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地理脈絡下的中國:從地理的邏輯看歷史的另一面原來如此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460559系列名稱:
Sense系列編號:
SN0066定價:
620元作者:
韓茂莉頁數:
432頁開數:
14.8x21x2.6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715出版日:
20240715出版社:
日出出版-大雁CIP:
610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從軍政大事到常民生活,26個主題,看見不一樣的歷史
人類生存在大地上,一切再尋常不過,然而只要仔細推敲,經過理性的邏輯分析,我們會看到在尋常生活中有著大家未注意的地理發現,原來人類的行為是有脈絡可循的。
歷史與地理密不可分,綜觀中國歷史的演變,從新石器時代到清朝,歷朝歷代的疆域變遷過程中,地理發揮了隱性作用,從國家大事到人們生活中的點滴,都與地理有直接關聯。
本書以地理學視角在大地上尋找歷史足跡,貫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東西,探討每個朝代發展的特點,理解歷史的根源、走向與結果:
★中華文明為什麼誕生於中原大地?為何關中地區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司馬遷的《史記》畫出一條東西之界,兩千年之間,這條界線有何變動?
★華北平原的腹心地帶一片空白,既無文化遺址也沒有城邑和聚落的可信記載,是考古調查與古人都忽略了這塊土地,還是另有原因?
★山東、山西之間沒有山脈相隔,為何以山命名?
★歷史上留名青史的武將們獲得戰績之處竟然都有脈絡可循?
★淮河流域屬於真正的「不南不北」之地,這種地域特徵造就了怎樣的歷史結果?為何古人因此有了「守江必守淮」的結論?
★曹操為何敗走華容道?蘇湖熟,為何天下足?
★四合院的建築形式不專屬於一地,也不專屬於一時,包含了時空的雙重含義。先祖們採用四合院式的建築,究竟有多久的歷史?
★為什麼現今世界的強國在歷史上長期處於「蠻族」狀態?
★武川滿街都是帝王將相?為何說天下「王氣」最重之地不是西安,不是洛陽,而是武川?
★歷史上,黃河下游發生過幾次重大改道?
理解地理,更能完整理解歷史
北京大學教授寫給大家的從地理看歷史的通識課,四種視角交織出26個主題,站在歷史的角度探索地理概念的變化:
▲第一視角:大地上原本就有的面貌,包括山地、河流等,討論其形成以及發展規律。
▲第二視角:大地上原本沒有、由人類創造出來的景觀,像是城市、聚落、工礦、農田等。
▲第三視角:人類利用地理環境,把自己的需求乃至於各種謀略施加在大地上,例如政治與軍事。
▲第四視角:人類行為構成的地理現象,例如趕集。
從山川江河、古蹟文物、社會人文中看到流動的歷史與鮮活的人們。成就歷史的不只有人與事,我們腳下的大地以及起伏在大地上的山川地貌,這些地理因素同樣不可忽視,因為它們正是決定歷史走向的重要條件。
本書將歷史的時間體系納入地理,從空間看時間,講述歷史上的那些事:城市、農田、牧場、道路、關隘、江河、運河、集市、寺廟、建築,每樣都是大地上的一塊耀斑,雖然不能涵蓋所有大地,卻呈現出地理的魅力。
從軍政大事到常民生活,26個主題,看見不一樣的歷史
人類生存在大地上,一切再尋常不過,然而只要仔細推敲,經過理性的邏輯分析,我們會看到在尋常生活中有著大家未注意的地理發現,原來人類的行為是有脈絡可循的。
歷史與地理密不可分,綜觀中國歷史的演變,從新石器時代到清朝,歷朝歷代的疆域變遷過程中,地理發揮了隱性作用,從國家大事到人們生活中的點滴,都與地理有直接關聯。
本書以地理學視角在大地上尋找歷史足跡,貫通上下五千年,遍及南北東西,探討每個朝代發展的特點,理解歷史的根源、走向與結果:
★中華文明為什麼誕生於中原大地?為何關中地區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
★司馬遷的《史記》畫出一條東西之界,兩千年之間,這條界線有何變動?
★華北平原的腹心地帶一片空白,既無文化遺址也沒有城邑和聚落的可信記載,是考古調查與古人都忽略了這塊土地,還是另有原因?
★山東、山西之間沒有山脈相隔,為何以山命名?
★歷史上留名青史的武將們獲得戰績之處竟然都有脈絡可循?
★淮河流域屬於真正的「不南不北」之地,這種地域特徵造就了怎樣的歷史結果?為何古人因此有了「守江必守淮」的結論?
★曹操為何敗走華容道?蘇湖熟,為何天下足?
★四合院的建築形式不專屬於一地,也不專屬於一時,包含了時空的雙重含義。先祖們採用四合院式的建築,究竟有多久的歷史?
★為什麼現今世界的強國在歷史上長期處於「蠻族」狀態?
★武川滿街都是帝王將相?為何說天下「王氣」最重之地不是西安,不是洛陽,而是武川?
★歷史上,黃河下游發生過幾次重大改道?
理解地理,更能完整理解歷史
北京大學教授寫給大家的從地理看歷史的通識課,四種視角交織出26個主題,站在歷史的角度探索地理概念的變化:
▲第一視角:大地上原本就有的面貌,包括山地、河流等,討論其形成以及發展規律。
▲第二視角:大地上原本沒有、由人類創造出來的景觀,像是城市、聚落、工礦、農田等。
▲第三視角:人類利用地理環境,把自己的需求乃至於各種謀略施加在大地上,例如政治與軍事。
▲第四視角:人類行為構成的地理現象,例如趕集。
從山川江河、古蹟文物、社會人文中看到流動的歷史與鮮活的人們。成就歷史的不只有人與事,我們腳下的大地以及起伏在大地上的山川地貌,這些地理因素同樣不可忽視,因為它們正是決定歷史走向的重要條件。
本書將歷史的時間體系納入地理,從空間看時間,講述歷史上的那些事:城市、農田、牧場、道路、關隘、江河、運河、集市、寺廟、建築,每樣都是大地上的一塊耀斑,雖然不能涵蓋所有大地,卻呈現出地理的魅力。
作者簡介
韓茂莉
1955年4月出生於北京市,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歷史地理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研究方向為歷史農業地理與環境變遷。主持並完成1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專案,先後出版《中國歷史農業地理》(上、中、下)、《宋代農業地理》、《遼金農業地理》、《草原與田園——遼金時期西遼河流域農牧業與環境》、《中國歷史地理十五講》、《十里八村——近代山西鄉村社會地理》、《大地中國》等學術專著,在《中國社會科學》、《歷史研究》、《文史》、《中國史研究》、《考古學報》、《考古》、《近代史研究》、《地理學報》、《地理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
2015年,《中國歷史農業地理》獲中國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2008年《中國歷史地理》獲國家級精品課。2018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北京市師德模範。2019年《中國歷史地理》獲國家精品線上開放課程,2021年《中國歷史地理》被教育部評為第一批國家一流課程。
書籍目錄
第一章 新石器時代
1.一萬年前的世界與中國
【為何農業的起源並非遍布全世界?】農業的起步之地通常並非自然環境最優之處,往往是土地和資源匱乏的壓力,才能迫使人類從採集狩獵轉為發展穩定的農業。
2.第一次浪潮與中國
【世界上為何只有中國在水鄉之地完成農作物馴化?】水稻適宜亞熱帶濕熱的沼澤之地,長江中下游的人們在嘗試種植水稻的過程中,順勢利用了天然水生環境,成功辟為稻田。
第二章 西周與春秋戰國
3.何以中國?
【中國的含意究竟是什麼?】數千年的歷史中,「中國」擁有的內涵始終與地理相關,其代表的空間起步於中原,最終擁有這個國家。
4.從「三河為天下之中」到「陶,天下之中」
【天下之中是何處?】地理大發現之前,人們認為所居之地就是天下之中,但司馬遷筆下的天下之中所關注的是「經濟之中」而非「地理之中」。
5.都江堰與天府寶地
【都江堰存在什麼奧祕?】兩千年前古人就已知河流彎道會產生離心力,遂利用各種工程措施,達到排砂減淤的作用,使都江堰可以長期為後人所用。
6.往日山東、山西與今日山東、山西
【山東和山西之間沒有山脈,為何以山命名?】往日山東、山西確實以山為界,先是崤山,後為太行山;今日山東、山西則是從金代以降與地理內涵無關的行政單位。
第三章 秦漢
7.何謂東西?
【中國大地上有一條隱形的界限?】這條隱形界限存在了兩千多年,且無論從古至今這條線如何被定義,都與年降雨量四百公釐等值線——農牧交錯帶吻合。
8.秦統一的地理基礎——關中
【何謂關中?】平原與山地結合之處的山間谷地,往往成為來往通道並設有關隘,而眾多關口「中」,就是「關中」的取意。
9.河西走廊——東西部的咽喉
【玉門關所在之處一片平曠、無險可守,為何在此設關?】「春風不度玉門關」在這片乾涸的土地上,水資源比任何東西都寶貴,設置關口、控制水源,就等於控制了這條道路。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
10.從雲夢澤變遷看曹操敗走華容道
【為什麼雲夢澤會消失在歷史之中?】長江攜帶的泥沙,促使陸上三角洲面積不斷擴大,慢慢地導致行政建制逐漸向東推移,也造成了雲夢澤湖區的面積不斷地縮小。
11.川陝交通與諸葛亮的北伐路線
【國力最弱的蜀漢,為何能與曹魏、孫吳三分天下?】蜀道難,難在要跨越秦嶺、巴山;諸葛亮善用地理優勢,採取以攻為守的戰略,延續蜀漢政權的生命。
12.天下「王氣」最重的地方——武川
【武川滿街都是帝王將相?】在南北朝的政治更迭中,來自武川的軍人集團帶著一種奮發向上的氣質登上歷史舞臺,為之後的大唐王朝帶來了新氣象。
第五章 隋唐
13.汴水東流無限春,隋家宮闕已成塵──隋煬帝與大運河
【隋代開鑿運河的真正目的是什麼?】贏得國家認同與民心歸服或許是隋代帝王開鑿運河的初衷,但獲取江南物資也不失為另一個原因。
14.蘇湖熟,天下足—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
【南北的經濟地位何時出現了逆轉?】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的北方戰亂迫使人口南遷;北方帶來的插秧技術和南方氣候適宜複種的條件,促使江南經濟蓬勃發展。
15.《西廂記》與漢傳佛教寺院布局
【中國寺院採取怎樣的建築形制?】佛教傳入中國後,佛爺的住所也入鄉隨俗了,寺院如同四合院,中路為神佛居處、東路為僧人生活區,西路則為香客接待區。
第六章 宋元
16.嶺南的瘴氣與珠璣巷移民
【古時的嶺南何以人煙稀少?】嶺南氣候炎熱,林木繁多,而林中常年積存著大量動植物遺體腐爛後所散發的「瘴氣」,讓外來人口水土不服,甚奪性命,阻礙發展。
17.遊牧時光——草原遊牧方式
【遊牧民族為何逐水草而居?】與其說「逐水草」不如說「逐季節」。由於降雨量的制約,需順應四季改變放牧地,吃一片留一片,以確保牲畜有足夠的糧草。
18.呼倫貝爾草原的傳奇
【成吉思汗如何崛起?】呼倫貝爾草原曾是蒙古弘吉剌部的屬地,而歷史的機緣讓成吉思汗家族與弘吉剌部結為姻親,共同攜手創造了草原的輝煌。
第七章 明清
19.六百年前美洲大陸的舶來品
【清朝人口遽增,如何解決糧食問題?】地理大發現推動了世界各地物種的大流動,使原產於美洲大陸的玉米、甘藷傳入中國,正好緩解了人口激增的糧食短缺。
20.紹興師爺與那一方水土
【師爺為何成為具有地域性的文人集團?】由於科考人數眾多,明清時期會依發展程度限制各省名額,以致經濟發達之省是落地文人最集中的地區,進而也是師爺最盛的地方。
21.倒瀉銀河事有無,掀天濁浪只須臾──歷史時期黃河下游的重大改道
【歷史上黃河下游發生過幾次重大改道?】大河奔流,數千年間的「決」與「塞」不絕於史,歷經六次重大改道,無論福禍,黃河濁流都在歷史上寫了濃重的一筆。
22.十里八村的盛會——趕集
【集市和趕集呈現出怎樣的地理問題?】集市之所以要「趕」,是因為並非每日都有;這些集期交錯的集市,不僅相互確保有足夠的客源空間,也成為村民的娛樂與社交中心。
23.英雄城——江孜
【二十世紀初,為何英國要入侵江孜?】英國為了維護其在亞洲的既得利益,提出「三個緩衝區,兩個同心圓和一個內湖」的戰略,而在此戰略中,每個環節都與西藏有關。
第八章 近現代
24.守江必守淮
【淮河流域不南不北的地域特徵,造就了什麼歷史結果?】細數歷代的南北交戰,若淮河流域由南方政權控制,結果會是南北分治;反之,若北方政權控制此區,則南北統一。
25.四合院——東西南北的「家」
【四合院式的建築究竟有多久的歷史?】陝西關中平原發現的三千年前周朝宮殿遺址,就可見四合院式建築的特徵,之後歷經漢代、唐代的演變,逐漸變成今日所見的模樣。
26.北京四合院與四合院文化
【北京的四合院有什麼講究與不同之處?】百年前的北京,無論貴族或平民都住在四合院,為了區分宅院主人的社會地位,宅門的形制、顏色、裝飾,是北京四合院最講究之處。
後記
附注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
大地上有什麼,除了我們平日觀望的風景,還遍布了人類的足跡,從往古到今天,走過了漫長的歷史。
回顧人類印在大地上的那些足跡,幾乎涵蓋了歷史中的所有場景。大地是我們的立足之地,也為我們提供了衣食之源。其實人類所有的活動都沒有離開過大地,從每一項具體的生產活動到抽象的哲學思考,即使今天我們已經走向太空,但最終服務的仍是腳下的大地。正因如此,以大地為落點,我們看到的不僅有謀求衣食之需的生產行為、推動社會進步的技術創造,還有交融在歷史天空之下的政治和軍事。大地上的故事就發生在你我周圍,每一段過往都印在大地之上,形成一道道色彩斑塊,而許許多多的斑塊構成了大地萬花筒。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置身其中的我們,也許面對浩瀚的歷史文獻、考古發掘的各類器物不覺稀奇,因為那是從小就已知並伴隨我們一生的國家文化底蘊,這些事情聽多了、看多了,就會覺得天經地義,本該如此。豈不知世界上只有四個文明古國,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能夠將自己國家的文明追溯至一萬年前。正是如此,言必稱希臘成為很多西方人的習慣,那也許是企圖在文化的光環下獲得一些歷史的慰藉。歷史不能再造,過去沒有的就意味著永遠不會有;未來卻是可創造的,誰也無法預知未來誰將成為世界的主角。面對中國的過往,我們再次搖動大地萬花筒,在歷史的積澱中提取幾種顏色。
在大地萬花筒的多元色彩中,我選擇了「歷史地理」,並將二十六個主題彙集在本書中。中國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告訴我們,歷史地理是「昨天、前天的地理」,今天大地上所有的一切都存在「過去時」,無論是山川湖泊,還是城市鄉村,都在時光的流程中從過去走向現在。
地理學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並不是從來如此,但毫無疑問的是,納入地理學的知識是最古老的。兩百多萬年前,人類的遠祖立足在大地上,他們尋找食物,選擇住所……,在所有一切維繫生存的活動中首先獲得的是地理知識——山在哪兒、水在哪兒,就這樣,人們踏出一條條道路,有了原始聚落,有了農業,大地上原本就有的山川湖泊間,又添加了許多屬於人類創造的聚落、農田,於是古代地理學就在埃及人、兩河流域的古巴比倫人、希臘人、中國人、印度人、波斯人,以及阿拉伯人手中成為體系。此後經歷地理大發現、工業革命,到了十九世紀,近代地理學終以科學的姿態立於學術之林。
大地上的一切通常歸為地理學的研究範疇,而地理學又分為「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兩大分支。無論學科如何劃分,其實真正研究的內容大致是以下這幾類的地理問題:第一,大地上原本就有的,如:山地、河流、湖泊、沙漠、冰川等;第二,由人類創造的地理景觀,如:城市、聚落、道路、工礦、農田等;第三,在人類對於山川地貌應用中所產生的地理,落在大地上卻並無清楚的標識,如政治、軍事地理均具有這樣的特徵;第四,透過人類自身行為所構成的地理現象,最為典型的是社會地理、文化地理。無論哪一種地理問題,均具有無形或有形的空間,它們的形成、發展與變化規律,無疑是大地上最值得關注的現象。
歷史地理將地理學的研究拉向過去,這門帶著「時間」與「空間」雙重屬性的學科將歷史的每一個瞬間落在大地上。收入在本書的二十六個主題,涉及歷史地理各個領域,將用不同的視角講述著大地上的故事。
文章試閱
第四章 三國兩晉南北朝
11.川陝交通與諸葛亮的北伐路線
【國力最弱的蜀漢,為何能與曹魏、孫吳三分天下?】蜀道難,難在要跨越秦嶺、巴山;諸葛亮善用地理優勢,採取以攻為守的戰略,延續蜀漢政權的生命。
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令後人難以忘懷的人與事,回顧中國上下五千年,恐怕沒有比三國那段歷史更讓人關注,也沒有比諸葛亮這個人物更受人推崇。一段三國歷史,人們講了一千多年,一部《三國演義》,人們又讀了幾百年。諸葛亮北伐中的那些故事幾經流傳,其中的人與事不僅反覆登上戲劇舞臺,也走上了銀幕。然而,成就歷史的不只有人與事,我們腳下的大地,起伏在大地上的山川地貌,這些地理因素同樣不可忽視,因為諸葛亮的北伐路線就是軍事行動中的地理。
山川地貌只有在人們的利用之下,才能融入軍事之中。魏、蜀、吳三國之中,蜀漢最弱,卻能與曹魏、孫吳並存,構成三國鼎立之勢,離不開諸葛亮率領漢軍進行的北伐。後人評論諸葛亮的軍事行動之所以能夠成功地保全蜀漢政權,關鍵在於北伐的目的——以攻為守,而最終將軍事行動的目的落在「守」上,與蜀漢北伐道路的選擇直接相關。
蜀漢與曹魏兩個政權南北對峙,蜀漢地處巴蜀之地,漢軍北伐經行的道路必須翻越秦嶺,而秦嶺這條東西向延伸的山脈,不僅在蜀漢與曹魏之間構成了自然屏障,且是蜀道中最難行的一段。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蜀道難》,憑藉豪放的辭章傳誦千年,讓後人領略了古代川陝交通的艱辛。蜀道之難,難在要跨越秦嶺、巴山兩道山脈,山中取道,正所謂「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道路的艱辛,長時間阻礙了川陝兩地的來往。
川陝通道穿行於秦嶺之中,道路主要選擇在山中谷地。山中岩石斷裂之處,經河流侵蝕往往形成河谷,寬闊之處不僅形成了道路,且住有人家被辟為農田。陡峭山崖之上則無路可尋,必須開鑿棧道。標準的棧道一般在水流湍急的陡壁上,利用石裂法鑿出石洞,穿入橫木以為梁,然後在橫梁上鋪好木板,並在河身石底上豎起立木,作為橫梁的支撐。古代沒有炸藥,憑藉裂石法開鑿棧道十分艱難,李白的詩句「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以誇張的筆法,形容了為修建棧道付出的代價。不僅如此,棧道鋪好之後,飛棧連雲,蜿蜒於陡崖之上,狹窄而易損,無論行走還是維護都不易。故「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不僅書寫在文學辭章內,也存在於現實之中。
蜀道之上,當年諸葛亮北伐從漢中起步,翻越秦嶺抵達關中,正是如此,北伐所有的戰事都發生在翻越秦嶺的各條道路上。翻越秦嶺的道路主要有四條,均起於關中,止於漢中,自東向西分別是:
子午道:子午鎮→子午谷→秦嶺→石泉→饒風關→南子午鎮→城固→漢中。
儻駱道:周至→駱谷關→洋縣→儻水→城固→漢中。
褒斜道:郿縣→留壩→褒城→漢中。
故道(亦稱陳倉道):寶雞益門鎮→清薑河→略陽→勉縣→漢中。
這四條道路開通的時間與行走難易度都不同,而這一切成為確定北伐路徑的基礎。
「子午道」開通時間大約在秦漢時期,從今西安市西北方向十餘里的子午鎮入子午谷。古稱北方為「子」,南方為「午」,子午谷因位於漢長安城正南而得名。子午道全長在千里以上,長而險,沿途居民很少,在漢代全程無行政建置,一般不為人利用,但道路距長安城最近,從子午鎮騎快馬,大約半個時辰即可到達長安。
「儻駱道」的開通時間約在兩漢之間,最初從今武功起步,走圍谷入嶺,被稱為堂光道,後改從周至進入秦嶺北側的駱水谷地,與山地南側的儻水谷地南北聯通,構成越嶺通道。雖然儻駱道在翻越秦嶺的四條道路中最短,但道路沿途多坡?,且駱水與儻水之間絕水距離較長,行走不易,故這條路的通行時間最晚。
「褒斜道」由秦嶺北側的斜水谷地與南側的褒水谷地組成,褒水通沔,斜水通渭,整個道路多谷地少坡?,且里程不足八百里,正是因為這樣,褒斜道早在西周時期即已開通。《華陽國志》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輔助周武王的巴蜀之師,進軍道路應該就是褒斜道。西周時期,古褒國就在秦嶺南今褒城一帶。《國語.晉語》上記載:「周幽王伐有褒,有褒人以褒姒女焉。」西周末年,「烽火戲諸侯」的主角周幽王寵妃褒姒就來自褒國,可想那時這條道路早已存在,至秦漢、魏晉時期,褒斜道已成為長安、漢中兩地間的主要交通道路。
「故道」得名緣由道路沿嘉陵江東源故道河而行。這條路北起今寶雞市,古稱陳倉,因此這條道路也被稱為「陳倉道」。此外,道路入秦嶺山口之處設有散關,由此亦有「散關道」之稱。故道的開通歷史也很久遠,西周時期的青銅器散氏盤的銘文有「周道」字樣,古散國位於今陝西寶雞鳳翔一帶,正當故道入山之處,據王國維考證,周道即是故道,故道的開通當在商周之際。《漢書.溝洫志》上記載:「故道多?,回遠。」故道長達一千兩百多里,但沿途多山間谷地,不但易行走,而且適宜居住,村落相連,因此在秦漢時期沿路設有故道、河池、沮縣三個縣級建制,唐代設有風州、興州兩處州級建制,並將三縣增為六縣。唐代,故道形成分叉,從兩當(今陝西省鳳縣)改走至留壩,即轉向褒斜道通行。
四條翻越秦嶺的道路中,故道、褒斜道通行難度較小,是古人利用最多的兩條道路。
除上述四條道路外,「祁山道」也應算作翻越秦嶺的通道之一。祁山道所經之處,為秦嶺西端餘脈。今甘肅禮縣附近被古人稱為祁山,祁山道的起點就在禮縣,沿嘉陵江西源西漢水,經西和、徽(今甘肅省徽縣)成(今甘肅省成縣)盆地與故道相匯進入漢中,祁山道雖然路途很長且與關中相隔著隴山,但沿途平坦之處較長,便於部隊行軍與輜重運輸。
秦嶺不僅在自然地理上構成了亞熱帶與溫帶的分界,也憑藉地形影響了山脈兩側的政治、經濟、軍事。從歷史軍事地理著眼,三國時期諸葛亮率軍北伐,發生在秦嶺通道的故事,尤其令人難忘。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政權中蜀漢最弱,但諸葛亮以攻為守的戰略卻使這一弱國能夠長期與曹魏、孫吳政權比肩而立,正是這一原因,蜀中用兵令人格外關注。後人稱頌諸葛亮一生的業績,常用未出茅廬三分天下、六出祁山、七擒孟獲來概括,其中有民間演繹的故事,也有真實的歷史,其中「三分天下」來自《隆中對》。依《隆中對》之策,諸葛亮為劉備獲取益州、荊州的目標本已實現,但後來因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得而復失,而諸葛亮當時預測的曹魏可能因諸皇子爭權,出現內訌的「天下有變」卻始終沒有出現。在這樣的局面下,以攻為守是保全蜀漢政權的最佳選擇。但諸葛亮率領漢軍北伐,並非民間所傳的六出祁山,而是五次,且五次北伐也不都是兵出祁山。
諸葛亮主持的五次北伐,三出祁山,一出故道,一出褒斜道。諸葛亮用兵,一向謹慎,非「十全必克而無虞」不出兵,故選擇這些道路一則求穩,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坡?較少,利於糧草輜重通行。俗話說「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任何時期打仗,後勤供給都是決定勝負的關鍵環節,諸葛亮五次北伐以祁山道為主,原因在於這條路不僅具備利於運送糧草的優勢,天水盆地還可以就地屯田種植小麥,解決長期鏖戰的糧食需求。那時,打仗與當代不同,相持一、兩年是常有的事,因此籌糧、屯田是支撐戰事的保證。
諸葛亮北伐所經道路,無論祁山道還是故道、褒斜道,這些道路的北出口分別在隴右、陳倉,不僅距離曹魏國都洛陽很遠,且與關中政治中心長安也有相當的距離,尤其是祁山道,受隴山阻隔,不僅不能對曹魏政權造成威脅,就連對關中曹軍也難以實現實質性的打擊。北伐中與祁山道有關的故事「失街亭」幾乎人所共知,後世戲文中的《失空斬》表現的就是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那一幕,而這是發生在建興六年(二二八年)漢軍出祁山道北伐時的真實事件。戲文突出的是諸葛亮顧全大局、不徇私情的聖賢之風,而地理學關注的則是街亭的軍事地理價值。
街亭亦稱街泉亭,故址在今甘肅莊浪東南、隴山山口之處。隴山即六盤山,這座南北走向的山脈將關中平原與天水盆地劃分在東西兩側。街亭是從隴右進入關中的必經之地,失去街亭就意味著阻斷了通向關中之路。這次軍事行動尚未實質性地展開,就因失街亭而斷送了,所以諸葛亮斬馬謖絕不是因一戰得失,而是一場失誤毀了此次北伐。
正如我們看到的,諸葛亮數次北伐選擇的路徑,幾乎沒有對曹魏政權構成真正的軍事威脅,有的只是牽制作用,進而達到以攻為守的效果。面對諸葛亮選擇的北伐路徑,蜀漢將軍魏延十分不理解,曾提出自率精兵五千,出子午道攻打長安之策。所謂精兵,是指不攜輜重,只帶數日乾糧,身騎快馬的部隊,而子午道從秦嶺北坡下來,快馬只需半個時辰,若出其不意偷襲,應能對曹軍造成實質性的打擊。但諸葛亮一生謹慎,沒有應允這一提議。
諸葛亮晚年試圖對關中曹軍給予真正的軍事打擊,從建興九年(二三一年)開始一面練兵備戰,一面修整褒斜道上的棧道,並製作木牛流馬,即獨輪車,運送物資。三年後,諸葛亮統領十萬大軍循褒斜道北上,魏廷大震。魏將司馬懿為避其鋒芒,採取堅守不戰之策,雙方在渭河之濱相持一百多天,遺憾的是,諸葛亮身體不支,病死在距山口五十里的五丈原,漢軍此次出兵無功而返。後人評價這次北伐時無限感慨,唐代詩人杜甫留下詩文:「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冷兵器時代的軍事行動,無論攻守,從未離開過地理。回想古人談及諸葛亮北伐,「以攻為守」成為共同的結論,而得出這個結論的緣由就在於地理。
秦嶺界分南北,發生在蜀道上的故事太多了,而諸葛亮北伐便是最令人難以忘懷的一幕。「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明朝人楊慎的一首《臨江仙》為後人留下無限感慨,歷史已然遠去,唯有當年的古道,仍在今人的足下溝通南北,並演繹著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