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

原文書名:


9789570872057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
  • 產品代碼:

    9789570872057
  • 系列名稱:

    臺灣研究叢刊
  • 系列編號:

    16145301
  • 定價:

    640元
  • 作者:

    黃富三
  • 頁數:

    460頁
  • 開數:

    14.8x21x3.2
  • 裝訂:

    精裝
  • 上市日:

    20240108
  • 出版日:

    20240108
  • 出版社:

    聯經出版事業(股)公司
  • CIP:

    544.2933
  • 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霧峰林家是臺灣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但其崛起方式,與臺灣其他大家族有極大的不同,開臺祖冒險渡臺,深入番界山區拓墾起家,長年與自然環境搏鬥,並與官府、原住民、移民間有恩怨情仇的複雜關係,形成其武家族性與驟起驟落的族運。
《霧峰林家的興起》結合了官方檔案、林家文書、民間傳說等多方資料,重建早期林家歷史,內容涵蓋自開臺祖林石開始,到十九世紀林文察陞任封疆大吏的過程,介紹這段時間林家興衰不定的命運:由林石在大里杙拓荒致富,經林爽文之亂而家道中衰,而林甲寅再興家業,以至林文察竄升為福建陸路提督,一度兼掛水師提督。這是霧峰林家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的故事。
書中既寫林家生存奮鬥的血淚故事,也寫?宗巨族間的結怨仇殺;既描述戰場上的叱?風雲,也記錄政壇中的勾心鬥角,這些故事共同交織成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圖畫。


延伸閱讀
《向海立生:清代臺灣的港口、人群與社會》,林玉茹 著
《馬祖列島的史前文化與「亮島人」》,陳仲玉 著
《殖民想像與地方流變: 荷蘭東印度公司與臺灣原住民》,康培德 著
《海洋與殖民地臺灣論集》,周婉窈 著

作者簡介


黃富三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碩士、劍橋大學歷史學碩士。歷任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兼主任、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至 2010 年榮退)。研究範圍涵蓋臺灣商業傳統、土地拓墾、臺灣家族史、洋行史、戰後臺灣政治史等。著作包括《女工與臺灣工業化》、《林獻堂傳》、《臺灣水田化運動先驅:施世榜家族史》與學術論文數十篇。

書籍目錄



自序
誌謝
目次
圖片目次
霧峰林家族人世系表
簡稱表

導 論
第一章 「唐山過臺灣」——開臺祖林石之渡臺
第一節 清初移民臺灣之艱辛
第二節 故鄉的狀況
第三節 林石的家庭背景
第四節 清初臺灣吸引移民的條件
第二章 曇花一現的小拓殖王國——林石拓墾事業的展開與夭折
第一節 中部榛狉草萊正是拓荒的理想舞臺
第二節 林石在大里杙的經營
第三節 林爽文之役與林石拓殖事業的瓦解
第三章 林家之再出發——霧峰祖林甲寅至林定邦
第一節 林石後代之星散
第二節 林黃端娘之遷居阿罩霧(今霧峰)
第三節 霧峰林家創業祖——林甲寅之事業
第四節 下厝林定邦與頂厝林奠國之拓展事業
第四章 林定邦命案與林家之復仇
第一節 林定邦命案
第二節 林家之復仇
第五章 轉捩點上的林家——林文察鋒芒初露
第一節 咸豐年間林文察的經濟活動
第二節 林文察之崛起——將星初現
第六章 太平天國之役與林文察之遠征大陸
第一節 閩西之役
第二節 援浙之役
第三節 回閩援剿閩西之役
第四節 再度援浙
第五節 林文察遠征大陸的評估
第七章 戴潮春事件與霧峰林家
第一節 戴潮春事件與林家的關係
第二節 林文明之回臺參與平定戴亂
第三節 林文察之受命回臺平亂
第八章 林文察與戴潮春之役
第一節 林文察、丁曰健之南北夾攻
第二節 戴潮春事件之漸平
第三節 丁、林交惡與內渡問題
第九章 將星殯落——林文察漳州殉職
贅 言

參考書目
附錄一 大事記
附錄二 霧峰林氏族人名號、生卒日期表
附錄三 臺灣古今地名對照表

推薦序/導讀/自序



  這本書能問世,說偶然很偶然;說有緣,也很有緣。
  1979、80年間,筆者受國科會資助赴劍橋大學進修一年,由於在臺大開有臺灣史課,在閒暇很自然地會留意一下這方面的外文著作。在某一次逛書店時,發現一本很有趣的書,即Johanna Menzel Meskill博士所著之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 Taiwan, 1729-1895。略讀之下,除為書中的內容所吸引外,更有不少感慨,也有更多的汗顏。狹隘點講,為什麼生於斯、長於斯的我們對這個影響臺灣歷史的重要家族,不曾認真地去探究了解,反要太平洋彼岸的異邦學人為我們啟蒙。更廣泛點講,為什麼對孕育我們的鄉土,我們不能嚴肅地(非玩票性質)、客觀地(非目的導向)探討它成長的悲歡成敗過程,讓子孫對先人創業之艱辛有深一層的了解。
  Meskill博士說,她曾嘗試挽救霧峰林宅退逝的壯麗(deceased grandeur),卻遭遇重重挫折,只好以文字來保留它。1筆者1980年回國後,也曾有幾次機會參觀林宅,每一次都增添一分感慨與無力感,心想如果在歐洲,即使把公家機構除外,不知會有多少熱心人士伸出援手,來維護這座在臺灣規模最壯觀的宅第。
  從Meskill博士1962年參觀林宅後,二十二年的歲月悄悄過去了,林宅更破落了,想不到筆者也以同樣的感慨與無奈再做同樣的工作。由於種種因素,林宅的整修與維護依然遙遙無期。1984年秋,臺中素貞興慈會為免宅第變成「無形史蹟」與林家歷史完全被淡忘,決定撥款進行兩項工作,一是宅園的測量與繪圖,一是林家歷史的研究,由臺大土木系都市計劃室王鴻楷教授主持宅園之測繪與研究,王教授再經由歷史系徐泓教授介紹筆者主持歷史部分的工作。
  憑心而言,在與素貞興慈會負責人林正方先生以及林博正先生等人數度商談時,筆者並無勇氣接受這項工作,更無信心完成任務。畢竟霧峰林家是臺灣世家,代出名人,自林文察、林朝棟、林文欽以至林祖密、林獻堂、林癡仙、林幼春等;其家族史幾乎可說是乾隆中葉後臺灣歷史的縮影,筆者不敏,焉敢承擔兩年內完成林家歷史研究的重責?更何況,Meskill博士已有鉅作在先,欲求超越,談何容易!幾經會商,林正方先生應允盡一切可能協調林氏族人提供所有資料,並接受訪談等,於是,筆者抱著忐忑不安與姑且試之的心情,暫時接受初期的工作。
  當工作展開後,初期是很悲觀的,因為Meskill博士當年所見的資料居然不復見。但是隨後情況卻有驚人的變化,一件接一件的新資料不斷湧現,驚訝、興奮、滿足、期待,有生以來,心緒從未如此激動過。筆者逐漸有信心寫一本一方面承襲Meskill著作之風貌,一方面又有新成果的書。
  原先,筆者構想是清代一冊,日治後一冊。但由於資料極為豐富,清代部分只能寫到林文察,至於林文明、林文欽、林朝棟等人只好留待下一冊分解了。
  由於這是筆者第一次嘗試寫家族史,知識、經驗俱缺;加以教學忙碌,上課期間未能全力以赴;更何況在短短一年半內須完成具有不少原創性研究(original research)成份的書;凡此種種,均遠超出個人能力範圍,缺失、錯誤定不在少數。由於出國在即,也無暇恭請學者專家寓目賜教,惟有在出版後懇請各方先進不吝指正,以便有修正機會時改進。賜教請函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即可。

文章試閱


—般林姓族譜均稱林姓始祖名林堅,是殷末比干之子,原名泉。殷亡後,周武王求殷人後嗣而得泉,賜姓林,改名堅,有釆邑在博陵。博陵古名冀州,又名西河,故《林氏族譜》常加西河二字。
  林堅六十三世孫林穎,在五胡亂華時,隨晉元帝遷江左。林穎有二子,懋與祿。其後林祿遷居福建,定居晉安,是為福建林姓之始祖。林祿子孫分居於「莆田北螺村、涵頭;又分居晉安之北長嶺下村,今居福唐、侯官、閩縣……,皆其苗裔」。當時中原板蕩,同入閩者有八大族,即林、黃、陳、鄭、詹、邱、胡、何。
  林祿十九世孫林和義,「字鴻虞,宋末,入漳州漳浦基(上疑有漏字),生一子大用」。林大用生七子:子亨、子貴、子賢、子慕、子華、子齊、子淵,由於遭逢宋、元之際的戰亂,兄弟分散。長房子亨分居苦竹;次房子貴,守路下;三房子賢,分居漳浦七都橋頭;四房子慕,分居平和縣五寨墟埔坪社;五房子華,分居饒平縣,子孫居南靖車田、攀龍;六房子齊,分居平和五寨後巷;七房子淵,分居漳浦下尾。其中四房林子慕即為平和林姓的一世祖。
  林子慕十二世孫為林持,字抉我,諱可相,生三子為深、洪、江。三子林江名淑,字良士,娶曾氏,生三子:石、受、總,長子林石即為霧峰林家之開臺祖。
  據族譜載,林石出生地是平和縣五寨墟莆坪社。Meskill教授認為可能是個小村,因而不易確定其地點。筆者查《平和縣志》,未見五寨墟或莆坪社之名,疑為五寨社之誤。《縣志》疆域篇載,平和轄有二里,清寧里有45社,而新安里有16社,五寨社在新安里。核對縣圖,在東邊有「五寨」之名,或即社之所在。又「墟」乃嶺南人對「市」之稱呼,但查《縣志》之「街市」,也未見「五寨墟」之名。然而,查「漳州府志」疆域篇,卻有「浦坪墟」之名,並說「離縣七十里」。筆者疑「家傳」寫錯,也許地名應為「五寨社浦坪墟」。
  林姓歷代遠祖頗不乏中舉出仕者;但宋末因戰亂而避居平和的林子慕這一支,無論據《族譜》或《平和縣志》,至林石為止,似未有中舉出仕者。可見平和林氏在功名上無任何成就,他們可能與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務農為生,勤儉度日。
  林石是林江的長子,生於雍正七年二月十四日,下有二弟受(壽)、總,分別少他三歲與五歲。不幸,乾隆三年(1738),林石十歲(實歲九歲)時,父親亡故。乾隆五年(1740),他十二歲(實十一歲)時,母親曾氏亦去世。但是祖母莊氏仍在,下則有幼小的弟弟,這對年紀輕輕的林石,無疑是個重大的考驗。幸而「家有薄田」,約略可供衣食。他「上奉祖母,下撫弱弟,俯仰之際,有逾成人」。顯然,父母早亡造成他的早熟,他之「力田讀書,慨然有遠大之志」,當與此背景有關。他似乎受過點教育,但不知多高,亦不知讀私塾或社學。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平和縣有社學24所,五寨社學即其中之一,也許他曾入社學就讀也未可知。
  艱困的環境壓迫人,但也造就英雄漢,林石從小就具備與眾不同的特質。根據「家傳」的有限資料,他似乎具有幾種難得的性格,合乎開拓者的條件。第一,父母早卒,他自小知勤勉、上進。如上所述,「性孝友,力田讀書,慨然有遠大之志」。「上奉祖母,下撫弱弟,俯仰之際,有逾成人;識者蓋豫卜其心有以自立矣」。他來臺後,「治溝洫,立阡陌,負耒枕戈,課晴習雨,勤勞莫敢懈」。凡此種種,均顯示其勤勉精神與上進心。
  第二,冒險心強:清初臺灣中、北部以炎瘴之地聞名,而臺灣海峽風浪亦險惡。可是,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卻敢於不顧一切,結伴渡臺,準備定居拓墾。乾隆十八年(1753),他二十五歲時,祖母一離世,立刻獨自來臺闖天下。先至彰化城謀出路,後定居在初闢的大里杙。當時,彰化開闢不久,而大里杙四周仍為土番踞處,經常出草殺人;然而,他卻無懼於生命之危險,在此從事拓殖工作。此證明他具有超常的冒險精神。
  第三,見識過人:林石年輕時,已判斷家鄉的發展潛力有限,而明智地選擇充滿機會的新地—臺灣中部—做為未來事業的根據地。再者,一般來臺者大多選擇治安較好的縣城落腳,他卻獨具慧眼,深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之理,選擇危險但充滿機會的鄉村—大里杙。乾隆十一年,他十八歲時,已冒險勘查彰化地區;乾隆十八年,他二十五歲移居時,更以之為發展事業的基地。
  第四,性格堅毅果斷:林石年二十五時,有人勸他娶妻,他雖然身為長兄,依傳統孝道,理應先考慮香火之綿延;但為了前途,斷然拒絕,隻身渡臺,直至事業有成,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三十二歲時,方娶妻。更不尋常的是,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他回鄉省墓時,斷然地把二弟受、總也帶至臺灣,甚至將祖先骸骨自家鄉攜來,改葬於大里杙。一般中國人移民海外,多期待有朝一日,衣錦榮歸,落葉歸根,絕不願全家人流落他鄉。移民們也希望骨骸返歸故里,與先人同處,而不願埋骨異地;而林石卻一反常人做法,斷然欲定居臺灣。
  第五,具領袖之風:林石不但照顧二弟,使能成家立業,而且也做慈善工作,救濟歉年受難者。在漳、泉械鬥激烈的彰化,他常出面排解糾紛,均願示具鄉中頭人之風範。
  第六,高度功利取向的性格:他一生所做的決定似皆依此原則而行。他之毅然離鄉選擇臺灣,本即功利動機(經濟取向)。他冒險拓墾有番害的地區;經營放貸業;械鬥時,議歸故里;林爽文之亂時,勸阻勿反,在在顯示功利目的乃其下決定的主要原則。這自然與故鄉平和之貧瘠與環境不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