對棒球的資訊時代抽絲剝繭、闡述其來龍去脈,還指引出穿梭當代棒球的新路線,提供通往棒球界下個頂尖球員的藏寶圖。
──ESPN棒球記者、大聯盟專家棒球記者派森(Jeff Passan)

隨著棒球運動的發展和棒球訓練方式的不斷演進,《MVP製造機》清楚呈現了當今棒球球員養成的面貌。現在的球員和教練,時時刻刻都在尋求突破自我極限、極大化能力效益的方法。林柏和索契克為讀者提供當今球員發展的精彩細節,揭示球員如何擴大創新訓練和自我提升的疆界,也談到他們透過各種細微調整以達到球技新境界的渴望。這本書精確描繪出當代球員養成以及對個人最高成就不停追逐的樣態。
──大聯盟亞利桑納響尾蛇隊行政副總裁暨總管海森海森(Mike Hazen)

很多書都宣稱自己是魔球2.0,但這本書才是最能體現魔球2.0概念的一本。《MVP製造機》記錄了改寫棒球根本觀念的種種轉變,這些轉變將主導棒球的權力,移轉回球員和教練的手中。
──前大聯盟休士頓太空人隊研發與球員養成主任、大聯盟亞特蘭大勇士隊總管特別助理法斯特(Mike Fast)

索契克和林柏一直走在進階棒球分析浪潮的前端。《MVP製造機》帶我們了解棒球界新興的競爭優勢,在這波浪潮中,球員也跟上了高階棒球思維的進展,運用新工具來幫助他們成為更優質的大聯盟選手。毋庸置疑的是,現在的大聯盟球隊若要贏球、贏得分區冠軍、乃至世界大賽冠軍,必須得乘著這浪潮。
──大聯盟電視網主播肯尼(Brian Kenny)

包爾無疑是我心中大聯盟裡面最迷人的球員之一,總覺得他的腦袋是個錯綜複雜的宇宙,裡面的謎樣能量總讓他能不斷進步;如果可以像他一點,平凡人如我或許也有一絲希望。這本書就是這股力量的解碼手冊,無論在球場、職場、人生,這個系統讓我們變強,成為更好版本的自己。
──美國非營利組織Give2Asia亞太經理 張瀞仁Jill

這本書告訴我們,用對方法,普通的雜魚都可能變成MVP;其他領域又何嘗不是如此?透過此書,願你我都能受到啟發,突破個人極限,成為各行各業的MVP! ──本書譯者,棒球Podcast節目《Hito大聯盟》的主持人 李秉昇

理解MVP的製造,不一定讓你成為MVP,但至少不會讓你無意識的成魯蛇。
── 導演 盧建彰

專業文章的中譯向來艱難,冷門專業的翻譯更是難上加難,運動科學從美國崛起可能還不到50年,在國內相當冷門。很高興看到《MVP製造機》以中文呈現給讀者,過程想必倍極艱辛,其內容相信能對國內棒球界、運動科學界、職業運動界,乃至眾多愛好者都有所助益。
──棒球研究者 鐘勝宏

[推薦序]
人人都可能成為MVP
資深球評 曾文誠

何謂MVP?在定義MVP之前,是否該把選手分門別類一下,如果按大聯盟的話,首先是適應不了大聯盟,但卻能屠宰小聯盟的所謂「4A」球員,接下來是邊緣的浪人、然後是板凳替補、先發球員、明星選手,最後才是明星中的明星、MVP。對於MVP我們一直說它是「最有價值球員」,能拿到這個殊榮,球隊是不是勝率最高、是不是能進季後賽的隊伍,這個一直有點爭議,但毫無疑問的是,被稱為MVP肯定是獨一無二,是佼佼者,就像那位名叫麥可·楚奧特(Mike Trout)。

要成為MVP一定是天賦異稟,還有後天的努力,不是每個人都是楚奧特,這是我們過去的認知。
不過真是如此嗎?這本《MVP製造機:看大聯盟頂尖球隊如何用科技顛覆傳統、以成長心態擁抱創新,讓平凡C咖成為冠軍A咖》似乎要顛覆我們的觀念。

這本書用現為紅人隊投手包爾的故事來貫穿。關於包爾,我在轉播或閱讀資料時,很難不對他另眼相看,他就是那種傳統眼中我們視為「怪咖」的人。賽前和局間包爾和捕手的熱身傳接球,他和別人不同,包爾總是用盡全力擲向捕手,好像他和捕手有仇或捕手剛弄壞他的手機似的,這種特別的熱身方式不管是哪一個轉播單位必然不會放過,因為那太獨樹一格,過去認為超怪的方式,今天看了此書才了解,包爾這種不同於常人的熱身是有道理的,是有其科學根據的。

包爾沒有太好的運動能力,沒有太好的身體素質,但這不影響他想成為明星投手,進而拿下塞揚獎的夢想,所憑藉著就是他的決心,還有精進投手技巧的堅持,這份堅持的背後並不是蒙著頭的亂練,而是要講出道理有其科學根據的訓練。

這就是這本書的精神所在,經由科技協助,MVP不再是遙不可及、專屬某些人的頭銜,應用得宜(別忘了還有努力的練習)人人都可能成為MVP。所以閱讀本書,有時你會覺得像讀科技雜誌,一堆你可能沒聽過的高科技產品,像什麼「艾傑攝影機」、「K背心」、「普洛提斯」還有很炫的公司名「動眼追蹤科技公司」,這些器材有些是動態攝影,有些是提高訓練效果,更有些一開始是拿來做為增強高爾夫擊球能力的器具,但如今都變成讓棒球場內小蝦米變大鯨魚、讓平凡C咖成為冠軍A咖的利器。這些大鯨魚包括你可能聽過的道奇隊透納、印弟安人隊的J•拉米瑞茲,還有你或許不熟悉,但在書中被稱為「生對年代」的E•懷特。

這是一本告訴你在新浪潮下,藉由大數據、科技協助下,大聯盟不止是已「上太空」而且是深入太空中的最深層,未來的棒球發展、至少在大聯盟這一塊,將會因此產生極大的變化,這是本書所預測的,也是很值得一看之處。

最後要說的是,應該很少人在書寫序的時侯提到譯者,不過我必須說一下本書的翻譯李秉昇,他算是我FOX體育台的同事,但重要的是本書的原著《The MVP Machine》最早就是由秉昇在他所主持的podcast「HITO大聯盟」當中介紹的,當時就對此書留下很深的印象,沒想到如今有中文版問市,而且是由英文翻譯專科及長期研究大聯盟的秉昇來負責,真是在合適不過了。

我拿到此文本時和秉昇開玩笑說如果看到錯誤,你要好好請客,他說沒問題,但這一頓飯我好像都沒吃到。

新的革命正在展開
棒球球評 潘忠韋

在打棒球的那二十五年裡,每一天都有同樣的念頭在腦裡打轉:「我要變得更強、把球打得更遠!」。
在那個沒有手機、沒有網路,看日本職棒都還需要靠小耳朵接收的年代,日常訓練就是教練說什麼,球員做什麼,在那種齊頭式的訓練之下,當然也會冒出許多的「為什麼」,但是那些疑問大部份都沒有辦法得到解答,也沒有太多空間與管道嚐試不一樣的訓練方法,總之,跟著做就對了。
從小也知道「身材優勢」對打棒球來說有多重要,要是身材不夠高壯,沒有一棒過牆的力量,又欠缺風一般的速度,很容易就被歸類為沒有棒球天份,在競爭過程中,很快就被放棄、被淘汰。
不過,這個狀況,正在改變中!何其有幸,我們正處在一個見證棒球革命的時代,這是個讓球員更強、讓比賽更精彩、讓棒球更超乎想像的新革命,這些改變,來自科技、來自只要有心人人都可以發掘的資訊,更是來自球員不甘如此的自覺。
《MVP製造機》說的就是這樣的故事。
故事的一開頭,就從大聯盟投手包爾(Trevor Bauer)的改造說起,對於這位行事作風特立獨行的球星,幾年前就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二○一六年美聯冠軍賽期間,他因為賽前維修無人機不小心割傷手指頭,在場上投到手指流血不得已提早退場,我對螢幕上這位好奇寶寶有了更多的好奇,有人說他是被棒球耽誤的科學家,有人說他是活在平行時空的怪咖,我更想知道的是,他到底如何把自己當成實驗品,在棒球世界打造更強的自己。
這次,我的好奇與疑問,在這本書當中找到了完美答案。
而且不只包爾,那些在世界大賽扛著球隊往前邁進的英雄,一棒奠定勝利的MVP、大球星,都是這波球員發展革命的佼佼者,這些球場以外的精彩故事都在《MVP製造機》裡一一呈現,透過作者的一步一腳印,與球員間的一問一答,彷彿就像欣賞電影般,文字在腦中都變得很立體。也會更明白大聯盟球星並非個個都天賦異秉,也不是每一位都自帶光芒等人發掘,很多時候其實需要自己推自己一把、為自己打上一盞spotlight!從這些大球星身上,看到了這波球員發展革命帶來的無限希望,給了許多球員一個登峰造極的機會,也讓我禁不住幻想,要是我現在二十歲該有多好,或許可以投入這波革命風潮、搭上MVP製造機,讓自己更強大。
當球評這幾年,學著思考更多關於棒球的不同面向,不只球員,還包括教練團、球團、球探、經營方向,還有選秀策略等,知道愈多,對於這些比賽之外的訊息也更有興趣。尤其大聯盟這幾年,年年都有些改變,而「看數字做事」這件事愈來愈受到重視,很多事不再只能跟著感覺走,也因為科技的進步,把球員的表現數據化,看得懂數字、能解讀數字背後的資訊,就能更了解球員。那麼球員可以做的,不再只是被動的被篩選、被解讀,而是不斷更新數據,往看不見的天花板上進化,這才是棒球好看的地方。

棒球不只看熱鬧也要看門道,看完《MVP製造機》,我相信你也會跟我一樣,每一年都會期待又有哪些進化成2.0甚至是3.0的球星出現在眼前!

擁抱科學,才是進步的開始
知名棒球YouTuber 台南Josh

我學生時期讀的是理工相關科系,剛畢業的時候也是在科技業工作,因此我思考事情的方式可以說是很標準的理工人。任何事都需要有邏輯,講求證據,不然你絕對不能說服我,因為這是我一直以來受到的訓練。即便是學術界成名已久的知名學者,或是工作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他們想提出任何一個論點也都需要證據跟邏輯的支持,並不會因為你是這方面的權威,就可以憑自己的感覺跟經驗來說服人。反過來說,即便你什麼都不是,只要你提出的論點有足夠的證據跟邏輯,就能被大多數的人接受。這是我在YouTube經營棒球頻道的核心概念,對於棒球圈來說我一開始什麼都不是,沒怎麼打過科班的棒球,也不是體育媒體相關人員,基本上就是一個喜歡看棒球的路人。所以我如果想要在YouTube上面講棒球,能讓觀眾認同我的方式就是透過證據跟邏輯。

舉例來說,過去國內很多人都習慣用球質跟尾勁這兩個詞去討論一個投手強不強。然而球質跟尾勁跟意義從來都沒有被精準的定義過,每個人對這兩個詞的解釋可能都會有些許的差異。像這樣用定義模糊不清的詞去評價一個球員,我認為是很奇怪的事情。因此當我開始接觸國外的棒球研究之後,我完全被吸引住了。一樣是討論投手,但是他們是透過轉速、球種比例、進壘點高度、出手點延伸距離等等許多定義明確,並且可以被數字化的項目來分析一個球員。原來有了科技的幫助,棒球的分析可以變得這麼客觀而且科學化。這就是我想要看的,也是我覺得我可以拿來經營YouTube的內容。

科學可以帶給棒球的幫助實在太多了,絕對不僅僅是棒球作家可以拿來寫寫文章,或是球團可以得到更完整的情蒐資料而已。以保護球員的角度來看,球團如果對於每個球員都有長期的科學數據,那球團在球季中只要監控好這些數據,一旦某項數據出現異常的變化,便可以第一時間發現他可能有受傷的疑慮,進而避免傷勢擴大。而以球員發展的角度來看,有了科學數據才能夠幫球員抓出問題。過去我們看過太多中華職棒的球員明明前一年的成績就不錯,隔一年卻突然像變了個人,成績一落千丈。這些球員最後大部分都會被歸咎是心理因素,可能會被說是他們在場上想太多了啦,所以才綁手綁腳。少數運氣比較好的球員會被點出球技上的問題,比如說打擊被抓到弱點了,變化球打不好。但是這種所謂的點出問題,幾乎都只是來自於教練的觀察,沒有足夠的證據去幫助你解決問題。像是光是一個變化球打不好就有很多層面,你是會忍不住追打壞球區的變化球?還是你的選球沒問題,可是打變化球的時候會讓你的打擊動作變形,導致打出去的球缺乏威力?又或是你對好壞球的辨識沒問題,但是卻缺乏辨別球種的能力,導致你發現是變化球的時候都反應不及?

其實幫球員改善弱點,就跟在做科學實驗一樣。當你的實驗失敗了,你不應該是隨便改一個參數就繼續亂試。而是應該要去分析你的實驗結果,抓出真正的失敗原因之後再對症下藥,這才能有效率的解決問題。就像我剛剛那個變化球打不好的例子,如果球員的問題是出在面對變化球的時候動作會變形,你卻沒有幫他修改這一點,那讓他練打變化球幾個月都沒有意義,因為他只是把這個不好的打擊動作練得更熟練而已。

把科學應用在棒球除了這些好處之外,還有一項是我很久之前就有想過的,科學可以告訴我們成功的球員為什麼會成功!雖然棒球是一項非常複雜的運動,光是打擊、防守、投球就幾乎是三項完全不同的技術。但是只要我們有足夠的科學數據,這裡我指的數據不是打擊率、上壘率那種基本棒球數據,而是許多更細節的項目。比如說揮棒的時候,身體各個部位分別的移動速度是多少?只要樣本數夠大,也許我們就能解析出世界上那些頂級的打者,他們的某幾個身體部位在揮棒時的移動速度,會明顯優於那些表現比較普通的打者。這樣教練團在設計訓練菜單的時候,就可以針對這些項目加強訓練。並且透過科技的回饋,球員跟教練都可以馬上知道訓練到底有沒有成效。訓練絕對不是苦練就有用的,找到正確的訓練目標,設計出最有效率的訓練方式,才能夠得到最大的訓練成果。這個邏輯簡單易懂,因此美國職棒已經開始大量使用這些新科技。然而,這種新科技一開始並不被重視傳統的棒球運動給接受。許多球員已經打了二三十年的球,卻要被完全不打棒球的人看著數據指指點點,當然很難讓人認同。這也是現在台灣棒球界會遇到的問題,跟這些科學儀器比起來,很多球員或教練更相信自己多年打球的經驗。

這本書詳細說明了科學對美國職棒,甚至是整個美國棒球圈的影響。例如從小就深受科學化訓練吸引的包爾,為什麼寧願跟教練起衝突,卻還是堅持要做遠到離譜的長距離傳球?又或是加重球訓練這些讓傳統派教練不認同的練習方式?許多我之前曾經做影片介紹過的球員改造小故事,例如包爾的球種設計、J•拉米瑞茲小槍變大砲的打擊改造、以及普萊斯利轉隊到太空人之後的成績蛻變,在這本書裡面都更詳盡的交代了整個來龍去脈。你會了解到當時球員面臨到什麼問題?除了球團之外,他們還尋求了哪些協助?最後科學又是怎麼樣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球員?然後這些改造成功的案例,又如何去影響其他球員?讓更多本來排斥科技的球員跟教練,都不得不去認真看待這些東西。

台灣的棒球如果想要追上其他國家,不能只是繼續期待國際賽會突然冒出一個台灣英雄。當其他國家的棒球都開始擁抱科學,持續以驚人的速度在進步,我們如果還繼續堅持傳統的訓練方式,那只是讓我們距離其他國家越來越遠。期待可以盡快看到台灣的棒球圈重視科學帶來的幫助,讓台灣的棒球更進步!

下一個戰場的勝負關鍵
棒球作家 文生大叔

如果你對現代棒球的發展趨勢還停留在魔球(Moneyball),那你可能沒注意到,那已經是將近二十年前的事了。

魔球開啟了這個世紀美國職棒的資訊革命,很多人對魔球的理解就是對進階數據的運用,但其實魔球的精神在於「發現各個層面的效率不彰之處」,並且將之改進以取得未被運用的優勢,而進階數據至今仍是「發掘優勢、利用優勢」最好的工具。

在美國職棒這個錙銖必較、不進步就是退步的環境,一場比賽的勝負很可能就是進入季後賽和淘汰回家的差別,背後牽連的則是高達千萬美金的營收利益;然而當所有球隊都開始運用進階數據發掘這些可被利用的優勢,這些「優勢」就再也不是獨一無二,而是整個環境不斷往前推進的共同起跑點。

《MVP製造機》這本書從一開始就點破了魔球理論的盲點,那就是魔球訓練了一整個世代的美國職棒管理階層如何尋找符合隊風格和需求的理想球員,但是在收集到這些球員之後,魔球理論卻對如何讓這些球員持續進步隻字未提,一旦這些符合球團需求的球員表現不如預期,球團就只能將他們淘汰,然後繼續尋找下一批球員來補上。

本書作者班・林柏和崔維斯・索契克這兩位自八年級之後就再也沒有打過團隊棒球的「門外漢」,用最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球員養成,或是說球員發展(Player Development)就是美國職棒的下一個戰場,那個球探到處發掘球員、期待他們有朝一日為球隊做出貢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過去大家對小聯盟球員養成的認知,就是由教練日復一日灌輸著球員壓低控球、球來就打、善用下半身力量等等似是而非的抽象概念,讓球員自己從每天的比賽中慢慢累積經驗;但是在各種現代科技的輔助之下,林柏和索契克這樣的「科學家」現在可以幫助球員在最短時間內找到缺點、改進缺點,甚至無中生有製造出足以主宰對手的全新武器。

這本書為我們清楚描述了這個戰場的現狀,也勾勒出未來球員養成的走向,比起傳統球探對球員肢體能力的重視,現代球探更加看重球員的心理素質;嚴格的說,是球員對提升自己能力的渴望度,以及對科學化訓練方式的接受度,而且球員養成不再只侷限於小聯盟,連上了大連盟的球員都需要持續進化,這也是養成。

熱愛棒球的球迷都聽說過打擊仰角、轉軸、轉速這些熱門的棒球術語,甚至也知道球員和球隊開始利用高速攝影機、雷達感應、以及電腦分析等高科技來深入研究球員的每一個肢體動作;這些高科技器材讓現代球員比以往任何一個時期的明星球員都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也更能即時看到每一個動作修正之後所造成的影響。

如果把魔球和進階數據視為現代棒球的第一場革命,讓球隊開始利用更多細緻的進階數據來找出那些原本不被重視的球員,那《MVP製造機》這本書所詳細描述的種種案例就是美國職棒的另一場革命;這場革命讓球員更進一步學會利用這些高科技器材來改造自己,讓自己成為更好的球員,現在連大學和高中球員都開始仰賴這些科學訓練,讓自己可以從許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這是一本需要動點腦筋的書,但是兩位作者從美國職棒最熱情擁抱科學訓練的明星投手包爾(Trevor Bauer)寫起,書中詳細穿插了許多因為高科技科學訓練而更進一步、甚至脫胎換骨的明星球員,包括洛杉磯道奇隊的透納(Justin Turner)、波士頓紅襪隊的伊沃迪(Nathan Eovaldi)、以及和紐約洋基隊簽下破紀錄合約的柯爾(Gerrit Cole)等等,他們有些是原本成績乏善可陳的浪人、有些是受過傷的潛力新秀、還有些原本已是優秀球員,卻未能完全發揮本身的天賦才能;但是透過高科技器材的分析與輔助,他們都在策略和機制上做出了修正,因而在短時間內一舉蛻變為足以主宰聯盟的頂級明星,光是這些精采萬分的改造實錄,就讓人捨不得把書放下。

最後容我推薦本書譯者李秉昇,他是臺灣少數英文能力出眾,同時也對美國職棒有深入研究的青年棒球工作者,他對棒球、特別是美國職棒有超乎常人的熱情,但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具備了強烈的實踐能力,不但大量翻譯英文報導及書籍、自己主持美國職棒談話節目,甚至還曾親自至美國職棒春訓基地訪問;這樣的背景和經歷,讓他成為這本棒球書最適合的翻譯者,因為只有真正熟悉美國棒球文化的棒球工作者,才能鉅細靡遺地將原書字裡行間那些言外之意給完整呈現出來。

《MVP製造機》在出版之初,就被譽為是最有資格成為魔球2.0的一本棒球書,而這樣的一本書需要一位最具有專業理解能力的翻譯者來整理;李秉昇對美國職棒球員的了解,讓他能忠實呈現出兩位作者所要營造的故事場景,而他對棒球術語的靈活運用,更讓這本書在閱讀上流暢而不乏味,讓棒球迷忍不住一頁一頁翻下去。

我衷心推薦這本書。

文章試閱


二ま一八年十月二十七日,從凌晨到晚上,棒球界(或是說那些沒有睡著的人)都在關注一群幾年前無人知曉、如今卻繳出超群表現的球員。
  距離世界大賽第三戰的第一球已經過了七小時又二十分鐘,洛杉磯當地時間剛過午夜,比賽進入第十八局下半,道奇隊(Los Angeles Dodgers)的孟西(Max Muncy)揮出一記越過中左外野全壘打牆的飛球,讓道奇在這場季後賽史上打最久的比賽中勝出,擊敗波士頓紅襪(Boston Red Sox)。從某個角度來看,孟西作為終結馬拉松延長賽噩夢的再見轟打者並不令人意外:例行賽期間,孟西每十一點三個打數就能揮出一發全壘打,此頻率是所有至少出賽五十場的打者中最佳的表現。然而,若你知道孟西在二ま一八賽季前的歷史,就會覺得孟西能成為世界大賽再見英雄,實在是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
  二ま一六年,身穿奧克蘭運動家(Oakland Athletics)制服的孟西,在有限的出賽時間裡,打出可說是全聯盟最差的成績之一。隔年春天,運動家釋出孟西,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孟西成了無業球員,直到道奇隊用一紙小聯盟約將他簽下。在那段等待球隊上門簽約(順便思考未來如果不打棒球還有什麼打算)的時間裡,孟西回到他高中母校的打擊籠,改造打擊策略,調整打擊站姿,蹲低之外,也改變手掌握球棒的位置,並學習更積極的出棒。二ま一七年在三A,孟西打出不錯的數據,但由於他並非大物新秀,名號無人知曉,所以二ま一八年季初只能繼續在小聯盟默默耕耘,直到四月中,接連受到傷兵噩耗襲擊的道奇,才在亟需健康打者的情況下,不得不把孟西叫上大聯盟。第一次先發出賽,孟西就開轟,而接下來的剩餘賽季,他也保持火燙打擊手感,繳出二成六三╱三成九一╱ま點五八二的全季打擊三圍,這些數字足以讓他成為國家聯盟打擊成績第二優秀的打者。一個季前大聯盟數據不佳、幾乎沒人要的邊緣球員,卻在二十八歲這年,一躍變成國聯冠軍隊所有打滿全季的球員中,最有價值的球員。
  至於被打出再見轟的苦主,則是紅襪隊的先發牛棚搖擺人伊沃迪(Nathan Eovaldi),當天他完全沒料到自己會上場投球,而且一投,就是在馬拉松延長賽裡投超過六局。伊沃迪也是二十八歲,二ま一六年被紐約洋基(New York Yankees)釋出後,他展開屬於他的大改造。因為撕裂手肘尺骨附屬韌帶的關係,伊沃迪缺席整個二ま一七年賽季,而在那之前的連續三個球季,就算伊沃迪具備全聯盟數一數二快的直球,他的失分表現仍劣於聯盟均值。從尺骨附屬韌帶重建手術(又稱湯米約翰手術﹝Tommy John surgery﹞)復出後,伊沃迪不僅恢復健康,投球策略也明顯改變,四縫線直球變少,而且投在比較高的位置,同時增加卡特球的使用,讓打者難以猜測他下一球的球路。這樣的轉變使伊沃迪的投球內容大幅進步:二ま一八賽季,伊沃迪投出大聯盟生涯最高的三振率和最低的保送率,促使紅襪在交易大限前把他交易過來,補強投手戰力。世界大賽結束後,伊沃迪取得自由球員資格,紅襪跟他重簽了一紙四年六千八百萬美金的合約,看重的是改造過後的伊沃迪遠優於原本的他。
  道奇牛棚在世界大賽第三戰徹底燃燒,九名投手輪番上陣幫他們撐過了那場馬拉松戰役,來到時間相隔不及十七小時就開打的第四戰,他們把先發重擔交棒給令人難以想像的左投救世主。帶著下垂眼袋,和下巴上斑白的鬍渣,距離三十九歲生日只差幾個月的希爾(Rich Hill)是兩隊之中最老的球員,而他的棒球路或許也是最崎嶇顛簸的。從二まま八到二ま一五年,希爾在大聯盟多以後援身分上場,僅累積一百八十二局投球,且成績低於聯盟平均,這段期間他多次受傷、遭下放小聯盟,甚至三次被球隊釋出,換隊次數更高達十次。二ま一五年,紅襪簽下當時在獨立聯盟投球的希爾,而一次跟紅襪投球分析教練班尼斯特(Brian Bannister,球員時期是在大聯盟邊緣上存的平庸投手,退休後轉任教練)的對話,讓希爾開始更加信任過去使用頻率不高的曲球。希爾的曲球相當特別,轉速非常快,顯著增加其使用量後,希爾的數據產生大躍進,他因此成為該季平均每局投球品質最好的投手之一。二ま一八年賽季,在一百九十位至少累積七十五局投球的投手中,只有十一人的直球均速比希爾慢,但這個班尼斯特昔日的門生對上老東家仍表現出色,主投六又三分之一局只被打出一支安打,紅襪的打者簡直毫無招架之力。希爾的徹底主宰力,跟道奇最終輸掉那場比賽的結果形成強烈對比,這樣的狀況甚至讓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推特(Twitter)上發了一則事後諸葛的貼文,抨擊道奇太早把狀況絕佳的希爾換下場。
  那場比賽在希爾身後負責防守工作的三壘手透納(Justin Turner)和左外野手泰勒(Chris Taylor),是二ま一七年國家聯盟冠軍系列賽的共同最有價值球員得主。二ま一三跨二ま一四年的冬天,透納只不過是一名打擊成績中下的二十八歲工具人,流轉於各隊之間,不過也是在那個冬天,透納開始接受當時幾乎沒有人聽過的打擊訓練師拉達(Doug Latta)的協助,改變揮棒軌跡,連同扭轉了他未來在大聯盟的命運。拉達把洛杉磯郊區一處平凡的工業園區建築,打造成替打者創造更多平飛球的工廠,在那裡,拉達幫助透納開發沒人認為透納擁有的長打破壞力。接下來效力道奇的五個賽季,這名過去被紐約大都會(New York Mets)和巴爾的摩金鶯(Baltimore Orioles)捨棄的浪人球員,在一般來說球技跟身手要開始下滑的年紀,搖身一變成為全聯盟前十五強的打者。泰勒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在他大爆發前,泰勒只不過是一名低打擊率、高滾地球率的差勁打者,在大聯盟累積將近三百打席才擠出一支全壘打。然後另一名在洛杉磯郊區指導打擊的訓練師,幫助他優化揮棒機制,來到二ま一七年,泰勒一個球季就能揮出二十一發紅不讓。
  紅襪隊第四戰的四棒打者馬丁尼茲(J.D. Martinez),是另一個飛球革命的代言人。他跟透納一樣,在同一個冬天屏除了可說是為一壘安打而生的揮棒動作。馬丁尼茲當時所屬的隊伍——休士頓太空人隊(Houston Astros),在二ま一四年春天決定把二十六歲的馬丁尼茲釋出,卻不知道他們鑄下大錯。馬丁尼茲改造後的發揮更勝透納,在接下來的五年打出全聯盟前五強的數據。二ま一八年跟紅襪簽下為期五年的自由球員合約後,馬丁尼茲首個賽季就繳出佳績,成為史上第一位在同一季一口氣囊括兩座銀棒獎(以外野和指定打擊兩個身分獲獎)的球員。
  其他一些鶴立雞群的球員,他們的棒球路就沒有像前述選手那麼戲劇化。舉例來說,紅襪右外野手貝茲(Mookie Betts),二十一歲年紀輕輕就登上大聯盟,而且立刻打出明星級水準。不過即便是最頂級的菁英球員,也還有空間持續提升、進步。二ま一八年,貝茲仿效隊友馬丁尼茲,默默地調整揮棒動作,讓自己再進化,他那季的各項進攻數據都盤踞各個打擊排行榜的前幾名,尤其在打擊率跟長打率這兩個指標項目上,他更是獨領風騷,因此沒有什麼異議地贏得二ま一八年最有價值球員獎的殊榮。世界大賽第五戰,貝茲和馬丁尼茲都從克蕭(Clayton Kershaw)手中揮出全壘打,幫助紅襪最終以四勝一敗的戰績擊敗道奇,拿下世界大賽冠軍。
  如果要找出一個貫串二ま一八年季後賽的主題,除了愈打愈久的比賽之外,就是上述這些表現和成績顯著上揚的球員,他們代表的是一個正在改變棒球的運動。不只參與二ま一八世界大賽的兩支隊伍,充斥著類似的戲劇化球員發展案例,參與季後賽前面輪次的隊伍也都有他們的透納、泰勒和馬丁尼茲,甚至更多。科羅拉多落磯(Colorado Rockies)的後援投手歐塔維諾(Adam Ottavino),把紐約哈林區一處租用的零售店面空間,改造成高科技的投球實驗室;在那裡,歐塔維諾從零開始設計出一個新球路,並且增進他對其他既有球路的控制力。亞特蘭大勇士(Atlanta Braves)的捕手弗勞爾斯(Tyler Flowers)透過研究數據資料,把自己打造成棒球界最強的偷好球(pitch framing)大師,總是能夠以熟稔的接球技巧,將好球帶外邊邊角角的球接成額外的好球。紅襪在二ま一八美聯冠軍賽的手下敗將、當時的衛冕冠軍太空人,也走出錯過馬丁尼茲的陰霾,成為棒球界最會收集潛能未開發完全的優質投手的球隊,這些投手包含麥克休(Collin McHugh)、摩頓(Charlie Morton)、韋蘭德(Justin Verlander)、柯爾(Gerrit Cole)和普萊斯利(Ryan Pressly)等人,太空人修正他們的配球策略或投球機制,協助他們達到生涯新巔峰。
  然而,在這波浪潮推展的過程中,沒有任何球員能比充滿創造力卻也備受爭議的包爾更具代表性。包爾稱自己是「球路設計的先端專家」、「大聯盟球界最重用科學的球員之一」,聽起來自負,實際上卻不是空口說大話。包爾勇於衝撞傳統,不畏懼隨之而來的摩擦與爭執,甚至擁抱所有他相信能夠幫助他變強的想法和科技。二ま一七跨二ま一八年的冬天,包爾在當時名氣不大的西雅圖訓練中心——傳動棒球,設計出一個全新且犀利的球種。如今,傳動棒球已經成為先端棒球員的聚集地。至於為自己增添新球種的包爾,則是成為美聯賽揚獎(Cy Young Award)的強勢競爭者。
  不管是上述的每一個案例,還是其他更多類似的球員故事,其中的每個球員都選擇使用新方法和新科技,有系統地改善他們的缺失。有些案例採納了某個打擊機制的調整,因此解鎖了以前未曾發覺的長打潛能;有些案例逐漸增加對好球帶的掌握度;有些案例藉由某些訓練提高原本以為已經達到極限的球速;有些案例從零開始設計新球路,或是加強原本不常使用的球路,使其變為絕殺武器;有些案例則是透過調整訓練心態、飲食攝取或健身菜單,來達到提升表現的目的。這些球員改造的案例發生在棒球界的各個角落,從職業球員的休息室、牛棚、打擊籠,到業餘的大學、高中校園,乃至國際的棒球聯盟以及那些獨立經營的棒球科學實驗室,都可以發現他們的蹤跡。事實上,外部獨立的棒球訓練機構,正是這種重新思考球員發展的思維,萌芽的地方。這些獨立在職業體系之外的機構,打破既定的框架,而那些充滿好奇心或是陷入生涯低潮的球員,則是跟默默無名的非典型教練合作,激發出一場革命。現在,部分走在業界前面的大聯盟隊伍,正大力吸收這些球員和教練的知識和經驗,試圖大量複製成功案例,把聯盟裡其他球隊拋在後頭。
  生涯曾一度陷入危機的老將,正找回昔日的雄風,而對新資訊採納度極高的新世代球員,則是從一開始就積極尋求數據和資料的輔助。這些擁抱新科技和新資訊的新世代球員,刺激一場正在大聯盟發生的年輕化運動,同時也使得大聯盟的競爭強度愈來愈高。「八ま和九ま年代,類固醇讓球員表現提升。」西雅圖水手(Seattle Mariners)的球員發展部門主任麥凱(Andy McKay)說:「現在的話,變成新資訊讓球員的表現提升。」
  主流的棒球球評還沒想好要怎麼在播報時,談論球員養成的新時代。二ま一八年季後賽,幾乎所有轉播單位的球評,都對「擊球仰角」、「轉速」等詞彙感到苦惱,抱怨現在的棒球都聚焦在科學化,缺乏人味。不過即便現在的說法和詞彙聽起來很新,但其實它們所描述的並非新現象:魯斯(Babe Ruth)打的球也有擊球仰角,而費勒(Bob Feller)的直球也有轉速,只是在早前,沒有工具能夠追蹤測量這些數據。今日的科技能追蹤所有東西,使思想進步的球員能以前所未見的深度剖析他們的表現。他們愈了解自己當前的技術狀態,就愈容易分析該如何進步。
  不是所有球員都能在流轉於各隊的過程中遇到很有影響力的打擊教練,並且讓全壘打產量瞬間增加二倍,也不是所有球員都能在生涯遲暮時期遇到懂他的棒球數據分析家,然後忽然找到球涯第二春。儘管如此,已經有夠多的球員經歷生涯大轉折,多到足以影響聯盟整體的球員表現;改變教練團、球探部門和管理階層的組成;衝擊總管組建球隊的思維;使以前不被接受的訓練方法流行起來;甚至決定誰最終能贏得冠軍和個人年度獎項。然而在這波浪潮的初始階段,就已經有人開始擔心起球員的資訊隱私問題,而且此浪潮正讓棒球變得愈來愈難看,甚至可能加深勞資之間的裂痕。
  從一個比較基礎、可以廣泛應用的視角來看,這股運動正在推翻「天賦不可改變」的舊思想。在棒球傳統的球探語言中,「guy」這個字可以代表非常多的意思,有一個球探就說,棒球球探使用「guy」的方式,就像「藍色小精靈(Smurf)使用『smurf』這個字的方式」。一個稱不上新秀的小聯盟球員就「不是」一個guy,或「只是」一個guy(略帶不屑語氣);一個普通的新秀就是一個guy;而頂級的新秀就是一個GUY(語氣加長加重),或是guy之中的guy。球員都希望能被視為一個guy,被當作一回事。二ま一六年年底,為了換到王牌先發投手塞爾(Chris Sale,二ま一八年世界大賽的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出局數都由他製造),紅襪將他們當時的頂級新秀寇派克(Michael Kopech)交易到芝加哥白襪(Chicago White Sox),寇派克被交易後就說:「我唯一想做的事就是向他們證明,我能為他們做出貢獻,成為一個guy。」此外,球員亦希望能達到他們的「天花板」。在球探的語彙裡,天花板指的是一名運動員可能創造的最佳結果、最極致表現。
  前太空人研發部門主任、現任勇士總管特別助理的法斯特(Mike Fast)表示,雖然傳統上,大聯盟球隊都喜歡對球員貼上前述的特定標籤,但那些走在新浪潮最前端的隊伍,正逐漸意識到「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扭轉、改變。我們已經踏入了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裡,正確的訓練方式能夠產出更完美的球員,而那些最早接納數據化、科學化球員養成手段的人,正把其他還沒跟上的人拋在後頭。「我不認為科學化分析的浪潮使各隊之間的實力差距變小,事實正好相反,」法斯特說:「科學化分析的浪潮正使各隊間的實力差距擴大,而且那差異是前所未見的。」法斯特的同事、前太空人球探、現任勇士隊研發部門分析師的沙阿(Ronit Shah),也同意法斯特的看法,他說:「科學化分析領域能創造的機會和進步空間,幾乎無可限量。」
  會用到「guy」或「天花板」等詞語,暗示著球員有其極限。但現在有愈來愈多球員找到辦法讓自己從「稱不上是guy」升級成「一個guy」,再從「一個guy」晉升「guy中之guy」。這個趨勢衍生出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可能性:或許根本沒有所謂的絕對天花板,或是其實每個球員的天花板都高到沒有人知道在哪裡。也有可能,我們尚未發掘的頂級新秀其實比我們原本想像的還要多很多。
  這些球員表現的新巔峰,不僅是科技進步的產物而已,它們也是重新思考人類潛力天花板的印證。漸漸的,採納成長心態的球員和球隊愈來愈多,他們不再相信長久以來棒球界認為球員受到生理資質限制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