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古地名裡的台灣史:北部篇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746114系列名稱:
少年遊系列編號:
NB00032定價:
350元作者:
宋彥陞頁數:
144頁開數:
14.8x21x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226出版日:
20240226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733.37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透過台灣古地名的由來,串起台灣百年歷史軌跡。
內容深入淺出,有趣的地方故事加上當地的名人軼事,
搭配上精采的插圖,讓大人小孩都能輕鬆記住我們身處這塊土地的由來。
鑑往知來,讓本土歷史知識成為小朋友傳承大地情感的養分。
介紹北台灣鄉鎮的地名沿革、著名景觀、特色產業等面向,
本書還透過「當地人與事」短文,帶著大家認識與當地因緣匪淺的重要人物。
期待大家把本書當作邀請卡,跟著筆者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第一部 基隆市・台北市
第二部 新北市
第三部 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
【本書特色】
20個台灣古地名由來,20名當地名人故事
以現行縣市分類,讓大小讀者都容易進入狀況
套書附上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看見台灣的重要存在
內容跟隨課綱內容,可以當作課後的補充教材
透過台灣古地名的由來,串起台灣百年歷史軌跡。
內容深入淺出,有趣的地方故事加上當地的名人軼事,
搭配上精采的插圖,讓大人小孩都能輕鬆記住我們身處這塊土地的由來。
鑑往知來,讓本土歷史知識成為小朋友傳承大地情感的養分。
介紹北台灣鄉鎮的地名沿革、著名景觀、特色產業等面向,
本書還透過「當地人與事」短文,帶著大家認識與當地因緣匪淺的重要人物。
期待大家把本書當作邀請卡,跟著筆者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第一部 基隆市・台北市
第二部 新北市
第三部 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
【本書特色】
20個台灣古地名由來,20名當地名人故事
以現行縣市分類,讓大小讀者都容易進入狀況
套書附上台灣百年歷史地圖,看見台灣的重要存在
內容跟隨課綱內容,可以當作課後的補充教材
作者簡介
宋彥陞
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版主、國語日報週刊專欄作家
1988年生,臺大歷史所碩士,現為國發會檔案局副研究員。認為閱讀歷史書就像展開一場時空冒險,希望帶著讀者一探世界古文明的迷人風貌。著有《世界古文明之旅》
FB: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
www.facebook.com/HistoricalPortal
相關作者簡介
繪者簡介
紹華Shao-hua
來自高雄,畢業於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現職接案插畫家。喜歡利用材質與數位拼貼、喜歡故事,被所有美麗的、有趣的人事物啟發著,記錄、描繪並透過圖像傳達觀點。作品曾入圍美國3x3大獎、世界插畫大獎 WIA,散見於刊物雜誌。
作品網站:shaohuaaa.com
書籍目錄
目錄:
作者序
第一部 基隆市・台北市
第1站 基隆:形似雞籠的港都
當地人與事:採礦致富的顏雲年
第2站 貓空:果子狸出沒的坑谷
當地人與事:保佑民眾的呂洞賓
第3站 大稻埕:淡水河畔的晒穀場
當地人與事:膠彩畫大師郭雪湖
第4站 萬華:停泊獨木舟的港口
當地人與事:台灣近代雕塑先驅黃土水
第5站 士林:讀書人雲集的聚落
當地人與事:台灣研究推手楊雲萍
第6站 北投:水氣瀰漫的溫泉勝地
當地人與事:來台煉製硫磺的郁永河
第二部 新北市
第7站 猴硐:猴子洞穴變貓村
當地人與事:擅長說故事的吳念真
第8站 野柳:地形奇特的魔鬼岬
當地人與事:台灣公共藝術先行者楊英風
第9站 金瓜石:礦山外形像南瓜
當地人與事:縱橫礦業與政界的李建和
第10站 三重:第三塊新生平地
當地人與事:金馬影后林青霞
第11站 新莊:商人聚集的新興村莊
當地人與事:製鼓專家王阿塗
第12站 淡水:船員補充飲水的地方
當地人與事:宣揚基督教的傳教士馬偕
第13站 三峽:三條溪匯合的城鎮
當地人與事:走出畫室的藝術家李梅樹
第三部 桃園市・新竹縣・苗栗縣
第14站 大溪:物產豐富的河港聚落
當地人與事:憑藉樟腦業崛起的簡阿牛
第15站 龍潭:黃龍出沒的陂塘
當地人與事:台灣歌謠之父鄧雨賢
第16站 中壢:北部大城的中繼站
當地人與事:替慰安婦發聲的劉黃阿桃
第17站 新竹:竹林茂密的古城
當地人與事:開台進士鄭用錫
第18站 關西:形似土甕的城鎮
當地人與事:台灣文學鬥士吳濁流
第19站 公館:官員的辦公館舍
當地人與事:守護偏鄉的醫師謝春梅
第20站 三義:河流交叉的木雕聚落
當地人與事:開創木雕王國的吳進寶
結語
推薦序/導讀/自序
作者序
透過地名,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對於在高雄出生、屏東長大、台北求學和就業的筆者來說,每次被問到「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頓時不知道該回答出生地、戶籍所在地還是現居地。所以,筆者總是對提問者「全盤托出」,由對方自行決定這題的「正確答案」。
姑且不論自己是高雄人、屏東人抑或半個台北人,筆者作為一九八八年出生的土生土長台灣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歷史和地理教育仍以中國史地為主;即便後來就讀歷史系,筆者依舊選擇中國歷史為研究主題,直到服兵役期間才在同袍影響下,對台灣史地產生興趣,進而投入研究。
時至今日,我們面對外國人詢問「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已經可以自信說出我們所在這塊土地的名字。不過,你是否認真想過我們對於台灣發生過的事件、存在過的人物,乃至現代社會為何會變成這副樣貌,經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秉持對於歷史這門學問的熱愛,筆者有機會進入國立台灣大學研習歷史知識,因緣際會投入歷史普及事業,繼而有幸獲得時報出版邀請,將自身所學化為您正在閱讀的「時空偵探」系列這套作品。
如同之前出版的《世界古文明之旅》,這次新推出的《古地名裡的台灣史》,同樣是以筆者在《國語日報週刊》連載的內容為基礎,重新改寫及擴充而成。
除了向讀者介紹台灣許多鄉鎮的地名沿革、著名景觀、特色產業等面向,本書還透過「人物速寫」短文,帶著大家認識與當地因緣匪淺的重要人物。期待大家把本書當作邀請卡,跟著筆者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第14站 大溪:物產豐富的河港聚落
你知道桃園市有個老城區叫做「大溪」嗎?是否曉得這個地點,曾經是桃園最熱鬧的河港聚落呢?
在十九世紀,大溪因為境內的大漢溪可以直通台北盆地,加上盛產茶葉、樟腦、木材等物產,吸引移民和商人到此開墾定居。隨著大漢溪逐漸淤積,大溪的經濟地位迅速下降,近年轉型成以老街和豆干聞名的觀光勝地。
地名多變
在「大溪」這個名字出現以前,原住民看到這裡有條水勢磅?的溪流,就以原住民語的「大水」替本地取名。
其後,漢人移民先是把地名改成台語發音相近的「大姑陷」,其後又改為可以描述該地河階地貌的「大嵙崁」一名。
到了日本統治時期,日本官員認為大嵙崁的筆畫過於複雜,就把地名簡化為「大溪」,從此沿用到今天。
洋樓林立
距今一百六十年前,清朝政府在「英法戰爭」打了敗仗,不得不同意外國商人前來台灣做生意。
對於歐美各國來說,大溪出產的茶葉和樟腦,是非常值錢的重要商品。於是,外國人紛紛來到大溪設立商行,也讓本地的生意人變得更加富有,進而建造華麗優雅的西洋式房屋。
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大溪現在仍然保存不少漂亮的老房子,成為在地觀光的一大特色。
美味豆干
除了保有許多西式老屋,景色宜人的大溪也是木器與豆干的知名產地,堪稱民眾假日出遊的熱門景點。
當地人與事:憑藉樟腦業崛起的簡阿牛
十九世紀末,能製造塑膠、火藥、驅蟲藥等產品的樟腦,是台灣相當重要的出口商品。
當時,生於大溪的簡阿牛(1882-1923),因為協助日本企業家參與樟腦產業,進而獲得經營製腦事業的權利,從而迅速累積財富。
沒過多久,簡阿牛看到樟腦產量逐漸減少,轉而投入煤礦和金礦的開採,同時投資金融、電氣、運輸等諸多產業。此外,簡阿牛不但積極參加大溪的文化及宗教活動,還是活躍於政治界的台灣仕紳之一,具有不容忽視的巨大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