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長空萬里:空軍飛行員的故事
原文書名:Off We Go: Story of ROC Air Force Pilots
產品代碼:
9786269915705系列名稱:
全民國防系列編號:
2GDF0007定價:
420元作者:
王立楨頁數:
304頁開數:
14.8x21x2.0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1114出版日:
20241114出版社:
燎原出版-遠足文化CIP:
598.8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延續《飛行線上》的空軍精神
繼續講述不為人知的飛行員故事
為全民國防增添更多傳頌後世的薪火
收錄十五篇空軍空勤人員在翱翔天空之際的驚險故事。在地面上,我們對駕駛飛機的飛官投以羨慕的眼光,但他們在學飛與執行任務的過程,卻有著許多歷經時間或短或長,一旦錯誤就可能無法挽回的驚險時刻。這些經歷因為任務性質的關係,而塵封多年,又或者是當事人「絕對服從」的訓練使然,就算是最親密的家人都未必知道他們在踏入家門前的那段時間,可能曾經與死神擦身而過。
王立楨憑藉對飛行的熱愛,以及在航空工程的專業,聆聽中華民國飛官們在第一線的難忘回憶。這些隱藏在光鮮飛行衣下的記憶,往往是飛官以九死一生的經歷所換回,如果可以選擇,相信他們寧可不要有這些記憶。
高齡百歲的朱安琪,至今依然對當年替自己上陣殉國的嚴仁典永生不忘
張惠榮執行過比「獨行俠」還驚險的鑽山翻飛炸射任務
劉守仁如果不是大喊一聲:「我來!」,可能就沒有機會說出當年的T-33驚魂
人生有許許多多個四分十三秒,陳成彰的沉著應對,宛如台版「薩利機長」
馮世寬處事的膽大心細,對環境的熟悉掌握,使得他可以化險為夷
在重大的任務當下,往往非作戰單位卻反而經歷了驚險萬分的時刻
「飛進大陸偵照最後一人」的張延廷,執行過另一個鮮少被提及的重大任務
宋國文駕駛HU-16在惡劣天氣下遠航南海為救官兵性命
張海濱帶領單機越洋飛赴西半球,送暖給邦交國震災災民
如今台海的情勢較過去更為險峻,為了保衛這塊土地,一批批年輕的戰士們披上征裳,跨上鐵鳥,飛向藍天去面對時代給予的挑戰。
他們的故事將會繼續流傳下去。
延續《飛行線上》的空軍精神
繼續講述不為人知的飛行員故事
為全民國防增添更多傳頌後世的薪火
收錄十五篇空軍空勤人員在翱翔天空之際的驚險故事。在地面上,我們對駕駛飛機的飛官投以羨慕的眼光,但他們在學飛與執行任務的過程,卻有著許多歷經時間或短或長,一旦錯誤就可能無法挽回的驚險時刻。這些經歷因為任務性質的關係,而塵封多年,又或者是當事人「絕對服從」的訓練使然,就算是最親密的家人都未必知道他們在踏入家門前的那段時間,可能曾經與死神擦身而過。
王立楨憑藉對飛行的熱愛,以及在航空工程的專業,聆聽中華民國飛官們在第一線的難忘回憶。這些隱藏在光鮮飛行衣下的記憶,往往是飛官以九死一生的經歷所換回,如果可以選擇,相信他們寧可不要有這些記憶。
高齡百歲的朱安琪,至今依然對當年替自己上陣殉國的嚴仁典永生不忘
張惠榮執行過比「獨行俠」還驚險的鑽山翻飛炸射任務
劉守仁如果不是大喊一聲:「我來!」,可能就沒有機會說出當年的T-33驚魂
人生有許許多多個四分十三秒,陳成彰的沉著應對,宛如台版「薩利機長」
馮世寬處事的膽大心細,對環境的熟悉掌握,使得他可以化險為夷
在重大的任務當下,往往非作戰單位卻反而經歷了驚險萬分的時刻
「飛進大陸偵照最後一人」的張延廷,執行過另一個鮮少被提及的重大任務
宋國文駕駛HU-16在惡劣天氣下遠航南海為救官兵性命
張海濱帶領單機越洋飛赴西半球,送暖給邦交國震災災民
如今台海的情勢較過去更為險峻,為了保衛這塊土地,一批批年輕的戰士們披上征裳,跨上鐵鳥,飛向藍天去面對時代給予的挑戰。
他們的故事將會繼續流傳下去。
作者簡介
王立楨
著名空軍戰史作者,曾任職於全球最大規模國防廠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超過四十年的時間,是一名擁有私人飛行執照的中華民國空軍史作者、資深航太工程師。
以人為出發點,圍繞著故事主人翁遭遇的寫作方式,王立楨的作品贏得喜愛空軍歷史讀者的支持。他在兩岸軍史、航迷當中享有盛名,經常研究並撰寫我國的空軍、民航故事。讓許多只在口語之間相傳的故事,變成紙本上永遠被人所了解的歷史。他對飛行與航空技術的熱情,都展現在他的著作之中。
因為王立楨的研究成果,空軍曾根據他挖掘的故事更正戰史紀錄,甚至更正了空軍公墓墓碑上的資料。
他是目前唯一曾替兩位參謀總長、四星上將(陳燊齡將軍與唐飛將軍)做傳的作者。2017年8月,更成為第一位以撰寫空軍故事而獲得空軍模楷甲種二等獎章(文字類)的平民。
著作包括《飛行線上:十二位空軍飛官的驚險故事》、《飛航解密》、「飛行員的故事」系列作品、《螺旋槳邊的歲月》、《唐飛》、《回首來時路》等。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1. 大部分都是第一次完整公開的親身經歷,且都是驚險萬分的故事,因為發生在單人的駕駛艙內,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的故事
2. 由有飛行員資歷的作者訪問與彙整當事人的回憶,輔以其他文獻或從旁參與者的佐證,整理出最接近真實的內容
書籍目錄
作者序
一、HU-16遠航南海——宋國文遠赴太平島救援
二、F-100翻山炸射——張惠榮中央山脈勇鑽山溝
三、F-100飛機著火——劉屏瀟尾管著火冒險落地
四、P-51引擎熄火——楊偉鑑熄火迫降高屏溪
五、F-86油門失效——陳炳修軍刀機迫降馬公
六、F-84敞篷飛機——皮驚天高空座艙罩意外開啟
七、RF-104偵照任務——張延廷冒險奉命偵照釣魚台
八、P-51長程任務——朱安琪永誌不忘,嚴仁典代己走上不歸路
九、T-33訓練任務——劉守仁領悟身為師者的不容易
十、F-16起飛撞鳥——陳成彰驚險四分十三秒
十一、IDF單飛儀式——李文玉倡導人性化單飛儀式
十二、P-40殲滅日軍——吳國棟常德會戰殲日軍
十三、C-123秘密任務——何世光領航官北越遇襲空中受重傷
十四、C-130飛出國境跨洋賑災——張海濱率隊遠航中美洲馳援
十五、T-38A編隊失散——馮世寬狂風暴雨落台南
附錄
五邊飛行圖示
熄火迫降航線圖示
文章試閱
十三、C-123秘密任務——何世光領航官北越遇襲空中受重傷
何世光在調入黑蝙蝠中隊後,立刻被派到美國接受C-123型機的換裝訓練。那時已經晉升上尉的他,記得在美國的新機訓練於當年七月完訓,返回台灣後立刻被告知將在八月初派往越南芽莊執行對北越的任務,同時收到一張中華航空公司的員工證。這是為了萬一在任務期間被擊落的話,美國及中華民國政府都可將關係撇得乾乾淨淨的道具。
這一批黑蝙蝠隊員在民國五十三年八月進駐南越芽莊時,被美軍冠上「第一飛行派遣隊」的名稱,直接聽命於駐越美軍司令部。這是因為當初中華民國政府向美國表示希望能得到C-130運輸機的軍援,這樣可以在反攻大陸時擔任空降傘兵的任務。美國並不認為反攻大陸有任何勝算的可能,但在不願意讓國民政府太過失望的情況下,答應援助五架C-123型運輸機。但這些運輸機必須在美軍的控制下使用,因此這批飛機與空勤人員完訓後,就被派到了越南,替美軍進行對北越的行動。
民國五十四年二月十四日,第一飛行派遣隊受命於終昏時刻派出一架C-123前往北越的安沛,在那裡將七位南越的敵後工作特種部隊隊員空投而下。
當天被派到執行這次任務的組員是:飛行官李金鉞、方士拔,領航官何世光、熊民壽,電子官蔣明軒,通訊官呂銘鼎,機工長李生鈞,空投士湯先富、歐陽超等九位組員。他們在晚上七點由芽莊起飛,飛機離地後立刻向東出海,然後以一千呎的高度向北飛去。
當天是陰曆正月十三,一盤明月高懸在南中國海上空,潔白的月光由高空撒下,讓那架低空飛行的C-123顯得非常孤單。領航官何世光上尉利用六分儀及無線電的協助,準確將飛機的位置標在航圖上。在這次任務中他擔任主領(主領航官),另一位領航官熊民壽則在駕駛艙中擔任機頭領航官,由駕駛艙中外望,將地形的變化與明顯地標及時報告給坐在駕駛艙後面的何世光。
在南中國海上空飛了近五個小時之後,飛機接近當天任務的登陸點——清化。那時天氣起了變化,烏雲遮住了月亮,天空是一片朦朧。午夜時分,C-123穿破鐵幕,由清化附近飛入北越領空,對著兩百多公里外的安沛飛去。
身為主領航員的何世光在駕駛艙後面的小航行桌上,細心利用無線電定位將飛機帶往陌生的空投地點,另一位領航官在駕駛艙中瞪大了眼睛向外看去,希望能找到任何明顯的地標,但是在層層烏雲的籠罩下,他什麼都看不到。
按照計劃進入空投點時,在地面等待這架飛機的特種部隊,必須在地面點上一個事先約好的火焰符號。飛機上的南越情報教官在確認火焰符號無誤後,再讓那七位特種部隊隊員跳下。如果無法看見地面的火焰訊號,C-123必須立刻返航,不可在空投地點盤旋尋找,否則將暴露地面特種部隊的位置。
那天機長李金鉞在通過預定空投地點時,並沒有看到任何地面的火焰,因此他通知領航官給他一個返回基地的航向。
險遭暗算受傷,急尋安全地迫降
當何世光剛將航向通知機長時,他就聽到了一陣劇烈的「咚、咚、咚……」聲響傳來,同時立刻聞到了一股火藥氣味,他知道飛機中彈了,正當他想由架高的領航官椅子上下來找東西掩護時,又是一陣響聲由領航官工作台下傳來,同時一股劇痛由他的左小腿處發作,頓時他就在劇痛下昏了過去。
當時飛機不但機身中彈,發動機也被砲火擊中。霎那間馬力消失大半,導致飛機進入失速狀態。當時高度僅一千呎左右,一架C-123這麼大、這麼重的飛機在這個高度失速,要不了一分鐘就會在地面砸出個大坑!機長李金鉞當時立刻將油門推桿推滿,同時將駕駛盤向前推去。做完這兩個動作後,飛機的高度錶指針開始快速地向逆時鐘方向旋轉,而空速錶的指針卻向順時鐘方向旋轉。當李金鉞見到空速達到一百哩時,他緩緩地將駕駛桿拉回,這時飛機也由失速的狀態中慢慢改出。當機身恢復平飛時,高度錶的指針指著三百呎,這在山區可是一個低得可怕的高度。
在不熟悉的地區以三百呎的高度飛行,實在是極端危險的事。可能是因為在操縱爬高時角度過大的關係,導致飛機再度出現失速前的顫抖,李金鉞趕緊再鬆下機頭,減少飛機爬高的角度,這才躲過了飛機的二次失速。
為了減輕飛機的重量,李金鉞將兩個副油箱拋棄。此時機工長李生鈞也將發動機的渦輪增壓器與注水裝置打開,來增加發動機的馬力及降低汽缸頭溫度。飛機這才開始以穩定的上升率爬高。
在中彈的當下,液壓油管也被打破,液壓油在短時間內都漏光,襟翼沒有了液壓、完全放下,增加了不少阻力,使飛機始終只能飛在比失速稍大的速度。
除了領航官何世光之外,還有幾位特種部隊成員及兩位組員受傷,而受傷的這些人當中,以何世光的傷勢最重。他的左腿骨被機槍子彈打斷,同時流了大量的血,幸好在幾位特種部隊成員用緊急救生包裡的繃帶,將他左腿根部紮緊,暫時止住了血液外流。
原先在駕駛艙裡的領航官熊民壽這時回到後艙,坐上主領航官的位置,在工作台上借著微弱的燈光,取得了幾個定位電台的資訊,然後在航圖上標下了當下飛機的位置,並將此一資訊報告給機長。
機長李金鉞知道以當時飛機的狀況是無法回到南越的任何基地,但他必須要盡快找一個安全的地點降落,讓受傷的人可以早些受到醫療照顧。於是他要熊民壽找一個最近的友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