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西元一千年:探險家連結世界,全球化於焉展開
原文書名:The Year 1000: When Explorers Connected the World—and Globalization Began
產品代碼:
9786263351646系列名稱:
歷史與現場系列編號:
BC00313定價:
520元作者:
韓森(Valerie Hansen)譯者:
洪世民頁數:
400頁開數:
14.8x21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413出版日:
20220413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712.3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震撼登場!大膽挑戰既有歷史脈絡,
今日全球化並非肇始於十五世紀末的哥倫布時代,
西元一千年——才是真正全球化的濫觴。
一部真正名副其實的全球史
很多人相信在西元一千年將至的年代,除了少許例外,世上沒什麼重要的文化發展或地緣政治邂逅,相信那時歐洲人還沒去過北美洲、最遠的航海壯舉是維京人侵略不列顛。若是如此,我們要如何解釋出現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馬雅神廟壁畫上的金髮人物呢?維京人是否可能在馬雅的顛峰時期,就找到前往美洲的路呢?
得獎史學家韓森主張西元一千年是世上第一個重要文化交流和探索的時間點。援用近三十年的研究,她提出極具說服力的見解:許多截然不同的社會在那時初次相遇,有的引發衝突,有的促成合作,而當時的情況,令人不寒而慄地想起現今局勢。
如果你讀過賈德•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和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本書是部大膽、挑釁的記述,將讓你重新思考你自以為瞭若指掌、關於現代世界如何成形的一切。那也將立起一面鏡子,反射我們今天經歷的希望和恐懼。
西元一千年啟動的事件是人類演化上的一大關鍵,效應好壞參半。現在我們仍感覺得到那些效應,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西元一千年遺留給後世哪些深遠影響。
引人入勝,一個遙遠的世界卻彷彿就在眼前
韓森教授不但以堅實的證據出色地證明了西元一千年是當今全球化真正的開端,她的生花妙筆帶來迷人的故事,在濃濃的異國風情中,讀著一本史學巨著卻有著環遊世界的經驗與滿足感。
專文導讀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專業推薦
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胡芷嫣|故事 StoryStudio 網站主編
黃春木|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褚縈瑩|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盧省言|師範大學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好評推薦】
《西元一千年》一書,帶領讀者一覽「前全球化」時代新、舊大陸人們汲汲探索的樣貌,並揭示了維京人、中國人、印度人及阿拉伯人,比歐洲人早幾百年便開始的物質與文化交流,特別是以往較少被世人投以足夠關注的宋代泉州及廣州。韓森的博覽群書與妙筆生花,將異文化初接觸的美好時代娓娓道來,為已習慣全球化的我們,帶來許多耳目一新、趣味盎然的新見解。
—— 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韓森以饒富趣味的筆調,透過縱橫五湖四海的人物及商品,向我們展現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本書深刻提醒讀者身處全球化世界應具備的智慧:密切觀察、等待時機,並對陌生事物維持開放的態度。
—— 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世界」的範圍與意義,是依存人們的視野而變動的。人類何時以趨近當今視野看待「世界」,有所聽聞、感受,乃至經歷呢?這是歷史或文明發展的關鍵議題。本書將「全球化」的肇始,從大家熟悉的十五世紀末,往前設定在西元一千年前後,這需要兩個條件支持:一是歐亞非「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產生連結,二是各區域的互動網絡及其方式,為後世全球化發展奠基,或存在深遠影響。這樣的「翻案」,成功嗎?本書嘗試提供了充分的論述與證據。
—— 黃春木|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我們以為現在交通便利,才能讓病毒無遠弗屆地釀成疫情時代,沒想到遠在一千年前的中世紀,各大陸的人們早就跨洲交流來互通有無,在經濟和文化上形成多條傳播鏈,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遠在天邊的人們相互競爭。讀了這本好書,我們會對人與人的連結有全新的看法!
—— 黃貞祥|「Gene思書齋」版主
本書挑戰一四九二年作為全球史關鍵轉折的說法,主張早在西元一千年,美洲已與歐亞非大陸透過貿易及殖民相連,而十五世紀的歐洲航海家,只是加入一張既有的綿密網絡。韓森將全球化的動力,從歐洲人身上拆解至世界各個角落。他從維京人在格陵蘭的殖民地出發,途經馬雅的奇琴伊察城邦、密西西比河的卡霍基亞;拼湊出東歐、中亞與跨撒哈拉沙漠的奴隸供應鏈,描繪它如何流向西元一千年時富庶的伊斯蘭文明中心巴格達;而東南亞的吳哥王朝又如何供應中國市場源源不絕的芳香物需求。帶領讀者繞西元一千年的地球一圈,令人目眩神迷。
── 褚縈瑩|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各界讚辭】
韓森的《西元一千年》帶領我們以全新的眼光觀察世界。如果你以為在中世紀時期,地圖上有人居住的地與地之間沒什麼聯繫,這本書將以最能刺激思考的方式導正你。韓森出色地證明,在那個很久以前、甫開始全球化的世界,農作物、宗教、奴隸,以及其他更多事物的流動,深深影響了遠至非洲與中美洲的世界」
──芮納•米德(Rana Mitter),著有《被遺忘的盟友》
帶領讀者展開一場全球冒險……以諾斯人、馬雅人、非洲人、中國人、阿拉伯及更多民族為焦點,本書呈現他們是如何共赴戰爭與和平、交流經濟與文化、深刻塑造未來的世界。讀來生動活潑、處處驚奇,《西元一千年》以值得留心的方式訴說我們全球化的現在。
──喬安•弗里曼(Joanne B. Freeman),著有《光榮事務》及《血之地》
世界連結的歷史比教科書告訴你的久遠,至少早了整整一千年:黃金與香料、武士、奴隸和信仰的連結。韓森梳理了中國市場、巴格達的財富、馬雅神廟壁畫的奇異金髮人,以及俄羅斯河流上的維京人之間罕為人知的連結──一部一絲不苟但平易近人、名副其實的全球歷史。
──邁可•派伊(Michael Pye),著有《世界的邊緣》
由一千年前的航海員、商人、朝聖者、男男女女共同參與的一場盛大的環球旅行。故事大膽而引人入勝,讚頌多元差異,也讚頌願意接受不熟悉的態度。
──阿芮柔•阿薩德(Arezou Azad),牛津大學資深研究員及柏林自由大學宏博研究員
不同凡響……韓森引領我們穿越非洲帝國與中美洲的交流、沿著絲路前往歐洲,上船跟著多種民族的水手橫越印度洋,或跟著維京人順窩瓦河來到拜占庭。不只是全球貿易史,這是一篇人類相遇的故事;那是一顆相互連結的中世紀星球,來自它每一個角落的花絮和聲音,讓故事栩栩如生。
──奈爾•格林(Nile Green),著有《蘇非主義:一部全球史》
援用來自美洲、非洲、亞洲和歐洲的尖端考古學研究,韓森給了我們一部可讀性極高的記述:早在哥倫布之前,全球各地就連結在一起了。她提出,聯繫變快變複雜,向來會帶來挑戰也帶來機會;在我們努力與現代全球化的種種意涵搏鬥之際,這是彌足珍貴的見解。
──凱薩琳•霍姆斯(Catherine Holmes)和娜歐蜜•史坦頓(Naomi Standen),《全球中世紀》編輯
獨一無二地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第一手實地調查,以及遙遠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的精深研究。另外,這些積極主動的學術活動更結合一種新假說極具說服力的論據:關於全球化起源的假說,與我們這個時代密不可分的主題。
──梅維恆(Victor H. Mair),《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編輯
韓森書寫了西元一千年前後人類、商品、宗教和思想的流動,闡明全球化不是新的概念,而對於不熟悉的挑戰持開放態度的文明,會是欣欣向榮的文明。這個故事,沒有人說得比她更好。
──史都華•史瓦茨(Stuart B. Schwartz),著有《全都得救》
適時證明全球有起始點,也有一段漫長的歷史。自古以來,那無不與交流、競爭和剝削關係密切……韓森在生氣勃勃的四百頁中提供了深刻的紋理,讓一個年代躍然紙上。
──保羅•弗里曼(Paul Freeman),著有《出自東方》
豐富而迷人……優遊於橫跨六大陸的海洋與陸地,韓森找出令人意外而興奮的連結,證明全球化絕非我們這個時代才有的新東西。
──大衛•阿布拉菲雅(David Abulafia),著有《人類的發現》及《偉大的海》
「在世界重新連結的時刻,一場穿梭種種人類社會的旅行……在人類史上一個突出的時刻,男男女女往西橫渡狂暴的大西洋,在美洲大陸遇見同胞的時刻,檢視世界文化之弧。於是,一個令人神魂顛倒、述說人類有能力建立連結、傳播、貿易與適應的故事,於焉而生。」
──威廉•戈茲曼(William N. Goetzmann),著有《金融創造文明》
引人入勝,讓一個遙遠的世界感覺就在眼前。
──法蘭西絲卡•崔維拉托(Francesca Trivellato),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歷史學系安德魯•梅隆教授
充滿驚奇,令人大開眼界。韓森訴說了一個豐富又迷人的故事:一千年前諸多相距遙遠的社會,是如何以形形色色的方式建立連結……精湛的學術巨著。
──利雅卡特•艾哈邁德(Liaquat Ahamed),著有《金融之王》
韓森帶領我們回到一千年前,展開一趟風馳電掣、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的環遊世界之旅,從維京人的長船到駱駝商隊都不放過……以為全球化是新東西的人一定要讀這本書!
──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著有《西方憑什麼》
文字優美、研究周延……一場旋風般的環球旅行,挑戰地球是直到最近才超連結的觀念。──莎拉•帕卡克(Sarah Parcak),著有《我從太空考古》
歐洲中世紀」的謎團在這部刺激思考的紀錄的洋流與信風中解開了……有事實為後盾、引人入勝的理論活潑生動,韓森的大作呈現出一個物品、思想、人、動物與知識技能不斷流動的世界。
──芭芭拉•羅森韋因(Barbara H. Rosenwein),著有《中世紀簡史》及《感覺世代》
韓森不僅對西元一千年的世界塑造了獨創且條理分明的觀點──這本身就是偉大的學術成就──還以清楚、具體、令人著迷的敘事描述,讓每一名讀者都讀得愉快又深受啟發。
──R. I. 摩爾(R. I. Moore),著有《第一場歐洲革命》及《討伐異教徒》
令人心滿意足。──《科克斯書評》
震撼登場!大膽挑戰既有歷史脈絡,
今日全球化並非肇始於十五世紀末的哥倫布時代,
西元一千年——才是真正全球化的濫觴。
一部真正名副其實的全球史
很多人相信在西元一千年將至的年代,除了少許例外,世上沒什麼重要的文化發展或地緣政治邂逅,相信那時歐洲人還沒去過北美洲、最遠的航海壯舉是維京人侵略不列顛。若是如此,我們要如何解釋出現在墨西哥奇琴伊察馬雅神廟壁畫上的金髮人物呢?維京人是否可能在馬雅的顛峰時期,就找到前往美洲的路呢?
得獎史學家韓森主張西元一千年是世上第一個重要文化交流和探索的時間點。援用近三十年的研究,她提出極具說服力的見解:許多截然不同的社會在那時初次相遇,有的引發衝突,有的促成合作,而當時的情況,令人不寒而慄地想起現今局勢。
如果你讀過賈德•戴蒙的《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和哈拉瑞的《人類大歷史》,本書是部大膽、挑釁的記述,將讓你重新思考你自以為瞭若指掌、關於現代世界如何成形的一切。那也將立起一面鏡子,反射我們今天經歷的希望和恐懼。
西元一千年啟動的事件是人類演化上的一大關鍵,效應好壞參半。現在我們仍感覺得到那些效應,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西元一千年遺留給後世哪些深遠影響。
引人入勝,一個遙遠的世界卻彷彿就在眼前
韓森教授不但以堅實的證據出色地證明了西元一千年是當今全球化真正的開端,她的生花妙筆帶來迷人的故事,在濃濃的異國風情中,讀著一本史學巨著卻有著環遊世界的經驗與滿足感。
專文導讀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專業推薦
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胡川安|中央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胡芷嫣|故事 StoryStudio 網站主編
黃春木|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褚縈瑩|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盧省言|師範大學歷史系專案助理教授
【好評推薦】
《西元一千年》一書,帶領讀者一覽「前全球化」時代新、舊大陸人們汲汲探索的樣貌,並揭示了維京人、中國人、印度人及阿拉伯人,比歐洲人早幾百年便開始的物質與文化交流,特別是以往較少被世人投以足夠關注的宋代泉州及廣州。韓森的博覽群書與妙筆生花,將異文化初接觸的美好時代娓娓道來,為已習慣全球化的我們,帶來許多耳目一新、趣味盎然的新見解。
—— 李毓中|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韓森以饒富趣味的筆調,透過縱橫五湖四海的人物及商品,向我們展現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本書深刻提醒讀者身處全球化世界應具備的智慧:密切觀察、等待時機,並對陌生事物維持開放的態度。
—— 林美香|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世界」的範圍與意義,是依存人們的視野而變動的。人類何時以趨近當今視野看待「世界」,有所聽聞、感受,乃至經歷呢?這是歷史或文明發展的關鍵議題。本書將「全球化」的肇始,從大家熟悉的十五世紀末,往前設定在西元一千年前後,這需要兩個條件支持:一是歐亞非「舊」大陸與美洲「新」大陸產生連結,二是各區域的互動網絡及其方式,為後世全球化發展奠基,或存在深遠影響。這樣的「翻案」,成功嗎?本書嘗試提供了充分的論述與證據。
—— 黃春木|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我們以為現在交通便利,才能讓病毒無遠弗屆地釀成疫情時代,沒想到遠在一千年前的中世紀,各大陸的人們早就跨洲交流來互通有無,在經濟和文化上形成多條傳播鏈,甚至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和遠在天邊的人們相互競爭。讀了這本好書,我們會對人與人的連結有全新的看法!
—— 黃貞祥|「Gene思書齋」版主
本書挑戰一四九二年作為全球史關鍵轉折的說法,主張早在西元一千年,美洲已與歐亞非大陸透過貿易及殖民相連,而十五世紀的歐洲航海家,只是加入一張既有的綿密網絡。韓森將全球化的動力,從歐洲人身上拆解至世界各個角落。他從維京人在格陵蘭的殖民地出發,途經馬雅的奇琴伊察城邦、密西西比河的卡霍基亞;拼湊出東歐、中亞與跨撒哈拉沙漠的奴隸供應鏈,描繪它如何流向西元一千年時富庶的伊斯蘭文明中心巴格達;而東南亞的吳哥王朝又如何供應中國市場源源不絕的芳香物需求。帶領讀者繞西元一千年的地球一圈,令人目眩神迷。
── 褚縈瑩|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各界讚辭】
韓森的《西元一千年》帶領我們以全新的眼光觀察世界。如果你以為在中世紀時期,地圖上有人居住的地與地之間沒什麼聯繫,這本書將以最能刺激思考的方式導正你。韓森出色地證明,在那個很久以前、甫開始全球化的世界,農作物、宗教、奴隸,以及其他更多事物的流動,深深影響了遠至非洲與中美洲的世界」
──芮納•米德(Rana Mitter),著有《被遺忘的盟友》
帶領讀者展開一場全球冒險……以諾斯人、馬雅人、非洲人、中國人、阿拉伯及更多民族為焦點,本書呈現他們是如何共赴戰爭與和平、交流經濟與文化、深刻塑造未來的世界。讀來生動活潑、處處驚奇,《西元一千年》以值得留心的方式訴說我們全球化的現在。
──喬安•弗里曼(Joanne B. Freeman),著有《光榮事務》及《血之地》
世界連結的歷史比教科書告訴你的久遠,至少早了整整一千年:黃金與香料、武士、奴隸和信仰的連結。韓森梳理了中國市場、巴格達的財富、馬雅神廟壁畫的奇異金髮人,以及俄羅斯河流上的維京人之間罕為人知的連結──一部一絲不苟但平易近人、名副其實的全球歷史。
──邁可•派伊(Michael Pye),著有《世界的邊緣》
由一千年前的航海員、商人、朝聖者、男男女女共同參與的一場盛大的環球旅行。故事大膽而引人入勝,讚頌多元差異,也讚頌願意接受不熟悉的態度。
──阿芮柔•阿薩德(Arezou Azad),牛津大學資深研究員及柏林自由大學宏博研究員
不同凡響……韓森引領我們穿越非洲帝國與中美洲的交流、沿著絲路前往歐洲,上船跟著多種民族的水手橫越印度洋,或跟著維京人順窩瓦河來到拜占庭。不只是全球貿易史,這是一篇人類相遇的故事;那是一顆相互連結的中世紀星球,來自它每一個角落的花絮和聲音,讓故事栩栩如生。
──奈爾•格林(Nile Green),著有《蘇非主義:一部全球史》
援用來自美洲、非洲、亞洲和歐洲的尖端考古學研究,韓森給了我們一部可讀性極高的記述:早在哥倫布之前,全球各地就連結在一起了。她提出,聯繫變快變複雜,向來會帶來挑戰也帶來機會;在我們努力與現代全球化的種種意涵搏鬥之際,這是彌足珍貴的見解。
──凱薩琳•霍姆斯(Catherine Holmes)和娜歐蜜•史坦頓(Naomi Standen),《全球中世紀》編輯
獨一無二地融合了世界各地的第一手實地調查,以及遙遠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的精深研究。另外,這些積極主動的學術活動更結合一種新假說極具說服力的論據:關於全球化起源的假說,與我們這個時代密不可分的主題。
──梅維恆(Victor H. Mair),《哥倫比亞中國文學史》編輯
韓森書寫了西元一千年前後人類、商品、宗教和思想的流動,闡明全球化不是新的概念,而對於不熟悉的挑戰持開放態度的文明,會是欣欣向榮的文明。這個故事,沒有人說得比她更好。
──史都華•史瓦茨(Stuart B. Schwartz),著有《全都得救》
適時證明全球有起始點,也有一段漫長的歷史。自古以來,那無不與交流、競爭和剝削關係密切……韓森在生氣勃勃的四百頁中提供了深刻的紋理,讓一個年代躍然紙上。
──保羅•弗里曼(Paul Freeman),著有《出自東方》
豐富而迷人……優遊於橫跨六大陸的海洋與陸地,韓森找出令人意外而興奮的連結,證明全球化絕非我們這個時代才有的新東西。
──大衛•阿布拉菲雅(David Abulafia),著有《人類的發現》及《偉大的海》
「在世界重新連結的時刻,一場穿梭種種人類社會的旅行……在人類史上一個突出的時刻,男男女女往西橫渡狂暴的大西洋,在美洲大陸遇見同胞的時刻,檢視世界文化之弧。於是,一個令人神魂顛倒、述說人類有能力建立連結、傳播、貿易與適應的故事,於焉而生。」
──威廉•戈茲曼(William N. Goetzmann),著有《金融創造文明》
引人入勝,讓一個遙遠的世界感覺就在眼前。
──法蘭西絲卡•崔維拉托(Francesca Trivellato),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歷史學系安德魯•梅隆教授
充滿驚奇,令人大開眼界。韓森訴說了一個豐富又迷人的故事:一千年前諸多相距遙遠的社會,是如何以形形色色的方式建立連結……精湛的學術巨著。
──利雅卡特•艾哈邁德(Liaquat Ahamed),著有《金融之王》
韓森帶領我們回到一千年前,展開一趟風馳電掣、兼具知識性和娛樂性的環遊世界之旅,從維京人的長船到駱駝商隊都不放過……以為全球化是新東西的人一定要讀這本書!
──伊安•摩里士(Ian Morris),著有《西方憑什麼》
文字優美、研究周延……一場旋風般的環球旅行,挑戰地球是直到最近才超連結的觀念。──莎拉•帕卡克(Sarah Parcak),著有《我從太空考古》
歐洲中世紀」的謎團在這部刺激思考的紀錄的洋流與信風中解開了……有事實為後盾、引人入勝的理論活潑生動,韓森的大作呈現出一個物品、思想、人、動物與知識技能不斷流動的世界。
──芭芭拉•羅森韋因(Barbara H. Rosenwein),著有《中世紀簡史》及《感覺世代》
韓森不僅對西元一千年的世界塑造了獨創且條理分明的觀點──這本身就是偉大的學術成就──還以清楚、具體、令人著迷的敘事描述,讓每一名讀者都讀得愉快又深受啟發。
──R. I. 摩爾(R. I. Moore),著有《第一場歐洲革命》及《討伐異教徒》
令人心滿意足。──《科克斯書評》
作者簡介
韓森(Valerie Hansen)
是耶魯大學歷史系史丹利伍德沃德教授(Stanley Woodward Professor),教中國及世界史。身為造詣深厚的學者及作者,為了《西元一千年》這本書,她遠赴近二十國旅行進行研究調查。另著有《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The Silk Road:A New History)及《開放的帝國》(The Open Empire)。
譯者簡介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獎,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大盜、英雄與革命者之路》、《伊斯蘭啟蒙運動》、《如何「無所事事」》等。
書籍目錄
寫在前面
序言
第一章 西元一千年的世界
第二章 往西走吧,維京少年
第三章 西元一千年的泛美公路
第四章 歐洲的奴隸
第五章 世界最富有的人
第六章 中亞一分為二
第七章 意外的旅程
第八章 世上全球化最深的地方
後記
致謝
深入學習
註釋
推薦序/導讀/自序
交流與交換創造相互連結的世界
近年來論述全球史的作品備受重視。所謂全球史的著作,重點就在討論全球化的歷史,一般而言,也都聚焦在哥倫布試探新航路,成功到達美洲的那一刻之後。這個關鍵性的時間點在一四九二年,接近十五世紀的終了。韓森的新書《西元一千年:探險家連結世界,全球化於焉展開》認為全球化肇始時間點的認定應該往前挪移個五百年,挪移到西元一千年左右。
韓森的主張有沒有道理呢?不妨先來檢討一下全球化是怎麼一回事吧!
全球化的前提就是地球上的人相互之間存在著交流和交換的關係。透過交流和交換,地球上的全體人類形成一個「相互連結的世界」(Connected World),透過種種連結,影響彼此的生活。交流和交換的內容,大致可以概括成物質、人身與訊息三大範疇。物質的交換靠商業;人身的交換靠旅行;訊息的交換在我們的時代很容易進行,但是在古代若非靠口耳相傳,就是憑藉書信往來,其實也就依附於人身的交換。
不過,交流與交換如果只在小地方發生,只在有限的範圍進行,那就與全球化關係有限了。必須是整個地球上的不特定地點與地點之間,都能有交換與交流,才能讓地球上的人們共享一個「相互連結的世界」,那時候(正好也就是我們生存的年代)全球化也就徹底完成了。
一般的論著都說十五世紀末是全球化的開始,因為大家都觀察到:哥倫布展開的地理大發現擴大了交流與交換的機會。比如說,美洲原生種植物的煙草、玉米、番薯和花生被傳播到中國,提供中國人有別於以往的生活物資,大幅度改變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而美洲原來沒有馬,也沒有豬,哥倫布時代以後都有了。因此十五世紀末以後發生的全球物種傳播就被稱作「哥倫布大交換」。至於交通讓旅行更方便、貿易更發達,那也就毋庸置喙了。
嚴格而言,哥倫布掀起的種種現象應該說是全球化加速進行的開始――在過去的五百多年間,全球化的腳步一天快過一天,而在上個世紀末以來,全球居民可以說已達聲息相聞、休戚與共的境地。既然一四九二年左右只是全球化加速前進的起始點,那麼在那以前已經存在有全球化現象也就理所當然了。的確如此。與其他人互動本來就是人類的天性,只是交通與通訊能力限制了交流與交換的程度。不過人類不斷在各個方面進步,從而交流與交換也就直接跟著擴大,這種發展的方向就是走向全球化。哥倫布以後的全球化現象相對容易觀察,但是韓森發現從西元一千年左右算起,往下接續到哥倫布的這一段期間,全球化的現象也相當明顯。西元一千年以後的全球化歷史,由一批特別的人群去實現。如同本書標題的第二部分所見,韓森認為在西元一千年左右,連結世界的是「探險家」――要錢不要命的商人、弘法傳道的宗教導師、征戰四方的匪徒或勇士,以及好奇無畏的大冒險家。
韓森做了很深入的研究,並且也做了非常細膩精緻的鋪陳。以下我們就隨意談一談書內涉及的內容。
她從西元一千年前後幾年的時間,理出來若干「共時性」(synchronicity)很強的史實。例如:一○○六年,宋遼澶淵之盟成立的下一年,中亞突厥人建立的喀喇汗國攻陷喀什噶爾(Kashgar),開啟了新疆伊斯蘭化的契機。而幾乎在同一時間,有一支原本居在北歐的諾斯人闖入了位在現今加拿大東端的紐芬蘭島。這種人群的區域擴張,在西元一千年前後最為顯著。韓森也提醒讀者,西元一千年的全球化使世界大型宗教拓展進入新的地區。在基督教來到東歐和北歐的同時,伊斯蘭也進入西非和中亞。影響當今世界的許多要素,就是在這時候發生的,而不是要等到十五世紀末以後才造成。
本書各章就以西元一千年為中心,或者以那個時刻為出發點往較後面的時間探索。韓森把整個地球上的故事都帶進來考察,先講北歐人(維京人、斯堪地那維亞人、冰島人或者說諾斯人)的冒險與移動。這類活動當然產生交流。讀者無疑馬上會想到:一千年左右的故事,有資料可以當證據證明其為真嗎?文字文獻的確十分有限,韓森因此大施法力,利用傳說故事、考古證據,重建當地的歷史,也向讀者展示曾經有過交流的物質證據。韓森同時提供簡潔的歷史背景,因此讀者在觀看交流之外,也順便可以深度地接觸到北歐、美洲與俄羅斯的人文知識。例如她對馬雅聚落奇琴伊察(Chichen Itza)的描述,就讓讀者知道它是西元一千年左右美洲最大的城市,而時下還吸引摩肩接踵的觀光客。特別是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及九月二十一日這兩天,在主要景點卡斯蒂猶金字塔:
下午三點左右,陽光在金字塔北面形成的陰影,會連成一條蛇的圖像。之後一個小時,蛇的身體會繼續延長,最後接上位於階梯底部的石造蛇首,完成這場一千年前精心設計的光影秀。
這樣活靈活現的描寫,彌補了閱讀異文化的陌生感,也是本書讀起來趣味橫生的優點所在。
講俄羅斯,很大的篇幅會連接到東歐洲天主教(希臘正教)的歷史,想像起來也還不至於陌生。但是講到非洲,講到東非津芝人(Zanj)精彩的故事、講到西非馬利(Mali)國王的富有,說他「堪稱當時世界最富有的人」,都令人眼光為之一亮。非洲其實物產豐饒,外來者頻繁前來買賣商品,而內陸貿易也相當活絡。宋朝人早從阿拉伯商人口中聽聞過東非的事,因此一二二五年趙汝适的《諸蕃志》才能寫下:
崑崙層期國,在西南海上,連接大海島。……土產大象牙、犀角。……多野人,身如黑漆、虯髮。誘以食而擒之,轉賣與大食國為奴,獲價甚厚。
「層期」就是上面所說的「津芝」。相對於中國,東非的確在西南方位,而東非南端海上有真的有一座大島馬達加斯加。東非盛產象牙和犀牛角,也產黃金。還有,早在西方人來到之前,阿拉伯人就已經在販賣非洲人口。這也證明不必等到哥倫布,「全球化」早已登場!
看過美洲、東歐與非洲,韓森把焦點轉向陸上與海洋的亞洲,而把最後一章留給中國。其實,如果你還沒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你可以從第八章〈世上全球化最深的地方〉讀起。這一章講中國北宋(九六○∼一一二七)與南宋(一一二七∼一二七九),以及隨後的元朝(一二七九∼一三六八)。這一個領域也正是韓森的專長所在,我們讀起來也會有一份親切感。
雖然以全球的同時段歷史為觀察對象的作品不是到韓森寫這本書才出現,但是她照顧到的面向實在豐富,拿來鋪陳的史事也經過恰當地挑選。例如她在第六章〈中亞一分為二〉中,以一個特殊政權「伽色尼王朝」的歷史來說明伊斯蘭與佛教在中亞的爭衡,就很精到。宋代文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一書中為「伽色尼王朝」立了一個專條,稱這個國家為吉慈尼。該政權的創立者其實是歷史上第一位採用「蘇丹」(sultan)作為稱號的統治者,時間就在一○○二年。那之後,穆斯林領袖才紛紛使用這個稱號,一直用到今天。
再說一句:韓森不只照顧陸地上的活動空間,她還觀察了人類在三大洋上的活動!不過,其間的精采,還是請讀者自己來挖掘吧!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陳國棟
2022年02月22日
文章試閱
序 言
街上擠滿顧客,盡情選購來自斯里蘭卡的珍珠項鍊、非洲象牙刻的飾品、加了西藏和索馬利亞安定劑保存的香水、波羅的海琥珀精心製成的小瓶子、各種各樣的香木做成的家具。空氣中彌漫著各種外國薰香的味道。街角一家店販售昂貴的高技術產品,以及為在地消費者調整、修改過的品項。視節日而定,會有印度教徒、穆斯林或佛教參拜者加入人群。稍晚,當你順道拜訪某位友人的住處,她端來一杯冷飲,散發獨特香氣。那一家人向你炫耀他們新添購的東西:一張爪哇檀香木製成的精美桌子,展示著一支精雕細琢的犀牛角。那些小擺設看來大都是進口的,印證了你的朋友與世界接軌的品味。
這座城市與遠方有那麼多連結,聽來像是重要的現代大都會,實則是中國城市泉州在西元一千年時的風貌。位於中國沿海上海與香港的中點,直接面向台灣,泉州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富裕大港。
街上所有待售商品都是當時常見的貨物。之前數百年,中國人就已經從現今爪哇和印度等地進口檀香之類的沉香木、從阿拉伯半島進口沒藥(myrrh)和乳香(frankincense)等芳香樹脂了。中國人會點燃進口的薰香來使香氣繚繞,會用進口芳香物薰過衣物使之芬芳宜人,還會用進口的香料給藥物、飲品、湯和糕餅增添風味。
這些進口商品有強勁的出口貿易作後盾,而技術最繁複的中國產品是高溫窯燒的陶器。中東陶器是低成本的競爭對手,上了仿造的釉料來模擬中國陶瓷表面的光澤,但燒製的溫度沒有那麼高。隨著新路線開闢,原為本國人唯一供應商的工匠赫然發現自己要跟地球另一邊的製造者爭奪市占率。
西元一千年是全球化的濫觴。貿易路線在這時於世界各地成形,讓商品、技術、宗教、人民離開家鄉,前往新地。隨之產生的變化極為深刻,連市井小民也深受影響。
在西元一千年──或一千年前後,考古學家目前只能這樣判定──維京探險者離開斯堪地那維亞的家園,越過北大西洋,抵達加拿大東北部沿海的紐芬蘭島(Newfoundland)──之前從來沒有歐洲人來過的區域。(自一萬多年前西伯利亞一波移民進入美洲西岸,就沒有人再跨進美洲大陸了。)這群維京人將既有橫跨美洲的貿易路線與歐洲、亞洲、非洲(後文將簡稱「歐亞非大陸」)的貿易路線連結起來。世界史上第一次,一件物品或一個口信可以一路環遊世界。
除了諾斯人(Norse) 外,西元一千年的其他要角──中國人、印度人、阿拉伯人──都不是歐洲人。常用航海路線中,最長的一條連接了中國和瀕臨波斯灣的阿曼(Oman)和巴斯拉(Basra)城,後者也是最靠近巴格達的港口。這條波斯灣─中國路線也結合了兩條朝聖之路:一條讓人在中國的穆斯林前往麥加;一條供東非教徒朝覲。大部分的船隻是從阿拉伯半島駛往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不過也有一些貨物繼續往非洲東岸港口前進。
西元一千年時的全球化動力包含北歐的維京人,以及美洲、非洲、中國和中東的居民。以貨易貨,換來他們前所未見的商品,這些探險者開啟了陸地和海上的路線,畫下全球化真正的開端。這些商人和航海員開闢的新路徑讓多個王國和帝國彼此接觸,使貨品、人民、微生物和思想移入新的地區。世界不同區域在那時第一次觸碰彼此,今日的全球化世界便是最終的成果。
誠然,羅馬、印度、中國等地的居民早在西元一千年以前就知道有其他社會存在。據大量文獻記載,西元一世紀即有一條海上路線連繫羅馬帝國和印度南部西岸,只是貿易後來絕跡了。反觀西元五百年左右建立的陸上及海上絲路,在印度、中國、東南亞國家之間創造了持久的文化與貿易連結,到一千年時仍在沿用。不過,這兩大貿易網固然發達,卻只占世界的一小部分,是直到西元一千年發生的區域擴張才影響了整個地球。
當然,這不是現今觀念的全球化。當時一般人無法遠赴他地旅行,也無法隨意在商店裡購買來自任一國家的商品。
然而,西元一千年左右發生的變化卻構築成最基本的全球化。一地發生之事深刻影響其他遙遠地區的居民。新的路線把全球不同地區串連起來,貨品、民眾、宗教紛紛沿著這些路線前進。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巴格達、開羅等城市持續需要奴隸,迫使數百萬非洲人、東歐人、中亞人大舉遷徙──比橫渡大西洋的奴隸交易早了數百年。
就連從未離開家的人也深受全球化影響。一旦某位統治者改宗──西元一千年前後有多位統治者如此──許多臣民也會改採新的信仰。東南亞陸地和島嶼的居民放棄傳統職業,全力為中國消費者(包括富有和貧窮的)供應香料和沉香木。隨著外國商人愈賺愈多,本地生意人卻血本無歸,世界第一波反全球化的暴動和打倒新富豪的攻擊行動在開羅、君士坦丁堡及廣州等城市爆發。
西元一千年左右究竟有多少貨物和民眾在世界各地流動,那時殘存至今的資料並未提供確切數據,因此我們必須密切關注其他種類的證據。我們將在不同路線追蹤貨物,看看有哪些類型的人物和資訊跟在後頭。我們對親筆寫下遊記的人感興趣,也會關心其他把聽聞之事記錄下來的人,因為他們正是世界在西元一千年之後發生巨變的首要目擊證人。
在哥倫布橫渡中大西洋之後,全球貨物和民眾旅行的路線,仍有幾條是西元一千年時的交流所開拓的。但西元一千年的世界在幾個重要的面向與一四九二年截然不同。首先,西元一千年時相遇的旅人,彼此的技術發展相差無幾──不同於一四九二年,火器槍砲讓歐洲人幾乎所向披靡。
西元一千年時,世界的要角也不一樣。中國、中東等地繁榮興盛,其他地方──特別是歐洲──則相當落後。事實上,西元一千年的世界跟我們今天的世界相當類似,中國人、阿拉伯人和美洲人都是歐洲人的勁敵。
西元一千年啟動的事件是人類演化上的一大關鍵,效應好壞參半。接連迸發的全球路線促成受孕與感染、知識豐富與文化分裂、新技術的傳播與傳統技藝的滅絕。那些路線既鼓勵友愛,也助長衝突;它們開拓了一些人的視野,讓他們看到之前從未瞥見的可能性,但也致使那些無力抵擋霸權的人民迅速淪為附庸。
這本書率先承認這些是「全球化」事件。 全球化一定有輸有贏,在世界徹底改變的西元一千年也不例外。現在我們仍感覺得到那些效應,所以我們必須了解西元一千年遺留給後世哪些深遠的影響。
這個故事乍看下熟悉得很,但一回到西元一千年,我們便會了解場景的差異有多懸殊。最明顯的差別是工業化尚未發生。當時沒有蒸汽,沒有電。動力來自人力、獸力、水力和風力。
那時的政治單位也不一樣:戰團(warband)、部落、王國、帝國。沒有一個是可以強迫所有公民納稅服兵役的民族國家(民族國家要到十九世紀才成形)。
這本書也解釋了當時是誰發展了世界主要區域的網絡,這些網絡又是如何變得環環相扣。隨著不同區域的居民在西元一千年前後開始互相接觸,他們為下個階段的全球化搭建了舞台──也就是十六世紀,歐洲人改造既有網絡來迎合自身利益的時候。但全球化不是歐洲人發明的。他們只是變更、擴增原本就有的東西。假如當時全球化不是早已開始,歐洲人就無法那麼快滲透那麼多地區。
全球化總是引人擔憂:一旦人們了解這個星球不是只有自己存在,他們就面臨新的危險。第一次經歷全球化的民眾必須擬訂策略,而他們會從不同的有利位置做這件事。
當個人遭遇不熟悉的民族──這在西元一千年前後的世界比比皆是──他們會評估風險:這些陌生人會殺掉他們嗎?會俘虜他們嗎?他們必須判斷相對實力:如果大打出手,誰會贏?誰的技術發展比較好?萬一這群陌生人懂得讀寫怎麼辦?個人必須做出合理的因應之道,而他們的決定有許多值得我們警惕或學習之處。
有些反應倉促而思慮不周:例如維京人有時會趁原住民熟睡時加以殺害,雙方甚至連一句話都還沒機會講。
有些則是自然反應,老實說挺古怪的。當美洲原住民攻擊某個維京殖民地、諾斯人領袖下令撤退時,一個名叫弗蕾蒂絲(Freydis)、個性好強的孕婦沒跟上男性同伴。她發現自己得獨自面對一群原住民勇士。她剝開上衣、露出乳房,拿劍「拍了拍」。 美洲原住民嚇壞了,隨即如鳥獸散──如果我們相信「傳奇」(saga) 所述的話。
西元一千年時也有較具啟發性的反應:有些勇者克服恐懼,放膽接觸從未見過的民族。雙方建立貿易關係。
往往,天然資源最稀少的地區,居民最終會輸出當奴隸。世界各地的奴隸來自許多地區,而非只限一地。最富裕的城市中心會從較貧窮的地區進口奴隸:西非及東非、中亞、北歐、東歐等除了人力沒什麼出口商品的區域。(英文「奴隸」(slave)一詞實源於「斯拉夫人」(Slav),就是因為有眾多奴隸來自東歐。)
沒東西可供交易的人,有時會成為傑出的掮客。這些人對於開創新的貿易路線至關重要。出乎意料的是,有些時候,本身社會技術較落後的人民,因為能更快消化吸收新知,也能打敗技術較優異的人民。
要迅速推動社會進步,有一招是改信其他高度發展社會的宗教,這個決定的出發點未必是信仰。一位住在今烏克蘭地區的統治者(名叫弗拉基米爾王子﹝Prince Vladimir﹞)渴望讓王國更加強大,於是想以鄰國為榜樣。一如其他許多君主,他選擇了一種最有機會鞏固權力並與強大鄰居結盟的宗教。弗拉基米爾王子的主要資訊來源是他派往各國拜會統治者的使者。像間諜一般打聽消息,他們回報了鄰國的狀況。
弗拉基米爾王子從非常短的選單裡挑了基督教,確切地說是拜占庭帝國信奉的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他權衡了猶太教、伊斯蘭、羅馬天主教和拜占庭東正教的利弊得失。他拒絕猶太教是因為猶太人已失去耶路撒冷;劃掉伊斯蘭是因為那禁酒。他也捨棄羅馬天主教,但沒表明原因。他選擇東正教是因為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宏偉壯麗的聖索菲亞大教堂是驚人的技術傑作,當時令人讚嘆的程度不遜於今天最新的摩天大樓。
隨著其他領袖也在西元一千年前後為王國選定宗教,世界宗教的數目萎縮了。例如曾在今伊朗地區大受歡迎、強調善惡不斷爭鬥的摩尼教(Manichaeism)就因無法和較具規模的宗教競爭、吸引不到同等贊助支持,已徹底絕跡。
西元一千年以後,除了錫克教(Sikhism)、巴哈伊信仰(Baha’i)和摩門教(Mormonism)及其他少數,世界不再有重要的新宗教崛起。而那些新崛起的宗教其實都是混合版:結合西元一千年時已堅若磐石的宗教元素,而非創新。
除了弗拉基米爾王子選擇東正教,還有其他統治者做了類似的決定,於是,西元一千年左右,對大型宗教宣誓效忠的信徒人數大幅攀升。東歐及北歐成了基督徒,伊斯蘭的領土往東擴張至中亞、往南拓展到北印度,佛教和印度教則雙雙傳播到東南亞。我們今天居住的世界,是西元一千年時世界各地的互動所形塑:今天的信徒中,有九十二%信奉當年漸受歡迎的四大宗教之一。
事實上,除了現今居住的世界深受西元一千年的事件影響,我們此刻努力解決的難題,就是當時人類首度面臨的挑戰:該與鄰國合作、做生意、允許他們來我們國家定居,並賦予宗教自由,還是試著賞閉門羹、拒於門外?對於那些經由貿易致富的外人,我們該報復嗎?我們該試著模仿我們尚未精通的技術來製造新產品嗎?最後,全球化會讓我們更清楚自己是誰,或是將摧毀我們的身分認同呢?
回答這些問題,就是這本書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