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冷戰下的國軍游擊隊──反共救國軍(上)

原文書名:


9786267370742冷戰下的國軍游擊隊──反共救國軍(上)
  • 產品代碼:

    9786267370742
  • 系列名稱:

    民國史料
  • 系列編號:

    88
  • 定價:

    450元
  • 作者:

    林桶法 主編
  • 頁數:

    282頁
  • 開數:

    14.8x21x1.6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321
  • 出版日:

    20240321
  • 出版社: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有限公司
  • CIP:

    733.292
  • 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反攻、反攻、反攻大陸去!
 
1949年底,中央政府遷臺。1950年5月海南島失守,6月底韓戰爆發。
這時候的中華民國政府,除了臺灣、澎湖以外,還有福建沿海的金馬地區,浙江外海的大陳列島,以及中緬邊境的「孤軍」。
 
韓戰之後美國協防臺灣,一方面保衛臺灣不受攻擊,另一方面也不讓政府反攻大陸。因此,在反攻前線,也是防守第一線的,就是金馬、大陳、中緬邊境的軍事力量。
 
國共兩軍雙方來來往往,共軍攻擊大膽島失敗,國軍則在南日島、湄洲島、東山島等地發動反攻的試探。翻拍成電影的小說《異域》,更讓大家耳熟能詳滇緬孤軍的故事。到了1955年1月,一江山戰役國軍失利,隨後大陳撤守,《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生效。國軍基本上再也沒有反攻大陸,江浙反共救國軍縮編成東引的戍守單位,福建反共救國軍則持續擔任烏坵的守備單位。
 
這些國軍部隊與游擊隊,在美國中央情報局以西方公司名義協助下進行整訓。如果將反共救國軍成立的歷史背景與發展,與這時的東亞局勢,放到冷戰的脈絡底下,或許不難看出美國從軍事與外交等方面,既合作──需要國軍牽制共產勢力,又掣肘──不希望國軍真正發動反攻,中華民國臺灣所處的關鍵地位,與兩難局面。
 
讀者另可參考:胡為真,《國運的轉危為安:再探民國政府遷臺初期的軍事與外交(1949-1955)》,回顧檢視在那艱難的時代中,政府的反共救國軍游擊隊和陸海空軍軍人,以及各級外交人員,為著保衛國家安全、促進國家利益而殫精竭慮,從大陸上的慘痛失敗轉而在臺灣復興的關鍵過程。

作者簡介


主編 林桶法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民國歷史文化學社編審委員。研究專長為中國近現代史、國共內戰、檔案與口述、台灣近現代史、抗日戰爭。

書籍目錄


上冊
前言
凡例
第一章 游擊部隊的誕生
一、各地游擊部隊之成立
二、游擊地區物資與經費給與
三、游擊部隊活動與整訓
第二章 胡宗南(秦東昌)與江浙反共救國軍
一、視察及防務整備
二、活動發展經費
三、胡宗南與反共救國軍

下冊
第三章 胡璉與福建反共救國軍
一、組織編制
二、變革
三、登陸突擊作戰
第四章 游擊部隊的整編
一、整編會議與整編計畫
二、編裝與整建
三、各地整編情形―浙江
四、各地整編情形―粵東、福建
五、各地整編情形―雲南及緬北
第五章 美國與反共游擊部隊
一、1950年代軍力評估及相關援華軍事決策及會談
二、西方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