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比利時恐怖殖民與剛果血色地獄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6267478011系列名稱:
春山出版 春山之巔Summit系列編號:
WT02028定價:
690元作者:
亞當.霍克希爾德(Adam Hochschild)譯者:
黃煜文頁數:
560頁開數:
14.8x21x2.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624出版日:
20240624出版社:
春山出版-時報CIP:
764.825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沒錯,這是一個鬼故事,充滿惡、冤魂、貪婪、殺戮與人間地獄。
十九世紀,英法德等歐洲新帝國,為了爭奪原料與市場,激烈爭搶海外殖民地。這些大國都對非洲垂涎,但受限於當時的科技與地理知識,難以深入內陸,尤其是剛果河流貫的非洲中部。最後卻由小國比利時意外出線,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用盡心機權謀,於該世紀末侵吞了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全境領土,收歸為自己私人所有。這塊殖民地約占非洲大陸的十三分之一,是比利時領土的七十六倍多。
這位比利時國王以殘酷手段奴役當地黑人、搜刮象牙與橡膠,歛聚了大量財富。凌虐、濫殺成為剛果人的日常。當中最惡名昭彰的,莫過於強制繳納的橡膠配額制度,也就是硬性規定村民每日必須採收到一定的橡膠量,若未能達標,村民本人或他的家人,就可能被砍去手腳。據估計,利奧波德二世統治下的剛果,當地恐有將近一半人口(約一千萬人)因各種迫害殞命。
本書《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所要說的,正是這段長期被淡忘的殖民歷史。
但是裡面也有善、英雄、犧牲、勇氣與人間正義。在黑人記者威廉斯、利物浦船運員工莫雷爾、英國領事凱斯門特的多年調查奔走、大聲疾呼下,剛果慘劇在二十世紀初引起國際輿論關注,連馬克.吐溫、柯南.道爾都挺身而出,加入譴責行列。一九○八年,國王終於被迫將剛果自由邦移交給比利時政府。
所以鬼故事結束了?很不幸沒有。利奧波德陰魂不散,殖民陰影持續籠罩著剛果,至今也仍是比利時的一根敏感神經。不止步於利奧波德時代,作者對剛果的關心延續到二十一世紀,除深刻反省過去,也努力思索未來,如同書中那些永不放棄追查真相的人。
沒錯,這是一個鬼故事,充滿惡、冤魂、貪婪、殺戮與人間地獄。
十九世紀,英法德等歐洲新帝國,為了爭奪原料與市場,激烈爭搶海外殖民地。這些大國都對非洲垂涎,但受限於當時的科技與地理知識,難以深入內陸,尤其是剛果河流貫的非洲中部。最後卻由小國比利時意外出線,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用盡心機權謀,於該世紀末侵吞了現今剛果民主共和國的全境領土,收歸為自己私人所有。這塊殖民地約占非洲大陸的十三分之一,是比利時領土的七十六倍多。
這位比利時國王以殘酷手段奴役當地黑人、搜刮象牙與橡膠,歛聚了大量財富。凌虐、濫殺成為剛果人的日常。當中最惡名昭彰的,莫過於強制繳納的橡膠配額制度,也就是硬性規定村民每日必須採收到一定的橡膠量,若未能達標,村民本人或他的家人,就可能被砍去手腳。據估計,利奧波德二世統治下的剛果,當地恐有將近一半人口(約一千萬人)因各種迫害殞命。
本書《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所要說的,正是這段長期被淡忘的殖民歷史。
但是裡面也有善、英雄、犧牲、勇氣與人間正義。在黑人記者威廉斯、利物浦船運員工莫雷爾、英國領事凱斯門特的多年調查奔走、大聲疾呼下,剛果慘劇在二十世紀初引起國際輿論關注,連馬克.吐溫、柯南.道爾都挺身而出,加入譴責行列。一九○八年,國王終於被迫將剛果自由邦移交給比利時政府。
所以鬼故事結束了?很不幸沒有。利奧波德陰魂不散,殖民陰影持續籠罩著剛果,至今也仍是比利時的一根敏感神經。不止步於利奧波德時代,作者對剛果的關心延續到二十一世紀,除深刻反省過去,也努力思索未來,如同書中那些永不放棄追查真相的人。
作者簡介
亞當.霍克希爾德(Adam Hochschild)
亞當.霍克希爾德的第一部作品,《返家途中:父與子的回憶錄》(Half the Way Home: A Memoir of Father and Son),於一九八六年問世。之後,他出版了《午夜之鏡:南非旅程》(The Mirror at Midnight: A South African Journey)與《不平靜的鬼魂:俄羅斯人回憶史達林》(The Unquiet Ghost: Russians Remember Stalin)。《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榮獲英國達夫.庫柏獎(Duff Cooper Prize)與加拿大萊昂內爾.蓋爾伯獎(Lionel Gelber Prize),而且在一九九八年進入美國國家書評人協會獎(National Book Critics Circle Award)決選名單。《埋葬鎖鍊:解放帝國奴隸鬥爭中的先知與反抗者》(Bury the Chains: Prophets and Rebels in the Fight to Free an Empire’s Slaves)進入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決選名單與塞繆爾.約翰遜獎(Samuel Johnson Prize)初選名單。另著有《結束所有戰爭:忠誠與叛亂的故事,一九一四到一九一八年》(To End All Wars: A Story of Loyalty and Rebellion, 1914-1918);《我們心目中的西班牙:西班牙內戰中的美國人,一九三六到一九三九年》(Spain in Our Hearts: Americans in the Spanish Civil War, 1936-1939)等作品。歷年作品被翻譯成十四種語言。現於柏克萊加州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寫作,在印度擔任傅爾布萊特講師(Fulbright Lecturer)。他與妻子社會學家亞莉.霍克希爾德住在柏克萊,兩人有兩個兒子與兩個孫女。
譯者簡介
黃煜文
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耶路撒冷三千年》、《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一四九三:殖民、貿易、物種,哥倫布大交換推動的新世界》、《大逃離:羅馬帝國滅亡如何開啟現代經濟大分流》、《惡托邦記:核城市到鐵鏽帶,未忘之地的歷史》、《孤獨的哲學》等。
書籍目錄
【專文推薦】幽靈能不能對歷史說謊?當《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戳中了「文明」的痛點(張鎮宏)
前言
序言:「這些商人正在綁架我們的人民」
第一部 人間煉獄
第一章 「我不會停止尋找」
第二章 狐狸渡過小溪
第三章 巨大蛋糕
第四章 「條約必須確保我們取得一切」
第五章 從佛羅里達州到柏林
第六章 在遊艇俱樂部的旗幟下
第七章 第一個異端
第八章 在那裡,沒有十誡
第九章 與庫爾茲先生見面
第十章 哭泣的樹
第十一章 祕密殺人團體
第二部 困獸之鬥
第十二章 大衛與歌利亞
第十三章 直搗賊窟
第十四章 將他的惡行公諸於世
第十五章 結算
第十六章 「記者不會開收據給你」
第十七章 沒有人是異邦人
第十八章 勝利?
第十九章 重大的遺忘
後記
注釋
參考書目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
這則故事的起點發生在遙遠的過去,然而它的反響卻一直迴盪至今。但是對我來說,這則故事最核心且熾熱的時刻,在於一名年輕人的大聲疾呼獲得了道德認可,照亮了此前此後數十年的漫長歲月。
那一年是一八九七或一八九八年。我們可以試著想像一下這個年輕人,他步履輕快地走下橫渡英吉利海峽的輪船,體格魁梧健壯,年紀大約二十五歲左右,留著翹八字鬍。他充滿自信且談吐不俗,但他的英語卻沒有伊頓(Eton)或牛津特有的優雅口音。他穿著體面,但身上的衣服卻不是在龐德街(Bond Street)買的。他上有多病的老母,下有妻兒,全家需要他賺錢維持,因此他不像是那種容易投身於理想主義運動的人。他的想法相當傳統,而且看起來──實際上也是如此──是個腦袋清楚、名聲良好的生意人。
莫雷爾(Edmund Dene Morel)是利物浦海運公司的員工,深受大家信賴。利物浦海運公司的子公司壟斷了剛果自由邦(Congo Free State)所有的貨物運輸,剛果自由邦位於中非,這片廣大的殖民地完全掌握在一人手中,這在全世界是絕無僅有的。這塊土地的主人就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 II),他在歐洲素有「慈善」君主的美稱。利奧波德歡迎基督教傳教士前往他的新殖民地傳教;據說他的軍隊與在當地掠奪人口的奴隸販子交戰,並且打敗了他們;有十多年的時間,歐洲報紙不斷讚揚他將個人財富投資於地方公共工程,造福了廣大的非洲人。
莫雷爾能說流利的法語,公司每隔幾個星期就會派他到比利時監督剛果航線船隻的貨物裝卸作業。與莫雷爾共事的官員處理運輸業務已經很多年,對於貨物的裝卸早已習以為常,但莫雷爾卻從中注意到令他不安的景象。在比利時大港安特衛普(Antwerp)的碼頭上,莫雷爾看到公司船隻進港時貨艙滿溢,裡面都是橡膠與象牙等珍貴貨物。然而,當船員解開泊船用的纜索準備返回剛果,軍樂隊在碼頭上演奏,身穿軍服、熱切期盼的年輕人排成一列站在船舷的欄杆旁,返航船隻所載運的卻主要是軍官、武器與彈藥輜重。這不是貿易關係。用橡膠與象牙換來的東西少之又少或者根本沒有。當莫雷爾看到這些珍貴物資源源不絕湧入歐洲,卻幾乎沒有任何商品運回非洲時,他瞭解這種單方面貨物流入的現象只有一個原因可以解釋:奴工。
莫雷爾直接目睹了邪惡,而他並未別過頭去。他看到的景象反而使他確立了人生的方向,以及一場非凡運動的目標,這是二十世紀第一場偉大的國際人權運動。很少有人能像莫雷爾一樣──熱情、善於言詞、擁有絕佳的組織力與超越常人的精力──幾乎僅憑一己之力,持續十多年將某個主題推上世界各大報的頭版。莫雷爾在安特衛普碼頭目睹一切後沒過幾年,他就前往白宮極力勸說老羅斯福總統(Theodore Roosevelt),主張美國必須採取行動,因為美國對剛果負有特殊責任。莫雷爾組織代表團拜會英國外交部,他還號召各方人士,從華盛頓(Booker T. Washington)、佛朗士(Anatole France)到坎特伯里大主教(Archbishop of Canterbury),一同加入他的行列。美國各地出現了超過兩百場群眾集會,抗議剛果使用奴工。英國也出現大量集會遊行,顛峰時期,一年甚至有將近三百場集會,最多曾經吸引五千名群眾參與。在倫敦,一封針對剛果的抗議信寄到《泰晤士報》(Times),簽署支持的人士包括十一名貴族、十九名主教、七十六名國會議員、七名商會主席、十三名大報主編與英國所有市長大人(lord mayor)。許多人發表演說批評利奧波德國王在剛果進行的恐怖統治,甚至遠在澳洲都有人對此大肆抨擊。在義大利,兩名男子為了這個議題而決鬥。一向措詞謹慎的英國外交大臣格雷爵士(Sir Edward Grey)表示,「三十年來,從來沒有任何國外問題像剛果奴工一樣對英國造成如此巨大而猛烈的震撼。」
本書講述的就是這場運動、這場運動抗議的野蠻罪行、此前很長一段時間的探險與征服,以及近代史上最大規模的一場殺戮是如何被世界所遺忘。
***
我是幾年前才知道這段剛果歷史,當時我正好在讀某本書,然後從這本書的注釋發現了這段歷史。通常,當你無意間撞見某件令你大吃一驚的事,你會記得你是在何時何地讀到它的。當時已是深夜,我坐在美東飛美西一架航班上,位子很後面,身體僵硬,整個人十分疲倦。
這個注釋是在說明書中所引用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一段話,裡面寫道:全世界掀起了反對奴役剛果勞工的運動,馬克.吐溫也參與了抗爭,還說奴役剛果勞工奪走了八百萬到一千萬人的性命。全球性的運動?八百萬到一千萬人死亡?我大為震驚。
大規模殺戮的數字通常難以證實。然而,就算真實數字只有宣稱的一半,我想剛果仍曾經是現代世界的大型殺戮場之一。那為何當我們逐一列舉眾所公認的二十世紀恐怖屠殺事件時,從未提到這些死亡人口?而且為什麼我從未聽過這件事?我從事人權方面的寫作多年,前後去過非洲六次,其中還有一次是去剛果,但我卻對此事一無所知。
我是一九六一年去剛果的。當時,我在利奧波德維爾(Leopoldville)一間公寓裡,聽到一名喝醉的美國中情局人員得意洋洋地描述,幾個月前這個剛獨立國家的首任總理盧蒙巴(Patrice Lumamba)是在哪裡被殺與如何被殺,說得清清楚楚。他以為所有的美國人,包括像我這樣的訪問學生,聽到美國政府眼中危險的左派麻煩製造者遇刺身亡,都會跟他一樣感到欣慰。一兩天後的清晨,我搭乘渡輪渡過剛果河離開這個國家,當太陽從河面上冉冉升起,漆黑、平靜的河水輕輕拍打著船身,那段對話仍在我腦中揮之不去。
幾十年後,我才看到這個注釋,也才看見自己對剛果早期歷史的無知。接著我突然想到,我跟其他數百萬人一樣,都曾讀過關於那個時代與那個地方的作品:康拉德(Joseph Conrad)的《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然而,我的大學課堂筆記草草記下的都是這本小說的佛洛伊德式弦外之音、神話借用與內心想像,當時我心裡只把這本小說當成虛構作品,而非真實經歷。
我開始閱讀更多資料。我愈深入探討,愈能肯定一百年前的剛果確實出現足以與猶太人大屠殺相提並論的死亡慘劇。與此同時,我意外發現自己深受這段破碎歷史中幾位出類拔萃的人物吸引。雖然莫雷爾是引領這場人權運動的先鋒,但他卻不是最早揭開利奧波德國王治下剛果黑幕、並且竭力引起世人關注的人。最早發現問題的是非裔美國記者與歷史學家威廉斯(George Washington Williams),與先前訪問非洲的人不同,威廉斯直接詢問非洲人對白人征服者的感受。另一名非裔美國人謝波德(William Sheppard)記錄了他在剛果雨林偶然看到的一幕,這一幕成為殖民地暴行的象徵,烙印於世人腦海。還有一些其他英雄,其中最勇敢的一位鬥士最後在倫敦絞刑臺上失去生命。然後,當然,年輕的康拉德船長也會在本書故事的中段出現,他小時候夢想前往充滿異國風情的非洲,結果目睹的卻是「邪惡至極的強取豪奪,人類良知的空前敗壞」。而這一切的幕後操縱者是利奧波德二世,他是個利欲薰心且聰明狡猾的人物,表裡不一卻又充滿魅力,就像莎士比亞筆下那些無法被輕易看穿的惡棍。
當我追索這些人物彼此交錯的人生時,我也對剛果的恐怖屠殺與圍繞著這場屠殺產生的種種爭議有了新的認識。這是人類進入電報與相機時代的第一起重大國際暴行。這樁醜聞混合了工業規模的殺戮、皇室、性與名人的力量,以及敵對遊說團體與媒體分別在大西洋兩岸的六個國家大打宣傳戰,整體的運作竟與今日世界有著驚人的相似。此外,利奧波德二世與歷史上從成吉思汗到西班牙征服者這些大掠奪者不同,他從未見過流血的場面,他也從未到過剛果。而這也是相當現代的經驗,就像轟炸機飛行員身處平流層中,隔著雲層,他永遠聽不見地面的哀嚎,也看不見斷垣殘壁與血肉橫飛。
雖然歐洲早已忘了那群利奧波德的剛果受害者,但我依然找到了大量原始資料來重建他們的過去:探險家、汽船船長、軍人的回憶錄;傳教站的紀錄;政府調查報告;以及維多利亞時代的獨特現象:紳士(有時還有淑女)「旅行者」的敘述。維多利亞時代是書信與日記的黃金時代;似乎每個訪問剛果的人和派駐剛果的每位官員,都留有大量日記,他們彷彿每天晚上都坐在河邊寫信給家人。
當然,當中的問題在於這龐大的文字洪流幾乎全出自歐洲人或美國人之手。歐洲人初次抵達剛果時,當地並沒有書寫文字,這不免會對歷史紀錄造成扭曲。我們有數十本當地白人官員的回憶錄;我們知道英國外交部重要人物不斷改變他們的看法,有時甚至每天都在變化。但在這個極其恐怖的年代裡,我們卻找不到一本完全由剛果人所寫的回憶錄,就連完整的口述歷史也付之闕如。我們聽不到非洲人在這段時期的聲音,我們聽到的幾乎只有一片死寂。
儘管如此,當我埋首於這些資料時,仍能從中挖掘不少真相。掠奪剛果的人經常在書籍與報章雜誌宣揚與吹噓他們殺了多少人。有些人保留了誠實得驚人的日記,透露給我們的訊息遠超過作者的本意。同樣的,過去殖民地官員使用的指導手冊有很多留存下來,裡面清楚記載了各種官方指示。此外,在占領剛果的私人武裝軍隊中,有幾名軍官對於自己犯下的暴行感到愧疚。他們的證詞與他們偷偷攜出的文件,對整起抗議運動有很大的推波助瀾效果。連受到殘酷鎮壓的非洲人,也不能說是一片死寂。雖然征服者的紀錄刻意排除,但非洲人的行動與聲音,我們還是能看見與聽見。
一八九○到一九一○年是剛果屠殺最慘烈的時期,但這起事件的起源其實在更早之前,也就是歐洲人與非洲人初次相遇的時候。為了追溯故事的起源,我們必須回到五百多年前,彼時,一名船長看見海水變了顏色,彼時,一位國王接到消息,說有鬼魂從地底下鑽了出來。
文章試閱
【第二章】狐狸渡過小溪
一八七二年春天,當史坦利找到李文斯頓的消息經由電報線傳遍各地時,有個人正熱切注意整件事的發展。這名高大威嚴的三十七歲男子,留著鏟子般的落腮鬍,住在位於布魯塞爾郊區一處低矮山丘上、格局略顯凌亂的拉肯城堡(château of Laeken)裡。
七年前,利奧波德二世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國家的君主頭銜,成為比利時人的國王(King of the Belgians)。比利時王國的歷史其實只比這位年輕國王的歲數大一點。比利時先後被西班牙、奧地利、法國與荷蘭統治,最後奮起反抗荷蘭成功,一八三○年才獲得獨立。任何一個體面的國家都需要國王,比利時這個新成立的國家於是開始尋找王國的主人,最終他們選擇了一名德意志貴族,他與當時的英國王室有血緣關係。這名貴族登基之後,成為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一世。
比利時這個小國通行兩種語言,法語與佛拉蒙語(Flemish),其中佛拉蒙語指的是比利時北部民眾說的荷蘭語。說法語的民眾與說佛拉蒙語的民眾彼此關係並不融洽。利奧波德二世從小在父親宮廷裡說的是法語與德語,而且很快就能說流利的英語。儘管比利時有超過半數的民眾說佛拉蒙語,利奧波德二世卻從未想過要學佛拉蒙語,他頂多只在演說時穿插個幾句。這種瞧不起佛拉蒙語的態度並非利奧波德所獨有,在當時的比利時,語言的隔閡不僅顯示出地區之間的不和,也反映了階級的對立。即使在比利時北部,商人與專業人士也傾向於說法語,他們對說佛拉蒙語的貧困農場雇工與工廠工人嗤之以鼻。
利奧波德的父母並非基於愛情而結婚,兩人的結合完全是政治聯姻的結果。利奧波德身材瘦高、動作笨拙,他在眾人面前似乎總是局促不安,他的父母顯然比較疼愛他的弟弟與妹妹。利奧波德十四歲時,母親在給他的信上寫道,「我看了上校的報告,上面提到你又開始懶散了,而且在學習上一直表現差勁且漫不經心,這讓我感到煩惱。你沒有做到你答應的事,我希望你可以再努力一點,做好你的功課。你的父親跟我一樣,也對最近這份報告感到煩惱。」這名年輕繼承人對讀書興趣缺缺,唯一的例外是地理。利奧波德十歲開始接受軍事訓練;到了十五歲,他晉升為比利時陸軍中尉,十六歲成為上尉,十八歲成為少校,十九歲成為上校,到了二十歲時已是少將。在一幅繪於十八、九歲的正式肖像畫裡,他身披寶劍、緋紅色飾帶與勳章。畫像上,利奧波德拘謹、年輕的身軀,看起來如鉛筆一樣細長,他的黃金肩章比他的肩膀寬得多,他的頭相較於他的軀幹則顯得太大。
如果利奧波德想見自己的父親,他必須先提出覲見的請求。當父親有事要告訴兒子時,他必須透過底下的祕書轉達。就是在這種冰冷的氣氛下,身為一個生活在父親宮廷裡的青少年,利奧波德開始學習組織自己的人脈,把那些想贏得他歡心的人物延攬到身邊。宮廷官員都想與這名未來的君主親善,他們向利奧波德展示各種文件,教導他政府運作的方式,滿足他對地圖的熱情,提供他世界遙遠角落的資訊。
雖然父子間的感情淡薄,但年老的國王卻很瞭解自己的兒子。「利奧波德精明而且狡猾,」國王對一名大臣說道。「他絕不會冒險行事。前幾天……我看到一隻狐狸想趁著沒人注意的時候渡過小溪:一開始,牠小心翼翼地將一隻腳掌伸進溪裡,想試試水有多深,然後,牠謹慎提防地、緩慢地涉水而過。利奧波德就跟這隻狐狸一樣!」但利奧波德也有魯莽的時候,他有時會做出力有未逮的事,或者過於張揚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然而,他從一個日趨民主化小國裡的立憲君主,到後來成為另一塊大陸上龐大帝國的極權統治者,他在施展的手段確實有如狐狸般狡詐的成分。隱藏與掩蓋是利奧波德信奉仰賴的伎倆,一如狐狸也是靠著這類特長而得以在遍布獵人與大型野獸的世界中生存。
***
一八五三年,利奧波德十八歲,他的父親帶他前往維也納,打算讓他迎娶哈布斯堡家族年輕的瑪麗─亨莉埃特女大公(Hapsburg, Archduchess Marie-Henriette),迫切希望能藉此與奧匈帝國拉近關係。
這樁親事無疑是一場天大的災難。這位十六歲新娘以熱愛馬匹著稱,而且喜歡放聲大笑,完全無視王室的禮節。利奧波德卻是特別容易從馬背上摔落,此外他也沒什麼幽默感。利奧波德是個舉止笨拙、性格高傲的年輕人,他的表姊維多利亞女王說他「非常古怪」,而且總是「對人說出很不好聽的話」。當時還是布拉邦特公爵(Duke of Brabant)的利奧波德,對於貿易事務有著學究式的癡迷,讓身旁的人極為困擾。在維也納,某個貴族夫人認為兩人的婚約實在令人費解,「一個是馬伕,另一個是修女,我說的修女指的是布拉邦特公爵。」
利奧波德與瑪麗─亨莉埃特初次見面就互看不順眼,而且這種感覺日後並未有任何改變。兩人的婚禮幾乎所有能出的差錯都碰上了。利奧波德感染了猩紅熱。運送王室隨行人員的火車,原本應該準時抵達比利時邊境盛大迎接瑪麗─亨莉埃特,卻因為一名十幾歲的鐵路局電報員為了聆聽慶祝王室婚禮的樂團演奏而擅離職守,使得火車遲到了半小時。瑪麗─亨莉埃特粗俗的笑聲嚇傻了前來迎接的比利時各界名流。夫婦倆到威尼斯度蜜月時,明明已經僱好了船夫與樂手,但利奧波德卻不讓瑪麗─亨莉埃特坐上貢多拉船(Gondola),瑪麗─亨莉埃特因此在眾目睽睽下落淚。利奧波德連續好幾天一句話也沒跟她說。「如果上帝聽得見我的禱告,」瑪麗─亨莉埃特在婚後一個月寫信給朋友時說,「我希望自己不要活太久。」
與當時許多年輕夫婦一樣,這對新婚夫妻也覺得性是個可怕的謎團。然而與其他夫婦不同的是,這對夫妻得到一位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那個時代的女性指點。當利奧波德偕妻子到英國拜會表姊維多利亞女王時,女王曾在給利奧波德父親的信中委婉地懷疑這對夫妻是否還沒圓房。女王把瑪麗─亨莉埃特帶到一旁,單獨向她解釋她該做什麼,另一頭,女王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則負責指點十八歲的儲君。這或許是頭一次有人費心教導他們這檔子事,因為幾年後,當瑪麗─亨莉埃特懷孕,利奧波德寫信給阿爾伯特,「你給予的睿智而實用的建議……如今得到了成果。」但這依然無法改變這樁婚姻是一場悲劇的事實。瑪麗─亨莉埃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外面騎馬,不想留在拉肯城堡裡。利奧波德則藉由尋找更廣大的舞臺,以逃避婚姻帶來的挫折感。
當利奧波德想到自己未來將繼承王位時,他隱藏不住憤怒的情緒。他曾用「小國寡民」一詞來形容比利時。比利時的國土面積不到美國西維吉尼亞州的一半,又夾在拿破崙三世統治下的強大法國與快速崛起的德意志帝國之間。這名年輕繼承人表現出惱怒與不耐。他未來要繼承的國家實在太小,無法滿足他的野心。
利奧波德的目光轉而注視著國外。早在二十歲之前,利奧波德就隨身帶著筆與筆記本,派頭十足地搭乘英國與土耳其軍艦,造訪巴爾幹、君士坦丁堡、愛琴海與埃及,返國後,他針對比利時發展世界貿易的潛力發表了冗長而枯燥的演說。他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努力尋找建立帝國的良機。利奧波德獲得埃及赫迪夫區(Khedive of Egypt)的承諾,由埃及與比利時共組汽船公司,建立亞歷山卓(Alexandria)與安特衛普之間的航線。他試圖購買尼羅河三角洲的幾座湖泊,為的是排乾湖水,在露出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利奧波德寫道,「我們可以用三萬法郎的代價買下阿比西尼亞的一個小王國……如果國會能致力於追求貿易,而非一味地空談中立,比利時將可成為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
(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