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地方微品牌:創造與經濟、社會、環境共好的永續模式

原文書名:


9789869920599地方微品牌:創造與經濟、社會、環境共好的永續模式
  • 產品代碼:

    9789869920599
  • 系列名稱:

    中衛精典
  • 系列編號:

    BS010
  • 定價:

    500元
  • 作者:

    中衛發展中心
  • 頁數:

    200頁
  • 開數:

    19x26x1.2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1229
  • 出版日:

    20221229
  • 出版社: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 CIP:

    496.14
  • 市場分類:

    企業管理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商業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我們每一次的消費,
都在改變未來!

倘若有一天,吃進口中的蛋帶你身歷籠飼蛋雞的生活環境,你是否還會選擇架上最便宜的那盒;當你走進超市隨手拿了一條未使用回收包裝的洗面乳結帳時,手機瞬即跳出因此筆消費讓地球加速毀滅的計時器時,你還會沒有經過思考就下了這個購買決定嗎?

你知道嗎?我們每天睜開眼的那刻起,就對地球的未來手握關鍵的決策權,從你手中的牙刷、口中的牙膏,餐桌上的咖啡,三明治夾的煎蛋,到穿在腳上的鞋子…,每一個物品的購買選擇,不只左右著你的金錢、健康、生活,甚至深深影響這片土地以及其間生物的生存問題。

工業革命帶來的低成本大量生產與生活便利,改變了你我的生活型態,改變了地貌與產業樣態,也改變了地球的生息。當全球化這個巨輪轉出經濟高成長曲線的同時,伴隨而來的是地球升溫引發的氣候危機,而這些後果是共同生活在地球的所有人類與生物得要一起承擔。

然而,我們何其有幸,還有機會一起翻轉這個劣勢。聯合國2015年推動「永續發展目標SDGs」,2018年又再推動「美好生活目標Goodlife Goals」同樣羅列出17項目標,讓每個人都能落實永續,其中對應SDGs第12項「責任消費與責任生產」的就是「購買更好的東西」,透過自我的消費覺醒,做出環境更永續的綠色消費決策,支持更低碳在地生產、積極實踐淨零綠生活的地方品牌。

本書走訪隱身城鄉、山林、田野間的地方微品牌,帶你探索他們是如何秉持理念,連結地方,透過產品和服務,甚至以社會行動為載體,創造品牌與環境共好的永續價值。

作者簡介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

為台灣最優質產業體系顧問團隊及技術服務機構,旨在促進產業合作綜效,協助產業體系深耕茁壯。設立目的為協助政府因應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結構特性,以「創造產業價值鏈綜效」為發展基調,推動具有台灣特色的中心衛星工廠體系,將「買賣關係」轉換為「夥伴關係」,將「家族企業」轉換為「企業家族」,充分發揮大、中、小企業的合作力量,維持台灣企業的創業精神與彈性。

本中心從成立初始輔導製造業建立中心衛星工廠制度,之後因應產企業發展需求,推進三級商業服務業(1996年),以及一級農業(1999年),現今業務領域擴至:農漁牧、食品、康健、醫護、文創、綠能等領域,整合產業上下游價值鏈,促使企業相輔相成,共存共榮,發揮綜效,增強產業競爭力。

未來將以數位、體系、永續三大技術核心,協助產企業加速數位轉型、體系創新與淨零排放,成就永續未來。


書籍目錄


出版序╱從產業多樣性到台灣韌性 謝明達

第一章 讓消費選擇成就更美好的世界
你我的消費選擇 可以改變世界
選擇「地方微品牌」成就永續未來
成為雖微小卻偉大的存在

第二章 微品牌大觀點

真實有溫度的品牌故事 展現農作新價值
讓生態保育與農業生產找到平衡點

提升台灣食物系統的韌性
「BuyLocal齊步走」生產與消費攜手轉型

消費再覺醒
享受服務取代實際擁有 讓地球循環永續

從共同購買到共同生產綠電
一場持續追求食物正義、土地正義的寧靜革命
樂做永續發展的倡議推動者
通路發揮平台力量共創社會影響力

用商品創新來喚醒綠色消費力
連結客戶共同實踐公平正義與低碳永續


第三章 地方微品牌
綠藤生機 以理念為品牌動能
帶著消費者探索讓環境更永續的日常

母子鱷魚 把蚵殼變成鞋
在地小鞋廠搭上循環經濟「跑」向世界

品卓deya 投身海廢回收再生多年
要還給汪洋一片純淨

八百金 從友善生態體現品牌價值
流域收復了 大自然為您選茶種稻

鮮乳坊 從消費力量驅動產業生態永續
落實食農教育翻轉台灣酪農產業價值

石碇商圈 「淡碇鱷」翻轉地方
以地景特色發展品牌 重現老街區新魅力

啤酒頭 開創在地精釀新面貌
以節氣與食材 釀出對於土地的關懷與熱情

卓也藍染 品牌接軌國際
翻轉在地工藝新價值

中都農業生產合作社 以農業科技與品牌行銷
展現國產雜糧新鮮低碳的新價值

花田喜彘 持續堆疊品牌豬的新高度
科技農的永續進行式

蕈優 從蕈菇種源培育到整廠技術輸出
為蕈菇產業開創國際格局

遊山茶訪 創造茶產業共好永續循環
百年老茶廠要以製茶工藝與科學管理站上世界舞台

元泰竹藝社 從夕陽產業磨出永續商機
一支竹牙刷開啟地方的循環經濟未來

三小市集 匯聚小人物的感動力
以地方設計帶你走讀與品味雲林風土

御鼎興 從製醬工藝中釀出品牌的厚度
以風土為裡 演繹地方的100種魅力

Hoya弘陽 從素肉原料到植物肉領先品 牌
超前部署淨零排放成品牌優勢

「身土不二」 頂級超市也買單的選品級蔬果
農緯蔬果帶著農民一起拚上國宴桌

嘉義女流會社 讓地方自己發聲
掌握線上話語權 放送在地風土美味

御牧牛 養出台灣牛美味之外的永續價值
整合打造台灣肉牛一條龍服務

台江漁人 要用科技鋪出下一個百年榮景
生技碩士接家業 繼續傳承養魚人家的文化風景

瓜瓜園 靠創新將台灣地瓜推向世界
籌組地瓜國家隊 帶領產業打世界盃

後壁俗女村 延續戲劇魅力打造地方品牌
女力開啟青銀共創共好模式

森學苑 大材不小用 小材再利用
老木材廠打造木業的新循環經濟魅力!

推薦序/導讀/自序


出版序

從產業多樣性到台灣韌性╱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董事長 謝明達

也許是「庄腳囝仔」的出身,讓我對於城鄉的發展總保有諸多情懷與想像。雖然大學就開始北漂離開家鄉,這數十年來不停在島內南來北往的穿梭,因而經歷了不少城鄉的興盛與沒落,深刻體認到產業對於區域發展的影響之鉅,也期許自己能在產業發展上盡人之智,引領眾人齊心並進。

環境永續是人類的共業
這個世界在工業革命之後,生產與運輸成本大幅降低,大量被生產出來的商品開始運往外地販售,成就了人類文明史上前所未見的繁盛景況,再加上百家爭鳴的經濟學說也推升了各國不計代價只為競逐經濟成長率的排名高低。然而在環境資源有限的條件下,過度消耗自然資源、改變植被與地貌、多元物種開始滅絕、動物福祉被犧牲與不公平的貿易制度等種種因素,讓地球完全失衡更引發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氣候,這些惡果最終還是人類與眾生物得要共同承擔。

照理說經濟學本應以人為主體思考環境、社會、經濟共好的平衡發展模式,但過度重視數字的表象,追求最高成本效益之下,完全漠視了人的多元需求;產業的發展亦然,多數企業講求規模經濟、創造利潤最大化的同時,也讓環境與利害關係人付出相當大的隱藏成本。尤其,全球化的高度發展,創造了許多巨獸般的跨國企業與富可敵國的國際品牌,但更加劇了弱國更窮、強國更富的失衡狀態;產業樣態趨於集中、重心偏頗,將會使國家經濟缺乏多元產業支撐而風險升高。我們應該靜心思索「大」,真的是人類文明的正解嗎?

一九七三年經濟學家修馬克 (E. F. Schumacher)於著作《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就提出帶有哲學思想的經濟論述,主張世界經濟應回歸到人之於自然的渺小比例,轉而發展小規模的經濟單位,才能讓土地資本不被消耗殆盡下經濟仍充滿活力。這個將近五十年前的經濟論點,竟精準的預測出我們現在面臨的迫切危機。

社會發展從城鄉均衡開始解
經濟成長同樣為社會結構帶來難以數計的衝擊,商業活動的蓬勃發展使人口大量湧入城市,造成鄉村發展停滯、人口老化凋零,傳統的產業、飲食習慣、地方文化逐漸式微,地方經濟活動因人口外移而一蹶不振,就算不想移居他鄉的人們也被迫離開,城鄉發展的失衡,弱化了國家應有的韌性,這也是人口結構與我們相仿的日本,會在2014年擬定「城鎮、人、工作創生綜合戰略」的五年計畫,致力於弭平城鄉失衡帶來的國家發展危機。
  
  為此,我們二○一九年連結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共同主辦「第一屆臺日地方創生專家交流高峰會」,邀請時任日本內閣府地方創生推進事務局長官分享日本推動地方創生政策經驗,並廣邀臺日地方創生產官學研領域專家與會,提供推展地方創生實務經驗及實質合作模式分享。同年,國內第一本地方創生議題獨立刊物《地方創生way》創刊,期望能引入更多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的能量。


產業多樣性成就台灣韌性
長期以協助產業升級轉型為使命的中衛發展中心,參與及見證了三十餘年來產業發展的劇變。我們籌辦了卓越中堅企業獎,讓規模中大型的隱形冠軍能有更多資源站上世界舞台;我們也推動一鄉一特色的臺灣OTOP產品設計獎,讓微型的地方特色產業的產品能被國際看見;對於科技應用成績亮眼的農企,我們透過科技農企業菁創獎,讓規模不大的農企業,能乘著數位科技的翅膀發展得更好。

  這些規模大小差異甚大、發展路徑多元的產業,只要導入適切的資源,就能如百花齊放般造就台灣的經濟與社會,如同生物多樣化程度高的森林般,就算遇到外在環境或氣候的改變,都能各司其職地成就生態的平衡與韌性。

化低碳永續的考驗為下一波經濟發展動能
  當氣候變遷已演變為威脅你我未來的氣候危機時,每個人都有責任起身選擇改變,哪怕只是每個月多買一盒放牧雞蛋、一隻竹牙刷,選擇在地種植的農產、當季的蔬果,手上少提一個塑膠袋、一天少用一個一次性餐具,每個月多買一本書,都可能是撼動世界改變的推力。雖然,生活簡單的我,沒有什麼物質慾望,唯一每個月都會花的錢,除了食物之外,就是書籍,不但充實了我的知識與眼界,也希望能盡己之力,為出版業讚聲支持,也會不定期到獨立書店購書,讓有理念的通路得以繼續傳遞多元價值。

基於這樣的價值主張,二○二○年的世界消費者日,我們攜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出「消費覺醒」的消費轉型倡議,連結了有理念的通路、生產者共同響應,籌辦市集與論壇,藉以喚醒消費者以實際的消費選擇權支持願意實踐永續轉型的地方微品牌,讓這股力量能成為拉動生產永續轉型的動力。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發布的《自然商業的未來》報告預測2030年前,與自然生態有關的經濟模式將能為世界帶來4億個工作機會與超過10兆美元的商機。可見永續轉型可視為產企業發展的危機,同時也是大轉機,值得我們正面以對,定能搶得先機。
我們期盼《地方微品牌》的出版,透過分享這些雖然規模不大的微品牌,是如何從地方出發,將永續融入商業模式中,持續創造出對於經濟、環境、社會大影響力的發展歷程,能為台灣經濟帶來更多的啟發並點燃地方發展的強勁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