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節氣,你的健康管理師

原文書名:


9786269754625節氣,你的健康管理師
  • 產品代碼:

    9786269754625
  • 定價:

    360元
  • 作者:

    黃雅玲
  • 頁數:

    208頁
  • 開數:

    17x23x1.4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31120
  • 出版日:

    20231120
  • 出版社:

    風和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 CIP:

  • 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身體雷達不靈敏,健康自然跟著出問題
一本教你趨吉避凶的健康農民曆
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做對的運動
讓身體防護力有效升級!



★ 節氣不是只有天氣變化,也講環境學、生理學、心理學和營養學
★ 觀察24節氣72候運作關鍵,輕鬆養生好好過生活,遠離亞健康、現代文明病



原來天氣會影響身體狀況,獨家節氣觀察室,帶你發現健康密碼

平常沒什麼事,但到某特定時間,不適症狀變明顯;現代人常聽到的自律神經失調,交感過度亢奮,副交感失衡,有沒有想過這可能和節氣變化有關!

不同節氣會反應不同身體狀態,在芒種,容易消耗過度引起發炎,到了霜降,會覺得有點冷想喝點熱熱的,其實是身體在暗示要進補了,需要補充能量對抗接下來的冬天。……立冬,風一吹來,頭痛、手腳發麻,有可能是外在寒氣影響體內循環,那麼比起霜降的補充能量,立冬要做的是提升身體儲熱效率。讓節氣當你的健康神隊友,為免疫力把關。




為什麼這樣才健康?關鍵就在節氣三候暗藏的養生法,跟著調整作息,提高防護力

早補重陽,晚補霜降,這個規定從哪來?為什麼秋天要吃鴨,冬天薑母鴨、羊肉爐四處可見,這些都是有源由。答案藏在24節氣72候裡,學會一點小技巧過生活,不用大補特補,找回健康一點都不難。

立春第二候蜇蟲始振,少酸多辛減少胃食道逆流。
雨水三候,顧肝護脾胃,不用食療,靠簡單舒展操讓體態變更好。
處暑秋老虎,用儀式感告別暑氣,三豆湯清熱消暑,祭祖迎秋,吃鴨補身。
白露三候都用鳥比喻,養生之道在保持生氣,來碗地瓜龍眼湯促進營養吸收。
霜降是身心養護關鍵期,節氣會亮紅燈示警,平補保水活氣血。
冬至三候滿足口腹之慾,泡溫泉吃湯餃抄手,身體要準備活化,儲備能量過冬。
大寒準備除舊佈新,能量也要去蕪存菁,吃糯米喝小酒提升免疫汰換不良細胞。


節氣也講宜和忌,順應時令,在對的時間、吃對的食物、做對的運動,讓健康趨吉避凶
平常穿金戴銀,不是為了漂亮時尚,其實是讓春分時節少火氣添堵。身體怕中暑,我們情緒也會有中暑,得用環境的寒來消暑。秋天吃龍眼會有福,吃羊肉補氣血,怕燥上火可加點白蘿蔔抗寒又滋陰……。不同節氣養生有道,有忌諱也有合宜飲食和運動,做對了,健康力up。

立春,宜吃甘味養肝護肝。
雨水,宜轉動脖子放鬆頸椎,按摩手臂內側排濕降心火。
驚蟄,繁殖心強,忌性生活過度。
清明,宜泡澡吃草仔粿養肝去毒,忌淋雨游泳增加濕氣。
小滿,忌生冷、甜膩、燥熱食物,宜泡腳吃幫助吸收水分的瓜祛溼氣。
小雪,宜穿粉色,多吃豆腐、麻糬,可調陰陽,氣色好,姻緣自然好。
冬至,宜餛飩湯餃加胡椒,促進末梢循環。

作者簡介


杏林說書人.黃雅玲
自由工作者,廣播是工作之一,曾獲得金鐘獎教育文化節目獎肯定。擁有數萬聽友粉絲支持,喜歡在空中分享讓人們健康的訊息,至今已出版頸椎、腰椎、胸椎等回正自癒體操叢書。其中《頸椎回正神奇自癒體操》獲選2015-2016 博客來年度健康類百大暢銷書。

Facebook:我是雅玲,今天元氣嗎?
Podcast:黃董好健

相關作者簡介


董振生博士 【指導.監修】

湖南中醫大學針灸推拿博士,當過無國界醫師,目前旅居日本。除了醫學研究之外,插 花、品 茗、香 道、劍道、生命科學,室內裝潢、流行時尚都有所專精。與作者黃雅玲合作podcast「黃董好健」,笑談天地人,聊聊健康事。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想要養生有道,健康無憂,光補營養品是不夠的,還要懂得『趨吉避凶』。
因為健康也有它專屬的『農民曆』,有它的宜與忌,季節變化是關鍵,跟著24節氣72候自然作息調整生活節奏,以5天一單位搭配合適食療與保健法,面對環境外邪來襲,防護力自然up up!

書籍目錄


作者序 | 身體雷達不靈敏,健康自然跟著出問題!

導讀 | 讓節氣當你的健康管理師


I 春・順應時勢養生
立春| 養肝護肝好時節,身體微動擺脫病氣
  雨水| 好雨知時節,調和肝脾袪身體的溼
驚蟄| 春日繁花開,溫柔喚醒身體機能
春分| 尋春色養生,外出走走調和身心
清明| 熱氣生清,挖掘潛藏身體的秘密
穀雨| 預告夏天將到,會上火也得學會去火


II 夏・體驗生命的美好
立夏| 萬物滋長,暑氣開始躁動
小滿| 催化大地能量,充沛自我
芒種| 先收穫再種植,破壞與修護要平衡
夏至| 萬物繁茂到極致,力求心靜自然涼
小暑| 暑氣的主場,食新滋陰最養生
大暑| 避伏酷暑,冬病夏治的黃金期


III 秋 ・蓄養生氣告別秋愁
立秋| 秋溫秋燥,呼吸系統首當其衝
處暑| 秋老虎雙重熱度,告別暑氣有賴儀式感
白露| 秋露潤澤精華,醞釀生氣盎然
秋分| 自帶天然憂,收斂身體核心好忘憂
寒露| 冷感更敏感,儲存能量時機來臨
霜降| 節氣亮紅燈示警,身心養護關鍵期


Chapter IV 足浴池空間改造  設備建材知識學起來
立冬| 神之火,循環的新起點
小雪| 天氣影響運勢,調整最佳生活規律
大雪| 寒氣最重時刻,又到了吃補養生旺季
冬至| 祈福賀冬,最有口福的季節
小寒| 考驗期來了,新舊交接善始善終
大寒| 除舊佈新,能量也要去蕪存菁

推薦序/導讀/自序


讓節氣當你的健康管理師(導讀)

馬賽克小姐的貧血有特定節日,春夏秋冬只有春天才這樣;某先生,與蕁麻疹纏鬥多年,卻總在穀雨節氣大爆發,讓他不禁懷疑人生;貴婦 A 身體檢查數字正常,卻常在秋分時節出現莫名的高血壓;家庭主婦日常生活很平凡,竟然立冬節氣報到,洗個碗就會頭痛難耐!

這些都是書內提到與節氣有關的真實案例。節氣對人們身心健康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還要深遠,像個按鍵,時間一到就會啟動不同的狀況,它會誘發潛在的問題,凸顯身體的弱處,有人總是在某個節氣出現相關症狀,隱藏多時的暗疾在特定時節就冒出來!或是原有的老毛病,到了某個節氣就變得嚴重,換季後又緩和了!

----你是那個受到節氣擺佈, 還是將之化為助力的人?----

本書並非強調自癒力的養成,也非著重調整體質,而是透過對節氣的觀察,提醒外在環境的變化會對身體產生影響,知道該如何對應。

對節氣的觀察,就是對環境氣候的變化,要了解風、寒、暑、濕、燥、火的強弱,自然界的動物花草、所有物質,各有陰陽區別,而陽氣與陰氣的勢力消長與曲線變化,也會反映在人體的生理機制與健康情況。陰與陽各有好壞,舉凡日照、溫度、濕度、陽光、空氣、水等,對我們是扮演牽制還是協同角色,該如何避開不良影響,同時借力使力養身安心。

----節氣三候隱藏營養學、生理學與心理學,養生保健跟著節氣好好過生活----

那麼節氣有什麼好觀察的?每個節氣大約 15 天,以 5 天為一單位,分成三候,候有「等候」的意思,就像農民曆一樣,這是千古來的經驗紀錄,古人以大自然現象或動植物的故事作為比喻,以圖示法來解析節氣特性與變化,了解這些動植物所代表的意象,以現代環境學、生理學、心理學、營養學角度去解釋節氣的機制,參透這裡面的健康密碼。

書中所分享的,不論是食療與保健方法,都能快速感受到效果。以 5 天為一單位的飲食,真能看出影響嗎?以火氣大為例,通常吃過後就應該有立即改善,食療若有效,吃一天就能感受,若三天了還無感,就是沒有對症,就要調整了。所以五天綽綽有餘,七天後若無改善就得調整食療方。

如果能多了解節氣,培養對環境以及自己身體變化的敏感度,選擇合宜的飲食與保健妙方,相信是對健康最佳投資。

文章試閱


秋分:自帶天然憂,收斂身體核心好忘憂

春分與秋分都是晝夜各半,
過了日夜均分的秋分節氣這一天之後,寒氣逐漸加重了,
秋悲、秋乏不自覺跟來。


<宜與忌>
秋燥也會引起秋悲,情緒型高血壓格外明顯,秋天來臨時,建議多外出走走曬曬太陽,促進生成維生素 D,好吸收鈣質,對心情有益,緩和秋悲。

秋的五行屬金,燥氣重,肺部開始會有負擔。為何燥氣會傷肺,所謂「肺主皮毛,互為表裡」,兩個都有調節身體水分的作用,肺要蒸散水氣,需要保持濕潤度,水氣蒸散時,毛孔也要打開,皮膚也比較乾燥,水分流失多,肺的負荷也大。

所以秋燥容易傷「金氣」,金氣就是肺的功能。而肺與皮毛負荷大時,容易心跳快,表示心臟要比較出力,血液循環要加速,容易出現高血壓。

還有秋燥也讓人有秋悲的感受,因為呼吸不順,毛孔收縮活動頻繁,心情有點悲涼,有點不安全感,也會讓血壓上升,因為要將更多血液送到四肢,好像要準備逃跑的感覺。所以不管是情緒性、心理性或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壓,到了秋分時節,問題會更加重明顯!


節氣觀察室

56 歲的貴婦,全身名牌,皮膚保養很好,沒有皺紋,膽固醇、血脂、血糖和肝功能指數都很正常,但就是總覺身體哪不對勁,血壓一直降不下來,大部分平均值在 140 與 96 之間,經常性頭痛,頭頂會痛但又摸不到, 而且兩頰紅紅的,老是覺得肚臍以上是熱的,以下彷彿坐在冷水裡,幾乎不會出汗。疲勞想睡覺卻又睡不好,也會便秘。新陳代謝科醫生認為她是更年期問題,但她從 40 歲就開始臉紅紅的, 50 多歲後開始頭頂心痛。有的醫生更建議她去看身心科。


高血壓也會受節氣干擾
一年裡秋分節氣只有 15 天左右,但這位貴婦卻一直處在秋分的節氣反應!案例的高血壓病並不是疾病或臟腑有問題而引起的,比較像是秋乏造成高血壓。

什麼是秋乏?為保持核心溫度,毛孔得收縮著,末梢與身體處容易累積很多二氧化碳,進而無法從結締組織送到血液中將其代謝掉,造成身體的二氧化碳濃度變高,會出現發睏、頭暈、疲累感,便是秋乏。


喝番茄汁補茄紅素提高血氧
為了避免疲勞感,身體需要更大的呼吸作用與循環,肌肉、血管,心臟也會收縮,才會導致高血壓。要想避開秋乏 - 攝取茄紅素,多酚類的營養,能軟化血管,讓血氧量上升。

案例中的貴婦只需喝些番茄汁就能改善,每天150cc,就這樣,讓她的症狀緩解了,當血壓穩定後,她的頭痛也不見了(先前可能是因為焦慮引起的)。


曬太陽攝取維生素可安撫毛孔機能
要讓身體的秋乏或秋悲現象改善,首先要幫助毛孔,呼吸對環境變化的調節速度變快,可攝取維生素 B1、 B6、B12 來補充神經原維他命,另外還需要維生素D,好促進鈣的吸收。

情緒不穩定,是因為神經訊號傳遞給大腦的速度太慢,冷與熱的訊號可能同時來到大腦,大腦感覺混亂,情緒當然不會好。而神經系統要傳遞訊息給身體組織去做動作,需要鈣離子, 鈣又需要維生素 D 來吸收,所以秋遊,出去曬曬太陽對心情有好無壞。


生活良方 擴胸運動強化心肺功能

照道理,年輕人的血管應該比較有彈性,但多數人不愛動,連講話與呼吸都比較短促,講話無精打采,音量小。

丹田是腹直肌,腹直肌有力,橫隔膜上下活動大,才能讓聲音更洪亮傳得更遠。你會發現現代年輕人有個特徵就是一臉厭世感,經常使用手機溝通,說話不用帶表情,可想而知橫隔膜的活動範圍不大,就像手風琴的風箱如果拉到滿,會有最大的風量進入,若只有拉一丁點,便壓回去,聲音就很小。

一旦進入身體的空氣量比正常人少了三分之二,所以易疲乏,身體只好加強循環。秋分節氣可做擴胸的運動來養生,一般的擴胸運動,雙手外展、挺胸就可以,如果能加上胸椎體操的練習,效果更好。


秋分三候 滋養皮囊提升免疫
---準備進入收斂的季節,得滋陰養心,收斂心神,不讓寒氣侵襲。---

第1候 雷始收聲
閃電一定伴隨著打雷,不過古人認為當陽氣盛,空中的水氣很多,閃電會產生聲波,需要傳導的物質,水氣可傳遞。反之,陽氣減少,陰氣變重,空氣變得稀乾燥,水分子減少,聲波傳遞的距離比較有限,看到閃電卻可能聽不到雷聲或雷聲變小,這也代表準備要進入冬天了。

為何三候要用雷比喻?因為我們心靈的活動、情緒的變動,都屬於火氣,此時節要開始收心,先前忙碌了許多,令人心神渙散,現在需來個心靈雞湯,保持正向思考也順便養心,同步提升我們身體的敏感度,五感會跟著比較靈敏。

收心湯慢生活養心氣
學著體驗生活,吃飯時好好感受滋味吧。古人有款收心茶飲,用百合(通透百脈,讓神經傳導更順暢)、白木耳(滋陰)、紅棗(補心,血管會比較軟化),加點紅糖或黑糖(其中的礦物質可潤燥),秋分時每天早上吃一碗可滋陰潤燥,靜心養心。


第2候 蟄蟲坯戶
「坯」是細細的沙土,躲在土中或地上爬的蟲子們,用細土將洞口慢慢填補,以抵擋寒氣。對應養生,是要適應日夜溫差變大的情況,秋分第二候尤其容易時冷時熱,而土壤與環境已經不會放出陽氣,熱只有從太陽來,會不太建議這時間外出運動,以免流汗後受到風寒,到冬季時就可能會有寒症。例如免疫低下,若免疫細胞再生出現瑕疵,會變成免疫問題。

喝薑蔥飲強化毛孔呼吸
要強化免疫,得滋養皮囊,提高毛孔與皮膚的功能。建議喝薑蔥飲,用蔥白、薑、雞骨或雞肉一起去熬煮,蔥白與薑的份量約抓手心大小因蔥不久煮,建議蔥在起鍋前 3 分鐘放入。薑蔥飲可強化表皮下的微血管,讓營養輸送到此。浦島酒店的溫泉泉質是含硫磺的食鹽泉(塩化物泉),或簡稱為「鹽泉」,鹽分含量相當高,有殺菌及療傷效果,鹽分會在皮膚上形成如薄膜,防止汗水蒸發,保溫效果良好,是一款深受手腳冰冷女性喜愛的溫泉。


綠茶漱口擋寒氣
「坏」的狀態就是洞口雖有細土,但還是能透氣,寒氣還是會滲進來,這時蟄蟲會轉向讓頭腹向前,因爲昆蟲的氣孔都在腹部,讓陽氣往外推抵抗細細的寒氣,所以只讓寒氣停在通道而無法進入內部。

蔥薑湯只能達到「坯土」效果,至於蟄蟲的部分可用濃濃的綠茶漱口,也可用喝的,將病毒擋在外,因為嘴巴與呼吸道是對外的最大開口,所以用濃綠茶來將寒氣擋下。


第3候 水始涸
凅是濃縮的概念,水是氣之所為,是水蒸氣凝結而成。到了秋冬時,氣不再揮發,水的密度變高,也有濃縮之意,此時水中的雜質較少,含氧量低,水分的活動性變差,也容易躲起來,水位降低,躲到土裡開始收斂。

借鏡大自然,養生重點在於收斂。要將自己的形體包起來,把氣包覆不要散出去,身體有熱輻射,因一直在散熱的話,水分也會往外跑。

皮膚塗乳液保濕留住水分
如何讓水分不過度蒸散?古人會用麻油或苦茶油塗在身體,現代可用乳液、凡士林來取代,形成包覆效果,主要是讓水分不要往外跑。基本上各種油脂都可以。(如果加入維他命 B3 融在油裡效果更好),可將油塗在身體的陽面,就是能曬到太陽的部位,如臉、背部、手背、腳的前方。


立冬:神之火,循環的新起點

立是開始的意思,
冬的字源來自於「終」,此時正是終結,
也是重新開始的時刻。

<宜與忌>
古人會在立冬那一天吃餃子,就是交子,在季節轉換時吃餃子,靠著麵皮來轉換秋冬之間食物的改變。麵皮吃下肚容易被吸收代謝,可快速獲得葡萄糖與熱量。


冬天裡,人們比較有情懷,要將今年的情感釋放出來,此時適合吟詩作對。

穀物收成後,秋老虎到來,是為了能好好曬乾穀物,如此到了冬天才能好好的收藏起來。而一年中的四立節氣,也是昭告天下的時節,冬天穿黑色衣服,面向北郊,迎接天地之氣以保佑家園,回來後要沐浴更衣。

立冬這一天,要認真清潔自己,把自己收斂起來,此時不適合喝酒,因為酒會促進身體代謝,也不吃葷,也不能有房事。

立冬也是秋冬之交,體質的轉換期。秋天肅殺,到了冬天要收藏,由動轉靜,變化比較大。冬季天涼、地涼、水也凍,對身體循環不好、氣血不佳的人來說,進入冬天後,很容易出現頭痛或手腳發麻的情況。


節氣觀察室

有位家庭主婦,冬天到來她只要一洗碗就會偏頭痛,而且痛得厲害,鎖骨和頸椎處也會有不舒服,冷氣吹太久時也會出現這樣的反應。

中醫說她有內膜異位,內膜到處跑,會卡在某些地方,所以只要碰冷水,血管收縮會造成阻塞的現象,後來轉看西醫,以類風濕的情況來治療,她的血液中的確也有風濕免疫因子,可是頭痛的原因依然沒有改善。

綜合中西醫的說法,她是血液循環不好,加上免疫問題,但檢驗結果她的血液品質很好,既沒貧血也沒血脂跟膽固醇問題,風濕免疫因子略高而已,照斷層掃描,也沒發現腦部阻塞或血管曲張的情況。

寒氣影響體內循環
案例主角記得是 7、8 年前,去合歡山賞雪,回來後身體不適,原以為是高山症,但到了冬天一遇到冷水就開始發作,或吹冷氣才會不舒服。有可能是在高山受到風寒影響。

零下的風真的很凍,因風寒造成的血滯,通常會用川芎來治療,可祛瘀、卻風、止痛,活血化淤。

川芎燉鱸魚讓身體產熱能抗寒
考慮她平常吃得清淡,皮膚蒼白,看起來有些嬌弱,營養不夠,身體無法產生足夠的熱能來對抗寒氣。後來建議用川芎、白芷去燉鱸魚(其實什麼魚都可以),重點是在川芎的效用,之所以搭配鱸魚,是取其表皮有黏液可利水,還能促進膠原蛋白吸收的作用。這位太太吃了一週,偏頭痛也就改善緩和了。


生活良方 吃有油脂的餃子餡,提升身體儲熱能效率

秋天進補吃羊肉,溫潤蛋白質比較高,但單吃羊肉的吸收沒那麼快,若將羊肉包在麵皮里,糖質與蛋白質結合在一起,吸收會更快。蛋白質是木材,脂類是油,碳水化合物是紙張,要點火讓身體產熱產能,以燒紙(碳水化合物)點燃火苗(脂類),再添柴加油(蛋白質), 火勢會更旺。

冬天的補法則是在餃子的內餡,?頭要包的是梗類、果實或根莖類,像是花生、核桃、蘿蔔、菜梗、地瓜,加入花生油做成素餃子。種子含有纖維質與油脂,就像用厚重的油來燃燈時比較能持久。


立冬三候 補腦補身促進血液循環
---吃點花生,喝個核桃茶,踩踩熱茶渣,透過外來的方式來增加熱能,才能祛除寒氣。---


第1候 水始冰
水開始冰而停滯,用水象徵血液循環。

秋天時只是感受到寒意,因為那時身體的腎氣還足,身體還能產熱,但進入立冬第一候,腎氣開始進入收斂階段,冰的感覺就如刺,得要來養腎氣,不能傷筋骨,因此傳統醫學甚至認為立冬不適合用針,但是可灸,因為針會破皮,會造成血澀,針刺的地方,肌肉會收縮,血管會壓到,血液比較流不過去,此處就容易受寒或壞死。

水煮花生養腎還可優化熱能
花生(長壽果),因為有好的油脂、好的膽固醇以及高蛋白與能防氧化的維生素 E,更因為沒有碳水化合物,所以不會快速燃燒起來。可提供身體能量同時,又不會加速新陳代謝,不易氧化,利於儲藏能量。

冬天時,大腦比較容易昏沈,花生還含有乙醯膽鹼,會讓人變聰明,外國有所謂的「聰明藥」主要就是這成分。怎樣吃花生最好?

最佳食用法就是水煮,花生湯非常補又不會加快新陳代謝,特別是產婦坐月子會吃花生,因為有傷口,需要抑制活化又要補,花生就是很好的選擇。

立冬不吃豬肉怕生痰水腫
古人認為立冬時節,不可吃熊肉、豬肉、韭菜、蔥、五葷、辣椒與辛香類。豬肉吃多容易生痰,因為含鈉量較高,容易水腫,立冬吃豬肉容易讓人病,尤其前五天,只要是會讓代謝變快,使身體發汗的,會生痰水腫的食物都不要吃。

但正值坐月子的產婦該怎辦?豈不能吃花生燉豬腳了?!立冬階段雖然不適合吃花生燉豬腳,不過一般來說,燉豬腳對產婦來說,可以多奶水,花生的膜有白藜蘆醇,可抗纖維蛋白的溶解,讓血管比較有彈性,還可促進血小板產生,幫助凝血。豬腳有膠原蛋白跟彈力纖維,有修護血管與黏膜的效果,對出血症的人,月事不調的,血液品質不好的,都有補血之效。


第2候 地始凍
地表溫度已經零度了,寒氣不是在表皮而是進入體內,就像人們所說的,有一種冷是心裡真的冷,需要去找溫暖的物品來保暖,無法靠自己產熱來維持。此時要就溫祛寒,最好的方法就是用艾草溫灸。

古人說的「溫經之氣」,就是類似現代的遠紅外線。將熱放在紙張上,紙張的表面會熱,但背面不會熱,艾草的紅焰可穿透皮膚,但表皮不會很熱,幫助去掉濕氣逐寒。古時候會讓患者躺在鋪滿艾草的箱子,用燻蒸來治療,道理亦同。

艾草溫炙大敦穴顧肝護血逐寒
肝主血液,有將軍之官的稱呼,血液是肝的部隊,要運籌帷幄,懂得調度,肝功能好,就懂得辨別資源分配。經絡學上有個井穴,是眾多經絡聚集停留,修養補給之處,肝的井穴就在大敦穴,若能在大敦穴加熱,血液依序會送到生殖器官、肝臟、大腦和眼睛,立即感受到可讓頭腦清晰眼睛明亮,適合每天溫灸一次來護血祛寒。


第3候 雉入大水爲蜃
雞是鳳凰,屬火屬陽,蛤屬陰,這樣的意象暗喻所有陽氣都潛藏消失了,這種冷不只是心裡寒,而是冷到靈魂深處,用溫灸也不夠。第一候,以艾灸來補心,為生理之火、肉體之火,到了第二候要補腦,因為大腦是靈魂之火,神之火。

核桃仁補氣養血活化腦
如何補腦?可用核桃仁。本草綱目提到核桃仁可補氣、養血、益命門,吃核桃活化腦,特別是小腦,提高對環境溫度變化的敏感度,知道如何應對與調節,就不怕受到寒氣的侵襲。腦一旦不靈活,像物流中心CPU 當機,集了貨卻延遲交貨,甚至不知送往何處。

核桃仁的營養成分可通過腦關,以油酯包覆著微量礦物質可進入腦關,活化神經元,神經傳導變好,神之火就會旺,大腦功能就會提升。
行銷計劃


1. 11/17信義講堂幸福系列講座,為新書暖身
2. 作者粉專<我是雅玲,今天元氣嗎?>直播分享節氣養生秘訣
3. 作者友好podcast、廣播節目露出
4. 社群平台廣告投放
5. 健康生活類數位媒體書摘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