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故事點石成金30法,人人都能創造自己的成名作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748941系列名稱:
LEARN系列編號:
VE00074定價:
360元作者:
蔡淇華頁數:
240頁開數:
14.8x21x1.43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215出版日:
20240215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811.1市場分類:
閱讀、作文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語言學習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全民寫故事時代來臨!
如何找到創作者的大祕寶?
重大細節法:有細才有戲,細節是所有故事的靈魂。
意象故事法:產品再好,如果沒有一個意象來連結品牌故事,則很難讓受眾產生記憶點。
AI故事法:沒有寫作基礎的人,只能被AI玩,不可能玩AI。
30種故事法,任你活用變化!
最強教學力蔡淇華老師,總計指導學生拿下700座以上文學獎,
創下寫作教學書暢銷100,000本紀錄,首度公開「說故事」的關鍵要領。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需要為自己、為他人,說個好故事的時候。
在行銷、影片、文案、廣告及自媒體上,或擴及廣義的文字創作,我們都需要那打動人心的召喚力。
只是,有人枯坐著硬擠文字等待靈感,有人順手取材快炒調味就端出一道好菜。
說故事,是有方法可以學的。
我們都聽過畢卡索的名言:「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偷竊。」
伏爾泰說,創意只是審慎的模仿。
故事為王,好的故事需要創意,
但大多數的創作者卻不知道「模仿」是「創意」開始的地方。
但是,要模仿什麼呢?答案是「故事的原型」。
寫作名師蔡淇華曾培養出許多在各行各業善用故事的優秀人才,
首次將寫故事的要領精華集於一書,面向AI時代與數位社會,
解說新趨勢下的新技法和歷久不衰的故事原理。
不只適用於創作、企畫,也能提升文學與戲劇的賞析能力。
這本書給所有想要寫出好故事的人,一個有信心的開始。
無庸置疑,你就是運用創意的勇者。
在故事開始的地方,開始你的故事吧!
「期待此書可以鼓勵有志寫出好故事的朋友,為台灣的文創產業,創發出更多有生產性的IP。」
──蔡淇華
※ 因為淇華老師教的故事法,他們都有了值得驕傲的故事──
林佳樺╱六座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得主
淇華老師此書《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展演了好的說書人便是優秀的故事建築師。書中三十篇點出故事核心在於「人性衝突」,不藏私地傳授小說名家的心法口訣、招式……
此書讀完,能發現靈感不必然要仰望,它甚至不是外,而是內含於心、於腦、於五感。渺遠的「天能」化為「人能」,竟有股衝動想寫,想與讀者來趟迷宮走訪。(推薦序摘錄)
尹金╱2023年林榮三文學獎得主
我很幸運在寫作衝動最豐沛之際遇上老師,得以讓飄飄然的情感落於紙上,逐一化為文字。若將寫作比擬為建築,《寫作吧!》談格局、工法和建材;《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則反璞歸真,集中在「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本書內容宏觀又細緻,有心法又兼具系統邏輯。書中整理出三十種的敘事模式(涵蓋目前最夯的AI創作),並根據不同章節引述作品,分析核心概念、技法來堅實理論基底……
對我而言,《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完全可視為一本創作辭典,遇見瓶頸時,若能以書中關鍵字按圖索引,那麼筆下人物將能衝破時間的桎梏,變成一個動人的故事。(推薦序摘錄)
邱瀟君╱2023年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得主
教會我說故事的書
翻看《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我似乎回到跟著老師學習的地方。老師用他幾十年內化的功力,指導修正我的文章,丟出一個又一個新的章程,每次下課,感覺自己的筆又向前走了好遠。「寫作需要學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是在蔡老師的指導下,從2022年時一個放棄寫作的素人,到學會用文字說自己的故事せ得了獎せ出了書的生命應許之地。而這些不傳之祕,盡在這本書中。
陳又安╱導演、宏?數位創作獎得主
新創作者的良方指引
「這是一本將故事的起頭、過程、結尾都暴雷給你聽的好書。」文學如水,裝載進每個人的生命容器裡,必然是千變萬化,要從中找出共通的創作邏輯,絕非易事,但淇華老師的十年醞釀,成功拆解了許多精彩故事的典型,並且篇篇提供實例建立理解,對於新創作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良方指引。
做為淇華十年的老學生,老師經常慷慨解囊帶我們吃好料。今日品味他的新書,竟感到詫異:「您把這些潛心累積的故事分析和業內祕辛,也對讀者如此慷慨解囊,這樣真的可以嗎!?」
林子維╱台中文學獎首獎得主
從有故事的人,變成說故事的人
從過去的寫作書以來,淇華老師總是擅長引導將各個故事「解構」後再「建構」。並非是用學術堆疊的名詞、句法,更像是手把手地教學。就像曾經在他的課堂、辦公室一樣,討論如何將一個故事好好地說出來。
文學和故事的柔軟就是在「療癒」,這也是脫離高中後我依舊銘記的。我想提筆寫下的那一刻,鏡子就在眼前,我們只是利用故事去認識自己。
我想除了方法,還有生命中的善良,那同樣是故事生長的地方。《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洪右芸╱中台灣聯合文學獎小說組首獎
玩出首獎故事
還記得我從小就有個當作家的夢想,一直到十六歲我成為了惠文高中的學生,在新生演講上第一次遇見淇華老師。他對著台下所有懞懂的面孔說:「如果你有想法,想寫作,就來找我。」高二那年終於鼓起勇氣寄信告訴老師,我也有投稿文學獎的打算。這是我高中生涯中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老師即使工作繁忙,也會在深夜認真閱讀我的作品,並誇獎我看世界的角度,但寫小說時,老師總鼓勵我:「更大膽點,更狂野的想像,要讓人性走到極致。」一起討論小說情節的過程,我們玩得很開心,最後得到了首獎,圓了我的寫作夢。
這次讀了淇華老師的新書《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發覺老師的教學祕訣盡在其中。書中充斥著讓人驚喜和從未想過的書寫方式,讀完會湧現很多想法和躍躍欲試的提筆欲望。極推薦這本好書,翻開它,你也能和我一樣,大膽說好故事,一圓寫作大夢。
高于棋╱菊島文學獎得主
文字長出好故事
高一開始和淇華老師學寫作,一學就是七年,他總是拆解創作思路,分析文字邏輯,以書中提到的「異質同構法」、「報導文學法」等方法步步引導,讓學生搭配不同內容、形式使用,提供攻守俱佳的裝備,使我學會寫故事,在雜誌開了專欄,不至於獨自赤腳在寫作的荒原上狂奔,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自己可以一路得文字之助,靠特殊選才進入成大;最後再靠作品累積,進入台大新聞所,真的都得歸功於老師的寫作教學。誠摯推薦此書,一起讓文字幫自己,說出好故事!
劉倩妏╱公視《生死接線員》女主角
懂得留白,生命不留白
讀完淇華老師的新書,其中一篇〈一句故事法〉,讓我想起之前一起拍戲的前輩,娓娓道來,留白的藝術。
剛來台灣發展沒幾年,第一次在《生死接線員》出演女主角,既雀躍又緊張。朋奉哥,曾是一場戲唯一的對手演員,飾演一位癌末卻不願接受兒子器官捐贈的父親。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從容地跟我分享「留白」的藝術,在於讓觀眾有機會代入,往往演員沒哭,觀眾自己就哭得稀里嘩啦的。跟蔡老師書中分享伍佰的音樂一樣,留下空隙,讓聽眾在這些空隙「填補」自己的「故事」。
以前與蔡老師學習寫作,獲益甚多,今日欣見老師新的創作文字,再度滋養我的演員之路。期待自己也能如朋奉哥一樣,懂得留白,生命不留白。
汪其珈╱2023年武陵全國高中文學獎首獎得主
故事從意象開始
我和淇華老師學習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練習意象的運用。藉由意象,能讓讀者聯想到畫面,而畫面即是寫作者看見的世界。如〈換氣練習〉這首詩,我在創作時就運用了游泳的意象表達考試的壓力。詩能將意象不斷延展開來,將日常生活的困頓,轉化為嶄新的畫面。
文學是時代的切片。〈我那見不得人的曾祖父〉是我第一次嘗試寫報導文學,主任鼓勵我嘗試將家族歷史用散文包裝,並以對話貫穿。變動的情節加上不變的人性,是貫穿歷史的主題,也是為大時代的小人物留下生命走過的痕跡。
老師總是能用提問的方式傳授我許多心法,讓原本混沌飄散的想法,逐漸沉澱清澈。這本書就涵蓋了散文、小說、新詩的寫作技巧,將經典作品拆解開來,仔細剖析其中的架構,宛如一張張的透視圖,使讀者能從靈感開始的地方,一步一步看見文字長成動人的故事。
全民寫故事時代來臨!
如何找到創作者的大祕寶?
重大細節法:有細才有戲,細節是所有故事的靈魂。
意象故事法:產品再好,如果沒有一個意象來連結品牌故事,則很難讓受眾產生記憶點。
AI故事法:沒有寫作基礎的人,只能被AI玩,不可能玩AI。
30種故事法,任你活用變化!
最強教學力蔡淇華老師,總計指導學生拿下700座以上文學獎,
創下寫作教學書暢銷100,000本紀錄,首度公開「說故事」的關鍵要領。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有需要為自己、為他人,說個好故事的時候。
在行銷、影片、文案、廣告及自媒體上,或擴及廣義的文字創作,我們都需要那打動人心的召喚力。
只是,有人枯坐著硬擠文字等待靈感,有人順手取材快炒調味就端出一道好菜。
說故事,是有方法可以學的。
我們都聽過畢卡索的名言:「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偷竊。」
伏爾泰說,創意只是審慎的模仿。
故事為王,好的故事需要創意,
但大多數的創作者卻不知道「模仿」是「創意」開始的地方。
但是,要模仿什麼呢?答案是「故事的原型」。
寫作名師蔡淇華曾培養出許多在各行各業善用故事的優秀人才,
首次將寫故事的要領精華集於一書,面向AI時代與數位社會,
解說新趨勢下的新技法和歷久不衰的故事原理。
不只適用於創作、企畫,也能提升文學與戲劇的賞析能力。
這本書給所有想要寫出好故事的人,一個有信心的開始。
無庸置疑,你就是運用創意的勇者。
在故事開始的地方,開始你的故事吧!
「期待此書可以鼓勵有志寫出好故事的朋友,為台灣的文創產業,創發出更多有生產性的IP。」
──蔡淇華
※ 因為淇華老師教的故事法,他們都有了值得驕傲的故事──
林佳樺╱六座時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得主
淇華老師此書《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展演了好的說書人便是優秀的故事建築師。書中三十篇點出故事核心在於「人性衝突」,不藏私地傳授小說名家的心法口訣、招式……
此書讀完,能發現靈感不必然要仰望,它甚至不是外,而是內含於心、於腦、於五感。渺遠的「天能」化為「人能」,竟有股衝動想寫,想與讀者來趟迷宮走訪。(推薦序摘錄)
尹金╱2023年林榮三文學獎得主
我很幸運在寫作衝動最豐沛之際遇上老師,得以讓飄飄然的情感落於紙上,逐一化為文字。若將寫作比擬為建築,《寫作吧!》談格局、工法和建材;《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則反璞歸真,集中在「如何說一個好故事」。
本書內容宏觀又細緻,有心法又兼具系統邏輯。書中整理出三十種的敘事模式(涵蓋目前最夯的AI創作),並根據不同章節引述作品,分析核心概念、技法來堅實理論基底……
對我而言,《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完全可視為一本創作辭典,遇見瓶頸時,若能以書中關鍵字按圖索引,那麼筆下人物將能衝破時間的桎梏,變成一個動人的故事。(推薦序摘錄)
邱瀟君╱2023年時報文學獎報導文學首獎得主
教會我說故事的書
翻看《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我似乎回到跟著老師學習的地方。老師用他幾十年內化的功力,指導修正我的文章,丟出一個又一個新的章程,每次下課,感覺自己的筆又向前走了好遠。「寫作需要學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是在蔡老師的指導下,從2022年時一個放棄寫作的素人,到學會用文字說自己的故事せ得了獎せ出了書的生命應許之地。而這些不傳之祕,盡在這本書中。
陳又安╱導演、宏?數位創作獎得主
新創作者的良方指引
「這是一本將故事的起頭、過程、結尾都暴雷給你聽的好書。」文學如水,裝載進每個人的生命容器裡,必然是千變萬化,要從中找出共通的創作邏輯,絕非易事,但淇華老師的十年醞釀,成功拆解了許多精彩故事的典型,並且篇篇提供實例建立理解,對於新創作者來說,絕對是不可多得的良方指引。
做為淇華十年的老學生,老師經常慷慨解囊帶我們吃好料。今日品味他的新書,竟感到詫異:「您把這些潛心累積的故事分析和業內祕辛,也對讀者如此慷慨解囊,這樣真的可以嗎!?」
林子維╱台中文學獎首獎得主
從有故事的人,變成說故事的人
從過去的寫作書以來,淇華老師總是擅長引導將各個故事「解構」後再「建構」。並非是用學術堆疊的名詞、句法,更像是手把手地教學。就像曾經在他的課堂、辦公室一樣,討論如何將一個故事好好地說出來。
文學和故事的柔軟就是在「療癒」,這也是脫離高中後我依舊銘記的。我想提筆寫下的那一刻,鏡子就在眼前,我們只是利用故事去認識自己。
我想除了方法,還有生命中的善良,那同樣是故事生長的地方。《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洪右芸╱中台灣聯合文學獎小說組首獎
玩出首獎故事
還記得我從小就有個當作家的夢想,一直到十六歲我成為了惠文高中的學生,在新生演講上第一次遇見淇華老師。他對著台下所有懞懂的面孔說:「如果你有想法,想寫作,就來找我。」高二那年終於鼓起勇氣寄信告訴老師,我也有投稿文學獎的打算。這是我高中生涯中做過最正確的決定之一。
老師即使工作繁忙,也會在深夜認真閱讀我的作品,並誇獎我看世界的角度,但寫小說時,老師總鼓勵我:「更大膽點,更狂野的想像,要讓人性走到極致。」一起討論小說情節的過程,我們玩得很開心,最後得到了首獎,圓了我的寫作夢。
這次讀了淇華老師的新書《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發覺老師的教學祕訣盡在其中。書中充斥著讓人驚喜和從未想過的書寫方式,讀完會湧現很多想法和躍躍欲試的提筆欲望。極推薦這本好書,翻開它,你也能和我一樣,大膽說好故事,一圓寫作大夢。
高于棋╱菊島文學獎得主
文字長出好故事
高一開始和淇華老師學寫作,一學就是七年,他總是拆解創作思路,分析文字邏輯,以書中提到的「異質同構法」、「報導文學法」等方法步步引導,讓學生搭配不同內容、形式使用,提供攻守俱佳的裝備,使我學會寫故事,在雜誌開了專欄,不至於獨自赤腳在寫作的荒原上狂奔,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
自己可以一路得文字之助,靠特殊選才進入成大;最後再靠作品累積,進入台大新聞所,真的都得歸功於老師的寫作教學。誠摯推薦此書,一起讓文字幫自己,說出好故事!
劉倩妏╱公視《生死接線員》女主角
懂得留白,生命不留白
讀完淇華老師的新書,其中一篇〈一句故事法〉,讓我想起之前一起拍戲的前輩,娓娓道來,留白的藝術。
剛來台灣發展沒幾年,第一次在《生死接線員》出演女主角,既雀躍又緊張。朋奉哥,曾是一場戲唯一的對手演員,飾演一位癌末卻不願接受兒子器官捐贈的父親。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從容地跟我分享「留白」的藝術,在於讓觀眾有機會代入,往往演員沒哭,觀眾自己就哭得稀里嘩啦的。跟蔡老師書中分享伍佰的音樂一樣,留下空隙,讓聽眾在這些空隙「填補」自己的「故事」。
以前與蔡老師學習寫作,獲益甚多,今日欣見老師新的創作文字,再度滋養我的演員之路。期待自己也能如朋奉哥一樣,懂得留白,生命不留白。
汪其珈╱2023年武陵全國高中文學獎首獎得主
故事從意象開始
我和淇華老師學習寫作的過程中,不斷練習意象的運用。藉由意象,能讓讀者聯想到畫面,而畫面即是寫作者看見的世界。如〈換氣練習〉這首詩,我在創作時就運用了游泳的意象表達考試的壓力。詩能將意象不斷延展開來,將日常生活的困頓,轉化為嶄新的畫面。
文學是時代的切片。〈我那見不得人的曾祖父〉是我第一次嘗試寫報導文學,主任鼓勵我嘗試將家族歷史用散文包裝,並以對話貫穿。變動的情節加上不變的人性,是貫穿歷史的主題,也是為大時代的小人物留下生命走過的痕跡。
老師總是能用提問的方式傳授我許多心法,讓原本混沌飄散的想法,逐漸沉澱清澈。這本書就涵蓋了散文、小說、新詩的寫作技巧,將經典作品拆解開來,仔細剖析其中的架構,宛如一張張的透視圖,使讀者能從靈感開始的地方,一步一步看見文字長成動人的故事。
作者簡介
蔡淇華
1966年生,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畢業。曾任貿易公司專員、廣告公司文案、東海大學兼任講師,現任臺中市立惠文高中教師兼圖書館主任。
曾獲臺中市文學獎首獎、新北市文學獎首獎、臺中市詩人節新詩創作首獎、總統教育獎主題曲首獎、教育部師鐸獎、星雲教育獎。
出版著作:《青春微素養:36個通往更理想自己的基本功》、《寫作吧!一篇文章的生成》、《青春正效應:新世代應該知道的人生微哲學》、《一萬小時的工程:隱形的天才》、《寫給年輕:野百合父親寫給太陽花女兒的40封信》、《有種,請坐第一排》、《寫作吧!你值得被看見》、《學習,玩真的》、《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
書籍目錄
推薦序 乩身求雨╱林佳樺
推薦序 在故事開始之前╱尹金
自 序 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
⊿ 結構之力
GATE故事法
從三幕劇到英雄之旅
⊿ 觸類旁通,一招半式也能打天下──技法
爆文故事法
一句故事法
意象故事法
異質同構法
錯誤引導法
重大細節法
微物視角法
隱藏故事法
AI故事法(一)
AI故事法(二)
⊿ 定位創作的起點,讓靈感準備起飛──類型
魔幻寫實法(一)
魔幻寫實法(二)
科幻與科學
史料取材法
新聞取材法
經典改寫法
詩裡的故事
散文與故事
報導文學法
⊿ 掌握不變的核心,就能超級變變變──人物
霸總翻轉法
怪咖英雄法
悲劇英雄法
神人故事法
⊿ 現實世界與人性是故事的活水源頭
二層故事法
效益主義故事法
善惡衝突法
結構暴力法
最終章:邏輯穿越法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自序 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
創意只是審慎的模仿。 ——伏爾泰
我們都聽過畢卡索的名言:「好的藝術家抄襲,偉大的藝術家偷竊。」卻不知畢卡索自己也是從法國啟蒙運動作家伏爾泰那裡「模仿」了這句話。
故事為王,好的故事需要創意,但大多數的創作者卻不知道「模仿」是「創意」開始的地方。但是,要模仿什麼呢?答案是「故事的原型」(prototype)。
例如史蒂芬.史匹柏模仿艾西莫夫的《我,機器人》(I, Robot)的原型,加上《木偶奇遇記》的元素,變成新的科幻經典《A.I.人工智慧》;例如一直在串流平台霸榜,「相愛相殺」、「階級翻轉」的霸總原型,是兩百年前英國小說家珍.奧斯汀(Jane Austen)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Pride and Prejudice)。
筆者就讀英國文學系,大三時瘋狂迷上電影,一年觀影不下百部,努力研究故事原型的脈絡,寫下的心得,幸運拿到民生報大專影評比賽首獎。受到激勵,大量創作故事,參加小說比賽,但只能獲得佳作。爾後請益文壇前輩,告知小說要有詩質,要懂得使用象徵,這些都是當年缺乏的素養。
這幾年學詩,開始在新詩、散文及小說創作得獎,甚至指導學生寫劇本、拍片,亦幸運得到不少獎項。漸漸體悟,從文案、行銷、劇本,到創作新詩、散文、小說,都需要說故事的能力。然而文類體例不同,應用方法亦有差異,卻很少有兼容並蓄的故事方法論書籍。因此這幾年亟思將這些寶貴的創作與教學經驗,整理成書。
先前已出版《寫作吧!》系列,三本寫作工具書,然而《尋找故事開始的地方》才是自己念茲在茲,最想分享給大家的故事研究精華。這一本書可補充前三本寫作書與故事邏輯的聯結,亦可獨立閱讀。新書附上許多作品實例,也對亞里斯多德以降,至今日穿越劇,累積二千多年的理論,做了系統性的整理。
故事須由「行動」開展,行動需要「動機」,而好的故事必須由「外在動機」進入「內在動機」。動機源於人性,人性是故事引發通感的密碼,但如何轉譯這套密碼,需要的是結構美學。期待這本新書展現的結構,可以成為三十個說故事的入口,幫助所有在編劇、新詩、散文、小說創作、廣告撰寫及自媒體經營的朋友們,在書寫時,找到最安適的,故事開始的地方。
文章試閱
GATE故事法
目標Goal→意外Accident→轉彎Turning→結果Ending
一對父子在麥當勞餐廳同桌用餐,兒子在咖啡杯上寫下「我喜歡男生」,向父親坦承性向。父親捶了一下桌子,馬上轉身離去,留下啜泣的兒子。不久父親回座,拿起筆,在兒子咖啡杯的「我喜歡男生」中,再加上三個字,變成「我『接受你』喜歡男生」,並對著兒子點頭一笑。
劇情翻轉,感動也翻轉
這是台灣麥當勞〈讓對話更有溫度「接納篇」〉的廣告,雖然劇情引起許多反同人士的撻伐,卻感動許多不被諒解的心。
一位不敢向父母出櫃的男學生說,這個廣告他反覆看了十幾次,每次看,每次痛哭。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廣告,而這個手法稱為「GATE故事法」,使用四個步驟:目標Goal→意外Accident→轉彎Turning→結果Ending。
這個故事的本來目標,是父子共度親子時光,卻出現意外——兒子利用咖啡杯勇敢出櫃。依照父親的第一反應,觀眾一定會預想,父親大發雷霆,衝突一觸即發。然而,當父親寫下「接受你」三個字時,情勢翻轉,父子與多數觀眾,都得到Ending滿滿的感動。
日常的翻轉最動人
「GATE故事法」最重要的,就是設計出有意義的翻轉。台灣「失智老人基金會」公益廣告「你是小傑?我是誰?」就從日常中,設計出有意義的翻轉。
廣告一開始,是一位中年大叔掀開棉被,發現床上被惡搞放了一堆拖鞋。大叔抱著拖鞋走進客廳,告誡餐桌上的男孩:「床上不要亂放東西了喔!」男孩只是目光呆滯,對著手上的鏡子,生氣的對鏡子說:「你幹嘛一直看我?」下一幕是大叔從妻子手上拿過碗和湯匙,開始餵食男孩。男孩卻質問大叔:「你是誰?」
「我是小傑啊!」大叔和顏悅色回答。
「小傑是誰?」男孩仍是滿目怒氣。
在最後一幕,大叔抱起客廳沙發上睡著的男孩,走到房間,將男孩輕輕放在床上,溫柔的說:「爸,晚安。」此時鏡頭轉向床上,男孩變成一位老人。觀眾終於恍然大悟,原來男孩是老人「心智年齡的形象」。
這部廣告的故事突轉,也翻轉了我們的視角,使我們驚覺,我們平時可以忍受孩子的惡作劇,卻對老人家缺乏耐心,甚至認為他們的失智行為,是無理取鬧。
GATE故事法的經典,用愛說謊,做最最深沉的翻轉
泰國大都會人壽廣告《女兒的作文──愛說謊的爸爸》,在網路上發燒狂傳。這個廣告是GATE故事法的經典,茲將四段劇情表列如下:
目標Goal
小女孩開始寫作文,第一段她寫出:「我有一個世界上最窩心、最聰明、最善良的爸爸。他是我的超人,他要我在學校好好表現。」(鏡頭帶到的,是穿西裝打領帶,帶著女兒到處吃喝玩樂的「白領形象」父親。)
意外Accident
女兒繼續寫:「只是他說謊。他說他有工作(鏡頭帶到父親找工作到處碰壁)。他說謊,他說他有錢(鏡頭帶到父親到處發海報、洗窗戶、打零工)。他說謊,他說他不累(鏡頭帶到父親吃力扛著工地的沙袋,累得倒在廁所旁)。他說謊,他說他不餓(鏡頭帶到父親總是少吃,將食物留給女兒)。他說謊,他說他很快樂(鏡頭帶到父親脫下濕透的工地衣服,匆忙穿上西裝打上領帶,梳整頭髮,要趕去接女兒)。他說謊,都是為了我。
轉彎Turning
父親西裝筆挺趕到學校,讀著女兒給他的作文,痛哭失聲,因為他發覺自己好不容易偽裝的形象,被女兒揭穿了。
結果Ending
哭泣的女兒轉過身,用力擁抱爸爸……
故事行銷的核心:用情感取得聯繫?
故事行銷(story marketing)是一種藉由故事的移情作用,讓受眾與產品產生情感聯結的行銷模式。
故事有脈絡、有衝突、有衝突中掙扎的人物,因此受眾容易入戲與記憶。而「GATE故事法」中的脈絡,幾乎命中所有人生的遭遇。
人們總是朝著一個目標邁進,例如努力用功想要考上好學校,卻可能意外落榜,或是考上後,才發覺甜味中夾雜的,是更多意外的苦味。
又像是讓人魂牽夢縈的愛情,求之不得,掛念終生;得到了,卻忘了珍惜。人生意外的傷害,總比預期的幸福要多。就像是英國才子王爾德的名言:這世上有兩個悲劇,一個是想得到得不到;一個是想得到,得到了。
幸福不是故事,不幸才是。世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因此人間充滿了故事,我們也都對好的故事行銷不設防。就像是吸引逾一千五百萬點閱,以《小時光麵館》系列廣告,得過人稱廣告奧斯卡獎──坎城國際創意節大獎──的統一肉燥麵。兩季,十個小故事,都有意外的人生,也都有亞里斯多德《詩學》中強調的突轉,在突轉中留下遺憾,以及忘不了的味覺。
建議讀者上網看完這二十個廣告故事,練習用「GATE故事法」去分析故事脈絡中的四個步驟。分析後會理解,從日常生活中出發的目標,在遇到意外後,翻轉心情與人生和解,是故事與大眾取得情感聯結的大門,G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