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自由誰說了算?奴隸廢除後的理想與現實

原文書名:解放ウスゆ人ヂシ、解放イホスゆ人ヂシ 奴隷廃止ソ世界史


9789570535990自由誰說了算?奴隸廢除後的理想與現實
  • 產品代碼:

    9789570535990
  • 系列編號:

    07010061
  • 定價:

    480元
  • 作者:

    鈴木英明
  • 譯者:

    陳嫻若
  • 頁數:

    336頁
  • 開數:

    14.8x21x2.02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未定
  • 出版日:

    未定
  • 出版社:

    臺灣商務印書館
  • CIP:

    546.2
  • 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缺書中
商品簡介


一部廢除奴隸的世界史!
一場全球人類共同體驗的革命!

廢除奴隸制度就等於「自由」嗎?
被解放的奴隸們真的獲得了「自由」嗎?
讓我們從世界史的視角來追溯奴隸制度
與廢奴運動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

「奴隸一詞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充滿負面意義的詞彙,當我們了解奴隸制度的歷史,便會發現奴隸制度之殘酷與不公,是超乎我們所能想像與體會的。」

  不是說「人皆生而平等」嗎?那人類歷史上怎麼會出現奴隸制度?而且還廣泛又頑強的存在世界各地,久久未能廢除?書中不僅從頭講述奴隸制度的起源、文化和地域分布,更著重介紹十八世紀後期各國隨著啟蒙運動的興起,或人們如何因為道德、信仰、人權,以及平等觀念的推波助瀾之下,萌生對奴隸制度的種種質疑與反思,甚至挺身對抗!書中帶領我們走過廢奴運動漫長而曲折的歷程,揭示當年曾歷經過哪些矛盾和拼搏,終於點燃了革命的星火,寫下近代輝煌的一頁。期間又有哪些勇敢的先行者和改革派,乃至於一些不甘被奴役的奴隸,為此付出了熱情和人生?在鈴木教授深入淺出的敘述中、條理清晰的脈絡下,讀者會感到這個主題既新奇又發人深省。

  本書跳脫傳統的歐美視角,放眼全球——從英國、美國到泰國、鄂圖曼帝國,甚至日本,比較十八世紀末全球掀起的廢除奴隸浪潮,可說是一場全球人類共同體驗的革命,並探討這場革命為現代社會帶來的未解議題。然而,在這具備「延續性」與「共時性」的巨大現象之下,我們不禁要問,奴隸制度真的消失了嗎?廢除奴隸的運動,真的是為了每個人能夠享有自由和平等嗎?奴隸們逃離了被販賣的命運是不是就意味著未來一片光明?恐怕還有更難纏的隱形枷鎖在前方等待他們。鈴木教授的論點兼具理想與現實,沒有過度的樂觀或提供解方,這部著作不僅僅是歷史的回顧,更是一面反照出現代社會的鏡子,讓我們重新思考當前世界中隱藏的各種不平等現象、關照何謂真正的自由與人權……。時至今日,這仍是能引起共鳴、值得關注的課題。

  鈴木教授打破地域限制,將奴隸制度與廢奴運動的跨國性、共時性呈現出來。透過他的剖析,我們看見的已不只是單一地域的奴隸歷史,而是一場在全球範疇內、豐富而多樣的複雜運動,讓我們重新審視廢奴對現代社會的深遠影響。

▍奴隸制與我們
「奴隸」這個詞,在全世界都是極為敏感的。在解放過去受到虐待的人民,獲得「自由」的同時,到底有多少人會?正去思索奴隸制或奴隸的實情呢?至少在西元前二三まま年,美索不達米亞的泥板碑文上,就已經證實了奴隸貿易的存在。奴隸制度與奴隸貿易在地球上的許多社會並未引發巨大的反感,且存在極為長久的時間。然而這些行為在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陸續遭到廢除,為什麼地球上的絕大多數地區在轉瞬間廢止了這些制度呢?

▍啟蒙思想家與廢除奴隸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一七六二年),基於自然權對奴隸制度有更強烈的批評。他的思想影響了法國大革命,也為奴隸制度和奴隸貿易的反對運動,提供了思想的支柱。盧梭認為,「自由」的價値可與「生命」比肩,奪走一個人的自由,奴役他,就等同於殺了那個人。這麼一來,奴隸制就抵觸到保障生命的自然權,因此奴隸不可存在。

▍走向革命的時代
十八世紀英國如火如荼的廢奴運動星火也飄到了法國。一七八八年,「黑人之友會」在巴黎組成,由知名的吉倫特派領袖雅克.皮埃爾.布里索為核心,以數學家、哲學家或社會科學家而聞名,同時由也是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政治家尼克拉.德.孔多塞出任會長。協會標榜以不破壞殖民地的統治為前提,透過各方利益協調下達成廢奴目的的過程,深刻反映出十八世紀中葉之後?蒙思想家的反奴隸制論。

▍廢除奴隸制之後
奴隸貿易與奴隸制廢止後,奴隸們?的如願以償的得到自由了嗎?解放後的奴隸雖說可憑勞動領取工資,但原本仰賴奴隸作為勞動力的產業,改為跟這些被解放的奴隸簽訂「契約」,本質上不但沒有區別,雇主甚至不用再負擔他們的衣食住基本需求,可以說是變相的奴隸制。廢除奴隸制度讓許多人感受到利益與道德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這樣的矛盾與衝突也成為人類歷史上在推動廢奴運動的過程中反覆出現的課題。

鈴木英明教授,帶著一個寬廣的全球史視角,追溯奴隸制度在人類歷史中形形色色的意義。他細細闡述奴隸制度的根源,描繪出人類為了廢除這一制度所走過的崎嶇之路,並揭示這場廢奴運動在世界史中的非凡意義。

作者簡介


鈴木英明
1978年生。2001年學習院大學文學部歷史系畢業,2003年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東洋史學範疇碩士課程修畢,2010年取得東京大學人文社會系博士學位,2014年擔任長崎大學文化社會學系副教授。現為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全球現象研究部副教授,研究領域為斯瓦希里史、印度洋海域世界史、全球史。
主要著作包括Slave Trade Profiteers in the Western Indian Ocean: Suppress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Palgrave, 2017 年)、Abolitions as A Global Experience(編,NUS Press, 2016 年)、《東亞海域眺望的世界史──網絡與海域》(『東ヤЖヤ海域ろヘ眺望エペ世界史─бЧЬ③みヱシ海域』(編,明石書店,2019 年)。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東吳日文系畢業,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戰後日本大眾文化史》、《我把青春賭給山》、《豐田物語》、《哲學是職場上最有效的武器》、《地球全史》、《不自由的心》、《怒》、《今天也謝謝招待了》、《喜樂京都》、《塵封筆記本》、《穿越光之小徑》、《海上的世界地圖》、《闇的美術史》、《生還者》、《貓走過的近現代》等。

書籍目錄


導讀⁚從世界史角度追溯奴隸制度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
序章 世界史共通體驗——廢除奴隸
1奴隸制與我們
2廢除奴隸成為世界史共同體驗——本書的研究意圖
3本書的方法論

第一章 新大陸與啟蒙的時代
1大西洋奴隸貿易
2新大陸非洲黑人的奴隸制發展
3將非洲黑奴奴隸化的正當性
4啟蒙思想
5奴隸貿易與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全球史

第二章 環大西洋廢除奴隸網
1貴格會成員
2廢除奴隸貿易協會
3帶有有現實感的想像力
4革命的時代

第三章 巨大的矛盾:十九世紀前半的大西洋與印度洋西海域
1從廢除奴隸貿易到廢除奴隸制的迢迢長路
2印度洋西海域
3想像與現實的距離

第四章 全球╱地方的政治性廢奴——或是作為手段的廢奴
1合眾國的維持與廢除奴隸
2廢奴促成了國民誕生,成為走向輝煌近代化的一頁——拉達那歌欣王朝的例子
3隱性奴隸的「發現」——《藝娼妓解放令》與東亞奴隸概念的傳播
4廢除的奴隸制、未廢除的奴隸制——國際社會的情況

第五章 不解放的人、不被解放的人、新加入的人
1奴隸們的去留
2勞動力爭奪戰
3雇佣契約勞動制
4雇佣契約勞動制的廢除——再談自己與他者

終章 廢除奴隸制為人類帶來了什麼?
1本書的論點
2世界史共同體驗的走向
後記


推薦序/導讀/自序


【導讀】從世界史角度追溯奴隸制度在人類歷史上的意義
(馮卓健/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一些跟「奴隸」有關的詞語,例如:金錢的奴隸、工作的奴隸。這樣的說法所強調的是人在生活中失去了自由,受制於他人或是其他事物。自由跟奴役往往被簡單地視為是反義詞:奴隸就是失去自由的人,自由就是不在奴役的狀態中。在現代社會中,人們愈來愈重視自己的權益,說到底,就是希望能成為自己的主人,不想讓他人來決定自己的命運,認為這樣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由。自由的定義隨著時間的推進在歷史上有不同的意義,臺灣商務印書館的《自由:民主的盟友或敵人?思考現代社會的形成與危機》一書對自由的涵義的發展有詳盡的討論,在此就不多贅述。
奴隸制度在歷史上有非常悠久的歷史,這是人類歷史上的悲劇,是人類文明的光輝背後擺脫不去的陰影。要去講述奴隸制度的歷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所謂的奴隸制度,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點,有著不同的形式與定義。由於我專攻美國早期的歷史,於是在攻讀博士班期間讀了不少有關美國奴隸制度的書籍和研究。其中許多研究都在探討大西洋世界的奴隸貿易,或是在大西洋世界奴隸的生命經驗。雖然都試圖超越美國這個國族範疇,但大多還是侷限在大西洋世界。然而,日本鈴木英明教授的這本書,從更廣泛的世界史角度追溯奴隸制度在人類歷史上的各種意義,闡述奴隸制度的根源,也描繪人類在廢除奴隸制度上的努力,以及廢奴在世界史上的意義。不僅在視野上具有突破性,而且是國內出版界難得一見如此完整而簡明地介紹奴隸制度這個主題的書籍。我們對於世界史的認識,特別是對於奴隸制度的認識,長期都受到從歐美觀點出發的影響,確實非常需要像這樣一部具備亞洲觀點的作品,讓我們真正具備世界史的視野,本書值得讀者認真閱讀與思考。
我們一般對於奴隸制度的印象多來自於歐美,因此臺灣讀者對於奴隸制度理應不太陌生,但是卻又不甚熟悉。奴隸的形象充斥在我們從美國所接受到的大眾文化之中。年齡稍長的讀者應該記得《亂世佳人》這部由小說《飄》改編的電影,這部電影在早年風靡了臺灣的觀眾,也在一九三九年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年輕一點的讀者應該記得二ま一四年同樣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的《自由之心》,無獨有偶地,《自由之心》也是改編自《為奴十二年》故事中的主人翁的自傳。隨著時代的不同,這兩部電影所呈現的美國奴隸制度有很大的差異。《飄》的作者是白人女性,這部小說所反映的是在美國南方「命定敗落論」(the Lost Cause)下對於南方奴隸制的描繪與美化。《為奴十二年》則是由被綁架並販賣為奴的所羅門•諾薩普對其親身經歷的描繪,呈現出奴隸制度不人道、殘忍的特性。從《亂世佳人》到《自由之心》的視角的轉變,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大眾文化中奴隸制度形象的變化。
義大利的歷史學家克羅齊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每個時代的史家所關懷的課題,難免會反映在他們的選題以及研究歷史的角度上。因此,上述的美國大眾文化中奴隸制度形象的轉變,其實代表時代風氣的變化,隨著這樣的變化,我們得以因為史家提出更多元的視角而對於奴隸制度有更多的認識。一九七四年,美國歷史學家尤金•貞諾維斯(Eugene Genovese)寫出了《流吧!約旦河流吧!》(Roll, Jordan, Roll)一書,成為當代美國研究奴隸制社會的奠基之作。他從一九六二就開始撰寫這本書,這本書是在美國民權運動社會脈動下的產物,試圖以奴隸制為核心探討奴隸制如何塑造了奴隸所生活的世界。他認為美國的老南方是一個歷史上很獨特的父權社會,以奴隸制為其核心。奴隸主從基督教教義發展出一套意識形態來解釋和合理化他們這個殘酷的體制。他們自認為有責任要「照顧」這些奴隸,而這些奴隸反過來有責任服從這些奴隸主。當奴隸不服從,這些奴隸主便有義務去懲罰他們,讓他們回到正軌。支持奴隸制度者堅持認為這些奴隸的境況比在美國北部諸州和英國那些窮困的勞工更好。對貞諾維斯來說,這些奴隸主自認對這些奴隸的道德義務和承諾是老南方這種獨特世界觀的基礎,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南方可以合理化他們寧願主張從聯邦中分離出去,並建立南方邦聯。
在貞諾維斯的基礎上,美國歷史學家五十年來延續和挑戰了貞諾維斯的論點,對美國和大西洋的奴隸制進行了更徹底的研究。華特•強生(Walter Johnson)對國內奴隸貿易的研究、大衛•戴維斯(David Brion Davis)對廢奴運動的研究、艾拉•柏林(Ira Berlin)對奴隸社會的研究都是當中的經典之作。近年來,開始有愈來愈多的史家挖掘女性奴隸的世界,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她所承載的一切》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從一個跨越不同時代布包的故事來講述奴隸制度如何影響了數個世代的女性,即便是已經在法律上廢除了奴隸制度。今年美國早期共和史家學會的年度最佳傳記獎頒給了紐約市立大學的大衛•沃德斯崔契教授(David Waldstreicher)的《菲利絲•惠特利歷險記》(The Odyssey of Phillis Wheatley),惠特利是在波士頓地區的一名極具文學天份的女奴,她的文學天分讓她成為當時一個極為特殊的例子,不但在英國出版了她的詩集,甚至受邀巡迴。她的主人讓她獲得自由,但之後她的人生急轉直下,最後在三十一歲就因病過世。大衛•布萊特(David W. Blight)的《斐德列克•道格拉斯:自由的先知》(Frederick Douglass: Prophet of Freedom)贏得了二ま一九年的普立茲獎的歷史書獎,這本書敘述了道格拉斯的一生,他從早年的奴隸生活,學會讀寫英文,之後成功逃跑,從馬里蘭逃到北方去。之後他到處巡迴演講,推動廢奴運動。這些作品加深了我們這個世代的人對於過去的奴隸制的認識,也影響了讀者大眾對於奴隸和種族問題的態度。
不可諱言地,臺灣普遍欠缺對奴隸制的深刻了解,也因此常常不願意正視種族偏見和刻板印象如何影響了我們的社會,也無法真正理解奴隸制的過去對全世界的影響。鈴木教授的這本書能打開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從世界史的視野來認識和理解體會奴隸制度與廢奴運動在我們今日的世界中所劃下的深深的傷痕。
鈴木英明教授的研究專長是印度洋地區的奴隸制,在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歷史的轉換期」叢書中《1789年:追求自由的時代》一書中他負責撰寫〈印度洋西海域與大西洋奴隸制度/奴隸交易的廢除〉一章。他長期鑽研這個主題,是撰寫這個主題的不二人選。我上述的例子大多集中於對於大西洋世界的奴隸貿易與奴隸社會的研究,但是鈴木教授在這本書中突破了這個以歐美為中心的視野,讓我們看到一個全球性的、跨國的奴役體制與廢奴運動。他高明地強調跨國性與共時性,描繪的不再是一個單一的奴隸與廢奴運動,而是一個在全球的範圍內,多元同時並行的複雜運動。讓我們得以真正反思廢除奴隸制度對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的意義。
奴隸一詞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是一個充滿負面意義的詞彙,當我們了解奴隸制度的歷史,便會發現奴隸制度之殘酷與不公,是超乎我們所能想像與體會的。每當在我講授的「從電影看美國歷史」課程中讓學生看到《自由之心》的影片時,學生無不感到極度的心痛與不忍。但電影所能傳達的,恐怕還未及真實的殘酷。廢除奴隸制度的呼籲讓許多人感受到利益與道德之間的矛盾與衝突,這樣的矛盾與衝突也成為人類歷史上在推動廢奴運動的過程中反覆出現的課題。思考奴隸制度的本質能使我們進一步沉思生活中奴役與自由之間的關係,思考不同族群之間的關係,思考在社會上具有優勢與弱勢者之間的關係。希望這本書除了讓我們更理解人類歷史上的這個悲劇,以及眾人為了擺脫這個悲劇所付出的努力之外,也能讓我們沉思與他人之間的關係,讓奴隸制度這個悲劇不要有機會借殼復活,壓迫弱勢者的人生。

文章試閱


1奴隸制與我們  

  對於今日生長在日本的人們而言,「奴隸」、「奴隸制」、「奴隸貿易」等名詞,不論在時間上、在空間上,都距離我們十分遙遠。也許不同人還有不同的空想或妄想。但不論如何,恐怕沒有太多人對它們抱持正面的態度吧;多數人想到這些詞彙反而會產生負面情緒,有時還伴隨著厭惡感或不道德感吧。
換到另一個地方,地球上許多地區或國家,這些名詞會引起更強的忌諱感和厭惡感。
  二○一二年,在美國喬治亞州小學發生的「奴隸算數問題」就是其中一例。亞特蘭大市郊的某所小學,老師發給兒童的二十道數學應用題作業惹出非議,掀起席捲全美的爭議。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呢? 原來句中出現了奴隸。舉例來說,題目中出現這樣的語句:「樹上長了五十六顆橘子。如果八名奴隸摘取相同數量,請問每個奴隸可以摘幾個橘子?」「如果弗雷德里克一天被打兩次,一星期會被打幾次呢?」
  有人指出,問題中的「弗雷德里克」讓人聯想到本身是奴隸的廢奴運動提倡者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 ―一八九五年)。學校積極展開調查。這位教師以「私人因素」辭職。他出的算數題目出現了奴隸令他丟了工作,類似的事件在全美一再的發生,網路上也充斥著相關的報導。電視劇《根》(一九七七年播出),描寫活在現代的非裔美國人在尋找祖先的過程中,接觸到奴隸貿易和奴隸制度歷史,其劇情成為一種社會現象,直至今日仍不斷重演。而改編自由黑人索羅門•諾薩普(Solomon Northup)在一八五三年發表的自傳、二ま一四年上映的電影《自由之心》,榮獲奧斯卡獎,如同這兩個典型例子,在美國,由於奴隸問題與人種問題深刻相關,民眾一向抱著高度關注,也一直是敏感的問題。
  再舉另一個事例吧。在很多事情上,經常與美國展現不同極端的阿拉伯諸國,對奴隸問題的敏感性卻沒有太大差異。第一次前往波斯灣國家進行文獻調查的印象,至今仍然十分鮮明。由於我既沒有關於檔案館的精確資訊,也沒有管道,所以在開始調查之前,在網上找到一家媒合當地研究者和海外研究者的NGO團體,並先去見了他們的主管。一開始自我介紹「我正在進行奴隸貿易的研究」時,他立刻嚴厲的指責我:「在檔案館絕對不可這麼說。」我進一步解釋,我的立場並非基於特定的角度批判奴隸制度或奴隸貿易,而是希望將它定位在更廣大的脈絡中,從而呈現相相對化的觀點。但是他充耳不聞,總之只要是調查奴隸相關的問題,檔案館就不會發給我調查許可,他繼續說,對檔案館與政府而言,「奴隸」是不存在於本國歷史的東西。也許各位會想這也太過誇張了。但是,舉例來說,在美國的書店很容易能找到奴隸相關的書籍,但是在波斯灣國家卻是難如登天。話雖如此,並沒有研究者否定這個地區曾經存在過奴隸貿易或奴隸制度的事實。
  最後,在檔案館的調查作業順利完成,後來在該國的另一城市(那裡是海上交易網絡的連結點,文獻上也記載了輸入奴隸的內容)也進行關於交易全面性調查。在這裡也經歷另一個印象深刻的體驗。我若無其事的問起在當地認識的朋友:「這個城以前也有很多奴隸嗎?」他的笑臉突然嚴肅起來,回答我說:「不,這裡以前沒有奴隸。」從他回答時的冷淡和表情的變化,我不得不立刻把話題轉向別處。
  如果比較上述兩個事例,再討論也沒有盡頭。我在這裡想說的是,現在,關於奴隸的討論在世界各地還是個非常微妙的問題。說得更正確一點,奴隸這個詞,在全世界都是極為敏感的。就如用「性奴隸」一詞來表現慰安婦時國際的反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各位不妨回想,二ま一五年,所謂的「伊斯蘭國」重?奴隸制度的報導,在全世界都造成極度的恐慌和反感的反應。
  然而,聽到這種新聞,首先,到底有多少人會?正去思索被點名的奴隸制或奴隸的實情呢? 過敏的反應大多是衝著「奴隸」這個名詞而來的吧。也就是說,我們並非冷靜的思索這個詞所指涉的具體內容,只是被「奴隸」一詞所帶來的衝突吸引罷了。「奴隸」一詞就是具有這麼強大的勁道。這種現象並非現在才開始。一九六ま年代,在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上,當時坦尙尼亞代表舉發南非共和國實行的種族隔離,以及非洲南部諸國效仿種族隔離實行的各種政策,是「奴隸制度不可容忍的事例」,而這只是其中一例。
  既然如此,這種顯然已成為全世界共識的抗拒奴隸反應,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大家預設的答案是,人們假設人性涵蓋「道德」與情感層面,並從中尋求抗拒反應的原因。「奴隸制違反道德」、「奴隸制度是人類情感上無法認同的制度」「無法想像人類販賣人類」等等。事實上,許多讀者也許對這樣的答案稍感安心。但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紀,我們想到的「道德」無時代之別嗎? 也就是說整個人類的歷史任何時代都能適用嗎? 還有,我們面對某一事件或事物時產生的情感,與不同時代、身處兩地的人們所產生的情感之間並無不同,這種前提?的正確嗎? 如果道德無時代之別,人類面對某件事物所產生的情感也不因時代或地點而有所變化的話,那麼,為什麼奴隸制度與奴隸貿易會存在那麼長遠的時間呢? 至少在西元前二三まま年,美索不達米亞的泥板碑文上,就已經證實了奴隸貿易的存在。奴隸制度與奴隸貿易在地球上的許多社會並未引發巨大的反感,且存在極為長久的時間,未曾中斷。然而這些行為在十八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陸續遭到廢除,在這急遽的變化中,難道沒有線索來解讀今日對待奴隸的世界一致的情感嗎? 如果有的話,則必須面對下一個問題。為什麼是在這個時間點? 而且為什麼地球上的絕大多數地區在轉瞬間(與奴隸制度與奴隸貿易存續的悠久時間相比)廢止了這些制度呢? ─至少在法律層面上。另外,生活在今日的我們與那段過去又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呢?

2廢除奴隸成為世界史共同體驗─本書的研究意圖

民族國家史中的廢除奴隸、全球史中的廢除奴隸
  本書主要的研究意圖是重新思索奴隸制和奴隸貿易的廢除(除非有特別區別的必要,下文廢除奴隸皆包含上述兩種意思),作為全球世界史的共同體驗。
  因此,我們必須超越一國史的大壁壘,因為廢除奴隸深深埋葬在述說該國來歷的民族國家史中,被正向的描寫成該國引以為傲的一大成就,甚至其中不少成為一種輝煌的代表。很多時候還會出現英雄人物。例如,聽到「亞伯拉罕.林肯」,許多讀者腦中就會浮現「解放奴隸宣言」這個詞。在英國,也有以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一七五九―一八三三年)為首,致力於廢除奴隸的「聖人」們,只是在日本沒有那麼高的知名度。泰國則有朱拉隆功王(拉瑪五世,一八五三―一九一ま年)。他們在各自的民族國家史中,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英雄人物。廢除奴隸更被描寫成他們不愧為「聖人君子」的輝煌功績。
  或者,鄂圖曼帝國的廢除奴隸制被描述為坦志麥特(Tanzimat)改革的一環,明治政府的《藝娼妓解放令》,也被定位為明治維新的一部分。朱拉隆功的廢除奴隸制,是卻克里改革的一環,這類改革為這些國家的近代化揭開序幕。廢除奴隸在這條脈絡中成為重要的一幕,而被賦予意義。可以理解為,隨著舊有的秩序被打破,迎來了許多國民所渴望的「新時代」,奴隸的廢除制度應運而生。總而言之,在解放過去受到虐待的人民,獲得「自由」的同時,也創造出包含他們在內的「國民」。這樣的解釋也透過紀念儀典或雕像的建立、博物館內的展示,和學校教育現場的一再傳述,深深植入「國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