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追火車的日子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9590797系列名稱:
雙囍文學系列編號:
2DLS0001定價:
850元作者:
黃威勝頁數:
224頁開數:
22.1x25.6x2.2裝訂:
精裝上市日:
20221229出版日:
20221229出版社:
雙囍出版-遠足文化CIP:
957.9市場分類:
旅遊休閒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休閒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200張照片與文字記錄的細膩場景
三十年來的珍貴影像,趕在消散之前留下美好記憶
追尋活著的鐵道系統,日常運轉的真摯記錄
內灣、平溪、大肚、南澳、布袋、金門、阿里山、
阜新、牙克石、三道嶺、蒙古、莫斯科、斯德哥爾摩……
蒸汽火車、輕便鐵道、路面電車……一同串聯世界的平行線
*人、鐵道、車輛,相互交織,一起走出的歷史
*歷史可能被遺忘,記憶可能與景物一同消散,記錄是抵抗消散的方式。
個人與時代的交會
黃威勝的大學時光,是本土熱風行的年代,也是BBS盛行的日子,BBS站「內灣小月台」成為鐵道研究者的基地,快速大量地交換著情報與成果。解嚴後開放的風氣,和對自身土地的關注,台灣研究日漸受到重視。
一九九五年十月,全台幾個文化協會聯合舉辦了「行過鐵枝路,相逢火車頭」老火車站保存運動。黃威勝意識到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也認識到從小親近的新竹火車站,在許多人眼中如此地重要,。原來火車除了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外,還有這麼多可以「玩」,可以研究的領域。
在交通大學鐵道研究社社辦裡,黃威勝發現了一本奇書《已遺忘之台灣鐵道》,是一位美國人踏查七ま年代末的台灣輕便鐵道的成果記錄,內容翔實,照片之外,並繪製路線圖,說明運行方式。這本書大大震撼了黃威勝,讓他背起相機與時間賽跑,記錄即將消逝的鐵道。
自我的追尋
以攝影記錄鐵道,是黃威勝拍照的原動力,依照地緣關係,再評估景物消散的可能性,來決定拍攝的順序,特別熱愛產業輕便鐵道:礦業鐵路、林業鐵路、鹽業鐵路、糖業鐵路……。隨著產業的衰竭或是運輸條件的改變,輕便鐵道逐漸走入黃昏。趕在停止運行,鐵軌變成廢鐵之前所拍下的每一張照片,都有可能成為歷史的註記。其中,位於平溪的新平溪煤礦,是黃威勝進行完整測繪、踏查的場域。拍照以外,輔以訪談,實地丈量,繪製出了場區完整的路線圖。
蒸汽消散
儘管火車動能已歷經幾次變革,蒸汽火車憑藉著它原始的機械結構特色,和富有生命力的運行風采,在活動、慶典中,成為各國鐵道迷爭相追逐的焦點列車。然而,世界上,依然有日常商業運轉的蒸汽火車。在中國北方,從大興安嶺到內蒙到新疆擁有巨大的露天煤礦場,礦場裡使用著大型蒸汽火車負責每天的運輸。特別是新疆三道嶺,被譽為蒸汽火車的最後聖地,為了拍到最震撼的影像,每年冬天,全世界的「追煙者」紛紛前往。他們強忍著低溫,就為了拍下在空中凝結的蒸汽,感受蒸汽機車運轉的魅力。這些車輛隨著司機們日漸衰老,近年來,各個礦區陸續終止使用蒸汽機車,二ま二二年七月,三道嶺也正式終止蒸機任務。從此,蒸汽消散。
人,鐵路與車輛
「鐵道迷不是喜歡拍火車而已」,人、鐵路與車輛三者之間的連結,發生動人的故事,才是鐵道迷感興趣的地方。鐵道上,如果沒有車輛運行,也不過是兩條暗淡的平行線而已。透過鐵道,去追尋平行線上(曾經)發生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才是鐵道迷最津津樂道的事。《追火車的日子》除了精采的攝影作品之外,也收錄了作者關於「人與鐵道」的記憶。第一次搭火車的經驗,高中搭乘內灣線通勤的青春歲月,追煙行動時身體遭受低溫重創,如何坐進三道嶺蒸機的駕駛室了解鐵道員投入礦業的心路歷程……還有曾經在旅途上與鐵道的短暫交會情景。
200張照片與文字記錄的細膩場景
三十年來的珍貴影像,趕在消散之前留下美好記憶
追尋活著的鐵道系統,日常運轉的真摯記錄
內灣、平溪、大肚、南澳、布袋、金門、阿里山、
阜新、牙克石、三道嶺、蒙古、莫斯科、斯德哥爾摩……
蒸汽火車、輕便鐵道、路面電車……一同串聯世界的平行線
*人、鐵道、車輛,相互交織,一起走出的歷史
*歷史可能被遺忘,記憶可能與景物一同消散,記錄是抵抗消散的方式。
個人與時代的交會
黃威勝的大學時光,是本土熱風行的年代,也是BBS盛行的日子,BBS站「內灣小月台」成為鐵道研究者的基地,快速大量地交換著情報與成果。解嚴後開放的風氣,和對自身土地的關注,台灣研究日漸受到重視。
一九九五年十月,全台幾個文化協會聯合舉辦了「行過鐵枝路,相逢火車頭」老火車站保存運動。黃威勝意識到文化資產保存的重要。也認識到從小親近的新竹火車站,在許多人眼中如此地重要,。原來火車除了可以順利抵達目的地外,還有這麼多可以「玩」,可以研究的領域。
在交通大學鐵道研究社社辦裡,黃威勝發現了一本奇書《已遺忘之台灣鐵道》,是一位美國人踏查七ま年代末的台灣輕便鐵道的成果記錄,內容翔實,照片之外,並繪製路線圖,說明運行方式。這本書大大震撼了黃威勝,讓他背起相機與時間賽跑,記錄即將消逝的鐵道。
自我的追尋
以攝影記錄鐵道,是黃威勝拍照的原動力,依照地緣關係,再評估景物消散的可能性,來決定拍攝的順序,特別熱愛產業輕便鐵道:礦業鐵路、林業鐵路、鹽業鐵路、糖業鐵路……。隨著產業的衰竭或是運輸條件的改變,輕便鐵道逐漸走入黃昏。趕在停止運行,鐵軌變成廢鐵之前所拍下的每一張照片,都有可能成為歷史的註記。其中,位於平溪的新平溪煤礦,是黃威勝進行完整測繪、踏查的場域。拍照以外,輔以訪談,實地丈量,繪製出了場區完整的路線圖。
蒸汽消散
儘管火車動能已歷經幾次變革,蒸汽火車憑藉著它原始的機械結構特色,和富有生命力的運行風采,在活動、慶典中,成為各國鐵道迷爭相追逐的焦點列車。然而,世界上,依然有日常商業運轉的蒸汽火車。在中國北方,從大興安嶺到內蒙到新疆擁有巨大的露天煤礦場,礦場裡使用著大型蒸汽火車負責每天的運輸。特別是新疆三道嶺,被譽為蒸汽火車的最後聖地,為了拍到最震撼的影像,每年冬天,全世界的「追煙者」紛紛前往。他們強忍著低溫,就為了拍下在空中凝結的蒸汽,感受蒸汽機車運轉的魅力。這些車輛隨著司機們日漸衰老,近年來,各個礦區陸續終止使用蒸汽機車,二ま二二年七月,三道嶺也正式終止蒸機任務。從此,蒸汽消散。
人,鐵路與車輛
「鐵道迷不是喜歡拍火車而已」,人、鐵路與車輛三者之間的連結,發生動人的故事,才是鐵道迷感興趣的地方。鐵道上,如果沒有車輛運行,也不過是兩條暗淡的平行線而已。透過鐵道,去追尋平行線上(曾經)發生的故事,分享給大家,才是鐵道迷最津津樂道的事。《追火車的日子》除了精采的攝影作品之外,也收錄了作者關於「人與鐵道」的記憶。第一次搭火車的經驗,高中搭乘內灣線通勤的青春歲月,追煙行動時身體遭受低溫重創,如何坐進三道嶺蒸機的駕駛室了解鐵道員投入礦業的心路歷程……還有曾經在旅途上與鐵道的短暫交會情景。
作者簡介
黃威勝
新竹人,資深攝影記者。
以中國新疆三道嶺煤礦鐵道為題執導拍攝紀錄片《蒸汽消散》,榮獲二ま一九日本門真國際電影節紀錄片最佳攝影獎;入圍二ま二ま年金穗獎最佳紀錄片。
熱愛鐵道,長期關注鐵道相關事物,成長過程一路與鐵道形影不離。熱愛產業輕便鐵道:林業鐵路、糖業鐵路、礦業鐵路、鹽業鐵路……。近年進行了多次的「追煙」行動,趕在蒸汽消散之前,捕捉中國煤礦鐵路上現役運轉的大型蒸汽火車。在遼寧阜新,內蒙牙克石、元寶山、平庒,新疆三道嶺等地,拍下大量珍貴照片。並與鐵道同好前往蒙古,在開闊的地景中,享受追火車的樂趣。
二ま一八年起,定期與同好舉辦「鐵鏽味」攝影展,與張志文等人合著有鐵道攝影集《夢・軌跡》(2021,田園城市)。與洪致文、鄭銘彰、林政廷合著攝影集《Sky Train•鐵道迷的航空世界》(1996)。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作者黃威勝成長正值台灣經濟起飛、產業轉型時代,產生大量的工業遺址。黃威勝選擇以影像記錄,留下它們最後的身影,不僅是遭人遺棄的器械,還包含了工作者的姿態,如今看來,都屬於珍貴的文化財產。
●從小就與火車結緣,黃威勝的相機記錄下過往的日常,看似平實的影像中經過歲月的淘洗,反而是原汁原味的美好。
●受到台、日鐵道研究前輩的薰陶,學習到札實的踏查方式。每每從人、鐵路、車輛,三者之間的關係找尋動人的故事。
●以新疆三道嶺煤礦為代表的「追煙」系列作品,除了在攝影美學上的表現,也重新賦予鐵道攝影探討人與鐵道共同走出的歷史,和緊密連結的情感。
書籍目錄
成長中的鐵道
小孩的歡樂大平台──新竹貨運站和繁忙的臺肥支線
鐵道旅行初體驗
移動的青春
向本源前進的探索
臺灣鐵道傳奇
內灣小月台──青年鐵道迷的大串聯
歷史就在這裡──黎明分館日文書庫
小先生的大震撼──已遺忘之台灣鐵道
獨眼小僧和他的夥伴們──新平溪煤礦
動態影像記錄
尊敬的台灣鐵道研究前輩
追煙
遼寧阜新
內蒙──牙克石、元寶山與平莊
新疆三道嶺──蒸汽火車的最後聖地
串聯世界的平行線
蒙古
與生活接軌的鐵道
文章試閱
現役中的蒸汽火車「REAL STEAM」
雖然隨手上網搜尋蒸汽火車,就有滿坑滿谷的照片,扣除節慶活動,或是特殊列車運用,作為日常運轉的卻所剩無幾。有一批照片吸引了我的目光,來自鐵道同好李春政,在他的照片裡是滿滿的北國風情,蒸機噴出的白煙繚繞,在蕭瑟的冷空氣裡瀰漫。巨大的動輪,長長的編組,一切都是活生生的景象,那是在中國日常運作的蒸汽火車。在過往幾次的中國行旅經驗中,曾經親眼目睹運轉中的蒸汽火車,但在忙碌的工作安排下,沒有機會好好欣賞。透過電子郵件聯繫,春政熱情地分享了蒸汽火車的種種,加上如何安排拍攝行程的細節,於是我加入了「中國追煙團」。
每年冬天,有一個成員來自世界各國的蒸汽火車攝影團固定前往中國北方,從內蒙古的大興安嶺到赤峰、平庒、阜新再到新疆的三道嶺,在低溫下一路追逐蒸汽火車的團團白煙。攝影團中有英美的資深鐵道迷,他們普遍有些年紀,忍受著冷洌的季風,將鏡頭對準蒸汽火車。詢問他們為何不遠千里而來?他們異口同聲的說:「THIS’S REAL STEAM.」
復駛的蒸汽火車,經常安排在特定的日子進行節慶式運轉,或是在固定的特殊路線上來回穿梭,供民眾拍照記錄(為了服務還會盡力配合拍攝者的需求)。在這些場合,蒸汽火車以萬全之姿現身——無論是外形的完整無缺;或是動力的源源不絕——盡可能呈現不減當年的丰姿采,但總多了一分刻意少了一分真實。在中國北方的煤礦場,蒸汽火車依舊執行每日的任務,維持既有的運轉編組,沒有任何表演性質,踏踏實實地在鐵軌上奔馳。這種按表操課的「日常場景」吸引全球各地的鐵道迷,不遠千里而來爭相記錄。然而,對亞熱帶的人來說,要長時間處在冰天雪地的戶外,一邊拍攝一邊抵擋寒冷,需要付出一些代價……。
三道嶺──蒸汽火車的最後聖地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裡,哈密西北八十公里處,有座三道嶺露天煤礦場,歷經了數十年的大量開採,近年宣告將停止使用蒸汽火車。這不僅是對依靠煤礦為生的工作者關注的消息,也是蒸汽火車愛好者奔相走告的消息,因為再也沒有其他地方像三道嶺,能看到現役的大型蒸汽火車日夜奔馳,這裡是蒸汽火車最後的聖地。從二ま一四年開始,陸續去過四次三道嶺,除了拍照外,也完成了紀錄片《蒸汽消散》,記錄了煤礦鐵道從業人員與蒸汽火車一起衰老、走入黃昏。
二ま一四年冬天,下了台北直飛烏魯木齊的飛機後,領了行李立刻趕往火車站,搭乘罕見的雙層臥鋪列車往哈密,再前往蒸汽火車的最後聖地「三道嶺」。三道嶺礦區主要分為三部分:西剝離、東剝離、二礦。西剝離礦區在二ま一四年後宣佈停止開採,剩下東坑以及豎井挖掘的二礦持續生產。在巨大的三道嶺煤區裡,人員是採兩班制上班,工作十二小時,休息十二小時。鐵道人員有休息,機器沒有休息。每天早晨,職工們紛紛往機務段所在東剝離車站報到,聽取當日的任務,再走近停放於軌道上的建設型蒸汽機車,仔細的檢車,準備當日的工作。
在冬日凌晨等待司機交班的蒸機,鍋爐內依舊燒著火,熱氣不斷循環,鋼板外卻是零下的天寒地凍。站在這些龐大的機械旁,可以聽見金屬鋼板不停發出嘶鳴,直到砰一聲,以為要爆炸了,很快就恢復它緩緩的嘶鳴。它不停地熱脹冷縮,反反覆覆循環著,像是呼吸。檢車的司機拿著煤油噴燈靠近下方的主風缸,風缸難敵整夜的低溫,終究還是結冰了,結冰消融後,將積水排乾,重新打氣進來,才能恢復煞車功能。
二ま一四年時,三道嶺場區路線裡有八二站、坑口站、東剝離站、西剝離站、選 煤場、機修場和南站等七個站點。自從西坑停採後,路線隨之精簡。最簡單的運行路線是由東剝離站將空的煤斗車推送進八二站,裝填滿露天開採的煤礦後,再前往選煤場。至於豎井開採的二坑,裝滿五十輛煤斗車後,以兩輛蒸汽火車一前一後;一推一拉運送到南站。在礦區裡使用的機關車是「建設型」蒸汽機車,在中國是幹線外運用的最大型蒸汽火機車,更何況中國國鐵路線已經全面禁止蒸汽火車運行。也因此,三道嶺特別添購了柴油機車,牽引煤列到柳樹泉車站進入國鐵路線完成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