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決戰熱蘭遮:中國首次擊敗西方的關鍵戰役(全新審訂版)
原文書名:The Untold Story of China's First Great Victory over the West
產品代碼:
9789571372174系列名稱:
歷史與現場系列編號:
BCB0249定價:
460元作者:
歐陽泰(Tonio Andrade)譯者:
陳信宏頁數:
464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180102出版日:
20180102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733.25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史地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內容簡介:
▂▂▂▂這場戰役,改寫了台灣百年的命運▂▂▂▂
開創中西軍事史的新領域,
史景遷高徒歐陽泰,以嚴謹的考據、活潑的論述,
揭開近代史上第一場中國戰勝西方的故事。
「它充滿了海盜、血腥的斬首、同志之間的背叛,以及陸海之間的戰役,
只不過這部小說恰好是真人真事!」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作者
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復明事業受挫,從南京撤退回廈門,準備攻打台灣。他寫信給駐台的荷屬東印度公司長官揆一,表明希望收回父親鄭芝龍「租借」給東印度公司的土地。時值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三十餘年,台灣成為荷蘭海外最大殖民地,作為台灣長官的揆一當然不願拱手相讓。雙方衝突一觸及發,展開長達一年的台荷之戰。
當時,荷蘭在與英國的競爭中勝出,並擊敗西班牙與葡萄牙,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然而受過嚴格軍事訓練、架駛技術優良、船艦配備大砲的荷蘭精兵,卻輸給他們眼中由海盜與海商組成的鄭軍。原因究竟為何?
聲名鵲起的漢學家歐陽泰,在挑戰全球史領域的重大議題:「為何西方主宰了近代世界的形成?而非中國?」之中,發現了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戰的重要性。歐陽泰以此戰為主軸,詳細地描述了這場十七世紀中最具世界史意義的戰爭細節,以及台荷雙方在軍事科技及戰略的差異,如何讓鄭成功翻轉本來可能失敗的結局。
透過這場影響東西未來百年布局之戰,我們得以一窺火藥科技發展的堂奧,以及科技對戰爭成王敗寇之影響,並打破過往「十五世紀後西方突飛猛進」之推論,驗證了十七世紀中西實力尚在勢均力敵的年代。
本書融合歐洲軍事卓越主義與歷史修正主義學派的優點,為軍事史研究中的傑作。更難能可貴的是,歐陽泰挖掘大量的文獻,化繁為簡,還原台荷大戰的現場,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鳥瞰全局。是研究台灣史的學者及一般大眾不可錯過的精彩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忻(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審訂
各大學歷史系教授 好評推薦
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林德政(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宗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鄭政誠(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鄭維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蔣竹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推薦序╱改變台灣命運的戰爭
陳秋坤(台灣史專家,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退休)
台灣是打出來的。如果沒有外力入侵,台灣內部再怎麼亂,最多是部落、村莊、各大姓氏豪族、
區域性祖籍分類械鬥,乃至官逼民反的小刀會揭旗反亂等類型的武裝鬥爭,從來沒有因內亂導致主權變遷。然而,在短短三百多年內(一六二○至一九四五年間),卻有三場戰爭改變了台灣的政體,將台灣從孤立的島嶼提升為國際貿易要站,統一到中國,乃至獨立建省,回到孤島情境。
最早是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海上艦隊向荷蘭人宣戰,從外海入侵,包圍熱蘭遮城長達九個月,逼迫荷蘭交出主權。一六八三年從鄭家軍投奔清朝的施琅,率領戰船打敗東寧王朝部隊,統一台灣。
一八七四年日本派兵征服南恆春半島的土著牡丹社人,促成清廷「認領」整個台灣島嶼,「化番為民」,最後則脫離福建,獨立建省。至於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日本,以及一九四五年二次戰後台灣回歸中國,雖然影響台灣主權,不過,它們是在台灣以外,國與國之間戰爭下的談判結果。按照軍事革命理論,外來戰爭確實是改變台灣歷史面貌的最大基因。據說,大陸近年極力建造海上艦隊,並將其中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命名為「施琅號」,是否作為改變台灣命運的利器,仍待觀察。
在三場影響台灣面貌的戰役中,要屬第一場戰爭最具有世界史的意義。這是一場由台灣海峽海盜
和海商集團所集合的船舶戰艦,對抗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強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的戰爭;它也是近代史上,中國人軍隊第一次打敗西方勢力的故事。直到今天,許多歐洲歷史學家仍然不能相信,為何當時船艦配備精良,駕駛技術優秀,能夠繪製海圖,逆風行駛,且船側裝置大砲,海軍士兵訓練嚴格的荷蘭艦隊,會敗給一群駕駛傳統中式船舶,沒有海圖知識的東亞海盜集團。他們認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歷經歐洲戰場的歷練,先後打垮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歐洲海上霸權,絕對可以打敗世界上任何勢力。荷蘭人之所以被鄭成功打敗,一定是有戰備以外不能克服的因素,例如:運氣欠佳,天氣太壞,或領導人一時判斷錯誤等原因。
本書作者歐陽泰先前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秉持軍事革命論調,認為歐洲國家從十六世紀開始,利
用精良武器和講究組織的軍隊,尤其是大砲、火藥和善於在四季各種海流航行的船艦,早已橫征歐亞,變成全球政治經濟核心。不過,有一位編輯獨具慧眼,看到他一篇討論荷蘭東印度公司被鄭成功打敗退出台灣的文章,覺得甚具世界史的涵意;他建議作者,將文章擴大,運用荷蘭文、中文和世界各地文獻,描寫一六六一年到一六六八年鄭成功軍隊如何入侵,包圍稜堡,利用戰術,誘使荷蘭人承認戰敗,交出台灣主權。
作者接受編輯的建議,大幅改寫論文,希望寫出一本比較通俗易懂的中外戰爭史。結果不但沒有
令人失望,而且讓所謂學界中人感到興奮,開創一個中西軍事史的新領域。本書體裁活潑而豐富,敘述嚴謹而不失風趣。例如,講到鄭成功父子,說他們長相英俊貌美,熟讀中國傳統戰書,善於謀略,知敵善變。尤其是鄭成功,他的皮膚白皙,在武士道世界長大,精於刀、箭,無可匹敵,對屬下具有絕對的權威,隨時可砍人腦袋。不過,他也說鄭成功身上到處是疤痕,最後罹患梅毒第三期,挖眼發瘋而死。相對的,他形容荷蘭在台灣最高、也是最後一任長官揆一,則是暴躁易怒,睚眥必報,性格怪異的領導。後來揆一被逐出台灣,被判刑幽禁在無人小島期間,撰寫了一本《被遺誤的台灣》(’t Verwaerloosde Formosa),努力替自己辯護。
歐陽泰相當同情揆一的遭遇,因為丟掉台灣這塊荷蘭帝國「王冠上最美的一顆珍珠」,畢竟不只
是砲彈、鋼鐵、火藥和病菌的因素。十七世紀中葉全球天氣變遷,導致風暴、水災和海嘯頻繁出現,也促使歐亞國家的征戰更為動盪不安。歐陽泰在分析荷蘭人敗戰的多種因素之外,不禁慨嘆,或許「天意」,才是人類事物的最高決定因素。例如,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十數萬軍艦為何能夠在天霧瀰漫的短時間內,闖入狹窄多沙的鹿耳門河道?一六六二年揆一曾經想盡各種辦法阻擋,他還一度爭取到巴達維亞總部派遣救援台灣的艦隊,誰知當天天氣晴朗,看不出有任何「戰爭氣息」,領航司令乃率隊開拔台灣。揆一眼睜睜看著最後的救援機會就這樣溜走,也只能終日垂頭喪氣,感嘆自己被上帝丟棄。
歐陽泰先前已出版過一本有關早期台灣歷史的專書《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二○○七);當時,他以敘述體寫法,描述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西班牙人和漢人,從不同時期,採用槍砲、鋼鐵和農耕方式,陸續征服台灣土著,將獵場闢成水田,使台灣變成南中國米糧供應中心。現在這本書,則以荷蘭人和鄭成功的海戰和包圍戰為中心,訴說中國人打敗荷蘭人包含更深刻的歷史意義。他引用最新的中西戰爭研究報告,指出十七世紀歐洲普遍使用大砲和火藥等武器,其實源自中國元、明以來的持續發明;歐洲人從絲路獲得火砲知識,經過頻繁戰爭的試驗,逐步改良,變成稱霸世界的精良武器。相對的,明朝政府向來重視西洋的火砲技術,經常打撈廢船武器,重新複製。鄭成功很早就從出身海盜的父親鄭芝龍手上,獲得葡萄牙船艦的造船技術、新式武器和火藥砲彈等配備。為此,在一六六一年攻台前夕,鄭成功便不斷派遣船艦,試探荷蘭人的守備和攻擊要點。荷蘭人記錄台灣事物的官方文書—《熱蘭遮城日誌》(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則登錄荷、鄭兩方頻繁往來的信函;當時,鄭成功雖然讚美荷蘭人的船艦和大砲,其實始終未將荷軍看在眼裡,好像隨時都可跟他們打一仗。這不是吹牛,也不是不自量力。鄭成功的龐大船艦隊伍和幾十萬的兵馬,對付荷蘭人兩千名守軍,當然有勝戰把握。更要命的問題是天候、海潮、暴風雨和運氣,都不是站在荷蘭長官揆一這邊。
想知道鄭成功為何看出機會,趁機而入,一舉擊敗荷蘭人;而揆一為了什麼理由,會在被送上斷
頭台前,懊惱地問上帝:時也?命也?
這本書將提供你所有想得到的答案。
推薦序╱這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
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國內知名美術史學者,曾任台南市政府首任文化局長,主持《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中譯)的首冊出版。)
作為一個大半生在台南府城度過的文化工作者,我極樂意、也極榮幸能為本書的出版說幾句推薦
的話,也分享我和這個城市,乃至這個島嶼歷史的深刻感情。
二○○○年的元月,千禧年的第一個月,也是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成立的第一個月,那時我們
為《熱蘭遮城日誌》中文翻譯版的首冊舉行了新書發表會,活動地點刻意選在熱蘭遮城遺址的城牆殘跡前。在樂團音樂的背景襯托下,我選擇了日誌中的幾則記載,高聲地朗讀給所有出席的貴賓、朋友們聽:
一六二九年十月一日:那艘快艇Slooten號從北方抵達此地。該船於七月偕同快艇Domburch號、Diemen號及公司的戎克船駛離此地。帶來的消息,跟上述快艇Diemen號帶來的相同,別無其他消息。
十月四日:快艇Domburch號從北方來停泊在港道前面,於同月五日入港。她為要進行通商交易,曾於北緯三十二度,沿中國海岸漂航,但毫無收穫。上個月十三日正漂航於眾多島嶼之間時,遭遇強風;因此猜想:跟她一起自大員出現的那艘戎克船,可能已在上述島嶼擱淺遇難了。
十月九日:有一個新港居民,奉新港議會的命令來此地通報,有目加溜灣人和麻豆人共約五百人,已經來到他們地區南邊附近,計畫要在夜裡攻擊上述新開始建造的房屋,他們不願意我們在那裡又開始砌磚造屋,而且還計畫要偷襲這城堡。
十一月十日:無特別的事,天氣跟昨夜一樣,濛濛細雨,有風……
相相距三百七十餘年,同樣的地點,朗讀著這些古老的記載,「東印度公司」對我們而言,似乎不再是一個歐洲殖民帝國的組織,而成了我們歷史的一部分。那樣的時代,有船、有貨物、有漂流、有抗爭、有風、有雨……
歷史的建構,文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是我第一次深切地體驗到。
二○一二年,適逢荷、鄭決戰熱蘭遮三百五十周年的紀念,由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任教於埃默
里大學的歐陽泰教授所撰寫的《決戰熱蘭遮》,中譯本由時報文化公司出版,讓我再次領略文獻如何化為具體歷史故事的巨大震撼與迷人魅力。
序幕由一場象徵性的斬首行刑展開,受刑者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在熱蘭遮擔任東印度公司大員地
區末任長官的瑞典人揆一。這位背負著「喪失福爾摩沙」罪名的官員,日後遭到長期的監禁,卻也以《被遺誤的台灣》一書,來澄清非戰之罪的委屈。
作為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歐陽泰以史詩般的筆法,重現了國姓爺謎一般的傳奇生平,和這
場海陸大戰勝負的關鍵;尤其從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政治動亂,乃至國姓爺傳承中國豐富軍事智慧的角度,為全書置入了嶄新的學術觀點,讓人感受到和以往截然迥異的歷史認知與感動。
作為這場台灣最大海陸戰爭的歷史現場,台南迄今仍然保有許多相關的歷史古蹟;《決戰熱蘭遮》一書,優美的文筆和傑出的敘事手法,透過成功的翻譯,讓原本生硬的古蹟和冷僻的文獻資料,散發迷人的故事魅力與知識強度。
福爾摩沙海面的浪濤依舊拍岸、熱蘭遮的城牆殘跡依然矗立、風仍輕輕吹拂……熱愛歷史文化的
你,漫步古蹟,手中不能沒有這本《決戰熱蘭遮》
目錄
推薦序 改變台灣命運的戰爭 陳秋坤
推薦序 這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 蕭瓊瑞
(新版)導讀 鹿死誰手未可知──軍事史研究的再起 翁佳音
人物介紹
前言
一場死刑
第一章
情緣難割
海盜戰爭
兵者,詭道也
上天之怒
日本武士
為將之道
海上霸王
天未厭亂
第二章
一場猛烈駭人的風暴
霧氣瀰漫的早晨
國姓爺的連番勝仗
談判與投降協定
城堡
一場攻擊
悲慘的夏季
來自海上的援助
第三章
增援艦隊
愚蠢的襲擊
叛降人士
國姓爺步步進逼
意外的使節
窩裡砲
最後一
投降
發瘋而死
結語
尾聲與結論
註釋
前言 一場死刑
今天,五十歲的揆一即將以叛國罪遭到處死,但他認為這項判決極度不公。他們強迫他跪在絞刑台前的沙土上,面對著巴達維亞河。他若是仍享有自由之身,要搭船離開這裡,簡直易如反掌。只要支付二斯托伊弗,即可搭乘渡船前往中式帆船與東印度商船往來航行的爪哇海。
或者,也可以朝相反方向,沿著運河航行。這裡的運河和阿姆斯特丹一樣雄偉,只不過荷蘭沒有鱷魚。開曼運河、虎運河、犀牛運河──這些運河的兩旁都種有棕櫚樹與開滿花朵的羅望子樹叢,其花香幾乎足以蓋過河水的腐臭味,以及收糞人的糞臭。
巴達維亞號稱東方女王,是荷屬東印度的首府。揆一能夠自由探索巴達維亞,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這些年來,他都被軟禁在自己家裡,只能透過窗戶欣賞這座城市的繁華風貌。外面行人來來往往,有腰佩細劍、頭戴寬邊帽的荷蘭人,也有身穿紗籠與背心的爪哇女子、頭上纏著頭巾的馬來商人,以及身穿絲袍的中國男子。這些中國男子長髮飄逸,又散發著香氣,以致新近抵達的船員,經常將他們誤當成女人。街道上偶爾會出現中國人的遊行隊伍,伴隨著敲鑼打鼓與嗩吶的聲響,還有乩童手舞足蹈,抬著五顏六色的神像,讓信仰虔誠的荷蘭人緊張不已。就連非洲奴隸看起來都比他自由,穿著寬鬆的馬褲來來去去。
這天上午,群眾紛紛湧向刑場,因為揆一不是尋常的死刑犯。他既非打架鬧事的水手,也非臨陣脫逃的士兵。他原本位高權重,是少數享有特權的人物,能夠騎馬、乘坐馬車,或者搭乘掛有絲綢窗簾的轎子,下轎時還有僕人在一旁為他遮擋這熱帶地區的陽光。只有東印度評議會議員可以享用最大的陽傘,而他們就在絞刑台旁的石砌城堡內管理著荷蘭帝國的殖民地。揆一曾任評議會議員,若是仕途順遂,甚至可能當上大總督,統治荷屬東印度,並掌管富麗堂皇的宮廷,與歐洲某些國王的宮廷相比,毫不遜色。
但他運氣不好,最後擔任的職務是台灣長官。台灣是荷屬東印度當中面積最大的殖民地,富裕程度也是數一數二。這項職務原本該是他進一步升遷的墊腳石,但台灣卻遭中國軍閥國姓爺的攻打。揆一竭盡全力苦撐,在形勢極度不利的情況下,堅守了九個月,終究仍不得不投降。返回巴達維亞後,他的同僚連讓他提出報告的機會都不肯給。他們沒收了他的財產、剝奪了他的階級與特權,他的妻子也被趕出原本的教堂,只能加入另一所地位低微的教堂。他們把揆一當成代罪羔羊,彷彿他是故意投降一般。
但他也不是好欺負的對象。他在整個過程的每個階段,都不斷抗拒。首先他企圖訴諸同僚的正義感,盼望統御萬物且知曉靈魂的上帝能夠扭轉他們的心意,促使他們為他洗刷冤屈,正如同他所寫的,讓他能夠「在往後許多年再度享有為國家提供忠心服務的機會與榮幸」。然而,上帝並未扭轉他們的心意。他們非常惡劣,先是強迫他搬離其住宅,當他堅決拒斥之後,就將他幽禁在屋內的一個房間裡。他們禁止他寫信寄回家鄉,並阻止他閱讀自己精心保存的日記與文件,但卻又利用這些記錄來對付他,甚至扭曲事實,將一切事物都以最不利於他的方式呈現。他雖不像他們受過律師訓練,卻頑強又細心。他以程序理由提出抗辯,拒絕簽署文件,也不肯繳交宣誓書,不斷地提起抗議聲明與反訴。因此他的審判程序,僵滯了數年之久。
他們終究還是獲勝了。現在,他只能聆聽庭吏宣讀他的判決。這名庭吏面無表情地唸道,揆一身為台灣長官,事前就知曉國姓爺有意侵略,卻未能促使該殖民地的軍民預先做好準備。堡壘缺乏防禦,也沒有囤積糧食,更只有發臭的水井。他任由國姓爺率領部隊航越海峽,登陸上岸。他還未與敵人交鋒就拱手讓出一座昂貴的堡壘,也放棄了該殖民地最富庶的城市,任由對方那群海盜劫掠其中的米、肉和酒。然後,他又像個膽小鬼一樣躲進熱蘭遮城堡,只懂得在這座主要塞的厚實城牆內謀求自保,卻根本沒有嘗試驅走國姓爺。結果,國姓爺連在城牆上打個洞都沒有,揆一就投降,交出了這座城堡,任由對方取走一切物資,包括倉庫裡滿滿的絲綢、糖與白銀。揆一大可將這些珍貴物資運走,但他卻沒有這麼做。庭吏最後指出,他的種種作為,危害了荷屬東印度公司以及在台灣紮根經營的教會,更遑論那些遭到國姓爺刑求、砍頭以及釘上十字架的男男女女。
劊子手舉起大刀,在揆一的頭上一揮而過。叛國罪必須處以死刑,但司法評議會決定饒他一命。
這只是一場象徵性的行刑。揆一真正遭受的懲罰,是財產充公,以及終生監禁於一座孤島上。幾個星期後,他就被帶走了。
巴達維亞的官員們都鬆了一口氣。不過,他們若以為放逐揆一,便可從此封住他的口,那就大錯特錯了。
● 揆一帶來的問題
在潮溼的海島上,揆一不斷地思考寫作,而他身在歐洲的親人,則是卯足全力營救他。他的弟弟是著名的外交官,設法說服了荷蘭攝政王奧蘭治威廉(William of Orange)插手這件案子。揆一獲得釋放後,一回到阿姆斯特丹,就立刻出版了《被遺誤的台灣》這本書,聲稱荷蘭喪失台灣不是他的錯,而應歸咎於那些監禁他的人。他以出色的文筆與縝密的思緒提出自己的論點說,當初評議會要是依他的要求派船艦與部隊、照他的提議撥款從事堡壘的補強工程,要是他們少花點心思謀求自己的前途,多用點心力維護帝國的利益,國姓爺必然會鎩羽而歸,台灣也就仍屬於荷蘭所有。
揆一的著作獲得廣泛閱讀,而他以嘲謔的文字描寫頂頭上司,至今仍為史學家所依樣畫葫蘆。不過,在經過了三百五十年之後的今天,學者最感興趣的,乃是他與迫害他的人士所一致認定的這項假設:即荷蘭人有可能打敗國姓爺。
國姓爺率領的部眾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共有十五萬人,差點就攻占了中國。在他進軍台灣的時候,這支部隊的人數雖已有所減少,但與荷蘭在整個東印度地區的兵力相比,仍多出十倍。
而且,國姓爺是集全軍之力攻打台灣,荷蘭的部隊卻是分散各地,從日本出島至非洲沿岸,範圍廣達幾萬英里之遠。當時巴達維亞頂多只能集結兩千人支援揆一。這樣的兵力,真的有可能抵擋得了數以萬計身經百戰的中國士兵嗎?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台灣距離國姓爺位於中國內陸的基地,只有一百英里遠,巴達維亞卻是位於兩千英里之外,阿姆斯特丹更是遠達一萬六千英里。國姓爺在增援兵力方面,顯然占有荷蘭人無可相比的優勢。
這不是一個無聊瑣碎的問題,而是攸關另一個重大謎團,一個深深吸引過韋伯(Max Weber)乃至戴蒙(Jared Diamond)等許多重量級思想家的謎團:位於舊大陸邊緣的西歐國家,原本就亞洲標準而言,堪稱是落後的國家,為何卻在十六世紀開始稱霸全球?
關於歐洲為何能夠占據新大陸,現在已大致有了共識。重點就在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然而,摩洛哥人、鄂圖曼土耳其人、古吉拉特人(Gujaratis)、緬甸人、馬來人、日本人、中國人及其他無數民族也同樣擁有槍炮、病菌與鋼鐵,所以歐洲的崛起究竟還有哪些因素?歐洲國家為什麼能夠建立全球性的帝國—先是葡萄牙與西班牙,接著是荷蘭與英國──不僅占領美洲,還擴張至全世界的各個角落?
以前,史學家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通常是指稱歐洲擁有優越的文明:歐洲人的政治組織、經濟結構、科學與技術都比較先進。不過,亞洲史學在過去數十年來的成長,已經對這種觀點提出了質疑。每當有人指稱歐洲在任何一個領域具有優勢—例如財產權、人均所得、勞動生產力或火炮製造—不久就有亞洲史學家指出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歐洲優越論已然崩解,看來也不太可能有機會再度崛起。
視界廣及全人類的史學家──即所謂的全球史學家──對此一現象的回應則是重新設想全世界的歷史,提出一套歷史修正主義的世界史模型。他們認為發展程度最高的亞洲社會其實與西歐國家的發展進程相似,而且歐洲與亞洲的分歧乃是相當晚近才出現的現象。歐洲與亞洲的分歧點不在哥倫布啟航的一四九二年,不在達伽馬(Vasco da Gama)繞過非洲的一四九七年,不在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一六○○或一六○二年,甚至也不在一七五七年,亦即英國將領克萊武(Robert Clive)在著名的普拉西戰役(Battle of Plassey)當中打敗印度大軍,讓大英帝國得以正式進駐印度的那一年。這些歷史修正主義史學家指出,不論在經濟或科技方面,西歐與亞洲許多地區原本都大致勢均力敵,直到十八世紀末期,才在工業化與隨之而來的經濟革命之下產生了變化。
這是一種激進的論點。傳統論述把歐洲描繪成黑暗世界裡的一盞啟蒙明燈,但歷史修正主義史學家卻把西方的崛起視為歐亞發展此一大架構中的一部分,而歐亞發展乃是一場創新共享的深遠歷史,亞洲社會更是這項發展的原動力。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套歷史修正主義的模型。一群學者就曾對歷史修正主義者提出抨擊,對於他們打算推翻數百年來由亞當.斯密(Adam Smith)乃至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等傑出思想家所建構的論述深感挫折。有些人甚至指控歷史修正主義者扭曲史料與邏輯,認定他們的動機不是出於學者對證據的熱愛,而是對政治正確的信奉,是種意識形態的狂熱,目的在推翻西方的領導地位、譴責歐洲中心論。
歷史修正主義者回應指出,舊式的世界史觀的確是以歐洲為中心,原因是這種史觀成形的時候,我們對於亞洲還一無所知。他們認為新的資料必須反映在新的理論當中。為支持自己的論點,雙方都紛紛舉出令人興奮的數據:格但斯克(Gdansk)非技術建築工的薪資水準、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在十七世紀的每人穀物消費量、印度北部的牲畜運貨能力。然而,這些爭辯卻遲遲得不出結論。其中一個核心爭議點,就是工業化時代之前的歐洲殖民活動。歷史修正主義者的說法如果正確,歐、亞之間的大分歧確實出現於一八○○年左右,那麼歐洲國家在先前三百年間的四處征服該如何解釋?
舊理論的捍衛者認為歐洲的殖民活動本身即是歐洲較為進步的證據,但歷史修正主義者反駁指出,歐洲的強權其實比一般假設的要脆弱得多,尤其在亞洲更是如此。當時歐洲各國在亞洲所能控制的陸地殖民地少之又少,而且不論在資金、安全與貿易機會等方面,都極為仰賴亞洲國家。此外,歷史修正主義者也指出,歐洲國家之所以能夠擴張至亞洲的海域,純粹是因為亞洲國家任由它們這麼做。歐洲獲益於亞洲海域的權力真空,因為好運而得以闖入亞洲這個洞開的防衛缺口。
我本身屬於歷史修正主義者。我的第一本著作檢驗了自一六二四年起,荷蘭在台灣的殖民地的誕生與成長。
我在那本書中指出,荷蘭之所以能夠殖民台灣,不是因為科技或經濟組織方面的優越,而是因為中國、日本與朝鮮國的政府都無意經營台灣。我寫道,隨著國姓爺在一六五○年代崛起,這種現象也就改變了。國姓爺追求的目標是攻下北京,滅清復明;但他發現自己達不到這項目標之後,便決定轉而進軍台灣。在講述他征服台灣的一個簡短章節裡,我提到他打敗荷蘭人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我認為他的兵力極為強大,荷蘭人絕對不可能戰勝他。因此,我強烈支持歷史修正主義模型,也認為歐洲的擴張,背後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科技能力,而是政治意志。
這是我當時的信念,並且至今也大致抱持相同的看法。不過,在那本書出版之後,有人請我撰寫一篇文章,探討國姓爺侵略台灣的經過。我當時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心想這件工作不必花費太多力氣,只需再額外找些資料,填補我在那本書中概述過的那段故事即可。然而,當我開始埋頭查閱史料之後,卻發現兩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情。
第一,史料來源豐富得令人難以置信。其中充滿形象鮮明的人物:國姓爺膚色白皙、長相英俊且滿身疤痕,擎起武士刀與弓箭,可謂所向無敵。他說起話來咄咄逼人,牙尖嘴利、眼目靈活,經常咆哮怒吼,砍人頭顱毫不手軟。但除了他以外,還有以下這些各式各樣的角色:英勇的中國將領甘輝;自信過度、幾至荒謬的荷軍指揮官拔鬼仔;逢迎媚上又多愁善感,寫信都不免被淚水沾溼筆墨的荷蘭人貓難實叮;辯才無礙但時運不濟的中國自由鬥士張煌言;一名勇敢但欠缺思慮的中國農夫;兩名大膽的非洲男孩;一名言行粗鄙的日耳曼酒鬼;一名滿懷恨意且患有語言缺陷的荷蘭艦隊司令官。當然,也包括做事謹慎細心又傲慢自負的揆一。史料文件裡充滿生動的對話與描寫、戲劇性的情節與各種陰謀詭計,而且中國的史料還詳細記載國姓爺的軍事部署,包括戰陣安排、船隻種類、作戰策略等等;這些史料在西方學界裡,鮮為人知。
但我發現的第二件事情,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我原本的認知並不正確。率領一千兩百名士兵作戰的揆一,其實大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我的發現明確挑戰了我原本信奉的歷史修正主義模型:原來荷蘭在部分領域的科技水準,確實具有決定性的優越性。這項發現令我大感意外。此外,在闡釋西方崛起的各種理論當中,我的發現也證實了其中最引人入勝的一套模型,亦即「軍事革命論」此一傳統世界史正統模型的一套變體。
根據軍事革命論的觀點,前工業化時代的歐洲國家,擁有一項超越世界其他地區的關鍵優勢,那就是頻繁的戰爭。這項論點指出,歐洲國家經常互相征戰,因此愈來愈精通於戰事。頻繁的戰爭造就了創新的大熔爐,促使歐洲發展出全世界殺傷力最猛烈的槍炮、訓練最精良的部隊、武力最強大的船艦,以及防護最堅固的堡壘。
歷史修正主義人士及其批判者都援引軍事革命論,但雙方看待的角度各自不同。歷史修正主義者承認歐洲國家的軍事能力稍微優於其他歐亞國家,但不注重這項優勢的科技面向,也不認為這項優勢反映了歐洲的整體優越性。反歷史修正主義者則指稱歐洲的軍事優勢反映了歐洲社會領先亞洲社會的現象,包括經濟、政治、行政、科學與技術等各個方面。
更複雜的是,軍事史學家本身對歐洲在軍事方面的領先幅度,也爭論不休。這項爭論的代表,為兩名英國學者之間平和的論戰。一方是帕克(Geoffrey Parker),他乃認真細心的研究者,曾在世界各地數以百計的檔案處與圖書館內從事過研究工作。他在軍事革命論方面撰寫了一部深具影響力的原創性著作,以極具說服力的細膩論點,指出歐洲軍力在全球舞台上具有優越地位。他認為歐洲在戰爭方面的科技與組織性優勢,能夠用來解釋歐洲何以在工業化之前控制全世界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面積。而這場論戰的另一方,是帕克的好友布萊克(Jeremy Black)。這位學識驚人的學者所撰寫的著作數量,比他的年齡數字還要多;他認為歐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科技落差幅度不大,能夠輕易被彌補。他提出的論點也同樣極具說服力。
這場論戰難以得出結論,原因是我們對歐洲以外的戰爭所知極少。史學家向來都把焦點集中在歐洲的戰爭上,相關研究在軍事史領域的書籍與文章當中占了絕大部分,數量比其他著作多出二、三十倍。
不過,近來有一群年輕學者將注目焦點轉向中國軍事史。他們的結論已撼動了學術界,因為他們提出證據充分的論點,指稱軍事革命並非始於歐洲,而是中國。
名人推薦語
《決戰熱蘭遮》是中國人在台灣與歐洲人打過的第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並且還獲得徹底的勝利,開創了明鄭政權。曾經有過許多人寫過這場戰爭。歐陽泰卻還能別開生面,在《決戰熱蘭遮》這本書中,兼走全球史(global history)與微觀史(microhistory)的路數,以大見小、以小見大,把一段看似老掉牙的往事,說得虎虎生風;他還帶進像是氣候與氣象這類的要素,把視野從人文拓展到自然。結合巧妙的文筆與豐富的想像力,他說出了許多他人不曾講過的故事。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戰爭史、或軍事史在研究上相當困難,除非熟讀戰爭雙方指揮者、參與者、不同的見證者留下的一手史料,否則無法細述雙方的武器、戰略、遭遇的困難以及指揮者的考量。本書作者歐陽泰細密地處理史料,將一場十七世紀的鄭、荷之戰描述得歷歷如繪、將敵對雙方的指揮者、參與者寫得栩栩如生,是一本老少咸宜的好書。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在過去教育中不備、模糊的部分,都得到澄清,從而重新認識決戰熱蘭遮鄭國姓戰勝之役,不僅是「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也是決定台灣未來歷史的重要一役。
許雪姬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
《決戰熱蘭遮》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歷史佳作!喜愛微觀敘事的讀者,可以在其中看到十七世紀台灣島嶼舞台上的各種大小人物及其活動。欣賞宏觀分析的學者,可以觀察作者如何從全球史、氣候史、軍事史及東西交通史的多重視角,重新解析一六六一至一六六二年的鄭荷之戰。當瀏覽完全書的精彩故事,你將發現國姓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民族英雄,而是個性分明的傑出軍事家。荷蘭人不再是歐洲先進文明的代表者,而是近代早期東亞海域貿易與軍事活動集團的一員。透過歐陽泰的生花妙筆與嚴謹論證,我們也將開始質疑進步西方與落後東方的刻板印象,並反思歐亞歷史大分流的主流解釋。台灣史原來就是世界史!
張隆志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宏觀細膩(或緻)的史學研究,深入淺出的文學敘事;歐陽泰不僅寫歷史,也說故事。
李毓中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歐陽泰將十七世紀中葉在台灣西南一隅發生的戰事,描繪為當時東西兩大先進軍事強權的戰爭,讓原本各自在歐亞範疇內從事研究的軍事史學者及其主張,得以相互對話檢視,重新釐清近代世界變局。他總能將古老艱澀的檔案文獻,輕易轉化為生動的故事,以深富情感和幽默的敘事手法,栩栩如生地再現歷史場景,使閱讀成為愉悅的享受。
李文良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交會台海時空的鄭荷大戰
台灣史上驚心動魄的一頁是一六六一年四月底至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的鄭成功與荷方對峙。有關此一歷史大事,少有論著能將其中的來龍去脈詮釋得清晰且引人入勝,本書是難得的一本。
鄭荷關係貫串鄭芝龍、鄭成功、鄭經祖孫三代,荷人據台則是「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十七世紀向東方拓展的結果。兩者在台灣海峽兩岸,從福建沿海經澎湖到台灣交會,迸出「鄭荷大戰」,也是中西大戰的激烈戰火。
本書引用豐富且大量的中西第一手史料及圖片,並以文學筆法書寫。儘管如此但並非虛構,而是有根有據:一邊夾敘夾議,一邊佐以自然科學的氣候變遷、槍砲製造、戰艦構造,還有築城技術等因素。
作者歐陽泰對比中西雙方史料,以此當作解釋歷史、襯托歷史的祕密武器,深度十足,精彩萬分。
想要理解荷據時代的台灣史,必讀本書,作者治學功力值得肯定。而譯者陳信宏真正做到信、雅、達,他把原著精闢地呈現給中文讀者了。
這是一本紮紮實實的好書,任何對台灣歷史有興趣的朋友,請展卷研讀!
林德政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決戰熱蘭遮》演活了復國者與紅毛番在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對抗與戰爭布局,在疾病、風災、海象、城堡、部隊、火砲與戰船等各種場景與道具的加持下,最終國姓爺延平王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至於力挽狂瀾而落敗的福爾摩沙總督則獲得了男配角獎。這是一部突顯舊帝國主義時代鬱金香國度海外分公司強力防護東亞島嶼的優質外片,另方面,這也是一部力倡反清復明強烈意圖的海商集團總執行長,如何構思東都再起與反擊臺海西岸清帝國的金獎國片,值得一看再看。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若你以為歐陽泰這本書講的只是台灣史的故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他其實說的是全球史,而且是修正主義式的全球史。
這幅全球史圖像述說著國姓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間的衝突,跳脫了過往軍事史學者偏於亞洲或歐洲的單一觀點,其中敘事的手法宛如小說般精彩,令人驚艷。
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可以當成一部精彩刺激的小說來讀,內容充滿了海盜、神氣活現的人物、血腥的斬首、同志之間的背叛,以及陸上與海上的戰役——只不過這部小說恰好是真人實事——也可以當成一部充滿啟發性的著作,探討中國與西方之間鮮為人知的第一場戰爭,並且探究世界史上一件最大的未解之謎:自從哥倫布的時代以來,為何是歐洲殖民了世界,而不是中國?無論如何,本書看完之後必定會讓你意猶未盡。
賈德•戴蒙
《槍炮、病菌與鋼鐵》及《大崩壞》作者
充滿了引人入勝的軼事、多彩多姿的細部描寫以及當代小說的刺激情節,歐陽泰的著作重新界定了修正主義者與新傳統主義者的辯論,亦即歐洲在早期現代時期的支配地位,是否——以及有多少程度——反映了歐洲在科技與軍事方面勝過亞洲的優越性?本書的分析不僅獨具創見,也深富說服力。
利伯曼(Victor Lieberman)
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教授
奠基於對中國與荷蘭文獻的深入閱讀,《決戰熱蘭遮》檢視了令人著迷的詮釋性議題,探討早期現代時期世界各地區不斷變化的軍力本質。這是一部論述堅實又重要的著作,講述了一個絕佳的故事。
衛思韓(John E. Wills,又譯魏而思)
《1688:從康熙皇帝到希臘浪人,那年的全世界》作者
這部引人入勝又描寫詳細的著作,企圖在歐洲軍事卓越主義長久以來的辯論當中找到平衡點。歐陽泰檢視亞洲與歐洲軍隊的一場關鍵衝突,窺探了荷蘭在亞洲的殖民活動,以及荷蘭與中國南方投機活動經常具備的共生關係,從而說明中國人如何藉由採用及反制敵人的軍事科技,而在堅忍與運氣的協助下取得了台灣。
拉方(Michael Laffan)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內容簡介:
▂▂▂▂這場戰役,改寫了台灣百年的命運▂▂▂▂
開創中西軍事史的新領域,
史景遷高徒歐陽泰,以嚴謹的考據、活潑的論述,
揭開近代史上第一場中國戰勝西方的故事。
「它充滿了海盜、血腥的斬首、同志之間的背叛,以及陸海之間的戰役,
只不過這部小說恰好是真人真事!」
──賈德.戴蒙,《槍炮、病菌與鋼鐵》、《大崩壞》作者
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復明事業受挫,從南京撤退回廈門,準備攻打台灣。他寫信給駐台的荷屬東印度公司長官揆一,表明希望收回父親鄭芝龍「租借」給東印度公司的土地。時值東印度公司統治台灣三十餘年,台灣成為荷蘭海外最大殖民地,作為台灣長官的揆一當然不願拱手相讓。雙方衝突一觸及發,展開長達一年的台荷之戰。
當時,荷蘭在與英國的競爭中勝出,並擊敗西班牙與葡萄牙,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
然而受過嚴格軍事訓練、架駛技術優良、船艦配備大砲的荷蘭精兵,卻輸給他們眼中由海盜與海商組成的鄭軍。原因究竟為何?
聲名鵲起的漢學家歐陽泰,在挑戰全球史領域的重大議題:「為何西方主宰了近代世界的形成?而非中國?」之中,發現了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戰的重要性。歐陽泰以此戰為主軸,詳細地描述了這場十七世紀中最具世界史意義的戰爭細節,以及台荷雙方在軍事科技及戰略的差異,如何讓鄭成功翻轉本來可能失敗的結局。
透過這場影響東西未來百年布局之戰,我們得以一窺火藥科技發展的堂奧,以及科技對戰爭成王敗寇之影響,並打破過往「十五世紀後西方突飛猛進」之推論,驗證了十七世紀中西實力尚在勢均力敵的年代。
本書融合歐洲軍事卓越主義與歷史修正主義學派的優點,為軍事史研究中的傑作。更難能可貴的是,歐陽泰挖掘大量的文獻,化繁為簡,還原台荷大戰的現場,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鳥瞰全局。是研究台灣史的學者及一般大眾不可錯過的精彩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忻(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審訂
各大學歷史系教授 好評推薦
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李毓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林滿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林德政(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翁佳音(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宗仁(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鄭政誠(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鄭維中(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蔣竹山(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推薦序╱改變台灣命運的戰爭
陳秋坤(台灣史專家,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退休)
台灣是打出來的。如果沒有外力入侵,台灣內部再怎麼亂,最多是部落、村莊、各大姓氏豪族、
區域性祖籍分類械鬥,乃至官逼民反的小刀會揭旗反亂等類型的武裝鬥爭,從來沒有因內亂導致主權變遷。然而,在短短三百多年內(一六二○至一九四五年間),卻有三場戰爭改變了台灣的政體,將台灣從孤立的島嶼提升為國際貿易要站,統一到中國,乃至獨立建省,回到孤島情境。
最早是一六六一年鄭成功海上艦隊向荷蘭人宣戰,從外海入侵,包圍熱蘭遮城長達九個月,逼迫荷蘭交出主權。一六八三年從鄭家軍投奔清朝的施琅,率領戰船打敗東寧王朝部隊,統一台灣。
一八七四年日本派兵征服南恆春半島的土著牡丹社人,促成清廷「認領」整個台灣島嶼,「化番為民」,最後則脫離福建,獨立建省。至於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日本,以及一九四五年二次戰後台灣回歸中國,雖然影響台灣主權,不過,它們是在台灣以外,國與國之間戰爭下的談判結果。按照軍事革命理論,外來戰爭確實是改變台灣歷史面貌的最大基因。據說,大陸近年極力建造海上艦隊,並將其中最大的一艘航空母艦命名為「施琅號」,是否作為改變台灣命運的利器,仍待觀察。
在三場影響台灣面貌的戰役中,要屬第一場戰爭最具有世界史的意義。這是一場由台灣海峽海盜
和海商集團所集合的船舶戰艦,對抗十七世紀全世界最強大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的戰爭;它也是近代史上,中國人軍隊第一次打敗西方勢力的故事。直到今天,許多歐洲歷史學家仍然不能相信,為何當時船艦配備精良,駕駛技術優秀,能夠繪製海圖,逆風行駛,且船側裝置大砲,海軍士兵訓練嚴格的荷蘭艦隊,會敗給一群駕駛傳統中式船舶,沒有海圖知識的東亞海盜集團。他們認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歷經歐洲戰場的歷練,先後打垮葡萄牙和西班牙等歐洲海上霸權,絕對可以打敗世界上任何勢力。荷蘭人之所以被鄭成功打敗,一定是有戰備以外不能克服的因素,例如:運氣欠佳,天氣太壞,或領導人一時判斷錯誤等原因。
本書作者歐陽泰先前發表多篇學術論文,秉持軍事革命論調,認為歐洲國家從十六世紀開始,利
用精良武器和講究組織的軍隊,尤其是大砲、火藥和善於在四季各種海流航行的船艦,早已橫征歐亞,變成全球政治經濟核心。不過,有一位編輯獨具慧眼,看到他一篇討論荷蘭東印度公司被鄭成功打敗退出台灣的文章,覺得甚具世界史的涵意;他建議作者,將文章擴大,運用荷蘭文、中文和世界各地文獻,描寫一六六一年到一六六八年鄭成功軍隊如何入侵,包圍稜堡,利用戰術,誘使荷蘭人承認戰敗,交出台灣主權。
作者接受編輯的建議,大幅改寫論文,希望寫出一本比較通俗易懂的中外戰爭史。結果不但沒有
令人失望,而且讓所謂學界中人感到興奮,開創一個中西軍事史的新領域。本書體裁活潑而豐富,敘述嚴謹而不失風趣。例如,講到鄭成功父子,說他們長相英俊貌美,熟讀中國傳統戰書,善於謀略,知敵善變。尤其是鄭成功,他的皮膚白皙,在武士道世界長大,精於刀、箭,無可匹敵,對屬下具有絕對的權威,隨時可砍人腦袋。不過,他也說鄭成功身上到處是疤痕,最後罹患梅毒第三期,挖眼發瘋而死。相對的,他形容荷蘭在台灣最高、也是最後一任長官揆一,則是暴躁易怒,睚眥必報,性格怪異的領導。後來揆一被逐出台灣,被判刑幽禁在無人小島期間,撰寫了一本《被遺誤的台灣》(’t Verwaerloosde Formosa),努力替自己辯護。
歐陽泰相當同情揆一的遭遇,因為丟掉台灣這塊荷蘭帝國「王冠上最美的一顆珍珠」,畢竟不只
是砲彈、鋼鐵、火藥和病菌的因素。十七世紀中葉全球天氣變遷,導致風暴、水災和海嘯頻繁出現,也促使歐亞國家的征戰更為動盪不安。歐陽泰在分析荷蘭人敗戰的多種因素之外,不禁慨嘆,或許「天意」,才是人類事物的最高決定因素。例如,一六六一年鄭成功十數萬軍艦為何能夠在天霧瀰漫的短時間內,闖入狹窄多沙的鹿耳門河道?一六六二年揆一曾經想盡各種辦法阻擋,他還一度爭取到巴達維亞總部派遣救援台灣的艦隊,誰知當天天氣晴朗,看不出有任何「戰爭氣息」,領航司令乃率隊開拔台灣。揆一眼睜睜看著最後的救援機會就這樣溜走,也只能終日垂頭喪氣,感嘆自己被上帝丟棄。
歐陽泰先前已出版過一本有關早期台灣歷史的專書《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二○○七);當時,他以敘述體寫法,描述十七世紀初期,荷蘭人、西班牙人和漢人,從不同時期,採用槍砲、鋼鐵和農耕方式,陸續征服台灣土著,將獵場闢成水田,使台灣變成南中國米糧供應中心。現在這本書,則以荷蘭人和鄭成功的海戰和包圍戰為中心,訴說中國人打敗荷蘭人包含更深刻的歷史意義。他引用最新的中西戰爭研究報告,指出十七世紀歐洲普遍使用大砲和火藥等武器,其實源自中國元、明以來的持續發明;歐洲人從絲路獲得火砲知識,經過頻繁戰爭的試驗,逐步改良,變成稱霸世界的精良武器。相對的,明朝政府向來重視西洋的火砲技術,經常打撈廢船武器,重新複製。鄭成功很早就從出身海盜的父親鄭芝龍手上,獲得葡萄牙船艦的造船技術、新式武器和火藥砲彈等配備。為此,在一六六一年攻台前夕,鄭成功便不斷派遣船艦,試探荷蘭人的守備和攻擊要點。荷蘭人記錄台灣事物的官方文書—《熱蘭遮城日誌》(De Dagregisters van het Kasteel Zeelandia),則登錄荷、鄭兩方頻繁往來的信函;當時,鄭成功雖然讚美荷蘭人的船艦和大砲,其實始終未將荷軍看在眼裡,好像隨時都可跟他們打一仗。這不是吹牛,也不是不自量力。鄭成功的龐大船艦隊伍和幾十萬的兵馬,對付荷蘭人兩千名守軍,當然有勝戰把握。更要命的問題是天候、海潮、暴風雨和運氣,都不是站在荷蘭長官揆一這邊。
想知道鄭成功為何看出機會,趁機而入,一舉擊敗荷蘭人;而揆一為了什麼理由,會在被送上斷
頭台前,懊惱地問上帝:時也?命也?
這本書將提供你所有想得到的答案。
推薦序╱這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
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國內知名美術史學者,曾任台南市政府首任文化局長,主持《熱蘭遮城日誌》(江樹生中譯)的首冊出版。)
作為一個大半生在台南府城度過的文化工作者,我極樂意、也極榮幸能為本書的出版說幾句推薦
的話,也分享我和這個城市,乃至這個島嶼歷史的深刻感情。
二○○○年的元月,千禧年的第一個月,也是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正式成立的第一個月,那時我們
為《熱蘭遮城日誌》中文翻譯版的首冊舉行了新書發表會,活動地點刻意選在熱蘭遮城遺址的城牆殘跡前。在樂團音樂的背景襯托下,我選擇了日誌中的幾則記載,高聲地朗讀給所有出席的貴賓、朋友們聽:
一六二九年十月一日:那艘快艇Slooten號從北方抵達此地。該船於七月偕同快艇Domburch號、Diemen號及公司的戎克船駛離此地。帶來的消息,跟上述快艇Diemen號帶來的相同,別無其他消息。
十月四日:快艇Domburch號從北方來停泊在港道前面,於同月五日入港。她為要進行通商交易,曾於北緯三十二度,沿中國海岸漂航,但毫無收穫。上個月十三日正漂航於眾多島嶼之間時,遭遇強風;因此猜想:跟她一起自大員出現的那艘戎克船,可能已在上述島嶼擱淺遇難了。
十月九日:有一個新港居民,奉新港議會的命令來此地通報,有目加溜灣人和麻豆人共約五百人,已經來到他們地區南邊附近,計畫要在夜裡攻擊上述新開始建造的房屋,他們不願意我們在那裡又開始砌磚造屋,而且還計畫要偷襲這城堡。
十一月十日:無特別的事,天氣跟昨夜一樣,濛濛細雨,有風……
相相距三百七十餘年,同樣的地點,朗讀著這些古老的記載,「東印度公司」對我們而言,似乎不再是一個歐洲殖民帝國的組織,而成了我們歷史的一部分。那樣的時代,有船、有貨物、有漂流、有抗爭、有風、有雨……
歷史的建構,文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是我第一次深切地體驗到。
二○一二年,適逢荷、鄭決戰熱蘭遮三百五十周年的紀念,由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任教於埃默
里大學的歐陽泰教授所撰寫的《決戰熱蘭遮》,中譯本由時報文化公司出版,讓我再次領略文獻如何化為具體歷史故事的巨大震撼與迷人魅力。
序幕由一場象徵性的斬首行刑展開,受刑者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在熱蘭遮擔任東印度公司大員地
區末任長官的瑞典人揆一。這位背負著「喪失福爾摩沙」罪名的官員,日後遭到長期的監禁,卻也以《被遺誤的台灣》一書,來澄清非戰之罪的委屈。
作為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歐陽泰以史詩般的筆法,重現了國姓爺謎一般的傳奇生平,和這
場海陸大戰勝負的關鍵;尤其從氣候變遷所造成的政治動亂,乃至國姓爺傳承中國豐富軍事智慧的角度,為全書置入了嶄新的學術觀點,讓人感受到和以往截然迥異的歷史認知與感動。
作為這場台灣最大海陸戰爭的歷史現場,台南迄今仍然保有許多相關的歷史古蹟;《決戰熱蘭遮》一書,優美的文筆和傑出的敘事手法,透過成功的翻譯,讓原本生硬的古蹟和冷僻的文獻資料,散發迷人的故事魅力與知識強度。
福爾摩沙海面的浪濤依舊拍岸、熱蘭遮的城牆殘跡依然矗立、風仍輕輕吹拂……熱愛歷史文化的
你,漫步古蹟,手中不能沒有這本《決戰熱蘭遮》
目錄
推薦序 改變台灣命運的戰爭 陳秋坤
推薦序 這是我們歷史的一部分 蕭瓊瑞
(新版)導讀 鹿死誰手未可知──軍事史研究的再起 翁佳音
人物介紹
前言
一場死刑
第一章
情緣難割
海盜戰爭
兵者,詭道也
上天之怒
日本武士
為將之道
海上霸王
天未厭亂
第二章
一場猛烈駭人的風暴
霧氣瀰漫的早晨
國姓爺的連番勝仗
談判與投降協定
城堡
一場攻擊
悲慘的夏季
來自海上的援助
第三章
增援艦隊
愚蠢的襲擊
叛降人士
國姓爺步步進逼
意外的使節
窩裡砲
最後一
投降
發瘋而死
結語
尾聲與結論
註釋
前言 一場死刑
今天,五十歲的揆一即將以叛國罪遭到處死,但他認為這項判決極度不公。他們強迫他跪在絞刑台前的沙土上,面對著巴達維亞河。他若是仍享有自由之身,要搭船離開這裡,簡直易如反掌。只要支付二斯托伊弗,即可搭乘渡船前往中式帆船與東印度商船往來航行的爪哇海。
或者,也可以朝相反方向,沿著運河航行。這裡的運河和阿姆斯特丹一樣雄偉,只不過荷蘭沒有鱷魚。開曼運河、虎運河、犀牛運河──這些運河的兩旁都種有棕櫚樹與開滿花朵的羅望子樹叢,其花香幾乎足以蓋過河水的腐臭味,以及收糞人的糞臭。
巴達維亞號稱東方女王,是荷屬東印度的首府。揆一能夠自由探索巴達維亞,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這些年來,他都被軟禁在自己家裡,只能透過窗戶欣賞這座城市的繁華風貌。外面行人來來往往,有腰佩細劍、頭戴寬邊帽的荷蘭人,也有身穿紗籠與背心的爪哇女子、頭上纏著頭巾的馬來商人,以及身穿絲袍的中國男子。這些中國男子長髮飄逸,又散發著香氣,以致新近抵達的船員,經常將他們誤當成女人。街道上偶爾會出現中國人的遊行隊伍,伴隨著敲鑼打鼓與嗩吶的聲響,還有乩童手舞足蹈,抬著五顏六色的神像,讓信仰虔誠的荷蘭人緊張不已。就連非洲奴隸看起來都比他自由,穿著寬鬆的馬褲來來去去。
這天上午,群眾紛紛湧向刑場,因為揆一不是尋常的死刑犯。他既非打架鬧事的水手,也非臨陣脫逃的士兵。他原本位高權重,是少數享有特權的人物,能夠騎馬、乘坐馬車,或者搭乘掛有絲綢窗簾的轎子,下轎時還有僕人在一旁為他遮擋這熱帶地區的陽光。只有東印度評議會議員可以享用最大的陽傘,而他們就在絞刑台旁的石砌城堡內管理著荷蘭帝國的殖民地。揆一曾任評議會議員,若是仕途順遂,甚至可能當上大總督,統治荷屬東印度,並掌管富麗堂皇的宮廷,與歐洲某些國王的宮廷相比,毫不遜色。
但他運氣不好,最後擔任的職務是台灣長官。台灣是荷屬東印度當中面積最大的殖民地,富裕程度也是數一數二。這項職務原本該是他進一步升遷的墊腳石,但台灣卻遭中國軍閥國姓爺的攻打。揆一竭盡全力苦撐,在形勢極度不利的情況下,堅守了九個月,終究仍不得不投降。返回巴達維亞後,他的同僚連讓他提出報告的機會都不肯給。他們沒收了他的財產、剝奪了他的階級與特權,他的妻子也被趕出原本的教堂,只能加入另一所地位低微的教堂。他們把揆一當成代罪羔羊,彷彿他是故意投降一般。
但他也不是好欺負的對象。他在整個過程的每個階段,都不斷抗拒。首先他企圖訴諸同僚的正義感,盼望統御萬物且知曉靈魂的上帝能夠扭轉他們的心意,促使他們為他洗刷冤屈,正如同他所寫的,讓他能夠「在往後許多年再度享有為國家提供忠心服務的機會與榮幸」。然而,上帝並未扭轉他們的心意。他們非常惡劣,先是強迫他搬離其住宅,當他堅決拒斥之後,就將他幽禁在屋內的一個房間裡。他們禁止他寫信寄回家鄉,並阻止他閱讀自己精心保存的日記與文件,但卻又利用這些記錄來對付他,甚至扭曲事實,將一切事物都以最不利於他的方式呈現。他雖不像他們受過律師訓練,卻頑強又細心。他以程序理由提出抗辯,拒絕簽署文件,也不肯繳交宣誓書,不斷地提起抗議聲明與反訴。因此他的審判程序,僵滯了數年之久。
他們終究還是獲勝了。現在,他只能聆聽庭吏宣讀他的判決。這名庭吏面無表情地唸道,揆一身為台灣長官,事前就知曉國姓爺有意侵略,卻未能促使該殖民地的軍民預先做好準備。堡壘缺乏防禦,也沒有囤積糧食,更只有發臭的水井。他任由國姓爺率領部隊航越海峽,登陸上岸。他還未與敵人交鋒就拱手讓出一座昂貴的堡壘,也放棄了該殖民地最富庶的城市,任由對方那群海盜劫掠其中的米、肉和酒。然後,他又像個膽小鬼一樣躲進熱蘭遮城堡,只懂得在這座主要塞的厚實城牆內謀求自保,卻根本沒有嘗試驅走國姓爺。結果,國姓爺連在城牆上打個洞都沒有,揆一就投降,交出了這座城堡,任由對方取走一切物資,包括倉庫裡滿滿的絲綢、糖與白銀。揆一大可將這些珍貴物資運走,但他卻沒有這麼做。庭吏最後指出,他的種種作為,危害了荷屬東印度公司以及在台灣紮根經營的教會,更遑論那些遭到國姓爺刑求、砍頭以及釘上十字架的男男女女。
劊子手舉起大刀,在揆一的頭上一揮而過。叛國罪必須處以死刑,但司法評議會決定饒他一命。
這只是一場象徵性的行刑。揆一真正遭受的懲罰,是財產充公,以及終生監禁於一座孤島上。幾個星期後,他就被帶走了。
巴達維亞的官員們都鬆了一口氣。不過,他們若以為放逐揆一,便可從此封住他的口,那就大錯特錯了。
● 揆一帶來的問題
在潮溼的海島上,揆一不斷地思考寫作,而他身在歐洲的親人,則是卯足全力營救他。他的弟弟是著名的外交官,設法說服了荷蘭攝政王奧蘭治威廉(William of Orange)插手這件案子。揆一獲得釋放後,一回到阿姆斯特丹,就立刻出版了《被遺誤的台灣》這本書,聲稱荷蘭喪失台灣不是他的錯,而應歸咎於那些監禁他的人。他以出色的文筆與縝密的思緒提出自己的論點說,當初評議會要是依他的要求派船艦與部隊、照他的提議撥款從事堡壘的補強工程,要是他們少花點心思謀求自己的前途,多用點心力維護帝國的利益,國姓爺必然會鎩羽而歸,台灣也就仍屬於荷蘭所有。
揆一的著作獲得廣泛閱讀,而他以嘲謔的文字描寫頂頭上司,至今仍為史學家所依樣畫葫蘆。不過,在經過了三百五十年之後的今天,學者最感興趣的,乃是他與迫害他的人士所一致認定的這項假設:即荷蘭人有可能打敗國姓爺。
國姓爺率領的部眾是當時亞洲最強大的一支軍隊,共有十五萬人,差點就攻占了中國。在他進軍台灣的時候,這支部隊的人數雖已有所減少,但與荷蘭在整個東印度地區的兵力相比,仍多出十倍。
而且,國姓爺是集全軍之力攻打台灣,荷蘭的部隊卻是分散各地,從日本出島至非洲沿岸,範圍廣達幾萬英里之遠。當時巴達維亞頂多只能集結兩千人支援揆一。這樣的兵力,真的有可能抵擋得了數以萬計身經百戰的中國士兵嗎?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台灣距離國姓爺位於中國內陸的基地,只有一百英里遠,巴達維亞卻是位於兩千英里之外,阿姆斯特丹更是遠達一萬六千英里。國姓爺在增援兵力方面,顯然占有荷蘭人無可相比的優勢。
這不是一個無聊瑣碎的問題,而是攸關另一個重大謎團,一個深深吸引過韋伯(Max Weber)乃至戴蒙(Jared Diamond)等許多重量級思想家的謎團:位於舊大陸邊緣的西歐國家,原本就亞洲標準而言,堪稱是落後的國家,為何卻在十六世紀開始稱霸全球?
關於歐洲為何能夠占據新大陸,現在已大致有了共識。重點就在於槍炮、病菌與鋼鐵。然而,摩洛哥人、鄂圖曼土耳其人、古吉拉特人(Gujaratis)、緬甸人、馬來人、日本人、中國人及其他無數民族也同樣擁有槍炮、病菌與鋼鐵,所以歐洲的崛起究竟還有哪些因素?歐洲國家為什麼能夠建立全球性的帝國—先是葡萄牙與西班牙,接著是荷蘭與英國──不僅占領美洲,還擴張至全世界的各個角落?
以前,史學家回答這個問題的方式,通常是指稱歐洲擁有優越的文明:歐洲人的政治組織、經濟結構、科學與技術都比較先進。不過,亞洲史學在過去數十年來的成長,已經對這種觀點提出了質疑。每當有人指稱歐洲在任何一個領域具有優勢—例如財產權、人均所得、勞動生產力或火炮製造—不久就有亞洲史學家指出這樣的說法並不正確。歐洲優越論已然崩解,看來也不太可能有機會再度崛起。
視界廣及全人類的史學家──即所謂的全球史學家──對此一現象的回應則是重新設想全世界的歷史,提出一套歷史修正主義的世界史模型。他們認為發展程度最高的亞洲社會其實與西歐國家的發展進程相似,而且歐洲與亞洲的分歧乃是相當晚近才出現的現象。歐洲與亞洲的分歧點不在哥倫布啟航的一四九二年,不在達伽馬(Vasco da Gama)繞過非洲的一四九七年,不在英國與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的一六○○或一六○二年,甚至也不在一七五七年,亦即英國將領克萊武(Robert Clive)在著名的普拉西戰役(Battle of Plassey)當中打敗印度大軍,讓大英帝國得以正式進駐印度的那一年。這些歷史修正主義史學家指出,不論在經濟或科技方面,西歐與亞洲許多地區原本都大致勢均力敵,直到十八世紀末期,才在工業化與隨之而來的經濟革命之下產生了變化。
這是一種激進的論點。傳統論述把歐洲描繪成黑暗世界裡的一盞啟蒙明燈,但歷史修正主義史學家卻把西方的崛起視為歐亞發展此一大架構中的一部分,而歐亞發展乃是一場創新共享的深遠歷史,亞洲社會更是這項發展的原動力。
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套歷史修正主義的模型。一群學者就曾對歷史修正主義者提出抨擊,對於他們打算推翻數百年來由亞當.斯密(Adam Smith)乃至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等傑出思想家所建構的論述深感挫折。有些人甚至指控歷史修正主義者扭曲史料與邏輯,認定他們的動機不是出於學者對證據的熱愛,而是對政治正確的信奉,是種意識形態的狂熱,目的在推翻西方的領導地位、譴責歐洲中心論。
歷史修正主義者回應指出,舊式的世界史觀的確是以歐洲為中心,原因是這種史觀成形的時候,我們對於亞洲還一無所知。他們認為新的資料必須反映在新的理論當中。為支持自己的論點,雙方都紛紛舉出令人興奮的數據:格但斯克(Gdansk)非技術建築工的薪資水準、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在十七世紀的每人穀物消費量、印度北部的牲畜運貨能力。然而,這些爭辯卻遲遲得不出結論。其中一個核心爭議點,就是工業化時代之前的歐洲殖民活動。歷史修正主義者的說法如果正確,歐、亞之間的大分歧確實出現於一八○○年左右,那麼歐洲國家在先前三百年間的四處征服該如何解釋?
舊理論的捍衛者認為歐洲的殖民活動本身即是歐洲較為進步的證據,但歷史修正主義者反駁指出,歐洲的強權其實比一般假設的要脆弱得多,尤其在亞洲更是如此。當時歐洲各國在亞洲所能控制的陸地殖民地少之又少,而且不論在資金、安全與貿易機會等方面,都極為仰賴亞洲國家。此外,歷史修正主義者也指出,歐洲國家之所以能夠擴張至亞洲的海域,純粹是因為亞洲國家任由它們這麼做。歐洲獲益於亞洲海域的權力真空,因為好運而得以闖入亞洲這個洞開的防衛缺口。
我本身屬於歷史修正主義者。我的第一本著作檢驗了自一六二四年起,荷蘭在台灣的殖民地的誕生與成長。
我在那本書中指出,荷蘭之所以能夠殖民台灣,不是因為科技或經濟組織方面的優越,而是因為中國、日本與朝鮮國的政府都無意經營台灣。我寫道,隨著國姓爺在一六五○年代崛起,這種現象也就改變了。國姓爺追求的目標是攻下北京,滅清復明;但他發現自己達不到這項目標之後,便決定轉而進軍台灣。在講述他征服台灣的一個簡短章節裡,我提到他打敗荷蘭人根本不費吹灰之力。我認為他的兵力極為強大,荷蘭人絕對不可能戰勝他。因此,我強烈支持歷史修正主義模型,也認為歐洲的擴張,背後最重要的因素不是科技能力,而是政治意志。
這是我當時的信念,並且至今也大致抱持相同的看法。不過,在那本書出版之後,有人請我撰寫一篇文章,探討國姓爺侵略台灣的經過。我當時一口就答應了下來,心想這件工作不必花費太多力氣,只需再額外找些資料,填補我在那本書中概述過的那段故事即可。然而,當我開始埋頭查閱史料之後,卻發現兩件出乎我意料之外的事情。
第一,史料來源豐富得令人難以置信。其中充滿形象鮮明的人物:國姓爺膚色白皙、長相英俊且滿身疤痕,擎起武士刀與弓箭,可謂所向無敵。他說起話來咄咄逼人,牙尖嘴利、眼目靈活,經常咆哮怒吼,砍人頭顱毫不手軟。但除了他以外,還有以下這些各式各樣的角色:英勇的中國將領甘輝;自信過度、幾至荒謬的荷軍指揮官拔鬼仔;逢迎媚上又多愁善感,寫信都不免被淚水沾溼筆墨的荷蘭人貓難實叮;辯才無礙但時運不濟的中國自由鬥士張煌言;一名勇敢但欠缺思慮的中國農夫;兩名大膽的非洲男孩;一名言行粗鄙的日耳曼酒鬼;一名滿懷恨意且患有語言缺陷的荷蘭艦隊司令官。當然,也包括做事謹慎細心又傲慢自負的揆一。史料文件裡充滿生動的對話與描寫、戲劇性的情節與各種陰謀詭計,而且中國的史料還詳細記載國姓爺的軍事部署,包括戰陣安排、船隻種類、作戰策略等等;這些史料在西方學界裡,鮮為人知。
但我發現的第二件事情,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則是我原本的認知並不正確。率領一千兩百名士兵作戰的揆一,其實大有可能打贏這場戰爭。我的發現明確挑戰了我原本信奉的歷史修正主義模型:原來荷蘭在部分領域的科技水準,確實具有決定性的優越性。這項發現令我大感意外。此外,在闡釋西方崛起的各種理論當中,我的發現也證實了其中最引人入勝的一套模型,亦即「軍事革命論」此一傳統世界史正統模型的一套變體。
根據軍事革命論的觀點,前工業化時代的歐洲國家,擁有一項超越世界其他地區的關鍵優勢,那就是頻繁的戰爭。這項論點指出,歐洲國家經常互相征戰,因此愈來愈精通於戰事。頻繁的戰爭造就了創新的大熔爐,促使歐洲發展出全世界殺傷力最猛烈的槍炮、訓練最精良的部隊、武力最強大的船艦,以及防護最堅固的堡壘。
歷史修正主義人士及其批判者都援引軍事革命論,但雙方看待的角度各自不同。歷史修正主義者承認歐洲國家的軍事能力稍微優於其他歐亞國家,但不注重這項優勢的科技面向,也不認為這項優勢反映了歐洲的整體優越性。反歷史修正主義者則指稱歐洲的軍事優勢反映了歐洲社會領先亞洲社會的現象,包括經濟、政治、行政、科學與技術等各個方面。
更複雜的是,軍事史學家本身對歐洲在軍事方面的領先幅度,也爭論不休。這項爭論的代表,為兩名英國學者之間平和的論戰。一方是帕克(Geoffrey Parker),他乃認真細心的研究者,曾在世界各地數以百計的檔案處與圖書館內從事過研究工作。他在軍事革命論方面撰寫了一部深具影響力的原創性著作,以極具說服力的細膩論點,指出歐洲軍力在全球舞台上具有優越地位。他認為歐洲在戰爭方面的科技與組織性優勢,能夠用來解釋歐洲何以在工業化之前控制全世界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面積。而這場論戰的另一方,是帕克的好友布萊克(Jeremy Black)。這位學識驚人的學者所撰寫的著作數量,比他的年齡數字還要多;他認為歐洲與世界其他地區的科技落差幅度不大,能夠輕易被彌補。他提出的論點也同樣極具說服力。
這場論戰難以得出結論,原因是我們對歐洲以外的戰爭所知極少。史學家向來都把焦點集中在歐洲的戰爭上,相關研究在軍事史領域的書籍與文章當中占了絕大部分,數量比其他著作多出二、三十倍。
不過,近來有一群年輕學者將注目焦點轉向中國軍事史。他們的結論已撼動了學術界,因為他們提出證據充分的論點,指稱軍事革命並非始於歐洲,而是中國。
名人推薦語
《決戰熱蘭遮》是中國人在台灣與歐洲人打過的第一場規模宏大的戰爭,並且還獲得徹底的勝利,開創了明鄭政權。曾經有過許多人寫過這場戰爭。歐陽泰卻還能別開生面,在《決戰熱蘭遮》這本書中,兼走全球史(global history)與微觀史(microhistory)的路數,以大見小、以小見大,把一段看似老掉牙的往事,說得虎虎生風;他還帶進像是氣候與氣象這類的要素,把視野從人文拓展到自然。結合巧妙的文筆與豐富的想像力,他說出了許多他人不曾講過的故事。
陳國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戰爭史、或軍事史在研究上相當困難,除非熟讀戰爭雙方指揮者、參與者、不同的見證者留下的一手史料,否則無法細述雙方的武器、戰略、遭遇的困難以及指揮者的考量。本書作者歐陽泰細密地處理史料,將一場十七世紀的鄭、荷之戰描述得歷歷如繪、將敵對雙方的指揮者、參與者寫得栩栩如生,是一本老少咸宜的好書。更重要的是這場戰爭是台灣歷史的一部分,在過去教育中不備、模糊的部分,都得到澄清,從而重新認識決戰熱蘭遮鄭國姓戰勝之役,不僅是「歐洲與中國的第一場戰爭」,也是決定台灣未來歷史的重要一役。
許雪姬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所長
《決戰熱蘭遮》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歷史佳作!喜愛微觀敘事的讀者,可以在其中看到十七世紀台灣島嶼舞台上的各種大小人物及其活動。欣賞宏觀分析的學者,可以觀察作者如何從全球史、氣候史、軍事史及東西交通史的多重視角,重新解析一六六一至一六六二年的鄭荷之戰。當瀏覽完全書的精彩故事,你將發現國姓爺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民族英雄,而是個性分明的傑出軍事家。荷蘭人不再是歐洲先進文明的代表者,而是近代早期東亞海域貿易與軍事活動集團的一員。透過歐陽泰的生花妙筆與嚴謹論證,我們也將開始質疑進步西方與落後東方的刻板印象,並反思歐亞歷史大分流的主流解釋。台灣史原來就是世界史!
張隆志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副所長
宏觀細膩(或緻)的史學研究,深入淺出的文學敘事;歐陽泰不僅寫歷史,也說故事。
李毓中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歐陽泰將十七世紀中葉在台灣西南一隅發生的戰事,描繪為當時東西兩大先進軍事強權的戰爭,讓原本各自在歐亞範疇內從事研究的軍事史學者及其主張,得以相互對話檢視,重新釐清近代世界變局。他總能將古老艱澀的檔案文獻,輕易轉化為生動的故事,以深富情感和幽默的敘事手法,栩栩如生地再現歷史場景,使閱讀成為愉悅的享受。
李文良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交會台海時空的鄭荷大戰
台灣史上驚心動魄的一頁是一六六一年四月底至一六六二年二月一日的鄭成功與荷方對峙。有關此一歷史大事,少有論著能將其中的來龍去脈詮釋得清晰且引人入勝,本書是難得的一本。
鄭荷關係貫串鄭芝龍、鄭成功、鄭經祖孫三代,荷人據台則是「荷屬東印度公司」在十七世紀向東方拓展的結果。兩者在台灣海峽兩岸,從福建沿海經澎湖到台灣交會,迸出「鄭荷大戰」,也是中西大戰的激烈戰火。
本書引用豐富且大量的中西第一手史料及圖片,並以文學筆法書寫。儘管如此但並非虛構,而是有根有據:一邊夾敘夾議,一邊佐以自然科學的氣候變遷、槍砲製造、戰艦構造,還有築城技術等因素。
作者歐陽泰對比中西雙方史料,以此當作解釋歷史、襯托歷史的祕密武器,深度十足,精彩萬分。
想要理解荷據時代的台灣史,必讀本書,作者治學功力值得肯定。而譯者陳信宏真正做到信、雅、達,他把原著精闢地呈現給中文讀者了。
這是一本紮紮實實的好書,任何對台灣歷史有興趣的朋友,請展卷研讀!
林德政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決戰熱蘭遮》演活了復國者與紅毛番在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的對抗與戰爭布局,在疾病、風災、海象、城堡、部隊、火砲與戰船等各種場景與道具的加持下,最終國姓爺延平王獲得了最佳男主角獎,至於力挽狂瀾而落敗的福爾摩沙總督則獲得了男配角獎。這是一部突顯舊帝國主義時代鬱金香國度海外分公司強力防護東亞島嶼的優質外片,另方面,這也是一部力倡反清復明強烈意圖的海商集團總執行長,如何構思東都再起與反擊臺海西岸清帝國的金獎國片,值得一看再看。
鄭政誠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若你以為歐陽泰這本書講的只是台灣史的故事,那你就大錯特錯,他其實說的是全球史,而且是修正主義式的全球史。
這幅全球史圖像述說著國姓爺與荷蘭東印度公司間的衝突,跳脫了過往軍事史學者偏於亞洲或歐洲的單一觀點,其中敘事的手法宛如小說般精彩,令人驚艷。
蔣竹山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這本書可以當成一部精彩刺激的小說來讀,內容充滿了海盜、神氣活現的人物、血腥的斬首、同志之間的背叛,以及陸上與海上的戰役——只不過這部小說恰好是真人實事——也可以當成一部充滿啟發性的著作,探討中國與西方之間鮮為人知的第一場戰爭,並且探究世界史上一件最大的未解之謎:自從哥倫布的時代以來,為何是歐洲殖民了世界,而不是中國?無論如何,本書看完之後必定會讓你意猶未盡。
賈德•戴蒙
《槍炮、病菌與鋼鐵》及《大崩壞》作者
充滿了引人入勝的軼事、多彩多姿的細部描寫以及當代小說的刺激情節,歐陽泰的著作重新界定了修正主義者與新傳統主義者的辯論,亦即歐洲在早期現代時期的支配地位,是否——以及有多少程度——反映了歐洲在科技與軍事方面勝過亞洲的優越性?本書的分析不僅獨具創見,也深富說服力。
利伯曼(Victor Lieberman)
密西根大學歷史系教授
奠基於對中國與荷蘭文獻的深入閱讀,《決戰熱蘭遮》檢視了令人著迷的詮釋性議題,探討早期現代時期世界各地區不斷變化的軍力本質。這是一部論述堅實又重要的著作,講述了一個絕佳的故事。
衛思韓(John E. Wills,又譯魏而思)
《1688:從康熙皇帝到希臘浪人,那年的全世界》作者
這部引人入勝又描寫詳細的著作,企圖在歐洲軍事卓越主義長久以來的辯論當中找到平衡點。歐陽泰檢視亞洲與歐洲軍隊的一場關鍵衝突,窺探了荷蘭在亞洲的殖民活動,以及荷蘭與中國南方投機活動經常具備的共生關係,從而說明中國人如何藉由採用及反制敵人的軍事科技,而在堅忍與運氣的協助下取得了台灣。
拉方(Michael Laffan)
普林斯頓大學歷史系教授
作者簡介
作者
歐陽泰 Tonio Andrade
西方漢學界的著名學者,近十年最重要的全球史學者之一。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師承漢學巨擘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十六到十七世紀歐洲史專家帕克(Geoffrey Parker)。曾任埃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東亞系系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殖民主義比較研究及中國史與全球史。著有《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決戰熱蘭遮》(Lost Colony),以及新書《火藥時代》(The Gunpowder Age)。
《決戰熱蘭遮》本為《火藥時代》架構的一部分,兩書皆旨在探討「西方為何能取得現代世界的主導權?中國為何衰落?」,並陳述東西方在軍事發展上的分野。而鄭成功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之戰,正是歐洲經歷軍事革命的時刻,足以佐證十七世紀東西方的實力尚在勢均力敵之間,打破傳統對於十五世紀後西方突飛猛進的印象。這也使得詳細描述台荷之戰的《決戰熱蘭遮》,不僅具備台灣史的研究價值,更在軍事科技史上別具意義。
譯者
陳信宏
專職譯者,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曾獲全國大專翻譯比賽文史組首獎、梁實秋文學獎及文建會文學翻譯獎等翻譯獎項,並曾以《好思辯的印度人》入圍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譯有《失落之城Z》、《胡若望的疑問》、《人口大震盪》、《宗教的慰藉》、《非商業旅人》等書。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