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山與林的深處:一位臺裔環境歷史學家的尋鄉之旅,在臺灣的植物、島嶼風光和歷史間探尋家族與自身的來處與記憶
原文書名:Two Trees Make a Forest: Travels Among Taiwan’s Mountains and Coasts in Search of My Family’s Past
產品代碼:
9786263150775系列名稱:
臉譜書房系列編號:
FS0144定價:
380元作者:
李潔珂Jessica J. Lee譯者:
郭庭瑄頁數:
292頁開數:
12.8x18.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406出版日:
20220406出版社:
臉譜(城邦)CIP:
885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衛報》2019年度選書──
──榮獲2020年加拿大溫斯頓非文學類寫作獎──
──普立茲獎得主傑克.戴維斯、自然寫作名家羅伯特.麥克法倫盛讚──
一部結合自然寫作、山岳文學、旅遊紀實和回憶錄的詩意之作
「孕育了我親愛家人們的島嶼──臺灣,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小 野 千里步道發起人、作家
吳建龍 鳥書譯人、資深賞鳥者
吳怡慈 Emily Y. Wu 鬼島之音共同創辦人
黃斐柔 作家
黃麗如 作家
黃宗潔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詹偉雄 公視《群山之島》紀錄片製作人
鍾文音 作家
──感動推薦
加拿大籍的臺英混血作家李潔珂找到了數張謎樣信箋
她循著摯愛親人書寫於紙上的殘存記憶與片段文字
展開跨越太平洋的尋鄉之旅,踏上了那座名為「臺灣」的島嶼……
▌因阿茲海默症逝世的外公遺留的一封信件,帶她走上回返福爾摩沙的「尋鄉之路」
自從李潔珂有記憶以來,來自臺灣的外公與外婆,就住在尼加拉瀑布旁的平房裡,
外公在附近的義大利麵工廠做清潔工作,外婆則是家管,平時不苟言笑。
每逢假日、節慶,或者爸媽需要出差旅行的日子,李潔珂就會被送到外公外婆家,
也因此,外公與外婆是她童年時重要的陪伴者。
但到了李潔珂進入青春期,不多話但總面帶微笑的外公,因阿茲海默症逐漸忘了她是誰,
最後被送回故鄉臺灣高雄的安養院,不久後與世長辭;隨著衰老變得更加暴躁易怒的外婆,
也在數年後離世。母親家族過往的故事,眼看就要從此消逝──但就在外婆留下的滿屋遺物中,
李潔珂的母親意外發現了一件重要的東西:一封外公的信。
這封信中共有二十多張信紙,內容是他一生的自傳,可回溯到他在中國的童年,
在五四運動期間出生,在動盪年代中成長,在抗日戰爭期間成為中華民國空軍飛虎隊(美籍志願大隊)一員,
以及1949年隨國民黨來到臺灣擔任空軍教練的日子。寫到末尾,這封信開始變得重複、混亂,
最後戛然而止──這些信紙,或許正是他試圖保留不斷流失的記憶所做的最後努力。
從這封信中,李潔珂發現了她從未認識過的外公「曹崇勤」,而那些她感到陌生、對家族史來說卻無比重要的片段,
就遺落在她血脈的源頭之一──臺灣。因此,她決定在三十一歲這年回到臺灣,
試圖找出外公信中所寫的蛛絲馬跡,以及外婆生前的話語,追尋外公與外婆年輕時的過往,
以及家族的故事,並從文化與歷史中,深入認識臺灣這個既遙遠又親近的「家鄉」。
▌從城市到田野,從山林到海洋,以全身五感認識這座既陌生又無比熟悉的島嶼──臺灣
在這趟旅程中,她不只造訪家人曾居住的城市,探訪仍在臺灣的家族親友,
曾受過專業的植物學訓練的她,也進一步走入臺灣的山林,登上高峰,深入祕境,
也走向海洋與田野,企圖從她熱愛的自然中,用身體感受、探索臺灣這片壯美、神祕、多變而溫柔的土地。
她爬上能高越嶺古道、「黑色奇萊」、水社大山,走進阿里山中的堰塞湖「水漾森林」,
記錄下豐富的植物觀察,也前往臺南曾文溪口的臺江國家公園追尋黑面琵鷺的蹤跡;
她也爬梳各種史料與作品,從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前來臺灣研究植物的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的主角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
到經典環保文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再到劉克襄、吳明益等當代自然文學名家,將豐富的知識與歷史編織進這部作品中。
本書結合自然寫作、山岳文學與回憶錄,娓娓道來埋藏在一個典型移民家庭背後的故事,
既是小人物的生命故事,亦是動盪大時代的縮影。書中交織著外公與外婆的人生故事,
以及李潔珂對家族故事、自然環境及自我認同的追索與反思。她從這些人與自然的過去與現在,
爬梳這個家庭、這座島嶼如何走到今日。敘事精煉而情感細膩豐沛的本書,既是關於一個家族的回憶錄,
也是一部近代臺灣小傳,更是一場以自己的全身感官去踏查、感受自身來處的雋永旅程,
也讓生長在臺灣的我們,能再次以嶄新眼光認識這座島嶼的美麗與不凡。
【各界讚譽】
「謎一樣的島嶼,詩一樣的身世──在各種各樣對臺灣這個美麗島嶼的書寫中,終於出現了一本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書。
一個臺英混血的環境歷史學家,從外公留下來的一封謎一般的信,開?了她的尋根之旅。藉此向世人揭露了一個謎一樣的島嶼,
和詩一樣的身世。跳脫了過去一般人對臺灣歷史、文化、生態的觀點,看似遙遠,其實直指核心。」
──小野,千里步道發起人、作家
「作者以一雙有距離感的眼望向臺灣,因為身世和語言的距離,讓筆下的臺灣瀰漫薄薄的霧氣,
但當霧散去時,又如此的清透鮮明、節理透徹。在山林水畔、城市巷弄與鄉鎮阡陌間,
連結了個人的家族史以及臺灣自然、地質與人文的歷史。清晰地點出人是環境的動物,而環境則是人間的明鏡。」
──黃麗如,作家
「一名移民後裔回到臺灣,透過大自然生態的考察,找尋自己的家族歷史,發現臺灣人與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的連結,
並在這過程中,找到歸屬感。這是一本有關環境與大自然的書,同時也是一本家族的紀錄,
這個結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閱讀體驗。臺灣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社會,許多家族的故事也橫跨多國邊界、語言、傳統,
這本書可以啟發讀者,讓我們重新思考家族故事及遺產的定義。」
──吳怡慈 Emily Y. Wu,鬼島之音共同創辦人
「《山與林的深處》是一次精雕細琢的沉思,關於記憶、愛、風景──以及在語言中尋找一個家。
書中的篇章精煉而閃耀著光芒,眷戀地向彼此傾靠;不論是從形式或內容上而言,這都是一本美麗的書,
關於人與人、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距離,以及如何在他們之間架起橋梁。」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心向群山》、《大地之下》作者
「我真想像她一樣:李潔珂運用了她的所有感官,包括那個我們大多數人都忽略的感官──內在真我,
去體驗了臺灣的林地、濕原、高山、低地,以及在其中、其上、其下的各種生物。
而透過這本無與倫比的書,她真的帶我抵達了那些所在。」
──傑克.戴維斯(Jack E. Davis),2018年普立茲獎得主
「面對人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一場精妙而充滿力量的探尋,以及一次在暗夜中發光的召喚,喚起一片非凡的風景。」
──梅麗莎.哈里森(Melissa Harrison),作家
「《山與林的深處》踏上一條蜿蜒的道路,穿過山徑,越過樹根,經過琵鷺,走進家族的過往。
在這部富有思想的回憶錄中,李潔珂邀請讀者思考,是什麼讓家鄉成為家鄉?是語言,家族,還是景色?
讀完這本書我滿懷熱忱,迫不及待想知道那些標示出我的過往的每一棵樹的名字。」
──羅雲.荷薩奧.布坎南(Rowan Hisayo Buchanan),作家
「一份對家族美麗而淋漓盡致的致敬,也是一次勇敢而費盡心思,在霧中尋求理解的探尋。」
──艾咪.利普羅特(Amy Liptrot),《逃離之地:我在奧克尼群島的戒癮日記》作者
「雙眼清澄而內心溫暖,《山與林的深處》是一次深刻而誠實的沉思書寫,關於塑造了我們的自然與家族景觀。
李潔珂是位獨具詩意的才女,對於神祕而極美的事物有著高度關心。」
──莎林.泰奧(Sharlene Teo),作家
一部哀悼之作;它將歷史和旅行的線索緊密結合在一起……提供了富美感也親密的視角,
讓人看見一座島及一位作者由大環境與歷史事件所形塑出的樣貌。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在發現祖父零碎而帶有自傳色彩的文字書寫後,環境史博士李潔珂動身前往臺灣島,尋找祖父故事中缺漏的部分,
並試圖重新連絡上遠房親戚。充滿詩意的島嶼之旅和反殖民式開墾在作者對島上動、植物相、自然災害和政治史的描述中躍然紙上。
──《電子文學》(Electric Literature)
作者將植物學家的精準與詩人的眼、耳結合在一起……這是當今探索景觀和身分認同最激動人心的其中一種聲音。
在本書中,作者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優美文字,用以描述人與他們稱為家的地方之間的連結。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
──《衛報》2019年度選書──
──榮獲2020年加拿大溫斯頓非文學類寫作獎──
──普立茲獎得主傑克.戴維斯、自然寫作名家羅伯特.麥克法倫盛讚──
一部結合自然寫作、山岳文學、旅遊紀實和回憶錄的詩意之作
「孕育了我親愛家人們的島嶼──臺灣,究竟是什麼樣的地方?」
小 野 千里步道發起人、作家
吳建龍 鳥書譯人、資深賞鳥者
吳怡慈 Emily Y. Wu 鬼島之音共同創辦人
黃斐柔 作家
黃麗如 作家
黃宗潔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詹偉雄 公視《群山之島》紀錄片製作人
鍾文音 作家
──感動推薦
加拿大籍的臺英混血作家李潔珂找到了數張謎樣信箋
她循著摯愛親人書寫於紙上的殘存記憶與片段文字
展開跨越太平洋的尋鄉之旅,踏上了那座名為「臺灣」的島嶼……
▌因阿茲海默症逝世的外公遺留的一封信件,帶她走上回返福爾摩沙的「尋鄉之路」
自從李潔珂有記憶以來,來自臺灣的外公與外婆,就住在尼加拉瀑布旁的平房裡,
外公在附近的義大利麵工廠做清潔工作,外婆則是家管,平時不苟言笑。
每逢假日、節慶,或者爸媽需要出差旅行的日子,李潔珂就會被送到外公外婆家,
也因此,外公與外婆是她童年時重要的陪伴者。
但到了李潔珂進入青春期,不多話但總面帶微笑的外公,因阿茲海默症逐漸忘了她是誰,
最後被送回故鄉臺灣高雄的安養院,不久後與世長辭;隨著衰老變得更加暴躁易怒的外婆,
也在數年後離世。母親家族過往的故事,眼看就要從此消逝──但就在外婆留下的滿屋遺物中,
李潔珂的母親意外發現了一件重要的東西:一封外公的信。
這封信中共有二十多張信紙,內容是他一生的自傳,可回溯到他在中國的童年,
在五四運動期間出生,在動盪年代中成長,在抗日戰爭期間成為中華民國空軍飛虎隊(美籍志願大隊)一員,
以及1949年隨國民黨來到臺灣擔任空軍教練的日子。寫到末尾,這封信開始變得重複、混亂,
最後戛然而止──這些信紙,或許正是他試圖保留不斷流失的記憶所做的最後努力。
從這封信中,李潔珂發現了她從未認識過的外公「曹崇勤」,而那些她感到陌生、對家族史來說卻無比重要的片段,
就遺落在她血脈的源頭之一──臺灣。因此,她決定在三十一歲這年回到臺灣,
試圖找出外公信中所寫的蛛絲馬跡,以及外婆生前的話語,追尋外公與外婆年輕時的過往,
以及家族的故事,並從文化與歷史中,深入認識臺灣這個既遙遠又親近的「家鄉」。
▌從城市到田野,從山林到海洋,以全身五感認識這座既陌生又無比熟悉的島嶼──臺灣
在這趟旅程中,她不只造訪家人曾居住的城市,探訪仍在臺灣的家族親友,
曾受過專業的植物學訓練的她,也進一步走入臺灣的山林,登上高峰,深入祕境,
也走向海洋與田野,企圖從她熱愛的自然中,用身體感受、探索臺灣這片壯美、神祕、多變而溫柔的土地。
她爬上能高越嶺古道、「黑色奇萊」、水社大山,走進阿里山中的堰塞湖「水漾森林」,
記錄下豐富的植物觀察,也前往臺南曾文溪口的臺江國家公園追尋黑面琵鷺的蹤跡;
她也爬梳各種史料與作品,從郁永河的《裨海紀遊》、前來臺灣研究植物的日本植物學家早田文藏、
《植物獵人的茶盜之旅》的主角蘇格蘭植物學家羅伯.福鈞(Robert Fortune),
到經典環保文學《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再到劉克襄、吳明益等當代自然文學名家,將豐富的知識與歷史編織進這部作品中。
本書結合自然寫作、山岳文學與回憶錄,娓娓道來埋藏在一個典型移民家庭背後的故事,
既是小人物的生命故事,亦是動盪大時代的縮影。書中交織著外公與外婆的人生故事,
以及李潔珂對家族故事、自然環境及自我認同的追索與反思。她從這些人與自然的過去與現在,
爬梳這個家庭、這座島嶼如何走到今日。敘事精煉而情感細膩豐沛的本書,既是關於一個家族的回憶錄,
也是一部近代臺灣小傳,更是一場以自己的全身感官去踏查、感受自身來處的雋永旅程,
也讓生長在臺灣的我們,能再次以嶄新眼光認識這座島嶼的美麗與不凡。
【各界讚譽】
「謎一樣的島嶼,詩一樣的身世──在各種各樣對臺灣這個美麗島嶼的書寫中,終於出現了一本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書。
一個臺英混血的環境歷史學家,從外公留下來的一封謎一般的信,開?了她的尋根之旅。藉此向世人揭露了一個謎一樣的島嶼,
和詩一樣的身世。跳脫了過去一般人對臺灣歷史、文化、生態的觀點,看似遙遠,其實直指核心。」
──小野,千里步道發起人、作家
「作者以一雙有距離感的眼望向臺灣,因為身世和語言的距離,讓筆下的臺灣瀰漫薄薄的霧氣,
但當霧散去時,又如此的清透鮮明、節理透徹。在山林水畔、城市巷弄與鄉鎮阡陌間,
連結了個人的家族史以及臺灣自然、地質與人文的歷史。清晰地點出人是環境的動物,而環境則是人間的明鏡。」
──黃麗如,作家
「一名移民後裔回到臺灣,透過大自然生態的考察,找尋自己的家族歷史,發現臺灣人與這片土地上的生物多樣性的連結,
並在這過程中,找到歸屬感。這是一本有關環境與大自然的書,同時也是一本家族的紀錄,
這個結合提供了一個全新的閱讀體驗。臺灣是一個多元化的移民社會,許多家族的故事也橫跨多國邊界、語言、傳統,
這本書可以啟發讀者,讓我們重新思考家族故事及遺產的定義。」
──吳怡慈 Emily Y. Wu,鬼島之音共同創辦人
「《山與林的深處》是一次精雕細琢的沉思,關於記憶、愛、風景──以及在語言中尋找一個家。
書中的篇章精煉而閃耀著光芒,眷戀地向彼此傾靠;不論是從形式或內容上而言,這都是一本美麗的書,
關於人與人、地方與地方之間的距離,以及如何在他們之間架起橋梁。」
──羅伯特.麥克法倫(Robert Macfarlane),《心向群山》、《大地之下》作者
「我真想像她一樣:李潔珂運用了她的所有感官,包括那個我們大多數人都忽略的感官──內在真我,
去體驗了臺灣的林地、濕原、高山、低地,以及在其中、其上、其下的各種生物。
而透過這本無與倫比的書,她真的帶我抵達了那些所在。」
──傑克.戴維斯(Jack E. Davis),2018年普立茲獎得主
「面對人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一場精妙而充滿力量的探尋,以及一次在暗夜中發光的召喚,喚起一片非凡的風景。」
──梅麗莎.哈里森(Melissa Harrison),作家
「《山與林的深處》踏上一條蜿蜒的道路,穿過山徑,越過樹根,經過琵鷺,走進家族的過往。
在這部富有思想的回憶錄中,李潔珂邀請讀者思考,是什麼讓家鄉成為家鄉?是語言,家族,還是景色?
讀完這本書我滿懷熱忱,迫不及待想知道那些標示出我的過往的每一棵樹的名字。」
──羅雲.荷薩奧.布坎南(Rowan Hisayo Buchanan),作家
「一份對家族美麗而淋漓盡致的致敬,也是一次勇敢而費盡心思,在霧中尋求理解的探尋。」
──艾咪.利普羅特(Amy Liptrot),《逃離之地:我在奧克尼群島的戒癮日記》作者
「雙眼清澄而內心溫暖,《山與林的深處》是一次深刻而誠實的沉思書寫,關於塑造了我們的自然與家族景觀。
李潔珂是位獨具詩意的才女,對於神祕而極美的事物有著高度關心。」
──莎林.泰奧(Sharlene Teo),作家
一部哀悼之作;它將歷史和旅行的線索緊密結合在一起……提供了富美感也親密的視角,
讓人看見一座島及一位作者由大環境與歷史事件所形塑出的樣貌。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在發現祖父零碎而帶有自傳色彩的文字書寫後,環境史博士李潔珂動身前往臺灣島,尋找祖父故事中缺漏的部分,
並試圖重新連絡上遠房親戚。充滿詩意的島嶼之旅和反殖民式開墾在作者對島上動、植物相、自然災害和政治史的描述中躍然紙上。
──《電子文學》(Electric Literature)
作者將植物學家的精準與詩人的眼、耳結合在一起……這是當今探索景觀和身分認同最激動人心的其中一種聲音。
在本書中,作者創造出強而有力的優美文字,用以描述人與他們稱為家的地方之間的連結。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LS)
作者簡介
姓名:李潔珂Jessica J. Lee
作家、環境歷史學家,父親為英國人,母親為台灣人,現居於柏林。出生及成長於加拿大,於英國及加拿大求學,獲英國國王學院學士學位、倫敦大學碩士學位,加拿大約克大學環境史及環境美學博士。曾獲2019年RBC Taylor Prize潛力作家獎。曾著有《轉身:一部游泳回憶錄》(Turning: A Swimming Memoir),本書是她的第二部著作。
文章試閱
臺北夜,我和友人相約吃炒麵和白菜滷當晚餐,某個朋友的朋友介紹夏琳給我認識。她是臺裔美國人,出生在離我母親老家不遠的地方。她有一種我常覺得是自信的超然態度和冷嘲式的幽默感。席間我得知夏琳在臺北長大,當時是一九八ま年代,也就是我家人離臺後幾十年。我被她深深吸引,彷彿她掌握了我們不知道的一切。一部分的我很羨慕她那些年能待在臺灣。我認出她身上那種短暫來去的過客感,我大半輩子都在這樣的轉瞬無常中度過,於不同的國家間往來穿梭,以她而言,就是往返洛杉磯和臺北。她和我一樣,身上也帶著海外生活留下的肢體和語言痕跡,音量、姿勢、小動作、我們這些在別處安家的人總是不由自主地透過言行舉止揭露自我。
夏琳告訴我,雖然她在加州時常登山健行,卻很少探索臺灣的戶外環境。幾天後一個乾爽的早晨,我們便往東踏上旅途。我們打算去基隆山,一座草木濃密、可以俯瞰東北角海岸的山峰。可是一到山城九份,就發現天空烏雲密布,下起毛毛細雨。遊客撐著傘穿過蜿蜒的老街和雨篷,爬上狹窄的階梯走向小吃攤,雨衣閃爍著點點晶亮。我和夏琳拉緊兜帽,邁開大步走過小巷,皮膚經過雨水洗禮變得溫和柔軟。我們在山腳下檢查鞋帶,開始沿著不規則的石階往上爬,看著雨水自山坡傾瀉而下,流向港埠和大海。
半山腰勉強看得見九份山鎮,再過去是基隆曲折的海岸線,遠方則籠罩著雨幕。淡淡的燈光在灰暗的天色下閃爍,海陸邊界染上一層朦朧的塵霧。
我們沿著階梯來到上坡路段,夏琳開始聊起健行完可以去吃哪些美食,像是輕盈鬆軟的芋圓和熱薑湯,還有撒了香菜的花生捲冰淇淋,讓我有點分心。九份因其燈火通明的老街巷弄而廣受遊客歡迎,據說這是宮崎駿電影《神隱少女》的靈感來源。在那個故事中,一個女孩失去親人,自己也去了靈界。
最後一段臺階領著我們穿過山嵐,霧氣濃到看不見彼此的身影。我們徑直踏入雨雲,登上飄著濛濛白霧的山頭,腳下的厚雲將我們與底下的大海隔離開來。東北部是季風的走廊;冬季風雨由東海襲來,掠過這座島嶼。雲層一度將我們輕擁入懷,我和夏琳頂著透骨的寒風站在那裡,什麼也看不見。
一九四九年,外婆與成千上萬名大陸同胞坐船來到位於這座山以西的基隆港。基隆在不斷變化的國家命運中扮演引進的窗口,為一些人帶來毀滅,也為一些人帶來繁榮。一九四五年,國民黨任命陳儀擔任臺灣省行政長官,負責治理相關事務。這座島走過數十年的日本殖民統治和一場許多臺灣人加入日軍的戰爭,有人認為,聲稱臺灣已從日本手中「解放」出來是不夠的。
一九四五年後那段過渡期,來自大陸的中國人與臺灣本土居民間的關係日益緊張,國民黨從中國派出額外軍隊,將無數臺灣人和新來的大陸移民貼上共產主義者標籤,或是監禁,或是處死,沒有警告,也沒有審判。抱持不同政見的人、知識分子和遭控為共產黨間諜的民眾紛紛失蹤,大量屍體在基隆港和臺北的河川上漂流。
臺灣在國民黨統治下歷經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時期,是人類史上第二長的戒嚴令,僅次於敘利亞阿薩德政府。外公和外婆住在臺灣並於空軍服務、擔任公務員這段期間,言論自由依舊受限,直到一九九ま年代才有所改變。
來臺後不久,外婆在臺北的生活就變得有點像例行公事,略為平淡乏味。她繼續在空軍擔任電傳打字機作業員,從電報中提取資訊,解碼訊息。她和其他女同事一起住在大安區的宿舍,閒暇時就到熱門的空軍酒吧打發時間,在美國唱片的樂聲下啜飲威士忌,大多數飛行員都曾到國外受訓,很喜歡這類歌曲。其實外婆偏愛上海流行音樂和情歌,但她很高興能在難得的悠閒夜晚找到一些樂趣。
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二日晚上,大陸局勢發生劇變。國民黨的長江防線淪陷,政府倉皇撤離。共產黨人民解放軍逐步進逼,隔天早上便隨興踏入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宣布接管這座城市。據報導,共產黨未經激烈戰鬥便輕鬆占領南京,為了拍照留下歷史紀錄,幾天後還刻意安排,捏造軍隊浩浩蕩蕩入城的畫面。
南京戰敗的消息經由電傳線路傳到臺北,化為電子捲軸紙帶上的字符。外婆緊抓著訊息,想起母親四個月前在碼頭蹣跚而行的樣子,差點無法呼吸。職員驚慌失措,辦公室一片混亂;外婆不曉得該怎麼辦,只能焦急等待,盼著家人的音訊。
消息終於傳來,外婆的母親擔心她的安全,建議她去香港找阿姨和姨丈。這一次,外婆總算順從母親的意思訂了機票,當週就飛離臺灣。
故事走到這裡,外婆的記憶變得模糊不清;這並不意外,戰爭的動亂本身就是混沌的根源。六十年後,外婆跟我分享自己前往香港的經歷。當時的她常受病痛折磨,雙眼因白內障而蒙上一層薄翳,嘴裡發黃的牙齒也全數脫落。那麼久以前的事,她還記得多少?真正想說的又有多少?
她在沒有告知空軍單位的情況下前往香港,卻發現阿姨已經搬到上海。這個決定令人費解;一個月後,上海烽火連天,國民黨政府於六月慘敗,共產黨解放軍攻下上海。孤悽無依的外婆於九月回到臺北,進入總統府擔任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的祕書,並在不久的將來遇見外公。
我和夏琳搭乘當地的小火車前往望古。望古月臺就座落在寬闊的基隆河步道旁,最近幾天雨勢趨緩,但北部仍籠罩著濛濛薄霧。我們穿著雨衣,覺得自己所向無敵。天燈承載著人們的希冀和願望,從鄰近的十分飄上天空,被風吹滅,慢慢墜入森林。我們沿著南邊的巷弄走,在跨河橋上遠眺;天燈優雅的飛行姿態突然被黑煙打亂,墜落在遠方的風景裡,丘陵間覆蓋著軟趴趴的化學塗層紙,祈願的遺骸散落各處,天燈紙罩和鐵絲纏繞在樹枝上,看起來就像加了裝飾的鳥巢。
我們跟著水聲穿過錯落有致的岩石,行經野芋和杜鵑花叢,穿過東北部溼氣氤氳的森林,尋找瀑布祕境。沿著蜿蜒狹窄的小路走了幾公里後,我們發現一道短小厚實、爬滿苔蘚的階梯,便沿著臺階往下走。雨已經停了,瀑布發出無線電雜訊般的轟鳴,將水霧送入潮溼的世界。臺階盡頭是一條小溪,清水從底下奔流而過。灰窯瀑布從上方懸崖湧出,落入寬闊的碧綠色水潭,激起滾滾水花。我們在平坦的岩石上休息,我脫下衣服,浸入相對溫暖的溪流裡。
之後我們坐在臺階旁看著流動的河水,從中覓得片刻寧謐。偶有一隻翠鳥劃破靜定的風景,鮮豔的橘和藍綠色彩襯著朦朧的白色天光。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我曾到倫敦漢普斯特德荒野公園(Hampstead Heath)內的女性專用池(Ladie’s Pond)進行實地考察,採訪野游的女性,她們常主動跟我分享自己第一次看到翠鳥的經驗。許多人深受翠鳥吸引,覺得這些鳥兒讓她們學會愛這座池塘。可是我去那裡游泳游了好幾年,從未捕捉到牠們的身影。
我看著牠在小溪對岸跳躍盤旋。夏琳循著我的眼神望去,但牠就像閃爍的霓虹燈一樣快速飛走。在遙遠的世界彼端,一個山丘經常蒙上霧白的國度,我終於看見飛翔的翠鳥,忍不住綻出笑容。
我是在和外婆邊錄音邊聊天的過程中,從她的嗓音裡窺見了她和外公早年的生活。
那是一九四九年底,國共內戰結束前不久。週六夜晚,辦公室裡所有女孩相約去跳舞。外婆本來要去找朋友,但拗不過其他人苦苦哀求,只好答應。
大家湧進舞池,隨著音樂盡情搖擺。外婆覺得很尷尬,一個人坐在舞池邊看著她們;與此同時,外公也獨自坐在舞廳另一端。我努力想像害羞的他鼓起勇氣,走過去請外婆跳舞。
「他不太會跳舞,」外婆坦言,「但很風趣。」
外公的話不多,只是側耳聽外婆談論自己,「我很喜歡吃巧克力。」她邊講邊坐下,聊起她的工作、家人和她喜歡做的事。外公一句話也沒說,逕自起身離開。
外婆的朋友都知道他是飛行隊隊長,立刻跑過來問外婆怎麼了。
「我也不知道。」外婆不確定自己是不是做錯或說錯了什麼。她繼續喝著飲料,看朋友在舞池狂歡。
半小時後,外公拿著一大袋形狀各色的綜合巧克力回來,有些是牛軋糖,有些包著焦糖內餡。他說他前一天去海南省出任務,順道買了這些甜食。
他問外婆有沒有想要其他東西?過幾天他要去海外出差,能買的他都很樂意幫忙採購。但外婆懷疑他別有用心,一口回絕。過去幾個月的波折讓她痛苦難當。她的朋友興高采烈地下訂單,請外公幫她們帶羊毛衣料、縫紉工具和糖果。
幾天後,外公返回臺灣,捎來一個小包裹,裡面有幾塊布料,一些給外婆的朋友,還有兩塊是他替外婆挑的。她慌張地告訴他,自己手邊的錢不多,沒辦法買下這些料子。幾個禮拜前,她聽說中國的家人受饑餓所苦,便把母親當初給她的金條裝箱寄回南京。在她看來,外公的慷慨近乎愚蠢。
「而且我不喜歡空軍飛行員,」她脫口而出,「他們沒受過教育,我不想為蠢笨的男人煩心,」接著她又補上一句,「我喜歡銀行家。」
外公搖搖頭,說他不求榮華富貴。接下來幾週,他只要進城就會聯絡外婆,約她吃晚餐。八個月後,一九五ま年,他們舉行了一場簡靜低調的儀式,結為連理。
外公的軍旅生涯使他們夫妻倆經常分隔兩地,幾年相聚,幾年別離。早年我母親還沒出生前,他們住在高雄郊外的岡山,外公在附近的空軍官校擔任教官。房屋是兩層樓的水泥建築,過去曾是日軍宿舍,很容易聽到別家的動靜,他們就這樣在鄰里情感關係緊密的眷村中生活。對外公來說,這種親密感想必再熟悉不過。他把地板漆成酒紅色,點亮居家環境,還在花園裡種了香蕉。但這種前所未有的貧困讓外婆難以適應,怨恨與日俱增。他們以簡單的白米和豆芽菜為食,很少吃肉、豆腐或雞蛋。「這就是為什麼打從我有記憶以來,外婆就不吃豆芽菜。」媽媽說。我笑了起來,腦中浮現出購物中心美食廣場的蒸籠盤、郊區餐廳湯湯水水的快炒料理和溼溼的炒飯。我小時候一直以為華人本來就不吃豆芽,是廚師為了迎合北美口味才加的;事實上,純粹因為外婆內心的憤懣和不滿,家裡餐桌上才總不見豆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