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在蔣經國日記找到真愛軌跡:揭密強人世界裡的夫妻、親子、情史等獨特生命篇章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3749801系列名稱:
歷史與現場系列編號:
BC00354定價:
420元作者:
黃秀錦頁數:
296頁開數:
14.8x21x1.3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325出版日:
20240325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005.33市場分類:
人物傳記(中國)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一本完整記錄兩蔣生命故事的奇書
迄今關於兩蔣生命故事最完整的記錄
即使兩蔣日記已經公開多年,關於兩人的生命故事,
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婚外情史、乃至於婚外生子等故事,仍未完全揭露。
兩位蔣總統生前都有寫日記的習慣,蔣介石寫日記長達五十多年(一九一五∼一九七二),蔣經國從蘇聯回到中國後,也奉父親之命每天寫日記,寫了四十多年(一九三七∼一九七九)。兩蔣日記鉅細靡遺,如今已成了近代歷史重要檔案,也是民國文物的無價瑰寶。
過去許多研究者在運用兩蔣日記進行歷史探索時,大多偏重於公務、國事而鮮少觸及兩人的私人情感領域。
蔣經國的為情為愛所苦,不顧一切全心投入的愛情觀,和他父親蔣介石很不一樣。
蔣經國在日記裡清楚留下和妻子方良的真愛軌跡,也清楚記錄了他的家庭遭到婚外情嚴重衝擊。他和方良的感情由濃轉淡,甚至衝突不斷……
本書抽絲剝繭,呈現兩蔣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人性的一面,其家族故事、情感歷程,獨特的生命篇章。雖然不是史學家的寫作形式,卻更加引人入勝。
作者透過閱讀日記關鍵內容,輔以各類與兩蔣有關著作的整理爬梳,把兩人的生命故事,包括家庭、父母、伴侶、子女等都做了細膩描述,讓讀者很容易從同理心出發,了解更真實的兩蔣父子與蔣家的故事。
│專文推薦│
黃清龍(名政論作家、資深媒體人、現任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POP撞新聞主持人。著作:《門裡還是門外?:從蔣經國日記再探孝嚴身世》、《蔣經國日記揭密:全球獨家透視強人內心世界與台灣關鍵命運》)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奇書」,不但內容豐富,且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作者雖非兩蔣研究專家,也未受過正統史學訓練,卻能從龐雜的文字材料中消化歸整,進而抽絲剝繭找到一些前所未見的事態脈絡。──黃清龍
一本完整記錄兩蔣生命故事的奇書
迄今關於兩蔣生命故事最完整的記錄
即使兩蔣日記已經公開多年,關於兩人的生命故事,
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婚外情史、乃至於婚外生子等故事,仍未完全揭露。
兩位蔣總統生前都有寫日記的習慣,蔣介石寫日記長達五十多年(一九一五∼一九七二),蔣經國從蘇聯回到中國後,也奉父親之命每天寫日記,寫了四十多年(一九三七∼一九七九)。兩蔣日記鉅細靡遺,如今已成了近代歷史重要檔案,也是民國文物的無價瑰寶。
過去許多研究者在運用兩蔣日記進行歷史探索時,大多偏重於公務、國事而鮮少觸及兩人的私人情感領域。
蔣經國的為情為愛所苦,不顧一切全心投入的愛情觀,和他父親蔣介石很不一樣。
蔣經國在日記裡清楚留下和妻子方良的真愛軌跡,也清楚記錄了他的家庭遭到婚外情嚴重衝擊。他和方良的感情由濃轉淡,甚至衝突不斷……
本書抽絲剝繭,呈現兩蔣七情六慾、喜怒哀樂,人性的一面,其家族故事、情感歷程,獨特的生命篇章。雖然不是史學家的寫作形式,卻更加引人入勝。
作者透過閱讀日記關鍵內容,輔以各類與兩蔣有關著作的整理爬梳,把兩人的生命故事,包括家庭、父母、伴侶、子女等都做了細膩描述,讓讀者很容易從同理心出發,了解更真實的兩蔣父子與蔣家的故事。
│專文推薦│
黃清龍(名政論作家、資深媒體人、現任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POP撞新聞主持人。著作:《門裡還是門外?:從蔣經國日記再探孝嚴身世》、《蔣經國日記揭密:全球獨家透視強人內心世界與台灣關鍵命運》)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奇書」,不但內容豐富,且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作者雖非兩蔣研究專家,也未受過正統史學訓練,卻能從龐雜的文字材料中消化歸整,進而抽絲剝繭找到一些前所未見的事態脈絡。──黃清龍
作者簡介
黃秀錦
學歷
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
台灣大學EMBA商學碩士
經歷
自立晚報政治新聞記者
中國時報文化新聞記者
時報出版公司編輯部經理、行銷部總監
公共電視行銷部經理
東森電視業務總部總監
著作
《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
書籍目錄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幕 新郎搶蒂頭,夫妻不到頭
第二幕 見到孫中山,改名蔣中正
第三幕 毛福梅有孕,蔣介石有後
第四幕 蔣介石母逝休妻
第五幕 上海姆媽陳潔如
第六幕 陳潔如與蔣經國
第七幕 她做了七年蔣夫人
第八幕 黑呢大披風原來是愛的印記
第九幕 蔣經國家鄉啟蒙,到上海投入學潮
第十幕 萬里長征莫斯科
第十一幕 蘇聯十年勞改滄桑
第十二幕 遇見俄羅斯姑娘芬娜
第十三幕 莫斯科,再見!
第十四幕 蔣介石收回兒子,毛福梅苦盡甘來
第十五幕 雪竇寺相遇少帥張學良
第十六幕 明月可愛,方妻更可愛
第十七幕 蔣方良在贛南的光和熱
第十八幕 毛福梅罹難,蔣方良失寵
第十九幕 情史豐富章亞若
第二十幕 蔣章愛情浮上檯面,關鍵日記失蹤甚多
第二十一幕 章亞若避居桂林待產
第二十二幕 章亞若求不得苦的一生
第二十三幕 蔣方良憂傷的台灣歲月
第二十四幕 宋美齡與蔣氏父子
第二十五幕 滾滾紅塵姚冶誠、李子青和介眉
第二十六幕 蔣孝文一生遊戲人間
第二十七幕 是誰不願意驗DNA?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
一本完整記錄兩蔣生命故事的奇書
╱黃清龍(名作家、台北市信民兩岸研究協會理事長、POP撞新聞主持人)
歷經十年纏訟,兩蔣日記去年九月終於運回台灣,交由國史館典藏。國史館選在十月三十一日蔣公誕辰這一天,隆重舉辦《蔣中正日記(一九四八∼一九五四)》新書發表會,蔣家後代蔣方智怡及其三個兒子蔣友松、蔣友柏、蔣友靑都出席,意義非凡。國史館接著又在十二月三十日,舉行「蔣經國日記(一九七○∼一九七九)」新書發表會。
誠如國史館指出,兩位蔣總統的日記重新回到台灣,是台灣歷史上値得記錄的一件大事。蔣中正從一九四八年就任中華民國行憲後第一任總統,一九四九年中央政府遷台後,於一九五○年三月宣布復職,帶領國家走過風雨飄搖的歲月,至一九七五年過世為止,是統治台灣時間最久的一位領導人。
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從一九七二年擔任行政院長起,主理國政的時間也超過十六年,任內不僅大力推動十大建設,奠定台灣經濟起飛基礎,晚年更順應時代潮流,解除戒嚴、報禁、黨禁,開啟台灣民主化先河,影響至今。
値得一提的是,兩位蔣總統生前都有寫日記的習慣,蔣介石寫日記長達五十多年(一九一五∼一九七二),蔣經國從蘇聯回到中國後,也奉父親之命每天寫日記,寫了四十多年(一九三七∼一九七九)。兩蔣日記鉅細靡遺,如今已成了近代歷史重要檔案,也是民國文物的無價瑰寶。
然而過去許多研究者在運用兩蔣日記進行歷史探索時,大多偏重於公務、國事而鮮少觸及兩人的私人情感領域,對兩蔣家人與家事部分也都沒有太多著墨。這多少和傳統史學為賢者諱有關。即使兩蔣日記已經公開多年,關於兩人的生命故事,包括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婚外情史、乃至於婚外生子等故事,正統史學界似乎都還有所顧慮與迴避,就算研究了發表時,開頭也要先有一番「宏大?述」,以免引來質疑是為了炒作兩蔣緋聞。
其實兩蔣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慾、喜怒哀樂,自然也就有其獨特的生命故事。如今已是民主開放時代,針對前國家領導人的研究,如能多些與其家族故事、情感歷程的探索,不但無損於其歷史地位,還更能貼近他們的生命軌跡,呈現他們完整的生命篇章。
秀錦撰寫的這本《在蔣經國日記找到?愛軌跡》,應是迄今關於兩蔣生命故事最完整的記錄。作者透過閱讀日記關鍵內容,輔以各類與兩蔣有關著作的整理爬梳,把兩人的生命故事,包括家庭、父母、伴侶、子女等都做了細膩描述,讓讀者很容易從同理心出發,了解更?實的兩蔣父子與蔣家的故事。
毫無疑問這是一本「奇書」,不但內容豐富,且具有很高的可讀性。作者雖非兩蔣研究專家,也未受過正統史學訓練,卻能從龐雜的文字材料中消化歸整,進而抽絲剝繭找到一些前所未見的事態脈絡。這除了是作者對人性的通透理解,當然也和筆下功力有關。
早在二十多年前,作者就以台灣歌仔戲名伶孫翠鳳傳記─《祖師爺的女兒》一書聞名。
陳潔如回憶錄與兩蔣日記的神奇相逢
例如關於陳潔如與兩蔣的故事,書中提到,一九六一年陳潔如到香港後,隔年在台灣的蔣介石曾對她動之以情,通過戴安國在極端保密的安排下轉給陳潔如一封親筆信。蔣在這封信上說:「昔風雨同舟的日子?,所受照拂,未嘗須臾去懷。」而一九七一年陳潔如過世前留言蔣介石的是:「三十多年來,我的委屈惟君知之。然而,為保持君等家國名譽,我一直忍受著最大的自我犧牲,至死不肯為人利用。」
書中另引據文獻資料,當年受蔣之託,參與「勸退」陳潔如以成就蔣宋婚姻的陳立夫,再度負責向陳「動之以家國大義」,以阻止回憶錄的出版。陳立夫先在信中給她送去一頂高帽:「希望君一如往昔,保持個人偉大人格。重友誼而輕物質,不為歹人所利用。」折騰了好一陣,在陳立夫協調下,陳潔如收下十五萬美元,具結保證不出版回憶錄,蔣氏父子以為此惱人人事已經擺脫了。
但奇妙的是,《陳潔如回憶錄》在神秘失蹤近三十年後,忽然又在史丹福大學胡佛檔案館收藏的「張歆海文件」(H.H.Chang Papers)中被發現。傳聞張歆海文件中這份「陳稿」,是程思遠轉給張氏的,張氏夾帶放入他的文件中。就這樣,《陳潔如回憶錄》便神不知鬼不覺地存放於胡佛檔案館,在二○○四年後和兩蔣日記「朝夕相處」。
對此冥冥中的安排,作者書中描述:「兩蔣父子和陳潔如,生前愛恨交織,離散兩難,不料身後蔣介石、陳潔如和蔣經國的?心實語卻穿越時空,在美國史丹福大學的胡佛檔案館相逢了。」這當然不是史學家的寫作形式,卻更引人入勝。
李子青可能是蔣介石交往過的紅牌「先生」
關於蔣介石日記中提到「李子靑」這個名字,作者經「小心求證」後做出的「大膽假設」,也很値得一讀。
一九五○年二月廿三日,蔣介石日記出現下面這段記載:「近日事務較忙,朝夕各課皆覺心神粗浮而不能精微,而且時起報復之意,此乃虛驕之始。又對過去恩怨亦沈浮無定,而對李氏子靑之想念為尤切,相離已卅四年,不知其人究在人世否,奈何戀痴若此,惟此一氏,使余終身不能忘情耳」。
李子靑是誰?蔣介石為何對她終身不能忘情?作者反覆查證後認為:李子靑可能就是蔣介石在上海荒唐歲月時期往來過的紅牌「先生」之一。
作者從《陳潔如回憶錄》裡得知,一九二一年蔣介石在跟陳潔如結婚之前,曾有一段時期的放縱人生。多年後回顧,有名有姓留下足跡的,只有在堂子裡從事「姨娘」工作的姚冶誠(小名阿巧)。
姚冶誠出身貧苦,不幸父母早亡,依靠叔叔姚小寶為生。後來阿巧到上海五馬路群玉坊的一家堂子?做娘姨(又稱小大姐,專門服恃大牌妓女的人),那堂子裡只有一個「先生」(對高級妓女的稱呼),作者推測當時阿巧服侍的人就是李子靑,或者李子靑是類似堂子裡的紅牌靑樓女子?
蔣介石一九一一年從日本回國,在上海歡場裡偶然結識了阿巧,兩人並辦過簡單的婚宴喜酒。後來蔣介石收養戴季陶和日本女子愛子所生小孩,取名蔣緯國,即交給姚冶誠扶養。姚冶誠母以子貴,乃得以在蔣家落腳。
一九五○年二月底的蔣介石避居台灣,仍是下野之身,三月一日才要正式宣布復行視事。這年他已經六十三歲了,國事如麻,卻忽然憶起三十四年前較單純的年輕時光,而在日記裡寫下「李子靑」這個名字。
作者推算,蔣介石和李子靑別離時間是一九一六年。而蔣日記裡曾經憶及,一九一四年在上海策動反袁世凱起義,因「夜訪子靑」意外躱過追捕。因此,蔣介石和李子靑至少應於一九一四年到一九一六年,這幾年之間有所往來。
但李子靑這個神秘的名字,除了在蔣日記,輕輕幾筆寫在內心角落之外,並沒有浮上檯面的紀錄,原因可能是這位女子無法帶出場,也不能見諸公開書信裡。
蔣曾因「夜訪子靑」,意外的救了自己一命,使他感念在心。撤退來台之後,偶而憶起故人,竟自問,不知她是否仍在人世間,「奈何戀痴若此」。作者認為「當時的蔣介石剛從大陸撤退的亂局中安頓下來,驚魂甫定之際,或許讓他聯想到昔日『夜訪子靑』,躱過追捕」的歷歷往事,由此倍增悠悠思念之情。」這是一種情境式的寫作,雖然缺乏直接證據,但有著相當的合理性,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說服力。
(未完)
作者序
二○二三年二月初農曆新年期間,我又從台北飛到加州史丹佛大學胡佛檔案館,閉關閱讀兩蔣日記。每天早晨和淸龍從租屋處─一個車庫改造的小屋子走出去,大約走了二十分鐘到學校。路上冷風颼颼,裹著羽絨夾克低頭快走,唯一注意到的是樹上掉落的松果,就順手撿起放入口袋裡。終於在八點半圖書館一開就進去閱讀。
這次我要集中閱讀的是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二年的小蔣日記,因為一九三九這年蔣經國攜帶蔣方良和一雙兒女孝文、孝章來到贛南,準備大展抱負,這是他從蘇聯返國初試啼聲的第一站。但這段時間也是他回國後發生驚濤駭浪的婚外情時期,小蔣在日記裡留下什麼足跡,有什麼交代嗎?
出於女性的敏感度,在逐日爬梳的過程裡,我發現蔣經國在日記裡果然淸楚留下和妻子方良的?愛軌跡,也淸楚記錄了他的家庭遭到婚外情嚴重衝擊。他和方良的感情由濃轉淡,甚至衝突不斷。而章亞若則逐漸居於上風,贏得蔣經國的關愛,蔣深深為她著迷。
從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跟隨蔣經國來到中國,芬娜得到大家長蔣介石的接納取名蔣方良。蔣經國在日記裡總是以「方妻」稱呼方良,和方妻共組一個幸福的小家庭,他在日記裡常說方妻給他無上的安慰,以及和一雙兒女嬉戲是他忙碌中最大的快樂。蔣經國在日記裡說,他和方良結婚已有四年「但感情仍舊,似第一夜,我們的愛是?心誠意的,愛情要比任何人純潔,我們在明月之下說,『將來有福同享有苦同吃』」。最後他表白「明月是可愛的,方妻更可愛!」蔣經國這時期完全是一個愛家的男人。
一九三九年底蔣經國在贛南招兵買馬成立「三民主義靑年幹部訓練班」,這時一個有著豐富情感經驗,曾經是將軍府姨太太的章亞若出現,被小蔣特意破格錄用。一九三九年十二月,經國母親毛福梅遭日本軍機轟炸身亡,催化了蔣經國和章亞若的戀情。因為母喪蔣經國情感陷入悲苦失落之時,章亞若的關懷備至及時彌補這個情感空缺。
慢慢的蔣經國覺得「方妻無論她對我如何,但總是不瞭解我的,有時候不但得不到安慰,而還要受氣」。另一方面則覺得「慧雲弟(章亞若的暱稱)聰明可愛,想念不已,感情之力量大矣!」
一九四一年大約五月至七月,章亞若離開蔣經國一段時間。至七月下旬回來,八、九月間章告知蔣經國自己懷孕了。得知亞若懷孕的喜訊,經國對方良更是沒耐性,甚至想要尋求一個解決之道。日記上說:「方良之性情強硬,不但不能得到家庭之安慰,並且時常受氣,亦想同樣的強硬起來,可是為顧到家庭之幸福,又不得不忍受一切,但是總非根本辦法,前途如何亦難料」。這一年的九月下旬日記裡寫到,他決定送章亞若到遙遠的桂林待產,以避開眾人耳目,猜想是蔣介石給他的壓力。而在贛南的蔣經國一顆心卻懸在桂林,日記中不斷的思念著亞若,直到一九四二年三月桂林傳來誕生孿生子的喜訊。而就在章亞若積極尋求孿生子歸宗進入蔣家時,同年八月就傳來章亞若猝逝的噩耗。
蔣經國一九四一、一九四二日記雖然有著大量的缺頁失蹤,卻仍然淸楚記錄下,他發生婚外情的故事,他一個正常男人,在妻子和外遇對象之間的掙扎,時而歡喜時而矛盾痛苦。
蔣經國對蔣方良的愛是純?善良的,對章亞若的情則是熱烈的,是刻骨銘心的。他多情多感易流淚,婚姻愛情都是跟著感覺走。如果不是日記揭密,後人很難了解這位權傾一時的國家領袖,也有這樣情感顚顚簸簸,?情流露的篇章。當然到台灣之後的風花雪月、遊龍戲鳳,又是外一章了。
蔣經國的為情為愛所苦,不顧一切全心投入的愛情觀,和他父親蔣介石很不一樣。蔣介石是把婚姻當追逐權利工具來運用,為了迎娶上海妙齡少女陳潔如,不惜休妻毛福梅,又為了攀上豪門千金宋美齡,把費盡功夫追來的嫩妻陳潔如流放到美國,差點害她投入哈德遜河自盡。
比較奇特的是,蔣經國原來期待感情經驗豐富的父親能指導他一二,但是蔣經國日記卻完全沒有寫到蔣介石對他的婚外情,對章亞若的看法,一九四二年三月章亞若剛生了雙胞胎,蔣經國即有一趟重慶之行,料想是要稟報父親亞若生子這件事,同時徵得父親的支持,但是日記卻完全沒有提到這件事,極有可能蔣介石的看法是寫在大量失蹤的頁面裡。
而日記關於孿生子的描述也極少,剛出生時,蔣經國曾記下「接電報知亞若生二男,心中喜極!」,接著三月到桂林探望亞若母子,五月又到桂林見雙生兒,兩次會面之後幾天的日記都缺頁,料想原來是寫著見到雙生兒子的欣喜之情,那麼為何要撕去,是為了翻過這一頁嗎?
蔣日記裡有許多疑似人為的缺頁,包括章亞若猝逝前後的日記,看來缺頁是心境的轉折,失蹤(Pages missing)也是有意義的消失了。
蔣經國日記再度提到孿生子是一九五四年,但這時他竟開宗明義的說,孿生子不是他的,而是好友王繼春的。「他(繼春)在生時曾與章姓女相識,未婚而生孿子,當在桂林生產時,余曾代為在醫院作保人,後來竟有人誤傳此孿子為余所出」。
那麼到底雙生子是誰的?前面提到一九四一年五至七月之間,章亞若有離開蔣經國的情形,當時蔣經國在日記上常常寫著思念章亞若,那麼當時在蔣經國專署辦公室上班的章亞若,用什麼理由離開一長段時間呢?在蔣的日記也發現了關鍵的記載,「雲弟下鄉與慈母同居,而回想我自己,母愛之不可復得,又感痛苦,處處都是苦」。雲弟下鄉與慈母同居了,因而久久不歸。他久等不到章亞若回來而有一段反省,覺得因為環境的關係有許多對不住章之處,他沮喪的說:「環境既然如此,惟有望雲弟幸福快樂」。
而彷彿穿越時空,一九七八年郭禮伯病中口述一生情史,當時蔣經國日記尙未公開,章亞若的前男人郭禮伯卻準確的呼應蔣日記,提到一九四一年五∼七月之間章亞若有來和他相聚。
一九三九年郭禮伯奉派去重慶任新職,郭、章因此分手年餘沒有聯絡。郭和章的重逢是一九四一年五月間,到了七月章亞若竟向郭透露她懷孕了,算算已有兩個月,而且懷的是郭的孩子,郭禮伯成為第一個知道章亞若懷孕的男人,之後郭要章回到蔣經國身邊,到了八、九月間趁著游泳時讓蔣經國知道她懷孕了。隔年三月章亞若在桂林生下雙生子,對外和對蔣經國都說是「七個月早產」。蔣經國和章亞若發生婚外情,中間又牽扯了郭禮伯,變成一個三角習題,留下「雙生子是誰的?」這個跨世紀謎團,而這個習題只有DNA可以解了。
(未完)
文章試閱
第十六幕
明月可愛,方妻更可愛
蔣經國攜帶方良回到中國之後,有人看不習慣蔣太子身邊有一個洋人太太,加上他身邊時時圍繞著追求他的年輕女子和女大學生,因此看壞他們的異國婚姻,懷疑他們夫妻感情一定不好,這種懷疑論,可以漆高儒《蔣經國評傳》書上說的為代表,漆書說:
「蔣經國在蘇俄最苦難的日子娶了俄女方良為妻,這是糟糠之妻,是患難的伴侶,表面上尚屬相安,但實際上並不和樂,蔣方良不能相夫教子,因為她教育程度太低」。又說「他們夫妻回國後,進到第一家庭,簡直是從地谷到高嶺,轉變得太快了,方良不能適應,對丈夫的工作無從幫助」。
「至於他(蔣經國)對待妻子方良,雖然內心深度不滿於她的文化水準和他相差懸殊……,但是他本著『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原則,一直以禮相待。飛上枝頭作鳳凰,已經夠她私衷滿意,夫復何求。蔣經國對於『無話可說』的家庭,轉而把精力全副寄於公務,為公務常常夜不歸營」。
漆高儒這本書寫在一九九八年,是蔣經國已經過世,而蔣的日記尙未公開之前,因此有許多自己的臆測,甚至身為蔣經國的下屬,而對蔣方良有「飛上枝頭作鳳凰,已經夠她私衷滿意」的輕蔑之語,令人遺憾。事實上蔣經國在日記裡從未嫌棄蔣方良的教育程度,因為在那個戰亂的年代,方良能夠到國營的烏拉爾重機廠技術學校讀書,算是很幸運的。而蔣經國自己也因為時局動盪,幼時在家鄉上過私塾教育之後,到上海只是讀幾年中小學,到了蘇俄除了政治掛帥的孫中山大學、短暫的托馬可軍事學校,更多的是十年勞改生活,他自己也沒有受多少正規教育。
蔣經國自己說,他和方良的感情是建立在艱困的環境之中,因而特別的純潔,特別的珍惜,他們不是從利益或權勢的考量結合。因此婚後數年,他仍覺得感情好像第一夜。他關心方良來到異國的語言溝通問題,特別安排友人為她翻譯,方良想家時他感到很心疼。
在贛南時期,方良更是蔣經國的得力助手,她上街參與募款、關心幼童托育問題,也粉墨登場義演「蘇三起解」大受歡迎。絕非如漆高儒所言「和蔣經國無話可說,對他的工作無從幫助」,漆的言下之意,蔣還因此常常夜不歸營。相反的從蔣經國的贛南日記裡,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愛家的男人。他在日記裡頻頻記下妻兒的陪伴,帶給他忙碌工作之餘的幸福感,他甚至在日記裡對方良深情的說:「明月可愛,方妻更可愛」,這是蔣經國對方良愛的宣言,日記的揭示,讓外界首度探悉,經國和方良年輕時的濃情蜜意,是他們的?愛軌跡。
一九三八年蔣經國一家來到南昌生活,經國的留蘇同學高理文也攜家帶眷來到南昌,方良見到有留學蘇聯經驗的高理文、羅南英夫妻之後特別開心,主要是他們的飮食習慣比較接近,而且沒有語言隔閡。到了年底日本軍機活動增加,逼近南昌,蔣經國決定將家眷送回故鄉奉化,那裡離戰區遠,比較安全。高理文也開始找便車,打算將妻兒送去重慶後方安置。這時蔣經國找高理文商量,問他太太願不願意一起去奉化。高理文回憶:「經國的太太和我們在南昌相處數月,語言方面彼此可以達意。生活習慣上頗為接近,我太太同去奉化之後,她多了一個會說俄語的人,也多一個伴侶,我想這就是經國邀我太太去他的故鄉奉化的主要原因」。從這點就可以看出經國體貼太太,細心溫柔的一面。
方良回到奉化之後,蔣經國和方良頻頻書信往返,在那個郵寄效率不高的時期,日記顯示僅一九三九年一月就書信往返七次之多。經國寫信給方良,談贛南地方風情,和過新年的熱鬧情況。方良則是告訴經國家中平安,並用心的寄文兒、章女的照片給經國。經國收信總是說「心中非常快樂」,「接到方妻來信知道家中大小平安,心甚快樂」。可能是蔣經國返國不久,中文造字遣詞不夠用,總是以「非常快樂」「心甚快樂」,直接表達他的心情,這倒也顯得?情流露。一月十九日他的日記寫著:「接到方妻二封信並文兒、章女照片各一張時,心中非常快樂。方妻對我的愛可以說是?正的愛,我非常感激,同時她又是一個孤女?是可愛,我始終是愛她的,兒女亦同,?是可愛,我擬寄二張照片給父親大人」。
到了二月二日接到方良來信,說她孤身在溪口感到寂寞,經國日記便寫下:「接到方妻來信,知其在家甚寂寞,心中為之不安」。於是雖然公忙,三天後就趕回溪口了。二月六日,日記記下返回溪口的歡樂之情:「昨夜到家得與母親、方妻、文兒、章女團?天倫之樂,心中非常快樂。家事如常,母親見了我特別高興,我的到家能使老母親快樂。方妻是我的良妻,她是我的親人,能離開祖國隨我來華,可以斷定她愛我之心的純潔,同時她能聽從我,在中國過他們所不能過,或者她絕對過不慣的生活,一方面使我佩服,一方面使我更愛她、更親她」,這時蔣經國對方良可以說關懷備至,深情款款。
二月十一日蔣經國帶同方良、文兒到馬鞍山旅遊,重遊舊地感想很多,他想到在蘇聯的艱困日子,如今雨過天晴,一家人得以團聚在自己的家園,感觸很多,「曾何幾時一國一家一人之變化(甚多),可謂快樂」。經國在贛南得遐之時,也經常帶著妻兒去風景名勝區旅遊,像是龍嶺村、八景台等。尤其八景台風景甚佳,經國說:「我常遊此地而不厭,將來擬在該處附近建築大規模之運動場」。
在經國的愛護之下,方良也用心學習中文,「方妻最近學習中文甚用功,甚有進步,昨晚代方妻閱改造句,其中錯字並不多,一年後方妻定能看報章」。但就在中文、寧波話漸入佳境之餘,方良還是忍不住思鄉落淚。二月十五日經國在日記上寫著:「昨夜方妻想到她的姊姊不覺痛哭流淚,我亦感到可憐,方妻在此遠離祖國,我應當對她更熱忱的愛護」。
雖然結婚四年,跟隨丈夫來華生活也兩年了,方良異國婚姻的困境時而顯現,這是可以想見的。她唯一的親姊姊安娜在遙遠的北方,已經幾年不見,一線親情斷了線,想到故鄉不禁悲從中來。有一日經國在廣東酒家宴請俄國顧問吃飯,方良也同行,團聚一堂氣氛很好,經國說:「方良看見了他們,好像看見親兄弟一樣」方良用俄語跟他們熱烈交談,她有很多話想問,「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這裡顯示出方良的鄉愁。
一九三九年四月蔣介石得到情資,日軍恐有占領寧波之企圖,因此通知蔣經國,要他發電報給方良母子,交代他們盡快離開奉化到贛州居住。時局緊張,蔣經國兩星期未接到方良來信,就憂心不已,等到接到來電時才放下心。經過多方催促,五月方良終於帶著文兒、章女來到贛州,但是母親毛福梅卻沒有同行,據說她被溪口鄉親的溫情挽留下來。經國隱隱覺得不妥,再度電報催促。五月二十六日記記下:「看見方妻、文章兒女,心中十分快樂,不過母親未曾來贛,隻身居鄉,時時想念不已,昨日已電家裡,我已平安到贛,望母速離溪來贛」。至七月母親仍在奉化,七月十日經國日記又寫到「近日時時刻刻想念我老母在家,敵人犯浙,心中十分不安」。母親遲遲未到贛州,讓經國十分擔憂。
六月中旬,贛州遭到日軍猛烈的轟炸,街上屋倒物散,到處凌亂一片,蔣經國決定將妻兒送到較安全的郊區通天岩。有空時他回通天岩看妻兒。有時則是方良帶著兒女來贛州會蔣經國。八月十日經國愉快的寫著:「方妻文兒章女昨夜由通天岩來贛州,在百忙之中得有機會?天倫之樂,實為最愉快之事也。但昨晚章女溫度甚高,全夜啼哭,心中不安。近來文兒特別活潑可愛,章女亦已能講話。方妻愛我之心切,處處得到無上之安慰,我雖事忙心煩,但是能夠有機會享受家庭之快樂,心中較為安慰」。這段時間,蔣經國在日記裡顯現的,完全是一個愛家的男人。
八月二十五日,他更在日記裡寫下一段深情款款的表白:
「昨晚當明月初上之時,同方妻二人在通天岩前田野間散步,坐在地上觀月有無盡的感想,我已有很久沒有同方妻共同散步談心,今天回想到過去的生活甜酸苦辣都有,不覺起一種難以描寫的感情,我們共居已有四年但感情仍舊,似第一夜,我們的愛是真心誠意的,愛情要比任何人純潔,我們在明月之下說,『將來有福同享有苦同吃』,但是始終不離開革命的陣線。明月是可愛的,方妻更可愛!」「明月是可愛的,方妻更可愛!」
這是蔣經國和方良結褵四年,對她情意不減,坦白而純潔的愛妻宣言!蔣經國的日記公開之後,讓外界知道他和方良有這段純粹的感情基礎,未來即使風浪很大,過後還是可以修復,甚至到老,還是老來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