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腸胃調整好,百病不上身:腸胃是判斷健康的重要指標,你的身體一有「風吹草動」,腸胃都知道!

原文書名:


9786267095843腸胃調整好,百病不上身:腸胃是判斷健康的重要指標,你的身體一有「風吹草動」,腸胃都知道!
  • 產品代碼:

    9786267095843
  • 系列名稱:

    名醫圖解
  • 系列編號:

    0AHD0028
  • 定價:

    380元
  • 作者:

    李博
  • 頁數:

    272頁
  • 開數:

    17x23x1.77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1208
  • 出版日:

    20221208
  • 出版社:

    方舟-遠足文化
  • CIP:

    415.52
  • 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腸胃是人體的「第二大腦」
也是判斷健康的重要指標
你身體的任何「風吹草動」,腸胃都知道!
★ 你知道嗎?腸胃疾病將你的生活全打亂了!
【胃食道逆流】年紀越大,胃酸逆流越嚴重?與吃睡都有關!
【消化不良】警惕!手機正在拖慢我們的腸胃的蠕動!
【便祕】工作、課業壓力讓人焦慮,排便不順成日常!?
【口臭】壞口氣原因千百種,怎知是否腸胃出問題?
【放屁】如何氣機通暢,讓腸胃不會氣滯猛放屁?
【不孕】調養脾胃、打好底子,有助於提高生育率!

腸胃好的人都長得很漂亮,真的嗎?
大便會控制我們的思維?
幽門螺桿菌感染為何不容小覷?
小兒咳嗽也可能是腸胃出狀況?
凸小腹、青春痘、眼袋、頭髮稀疏、過瘦過胖……
你的全身健康跟美麗,都跟腸胃脫不了關係!

——消化專科名醫,帶你了解腸胃、打好健康基底!
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的一本「腸胃呵護指南」。

★ 全年齡層無一倖免,困擾80%台灣人的國民病
現代人工時長、壓力大且飲食作息不定,腸胃消化道疾病已成了常見的生活習慣病。據統計,約80%的台灣人,長期深受腸胃問題所苦,胃食道逆流、便祕、腸胃炎……都是大家不陌生的 「小毛病」。長期忙碌與忽略之下,更容易演變為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
其實,腸胃的不適,不只影響著消化吸收,全身上下的毛病十之八九也與腸胃消化道的健康息息相關。不健康的腸胃,不僅難以吸收營養、進行新陳代謝,還可能會導致一系列症狀,進而引起身體各項功能紊亂,免疫力失調。
腸胃保養,是現代人身體保健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

★ 西醫科學病理×中醫日常預防=消化健康的全面共治
針對消化道患者們最為關心與煩憂的多種病症,如:急性腹痛、口腔潰瘍、消化不良、便秘腹瀉、腸胃炎、膽結石、膽囊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北京市中醫藥研究所主任醫師「李博」,在本書中詳細地分析了臨床治療醫理與經驗,藉由親切案例的解釋,幫助你瞭解腸胃病症狀的表現、治療的方法、醫學的原理等等,並提供了「中醫X西醫」雙管齊下的具體解決方案。

【中醫未病先防,調養、照顧一次足】
● 濕氣重傷脾胃,導致疲勞不減,用「健脾化濕輕身茶」解濕困
● 胃不和則臥不安,「助眠二號方」助入眠還能減少打呼
● 胖瘦皆脾虛?飲食有度,搭配「減肥、增肥方」健康調養好體態
● 70%消化病都和人的思慮有關,「靜心養胃方」助你身心療癒
● 經典「食積方」,解決腸胃炎的不良前兆
● 術後調養、補血養氣,「抗腫瘤一號方」幫你備好身體戰力

【西醫科學病理,治療腸胃道有根據】
● 做哪種胃鏡最舒服?胃鏡檢查全程引導攻略
● 胃部瘜肉會癌變嗎?判斷手術與防止復發皆有方
● 血便是純痔瘡?還是腸胃問題?懂「三看」掌握身體現況
● 早餐是膽囊的守護神,正確吃不讓膽結石找上門
● 幽門螺旋桿菌會傳染,如何預防感染與復發?
● 兒童便秘內服、外用藥,處方與保養預防一次足

透過李博醫師在這本書裡淺顯易懂、專業的說明及建議,你可以理解腸胃病發生的根本原因,知道如何用藥、進行飲食與生活調整,並進行心理調節。除了能找到治療腸胃病的方法,也可提早防患腸胃病的發生與惡化。為你的全身健康打底!

【本書特色】
★ 重點解決全民最煩惱的腸胃問題: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便祕、厭食、口臭……
★ 針對各症狀,傳授獨家中醫「養生方」,藥性溫和,養生不傷身!
★ 腸胃專科名醫臨床經驗×西醫科學病理分析,從生活習慣、心理排解全方位照顧,為一生健康打底。

【健康重點搶先看】
○ 保護自己的大腸、保護自己的大腦、每天得到珍貴的「茶色的寶石」,我們就可以擁有自由的思想和快樂的情緒。
○ 食道本身沒有胃酸,當胃裡面的胃酸通過賁門甩到食道壁上,就會產生反酸、胃灼熱的感受,這就是胃食道逆流。
○ 身體是吃出來的,你每天吃得怎麼樣,日積月累你的身體就表現出什麼樣子。
○ 胃腸是第二大腦,七○%的消化疾病都和人們的思慮相關。
○ 如果我們滑手機時間太長,或保持一個姿勢太久,會導致腸胃蠕動變慢,容易出現食積等其他消化不良疾病。
○ 早餐是膽囊的守護神。
○ 父母控制欲越強,小孩可能越消化不良。
○ 胃癌確實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相關,但是能發展成胃癌的不多。
○ 一個人消化不良或者便秘,完全可以不用吃藥,透過鍛鍊身體就能解決問題。
○ 我們身體濕氣過重,會影響脾胃的正常運轉,傷害身體的脾陽。
○ 對於患者和消化科大夫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吃得好,睡得香,排便好。

作者簡介


李博(甫寸)
中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北京市中醫藥研究所主任醫師。北京中醫藥循證醫學中心秘書長。第五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第七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人。
曾出版小說體科普暢銷書《胃靠養,腸靠清》系列。主持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宣導「醫病共構式」循證診療及評價,融合醫學科學與人文,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計畫」、「北京中醫藥傳承雙百工程學術繼承人」,「第41期笹川醫學獎學金」京都大學訪問學者。中華社會救助基金會醫基金「甫寸醫基金公益專案」發起人。
提倡慢門診精準治療,連續三屆榮獲好大夫在線「年度好大夫」榮譽稱號,以「不藥而療人之疾」作為遣方用藥宗旨,擅長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慢性腹瀉、大腸激躁症、胃食道逆流、便祕、女性月經不調等症,兼顧腫瘤預防和康復。
中國央視《健康之路》、《健康鄉村》、《健康到我家》,貴州衛視《醫生開講》、《強大夫》,江蘇衛視《萬家燈火》等電視節目特約科普專家。
2008年7月∼2010年1月,受中國派遣前往坦尚尼亞•莫西比利國立醫院(Muhimbili National Hospital)中坦傳統醫療合作中心,從事愛滋病及其他疑難雜症的中醫藥診療工作。

相關作者簡介


審定者簡介 陳旺全
日本大學醫學部醫學博士

現任:
●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
● 義大醫療集團主治醫師
● 馬偕紀念醫院中醫部名譽顧問醫師
● 考試院高等考試中醫師考試典試委員
●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 國家文官學院講座教授
● 財團法人華夏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 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常務董事
● 財團法人張仲景文教基金會常務董事
● 中西整合醫學專科醫師
● 立生中醫診所院長

曾任:
● 市立聯合醫院主任醫師
●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 衛福部全民健康保險會委員
●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
● 中國中醫臨床學會理事長
● 考試院中醫師高考特考典試委員
●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委員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 重點解決全民最煩惱的腸胃問題: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便祕、厭食、口臭……
★ 針對各症狀,傳授獨家中醫「養生方」,藥性溫和,養生不傷身!
★ 腸胃專科名醫臨床經驗×西醫科學病理分析,從生活習慣、心理排解全方位照顧,為一生健康打底。

書籍目錄


審定推薦序:未病先防,顧好腸胃是健康之道╱陳旺全
自序

第一章 你知道嗎?腸胃病將你的生活打亂了
口臭可不能全怪嘴巴
被腸胃病折磨得徹夜難眠,我該怎麼辦?
健康的腸胃有助於提高生育率
做人「底氣」太足可不好
警惕!手機正在改造我們的腸胃

第二章 小心!腸胃病正侵蝕著我們的健康
我們總說「濕氣太重」,重在哪裡
可惡的瘜肉,請你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吧
白領一族,你的健康問題堪憂啊
每個人都值得擁有的亞健康調理策略
抱怨越多,腸胃病越愛發作

第三章 美麗的外表,你難道不想擁有嗎?
獨立思考?不!便便已經掌控你的思想
便便會告訴你,你的健康問題出在哪裡
瘦子和胖子的煩惱有何不同
可別不相信,腸胃好的人都很漂亮

第四章 腸胃病怎麼治療?慢病快治!
如何準確判斷胃炎與膽囊炎
肝的問題可能出現在脾上
逆流而上的「美食」,讓人情何以堪
警惕!幽門螺旋桿菌這隻「紫色大烏賊」
我來告訴你,做哪種胃鏡最舒服
好的調養勝過一切好的治療

第五章 最頭痛的嬰幼兒問題,也有輕鬆治療方法
咳嗽的是孩子,心痛的卻是父母
加油,使勁加油!你的便便露頭啦
發熱腹瀉,三八•五度是不可逾越的紅線嗎?
緊張情緒,讓你的腸道「打結」了
根源在哪裡,就從哪裡治療

跋:醫患共建的路在我們腳下

推薦序/導讀/自序


【審定推薦序】
未病先防,顧好腸胃是健康之道
營養能決定一個人成長與發展的良窳,而人體能否有效吸收優質養分,進而轉化為細胞與器官所需的重要元素,關鍵便是「腸胃功能」是否良好;現代工商社會競爭激烈,上班族為了事業必須日夜打拚,經常無法規律飲食與正常作息,而莘莘學子們為了應付課業學習與考試壓力,時常有熬夜、焦慮、緊張等不利於胃腸健康的風險因子產生,加上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造成空氣、土壤、水質等污染,我們的胃腸健康也受到連動性的影響,如果長期忽視,未能給予及時地改善調養,一旦出現腸胃警報,立即就會感受到痛楚,甚至威脅生命,不可不慎。
腸胃道擁有自主的神經系統,猶如一個獨立運作的大腦,醫界常以「第二個大腦」予以稱呼,足見腸胃對於人體運作的重要性;另外,大多數的免疫細胞都生存在腸道之中,因此只要腸道健康,人體的免疫能力就能處於絕佳狀態,可以消滅多數的致病微生物與病菌;此外,腸道還能編碼大量信息,並透過神經傳導及血液循環等方式,進一步與大腦進行協調聯繫,從而影響我們的情緒變化與思辨能力。簡言之,如果腸胃不好的人,他的情緒容易陷入低落、煩躁且憂鬱,且對事物的理解、記憶乃至判斷能力等,也會不佳,其影響層面不光是學業、事業、家庭與人際關係,更會導致生活品質的滑落,長此以往,還容易因為無法攝取充足的營養,使得其他臟腑受損,萬不可掉以輕心。
當前人類醫學難以處理的自閉症、過動症、失智症等大腦疾病,從中醫的角度觀察,其改善之道也與胃腸脫離不了關係,以自閉症為例,相關研究顯示,多數自閉症兒童有腸胃問題,如果無法有效改善,就會因此干擾大腦在處理社交的功能區塊,中醫對此除了施以中藥調理腸道脾胃外,尚會搭配針灸治療,確實讓不少病友獲得明顯進步。這樣的醫療理論,同樣也適用在過動症、失智症等大腦問題的改善上,因為腸胃好壞與大腦運作具有共伴關係,只要能有效治療腸胃問題,就能讓病症獲得相當程度的改善,對於個別家庭與整體社會,都是莫大的幫助。
友人陳博醫師是腸胃領域的權威,其以精湛的醫術、博洽的學問,造福無數的民眾與家庭,並曾獲得大陸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的殊榮,如今再次將其行醫多年的臨床薈萃,洗鍊成親民的文字,立言出版《腸胃調整好,百病不上身》乙書,定能協助更多民眾發現胃腸異狀,以及了解如何透過正確的保健觀念,讓胃腸更加健康;觀諸陳博主任過去出版的《胃靠養、腸靠清》寶書,即已名聲遠播,廣受各界肯定,對中醫的發展、百姓的健康,扮演舉足輕重的關鍵角色,此次在各界的殷切期盼下,又有傑出作品問世,絕對是民眾的佳音!
「預防醫學」是中醫的核心觀念之一,我們不能等到身體出現狀況,才著急得四處求醫,平時就要懂得養生保健之道,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再搭配定期至中醫院所調養身體,定能讓健康保持在最佳狀態,亦無懼外來病菌的威脅。旺全謹此感謝陳博醫師發揚中醫的仁心仁術,於百忙之中撥冗編寫出鴻文大作——《腸胃調整好,百病不上身》乙書,對世人的健康提升、腸胃保健,具有極高的意義與價值,居功甚偉,值茲寶書付梓前夕,爰鄭重推薦!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講座教授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名譽理事長
陳旺全

【自序】
無論是否瞭解大數據,我們都已經潛移默化地開始運用,並不斷地受到它的影響。如果你在某個購物平臺瀏覽過某個產品,該平臺就會給你推薦更多你所喜歡的產品,這些平臺之所以能猜透你的心,正是因為你瀏覽的痕跡。平臺根據你的瀏覽痕跡,結合你個人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後,就會高機率地推算出你所喜歡的產品,進而推薦更多你喜歡的產品給你,這就是大數據演算法。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快遞、影片網站、支付軟體等,每一個都在進行著精準的行銷,從大量的資料中,抓取你所喜歡的,精準推送到你面前。
醫療大數據也不例外。然而,這個因果推斷或者關聯性,卻不一定能夠完全反映醫療的實際,要想獲得比較全面真實的醫療情況資料,需要更多的仔細深入的分析,並進行專業解讀才行。
這就跟你媽媽聽了鄰居說的話,就要給你吃一種東西,用來應對你莫須有的消化不良一樣。也許聽著像笑話,可這就是事實。經常有「媽媽認為我冷」、「媽媽覺得我有病」這種情況,就是家長誤讀了大數據的信息,使得孩子坐在我的門診前,一臉的不樂意。
所以,複雜的疾病要細心地對待,簡單的疾病要簡單對待。
對於小朋友的疾病,很多時候,經過判斷後,我都會告訴他們的媽媽,儘管症狀複雜,但實際上處理很簡單,就是採用甫寸兒童健康方案,方案如下。
還給孩子自由,但不是放任自流。更多的時候,把孩子看成一個大人和他交心,比高人一等地管教他,更有利於他的身心健康。曾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句特別溫馨的話,道出了兒童消化不良治療的真諦:「我希望你陪我長大,而不是教我長大。」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什麼樣才是健康的,以及孩子真正希望的是什麼事情。
在給孩子自由的時候,要樹立一定的規矩,並嚴格執行。就像我閨女一樣,當她因為其無理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哭鬧的時候,切記,不能為了滿足她而破壞自己立下的規矩。父母不夠堅定,是導致兒童哭鬧更凶的根本原因,就會導致,不愛吃青菜的孩子越來越不愛吃青菜。挑食不僅導致消化不良,也是便祕的首要原因。所以,他哭任他哭,心平氣和之後再貼心交流。孩子挑食是誰造成的呢?一定是家長妥協導致的。孩子喜歡什麼就吃什麼,可不就挑食了嘛!改變這點至關重要,要讓孩子的飲食均衡起來。
樹立健康的觀念,要以身作則。放下手機帶著孩子去健身,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比賽跳繩,一起去游泳,一同去攀岩,而不是丟給他手機或者iPad,這樣會讓孩子更好地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運動健康的理念。
在飲食結構上,要能夠平衡膳食。作為家長要多研究做飯的藝術,讓孩子愛上健康飲食,同時養成良好的生活健康意識,早點兒睡覺,早點兒起床。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讓疾病消失。
最後,我根據多年的經驗,為簡單的疾病制定了簡單的治療方案。

兒童健脾茶:太子參 12g 蘇梗 10g 山楂 10g 麥門冬 10g 陳皮 10g
一日量煮水,加冰糖適量以水代茶飲,可以健脾開胃,幫助恢復胃功能。

複雜的疾病細心治療。
人世間是很複雜的,無論是人心還是醫療。
從醫學生的成長過程就能看出來。我們信心滿滿地畢業,學會了治療各種疾病的方法,但進入醫院那一天起,就備受打擊。無論對於西醫的生理病理,還是中醫的各個方劑,我們都會由衷地發出感嘆:「學醫三年,自謂天下無不治之症;行醫三年,始信世間無可用之方。」原因很簡單,任何人的疾病,不會按照教科書來發展,典型的疾病表現一定是少數的,而且單純得一種疾病的也為數不多。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就是一種斷案的過程,從現象來追溯原因,並找到解決方法,經驗和證據一個都不能少,還要有在診療中和患者進行交流的本事。所以,掌握實證醫學和主訴醫學,宣導醫病共構的診療,才能抓住治病的關鍵,從而因勢利導。

一、難纏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患者朋友陳某找我的時候,已經是他第五次來根除幽門螺旋桿菌失敗了,他痛苦的表情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李大夫,我作了什麼孽,怎麼幽門螺旋桿菌就纏著我不放呢?」我跟他笑笑說:「這是你的命。」確實,這句的意思就是要他學會和疾病和平相處。我仔細研究了他的胃鏡檢查結果和症狀,其實還不算嚴重,可以先不吃藥觀察一段時間。因為如果經常使用抗生素,有可能會破壞整個消化道的菌群,所以讓他靠自身修復是比較好的。隨後,我給他制定了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
當然,第一步還是要有基礎治療,注意飲食和運動。西藥治療採用的是四合一療法,是全球通行的方案。我們還增加了一種抗生素——頭孢,同時服用健脾化濕的中醫湯藥——柴平湯(加減)。最後還增加了服藥時間,抗生素延長了二十天,湯藥延長至兩個月。
結局還很不錯,幽門螺旋桿菌終於被根除了,陳某很開心,我還是叮囑他,記得保持住。陳某點點頭說:「李大夫放心吧,我已經快把你書中關於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部分背下來啦!」

二、心臟搭橋術後的消化性潰瘍
黃某是曾經來我們這裡治療腸道疾病的年輕人。他的父親由於長期吸菸飲酒,得病臥床之後,做了心臟搭橋手術。由於黃老爹血脂高,又做了心臟手術,要長期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以及抗凝血藥物。性格內向的黃老爹,按照醫生的囑咐開始治療,沒想到,半年後,又因為便血住了醫院。原來長期服藥,導致黃老爹出現了消化性潰瘍。  
這是醫學經常遇到的兩難境地,服用抗凝血藥會加重胃部的消化性潰瘍;不服用抗凝血藥,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怎麼辦?
那只有一邊服用不得不服用的抗凝血藥,同時用抑制胃酸的藥物和胃黏膜保護劑,例如奧美拉唑(Omeprazole)、法莫替丁(Famotidine),以及鋁鎂加(Almagate)等。一般情況下,這幾種藥用一種就行,但根據疾病的嚴重程度,有時也可考慮使用兩種。當然,也可以選用六君子湯(人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半夏)進行益氣健脾,保護胃黏膜。
後來,黃老爹經過治療,偶爾還會大便偏黑,但是,病情基本穩定了。

三、乾燥症、痛風與甲狀腺炎後的萎縮性胃炎
我們要好好珍惜當下,如果你覺得生無可戀,建議你跟我出出門診,或者查查病房,最好去急診待一天。到時候你會發現,沒有什麼疾病困擾的話,我們真的很幸福。坐在我前面的沈某真的是比較樂觀了,全身上下這麼多疾病,都沒有把她壓垮,你說她生活習慣不好嗎?不是的,可就是疾病纏身。做過兩次手術,有好幾種自體免疫性疾病,都是中西醫難以對付的。那該怎麼辦呢?
對於她的故事和經歷,我更多的是傾聽,當情況變得很複雜,我們的職責就在於抓住主要病因,用主訴醫學、醫病共構的方法和疾病和平相處,進而實現症狀好轉、延緩疾病的進程。
對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除了基礎治療,中醫的治療,重點在於健脾養胃。保證吃得好、拉得爽、睡得香,就是最高要旨。中醫認為「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新陳代謝一定要好。疾病已經發生,並且沒有辦法根除,只有與疾病握手言和,才能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
所以,複雜的疾病也可以簡單地治療。
不要妄想改變血管的走勢,不要奢望消除結石或者瘜肉,不要想著改變血液的成分,而是應在和平共處的基礎上,建設好脾胃。
所以,對於沈某的治療,反而要回到不忘初心的方案,那就是最基本的健脾理氣、促進新陳代謝。緩和治療也好,姑息治療也罷,終極目標就是提高患者生活品質,讓患者活得舒服一些。
無論是簡單的疾病,還是複雜的疾病,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回到不忘初心上來,醫病共構,讓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和體驗。

——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 李博


文章試閱


★逆流而上的「美食」,讓人情何以堪
胃酸為什麼會逆流到食道來呢?
一大原因是賁門鬆弛、幽門發炎。
賁門和幽門,相當於阻止逆流的兩道關卡。人體很強大,各種器官及功能完美地協調,才使得人體正常運轉。而對於消化系統來說,賁門和幽門還有平衡人體能量進出各個管道的作用。
人體的消化器官,主要由食道、胃、十二指腸等組成。在食道與胃之間的閥門是賁門,在胃與十二指腸之間的閥門是幽門。
如果將消化道比作一列火車,食道、胃、十二指腸相當於三節車廂。食道為第一車廂,胃為第二車廂,十二指腸為第三車廂,而連接這三節車廂的就是賁門和幽門。從整體上看,它們的排列次序是這樣的:食道—(賁門)—胃—(幽門)—十二指腸。
當我們吃下食物的時候,食物通過賁門先到胃裡待一會兒,進行食物的分解,然後再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賁門和幽門的「門」只向一側打開,也就是食物可以推開「門」,但是不能拉開「門」。吃下去的食物,沒有回頭路可走。當食物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之後,這裡的「乘客」就很多了,可謂「魚龍混雜」,有肝臟的分泌物,還有膽汁等等,它們一起結伴走向終點。
可是在前進的過程中,由於路況不穩定,火車一會兒開得快,一會兒開得慢,甚至有時候還得踩剎車。剎車的時候各種情況就出現了,當幽門還沒來得及關門的時候,在第三車廂的膽汁通過幽門回到第二車廂的胃部,形成逆流性胃炎;如果剎車太猛,膽汁還有可能甩到食道,由於甩到食道的是膽汁,所以是苦澀的。另外,由於賁門年久失修,受到侵蝕或者漏油,無法閉合,剎車的時候,胃裡面的食物就可能通過賁門甩到食道。食道本身沒有胃酸,當胃裡面的胃酸通過賁門甩到食道壁上,就會產生反酸、胃灼熱的感受,這就是胃食道逆流。
為了避免出現胃食道逆流的情況,消化科醫生的主要職責之一就是不斷對賁門和幽門進行修復,讓它們在該開門的時候恰當地開門,在關門的時候能夠恰當地關門。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的出現。
每次走在路上,看到一邊走著,一邊在吃早餐的人,我就替他們擔心,這樣的習慣既不衛生也不健康,這種不穩定狀態下的進食,也是導致胃食道逆流的重要誘因。尤其是在公車上吃飯,怎麼都是在狼吞虎嚥。我遇到過很多次的緊急刹車,後面的人一下子就衝到了前車廂,直到有一天我自己當上了消化科的大夫,才明白過來,很多時候,消化系統就是一列急行的火車。

吃得太飽會讓賁門失守
有一天一早查房結束,大家回到熱火朝天的醫生辦公室,老宋和唐主任也在,唐主任喊我和趙醫生:「上週給你們佈置的任務怎樣了?做的科學原理講座情況怎麼樣了?給全科患者講講如何?」
我對趙醫生說:「基本做好了,下午的時候吧!」
胃食道逆流病的科學原理講座如期舉行。我和趙醫生分別就病因、診斷及治療,尤其是生活調攝做了圖文並茂的說明。
第一,不能吃得太飽。我在幻燈片上畫了一個大大的胃,一個打著飽嗝的卡通人,正在痛苦地皺著眉,旁邊畫了三個車廂,中間一個車廂誇張地漲大了,載滿了乘客,有兩個乘客被擠到了前後的車廂裡。
我說,這兩個被擠到前後車廂的乘客,就是胃酸,因為胃酸沒地方去啦。所以當您吃得太飽,本來賁門已經關好了,但是胃的蠕動就像是火車在運行中遇到顛簸,沒地方去的乘客很可能就被擠到前一節車廂裡。門也擠破了,意味著賁門失守了。於是,總有乘客(胃酸)在顛簸中被迫回到第一節車廂——食道。所以,我建議我們平時不宜吃得過飽。
第二,少喝濃咖啡,少吸菸、飲酒。這些東西就像是胃和食道之間的賁門上的油污,破壞了胃的黏膜層,讓賁門失去了自如的開關功能。幻燈片上展示了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吸菸不僅能直接傷害消化道的黏膜,還能讓食道下括約肌壓力降低五○%,造成發炎刺激。嫋嫋升起的煙,形成了一個可怕的骷髏形象,惡狠狠地盯著胃,同時用縹緲的一雙手,撕開了胃和食道之間的閘門……。

如何治療胃食道逆流呢?
我相信不少人有胃食道逆流的情況,但是具體怎麼治療呢?這應該是很多人最為關注的問題。
診療是一個嚴謹的過程,要把它說清楚,需要有導演的才能,學會講故事。
我的患者朋友小李已經四十多歲了,大概在四年前出現了胃痛症狀,他並沒有在意,後來出現胃酸逆流,而且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他害怕了,找到我,希望讓我診斷一下。那是我與他的第一次見面。我給他做了胃鏡檢查之後確診他患有胃食道逆流,而且還患有慢性胃炎。我給他開了制酸劑PPI(質子泵抑制劑,拉唑類,例如:奧美拉唑)來抑制胃酸。最初我的計畫是最多吃半年就不用吃這個藥了。可是,小李的情況很特殊,一停止吃藥就出現胃酸逆流,服藥之後胃酸就消失了,如此反覆,所以不得不繼續服用PPI制酸劑長達三年。在這三年中小李已經對藥物形成了嚴重的依賴,因此胃也受到了影響,經常出現胃酸、胃脹的症狀,而且持續的時間很長,他的精神似乎也出現了問題。
當我再次給他診斷之後,我在病歷本上寫了兩個診斷:
中醫診斷:胃痛(肝胃鬱熱,寒熱錯雜)。
西醫診斷: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

考慮到小李已經對藥物形成依賴,不能馬上停止用藥,需要採取一個逐步下臺階的治療方法,於是我給他開了效力較弱的替丁類藥物來代替拉唑類藥物。此類藥物讓胃更容易適應這個變化,也利於人體恢復自身的功能,進而產生正常的胃酸,逐漸恢復正常的消化功能。
當我將治療的新方案告訴小李的時候,他遲疑了,反問我:「我吃藥效強的藥物都越來越不起作用了,你給我開藥效弱的藥物,怎麼可能治好我的病?」
我說:「我給你開的藥物各有各的療效,我想透過這些藥物來逐漸恢復你自身的消化功能。只有你自身的消化能力強大了,才有可能擺脫藥物。如何才能達到這種效果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中西醫結合。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這個胃酸來自『肝經火鬱』,肝胃鬱熱而致,主要是由於你的情緒不佳、敏感的性格,還有你遇到事情老著急。肝火犯胃,胃氣上逆,出現了胃酸逆流,進而脾氣虛弱,導致了胃腸動力不足,出現腹脹,時間稍長,還有一些血瘀的徵象。『胃不和,則臥不安』,又有失眠的情況出現。」
所以,最終我給小李的處方和治療方案如下:
連茱六一丸和半夏瀉心湯(加或減):黃連6g 吳茱萸1g 枳實15g 生、炒白朮各15g 柴胡12g 黃芩12g 麥門冬10g 鬱金10g 酸棗仁20g 法半夏10g 夏枯草10g ?瓦楞20g(先煎) 內金10g 生甘草10g 大棗4枚(掰開) 備生薑三片(每片一元硬幣大小)

該處方的主要作用為疏肝清火、寒熱平調、健脾理氣。

同時,給予 H2 受體拮抗劑——希美替丁,一天兩次,餐前半個小時服用,不再使用雷貝、奧美、蘭索拉唑。
對於胃食道逆流,中西醫的認識角度不同。中醫以為胃食道逆流一部分是肝的問題,主要是由於肝火旺盛所導致,加上患者有常年抽菸的習慣,消耗了脾胃中的陰氣。所以,用黃連、吳茱萸來清胃火,促進陰陽的平衡。柴胡、黃芩組合有疏肝的作用,對從源頭上抑制肝火有很好的療效。白朮和枳實能夠健脾理氣,從補和瀉的角度進行平衡,促進胃腸的新陳代謝。最後,選用酸棗仁、法半夏、夏枯草等來調整失眠,促進整體的和諧。
中西藥同用,還有特別重要的前提:放鬆心情,並控制抽菸數量,減少到十支╱天,多多參與戶外運動。當然能夠戒菸是最好的情況。
對於長期使用最強的制酸劑治療胃酸逆流的患者,我們也不能馬上把制酸劑停下來,這樣不利於長期恢復,而是用逐漸減藥的方式進行自身的恢復。
當我再次看到小李的時候,他一改往日的愁雲滿面,顯然開心不少,症狀好了大約三分之一。而經過三次複診,症狀逐漸減輕,胃灼熱、胃酸逆流也沒有出現過,第五次治療,複方雷尼替丁減量改為每天一次了。
這個減藥的過程,就相當於扶著小李逐漸下了臺階。用中西醫合作治療的方法,幫助他恢復自身消化功能。減藥的過程給困在高處的患者搭建了一個臺階,從質子幫浦抑制劑PPI到 H2 受體拮抗劑,同時用中醫藥給患者拐杖或者扶手,幫助患者走一程,這也是醫病共構聯盟的作用。面對疾病,醫生和患者一起走,逐漸讓患者離開醫生,從而獨立地走在健康的道路上。

在生活中進行自我調理
在我的門診有很多患者朋友回饋,說自己吃別的食物總是胃食道逆流,不過喝粥時這種情況好像可以減少。但有的患者卻說,不能喝粥,喝粥就胃酸逆流,他們都向我求證,喝粥對於胃食道逆流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不同的粥有不同的營養。喝粥雖然可以養胃,但喝粥不一定就能夠治療胃食道逆流。
喝粥雖然感覺舒服,但是對於胃食道逆流的作用卻是負面的,雖然含有五穀雜糧的粥確實可以健脾養胃,但是對於胃食道逆流卻是有害無益。
如果是消化不良等胃酸分泌不足的患者,喝粥可以開胃,刺激胃酸分泌,補充營養,而胃食道逆流是胃酸過多,喝粥可能會刺激胃酸分泌,而且,流質的食物更容易逆流回來。
我們只有選擇鹼性食物,才能中和胃酸,比如:發麵饅頭,尤其是鹼大的,還有蘇打餅乾,可以作為零食,備在身邊。
對於疾病的治療,我們不僅要學會如何正確服藥,更要知道如何預防和養成健康的習慣,而不能完全憑著自我感覺進行治療,最好去醫院讓專業醫生診斷,然後根據診斷結果進行治療,這樣往往能達到最佳效果。
在我們的門診還有一些胃食道逆流病患者回饋,自己經常逆流,胃酸導致胸腔內灼燒得極為疼痛,嚴重影響到自己的睡眠,問我有什麼可以緩解的方法嗎?
現在我告訴大家幾種方法供大家參考——
首先,晚飯盡量少吃,但不吃不好。其實,很多患者逆流,就是晚上吃得太飽了。吃得太飽也是誘發胃食道逆流的原因之一。吃得太飽晚上逆流的次數就增多了,導致夜不能寐。所以我建議患者朋友,晚飯盡量少吃,吃個五、六分飽就可以了,而且最好在睡前三、四個小時吃飯,避免胃酸分泌過多,在睡覺的時候逆流上來。
其次,睡覺的姿勢正確與否關係到是否會出現胃食道逆流。我們知道逆流上來的主要是胃酸,那麼我們在睡覺的時候要保證讓我們的胃部舒服。怎麼讓我們的胃舒服呢?胃在我們人體的左側,那麼我們睡覺的時候最好能夠選擇左側臥位睡姿,這樣胃的位置降低,有利於減輕胃的壓力,有助於減少胃酸的逆流。
最後,選擇對的枕頭,可以預防夜晚逆流。我們在選擇枕頭的時候盡量選擇高於胸的枕頭,使得食道高於胃部,這樣可以起到預防逆流的作用。相反,如果枕頭過低,或者不枕枕頭出現胃高食道低的情況,無疑是創造了逆流的條件。但也要注意枕頭不能過高,八∼十二公分便可。
這裡重點強調一下胃食道逆流患者的飲食問題。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要想不再逆流,具體的思路是,病從口入,也要病從口出。
吃飯以高蛋白質但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吃飯宜適量,不可暴飲暴食。過量飲食會加重胃的負擔,引起胃的消化功能障礙,使胃排空減慢。食物停留在胃中,胃內壓力增高,食物更容易逆流到食道,引起胃灼熱、反酸、打嗝、胃脹等不適。吃飯時間應該有時有晌,三餐定時,晚餐時間的選擇尤為重要。晚餐應安排在睡前三小時。現代人由於工作關係,晚餐相對豐盛,進食量也相對較大。晚餐時間過晚,睡覺時胃內容物尚不能完全排空,一旦平躺,滯留於胃內的食物很容易逆流入食道。臨睡前不宜進食。還應避免進食過甜、過鹹的食物,盡量減少咖啡、濃茶、巧克力、高脂肪食物的攝入量。
由於個體差異性的存在,不同患者對於同一種食物的反應不同。大部分胃食道逆流患者進食過甜的食物會引起胃灼熱,但也有個別患者胃灼熱時食用甜點後胃灼熱的症狀才能得到緩解。
所以,我們自己應該對容易引起胃灼熱的食物做個體化記錄,避免再次食用相同食物,引起疾病復發。還應當把腰帶鬆一鬆,透過減輕腹壓,來減少胃酸的逆流。

★抱怨越多,腸胃病越愛發作
慢性表淺性胃炎,病理充其量有一個發炎性的改變,查什麼都是陰性,可自己難受得不得了,吃了很多藥,反反覆覆,這是臨床中常見的現象。
我為啥對這個病症很熟悉?因為,我母親就是這樣的患者。說實在的,我這個醫生對自己娘的問題非常重視,開了很多藥,卻收效甚微,這裡面有很多的原因,首當其衝的就是這個「無處安放的心,很難把它安放好。」
我母親為了家庭及兒女們操了一輩子的心,到了該享福的年齡,卻一下子失落了,不知道該幹啥了。
好不容易經過艱苦奮鬥到國外的大姐,及門診遇到的大媽,她們都沒有認真考慮,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都是為了別人而活。無處安放的心在雲端,暫時把這樣的症狀命名為「雲端症候群」吧。

功能性胃腸疾病的治療
如果繼續深挖「雲端症候群」背後深層次的原因,則來自傳統理念的束縛。我們很多人覺得自己心累,就是沒有真正為自己活而導致的,我們為了子女活,為了工作活,唯獨沒有真正為自己活。其實,人這一輩子很短,要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要後悔。應該改變一些生活理念,出去旅遊,去一些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要把心都放在子女身上。
在門診治療中,我要根據不同情況,表達相應態度。如果是逐漸熟悉起來的患者,我有時候會「當頭棒喝」,甚至罵他們:「誰教你不為自己考慮?」然後,再溫言勸他們多在乎一些自己,想像一下自己想要什麼,要遵從內心,而不是盲目攀比。
「雲端症候群」的常見患者為中年女性,但不僅限於該群人,主要特徵是——各種生化檢查及體檢均無異常,或者少許病變,但也有的患者症狀多得怕人。「雲端症候群」的根本病因在於「無處安放的內心」。
「雲端症候群」症狀在我的門診見到的有:消化不良、口瘡、胃食道逆流、慢性胃炎、大腸激躁症等。
那麼,針對「雲端症候群」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治療策略呢?
ヾ審時度勢撫慰心靈,沒有固定的方法,需要深入內心。具體方法是:第一個讀書,看像《小婦人》、《簡.愛》這樣的溫情治癒、貼近生活的書籍,放下心中的執念;第二個多思考別人的優點,看到人家好的方面;第三個曬太陽,多在陽光下行走,一方面可以溫補陽氣,另一方面可以潛移默化地讓自己高興起來。
ゝ上述的精神官能症主要症狀表現為急躁易怒、消化不良、大便偏稀、睡眠差、口渴、怕冷、思慮多等。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採用「靜心養胃方」。

靜心養胃方:柴胡15g 白芍15g 枳殼10g 桂枝10g 炒白朮15g 茯苓15g 黨參15g 厚朴10g 百合15g 烏藥10g 陳皮10g 炙甘草6g 石斛10g 麥門冬10g 烏梅10g

用張仲景的四逆散打底,百合烏藥湯行下焦氣滯,疏解少陽樞機為主,打開門,再促進理氣,這樣可以更好地把身體狀態調整好,從身心兩個方面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對於身體,雲端是一個美好的旅程,但靈魂可不能經常飄浮,需要安放在內心。身心合一的治療是最佳的方案,同樣也是恢復健康的金鑰。

★加油,使勁加油!你的便便露頭啦
我們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不是擔心孩子吃不飽,就是擔心孩子穿不暖,為此沒有少挨家中老人的批評,他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要想小兒安,三分饑與寒。」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如果我們要想孩子健健康康不生病,就不要讓他吃得太飽,穿得太暖。
嬰幼兒消化系統的發育非常重要,由於嬰幼兒的成長對於消化系統的影響都潛移默化在胃口上,所以,正確的餵養對於嬰幼兒及兒童的消化功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消化不良是便祕的主因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兒科常見的就診原因。這是一個慢性的疾病,但是影響深遠。
對於主訴表達清楚的大一些的兒童(四歲以上),可以參考成人進行診療,按照《羅馬Ⅲ》(一本關於功能性胃腸障礙的研究書)標準,並根據主要症狀的不同,將功能性消化不良分為餐後不適症候群(表現為餐後飽脹或早飽)和上腹痛症候群(表現為上腹痛或燒灼感)兩個亞型。
具體治療方法也可以參考成人的消化不良進行診治。
那麼,導致嬰幼兒便祕有哪些原因呢?
目前認為嬰幼兒便祕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如:胃腸運動功能障礙、內臟高敏感性、胃酸分泌異常、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精神心理因素等。最主要的是兩個原因——先天和後天。先天就是遺傳的因素,爸媽給的體質,這個沒法改變;後天是指後天養成的習慣,和家長息息相關。
比如說,看到孩子不吃飯,就追著使勁餵,孩子邊跑邊在不斷的威逼利誘中吃一口;有的家長太溺愛孩子,孩子想吃什麼就給他買什麼,使孩子變得肥胖;零食吃得太多,到吃飯的時候孩子什麼都不想吃。這些習慣都是嬰幼兒及兒童消化不良的真實原因,對於再大一些的孩子,我見到的最主要的病因就是家長對孩子干涉太多,兒童總處於壓力的狀態,導致身體內的激素分泌失調,影響胃腸功能導致消化不良。這個原因比較隱密,但是確實在我的門診較為常見。
中醫有一句常用的話:「寧治十男子,不治一婦人,寧治十婦人,不治一小兒。」這說明了小兒診療的艱難。小兒稱之為啞科,很重要的問診無法實現,只能憑藉「望、聞、切」的回饋進行診斷和評估。當然,兩歲以上的兒童就好一些。
另外,兒童生長發育快,用藥後的反應也快,所以,疾病的變化尤其迅速。

怎麼判斷兒童消化不良
小孩子便祕的直接原因就是消化不良。
判斷小孩是否消化不良,一看外表就能夠看出來。比如,小孩不想吃飯,面黃肌瘦,而且身體單薄,甚至偏瘦,這些都是消化不良的表現。
當然除了外人一眼能夠看到的,還有一些症狀,小孩自己感受最深刻。比如,上腹痛、腹脹、胃脹氣、早飽、噯氣、噁心、嘔吐、上腹灼熱等。這些症狀持續存在或反覆發作,但缺乏特徵性,並且這些症狀極少全部同時出現,多出現一種或數種。確定沒有其他因素導致這些症狀的話,就可以診斷為便祕。
到了假期,門診中大大小小的兒童逐漸增加,無論是眼科、皮膚科、呼吸科,還是我們消化科。
其實,兒童是否消化不良判斷的方法很簡單,如果每週出現一次疑似消化不良,症狀持續兩個月以上,並且符合下面的條件,就可以認定為消化不良。
具體符合哪些條件呢?
腹部斷斷續續出現疼痛,每天起床吃早飯的時候,感覺不到一點饑餓感,甚至感覺到很飽,並且伴隨嘔吐、胃酸逆流、噁心、打嗝等症狀;很多人覺得只要排便了就會改變這些症狀,其實在排便之後,症狀依然得不到緩解;無發炎性、解剖學、代謝性或腫瘤性疾病的證據可以解釋兒童病患的症狀。
大部分消化不良的兒童病患有胃動力異常。胃動力檢測法透過超音波瞭解胃排空情況,觀察胃竇收縮頻率、幅度,為臨床診斷消化不良提供客觀依據,並可在通訊診療過程中對療效進行評估。檢測方法具有無痛性、無創性、經濟、簡便、避免射線照射等優點,兒童病患及家長易於接受。兒童病患要盡量在三歲以上,這樣能保證他與醫生語言溝通無障礙,而且有一定的自控能力,能夠配合醫生做相關檢查。
當然這些檢查只是一些輔助手段,因為每個兒童病患不同,所處的階段也不同,也有可能當時檢查的時候是胃動力不足,但過一段時間就好了。所以,這些只是一個診斷的參考。臨床診斷中,能做出診斷的是面診的醫生,而不是機器,只是有的機器診斷參考價值大,而有的機器診斷參考價值小。

兒童為什麼容易出現便祕呢?
兒童出現便祕是多種原因造成的,比如生活起居、飲食習慣、身體素質、精神狀況等都有可能造成便祕,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結腸。
當結腸吸收水分增多的時候,大便必然乾燥,還會造成胃動力不足,自然就出現便祕。
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導致兒童便祕呢?
第一,飲食搭配不合理,導致便祕發生。
大便是我們吃飯之後,經過腸道消化吸收,剩下的排泄物。那麼,我們何不從「源頭」進行治理呢?源頭是哪裡?源頭就是食物。如果我們所吃的食物蛋白質很多,但碳水化合物卻很少,導致腸道菌群對腸內部發酵作用必定減少,這樣容易使得大便乾燥,排便困難;相反,如果食物中碳水化合物比較多,導致腸道發酵菌增多,就容易導致拉稀;如果食物中有較多的鈣化酪蛋白,糞便中不能溶解的鈣皂增多,就會導致大便量明顯增多,且容易便祕……。

第二,生活規律被打破,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如果之前小孩的大便一切都正常,但是有一天由於某種原因打破了這種規律的生活,那麼身體各種器官的功能也都被打破了,比如腸道功能紊亂就是其中之一,只是我們沒有察覺到而已。
我舉個很簡單的案例。我家的孩子,在家的時候一切正常,該吃飯的時候吃飯,該大便的時候大便。可是,在上幼稚園之後,情況突然發生了變化,經常出現便祕現象。這就是在家養成的生活習慣,突然被上學打亂了。
在家想吃飯的時候就吃飯,在學校不能隨便吃;在家想排便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排便,在學校不能想拉便便就拉便便,孩子不敢跟老師說,就只得憋著、忍著,然後在老師規定的時間內,小朋友一起排隊拉便便。在最想拉便便的時候,強忍著,在不想拉便便的時候,卻讓他拉便便……忍著不大便,導致腸道蠕動減少,就很容易出現便祕。

第三,身體素質、生理、遺傳都可引起便祕。
如果孩子的身體素質很差,每天都病懨懨的,總是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必然是胃動力不足。胃動力不足會導致腸道蠕動緩慢,引起大便乾燥,最終產生便祕。另外,如果我們有先天性巨結腸症、肛門狹窄、脊柱裂等疾病也會引起便祕。有的小孩便祕還可能是家族遺傳所致……便祕的因素很多,關鍵要找準原因,有針對性地治療,才能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第四,精神受到刺激或者長時間的壓抑也會產生便祕。
如果小孩的精神受到突然的刺激,或者精神上受到長期壓抑,也可能導致便祕。比如有的小學生,從無拘無束的幼稚園突然升到小學一年級,角色還沒有轉變過來,就得拿筆寫字、算數,本身精神壓力就很大。再加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逼著孩子進步,從一年到二年級、三年級……孩子的便祕出現了,而且還是頑固性的,可是家長絲毫沒有想到是這個原因……。
根據兒童便祕的各種原因,再結合小黃的具體情況,我給出了明確的建議:
ヾ改掉偏食的習慣:懂得合理搭配飲食,保持營養均衡,少吃過甜的食物,少吃肉類,多吃瓜果蔬菜。
ゝ保證排便時間要有規律:如果每天早晨有排便的習慣,那麼就不要打破這個規律。該排便的時候就去排便,不能因為起床晚了,著急上學就不大便。即便請假,也得排便。我們經常遇到這種情況,突然想大便,可是當時手頭有任務,於是強忍著,忍著忍著就沒有大便的感覺了,這是很可怕的。長此以往不僅會導致便祕,還有可能影響一個人的容貌。因為便祕會使人長痘,讓皮膚失去光澤,這點對女孩子來說尤其是重要。
ゞ加強身體鍛鍊,遠離便祕:其實,無論是生理上的因素,還是遺傳因素所引起的便祕,都並非不可改變。只要我們加強身體鍛鍊,有強健的體魄,便祕自然遠離我們。具體怎麼鍛鍊呢?可以跑步、跳遠、引體向上,還可以對腹部進行按摩等。
々保持一顆愉悅的心情: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句話:「除了生死,一切都是擦傷!」所以,當我們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的時候,要懂得自我解壓,時刻讓自己的內心保持愉悅。心情好了,身體充滿活力,學習才有勁頭,便祕才不再纏上我們。

★警惕!手機正在改造我們的腸胃
想得到的太多,同時希望不費力地得到是現代人的通病。
沒有深入的交流,僅僅是手機螢幕上的點讚,沒有任何思想的碰撞,就能完成交流溝通嗎?建立連結嗎?

玩手機對胃腸健康的影響
時間都去哪裡了……?
我們點了無數個無謂的讚,沒有靜下心來思考,沒有珍惜當下時光,沒有和你身邊的朋友、家人進行交流,而是追求了虛幻的遠方,忽略了當下,忽略了需要你做的事情。
這就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生活。手機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我們也被手機給「俘虜」,它將我們的生活弄得支離破碎,也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很大隱患。
具體來說,手機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傷害呢?
第一,給我們的眼睛帶來傷害。每天晚上我們躺在床上盯著手機,關燈之後還在玩手機,第二天起床第一件事情依然是滑手機,工作、學習,甚至連上廁所都要攥著手機……我們恨不得鑽到手機裡面去。長期盯著手機,不僅容易近視,而且容易讓眼睛變得疲勞、乾澀,甚至疼痛。
第二,玩手機帶來更多的焦慮。一方面,我們獲取了外界更多的消息,這些消息有好有壞,無論好壞都會影響到我們,好的消息能夠讓我們興奮,壞的消息能夠讓我們內心憂傷,其實是否獲取這些消息對我們的生活沒有實質的影響,可是我們透過手機看到了這些消息,就會引起我們內心的變化;另一方面,我們經常玩手機,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一旦離開手機內心就很焦慮,感覺會錯過重要的消息,錯過重要的人的聯繫……。
第三,玩手機容易突發危險。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過馬路的時候看手機,發生了車禍;下樓梯滑手機,踩空臺階,摔斷了腿……我們每個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集中精力玩手機,而忽略了正在做的其他的事情,那麼完全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
第四,滑手機占用時間,做其他事情的時間就少了。我們滑手機的次數多了,占用的時間自然多了,投入到工作、學習、鍛鍊中的時間自然少了。最終導致我們的工作效率很低,工作的品質就更難以保證。
第五,手機嚴重影響我們的胃腸健康。這個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長期滑手機,不僅對我們身體有傷害,而且會導致精神壓力增加,改變對胃腸神經內分泌的調控。另外,當手機成為生活主導的時候,我們就會被手機的消息擺佈,內心就會產生焦慮,而焦慮會使胃腸物理運動和化學變化不足,最終導致消化不良和便祕等胃腸疾病的發生。還有,如果我們滑手機的時間太長,或者保持一個姿勢太久,還會導致胃腸蠕動變慢,容易出現食積等其他消化不良疾病。

所以,建議大家少玩手機,多鍛鍊,尤其要和身邊的朋友多交流、多溝通。這樣不僅有利 於身心健康,而且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減少手機使用頻率,治癒胃腸疾病
開會的幾天裡,我幾乎每天都將手機放在行李箱中。沒有了手機,自己彷彿置身於一個孤島之中,不過孤島的日子越來越和諧,手機消失的日子,一開始不習慣,後來越來越愜意,每天,固定時間外出覓食相當於鍛鍊身體,大家不再投精力給一個小小的螢幕,而是把視野還給了天空,還給了綠地,還給了身邊的人。
儘管吃得不太規律,也不是多麼精緻的飲食,但是每個人的胃口都很好。大家在一起大快朵頤,沒有了焦慮,也沒有了抑鬱。
我發現,適度放下手機,是治癒胃腸疾病的良藥。
第一,時間還給了我們。大家發現了沒有,之前總是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總是有意無意地打開通訊軟體,在虛擬的網路世界裡暢遊,完全沒有了時間概念;而沒有了手機,我們可以把時間留給自己,用於鍛鍊身體,這才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的王道。
第二,放鬆心態。放下手機,我們不再糾結於小小的螢幕,讓交感神經不再處於焦慮狀態,有利於保障胃腸的正常運轉。
第三,給腸胃一個調理的機會。手機不在手上,就不會時常坐著,或者說,就不會總是低著頭,這樣就能促進胃腸激素的分泌,調理腸胃的功能。
這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是時間的投入,一個是自我控制。
其實,健康的真諦就在於掌控自己。
《黃帝內經》裡面說,「生病起於過用」,疾病的生成一定與平日的生活習慣相關。頻繁地使用手機會使身心失控、時間變得支離破碎。平時倡導少看手機多運動。如果人類沒法自控,就需要外界的力量讓我們實現「他控」。
時間一天天過得飛快,一切都模糊起來,就在大家的腹肌都鍛鍊出馬甲線的時候,我們又發現了島上的世外桃源——島心湖泊藍色的水,深不見底,水面劃出的水痕,讓人心醉,大家更加忘記了自己從哪裡來。這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裡展現的仙境,抑或是陷阱?大家都不知道,卻在一份期待中,度過這日日夜夜。
生活的欲望迷住了每個人的雙眼,讓人們忽略了健康。
減少使用手機時,你不僅能夠發現很多美好,還能找到曾經失去的很多東西。
怎麼降低使用手機的頻率呢?
我給大家一些參考方法——
ヾ不要時刻拿著手機:而是在固定的時間來看看,每次看的時間不要超過十分鐘,不在飛機上的時候也要遵照執行。
ゝ盡量坐著的時候不看:站著的時候看手機,這樣可以減少使用手機的頻率和時間。
ゞ吃完飯的時候不要看手機:把手機放在一邊,或者聽有聲書,讓耳朵工作一下,以減少手機的使用。

做到簡單的這幾點,就可以把手機對胃腸的影響降到最低,走上健康之路。你真的能掌控手機,或者說,能夠與手機和諧共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