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Homework:要吃?不吃?x慶祝的方式(雙書)

原文書名:


7771130927019Homework:要吃?不吃?x慶祝的方式(雙書)
  • 產品代碼:

    7771130927019
  • 定價:

    720元
  • 作者:

    Homework
  • 頁數:

    276頁
  • 開數:

    24x29x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1009
  • 出版日:

    20241009
  • 出版社:

    雷瑞德-重版文化
  • CIP:

    528.2
  • 市場分類:

    育兒,親子教育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Celebrating REAL life!
全新家庭生活書系,與新世代的爸爸媽媽,一起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

《Homework》以家庭作業為名,探討屬於家的議題、親子關係裡的各種感官活動,期望能與新世代的父母,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關心屬於親子生活的想像。

「要吃?不吃?Eat,Please X 慶祝的方式」 雙期套書特惠組
歡迎你們一起來加入。



「要吃?不吃?Eat,Please」,以吃試驗家的模樣
到底要不要吃?看4組家庭・5位父親・6位孩子・7位母親的不標準答案
……最終發現,一起吃飯,是我們磨合彼此成為家人的開始

▐ 3則深入家庭訪問 ——一窺各領域父母,經營家的獨特哲學
▐ 4堂家庭實作課 —— 重新與孩子一起學習,已經長大卻還不太會的人生
▐ 1份藝文清單 —— 橫跨購物、音樂與閱讀,父母以藝文為半徑,仍保有生活的餘裕
▐ 7道一定吃的家常食譜 —— 經家庭實測,不用收剩飯的好吃保證
▐ 1段愉悅的閱讀時光—— 大幅寫真與插畫,翻讀畫冊般的享受

早期人類組織家庭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合理的分配食物,一起吃飯象徵的意義,遠大過我們打發的心意。Homework以吃,看見養成家庭的中心思想。

「每一個存在都有他原始的慾望,那股慾望就是野性,野性是,要在尊重他是一個個體的時候,才可以保留下來的獨特性。」——台中東勢川川家 橘 sir

川川家以自然農法培育果樹,也以此理念養育孩子,與其一股腦地「我都是為你好」,不如觀察什麼是真正的需要,父母是孩子生長的腹地,引領孩子長出獨特性。

香港沙田以家為單位創作的團體cowrice,尊重孩子的自由意識,讓挑食變成創作的遊戲,那是理解孩子也對照顧自己的一種表現。

深入台北新合發家傳三代的海味日常,沿襲船長爸爸的志業,猩弟將對海鮮的愛重新詮釋讓更多人享用,女兒布拉魚更是頭號粉絲。吃食喜好是無形的傳承,在喜歡吃的東西上,透露出彼此是一家人。



以「慶祝」為主題,希望呈現家庭如何以不同的方式慶祝節日,創造回憶。
採訪了四個主題家庭,分享了他們慶祝生活中大大小小、點點滴滴的獨特經歷。

我們也用了四首Beatles的歌〈We Can Work It Out〉、〈Mother Nature’s Son〉、〈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All You Need Is Love〉作為標題,希望在閱讀時你們能搭配著音樂去聆聽感受。

每個家庭,每段故事,都有珍貴的精彩畫面,除了希望這些片段能搭配文字、影像、音樂之外。還精選了許多與慶祝相關的選物、派對食譜、餐廳介紹、實用的APP推薦⋯⋯並請來專業醫師、心理諮商師、人類圖專家路嘉怡及作家葉揚,跟大家分享每個不同的家庭,不一樣性格的人,怎麼面對「慶祝」這件事。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你會怎麼定義「慶祝」呢?

「家事」永遠沒有任何正解與標準答案,但我們希望這期的內容有某些地方讓你有共鳴,甚至激發你與摯愛的人一起創造自己的珍貴回憶,讓我們,一起慶祝∼

▐ 主題家庭故事

山林老爸張震嶽 - 用音樂慶祝日常,把孩子帶在身邊,不管好壞都一起面對
雙胞胎家庭Licia & Brian - 做彼此最堅強的隊友,一起慶祝生活中得來不易的兩人時光
科技媽媽 Penny - 善用3C科技,幫助我們跨越物理距離,連結親情
分享實務分享愛Mei & Kenneth - 透過食物創造慶祝的另一種價值,將愛傳給更多有需要的人

▐ 給爸媽的過節好物與推薦

Cooking Club - 不費力的家庭派對,大人輕鬆孩子滿意
Restaurant - 親子友善餐廳推薦,和孩子享用美味優雅的一餐
Shopping - 友善環境的送禮提案,父母也可以好好犒賞自己一番
Tech - 每個父母都需要一個好用的to do list,應付瘋狂的節慶╱育兒schedule

▐ 喜歡?討厭?慶祝時,每個人的心情都需要被照顧

Human Design - 人類圖說慶祝,原來我適合這種慶祝方式?
Being Parents - 長大了才懂的 Holiday Blue,其實我們都不孤單
Let’s Talk - 你期待過節嗎?讓我們來聊聊過節的刻板印象與真實心情
Homework library - 帶一本書過節,你會挑那一本書打發時間?

作者簡介


Homework

Homework為臺灣第一本聚焦家庭的生活風格刊物,每期關注一則家庭議題,透過家事與心事的解析,看見更多親子生活的靈感與可能性。

www.homework.com.tw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暢銷家庭生活誌Homework
國內第一本以全新視角討論家庭與親子關係的生活刊物
獻給不想讓自己那麼爸爸媽媽的父母


書籍目錄


要吃?不吃? Eat, please

主題家庭故事
◎愛吃什麼吃什麼|台中 aged / 橘sir’s 川川家
◎吃食是全家玩味的遊戲|香港沙田 cowrice 豆豆家
◎把魚當飯吃|台北 新合發 布拉魚家

討論版
◎父親版 味覺與記憶 |羅景壬 ✕ 張雍 ✕ Hank
◎母親版 食育與食慾 |Wendy Chen ✕ 彭顯惠
◎兒童版 味覺形容詞連連看|貓男 ✕ 蘇西 ✕ 阿轍 ✕ 諾諾 ✕ 海蒂 ✕ 布拉魚
◎醫師版 不要大驚小怪! |尚潔

家庭實作課
◎米食 四堂課|風土課 / 料理課 / 編輯課 / 畫畫課

喜歡吃飯三部曲
◎吃飯家家酒
◎吃快一點!慢一點?
◎上桌!故事裡的菜色

專欄
◎料理俱樂部 |邀請小孩參與大人的me time
◎家庭漫畫 |再來一次的媽媽
◎星期六要去哪裡|吃過雞蛋但沒看過雞走路?近郊撿蛋去!
◎世界兒童
◎做母親・做父親 |Misaki Kawai & Justin Waldron
◎教師現場 |南島魯瑪社河邊教室&阿島畫畫工作室
◎人類圖的養育觀點 |最後一名的用餐異類
◎爸媽傷腦筋 |小孩與心理師QA相談
◎看看他在做什麼 |溫溫的田野事件簿

附錄
◎回家作業|家常食譜 這道一定吃!



The Way We Celebrate
慶祝的方式

Feature Family
我們就自己帶小孩吧 Licia & Brian
山林老爸張震嶽
科技媽媽 Penny
我要我們全家能一起 Mei & Kenneth

Being Parents
長大了才懂的 Holiday Blue

Let’s Talk
問卷調查:你期待過節嗎

Baby talk
你會說小孩文嗎?

Music
慶祝的方式
如果音樂是禮物

App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好用的 to do list

Cooking Club
不費力的家庭派對

Ask the doctors
媽媽醫師的慶祝與日常

Human Design
人類圖說慶祝

Shopping
生活中隨時來一場party
環境友善送禮提案
親子友善餐廳推薦
大人療癒選物

In the Classroom
教學現場:阿島美術教室專訪

Homework library
閱讀推薦:帶一本書過節

Letter from a Mom
烏龜與音樂課

Letter from a Dad
給爸爸和女兒的紅蜻蜓

Comic
家庭慶祝的標準作業程序

推薦序/導讀/自序


It’s homework From one parent to another
與新世代的爸爸媽媽,一起重新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
——《Homework:要吃?不吃?Eat,Please》主編 | 劉秝緁(zz)

成家有好多不會的事情,不會來自於,從來沒有機會好好學習,而生活立即地向你驗收,成績好壞,都算在整個家庭上。

Homework是一份抄隔壁同學可能比較快,但還是得打從心裡自己寫,才會寫得好的「家庭作業」;是有時候不太想做,但要是和家人一起完成,整個家會更快樂的「家事」;總括來看,這份作業、這些家事,我們的生活就此以「家庭號」的度量來看待了!

我們很幸運,在資訊不虞匱乏的時代成為父母,碰到不會的事情就可以在網路上獲得一些眉目,但要搜尋的事太多了,我們很少正視父母即便有了孩子,也還是完整的個體,成家不只鑽研育兒,也是大人再次長大的機會。Homework討論成家之後會遇到的議題,親子關係裡的各種感官活動。我們(不得不)跟著孩子的成長一起探索,既然育兒的地獄是,時間再也不屬於自己。那麼,就在「一起的時間」裡想想有什麼一起快樂的可能性。

因為還不會,我們拜訪許多家庭,看看大家怎麼寫這份屬於家庭的作業。Homework有三個核心概念,第一是取材真實家庭。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家庭,但卻都會遇上差不多的問題。看看育兒指南落入尋常人家之後變得怎麼樣,透過各式父母面臨狀況的思考,提供育兒的各種想像。在主題家庭故事II的豆豆一家將農耕作為日常實驗,而小孩並沒有順應食農的理念,就此愛上吃飯,倒是開啟各種以蔬果創作的遊戲。專家所推行的食育,在豆豆身上成了創作欲!期待讀者也面對自己真實的模樣,寫出你們家的育兒風格。

第二,要向試圖在此找尋育兒方程式的父母感到抱歉,Homework顧名思義就是一份正在寫的作業,我們不提出育兒準則,而是從準則下鑽過去,看見更多思考的可能。在#料理俱樂部,Shelly告訴我,社會將他的兒子貼上高度需求寶寶的標籤,但和兒子朝夕相處的她解讀是「他有需求,只是不會直接說。」他們一家下廚不是存著孩子吃得更多更好的目的,而是在互相幫助的過程中,知道家庭成員們各自需要的份量和喜好。我們都在不標準中學習,學習珍視差異的獨特性。

第三是建立在感知上,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看不見的,在無能被量化與考究的精神生活上相互溝通,是Homework希望傳遞的價值。主題家庭故事I的橘sir說他是有了小孩才開始愛自己,無論如何孩子是我們的延伸,養育小孩是認識自己的明鏡,我們這份家事有很多心裡事要學習。

很開心這本被你拿了起來,獻給成為父母的你,也給有機會成為父母的你。讓我們一起成為不那麼爸爸媽媽的父母,與孩子學習,用大人式精確的愛過生活吧!



發行人的話
——簡鸝瑩 EILEEN CHIEN

「Homework╱家庭號特輯」發行後,常常有人問我們:「何時有下一本?」

創刊號很特別,是在疫情期間誕生的孩子,前所未有的新冠疫情,社會上集體焦慮的情感蔓延,正因如此,更想把雜誌完成。出刊後,收到很多正向的回饋與鼓勵,讓我們知道許多新世代的爸爸媽媽,也想看看育兒的另一種面向,想一起討論家裡的家事與心事。

不過,對初次嘗試出版業的我們來說,做紙本雜誌真的太難了,種種困境磨損了熱情,心想還是換個方向把第二刊轉為線上,換一個方式呈現內容。

「這個以家為出發點創作的刊物,值得讓更多讀者看見。」重版文化總編輯Berry 知道後,鼓勵我們,不要放棄對紙本雜誌的夢。在出版社的協助之下,決定再試一次。

同時,也把Homework 作為一個以紙本為出發點的品牌,重新定位後再次啟動,賦予一個新的slogan:「Celebrating REAL life」,代表我們想要呈現真實有溫度的生活,而不只是形塑一個理想的家庭樣貌。希望在未來可以持續探訪不同的家庭,觸碰更廣的議題。這裡沒有標準答案,但能提供樂趣、分享歷程,緩解一些育兒的焦慮。

本期,以「慶祝的方式」為主題,採訪了四個主題家庭,分享他們慶祝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點點滴滴的獨特經歷,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創造回憶。跟著他們的故事,每個家庭都搭配著一首The Beatles 的歌當英文標題。希望你在閱讀這些內容時,也可以隨著音樂感受到我們在採訪時,所感受到的。

家有多種面向,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你會怎麼定義「慶祝」呢?

慶祝,對許多人來說,也不單只是歡慶而已,有時甚至有點矛盾。可能是一方面慶祝生活重要的里程碑,一方面害怕毫無意義的聚會。可以讓好久不見的家人親近,也會讓有些人擔心見到不想見的人。

原來好好地慶祝一點都不簡單。

最感謝的,是從創刊號就擔任美術設計的Amy,這次她為了Homework 的新刊all in,擔任藝術總監貢獻出她的專業、美感和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育兒之外的寶貴時間。

「家事」永遠沒有任何正解與標準答案,但希望這期的某些內容讓你讀了也有共鳴,甚至激發你與摯愛的人一起創造自己的珍貴回憶,這樣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感謝你加入我們的慶祝。Happy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