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古地名裡的台灣史:中部篇

原文書名:


9786263746121古地名裡的台灣史:中部篇
  • 產品代碼:

    9786263746121
  • 系列名稱:

    少年遊
  • 系列編號:

    NB00033
  • 定價:

    350元
  • 作者:

    宋彥陞
  • 頁數:

    144頁
  • 開數:

    14.8x21x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226
  • 出版日:

    20240226
  • 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
  • CIP:

    733.37
  • 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透過台灣古地名的由來,串起台灣百年歷史軌跡。
內容深入淺出,有趣的地方故事加上當地的名人軼事,
搭配上精采的插圖,讓大人小孩都能輕鬆記住我們身處這塊土地的由來。
鑑往知來,讓本土歷史知識成為小朋友傳承大地情感的養分。

介紹中台灣鄉鎮的地名沿革、著名景觀、特色產業等面向。
還透過「當地人與事」短文,帶著大家認識與當地因緣匪淺的重要人物。
期待大家把本書當作邀請卡,跟著筆者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第四部 台中市・南投縣
第五部 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
第六部 台南市

【本書特色】
18個台灣古地名由來,18名當地名人故事
以現行縣市分類,讓大小讀者都容易進入狀況
內容跟隨課綱內容,可以當作課後的補充教材

作者簡介


宋彥陞
  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版主、國語日報週刊專欄作家
  1988年生,臺大歷史所碩士,現為國發會檔案局副研究員。認為閱讀歷史書就像展開一場時空冒險,希望帶著讀者一探世界古文明的迷人風貌。著有《世界古文明之旅》
  FB:時空偵探的歷史行腳
  www.facebook.com/HistoricalPortal

相關作者簡介


繪者簡介
紹華Shao-hua
  來自高雄,畢業於英國劍橋藝術學院童書插畫碩士,現職接案插畫家。喜歡利用材質與數位拼貼、喜歡故事,被所有美麗的、有趣的人事物啟發著,記錄、描繪並透過圖像傳達觀點。作品曾入圍美國3x3大獎、世界插畫大獎 WIA,散見於刊物雜誌。
  作品網站:shaohuaaa.com

書籍目錄


目錄:
作者序
第四部 台中市・南投縣
第21站 豐原:物產豐富的原野
當地人與事:修築葫蘆墩圳的張達京

第22站 后里:部落後方的村莊
當地人與事:台灣薩克斯風之父張連昌

第23站 梧棲:有五條支流的港口
當地人與事:完善台灣醫療體系的施純仁

第24站 霧峰:霧氣籠罩的山峰
當地人與事:致力文化啟蒙的林獻堂

第25站 國姓:屬於國姓爺的平地
當地人與事:驅逐荷蘭人的鄭成功

第26站 竹山:竹林茂密的山區
當地人與事:台灣竹編工藝推手黃塗山

第五部 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
第27站 彰化:彰顯皇帝的教化
當地人與事: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

第28站 鹿港:聚集鹿隻的港口
當地人與事:獲得日本政府重用的辜顯榮

第29站 北港:溪水分隔的北岸城鎮
當地人與事:充滿謎團的海盜顏思齊

第30站 虎尾:盛產甘蔗的製糖重鎮
當地人與事:布袋戲大師黃海岱

第31站 嘉義:獲得讚美的忠義之地
當地人與事:挺身而出的畫家陳澄波

第32站 布袋:潟湖出口的魚鹽之鄉
當地人與事: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

第33站 民雄:原住民的生活空間
當地人與事:台灣交趾陶第一人葉王

第六部 台南市
第34站 官田:官府擁有的田地
當地人與事: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

第35站 鹽水:水運便利的潟湖港口
當地人與事:揚名日治詩壇的黃金川

第36站 安平:鄭成功命名的城鎮
當地人與事:輔佐明鄭開闢台灣的陳永華

第37站 白河:白色溪水流經的蓮鄉
當地人與事:台灣盲人教育開創者甘為霖

第38站 後壁:生產好米的台南穀倉
當地人與事:冠軍米王黃崑濱

結語

推薦序/導讀/自序


作者序
透過地名,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對於在高雄出生、屏東長大、台北求學和就業的筆者來說,每次被問到「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頓時不知道該回答出生地、戶籍所在地還是現居地。所以,筆者總是對提問者「全盤托出」,由對方自行決定這題的「正確答案」。
姑且不論自己是高雄人、屏東人抑或半個台北人,筆者作為一九八八年出生的土生土長台灣人,從小到大接受的歷史和地理教育仍以中國史地為主;即便後來就讀歷史系,筆者依舊選擇中國歷史為研究主題,直到服兵役期間才在同袍影響下,對台灣史地產生興趣,進而投入研究。
時至今日,我們面對外國人詢問「你是哪裡人」這個問題,已經可以自信說出我們所在這塊土地的名字。不過,你是否認真想過我們對於台灣發生過的事件、存在過的人物,乃至現代社會為何會變成這副樣貌,經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秉持對於歷史這門學問的熱愛,筆者有機會進入國立台灣大學研習歷史知識,因緣際會投入歷史普及事業,繼而有幸獲得時報出版邀請,將自身所學化為您正在閱讀的「時空偵探」系列這套作品。
如同之前出版的《世界古文明之旅》,這次新推出的《古地名裡的台灣史》,同樣是以筆者在《國語日報週刊》連載的內容為基礎,重新改寫及擴充而成。
除了向讀者介紹台灣許多鄉鎮的地名沿革、著名景觀、特色產業等面向,本書還透過「人物速寫」短文,帶著大家認識與當地因緣匪淺的重要人物。期待大家把本書當作邀請卡,跟著筆者一同踏上認識台灣的歷史之旅!

第22站 后里:部落後方的村莊
你喜歡賞花嗎?是否知道台中市的后里區,盛產唐菖蒲、百合、文心蘭等多種花卉呢?
長久以來,后里不僅是重要的農業聚落,還以製造薩克斯風這項樂器為人所知。近年來,當地的農家與薩克斯風工廠面臨外國廠商的激烈競爭,積極摸索轉型和創新的可能性。
請你觀察下圖,看看后里有沒有吸引你的地方?原因是什麼呢?

內埔改名后里
后里以前原本稱為「內埔」,曾經是原住民巴宰族的活動空間。
在清朝統治時期,漢人逐漸進入台中北部開墾定居。當時,移民發現這塊土地被月眉山一分為二,便按照距離大海的遠近,將東、西兩側的平地分別稱為「內埔」和「外埔」。 
到了一九五ま年代,政府為了避免台中的內埔與屏東縣的內埔鄉產生混淆,改以前者境內的主要聚落「后里」,作為行政區的正式名稱。據說,「后里」一名來自漢人開拓初期,將村莊建於原住民部落後方的緣故。

盛產多種花卉
二十世紀以來,后里不但種植廣闊的甘蔗田,還陸續栽種馬鈴薯、葡萄、梨子等作物,迅速帶動在地的經濟發展。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農民為了降低外國農產品帶來的衝擊,轉而投入花卉的栽培,如今蛻變為聞名全國的花卉之區。

薩克斯風產地
后里擁有發達的樂器產業,其中以薩克斯風的製作最為知名,也讓我國一度成為僅次於法國和日本的薩克斯風產地。

當地人與事:台灣薩克斯風之父張連昌
台中市的后里區不但是薩克斯風等西洋樂器的著名產地,還培養出許多知名的樂師。 事實上,后里之所以和音樂建立深厚的緣分,跟「台灣薩克斯風之父」張連昌(1913-1986)這位人物密切相關。
說到張連昌與薩克斯風結緣的契機,源自他早年跟著后里同鄉學習小喇叭,進而加入家鄉同好成立的樂團。
某日,團員的薩克斯風因為火災而燒毀,促使擅長繪圖的張連昌將那支薩克斯風拆解研究,同時利用自己繪製的樂器零件圖嘗試製作薩克斯風,意外獲得專業人士的好評。
其後,張連昌決定在后里成立製造薩克斯風等西洋樂器的工廠,並且在工作之餘教導學徒演奏樂器。久而久之,一部分的學徒自立門戶開設樂器工廠,另外有些學徒則轉行成為樂師,使得后里變成以樂器與樂師聞名的音樂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