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先秦人的日常時光:從一日三餐到制定時間,甲骨文權威帶你解讀漢字的多元樣貌
原文書名:
產品代碼:
9789570535662系列名稱:
人文系列編號:
08000033定價:
690元作者:
許進雄頁數:
512頁開數:
17x23x3.07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506出版日:
20240506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CIP:
792.2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經典好書《古事雜談》出版33週年紀念新版
收錄160餘字跟生活有關的漢字、近200張珍貴古物復原圖
挖掘古文字,從造字創意看3000年前的古人生活
現代或許很難想像,先秦人是如何度過他們的一天?有哪些事業可發展?可以旅行嗎?有娛樂生活嗎?本書從文字學的角度,帶你回到先秦,看看古人到底在做什麼。
你知道現代人的生活是奠基於三千多年前的社會文化嗎?
一日三餐的起點是一日兩餐;
筷子一開始只用來夾菜喝湯,不能吃飯;
床原本只用來停屍,文身也跟死亡有關;
豬是重要的肉源,甚至用兩個字來區分;
在野外成群結隊的狗,竟主動來求飼養。
先民生活如何影響到文字?現在的生活習慣又是如何演變的?許進雄老師藉由古文字所描繪的靜態和動態的圖像,從造字創意、考古材料、出土文物、典籍記載挖掘線索,帶領讀者返回先秦時代,以漁獵農耕、起居飲食、衣服住房、天文地理、戰爭祭祀等生活實況,細緻探討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演進脈絡,運用獨到的詮釋與豐富的學術研究,呈現出鮮活有趣的先民生活場景。
★漢字在甲骨文的起源祕密★
「朕」字像兩手拿著工具在船體上工作,很可能是表現彌補船板間的接縫,後來才被應用為一切的縫隙和借用為第一人稱。
「教」字、「學」字是跟學習打繩結有關。
「刪」字是因先秦用竹簡書寫,需以書刀削去錯誤之處才能更正。
「黃」字是一組玉珮的象形字,中間是主體的圓環,環下則為垂飾的衡牙及雙璜,黃帝很可能便是以璜珮來取名的。
「監」字跟鏡子有關,鏡子原名「鑒」,字源作「監」,字形就像一人彎腰向盆裡觀看影像。
經典好書《古事雜談》出版33週年紀念新版
收錄160餘字跟生活有關的漢字、近200張珍貴古物復原圖
挖掘古文字,從造字創意看3000年前的古人生活
現代或許很難想像,先秦人是如何度過他們的一天?有哪些事業可發展?可以旅行嗎?有娛樂生活嗎?本書從文字學的角度,帶你回到先秦,看看古人到底在做什麼。
你知道現代人的生活是奠基於三千多年前的社會文化嗎?
一日三餐的起點是一日兩餐;
筷子一開始只用來夾菜喝湯,不能吃飯;
床原本只用來停屍,文身也跟死亡有關;
豬是重要的肉源,甚至用兩個字來區分;
在野外成群結隊的狗,竟主動來求飼養。
先民生活如何影響到文字?現在的生活習慣又是如何演變的?許進雄老師藉由古文字所描繪的靜態和動態的圖像,從造字創意、考古材料、出土文物、典籍記載挖掘線索,帶領讀者返回先秦時代,以漁獵農耕、起居飲食、衣服住房、天文地理、戰爭祭祀等生活實況,細緻探討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演進脈絡,運用獨到的詮釋與豐富的學術研究,呈現出鮮活有趣的先民生活場景。
★漢字在甲骨文的起源祕密★
「朕」字像兩手拿著工具在船體上工作,很可能是表現彌補船板間的接縫,後來才被應用為一切的縫隙和借用為第一人稱。
「教」字、「學」字是跟學習打繩結有關。
「刪」字是因先秦用竹簡書寫,需以書刀削去錯誤之處才能更正。
「黃」字是一組玉珮的象形字,中間是主體的圓環,環下則為垂飾的衡牙及雙璜,黃帝很可能便是以璜珮來取名的。
「監」字跟鏡子有關,鏡子原名「鑒」,字源作「監」,字形就像一人彎腰向盆裡觀看影像。
作者簡介
許進雄,1941年出生於高雄。於臺灣大學中文系就學時,開始研讀甲骨學。中文研究所畢業後,1968年應加拿大多倫多市皇家安大略博物館聘約,前往整理明義士收藏的甲骨,發現以甲骨上的鑽鑿形態作為斷代的新標準。
1974年獲得多倫多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並於該系兼職授課。1996年回臺,接受臺灣大學中文系聘約,教授有關中國文字學、古代社會與文物課程,2006年退休,轉任世新大學中文系教授。
出版專著:《殷卜辭中五種祭祀的研究》、《甲骨上鑽鑿形態的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文字與人類學的透視》、《文字小講》、《簡明中國文字學》、《許進雄古文字論文集》、《博物館裡的文字學家》、《漢字與文物的故事》四冊、《文字學家的甲骨學研究室》、《揭祕甲骨文》、《字字有來頭》系列著作等。
書籍目錄
一九九一年初版推薦序 張序╱張敬(臺灣大學中文系已故教授)
二○二四年四版推薦序 以趣味故事傳播中華文化╱郭鶴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世新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自序 在考古中追尋生活與漢字的關聯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社會日常
已普遍使用毛筆書寫
堤防的城牆,城牆的堤防
出行已有車子使用
從水運到航海
住旅舍也需通行證
買賣的標準度量衡
孔方兄不是唯一的交易貨幣
氣候變遷對生活的影響
學習有固定場所與規制
醫學發展的軌跡
不可錯過的視覺娛樂:魔術、馬戲
犯罪要接受刑罰:肉刑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用餐習慣
一日三餐始於何時?
有什麼食物可吃?
已知建竈用火
用什麼器具來煮食?
何時用筷子吃飯?
祭祀宴會不可或缺的酒
爵,美形但不實用的酒器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穿衣規則
衣服呈現的階級
帶鈎,繫腰帶的飾品
帽子,權力的象徵
鞋子,地位的象徵
散髮改為束髮是男性主導的?
什麼人可以服戴玉珮?
彰顯身分的玉器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宅文化
大型複雜建築已普及
穴居到干欄式建築的變革
瓦,屋頂上的亮點
磚,從造棺槨到建屋
從家徒四壁到講究家具
床,原本是停屍用的
何時開始習慣伏枕睡覺?
夜間活動增加,研發照明燈
在先秦,你需要知道的婚喪習俗
鹿皮,在婚嫁中的象徵
有流血,才代表真正死亡
文身,最初與死亡儀式有關
在先秦,你可能會看到的信仰,以及衍生的樂舞
甲骨,商王室的國師
巫師,是神職人員也是醫生
利用對鬼神的敬畏來控制人心
夢境是真還是假?
追尋長生不死的夢想
舞蹈,從祈雨轉為娛樂
銅鐘的演變
石磬,代表集合的音聲
管樂器,演奏中的主角
弦樂器,士人的身分代表
在先秦,你可飼養或切記別碰的動物們
野獸轉為家畜的變革史
牛,軍事與農業的大動力
商代已懂得使用牛耕
豬,最普遍的肉源
狗,人類忠誠的夥伴
馬,專屬貴族的寵物
老虎,凶猛但受崇敬的野獸
犀牛,被濫補與寒冷而滅絕
龜,由被崇敬到被取笑的神獸
龍到底是什麼動物?
象,被工藝品耽誤的陸上最大動物
在先秦,你能利用的產物與工藝
採礦的艱困與危險
冶金技術促進生產力
便宜又實用的鐵
金、銀礦與嵌鑲技術
製造銅鏡,自照也能照妖
冷兵器時代
不透明的玻璃
蔴,衣服、食物、造紙都好用的作物
風迷海內外的絲織品
漆,貴族的奢侈品
在先秦,你要記住的重要指引
看時間,有技巧
天文異象,不是上天的懲罰
從大自然現象發現方向
推薦序/導讀/自序
郭鶴鳴(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世新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專文推薦
這部書具備了以學院的嚴謹研究為基礎的豐富知識,而且每一篇字裡行間又蘊藏了很多引人入勝的趣味,可謂雙美並存,兩好兼勝,使人在開卷之後,不知不覺在愉悅的閱讀中對古人的生活種種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對文明的發展進程有更深刻的認識,對中國的古代文化也因之而有更貼切的尊重與敬意。
文章試閱
序╱導讀 :
〈在考古中追尋生活與漢字的關聯〉
對於考古的工作,一般人認為它講的是與我們生活不怎麼相關,大致是講些幾千年前的陶罐子有多大,形狀怎麼樣等一類枯燥的東西,心裡早有排拒的念頭,並不想讀讀裡頭有何有趣的東西。筆者在臺灣學的是中國的古文字學,到加拿大後服務於博物館,也在大學兼課。為了博得觀眾的興趣,博物館的展覽著重於展示文物與社會的關係。筆者於無形中受其影響,也注意有關古人各方面生活的報導。試著在大學開課,用中國古文字所描寫事物的靜態和動態的圖像作引子,配合地下發掘的材料,以及典籍的記載,具體地解說中國古人生活的一些細節。發覺尚能被同學們接受,於是試著向更多的讀者介紹古代的文物和文明,在僑居地的中文報紙寫《加拿大安省博物館中國文物介紹》及《中國古代社會雜談》,兩個一千四百字的專欄,前後也刊載了一年半。本集很多文章就是依之加以擴充的。
本集的文章雖不是學術的著作,但採取的態度是學術性的,即資料都是有根據,或他人研究的成果。大部分的文章是對專門性的研究報告作了篩選,然後加以組織而敘述的,但偶而也對各種現象之間的關係作了一些聯繫和詮釋的個人意見。這些文章是一年間斷斷續續寫的,寫的時候也沒有特別的計畫。有時覺得某事件可能會引起讀者的興趣,有時則覺得某些問題雖不怎麼有趣,卻是重要的知識而一般人又不一定有所了解的。每篇文章都是一個獨立的單元,有時不免同涉及一事,而有詳略等不同程度的重複。同時,不少文章取材自不久前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拙著《中國古代社會》,也各有詳略,請讀者見諒。為閱讀的方便,現在不依出版的先後,而依性質相近的論題稍作編次。
作者在國外生活了二十一年,面對的大都是對中國文化不太熟悉的人們,對他們談中國文化,比較不會被認為膚淺。但在臺灣,不但精通中國文化的學者多,一般讀者對本國的文化也有相當的認識。因此在寫作時,一直顧慮所寫的內容太過平凡。正好在臺大教課期間的研究室與業師張敬教授的隔鄰,能夠時時請教。張老師不嫌麻煩,每篇文章都多少作些文字上的修飾,偶而也對內容提出質疑,更感激的是時時加以鼓勵,認為所寫的內容不是人云亦云,毫無創意的東西。使筆者有勇氣繼續寫下去。本集所涉及的學科多樣,筆者不免對其中有些問題只一知半解,務請專家不吝指正,撰寫宏文,共同來為擴展古史知識的普及而努力,是所盼禱。
本集自一九九一年初版以來,在這三十三年間出版了三版、也另有兩版簡體版。這幾年來華人圈積極推廣漢字,甲骨文正是漢字的起源,充滿著創字本意與文化背景,我自許本集應仍對現在的人有幫助,故跟臺灣商務表示希望重版。這次改版,出版社將七十一篇依性質分為九類,能更清楚了解生活概念、器物等的演變過程,我樂見其成。
二○二四年三月於新店寓所
內容試閱 :
一日三餐始自何時?
吃東西是生物維持生存的一個最基本條件,所以尋找食物一直是人們最重要的活動。但是一個社會的飲食習慣,頗受其所處的地理環境、所擁有的生產技術,以及所達到的文明程度等等因素的限制,不是完全可以依人們的主觀意願決定的。
農業未建立前,人們以採集捕獵為生。然而野獸的繁殖、植物的生長,都有一定的地域與季節,不能終年適時地滿足人們的需要,尤其是狩獵,並不能保證有所擒獲。可以想見那時的人們,捕得獵物時就大吃一頓,運氣不佳時,多日不能飽餐是常事。因此那時的社會,一天要吃幾餐都由不得自己決定,更不用談定時吃飯及吃些什麼東西了。
而且自然界的資源有限,越來越多的人口迫使人們改變生活的方式,不是單向地消費自然的資源,而是發展畜牧、農耕,利用資源再造資源。雖然農業是比較可以預期成果的生產方式,而穀物也可以保存相當長久的期間,以應不時之需。但是根據研究,就是到了人們全年營定居的生活,農業發展的程度不錯時,還是有相當分量的食物必須取自野生植物和野獸。如果人們能夠完全依自己的意志去決定一天吃幾餐,就表示人們能控制食物的供應,社會已進展到相當的程度,不必費心地到處尋找食物。如果能定時進食,更表示社會的規制已頗強化,人們的生活已有一定的規律。今日我們的社會有吃三餐的習慣,但是它到底有多長的歷史,相信是很多人有興趣知道的。
人們有沒有定時用餐的習慣,頗難於從出土的器物去推斷,而有待文獻的記載。一個從事採集或初級農業的社會,只要略知季節就可以了;但對於一個組織嚴密的社會,就會重視節候對於工作效率的影響,而需要有更精細而明確的表示時間的措施。我們可以從此種時間的劃分,測知用餐的情形。
從商代到漢代,中國已有根據以太陽在天空的位置,來表示白天期間某特定時間的習慣;這是有效而易行的辦法,也正好能解答我們的問題。對於一日時間的分段,有商一代雖遞有改變,幾個定點倒是不變的。例如,太陽剛從地平線升上來的時候叫「旦」;次一階段叫「大采」,意即大放光明;接著是「大食」,即吃一頓豐盛的飯;然後是「日中」或「中日」,是太陽高懸天空的中午時候;接著是「昃」,太陽開始西下,照得人有斜長的影子;過後便是「小食」,吃簡單的飯;然後叫「暮」、「小采」或「昏」,表示光線已趨微弱;不久就是夕與夙,都是沒有陽光的夜晚了。
白天的分段,每段約二小時。從白天插入吃飯的時間而晚上沒有,可推知他們平時只用兩餐飯。早上的「大食」約在七到九時,下午的「小食」約在三到五時之間。從命名可以看出早上的飯量多而豐富,下午的飯量少而簡單。
商代用餐的習慣反映了農業社會的生活方式。後來被用以表示清早的「晨」字,甲骨文便作雙手拿著蚌刀的樣子,表示拿蚌刀去除草是一清早就得從事的工作。農業生產是商代的人們主要維生的方式,而且莊稼頗為耗費體力,需要好好吃一頓飯以補充一早耗去的精力。至於下午的飯,因為不久太陽就要西下,天地昏暗,無法再去田地工作,莫若早睡早起,故不必吃得多。這種早飯吃得多的習慣,是習見的農業社會現象。譬如,韓國人現在雖也一日吃三餐,但不久前還保存早餐最豐盛的習俗,故常見在早上請客吃飯。
《史記•殷本紀》說商紂:「縣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好像有吃晚飯的樣子。這應該是個別事件,商紂也因此蒙上荒淫無道的惡名。商代的人沒有吃晚飯的習慣也可以從另一個現象看出。如果一個社會普遍有夜間的活動,就應當有室內照明的專用器具。從考古的發掘,得知專用的燈具始自戰國時代。商代雖肯定已使用燃油照明,但只限少數貴族,在有限的時機,臨時借用它種器物為之而已;所以,一般人們並沒有夜間活動的習慣。
春秋時代晚期以來,隨著牛耕鐵犁的廣泛使用,尤其是戰國時代鐵器的大量使用,生產力大大提高,整個社會的面貌起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內容漸漸豐富起來,開始有許多人從事非生產性的工作,富裕人家還經常有夜間的娛樂活動。而且,在一旁服侍的人員也不能不跟著滯留很晚;這時,便有必要增加一餐以補充體力的消耗。戰國時代專用燈具大量的出現,也許可以看作人們已經常吃三餐飯的反映,但最確實的證據,還得靠時間分段的名稱去判斷。
戰國時秦國民間使用的《日書》採用十六時制,於昏與夜暮之間有「暮食」之時刻。而西漢初年的時間分段,早上的已改叫「早食」,午後的餐叫「晡時」或「下晡」,而晚上約十時叫「暮食」或「夜食」;不但明顯已用三餐,而且從新的名稱也暗示早上的飯可能不是最豐盛的了。
人們既然睡得遲,早上自然起得晚,早上工作的時間減短,飯量也相對會減少。當吃三餐的人數增多後,甚至用餐的時間也慢慢起相應的變化,與農民的生活習慣大有不同。不過到了唐代,從一個銀盒的題榜作「辰時食時、申時晡時」,知一般人早餐與午餐還是相隔八小時,早飯如果不吃得多,就不能支持那麼久。可知要到甚晚的時代,或甚至進入工商的社會,才能普遍改變早飯量最大的習慣。
以上從一天時間分段的名稱變化,以及專用燈具出現的時代推測,中國人吃三餐飯的習慣應該建立於戰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