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享受跑步,這樣跑才健康!告別扭傷、膝痛,甩開運動傷害,教你不受傷,快樂動起來!

原文書名:


9789869043267享受跑步,這樣跑才健康!告別扭傷、膝痛,甩開運動傷害,教你不受傷,快樂動起來!
  • 產品代碼:

    9789869043267
  • 系列名稱:

    健康樂活
  • 系列編號:

    007
  • 定價:

    280元
  • 作者:

    大家健康雜誌採訪整理/ 葉雅馨 總編輯
  • 頁數:

    192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150903
  • 出版日:

    20150903
  • 出版社: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大家健康
  • CIP:

    528.946
  • 市場分類:

    健康保健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健康生活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原來我都跑錯了,難怪傷膝又瘦不下來!」
「想跑步,但總無法持續3個月,原來是我的方法用錯了!」
「跑步後痠痛感很難消除,原來是我不懂得緩解!」

本書教你用對方法跑步,做好運動前後該做的事,讓你輕鬆自在玩跑步!
你不必再受限坊間書籍強調的標準姿勢跑法,
本書告訴你,只要找到身體的協調性,你也能跑出節奏和步調,享受屬於自己的跑步生活!

■喜歡跑步的你,有這些疑惑嗎?
.怎麼跑,才能不受傷,遠離膝蓋、腿部的痠痛?
.怎麼跑,才能真正跑出健康,跑得持久?
.想要享受路跑的樂趣,想要挑戰馬拉松,該如何練習?

■如果不幸已跑出疼痛和傷害,本書告訴你有效的止痛方法:
.怎麼按壓穴道或利用泡棉滾筒按摩,避免「鐵腿」
.什麼情況,適合注射類固醇或玻尿酸止痛
.韌帶受傷、肌腱炎、膝痛,不想開刀,有什麼新的治療方法

■如果舊傷一直好不了,本書告訴你怎麼復健或做運動治療:
.腳痛揮之不去,何時復健最有用
.針對不同部位的疼痛,如何選對超音波、向量干擾波、雷射等物理治療
.如何進行運動治療與調整運動力道,最能預防舊傷復發

※本書完整解答許多困擾跑者的疑問,讓你真正享受跑步,快樂健康動起來!

【本書特色】

◎新知識好讀易懂,適合各階段的跑者
不用刻意照著「標準跑姿」去跑,本書告訴你「身體協調性」最重要,無論你是剛接觸跑步、已是進階的跑者,或是想要參加路跑、挑戰馬拉松比賽,都適合閱讀這本新知識的跑步書!

◎想跑得持久健康,就要先避開運動傷害
本書完整告訴你跑步前後該懂的事,例如:跑步前,要先鍛練好核心肌群,留意跑者膝、避免阿基里斯腱中風及常見的運動傷害;跑步後,要及時用5招緩解急性疼痛,學會利用按壓穴道、泡棉滾筒等器具輔助,消除痠痛不適。若不幸受傷,懂得用對方法治療及復健。

◎實用伸展操示範,輕鬆避免運動傷害
為了增加肌肉的延展性,避免傷害,跑步前後該如何做完整的伸展操?本書請專家示範,跟著步驟練習,簡單就能學會。

◎教跑者好方法,讓跑步變得安全又有趣
一般新手慢跑者,跑步運動多半無法持續超過3個月,本書教跑者找到前進的動力和樂趣,並提醒短中長距離的路跑、夜跑該注意的安全事項,讓跑者維持好的跑步習慣。

【專業醫師審訂推薦】
王至弘(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
葉文凌(林口長庚醫院外傷骨科主任、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

【好書實用推薦】
何卓飛(教育部體育署署長)
林家鈺(八方雲集董事長,豆漿盃路跑賽開創者)
周適偉(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副理事長)
陳焜耀(合隆毛廠董事長、四大極地超馬完賽者)
張嘉哲(倫敦奧運田徑馬拉松台灣國手)
郭豐州(國際超級馬拉松總會技術委員)
葉金川(台灣健康運動聯盟創會理事長、台灣血液基金會董事長)
戴宏全(宏全國際董事長、三鐵運動愛好者)

目錄:
Part 1跑步運動前,你該懂的事
1-1跑步姿勢有學問,4重點讓你正確跑
1-2核心肌群練了嗎?平日就要開始鍛鍊
1-3小心阿基里斯腱中風,選擇跑鞋有原則
1-4貿然瘋路跑,當心跑者膝、膝蓋骨發炎!
1-5路跑前花10分鐘暖身,輕鬆避免運動傷害
1-6平時養肌肉,運動時減少關節、骨骼受衝擊
1-7運動時避免2件事,不讓傷害成憾事
Part 2跑步,真能跑出好身材?
2-1跑步搭配快速衝刺,能迅速燃脂?
2-2跑步減肥,傷膝關節?
Part 3 跑步運動後,你要做的事
3-1走也痛,坐也痛,這樣改善疲勞性骨折、足底筋膜炎!
3-2跑完酸痛,5招教你搶救急性疼痛
3-3跑步跑出「鐵腿」?DIY按壓穴道來緩解
3-4熱門的泡棉滾筒,真能消除運動疲勞?
3-5路跑後髖部疼痛,運動防護員教你用泡棉滾筒按摩舒緩
Part 4 如果跑出疼痛和運動傷害,怎麼辦?
4-1跑完肌肉、關節痛,吃止痛藥該注意什麼
4-2關節卡卡,注射玻尿酸能潤滑止痛嗎?
4-3注射葡萄糖水,能加速受傷韌帶癒合?
4-4肌腱炎、膝痛,注射自體血漿可止痛?
Part 5跑步後舊傷好不了,該復健,還是運動治療?
5-1瘋跑步腳痛揮之不去,何時復健最有用
5-2扭傷腳踝一動就痛,怎麼恢復腳力?
5-3被動式訓練幫疼痛的膝蓋,逐步增加活動度
5-4拉傷、扭傷好不了?試試運動治療遠離疼痛
Part 6 循序漸進計劃,你也能挑戰馬拉松
6-1 7個方法玩跑步,安全又有趣
6-2 夏日夜跑,要注意的5個安全原則
6-3想參加馬拉松,如何自我訓練?

【審訂推薦序】

懂得避開運動傷害,才能享受跑步樂趣

文╱王至弘(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

適當的跑步非常益於身心健康,在動的過程中,讓力與能量在筋骨中流暢,自然能促進健康。但是如何跑步?如何避免傷害?是需要學習的歷程,本書提供這方面完整的概念和避免運動傷害的方法及治療。

本書也特別指出,積極治療運動傷害最根本的觀念和處方就是「運動治療」。經由動、靜態伸展,並強化核心肌群肌力,瞭解筋骨「運動鍊」在跑步過程中力量的產生、傳遞、移轉和釋放,就不會在運動時使用不當。同時「運動鍊」也是身心的覺知系統,可以察覺身體本身結構上是否有缺陷?是否運動時過度使用?因此能夠避免運動傷害,享受運動的快樂。

最後想要鼓勵跑者的是,跑者在跑步中嘗試自我的追尋、體會極限的痛苦和滿足,在不斷挑戰中,勇敢的跑出自己的人生,最值得喝采!

【審訂推薦序】

一本對所有跑者都有助益的跑步書

文╱葉文凌(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傷骨科主任)

跑步是簡單的運動嗎?由本書可知,需要了解及注意的事項真是不可勝數。
本書內容詳實且旁徵博引,可謂一時之選。也相信對各年齡層、各運動層級的跑者,必能有十分正面的效益。當然最終是跑者必須真的用心詳讀,且身體力行,屆時在享受跑步的樂趣及好處之餘,才可免病痛傷害之苦。

【好書實用推薦序】
用跑步,悅讀一座城市的美!
文╱戴宏全(宏全國際董事長、三鐵運動愛好者)
微霧晨曦偷偷地透映出窗簾,眼前的光影啟動了調適時差的身驅,我翻開了不知身在何處的絲絨被窩,矇矓地拿起行李箱裡的慢跑鞋。嗯!也許是在巴黎或德列斯登?還是阿姆斯特丹或里斯本呢?踏上街道,吸一口新鮮空氣,灌醒了昏沈的腦袋及抖動的四肢。呼…哈…!當洛基主題戰歌的銅管聲在耳機撥放模式中乍然響起,我帶著探索都市的期待心情,清晨冷冽的路跑隨之展開!
「晨間漫跑」經常是我認識許多都市的第一步,也是在無數旅途中留下都會美好意象的最直接方式,雖然偶爾要付出點代價──早餐會報中不停地擦拭尚在興奮排汗的身體,或是在倫敦舊城鵝卵石路上長跑後髖骨受傷……,原本有個心願,想要出一本「晨間漫跑於世界都市之旅」的書,但隨著年紀增長及時間的消逝,這遙遠的夢想有待瘋狂的年輕人去實踐了。此次《大家健康雜誌》新出版的慢跑專書《享受跑步,這樣跑才健康!》教導讀者正確有效而不會造成運動傷害的慢跑方法,無疑讓我的夢想找到將來的後繼跑者可以依循努力的方向!
本人尤其推崇書中的一個論點,就是近年廣為流傳的姿勢跑法不一定適合每個人,因為每個人適合的跑步姿勢不同,只要依照正確的原則,就能找出最適合自己的舒適跑步姿勢。當然同樣的道理也能套用到跑鞋的挑選以及訓練的方法上。對於跑步有興趣的人、正要接觸跑步的人,或者已經有跑步經驗想要更進一步的人,本書帶來充足又正確的知識,讓你可以循序漸進的去感受跑步帶來的快樂,並享受在訓練過程中不斷進步的成就感,唯有不受傷的身體及堅定的毅力才能持續的跑下去。
點閱記憶的檔案夾,我找到一次在紐約與倫敦穿梭飛行之間,腦海裡閃現一個問題:到底紐約的中央公園跟倫敦的海德公園哪一個比較大?我幸運地從繁忙行程的夾縫中擠出時間跟體力,突發奇想地透過慢跑來量測,履行了杜威的實踐主義知識論,也驗證到所謂「行以致知」及「知益於行」的慢跑行動過程,比探詢答案的結果更令人激情感動、永銘於心。我深刻體會到:每一段長跑,都是真的故事,也都是美麗的回憶!
至於我的疑惑:中央公園跟海德公園哪個比較大?還是護城河環抱的東京千代田皇居比較大呢?我想就有賴跑者親身去體驗了吧!

內文試閱:
3-2
跑完酸痛,5招教你搶救急性疼痛

跑完步,膝蓋、小腿、足底好酸痛,該先冰敷,還是熱敷?止酸痛的噴劑、凝膠、貼布,那個效果好?若過了幾天還未好,該嘗試推拿或針灸嗎?

俊麒最近換了個新主管,每天工作時都被叮得滿頭包,於是他決定每天下班後去慢跑,發洩上班時的怨氣。當怨氣隨著步伐被狠狠踩在腳下,他感覺壓力正一點一滴被釋放。然而,跑步兩周後,他感覺心理變輕鬆,但膝蓋及腳踝的酸痛不舒服感卻愈來愈明顯,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夠揮別酸痛……

路跑前就要懂得
預防運動傷害

臺灣基層中醫師協會理事長陳潮宗醫師表示,像俊麒這樣為轉移情緒出口,發瘋似地跑步,造成膝蓋及腳踝疼痛,屬於急性疼痛,需要急救處理,若持續兩周以上不處理,會轉為慢性疼痛,再不改善,可能反覆發作很難痊癒。冰熱敷是最常見也最方便使用的緩解運動後紅、腫、熱、痛的方式,但運動傷害有好多種,應該依照個人情況,觀察受傷部位是否腫脹發炎,再來判斷該採取冰敷或熱敷。

萬芳醫院物理治療師林凱勤表示,有些人是跑步受傷後,才到醫院尋求治療。其實路跑之前,就可找物理治療師諮詢如何預防運動傷害。一般物理治療是利用身體的伸展運動把肌力放鬆、柔軟度變好,或者做肌力訓練把肌力變強壯,例如原來無法一次跨兩階樓梯的人,經過訓練後可做該動作。再如俊麒這樣久坐的上班族,原來很少運動,突然激烈跑步,一方面要經過肌力放鬆訓練,舒緩痛感;另一方面,也需要運動治療協助重建耐力、肌力。

5招「PRICE」
緩解跑步後的急性疼痛

運動受傷的前3天是急性發炎期。受傷後,很多醫師都會建議要休息,臺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提醒,受傷前3天,要做的不只休息,處理方式應是PRICE—保護(Protect)、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抬高(Elevation),說明如下:

P保護(Protect)
跑步或運動受傷後,在受傷部位予以支架或包紮,限制關節活動,可避免二度傷害。踝關節或膝關節受傷時,經常使用布質表面、彈性較少的白貼(可至體育用品店購買),固定受傷部位。

R休息(Rest)

受傷後盡可能不要走路,以免血液回流速度減慢。過度用腳只會延緩損傷的恢復時間。先減少會引起疼痛的動作與活動,可避免受傷更嚴重,縮短疼痛時間。

I冰敷(Ice)

從事運動醫學的專業人員,相當推薦冰敷。葉文凌醫師表示,冰敷主要作用為降低發炎反應,具有消炎止痛效果。陳潮宗醫師表示,冰敷也能強化肌肉組織中膠原纖維的早期恢復。

葉文凌醫師解釋,急性發炎期受傷組織需要有巨噬細胞進入,巨噬細胞是白血球的一種,它可將壞的東西清除,並通知癒合細胞,進入受傷組織進行後續癒合動作。因此PRICE的動作,目的是減少發炎反應,讓巨噬細胞盡快開始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巨噬細胞若24小時內沒有進入受傷組織,它就永遠不會進來,後續也不會吸引癒合細胞過來做癒合動作,這時受傷部位就進入慢性發炎期,組織內充滿許多淋巴球,最後形成疤痕組織,疤痕組織無法正常受力,因此受傷部位無法正常活動,影響往後運動的正確姿勢。因此,受傷後24小時內冰敷,減少發炎期,相當重要。

冰敷的時間,一般為受傷後1∼3天。曾為美國職棒白襪隊球員治療運動傷害的臺中澄清醫院復健治療部主任蔡永裕建議,運動後若感覺疼痛、酸痛,都可冰敷,避免運動傷害。冰敷方式是將冰塊和水裝在塑膠袋裡,維持冰水共融的攝氏0度,直接敷在酸痛或疼痛部位,可用薄手帕隔開皮膚,時間為6∼7分鐘。他引述日本研究,當運動疼痛或軟組織及骨骼傷害時,持續冰敷可改善症狀。

C壓迫(Compression)

目的是消腫,通常以白貼包紮,有較好消腫效果。陳潮宗醫師說,也可用紗布或彈力繃帶纏壓住受傷部位。不要用力纏,否則會阻滯流向傷處的血液。千萬不要馬上擦紅花油、跌打酒,或者按摩、揉搓、熱敷傷處,這樣會使損傷的組織發炎性滲出液更多,不利損傷恢復。

E抬高(Elevation)

將受傷部位盡量抬高,高過心臟位置,這樣做的目的也是消腫。陳潮宗醫師提醒,自然體位是血液循環最佳狀態,為了氣血循環順暢,一般採自然放鬆不彆扭的生理體位即可,可以是躺著或坐著。急性處理後,須到醫院接受治療,再依照個人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方式。

葉文凌醫師提醒,不同組織的發炎期長短不同,PRICE處理原則最適合踝關節,其他部位受傷3天內可用PRICE為大原則,但仍應以醫療人員建議為主。……

5-2
扭傷腳踝一動就痛
怎麼恢復腳力?

腳踝扭傷,走路一拐一拐,很多人的反應是「暫時不能運動了」,但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骨科部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表示,運動受傷經過前3天急性發炎期,組織進入癒合期,要新生膠原蛋白長得好,必須給它施力方向才能正常排列。

不過,新生膠原蛋白必須等到傷後6週,才能逐漸受力,而且神經反射也未恢復,這是很多人受傷後一個多月,受傷部位不太能用力,一用力又容易受傷的原因。

傷後第4天至6週做「被動式訓練」
維持關節活動度

傷後6週不能用力,又希望膠原蛋白按照施力方向生長,該怎麼辦?葉文凌醫師指出,這時可藉由「被動式訓練」,給予膠原蛋白施力方向,並維持關節活動度。

足踝受傷後第4天起至6週,可做被動式訓練。長庚醫院運動醫學小組運動防護員張家維表示,被動式訓練,簡單來說,是按照原來活動的方向,做「不會痛」為原則的活動。例如,踝關節可按照4個方向活動—下踩、上勾、外翻、內翻,每個方向做20下為1組,一次做3組。分解動作如下:

Step1取一條毛巾,套住受傷的腳踝。
Step2將毛巾稍微拉向身體內側,讓腳踝往內側活動,注意角度要小。
Step3將毛巾稍微拉向身體外側,讓腳踝往外側活動,注意角度要小。
Step4將毛巾往身體方向拉,讓腳踝上勾;完了之後再將腳板往下踩,4個方向各做20次即為一組。……

6-3
想參加馬拉松,如何自我訓練?

參加路跑比賽,想從入門的3公里、5公里晉級到10公里,甚至挑戰21公里的半馬、42.195公里的全馬,單憑衝勁是不夠的!用對方法訓練,才不會因肌肉、韌帶或關節受傷而敗下陣來。讓鑽研運動醫學的骨科醫師、運動防護員告訴你,想完跑馬拉松,該怎麼準備!

為了力行減肥,秀英決定以路跑開啟她的「新生活運動」,於是興沖沖地跟著慢跑經驗十年的同事媛媛,一起報名最近很夯的半馬21公里路跑。沒想到她才跑了5公里右腳就抽筋、頭暈想吐,最後只好停下來休息,看著媛媛逐漸遠去的背影直嘆氣……。

比賽應該是跑者經過至少半年的充分準備後,一較高下的地方,不是初學者的練習場,應該訓練夠了再參賽,以免傷財又傷身;若在賽程中發現無法完成,那麼寧願走到終點或中途退場,也比負傷硬撐完來得好。

所謂「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台上表現如何,與平日的訓練絕對相關,本篇告訴你該怎麼安排「訓練計畫」,才能安全、有效地培養出適合路跑的身體。

訓練需循序漸進不要急
每週以10%遞增訓練量

高達七成的慢跑新手撐不過前3個月就放棄,其中受傷者不少,這是為什麼?大多是不懂得鍛鍊就貿然上場。運動新手最常犯的毛病就是以為「不過是跑步嘛!大家都會跑」,於是把馬拉松當成國小體育課跑操場,第一次跑就挑戰幾公里的長跑,當然傷兵眾多。

新光醫院骨科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韓偉指出,不論3公里的短跑,或10公里以上的長跑,都要量力而為,「訓練過度或不足,都可能引發運動傷害,『恰如其分』是最好的」。而提升訓練量的原則應依循「10%漸進式法則」,也就是每周的訓練量,比上周多10%。

■路跑新手須知

新手可這樣安排,一周3次、每次20∼30分鐘;假設第一周「每次」訓練20分鐘,第二周每次訓練22分鐘,第三周再加10%變成24∼25分鐘……,以此類推,讓身體慢慢適應增加的訓練量,逐步提升「體力」。

每次練習時,「快走」跟「跑步」的比例也要採「漸進式原則」,建議第一次可從快走5分鐘、跑步1分鐘(5:1),到第二次的4:2(分鐘),第三次的3:3(分鐘)……,最後進展到先走路1分鐘,再跑步5分鐘。這樣每次循環都是6分鐘,但跑步的比例逐漸增加。

韓偉醫師提醒,新手入門至少要訓練6∼8週,再評估是否有能力參加3∼10公里的短距離路跑。而上述方法只是「原則」,跑者要依自己的疾病、年紀、受傷情況來調整訓練內容,發覺負荷不及時切莫勉強。有下肢舊傷或退化性關節炎的人、心血管疾病者、糖尿病者,需經過醫師同意再訓練。

■跑10公里長跑的進階者須知

能進行10公里以上長跑的人,除了使用10%法則以外,還可考量更多樣化的訓練法。

壢新醫院復健科醫師李朝智指出,原則上訓練內容要「肌耐力」、「有氧」並進;但愈長距離的路跑,心肺攝氧功能愈顯重要,所以從3或5公里的入門級,進階到10公里以上的長跑時,必須提高有氧的能力。

曾任職棒興農牛隊的運動傷害防護員、平時有參與三鐵運動,也處理三鐵選手等運動傷害問題的王煥文說,路跑比賽時有很多「戰術」應用,加上有些路跑場地變化大,所以練習時要先讓身體適應兩種跑法,分別是:

1.L.S.D
意思就是慢慢跑,強度不用太高,把距離與時間拉長,距離至少要達到比賽長度的60%。這種訓練的目的在增加心肺能力與耐力 。

2.TEMPO RUN
盡量將心跳強度維持在最大心跳率的80%,達20∼40分鐘以上;目的是讓身體適應「有點累但不至於不能運動」的狀態,且過程中盡量讓速度維持平均,不要忽快忽慢(每分鐘最大心跳率:220減去年齡;例如:30歲的每分鐘最大心跳為220-30=190下)。……


作者簡介


《大家健康》雜誌是國內知名的專業醫療保健雜誌,除了雜誌發行外,亦出版不少與醫療保健、心理勵志、公共衛生、運動生活等類別的好書。其中醫療保健叢書《男人的定時炸彈─前列腺》、《當更年期遇上青春期》,分別得到2007年及2009年國民健康局(現改制為國民健康署)「好書推介獎」的肯定;《照顧父母,這樣做才安心》受到「中時開卷2014年2月主題推薦書單」的青睞。近期出版的《預約膝力人生》、《蔬食好料理》等書,均是通路、讀者口碑推薦的暢銷好書。

本書《大家健康》雜誌編輯團隊,分別採訪知名骨科醫師、復健科醫師、物理治療師、運動防護員等,並由台大醫院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王至弘、台灣運動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外傷骨科主任葉文凌審訂內容。

《大家健康》雜誌秉持用心製作每一本好書的理念,讓讀者從「悅」讀中,耕耘自己身心靈的健康。

☼大家健康雜誌部落格:http://jtfhealth.pixnet.net/blog
☼大家健康雜誌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ppy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