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150句學術寫作句型,從表達、討論、寫作到論述,建立批判思考力與邏輯力

原文書名:


9789862487587全美最強教授的17堂論文寫作必修課:150句學術寫作句型,從表達、討論、寫作到論述,建立批判思考力與邏輯力
  • 產品代碼:

    9789862487587
  • 系列名稱:

    EZ TALK
  • 系列編號:

    18
  • 定價:

    450元
  • 作者:

    作者:Gerald Graff杰拉德.葛拉夫/Cathy Birkenstein凱西.柏肯斯坦;審訂:周中天
  • 譯者:

    丁宥榆
  • 頁數:

    400頁
  • 開數:

    16.7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81003
  • 出版日:

    20181003
  • 出版社:

    EZ叢書館-日月文化
  • CIP:

    805
  • 市場分類:

    英語讀物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語言學習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全美銷售百萬冊,Amazon寫作榜Top 1,1500所美國大學指定用書
★MLA會長寫給每位研究生的論文指南

無論你是科學或是人文領域,
透過本書17堂課、150句簡單但卻關鍵的學術寫作句型,
就能掌握論文寫作技巧,
以更輕鬆積極的心態參與學術討論。

▷用say引述他人說法還不夠,改用示意動詞精準表達引述者立場:
▶︎ She advocates __________.
她主張 __________。
▶︎ They celebrate the fact that __________.
他們頌揚 __________ 這件事情。
▶︎ __________, he admits.
他承認 __________。


▷光是舉手說NO還不夠!要說出具體有力的理由:
▶︎ X is mistaken because she overlooks __________.
X搞錯了,她 __________。
▶︎ I disagree with X’s view that __________ because, as recent research has shown,
__________.
我不同意X __________ 的觀點,因為最新的研究已經顯示 __________。
▶︎ By focusing on __________, X overlooks the deeper problem of __________.
X的論點聚焦在 __________,卻忽略了 __________ 這個更深的問題。

學術寫作關鍵不在於文法與用字,而是具備批判思考力,本書透過17堂課、150句學術寫作句型,幫你建立學術研究基本觀念,培養批判思考力與架構力,並附上5篇佳作論文,標示用到的寫作技巧,讓你知道,光是運用幾個簡單的寫作技巧,就能幫論文大大加分。即使是在日常對話中,這本書也能幫你強化邏輯思辨力,讓你更言之有物。

書中「寫作句型」能幫你:
1. 提昇閱讀理解力,讀懂學術文章
2. 建立學術語言資料庫,提昇論文寫作力
3. 建立批判思考力,思考更周延
4. 激發思考、發揮創造力

看完這本書,你將能:
1. 培養邏輯思辨力
2. 找出論文的不足與弱點
3. 寫出論述完整有力的論文
4. 在資訊世代中成為獨立思考者

好評推薦(以筆劃順序排列)
周中天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暨英語學系教授
紀大偉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生青紅燈」、「研究生三溫暖」專欄作者
陳錦芬 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系教授
廖柏森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教授
蔡素薰 台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助理教授

推薦短語
紀大偉 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研究生青紅燈」、「研究生三溫暖」專欄作者
我很高興發現自己批改研究生論文的原則,在許多地方剛好符合這本名作的精神。我也期待研究生在他們的論文中營造一個「眾生喧嘩」的言論空間,讓研究生得以站在國內外資深學者的肩膀上發言,並且跟同儕交叉辯論。這本書特別適合傾向自說自話、閉門造車、不敢發表「個人意見」的論文寫作者。就連寫論文、教寫作的大學老師也會覺得這本書有用。

陳錦芬 台北教育大學兒童英語教育系教授
國內研究生的論文常淪為資料堆砌,而非建立堅實論證。句與句也常缺少銜接,無法做延伸推論。本書提供明確易懂的邏輯思考模式、學術語彙、轉折語和論述範本,是本實用有效率的入門書籍。

廖柏森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教授
本書闡明學術觀點的敘事架構,並提供模板格式(template format)方便初學者隨學即用,立馬開展學術寫作和口說的有效論述。

蔡素薰 台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助理教授
綜觀其他同類型論文寫作書籍,作者以實用取向編寫本書,從四個步驟由淺而深,將精緻的學術寫作精簡而出,將深奧的觀念通俗簡單化,以淺顯的範例練習協助論文寫作者逐步驗證、補充,並改進自己的寫作。

目錄
PART 1 They Say 人們說
第1堂 先聽聽別人怎麼說
第2堂 概述的技巧
第2堂 引述的技巧

PART 2 I Say我說
第4堂 回應的三種方式
第5堂 區分你的話和他們的話
第6堂 在論文中植入反對者
第7堂 為何說明自身論點很重要

PART 3 Tying It All Together 使文章前後連貫
第8堂 銜接前後句子
第9堂 學術論文用自己的話來寫也通喔
第10堂 後設評論的技巧
第11堂 運用範本修改文章

PART 4 In Specific Academic Contexts 不同學術領域的寫作技巧
第12堂 參與口頭討論
第13堂 網路交流是好是壞,抑或好壞參半?
第14堂 參與對話前的閱讀準備
第15堂 文學領域的論文寫作
第16堂 科學領域的論文寫作
第17堂 社科領域的論文寫作

PART 5 Readings 範文集
01 別怪吃的人 Don’t Blame the Eater
02 隱藏的理智主義 Hidden Intellectualism
03 核廢料 Nuclear Waste
04 (徒然)追尋美國夢 The (Futile) Pursuit of the American Dream
05 凡興起之一切必將匯合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

附錄:學術寫作句型索引

自序:學術對談一點都不難

老經驗的寫作教師早就明白,作文要寫得好,就要與他人展開對話。學術論文尤其要求寫作者不能只是表達自己的觀點,更要把它當作是回應別人的論述。在我們任教的大學內,大一寫作課的教學目標就要求「學生參與重要學術與公共議題的持續對話」。另一個課程也有著相似的教學目標:「知識性論文幾乎都是為了回應別人的文本而創作。」這些說法呼應了幾位修辭理論大師的見解,如肯尼斯.柏克(Kenneth Burke)、麥可海爾.貝克汀(Mikhail Bakhtin)、韋恩.布思(Wayne Booth),以及幾位近期的寫作學者,如大衛.巴梭洛梅(David Bartholomae)、約翰.賓恩(John Bean)、派翠西亞.畢札爾(Patricia Bizzell)、愛琳.克拉克(Irene Clark)、葛瑞格.哥倫布(Greg Colomb)、莉莎.埃德(Lisa Ede)、彼德.艾爾博(Peter Elbow)、約瑟夫.哈里斯(Joseph Harris)、安德莉雅.倫斯福德(Andrea Lunsford)、伊蓮.麥蒙(Elaine Maimon)、蓋瑞.歐森(Gary Olson)、麥可.羅斯(Mike Rose)、約翰.史威爾斯(John Swales)、克莉斯汀.斐克(Christine Feak)、緹麗.沃納克(Tilly Warnock)。還有其他人也主張,優秀的寫作必須加入別人的聲音,並讓他們的寫作也加入我們的聲音。

然而,即便這樣的共識不斷攀升,認為寫作是一種對話、一種社交行為,但要協助學生實際參與這樣的對話是項艱鉅的挑戰。這本書的目標就是要克服這個挑戰,透過淺白的方式說明學術論文寫作。本書採取的方式,是將學術寫作分解成數個基本步驟,並加以說明,並透過寫作句型的方式呈現。我們期許這樣的方式,能協助學生在學術界以及更廣闊的公共領域裡,積極參與重要的對話。

內文試閱
第5堂 區分自己的話和他人的話

好的學術論文就是進行一場對談,在每個寫作環節,讀者都要能看得出哪些是你自己的看法,哪些是別人的意見。在本章中,我們將繼續探討,如何在不造成讀者混淆的前提下,從「他人論點」(they say)轉移到「自身論點」(I say)。

判斷文本中的言論是誰說的

要在論文寫作中標示(signal)出什麼人說了什麼話,我們不妨先以讀者身分,從閱讀文本過程中辨識出這些「標記」(signal)――進行特別困難的閱讀作業時,這種技巧特別重要。讀者看不懂文本,不光是因為裡面含有不熟悉的論點或用詞,更是因為文本用很含糊細微的方式,來說明某特定觀點是屬於寫作者本身,還是他人。尤其是在閱讀觀點交流的文本時,一定要留意這些含糊細微的標記,才能判斷寫作者在以誰的聲音說話。
社會評論家暨教育家葛瑞格里.曼修斯(Gregory Mantsios)有一篇論文討論美國社會階級不平等。我們來看看,他如何運用這些「發言標記」(voice marker)來區分不同的觀點。
“We are all middle-class,” or so it would seem. Our national consciousness, as shaped in large part by the media and our political leadership, provides us with a picture of ourselves as a nation of prosperity and opportunity with an ever expanding middle-class life-style. As a result, our class differences are muted and our collective character is homogenized.
Yet class divisions are real and arguably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both our very being in the world and the nature of the society we live in.
「我們人人都是中產階級」,或者,看起來似乎是如此。我們的民族意識――大致是由媒體和政治領袖所塑造的――讓我們自認是一個欣欣向榮、充滿機會的國家,我們的中產階級形態也不斷擴張。結果,我們的階級差異沒有人談論,我們的集體角色都看似同質了。
然而,階級劃分卻是千真萬確的,而且註定了個人在世界上的生存方式,以及我們所處的社會本質。
――葛瑞格里.曼修斯,〈報酬與機會:美國的階級政治學與經濟學〉(Rewards and Opportunities: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Class in the U.S.)

儘管曼修斯寫得淺顯易懂,實際上他運用好幾個細緻的修辭技巧,將他所反對的一般觀點和自己的立場區分開來。
舉例來說,在第一段當中,曼修斯把作為開場的觀點用引號標示,代表這不是他講的話。他用了 “or so it would seem”(或者,看起來似乎是如此),可見他不盡然同意前面的論點。寫作者一般不會形容自己的理念僅僅「似乎」(seem)是真的。接著他指出第一段所概述的論點的來源:我們的民族意識大致是「由媒體和政治領袖所塑造的」(as shaped in large part by the media and our political leadership),進一步拉開自己與該論點的距離。他指出這個負面「結果」(result)來自「民族意識」(consciousness),而結果導致「我們的階級差異」(our class differences)「沒有人談論」(muted)、「我們的集體角色」(our collective character)都看似「同質」(homogenized),其多元性和特殊性都蕩然無存。因此,在第二段曼修斯說明自己的立場之前,讀者早就相當能清楚得知他的態度。
再來,第二段用 “yet”(然而)開頭,表示曼修斯正轉移到自己的論點(就是反對他到現在為止所描述的普遍論點)。他在這兩段之間建立起對比的關係――第一段說階級差異並不存在,第二段則說存在――這樣的對比做法,也強烈凸顯出兩種論點的反差。最後,曼修斯在第二段用了直接、權威、宣告式的口吻,這也暗示著聲音轉換了。雖然他沒有用到 “I say” 或 “I argue” 的字眼,依然清楚表示出自己的觀點,因為他不是說「似乎」(seem)是真的,也不是「別人告訴我們」(others tell us)是真的,而「就是」(is)真的,而且是「千真萬確」(real)的。
注意這些發言標記是閱讀理解的關鍵,無法辨識這些標記的讀者,經常會把作者概述別人的觀點當成作者本身的論點。我們在講授曼修斯的論文時,總有部分學生以為 “We are all middle-class.” 是曼修斯的立場,而不是他反對的觀點。他們看不出來曼修斯在寫這幾個字的時候,有點像是用腹語在模仿別人說話,而非表達自己的想法。
為了讓大家了解發言標記有多麼重要,我們把發言標記拿掉,看看曼修斯的段落會變成什麼樣子。
We are all middle-class. . . . We are a nation of prosperity and opportunity with an ever expanding middle-class life-style. . . .
Class divisions are real and arguably the most signific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both our very being in the world and the nature of the society we live in.
我們人人都是中產階級……。我們是一個欣欣向榮、充滿機會的國家,我們的中產階級形態也不斷擴張……
階級劃分是千真萬確的,而且註定了個人在世界上的生存方式,以及我們所處的社會本質。
曼修斯的原文仔細劃分這兩者的發言,相對之下,這個沒有發言標記的版本讓我們很難看出從哪裡開始是他的發言,哪裡是別人的發言。一旦把標記拿掉,讀者無法分辨 “We are all middle-class.”(我們人人都是中產階級。)是作者不認同的觀點,而 “Class divisions are real.”(階級劃分卻是千真萬確的。)是作者自己的想法。更何況,如果沒有標記,尤其是少了 “Yet” 這個字,讀者很有可能無法會意第二段的 “Class divisions are real.” 是在反駁第一段所說的 ”We are all middle-class.”

◎寫作句型範本:在論文中標示誰在說什麼

為了避免讀者混淆,一定要讓讀者在每個環節,都明確看出這是誰說的、在說什麼。前面各章提供的許多範本都有發言標記的作用,可以參考利用。

►Although X makes the best possible case for __________, I am not persuaded.
雖然X提出了最好的理由支持 __________,但我沒有被說服。
►My view, however, contrary to what X has argued, is that __________.
然而我的觀點和X所主張的相反,我認為 __________。
►Adding to X’s argument, I would point out that __________.
為了補充說明X的論點,我想指出 __________。
►According to both X and Y, __________.
根據X和Y雙方的看法,__________。
►Politicians, X argues, should __________.
X認為政治人物應該 __________。


第8堂 銜接句子

班上有位學生叫做比爾,他寫文章時,最常寫出下面的句子:
Spot is a good dog. He has fleas.
小花是隻乖狗狗。他有跳蚤。

「你要把句子銜接起來。」我們在他的作業旁邊寫下這樣的評語。「小花是隻乖狗狗和他有跳蚤有什麼關聯?」「這兩句話不太相關,可以找出合理的連接方式嗎?」這些評語無法奏效,我們只好提供他一些建議的銜接方式,例如:
Spot is a good dog, but he has fleas.
小花是隻乖狗狗,但是他有跳蚤。
Spot is a good dog, even though he has fleas.
小花是隻乖狗狗,儘管他有跳蚤。

但是比爾還是不懂我們的意思,直到學期結束,他寫的句子都沒有連結。
儘管如此,比爾倒是能將重心集中在特定主題上。他在一個句子裡面提到狗狗小花(或者柏拉圖等其他主題),下一個句子也一定是在講小花(或柏拉圖)。這一點有些其他同學就做不到,他們句與句之間的主題變來變去,甚至一個句子裡幾個子句之間主題都不一樣。然而,因為比爾不善於銜接句子,他的文章和其他同學一樣不好讀。這種情況下,我們閱讀的時候,得仔細思考這些句子或段落之間有什麼關係,或是根本找不到關係。
換言之,這種寫作者的文章之所以不好閱讀,是因為他們沒有承接先前所說的話,也沒有預告接下來打算說什麼。他們可能奉行「永不回頭」的座右銘,把寫作的過程看作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接著再想出些相關的內容、再寫下來,持續這個步驟直到寫滿規定的頁數為止。每個句子基本上都各自獨立,而非承襲前一個句子的思路。
比爾承認自己從不回頭看前面寫過的東西。他甚至說,他只用電腦軟體檢查拼字,確定時態一致就交作業了,連重看一遍也沒有。我們從比爾的描述中彷彿看到,閱讀和寫作是不相干的兩件事;寫作是坐在電腦前面所做的事情,而閱讀則是手上拿書、窩在舒服的椅子上才做的活動。他從來沒有想過,寫出一個好句子必須承上啟下,反覆推敲,融入上下文。比爾寫出的每一個句子,都好像存在各自獨立的隧道裡,和頁面上的其他句子隔絕。他從未下功夫去整合文中的各部分,因為對他來說,寫作根本就是堆砌資料或言論,而非持續進行論證。因此,本章所要提出的建議就是,寫作不僅是與別人對話,也是和自己對話。更重要的是,你必須用明確的方法,將各個論點一一連結。
本章討論的主題是銜接文章的各個部分。好的文章在不同單位之間有明確的連結,藉此產生一種動力和方向感;因此,每個句子(或段落)會引導出後面的內容,也會清楚承接前文。你寫出的每一個句子,都會使讀者心裡產生預期,預期下一句會做某種程度的重複或延伸。就算你的論點從下一句開始轉到新方向,這種心理預期也一樣重要。
你可以想像,每個句子都像是長了一雙手臂,一隻往前、一隻往後。你的句子像這樣前後延伸,就可以建立連結,讓文章流暢易懂。反之,如果缺乏這樣的連結,斷斷續續,讀者勢必得反覆閱讀,自行猜測其中的連結。為了避免中斷,行文流暢,我們建議,要遵循「自己做」(do it yourself)的原則,也就是說,銜接句子是寫作者的工作,不應該像比爾一樣,讓讀者去傷腦筋。
以下是幾個可以協助你連結句子或段落的技巧:
(1)利用轉接語(transition,源自拉丁字根trans,「跨越」的意思。如:therefore、as a result)。
(2)加上指示詞(pointing word,如:this、such)。
(3)文章內,使用一套特定詞彙和用語。
(4)換個方式重述一次――這種方法是要你重複自己說過的話,但是加以足夠的變化,才不會顯得累贅。


作者簡介


Gerald Graff(杰拉德.葛拉夫)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英文與教育學院教授,曾任美國現代語言學會(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LA)2008年會長。美國K‒12年級課程的《各州共同核心標準》(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的最新版本也引用了他的研究,說明論證能力對大學及就業準備之重要性。他的幾本著作在美國教學界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如:
 《文學教學體制史》
Professing Literature: An Institutional History
 《文化戰爭的背後:衝突教育能振興美國教育》
Beyond the Culture Wars: How Teaching the Conflicts Can Revitalize American Education
 《茫茫學海:學校教育如何掩蔽心智生活》(最新著作)
Clueless in Academe: How Schooling Obscures the Life of the Mind

Cathy Birkenstein(凱西.柏肯斯坦)
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寫作講師,與杰拉德共同發表多篇論文,並發表無數演講與研討會。她主張唯有培養跨學科論證能力,當前學校與大學課程的混亂情勢才能獲得解決。

審訂者
周中天教授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博士,致力於英語教育與翻譯,曾任:
- 國立新竹高中教師
-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暨英語學系教授
-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所所長
- 慈濟大學英美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譯者
丁宥榆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熱愛文字工作,現為自由工作者,以翻譯書籍、文章為主,並協助校潤、編輯事宜。譯有《歐亨利短篇小說選》、《格林童話》、《科技英文閱讀與練習》(合譯)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