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你最該在乎的是血管年齡,而非實際年齡,日本名醫不刻意運動的血管鍛鍊祕訣。

原文書名:最速ザ内臓脂肪メ落シウ、血管年齢ゎ20歳若返ペ生わ方


9786267539095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你最該在乎的是血管年齡,而非實際年齡,日本名醫不刻意運動的血管鍛鍊祕訣。
  • 產品代碼:

    9786267539095
  • 系列名稱:

    EASY
  • 系列編號:

    DE0128
  • 定價:

    390元
  • 作者:

    池谷敏郎
  • 譯者:

    黃雅慧
  • 頁數:

    192頁
  • 開數:

    14.8x21x1.35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1002
  • 出版日:

    20241002
  • 出版社:

    大是文化有限公司
  • CIP:

    411.1
  • 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連鎖書店暢銷排行榜,銷售超過兩萬冊,
《15天抖掉內臟脂肪》作者池谷敏郎最新作品。
 
一臉糙老、鮪魚肚、駝背、站不挺、走沒幾步就很喘……
這些讓你的外表比實際年齡「成熟」的症狀,都跟「血管年齡」有關。

血管年齡,就是血管硬化程度相當於幾歲,
檢測方式是在指尖或手腳繫上感測器,
分析脈動形狀或脈波在血管壁傳達的速度。

波速正常代表血管年齡與實際年齡相差無幾,
如果硬化到血液難以在體內流動,體內37兆個細胞便無法充分獲得營養,
人就容易顯老、易胖。

作者池谷敏郎是日本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名醫、
「殭屍操」(詳見《15天抖掉內臟脂肪》)發明者。
年輕時因工作壓力、作息不規律,導致內臟脂肪堵住血管,
身高173公分的他,36歲時體重竟逼近80公斤,血管年齡45歲。
明明還沒邁入中年期,卻被叫大叔、阿伯……。

為了找回健康,他花20年研發出「池谷式血管回春法」,
目前雖然62歲,血管年齡卻只有28歲,
外表看起來比三十幾歲時還年輕。
他引用最新研究顯示,只要方法正確,任何年齡的人血管都能回春。

◎血管高齡化的可怕風險
 血管年齡越高,不論男女都容易一臉黑斑,臉部肌肉明顯下垂,
 沒有血液流動的血管有多可怕?這等同心臟衰竭,隨時會致命。
 攝取過量的醣,讓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血管也會未老先衰,
 發炎、高血壓、失智症都將隨之而來。

◎讓血管回春的池谷式法則
•無醣太難,輕醣就有效果,
吐司兩片改吃一片,白飯一碗改半碗,就能避免高血糖堵住血管。
 
•不用刻意運動,只要「順便」運動
 肌肉量流失,血管就硬,所以你得隨時動一動,像是:
 不搭電梯,改走樓梯;不騎車,健走去超商;或是
飯後30分鐘,跳作者研發的殭屍操(做三組動作,等同30分鐘步行熱量)。

•這樣吃,神清氣爽每一天
 早餐不吃主食(麵包等澱粉),改喝豆漿或吃優格配大豆。
下午嘴饞就喝綠茶,能消耗熱量,效果有如慢跑10分鐘;
 晚上可以學學作者的洗洗睡大法,一夜好眠。
 
情緒若開始老化(動不動憂鬱或暴怒,對什麼事都不感興趣),
 血管也會跟著老。怎麼改善?效法作者的開心過生活法。
 
 你該在乎的是血管年齡,而非實際年齡,
 62歲日本名醫不刻意運動的血管鍛鍊祕訣。

作者簡介


池谷敏郎(Iketani Toshirou)
醫學博士,現任池谷醫院院長。1962年生於日本東京都。東京醫科大學醫學系畢業後,任職於該大學附屬醫院第二內科。1997年成立醫療法人社團池谷醫院,擔任理事長並兼任院長。專科領域為內科與心臟血管內科。
長年專注於文明病、血管與心臟等心血管循環系統領域。除了日常看診以外,電視節目、報章雜誌或演講等之邀約不斷。現為東京醫科大學心臟血管內科之客座講師、日本內科學會核定之綜合內科醫師、日本心臟血管學會核定之心臟血管科醫師等。
著有《15天抖掉內臟脂肪》(大是文化出版)《中年大叔的體脂傳奇,日本名醫傳授的消脂秘方》、《血管之鍛鍊圖解,打造超級健康體質》、《血管的老化全靠雙腳來解決》。

譯者簡介


黃雅慧
  旅日兼職譯者。筆譯與口譯經歷長達二十餘年。專職於企管、醫學與社會等議題。近期譯作:《不空轉,工作省時術》、《業務學,保證拿下訂單的流程》、《豐田ソ溝通,比JIT更強的管理利器》及第24屆金書獎得獎書單《對管理發起挑戰》(以上皆為大是文化出版)。

書籍目錄


推薦序一 了解身體保健的面向,全方位抗老╱孫語霙
推薦序二 用小改變,換來健康年輕的身體╱黃柏勳

前言 不管你現在幾歲,血管都能回春

第1章 比身體年齡更重要的血管年齡
血管通不通,看外表就知道
成功消除內臟脂肪,從大腹翁華麗轉身
從肉到瘦,腹翁變成衣架子
血管老化,會出現三種變化
肌肉量會隨年齡增長而遞減
我實際年齡增加,外表卻減齡了
情緒,也會讓你老化
剷除內臟脂肪的最終武器

第2章 血管高齡化的可怕風險
生活習慣造就美魔族
糙老的頭號戰犯:血管高齡化
沒有血液流動的幽靈血管
血管老化等同心臟衰竭,隨時會致命
身體生鏽?跟血糖有關
自由基蠢動,膠原蛋白就不見了
高血糖,讓你未老先衰
減醣,頭腦就清晰
肉食主義造成硬化
脂肪酸也有好壞之分
肉吃過多,身體就慢慢發炎
迴避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睡眠不足,血壓就變高
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致死
抽菸害你呼吸衰竭
心臟與大腦之不可承受之重
體脂肪分三種
內臟脂肪的預備軍
回復青春的最佳捷徑
心臟堆脂肪,傷害更大
拯救血管的物質:一氧化氮
老當益壯全靠肌肉量支撐

第3章 讓血管回春的池谷式法則
輕醣飲食,削減鮪魚肚 
隨時隨地順便運動 
1 起床第一件事:晒太陽 
2 量體重的最佳時機 
3 早餐試試私房精力湯
4 口腔操,改善血液循環
5 到超商買午餐,以豆蔬類為主
6 在家料理,選小一號餐具
7 下午茶吃小點心,八分飽原則
8 喝豆漿、茶,甩肉成功
9 兩小時設一次鬧鐘,提醒自己動一動
10 E.T.擺脫操,改善駝背
11 花椰菜,燃燒脂肪首選
12 超商就能買到的超級食物
13 適量小酌,預防心血管疾病
14 殭屍操,偷吃步運動
15 讓身體熱起來,一夜好眠
16 快眠操,一覺到天亮
17 前一天先決定睡覺和起床時間
18 結交嘴甜的朋友
19 要輕鬆做,絕不勉強
20 生氣對血管不好
21 寫不安、寫憤怒,笑容就多了
22 人從心態開始老化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一
了解身體保健的面向,全方位抗老

營養師、粉專「營養師愛碎念」版主╱孫語霙

有些人說:「我胖胖的也沒關係,健康就好!」、「我不在乎外表,減不減肥,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在乎外觀,也沒有立即性的健康問題,因此不必減脂或改變現有的飲食方式,但事實是,過多的脂肪堆積在血管內,身體是不可能健康的。
醫學教科書經常提到:「肥胖為萬病之源。」這句話並非空穴來風!
人之所以胖,是因堆積過多的脂肪,當這些脂肪在血液裡游離、堆積在血管壁、臟器上,便導致血管失去原有的彈性、器官逐漸喪失原本的功能,直接或間接造成多種併發症,加速失能及死亡的風險。
臺灣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腎臟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及惡性腫瘤(癌症),都和肥胖有高度相關。
因此,我常常建議患者:「減脂不光是為了外觀,更多是為身體健康著想!」
《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的作者池谷敏郎,是日本代謝症候群與心血管名醫,也是殭屍操發明者,除了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之外,也親自展示改變生活習慣、執行輕醣飲食後,身體內外的變化以及健康益處,內容淺顯易懂,讓人不知不覺想要效法。
很多人往往把減脂想的很難,但醫師建議的方法都非常簡單且無痛。像是:「在家料理,選小一號餐具」,利用視覺詐騙,來提升自己心理的滿足感,進而降低食量;或「夜晚,洗洗睡大法」,用早睡的生活型態,來減少夜晚吃宵夜或隔天睡不夠,就想亂吃亂喝的情形。
另外,醫師也在書中分享許多新醫學研究及健康議題,像是鍛鍊肌肉可以對抗老化;情緒對健康有諸多影響;吃下過多甜食、含糖飲料,臉上的膠原蛋白也會跟著燒焦……讓我們了解身體保健的各面向,全方位的對抗老化、減少脂肪。
我很推薦有肥胖困擾、三高問題,或是具有家族遺傳史的朋友,不妨仔細研讀此書,或許可以找出許多生活及飲食中的盲點,依循一套完整消滅脂肪的方法,相信一定可以改善目前的健康問題。
脂肪不會無中生有,當然也不會憑空消失,了解健康失序背後成因,接著建立一套新的飲食習慣及生活模式,慢慢代謝掉體脂肪,和肥胖說再見,祝福大家都能找回健康年輕的自己!


推薦序二
用小改變,換來健康年輕的身體

陽明交通大心臟血管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臺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柏勳


《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是一本以現代醫學和健康管理為基礎的書籍,旨在幫助讀者透過簡單有效的方法,維護和恢復血管的健康,進而延緩衰老,讓身體保持年輕的狀態。
作者深入淺出的解釋血管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及說明隨著年齡增長,心血管如何逐漸失去彈性、變窄,從而導致各種與年齡相關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首重預防,書中詳細介紹如何透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改變,來促進血管健康,包括:飲食習慣、規律運動、壓力管理和良好睡眠等。作者強調,這些改變不僅能改善血管狀態,還可以讓整個身體恢復年輕,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食物方面,作者推薦富含抗氧化劑、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堅果、魚類等,以減少炎症發生,防止動脈硬化,從而保持血管的彈性和通暢。同時,減少攝入高糖、高鹽和高脂肪的食物,便可有效預防血管堵塞和損傷。
接著提到規律運動。適量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或作者研發的殭屍操等,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幫助血管保持健康和年輕。運動還有助於控制體重,降低血壓,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壓力管理也是本書強調的重點之一。在現代,生活中壓力無處不在,長期的精神壓力會對血管健康產生負面影響。作者介紹的方法能幫助人們釋放壓力,保持心情愉快。
另外,良好睡眠也是維持血管健康的重要因素。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讓身體好好休息、修復體內損傷,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總結來說,《血管回春術,年輕20歲》提供全面且易於實行的健康指導方針,幫助讀者藉由改善血管,從而達到延緩衰老、保持年輕的目標。
無論是希望預防疾病,還是想要提升生活品質的人,都能從這本書中獲益,獲得實現健康長壽的關鍵,非常值得大家閱讀。



不管你現在幾歲,血管都能回春

身為血管科醫生,多年來,我一直呼籲顧好血管的重要性,希望透過簡單易懂的解說,讓眾人理解「動脈硬化可能引發哪些疾病」與「動脈硬化指數(按:Arterial Stiffness Index,總膽固醇除以高密度膽固醇所得出的數值)對於外表的影響」,於是寫下本書。
在正常情況下,血管應富有彈性,且內壁(內膜)平滑,血液才能在管腔內順暢的流動。問題是隨著年齡增長,血管也會老化—不但因硬化而失去原有的彈性,內壁還產生斑塊(按:Plaque,因油脂累積、內膜增厚而形成),導致血液難以流動,再加上文明病、抽菸或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與壓力,讓身體堆積內臟脂肪,血管的情況因此雪上加霜(按:若內臟脂肪過多,會讓多餘的油脂滲入動脈,使血管變厚、失去彈性,加速動脈硬化)。
由於健康意識抬頭,越來越多人聽過「血管年齡」──血管硬化程度相當於幾歲。順帶一提,這能反映出動脈硬化的情況。其檢測方式通常是在指尖或手腳繫上感測器,分析脈動形狀或脈波在血管壁傳達的速度。如果波速正常,就表示血管年齡與實際年齡相差無幾。但若硬化程度超過生理可以承受的範疇時,即便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血管年齡也可能如同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
血管變硬,意味著體內37兆細胞因血液循環不良,所以無法充分獲得營養。當皮膚得不到新鮮的血液,外表看起來就會比實際年齡大許多。反之,只要血管維持應有的彈性與活力,不僅外貌變得年輕,內臟也因正常運作而不容易生病。
此外,血管的軟硬度受自律神經,包括交感神經(按:負責調節身體在壓力或危險情況下的反應,如加速心跳和擴張瞳孔)與副交感神經(按:幫助人放鬆,調整身體器官的運作,如減慢心跳和促進消化)影響。
舉例來說,人在緊張、睡眠不足或壓力太大時,交感神經會立即收縮血管,使得血管壁僵硬、血壓上升,血管年齡因此呈現老化狀態,而末梢血管也因收縮,導致血流減少。
過去的醫學認為,血管一旦產生變化就不可能回復原狀。不過,最新的研究顯示不論年齡大小,只要採取正確對策,不管什麼時候,血管都能恢復青春。
在第三章,我以自身減重經驗為例,教大家如何延緩動脈硬化的速度、甩掉內臟脂肪,讓血管找回原有的彈性。我將這些經驗總結為池谷式血管回春術。這是我花費超過20年,經過不斷實踐與改良的22項私人祕笈。
這套方法無須勉強、忍耐,也不用花錢,只要照做,就會有成果,而且持續越久,成效越大。最顯著的變化就是每天都很有精神,周圍的人也會對你的改變感到驚訝。我敢說,投資報酬率如此高的健身方法僅此一家,絕無對手!
想立即嘗試的讀者,可直接從第三章開始讀。
最後,請容我再多說一句。
所謂的百年人生,幾乎是現代人的共識。為了在迎向人生終點時,能健康離世(按:指活著時,身體健康、不受病痛折磨,即便突然發生意外,也能安然離開人世),不論活到幾歲都該擁有一顆年輕的心,與積極正向的生活方式。相信許多人與我一樣,因受到新冠肺炎的衝擊,而重新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
所謂的健康壽命,是指平均壽命減去臥病在床或失智症等狀態後的生命期間。換句話說,就是一生中無病無痛、健康的日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在2023年發表的《世界衛生統計》(World Health Statistics,WHO編制的年度報告),日本人的健康壽命,男性平均為72.6歲,女性為75.5歲(按:臺灣人的健康壽命,男性為70.9歲,女性為75.79歲)。不論男女都高居世界第一。我身為日本人,對這個排名感到榮幸。然而,就平均年齡來說,讓人意外的想:「日本人的壽命有這麼短?」
因為在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臺灣的衛生福利部)發布的「2021年度簡易生命表」中,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為87.17,女性為87.57歲(按:據2023年內政部與衛福部統計資料,在臺灣,男性平均壽命為76.63歲,女性為83.28歲),與WHO的資料頗有差距。
會有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是因平均壽命與健康壽命不同,前者指「從出生算起的平均剩餘壽命」,也就是我們的習慣說法。因此,不少人看到日本政府發表的資料,或許會想「平均壽命有八十幾歲,有好幾十年可活」。
然而,平均壽命並不代表能無病無痛的享受人生。
事實上,平均壽命與健康壽命的差距不小。以日本男性而言,平均壽命多出8.87年,日本女性則是12.07年。這表示在多出來的約9年、12年期間,人無法隨心所欲的生活。
因此,如何縮短這段無法隨心所欲的差距,才是我們未來努力的目標。
而延長健康壽命,縮短與平均壽命差距的關鍵,就在於恢復血管的狀態。

文章試閱


糙老的頭號戰犯:血管高齡化

我猜不少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某天看到鏡中的自己,發現臉上出現黑斑、皺紋或下垂,而嚇了一跳。
其實,我們過了四十歲以後,隨著血管老化,臉部逐漸蒼老。
日本愛媛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的研究報告,早已指出血管年齡與外表年齡的關係。該份研究報告以抗老化健診(Anti-aging Dock)與抗老化皮膚健診為對象,選出273位(女性187人,男性86人)就診者,分析血管年齡(頸動脈血管壁的厚度)與實際年齡的差異。
參與研究的20名護士證實,樣貌顯老的就診者頸動脈血管壁通常較厚(血管年齡較大),而看起來較幼齒的人,頸動脈血管壁相對較薄(血管年齡較小)。
事實上,以我的看診經驗來說,這種現象不足為奇。接受血管年齡檢測的患者中,血管年齡越高,不論男女都容易一臉黑斑、皺紋明顯下垂,也難怪會被人誤會年紀大。
檢測血管年齡有兩種方式,其一是在指尖夾上感應器,偵測加速度動脈血容量波形(按: Accelerated Plethysmography,利用光電感測器檢測皮膚表面下的血容量變化,產生反映心臟搏動和血管彈性的波形圖),或在手腳繫上脈壓帶偵測脈波傳導速度(按: Pulse Wave Velocity,測量動脈中脈搏波傳播速度的指標,用於評估動脈的硬化程度)來分析血管軟硬度(動脈硬化指數)。近年來,某些健診也將血管年齡列為檢查項目之一。
話說回來,為什麼血管會對外表造成這麼大的影響?
想知道這點,我們要先了解血管與血液如何運作。

沒有血液流動的幽靈血管

血管可大致分為動脈、靜脈與微血管三種。連接起來,可繞地球兩圈半。而且,99%血管穿梭在動脈、靜脈和薄薄一層的微血管之間(嚴格說來,還有小動脈與小靜脈。其結構是動脈—小動脈—微血管—小靜脈—靜脈)。
血液由心臟為起點向外傳輸,流經全身各處再回到心臟。這種傳輸方式稱為循環系統(Circulatory System)。而養分及氧氣順著該循環,經由大動脈,隨著血液來到微血管,再從微血管抵達全身各個細胞。微血管接著將細胞釋放的二氧化碳等物質,隨著血液運往靜脈,回傳至心臟。
包括皮膚、內臟、肌肉與骨骼等,人的細胞高達37兆個。這些細胞之所以能正常運作,來自於血液所帶來的養分與氧氣。
人的肌膚下布滿無數條微血管,支撐著皮膚的機能與新陳代謝。只要血管狀態年輕,血液能順暢流動,確保更多養分或氧氣傳輸到皮膚各個角落。肌膚自然光澤亮麗。
可以說,富含養分與氧氣的血液,有如養顏抗老的精華液。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血管年輕、有活力,人就青春、有精神的原因。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內側管壁逐漸硬化。一旦血管變硬、失去原有的彈性,就會影響血液的傳輸,讓皮膚無法獲得足夠養分。此外,最恐怖的是,會產生幽靈血管(Ghost Vessels,因血流阻塞,導致微血管沒有血流經過而得不到營養),使身體出現各種不適。
微血管數量約在20歲時達到巔峰。然後,隨著幽靈血管發生而逐漸減少。步入60歲以後,其數量只有20歲的四成左右。換句話說,皮膚接收到養分比20歲少了一半。
隨著年齡越大,血管逐漸硬化,微血管隨之減少,在這樣的雙重打擊下,皮膚因缺少精華液,而不再緊緻Q彈。若長期不管,就像失去水分的花朵,肌膚也會因為缺乏養分而變得粗糙、鬆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