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京都茶室名庭巡禮

原文書名:


9789869348140京都茶室名庭巡禮
  • 產品代碼:

    9789869348140
  • 系列名稱:

    生活勵志
  • 系列編號:

    SL019
  • 定價:

    600元
  • 作者:

    鄭亞拿
  • 頁數:

    268頁
  • 開數:

    18.2x25.8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61208
  • 出版日:

    20161208
  • 出版社:

    暖暖書屋
  • CIP:

    974.4
  • 市場分類:

    旅遊休閒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旅遊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縱橫千年京都的茶道歷史脈絡
遍覽43座歷史茶室與35座優美名庭
探尋日本侘寂陰翳美學的源頭

茶道是對「殘缺」的崇拜,
是明知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
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
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日本美學思想家 岡倉天心

日本四百年歷史的茶道,是如宗教般的儀式,化身為對美的追尋。可以說,日本傳統美學思想就是源自茶道文化。

而茶道精神的核心即在於茶室。茶室大多由茶人設計,其建構與理念是緊密相連的,沒有其他的建築是如此地深思熟慮。它並不是單純的建築,室內每一細節的背後,皆有其哲理與美學的思考,由此可見日本傳統文化之細膩與講究。茶室區隔於建築的起居區外,是個烏托邦的理想世界。

茶室之美有不同的境界,千利休喜歡侘寂美,以鄉野草庵建築、土塗牆壁,除去多餘的綴飾,顯露極其自然的簡樸。他認為那樣才是恬靜的茶室,讓人心情平靜。而古田織部的茶室加入藝術創意,增加窗戶,設計出大膽扭曲變形的茶器,充滿滑稽詼諧的趣味。而小堀遠州的茶室更為明亮清爽,優雅的茶庭,產生綺麗寂趣之美。

另外,日本的庭園之美也是大家所認同的,其中內含許多茶庭的元素。早期枯山水茶庭是指草庵茶室外頭的露地,包含飛石、石燈籠、蹲踞、青苔及樹叢等。露地四周綠蔭蒼蒼,飛石排列不露雕琢痕跡,路旁的石燈籠上滿布著青苔,草木芬芳相迎。即使身處擾攘,於茶庭彷彿漫步在遠離塵世的幽谷,這是茶人所安排的境界,在露地間引人轉換至另一種情緒。枯山水庭園具有禪味象徵,隱含著物哀、空寂與幽玄的美意識。

千利休之後,茶庭不再那麼崇尚侘寂,而同時納入枯山水庭園與池泉迴遊。古田織部進化茶庭成迴遊式,含有內露地與外露地,形成隱約可見的空間。在此明暗疏密不斷地變化,時而隱蔽,時而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令人欲探究竟。

小堀遠州進化成坐觀式茶庭,坐在茶室裡欣賞庭園美景,無論是枯山水庭或池泉迴遊或現代自然庭園,都令人賞心悅目。如果把小堀遠州的美學化為文字,可以用「綺麗寂趣」來表示。

作者多次造訪千年京都裡大大小小的茶室茶庭,藉由她的目光和感受,著名茶人武野紹鷗、千利休、古田織部、小堀遠州及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的精心佈局躍然紙上,帶領讀者進入一個令人神往的境地。在此啜飲碗恬靜的抹茶,品味侘寂美學,沉浸在餘韻無窮的閑寂之美。

目錄
推薦序  茶道中侘寂美的視覺存在  莊仲平
自序

茶室與茶庭的歷史
茶室的美學
建仁寺東陽坊
倖存的北野大茶會茶室
建仁寺兩足院水月亭
仿織田有樂的如庵茶室
仁和寺飛濤亭與遼廓亭
具皇室貴族氣息的草庵書院茶室
南禪寺金地院
遠州的八窗席茶室與鶴龜之庭
金閣寺夕佳亭
映照餘暉的草庵茶室
銀閣寺東求堂
日本書院茶室和草庵茶室原型的同仁齋
大德寺黃梅院
武野紹鷗昨夢軒與千利休直中庭
大德寺聚光院
閑隱席和利休之墓
大德寺高桐院
千利休的缺角石燈籠、意北軒及細川忠興松向軒
大德寺瑞峰院
千家茶室及重森三玲設計的庭院
妙喜庵待庵
現存唯一的利休茶室
高台寺傘亭與時雨亭
豐臣秀吉與寧寧夫人的傘狀草庵茶室
黃金茶室
豐臣秀吉金碧輝煌的極致
燕庵與織部美術館
古田織部創造性的不對稱美學
大德寺孤篷庵
小堀遠州綺麗寂趣的忘筌茶室
曼殊院八窗席茶室
光影幻化的茶室設計
利休三千家
表千家、?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的茶室
光悅寺
藝術家本阿彌光悅的七座茶室
常照寺遺芳庵和鬼瓦席
吉野太夫與灰屋紹益所鍾愛的茶室
大原寶泉院的廣間茶室
大畫框下的額緣庭園
妙心寺退藏院
視野美麗的大休庵茶室和繁花似錦的余香苑
妙心寺桂春院
充滿侘寂的既白庵茶室與侘之庭
東福寺芬陀院
茶關白的圖南亭茶室與雪舟庭園
東福寺方丈庭園與重森三玲美術館
創新設計的前衛幾何與立體庭園
無鄰菴庭園
小川治兵衛所創造的日本自然園林開端
白沙村莊如舫亭
畫家橋本關雪的水上茶室
大河內山莊滴水庵
大河內傳次郎於密林深處的草庵茶室
宇治對鳳庵
茶鄉宇治的茶道體驗
掛川二之丸茶室
在靜岡天守閣下的茶道體驗

專有名詞
參考文獻

自序
日本美學家岡倉天心在其代作《茶之書》中,有段對茶室的敘述:「茶室是現世這一片寂寥荒野中的綠洲,疲憊的旅人在這兒邂逅,並透過藝術鑑賞的過程得以汲泉解渴,療癒心靈,在這裡我們可以欣賞到一齣結合茶、花卉及繪畫等主題的即興演出。在這裡順應自然而行,沒有一點破壞茶室狀態的色調,沒有任何會干擾和諧的舉動。」美學家在此即提醒我們,茶室不只是供點茶靈修的境地,也是美的世界。
有人說日本茶道為的是一碗可口的茶,從中享受天地間無上的幸福。也有人認為茶道是藉由儀式的磨練來修身養性,並昇華至理想的精神層面。在山本兼一的小說《利休之死》裡,則聚焦於千利休對美的追求。我們可說茶道是一種審美的情趣,創造美感的雅玩。深入探究,我們發現茶道美的核心即在於茶室,大家公認,侘寂(Wabi Sabi)茶室在四百多年前就已建立了日本美學文化的核心。
日本人對於茶室茶庭有深入的實踐,歷來存留的茶室茶庭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象徵。筆者從多家茶室尋訪過程中發現,沒有一座茶室是一樣的,因為茶道大師親自投入茶室與茶庭的設計,在各自不同的理念下,追求創意與美學。只有突破窠臼,創造性的茶室才會受讚賞,在歷史潮流中被記載並保存下來。我們更能發現,茶室茶庭所涉及的人、事、物博大精深,包含許多歷史深遠的文化傳承。
當今建築風行日式簡約的裝潢,那種黑灰色調的陰翳,於朦朧微光,散發難以言狀的餘情,是一種韻味,充滿禪味的感受。其實這種侘寂風格即源自於日本的草庵茶室,深深地吸引著我們。
日式茶道在台灣雖屬小眾,但日本?千家在台灣長期耕耘,來自日本年代久遠的茶道具,以其深具手感的形貌,台灣茶人莫不趨之若鶩,近年來被大量引進,幾乎成為古董店的大宗。台灣茶人既愛日本茶道具,對其茶室茶庭亦甚欣賞,因此我們看見逐漸增多日式陰翳氛圍的茶屋與茶店。我們可說,台灣人不見得熟稔日本茶道儀式的細節講究,但欣賞日本茶道具的簡約美麗,也喜愛日本茶室茶庭的雅樸自然。
筆者經常旅行日本,醉心於其茶室茶庭之美,而有志於此探究。為了撰寫成書,多次赴京都尋訪知名的茶室與茶庭,尤重於侘寂美學之研究。筆者是個追求完美的人,對於本書篇幅所涉及的賞析,均經過反覆的推敲與求證,希望有意赴日本旅遊又愛好茶道的讀者,得以按圖索驥,尋訪書中茶室茶庭的美景,也能體驗日式侘寂美學的風情及欣賞日本傳統藝術設計的價值。
在此要特別感謝作家莊仲平先生所繪製的平面圖及茶室內部圖,為本書增色不少,使讀者在賞析時,更能了解經典茶室設計上的巧思。此外還要感謝暖暖書屋龐君豪先生,以及在寫作期間一直守候我身旁的貓書童小虎。

內文試閱
建仁寺東陽坊──倖存的北野大茶會茶室

建仁二年(一二○二)由幕府將軍源賴家所創設的建仁寺在日本茶道史上擁有不凡的地位,因為其開山祖即是日本茶道始祖榮西禪師。榮西禪師(一一四一—一二一五)曾經二度到中國留學,時值宋朝茶道盛行,隨後自中國引進茶樹及點茶法,撰寫日本最早茶書《喫茶養生記》,推廣飲茶的功效。京都建仁寺既是日本最古老禪寺,又是茶道的發祥地。雖然在平安時期日本已有茶會,但僅流傳於官宦貴族,也尚未產生飲茶的思想與流程。建仁寺至今仍保有紀念性茶園及茶碑,以彰顯榮西禪師對日本茶文化的貢獻。為了紀念榮西,每年四月二十日都會在此舉行古老的茶禮「四頭茶會」,由年輕僧侶持杓為每人的茶碗注入熱水,這也正是源自中國禪宗的點茶儀式。

建仁寺位於京都最繁華的祇園地帶,我們由茶室與料庭亭聚集的花見小路,一路踩著石板漫步前行,即可抵達。寺廟院區佔地廣闊,內有一座座的寺院,古松參天,楓樹茂盛,幽寂的環境隔絕了花街的塵囂。別以為建仁寺僅是如此,除了方丈與法堂,我們進園右轉氣勢宏偉的「庫裡」,空間挑高又極為寬廣,是僧人煮飯用餐的地方。

買好門票,進入寬敞的大廳,方知柳暗花明又一村,迴廊引領人們走過層層相連的廂房。因為沒有牆壁或紙門的阻隔,穿透的建物將內外空間串連起來,讓自己與庭園存在於同一空間,又能與建物合為一體。透過敞開的廂房,視野由廊道穿越廳堂眺望到後院,如框起來的一幅畫。在此有好幾座庭園,迴廊每轉個彎,就是截然不同的廳堂與庭園,別有洞天。

方丈庭園係枯山水式,水波紋的白砂象徵大海,石塊小松好似人間,使人猶如進入一個冥想的世界。本坊的「潮音庭」是枯山水式庭園,可見青苔滿庭綠意盎然,迎面楓葉清秀,夏日亦覺絲絲涼風。望著庭中豎立的「三尊石」,令人感受一股與世隔絕的清靜,我們坐在榻榻米往外望,自然地安頓好心情,寂靜禪意油然而生。

建仁寺還存有一座重要的北野大茶會茶室「東陽坊」。北野大茶會是一八五七年由豐臣秀吉所舉辦,一場多達八百餘席的盛況史無前例,至今仍為茶人津津樂道,對於日後茶道推廣貢獻極大。東陽坊是千利休愛徒真如堂東陽坊住持長盛所建茶屋,用來參與北野大茶會,原本建於北野天滿宮紙屋川土手之處。我們下本坊的緣廊,沿著小徑即抵達東陽坊。

這間獨立的草庵茶室靜靜地置於院中不起眼的角落,瓦葺屋頂,室內二疊台目,是帶有利休風格的小茶室。室內有床之間、地爐、略彎的中柱及相連的袖壁,袖壁上有二重吊棚。茶室旁尚有一疊的合之間、二疊台目向板的控室及水屋等三個空間。控室也是一間茶室,內有丸爐與別緻的丸窗,由躪口進出。由控室間望去,光影幽微下可見室內光影變幻,極富設計上的巧思。東陽坊茶室在史上曾遷建多次,應已略為修改。

東陽坊露地尚置有豐臣秀吉所喜愛的烏帽石。茶室旁是有名的「建仁寺垣」,以縱向裁切的竹子緊密排列,屬遮蔽式圍牆,與鏤空的「金閣寺垣」或「光悅寺垣」截然不同。雖然建仁寺內終年遊客如織,但專程尋到東陽坊的卻不多,只有茶道中人才會特地到此朝聖。

如果加入「東陽坊保存會」,即有機會在此地喝茶。東陽坊距離市區不遠,到此可近距離欣賞經典茶室及日本茶道始祖榮西和尚、茶聖千利休、豐臣秀吉與北野大茶會,豐富的文化史蹟值得一訪。

建仁寺資訊:
地址:京都市東山區大和大路通四條下小松町
交通:京都巴士100「祇園」,徒步10分鐘。
京都巴士206「東山安井」,徒步5分鐘。
京阪電車「祇園四条駅」,徒步7分鐘。
門票:成人500日圓

作者簡介


鄭亞拿
德國美茵茲大學德語文學、音樂學博士班,擅長比較文學、文化研究、鋼琴與小提琴。曾任外文雜誌總編、專職譯者、研究助理、音樂老師,熱愛旅行與古董收藏,對於美的事物有著難以自拔的迷戀。近年熱衷於日式美學與茶道,嘗試由行旅的足跡,探尋美學表現的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