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白水鑑心──楊月鳳校長的教育之道

原文書名:


9786267037492白水鑑心──楊月鳳校長的教育之道
  • 產品代碼:

    9786267037492
  • 系列名稱:

    人文系列
  • 系列編號:

    A104-045N
  • 定價:

    400元
  • 作者:

    主述:楊月鳳/撰文:王竹語
  • 頁數:

    352頁
  • 開數:

    15x21x1.64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20630
  • 出版日:

    20220630
  • 出版社:

    經典雜誌
  • CIP:

    783.3886
  • 市場分類:

    人物傳記(中國)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什麼樣的路用一生走不夠
什麼志業做七十年心依舊
什麼理念退休後更要傳播

本書講述日治時期出生的楊月鳳,幼時家教嚴謹,培養出細心不苟且的態度。在艱困環境中,繼續學業,志為人師;於教育道上不斷精進,從教師、主任當到校長。因機緣籌設花蓮慈小(今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小學部),並擔任花蓮慈小首屆校長。退休後持續協助海外慈濟學校的人文精神及教師培訓;也關注臺灣的偏鄉教育。
綜觀校長一生,家庭教育薰陶出好品格,深深影響日後辦學態度。廠商來訪時,不接受任何餽贈,最多只收一杯開水,「白開水校長」美譽不脛而走。六十九年教育生涯,最重視品德教育。一路走來守志奉道,嚴以律己,不忘初衷。其清廉正直、教育熱忱不僅為普世價值,亦是今日為人師表者典範。


全書分為六個部分,也代表了楊月鳳校長的一路走來的教育理念:
在艱困環境中找知足方法、
在教育道路上不停止自學、
在教學過程傳播善心善念、
辦學時遇到問題藉事練心、
結合學校與家庭薰陶學童、
退而不休落實佛法於生活。

受到學生們喜愛,被學生稱為「校長奶奶」的楊月鳳,一九三五年出生,就讀小學時歷經二戰尾聲,常常上課途中聽到空襲警報就得躲進防空洞中避難。初中時父親因意外過世,家境陷入困境,但即使經濟拮据,母親仍堅持嚴謹的家教,培養細心不苟且的態度。家庭曾逢債主上門討債,嚐盡人情冷暖,下定決心要繼續升學翻轉家境。

身為家中唯一的女孩,有一個哥哥和五個弟弟,在女性求學不易的年代,幸得家人支持及自身努力,考上師範學校,並在教育道上不斷精進,從教師、主任當到校長。任職校長期間,堅持不接受廠商任何贈禮,最多只喝一杯開水,而有了「白開水校長」美譽。因機緣受邀籌設花蓮慈濟國小,並擔任首屆校長,相信學校和家庭教育結合才能引領孩子成長,立下慈小學生的家長之一必須要住在花蓮的規定。

另外,訂立「掃廁所」當作獎勵活動,把為他人服務當作榮耀,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與榮譽心。在楊校長的規畫之下,慈小有許多其他小學沒有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和品德教育,也吸引了許多家長把學生送來慈小就讀。

楊校長屆齡退休後持續協助海外慈濟學校的創立及教師培訓,特別關懷泰北的清邁慈濟學校,常常往返臺灣與泰北之間,將慈濟精神落實在泰北偏鄉。使泰北清邁慈濟學校為泰國政府認證、為數極少的品德人文典範學校之一。


感佩推薦

只要詳讀這本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好書,字?行間,都是啟發,段段都是心血,篇篇都擲地有聲,再多的序言,都是累詞贅語。雖然如此,還是樂於推薦,以對楊校長獻身杏壇所作的付出,表示至誠的感恩與敬意!
──王端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暨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執行長)

楊校長精勤求學堅守本分,在其職謀其志,歷數十年如一日,克盡職責,面對惡風獨堅定,不畏紅塵世風失職位,只畏作為不當樹惡規,有違教育本質失風範。風骨清高令人敬!
──林靜憪(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

《白水鑑心—楊月鳳校長的教育之道》一書,不僅是一本楊校長的傳記,同時也能窺見臺灣國民教育的演進歷程。
──簡聰成(曾任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小學部學務主任兼教導主任)


作者簡介


主述者簡介
楊月鳳
一九三五年出生於桃園縣觀音鄉,十八歲新竹師範畢業後即投身教育,已近七十年。歷任鼻頭國小、山佳國小、青潭國小、錦和國小校長。
一九九七年至花蓮籌辦慈濟小學並任創校校長。二○○五年受證慈濟委員,參與海外賑災與大型發放。目前仍協助花蓮偏鄉教育,奉獻專長。

撰文者簡介
王竹語
臺中豐原人,熱愛旅遊、音樂與閱讀,相信文字的影響力,並持續創作,盼觸動人心,找回讀者。

書籍目錄


推薦序
飲純淨開水,品非凡人生 王端正
生生世世人師行 林靜憪
平凡的奧妙 簡聰成

序曲:諦聽落在心田的露滴

在艱困環境中找知足方法
童年往事少年愁
我終於在媽媽面前大哭
新竹師範的生活

在教育道路上不停止自學
從老師、主任到校長
堅定信念,謹言慎行
心不正不可能把學校辦好

在教學過程傳播善心善念
為學生想得更遠,做得更好
加入慈濟教師聯誼會
從錦和國小到花蓮

辦學時遇到問題藉事練心
一定要到國外留學才有前途嗎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千年校園
再利的鋼刀也要磨
花蓮慈小開學了

結合學校與家庭薰陶學童
別的校長選學生,我選家長
把小孩當小孩教,他不會成長
全程、全面、全人教育
老師心,菩薩心

退而不休落實佛法於生活
泰美好的教育
三個幸運決定了我的一生

終章:隨順因緣,安然自若

推薦序/導讀/自序


【推薦序】

飲純淨開水,品非凡人生╱王端正(佛教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副總執行長暨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執行長)

有人說:「成功」不是世俗所謂的功成名就,也不是紅塵?的名利雙收,而是敞開心胸去探索,去檢視,去突破,去超越,去實現自利利他的過程。
如果用這個標準來定義「成功」,無疑地,楊月鳳校長是一位令人景仰的成功老師,也是傲立杏壇的成功校長。
從事教育工作近七十年,楊校長的熱情從來沒有降溫過。除了當老師愛學生,當校長愛教育外,就是慈悲利他,別無他念,「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她終身不婚,算是嫁給教育了吧!一如她「一以貫之」堅持只喝白開水一樣。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楊校長做到了,還用敞開心胸的大愛,普愛天下的孩子,給孩子無可限量的未來。難怪直到現在,孩子不分大小,都稱呼她為「校長奶奶」。
證嚴上人說過:「父母是孩子的模。」而老師是學生的「範」。教育是老師與家長互為「模與範」的教化過程,只有各盡職責,相互配合,百鍊鋼才能化為繞指柔,不起眼的璞石才能琢磨成美玉。楊校長在其一生的教育生涯中,始終扮演著亦師亦友,亦父亦母的角色,將孩子的啟蒙教育一肩挑起,讓人印象深刻。
一九三五年楊校長出生於桃園觀音鄉,小學四年級,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尾聲,老百姓遭受美軍大舉轟炸的戰亂,一天空襲警報數起,民生凋敝,生活艱辛且不平靜。
即至日本戰敗投降,臺灣光復,楊校長的小學教育之路,迎來跨朝代的轉折,是日文教育的終結,也是中文教育的開始。
這種轉折何其大,而適應又何其難,但「有心就不難」,楊校長的心中,從來沒有一個「難」字。她不僅順利地從小學畢業,也順利地考進初中。一切看似輕而易舉,其實是經過千錘百鍊。
家教是贏得人生的起跑點,也是形塑人格的關鍵站。楊校長有一位善良堅忍的母親,也有一位巧工女紅的外祖母,兩人的身教與言教,養成了楊校長遇事不怕難的人生觀與「成功不必在我」的價值觀。
父親勤奮正直,可惜英年早逝。在母親溫良恭儉讓、待人處事的耳濡目染,外祖母傳統婦德的教導,楊校長從小就知道什麼是「忍人所不能忍」,什麼是「得理應饒人」。比起同年齡的女孩,她顯得懂事乖巧而勵志。
父親去世,迎來的世態炎涼,讓她學會了母親的堪忍與堅韌,知道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不被擊倒,就是勝利,能夠站起,就有生機。
正向、樂觀、開朗、堅毅、不屈,是楊校長童年得自母親與外祖母的身教遺傳,給她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披荊斬棘的勇氣基因。
《白水鑑心》是楊校長一生春風化雨的歷程自述。人生路上,有些事,有些人,有些名、有些利、有些人際之間的複雜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只要心存善念,胸懷感恩,具足寬容,一切的複雜,頓時都化為簡單而微不足道。這點,楊校長確實做到了。
草木一秋,花開一季,轉個身就是一輩子,在這本書中,我們看到的都是正向的力量,都是不屈的精神,在楊校長的眼中,她所遇到的每個人都是善良的,不是貴人,就是恩人,要不然就是樂於助人的好人,絕少提到壞人與仇人。這就是人文的涵養,這就是「嚴於律己,寛以待人」,這就是一種人生的境界。
國小畢業,讀完初中,為減輕家庭負擔,她以優異成績考上新竹師範學校,畢業後應母校新坡小學校長的邀請,回到母校當老師。人生非常奇妙,𨍭個身,換個角色,從前的老師,頓成同事,過去是學生,頓成老師,那時她只不過十八歲。一位青澀的少女,面對角色的轉變,意識難免忐忑,心中難免惶恐,但很快地,她就能從容以對,如非有善巧的尊重,如何能與過去的老師無縫接軌;如非有熱情的智慧,如何能融入日常的教學;如非有堅定的自信與真誠的愛,又如何能贏得家長的肯定與校長的讚譽。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是楊校長不斷自我昇華的動力。進修再進修,精進再精進,「時間不待人,老大徒傷悲」,於是,楊校長利用課餘時間完成師專學業,再進修師範學院,取得學士學位,步步有計畫地提升自己的學歷,同時也步步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
楊校長也從單純教書的老師,晉升為主任,更在千挑萬選、競爭激烈的校長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校之長,證明了「成功不是偶然」,「一分耕耘,自會有一分收穫」的哲語不虛。其間,楊校長轉任多所學校,所任學校都能因地制宜,發展出與眾不同的特色,深獲各界好評,得獎無數。
一九九七年七月楊校長從臺北縣錦和國小退休,八月接受了證嚴上人的託付,承擔起籌辦花蓮慈濟小學的重責大任。那是一所注重慈濟人文的品學並重的學校,一所海內外慈濟人殷殷期盼、眾所矚目的學校,一所智德體群美,五育並重,具有實驗性質與重在啟發的私立學校。
籌辦過程,意見,不可謂不多;壓力,不可謂不大,但是「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楊校長頂住了壓力,化解了種種的難題,花蓮慈濟小學終於在二○○○年正式招生了。
開學伊始,百事待舉,首要之事就是形成一種清新脫俗與眾不同的學風,一種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的教風,以慈悲喜捨為校訓的校風。
楊校長早年加入慈濟教師聯誼會,知道《靜思語》的妙用,運用簡潔易懂、能直指人心的《靜思語》教學,不僅學子獲益,家長也啟發良多,消除了不少為人處世與親子關係之間的無名煩惱。
一念三千,三千一念,善惡就在一念之間。證嚴上人《靜思語》說:「天底下,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楊校長用老師心,菩薩心,落實愛的教育,讓孩子善於轉念,樂於上學。校園?總是充滿了朗朗的讀書聲,與師生爽朗的歡笑聲。
「掃廁所不是懲罰,而是榮耀」、「好學生才有資格掃廁所」,這種嶄新的觀念與作法,在一般學校可能會匪夷所思,但在慈濟小學,卻成為風氣,並認為是理所當然。因為「人生以服務為目的」、「助人為快樂之本」、「行善行孝不能等」、「做好事,不能少我一個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人」,為善競爭,校園共好已成師生共同的辦學理念。
二○○五年,楊校長從慈濟小學屆齡退休,續留慈濟教育志業體,協助慈濟各中小學的永續發展與優化。因緣不可思議,泰北清邁慈濟學校也在二○○五年正式開學。楊校長屆齡退休後的另一使命就是關懷這所學校的發展。
「許孩子一個希望的未來」是一九九五年慈濟泰北三年扶困計畫的延續,是「拔窮根,種善苖」的艱巨工程。「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窮困地區的孩子,更應該給他們一個受到良好教育的機會,培養他們「出人頭地」的自信,讓他們知道受到良好教育,就有機會可以翻轉坎坷的命運。
楊校長以耄耋之年,不斷來回臺灣與泰北之間,關懷與輔導這所慈濟設在異國偏鄉的學校,不可謂不辛苦,但她卻甘之如飴。現在泰北清邁慈濟學校辦學有成,學生規模一千餘人,成為泰國政府認證、為數極少的品德人文典範學校之一。
「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這是楊校長的座右銘,終生信守不渝。為作育英才,楊校長終生不婚,把青春年華與暮年歲月都奉獻給教育,一生故事,色彩繽紛,琳琅滿目,深具典範性,足為教育工作者式。因不忍遺珠,故促其回憶成書。
書成,出版在即,楊校長邀我作序,我以非教育專業,推辭再三。楊校長則說:「當時你要我回憶成書,我勉為從之。現在我要你寫序,你不能推辭。」於是只好應令。
其實,只要詳讀這本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好書,字?行間,都是啟發,段段都是心血,篇篇都擲地有聲,再多的序言,都是累詞贅語。雖然如此,還是樂於推薦,以對楊校長獻身杏壇所作的付出,表示至誠的感恩與敬意!


【推薦序】
平凡的奧妙╱簡聰成(曾任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小學部學務主任兼教導主任)

國民小學是公益性組織,內含行政、教學和學習三大系統,每位校長有辦學的目標,級任老師有班級經營的目標,學生也有其學習的目標,三者如同鐘錶大小三齒輪轉動一般,彼此牽動。校長是傳承及構築校園文化的重要舵手,其領導須隨時排除妨礙學校發展的因子,提供良好的軟硬體設施,讓老師與學生能夠教學增長,使學校正常和諧的運作,因此校長的教育理念及執行力對學校教育的發展至關重要。
《白水鑑心—楊月鳳校長的教育之道》一書,不僅是一本楊校長的傳記,同時也能窺見臺灣國民教育的演進歷程。首先從時間的長軸來看,一八九八年的日治時代,日本將國語傳習所改為公學校與小學校,正式揭開臺灣國民教育的序幕,至今已有一百二十四年。楊校長童年就讀新坡公學校時,前四年是接受日本教育,迨一九四五年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離臺後,臺灣的小學開始實施短期的「漢學私塾式」教育,用漢語學習三字經、千字文及其他漢文,後來改用注音符號學習國民小學課程。小學畢業後,楊校長隨即考上中壢中學初中部,當時全國能夠讀初中的學生一屆大約僅二萬人,再加上社會上普遍重男輕女的觀念,因此能上初中的女孩更是少之又少。一九五○年,楊校長考取新竹師範學校,三年後分發到新坡國小當老師,前後共經歷了十七年教師、二十五年校長的教職生涯;公職退休後,她繼續在慈濟教育志業發展處服務了十年。楊校長與國民教育的關係,若自一九四一年入新坡公學校就學算起,至二○一五年從慈濟教育志業發展處退休為止,迄今已有八十一年;若僅以她投入教育服務工作的時間來計,也長達六十二年之久。
在楊校長辦學任內,遭遇了不少挑戰,她總是一步一腳印務實的解決大大小小問題。無論遇到不務正業只喜歡作公關的主任,或是賣劣質米的廠商,或是學生砸破教室玻璃的事件,或是辭退不適任的教師,或是有人覬覦校長職位的挑戰等,她總能明辨利害關係,審慎處理,使學校往更好更善的方向前進。哈佛商學院教授約瑟夫·巴德洛克( Joseph Badaracco)著有《默默領導》一書,楊校長的領導風格,正如此書所言,「默默領導人會在規則的界限內,發揮想像力及創造力,設法找出或創造轉圜的空間,維護自己的價值理念和承諾」。
在《白水鑑心—楊月鳳校長的教育之道》第一章?,描述楊校長幼年時期從「洗衣、洗襪及擦桌子」等家事學習中,培養出細心不苟且的態度;初中時期家庭遭逢變故,媽媽仍堅持「欠債就是要還錢,做人應該講誠信」,在艱困的生活中一點一滴償還債務。我們可以看出,良好的家庭教育如何薰陶出楊校長的好品格,並深深影響著她日後的辦學態度。
誠如約瑟夫·巴德洛克所說,默默領導人具有「自制、謙遜、誠實、不屈不撓」等特質,他並指出,「默默領導人的性格?,含有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所說的『一點點鐵』」。相信您會在《白水鑑心—楊月鳳校長的教育之道》這本書?,發現楊校長許多「默默領導」的身影,並從中看見「平凡的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