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腸躁症超圖解:腸道愛生氣,都是因為它?這樣做,自然揮別惱人腸敏感,從心到身找回健康人生

原文書名:図解プゑマろペ過敏性腸症候群ザパよ悩ネスゆ本


9786267336335腸躁症超圖解:腸道愛生氣,都是因為它?這樣做,自然揮別惱人腸敏感,從心到身找回健康人生
  • 產品代碼:

    9786267336335
  • 系列名稱:

    樂活人生
  • 系列編號:

    2AF737
  • 定價:

    420元
  • 作者:

    鳥居明
  • 譯者:

    許郁文
  • 頁數:

    160頁
  • 開數:

    17x2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31120
  • 出版日:

    20231120
  • 出版社:

    創意市集(城邦)
  • CIP:

  • 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在早上坐火車去上班或上學時突然胃痛;
•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或考試前,你可能會感到胃部隆隆作響,很不舒服;
是不是覺得這些情況很熟悉,好像自己很常發生這些現象,
腸躁症是一種引起慢性和間歇性腹痛和腹瀉的疾病,即使沒有大腸發炎等異常也會發生。主要症狀是難以忍受的劇烈腹痛。此外,還可能出現腹部不適,如有腹脹的感覺,或腹部隆隆作響。這些腹痛和不適的特點還在於,一旦排便後,這些疼痛和不適就會消退。隨後也可能出現異常的腸道運動,如腹瀉或便秘。雖然腸躁症通常與腹瀉有關,但患便秘的情況也很常見。
腸躁症的特徵是無明顯直接原因的腹痛、腹部不適、腹瀉或便秘,持續一段時間(持續性)或經常發生(復發性)。但腹瀉、便秘等症狀時,可能也是其他器官異常、身體出問題的原因。例如大腸癌會引起腹瀉和便秘,但這可以用內視鏡檢測出。此外,潰瘍性結腸炎、感染性腹瀉也可以檢測出病毒和病原體。因此,確認 腸躁症的重要證據就是這些器官性異常幾乎不存在。

作者簡介


姓名:鳥居明
鳥居內科診所主任,內科,消化內科和過敏科。日本內科學會認定醫師、日本消化器學會專科醫師、日本消化器內窺鏡學會專科醫師、日本醫師會認定產業醫師、日本醫師會認定保健運動醫師。

歷任神奈川縣立厚木醫院診療所長、慈慶大學醫院診療所長、慈慶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後,成立了鳥居內科診所。現為東京醫學會理事。

所屬學會:日本內科學會、日本胃腸病學會(理事)、日本胃腸內窺鏡學會(理事)、日本癌學會、日本肝病學會、日本大腸直腸學會、日本平滑肌學會(理事)、胃腸病學會(代表)、日本食道學會、日本神經胃腸病學會(理事)

譯者簡介


姓名:許郁文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 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IBS是什麼,有什麼徵狀,應該要在醫院進行什麼樣的檢查和治療,以及治療是什麼樣的,該如何在生活中改善IBS發生。
2. 由於腹痛、腹瀉、便秘等症狀也是其他各種疾病的初期症狀,因此也包括對其他重大疾病的說明和鑑別的重要性。
3. 透過一頁文字和一頁圖片的方式,讓許多醫學知識和名詞能夠簡易地被理解。

書籍目錄


第一章 腸躁症(大腸激躁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那些妨礙日常生活的肚子症狀
會出現哪些症狀?
腸躁症分成三種類型
接受檢查或是用肉眼觀察,也找不到任何異常
讓「腸道功能」失調的腸躁症
有時會出現發炎這類器質性異常
讓「充實的人生」出現遺憾的腸躁症
拉肚子或是便祕的患者有一成以上是腸躁症患者
消化食物、吸收營養的消化器官
負責吸收營養與水分的小腸
吸收剩餘的水分與製造大便的大腸
腸道是如何運送食物的呢?
說明大腦與腸道相關性的腦腸軸理論
促進腸道運動,讓感覺變得過度敏銳的血清素
與壓力密切相關的腸躁症
感到壓力是「壞事」?
要特別注意與腸躁症相似的重大疾病
潰瘍性大腸炎
克隆氏病
大腸癌
傳染性腸炎
專欄──其他的器質性異常

第二章 檢查╱診斷╱治療
到底該掛哪一科的號?
避免「四處求醫」
腸躁症診斷基準「羅馬準則」
日本的醫療現場都如何診斷腸躁症呢?
判斷大便形狀的「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
第一步要先排除器質性異常
會出現哪些前期症狀或徵兆呢?
與器質性疾病有關的危險因子有哪些?
一般檢查都包含哪些項目呢?
總共有藥物治療、行為治療、飲食治療與簡易精神療法這四種治療方式
基本上,會進行這些具體的治療
專欄──讓腸躁症的診斷與治療更有效果的臨床路徑

第三章 腸躁症 的藥物治療
能有效抑制症狀的藥物療法
藥局的成藥有其極限
商品名與學名是什麼?
調整腸道狀況的藥物
聚合物(學名:聚碳酚鈣)
消化道功能調節藥
益生菌(Probiotics)
治療下痢的藥物
血清素5-HT3 受體拮抗劑
止瀉劑
便祕藥
黏膜上皮功能轉化藥
瀉劑
緩解腹痛與腹部不適的藥物
抗膽鹼劑與抗焦慮藥
消除胃脹氣藥物
其他用於藥物療法的藥物
中藥與抗憂鬱藥
藥物療法的大方向


第四章 生活方式和飲食技巧
改善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
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節奏,控制腸躁症的病情
改善生活習慣、飲食與進行運動療法的注意事項
讓生活作息保持正常
隨手寫日記
維持排便規律的重要性
去廁所之後,大不出來也沒關係
有些姿勢能夠幫助排便
撰寫排便日記
適度的運動能調整身體與腸道的狀況,讓心理與腸道煥然一新
按摩或是扭轉身體的運動
散步也是適當的運動
與腸躁症各種症狀有關的飲食
讓飲食習慣變得規律
下痢型腸躁症患者要特別注意誘發下痢的食材
能夠拯救便祕型腸躁症患者的是膳食纖維
喝飲料的注意事項
在腸道不易被吸收的FODMAP
與FODMAP 和平相處的方法
專欄──深受腸躁症困擾的歷史人物

第五章 準備面對腸躁症
盡可能不要讓自己承受壓力
腸躁症患者是「脆弱的人?」—腸躁症是與體質有關的疾病
飲食療法也需要有點樂趣
充足的睡眠也很重要
運動與興趣都要開開心心地去做
以「75%的生活方式」克服腸躁症

文章試閱


前 言

戰勝腸躁症(大腸激躁症),贏回充實的人生
自古以來,大家都知道緊張會引發腹痛或是拉肚子等症狀,到了現代社會之後,更是有段時間都將這些症狀的發生,全歸因於當事人過於脆弱或是抗壓性不夠。
不過,近年來這類症狀已被確認是一種醫學上的疾患,稱為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簡稱腸躁症。腸躁症是大腸明明沒有發炎,卻不斷引發慢性腹痛或拉肚子這類症狀的疾病,一旦惡化,小則無法搭乘電車、公車這類大眾交通工具,大則可能在工作或是學業中造成問題。根據最新調查,日本約有百分之十至十五的國民受腸躁症所困,可見腸躁症絕非什麼罕見的疾病。
明明腸道看起來沒有異常,為什麼腸躁症會因為壓力而發作呢?本書將完整介紹腸躁症的全貌,不但能讓大家更加了解這種疾病,更盡可能地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說明可在醫院接受哪些檢查與治療。此外,腹痛、拉肚子、便祕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徵兆,所以本書也會介紹與之相關的重大疾病,以及分辨這類重大疾病的重要性。
不過,正如開頭所提到的,腸躁症的病因與壓力有很大的關係,所以第四章與第五章會介紹治療腸躁症的各種方法,也就是所謂的「祕訣」或是「心態」。
雖然腸躁症不會直接危及生命,卻是一種會讓我們失去正常的生活,無法享受喜悅與充實感,且「危害人生」的疾病。如果本書能幫助腸躁症的患者更多了解這項疾病,幫助大家度過充實的人生,那將是作者的榮幸。

鳥居內科診所 院長
鳥居明





是否曾因下列這類症狀而煩惱呢?
那些妨礙日常生活的肚子不適症狀
有些人應該有過在早上上班、上學的通勤途中,肚子突然痛得必須半路下車,衝進車站廁所解放的經驗吧?有些人也可能有過在準備開重要會議或是考試的時候,肚子突然咕嚕咕嚕作響,或是痛到說不出話的經驗。
除了上述這類急性拉肚子的症狀之外,也有些人明明飲食很正常,卻苦於排便不順,或一直反覆出現腹瀉和便祕等情況。
大家身邊是否有這樣肚子常常不舒服,導致日常生活失衡的人呢?說不定正在閱讀本書的你也有這類煩惱。這種原因不明的慢性腸胃不適,很有可能就是造成日常生活不便的腸躁症,也就是所謂的大腸激躁症(或稱過敏性腸綜合症)。



腸躁症的特徵ヾ
會出現哪些症狀?
從「大腸激躁症」這個正式的病名便不難了解,腸躁症這種疾病會引發大腸各種症狀。其中最主要的症狀之一就是難以忍耐的腹痛。
其他還包含胃脹氣(腹部脹滿的感覺)、有便意,但去了廁所卻上不出來的「裡急後重」,或是肚子不斷咕嚕咕嚕作響的不適感。這類腹痛或是腹部不適的狀況,都有排便後,即可暫時緩解的特徵。除此之外,像是拉肚子或是便祕這類排便異常的症狀,也多有發生。許多人都以為「腸躁症的症狀僅是拉肚子」,但其實有不少人也會因為腸躁症而便祕。
當然,這類肚子不舒服的症狀,也有可能是因為睡覺的時候肚子不小心受涼所導致,相信很多人也都有過類似的經驗,只要去醫院看病,或是在家裡靜養一陣子後,這類症狀就會自然消失。不過,腸躁症卻不同,不但找不出明確的直接誘因,而且隨之而來的腹痛、腹部不適、拉肚子、便祕都會持續一段時間(持續性),甚至還會不斷地復發(復發性)。


腸躁症的特徵ゝ
腸躁症可分成三種類型
腸躁症主要分成下列三種類型。這些分類是以糞便軟硬度為標準,第二章會進一步說明辨別的形狀,也請大家繼續讀下去。
ヾ 下痢型腸躁症:這類腸躁症的特徵為突如其來的腹痛或下痢。糞便會像是泥水或是水便。
ゝ 便祕型腸躁症:與下痢相反,是糞便硬得排不出來的狀態,除了會引發腹痛,還會讓肚子胃脹氣。這種狀態下的糞便通常含水量很低,而且很硬,形狀則像是一顆顆小粒的兔子糞便。
ゞ 混合型腸躁症:就是下痢與便祕重覆發生的類型。
除了上述這三種之外,也有不屬於這三類的「無法分類」的類型,不過大家只需要先記得ヾ∼ゞ這三種分類即可。



腸躁症的特徵ゞ
接受檢查或是用肉眼觀察,也找不到任何異常
當我們出現下痢或是便祕這類症狀,通常是身體的某個部分出現了異常。像是大腸癌亦會引發拉肚子或便祕這類症狀(之後也會進一步說明),但大腸癌可利用內視鏡觀察並診斷出來;而若是罹患潰瘍性大腸炎,大腸的內側則會出現發炎反應。感染性腸胃炎的話,只需要接受醫生檢查,就能確認引發下痢症狀的原因是病毒或是細菌。相反地,腸躁症卻無法透過內視鏡或是各種檢查,在腸道找出任何可能的病因。
我們的身體是由內臟、組織、器官這些肉眼可見的物質所組成,這些物質又稱為「器質」。大腸癌或是潰瘍性大腸炎,是大腸出現腫瘤或發炎症狀的疾病,雖然一樣會導致下痢或便祕,不過腸躁症不會出現這類器質性異常,所以在進行腸躁症檢查時,通常第一步都要確認是否出現了器質性異常。



什麼是「功能性胃腸疾病」?
讓「腸道功能」失調的腸躁症
話說回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拉肚子、便祕這類排便異常,或是腹痛、腹部不適的症狀,所以不太可能因為肚子有點痛或是「好像常拉肚子」就去醫院就診。
不過,若仔細觀察腸道的病徵,就可以一一分類出這些疾病。比方說,從嘴巴到肛門的消化器官沒有出現發炎症狀或是腫瘤這類器質性異常,卻總是發生火燒心、消化不良、腹痛、排便異常等慢性症狀時,就可能屬於功能性腸胃疾病(FGID)。這類疾病的成因,通常與飲食內容、氣候冷暖的變化、壓力以及各種原因有關。
在功能性腸胃疾病之中,還有一種只會發生在小腸或大腸等處,而不會在口腔、食道、胃這類上半部消化器官出現的功能性腸道疾病,腸躁症就屬於這種功能性腸道疾病之一。這種功能性腸道疾病的症狀包含功能性下痢、便祕與功能性胃脹氣等等。
另一種伴隨著發炎、器質性異常等症狀,同時出現下痢、便祕這類排便異常、腹痛等腸道不適症狀的疾病,則是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與前述的功能性腸道疾病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功能性腸道疾病之一的腸躁症,即是臟器與組織未出現任何異常,「腸道功能卻因此失調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