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父母的話語,是孩子的未來:42種免爆氣情境話術參考,不斥責、不說教,孩子正向積極。

原文書名:


9786267377673父母的話語,是孩子的未來:42種免爆氣情境話術參考,不斥責、不說教,孩子正向積極。
  • 產品代碼:

    9786267377673
  • 系列名稱:

    Think
  • 系列編號:

    DT0276
  • 定價:

    390元
  • 作者:

    李靜
  • 頁數:

    224頁
  • 開數:

    14.8x21x1.3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201
  • 出版日:

    20240201
  •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CIP:

    528.2
  • 市場分類:

    育兒,親子教育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毀掉孩子一生的殺手,不是遊戲,不是貪玩,而是父母的語言暴力。
——犯罪心理學專家、教育心理學專家╱李玫瑾

「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乾脆書別念了。」
「功課多?就你功課多,別人就不多嗎?」
「你啞巴嗎?看到人不會叫啊!」
「起床了,再不起來我就拿棍子揍人了。」

想表達關心,卻成了孩子最不想聽的說教;
引導孩子改正不良習慣,一開口卻變成了斥責......
家長的粗暴言語非但影響不了結果,反而激發孩子叛逆的情緒。

作者李靜致力於孩子品格和健康教育研究多年,
她說:有些家長會以貼負面標籤、講反話的方式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
但在孩子心中,父母說的話就是事實,他們常常會不自覺對號入座,
久而久之,你的話語,就成為她們的未來。

•家有「起床困難戶」
× 「起床了,再不起來我就拿棍子揍人了。」
○「起床囉!早餐有你最喜歡吃的蛋餅哦!」

催促、嘮叨的言語,會讓氣氛變緊張。
改用幽默、平和的話語,可以緩和孩子的焦慮感,不易煩躁。

•孩子被老師「告狀」
× 「你看看你考的分數,能看嗎?」
○「成績退步了!你一定很難過,有想過這次考壞的理由嗎?」

成績退步,孩子自己才是最難過的。
再說一些傷及孩子自尊的話,他可能更討厭上學。
你應先表達同理心,並引導孩子調整學習方法和對策。

•什麼,我的小孩竟偷錢
× 「小小年紀不學好!學偷錢?」
○「你為什麼要私下拿?零用錢不夠,還是遇到什麼事?想跟媽媽聊聊嗎?」

孩子未經允許拿別人的東西,固然不對,
但家長若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強行貼上「偷」的標籤,
會給孩子心理健康造成傷害。唯有找出動機,才能對症下藥。

•不願主動打招呼
× 「都多大了,還不會主動跟人打招呼啊?」
○「今天來家裡的長輩你可能不太熟,來,媽媽介紹你跟他們認識。」

孩子不願主動打招呼,可能只是不知道怎麼稱呼對方。
父母要主動了解原因,再協助孩子意識到禮貌的重要性。

一句話,可讓孩子決定一生的夢想,也可使他們否定自己,
42種免爆氣情境話術參考,不斥責、不說教,孩子正向積極。

作者簡介


李靜
家庭教育工作者、兒童小說作家,多部暢銷教養書作者。
致力於孩子品格教育和健康教育的研究與出版工作多年,在長期的幼教實踐中累積了豐富的一線教育研究經驗。在她的作品中,讀者可以感受和學習到正面、積極、溫暖的教養理念。
出版了《陪孩子走過3—6歲敏感期》、《陪孩子度過7—9歲叛逆期》等暢銷書,還曾用不同筆名出版了《兒童九型人格教養法》、《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等作品。作品被翻譯成不同語言,遠銷海外市場。

書籍目錄


推薦序 好好說話,親子關係自然好╱趙介亭(綠豆爸)
前言 父母的話語,是孩子的未來

第一章 晨起,就跟時間賽跑
01家有「起床困難戶」
02出門拖拖拉拉、磨磨蹭蹭
03不愛吃早餐
04出門丟三落四
05不想上學

第二章 孩子被老師「告狀」
01孩子不合群
02喜歡搞小團體
03愛打小報告
04上課傳紙條
05成績退步了
06蹺課
07和同學打架

第三章 放學時,這四句話千萬別說
01在學校過得怎麼樣?
02有沒有守規矩?
03有被老師罵嗎?
04有同學欺負你嗎?

第四章 寫功課,問題多
01一寫功課就屎尿多
02怎麼又錯了
03你上課都在做啥呀
04抱怨功課太多
05遇到不會寫的就擺爛
06沒主見,不想動腦
07不預習

第五章 日常行為好脫序
01房間亂得像豬窩
02什麼,我的小孩竟偷錢
03挑食、偏食
04 不願主動打招呼
05大人講話,小孩插嘴
06 沉迷於電視

第六章 和「壞」孩子在一起
01什麼才是壞朋友?
02小氣,不願與他人分享
03和朋友吵架、起衝突
04喜歡和別人比來比去
05孩子之間愛爭吵

第七章 孩子出門不受控
01看到什麼都吵著要買
02出遊時,鬧情緒
03一直問「為什麼」,很煩
04在外玩瘋了,不想回家

第八章 父母這樣說,孩子有自信
01考試取得好成績
02參加比賽獲獎
03被老師誇獎了
04親友稱讚孩子聽話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
好好說話,親子關係自然好

可能幸福學院創辦人╱趙介亭(綠豆爸)

「不多吃蔬菜是長不高的!」、「都幾點了,你還在看電視啊!明天還要不要上學?」、「你就不能動作快一點嗎?」……這些話在我們這一代成長的過程,是不是很常出現?當年的我們聽到爸媽這麼說時,是不是感到很厭煩、不爽和無奈呢?現在我們長大成為了父母,在心裡我們知道,不能再重蹈覆轍,用自己童年不喜歡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孩子,卻又常常忍不住脫口而出,搞得親子關係既緊繃又對立,我們想要孩子變好的美意,因為我們的話語而背道而馳。
我在協助親子共同面對教養議題時,孩子會和我反映:「爸媽為什麼總是要規定我、命令我,不能和我好好說話嗎?」父母則是無奈的表示:「我明明是想關心孩子,但說不到三句話孩子就不想理我,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和孩子說話了?」這時我真希望能有一本《父母好好說話辭典》,能提供給父母練習,以「平等且互相尊重」的方式,學會和孩子好好說話,陪伴孩子學會自立,也培養親子走向共好。
因為「好好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需要智慧,父母所說的每句話語,都會成為孩子自我價值的形塑根據,長期被規定、命令、要求的孩子,很難為自己做決定,更無法擔起責任;而長期被批評、指責、否定的孩子,自尊和自信長期處於低落,就會認定自己是不好的。
《父母的話語,是孩子的未來》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書裡的8個章節,分別呈現出家庭中最常需要親子對話的場景:從每天早晨的起床出門,到孩子上學之後,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的互動,再到放學後寫功課和居家生活,以及假日全家出遊時……每個場景又分出不同的段落,忠實呈現了許多父母容易出現的規定、命令、要求、批評、指責、否定……傷害孩子自尊、自信和親子關係的言語。同時在每個章節也提供父母可以思考的方向,理解為什麼這些話語會造成傷害,並且提供實際的範例讓父母練習。
就像「不多吃蔬菜是長不高的!」如果我們換成:「你最近想吃什麼蔬菜呢?是白菜還是空心菜?」;「都幾點了,你還在看電視啊!明天還要不要上學?」換成「再過半小時,你看電視的時間就結束囉!」不需要命令、也不需要批評,而是以「溫和堅定的態度」,和孩子平等尊重的說話。當父母學會了好好說話,自立的孩子性格和共好的親子關係,也就水到渠成!

前言
父母的語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

身為家長,你是否常常會遇到以下疑問:明明想表達對孩子的關心,最後卻成了居高臨下的說教;想引導孩子改正某些不好的習慣,一開口卻變成了斥責……這是為什麼?很可能是父母說的話有問題。那麼,有問題的話語有哪些?
首先,粗暴的言論不可取。面對孩子某些屢教不改的壞習慣,如賴床、拖拉、磨蹭、丟三落四、組小團體、打架、蹺課等,那些恨鐵不成鋼、氣急敗壞的家長常常會採用粗暴的言論表達,並企圖用凶惡的話語來控制孩子。
比如,當孩子賴床起不來時,他們會暴氣的說:「起床了,再不起床我就打人了啊!」然而,很多時候,家長粗暴的言論非但影響不了結果,反而可能會引發孩子的叛逆情緒,使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甚至孩子也像家長一樣, 養成了講話粗暴的習慣。
其次,斥責、質問、說教的話不要說。有些家長經常擺出大人的架子,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居高臨下的斥責、質問孩子,並以自己的經驗和見識對孩子說教一番。在家長看來,這些話可以幫助孩子更了解問題的嚴重性,讓孩子重視起來。殊不知,很多孩子對這類話並不買單,他們大都只是暫時向家長的權威屈服,事後依然是老樣子。
最後,避免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有些家長選擇貼負面標籤,並不是真的想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更多的還是想以此來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但是,對於大多數的孩子來說,他們需要從老師、家長的認可和鼓勵中獲得自信與力量。在面對老師、家長為自己貼的負面標籤時,他們常常會不自覺的對號入座,久而久之,他們會否定自己,從而變得消極和自卑。
本書囊括了眾多親子溝通場景。從起床到出門、從學校到家庭、從學習到生活,每一個溝通場景都取材於現實生活,能帶給讀者更多的共鳴。
此外,每一節都列舉了一些不恰當的話語,希望家長能從中提醒自己與孩子在溝通中出現的問題。同時,本書也提供一些比較合理的話語建議,旨在幫助家長與孩子建立平等、平和的親子對話關係,提高親子溝通效率。


文章試閱


家有「起床困難戶」

家中的小孩是個「起床困難戶」,每天賴床起不來,對此家長十分頭疼。當家長一邊忙著做早餐,一邊擔心孩子上學遲到、害怕自己上班也遲到時,孩子卻賴床不肯起床。這時,家長心中的怒火極易被點燃,很有可能對孩子說出一些催促、埋怨、嘮叨的話,比如:

「睡夠了吧?睡夠了就趕快起床!」
「都幾點了,怎麼還在睡!」
「快遲到了,趕快起床!」
「快點起床,再不起來我打人了喔!」
「我早餐都做好了,你怎麼還在睡?」

前面這些話可以輕而易舉的挑起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戰火」,使早上原本就緊張的氣氛變得更加緊張。正所謂「一日之計在於晨」,如果早上家裡的氛圍緊張,那家長、孩子這一整天的情緒和狀態自然就會受到影響。究竟是哪些原因,促使孩子成了「起床困難戶」呢?

1. 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不佳,如晚睡、做噩夢。
2. 孩子時間觀念不好,不會合理分配自己的時間。
3. 為了逃避上學。
4. 天太冷,孩子貪戀溫暖的被窩。

當找到孩子起不來的原因後,家長就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針對性的、幽默又平和的話叫孩子起床。下面是給父母的一些話語建議:

「起床啦! 早餐有你最喜歡吃的蛋餅哦!」
「起床啦! 不然媽媽等一下出門上班後,你就得一個人待在家裡。」
「太陽都晒屁股了,再不起床,屁股就要被烤熟啦!」
「醒了嗎? 再不起床,早餐要被吃光光了哦!」

使用幽默、平和的話語叫家裡的孩子起床,不儘不會增加他的緊張和焦慮,也不會讓他感到煩躁。不過,為了把孩子培養成自立的人,家長還是要和孩子一起找到賴床的原因,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


在學校過得怎麼樣?

「今天在學校過得怎麼樣?」這是一個比較開放的問題,也是一天沒見到孩子的家長最常問的問題。然而,當家長問完這個問題後,常常會得到孩子比較馬虎、敷衍的回答,比如:「就那樣!」、「還可以!」、「一般般。」由此可見,這種話術並不適合打開孩子的心扉,激發孩子的表達欲望。類似的話還有下面這四種:

「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些什麼?」
「老師今天在學校教了什麼?」
「你今天在學校的表現如何?」
「今天教的都會嗎? 有沒有哪些不懂的?」

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家長若採用前面所列舉的這些話來提問,得到的常常只是孩子簡短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幾種:

1. 這類話的問法過於籠統抽象,孩子懶得去梳理,從而選擇敷衍應答。
2. 孩子對家長的問題也沒有準確的判斷,只好含糊應對。
3. 家長經常這麼問,因此孩子覺得多說也沒什麼意義,不願認真作答。

歸根結柢,孩子不願認真回答父母的問題,主要是因為此類問題太過籠統、廣泛、乏味,無法激發孩子的表達欲望。因此,家長可以嘗試將問題具體化、明確化和簡單化。

「你今天在學校有沒有什麼開心的事發生呢?」
「今天上課學的,哪一個部分讓你覺得特別有趣?」
「學校今天有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情?」
「今天上了哪些課?」

開心的事、特別的事、有趣的事等都屬於比較具體的問題,而且這些問題大都是孩子印象比較深刻的事情,是孩子無須再去總結、概括就能回答的。這樣的問題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鳴,激發孩子的表達欲望。因此,在接孩子放學的路上,家長可以稍微靈活變通一些,多嘗試一些比較具體、明確、簡單的話與孩子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