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第二卷): 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原文書名:


9789577113092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第二卷): 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 產品代碼:

    9789577113092
  • 系列名稱:

    臺灣政經史系列
  • 系列編號:

    EP011
  • 定價:

    780元
  • 作者:

    江燦騰 林朝成 主編
  • 頁數:

    616頁
  • 開數:

    17x23x2.5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30607
  • 出版日:

    20230607
  • 出版社:

    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 CIP:

    220.7
  • 市場分類:

    中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本書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就是企圖精選國內現有各類精華佛學主題論文,藉以建構出第一流的高峰詮釋體系,以及真能具有承先啟後學術性質的,一部「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因而,多年來,我們兩位編者為了達成原先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除不斷激勵我們本身持續進行各種主題的相關論述之外,也曾多方挑選當代學界第一流專業佛教學者(按論文出現順序為:廖肇亨、張崑將、江燦騰、劉淑芬、陳玉女、林朝成、林鎮國、劉宇光),其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最新精華論文多篇,來據以建構出像本書現在這樣的巨幅磅?體系。
而其最後所呈現的,全書嶄新多元的豐饒主題內容,共有四個專輯,分別是:第一輯:當代臺灣出發的東亞佛教思想新詮,第二輯:追蹤傳統佛教醫病學及其社會生活實踐風尚,第三輯:當代臺灣學界回應國際佛教哲學熱議的精粹集,第四輯:相關佛學研究的新詮釋史及其書評新檢討。
因此本書現有全部內容,就宛如珍貴心智精華已被煌煌薈萃,且光芒四射璨耀,足可據以表彰當代佛教知識群英各類主題論述的超高水平。此即本書的編纂之緣起。

作者簡介


江燦騰
桃園大溪人,1946年生。
學經歷
臺大歷史研究所博士
臺北城市科技大學創校首位榮譽教授
主要著作
《臺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臺灣當代佛教》、《日據時期臺灣佛教文化發展史》、《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臺灣佛教史》、《當代臺灣心靈的透視──從雙源匯流到逆中心互動傳播的開展歷程》、《東亞現代禪學批判思想四百年》等。
學術榮譽
第一屆宗教學術金典獎得主。第二屆臺灣省文獻傑出貢獻獎得主。中央研究院歷史與語言研究所傅斯年紀念獎學金臺大學生唯一得八次者。2006年曾獲中華發展基金會大陸出版品甲等補助10萬元,作品為《新視野下的臺灣近現代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林朝成
宜蘭冬山人,1957年生。
學歷
學經歷
臺灣大學哲學博士
現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擔任中國佛學專題、中國思想史專題、中國美學專題、群書治要專題、佛學概論、環境倫理學、生死學以及農業與社會等課程。
曾任:成功大學佛學研究中心主任、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成大中文學報》主編、《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主編、臺南市社區大學校長、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長期致力於大學社會責任之教學與實踐,曾於97年度、103年度榮獲教育部社教公益獎、成功大學108學年度參與大學創新與大學社會責任優良獎。擔任社區大學校長期間,帶領臺南社大榮獲福特環保獎、國家環境教育獎。
主要著作
《佛學概論》、《護生與淨土》、《魏晉玄學的自然觀與自然美學研究》、《移民社會與儒家倫理》等書;編著有《曾文溪流域綜論》、《食農X實農:屬於臺灣人的食與農》,譯著有《佛教與生態學:佛教的環境倫理與環保實踐》、《食農社會學;從生命與地方的角度出發》等跨領域之專著。


商品特色/最佳賣點


本書共分二卷,精選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其最新穎、最多元、最具代表性的各類高水準主題論文。
全書六十多萬字,共分四輯二十六章及二附錄,堪稱是具有佛教新知傳遞大效應的精粹論集。

書籍目錄


目 次
致謝辭
本書編者與作者簡介
導 論
第三輯:當代臺灣學界回應國際佛教哲學熱議的精粹集
第十三章 理性、空性與歷史意識──新儒家與京都學派的哲學對話╱林鎮國
 一、戰爭、現代性與歷史意識
 二、黑格爾的歷史幽靈
 三、近代的超克
 四、空性與歷史性
 五、理性與空性在歷史中的迴響
 附論:閱讀西谷啟治的《宗教シゾ何ろ》
第十四章 《起信論》與現代東亞主體性哲學──以內學院與新儒家的爭論為中心的考察╱林鎮國
 一、序言
 二、《起信論》登場三部曲
 三、「本覺」的主體性
 四、內學院的《起信論》批判
 五、本覺思想的批判與辯論:呂澂、章太炎、熊十力
 六、《起信論》與牟宗三的新判教方案
 七、結論:超越主體性哲學的限度
第十五章 神會與空的行動主體╱林鎮國
 一、從禪學書寫說起
 二、形上學、行動與敘事
 三、作為形上學論述的禪學
 四、禪悟的修辭
 五、結語
第十六章 空性與暴力──龍樹、德里達與列維納斯不期而遇的交談╱林鎮國
 一、謀殺與死亡的敘事
 二、空性與虛無主義
 三、銘刻於差異中的暴力
 四、作為「面貌」之「他者」的不可化約性
 五、走出暴力
第十七章 唯識學「所知障」概念──譯詞評議、研究檢討、部派溯源及東亞展望╱劉宇光
 一、前言
 二、所知障(jñeyāvaraṇa):西方譯語考察
 三、所知障:研究現況回顧與檢討
 四、所知障:部派溯源
 五、所知障:東亞有相唯識的展望
 六、全文總結
第十八章 佛教的宗教衝突與暴力──國際學界研究現況回顧╱劉宇光
 一、導言
 二、「佛教的宗教衝突與暴力」之問題意識
 三、案例與專著評介
 四、全文小結
第十九章 人間佛教的環境關懷與深層生態學的銜接與對話╱林朝成
 一、佛教與生態危機的相遇
 二、人間佛教的環境關懷
 三、深層生態學準則的銜接與對話
 四、結語
第四輯:相關學研究的新詮釋史及其書評新檢討
第二十章 臺灣本土佛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專題報告╱江燦騰
 一、小序
 二、臺灣本土佛教研究百年經驗的專題報告
 三、我個人批評的切入點
 四、有關戰後臺灣本土宗教的研究反思
 五、報告後的各家質疑和報告者的答辯
第二十一章 對話楊儒賓──反思1949以來雙源匯流下的新臺灣佛教詮釋學╱江燦騰
 一、我對楊儒賓《1949禮讚》的相關解說
 二、我對楊儒賓《1949禮讚》回應的相關實例表現
第二十二章 現代臺灣新女性主義佛教小說透視──導讀陳若曦的《慧心蓮》╱江燦騰
第二十三章 關於佛牙舍利真偽之辯──內幕、證據與方法學╱江燦騰
 一、拉開質疑佛牙戰爭之幕
 二、仁波切、信仰與論證
 三、媒體、科學與公案
第二十四章 當代釋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爭辯與開展╱江燦騰
 一、前言
 二、相關歷史溯源
 三、筆者當時詮釋的新舊淨土思想衝突,其相關論點為何?
 四、筆者論文發表後的相關連鎖反應概述
 五、結論
第二十五章 批判與理解──關於活躍在解嚴前後的傅偉勳教授之佛學詮釋問題新論╱江燦騰
 本章大意
 一、前言
 二、我與傅偉勳教授實際學術交流與相關影響
 三、有關傅偉勳在解嚴前後的學術著作解讀問題
 四、結論與討論
第二十六章 海峽兩岸現代性佛學研究的百年薪火相傳╱江燦騰
 一、1949年以前海峽兩岸的現代性佛學研究史回顧
 二、1949年以來臺灣本土的現代性佛學研究史回顧
 三、結論
附錄
附錄一 戰後臺灣佛教發展如何運用大眾傳媒?──答大陸《南風窗》雜誌記者的訪問提綱
 一、前言
 二、當代臺灣佛教發展與大眾傳媒運用的相關影響問題
附錄二 現代臺灣佛教比丘尼的出家經驗與社關懷研討會記錄
 第一部份:主題報告內容
 導論──生命經歷簡介
 第二部份:問答與交流
編者謹按

推薦序/導讀/自序


致謝辭╱江燦騰 林朝成
本書的兩位編輯雖是長期都在學界第一線上,從事關於現代臺灣佛學研究與教學的專業學者,但是若單靠我們區區兩位編輯的各自論述精華,就想能順利編出類似本書的:四輯二十六章及附錄共六十多萬字的最新豐富主題內容論述,實則絕無可能。再者,本書改若由其他佛敎學者,來編選本書的各類主題,則彼等也將必然會編出大不同於本書現在既成的另類風貌。
所以,本書目前的成果,說白了,也只是代表了我們兩位編輯的共同構想而已。他者與我們之間,既不必求同,也無須求同。亦即,多音交響,才是真正的學術王道,也才是當代佛教學術研究主流。
在此同時,我們也可以具體的說,在實際主編的編輯理念上,我們二位其實都具有強烈企圖心,想把本書所編輯的各類豐富的主題內容,與性質各異的多元呈現方式,都能夠十足地達到:既要呈現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同時,在豐富的各類最新主題中,也要能建構:跨越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佛教學術成果。
基於同樣的思考邏輯,也可說就是肇因於,我們先具有了上述強烈的編輯企圖心,最終才能使本書精英作者群名單中,除我們兩位主編之外,其中也包括了如下幾位重量級人物:廖肇亨博士、林鎮國博士、劉淑芬博士、陳玉女博士、張崑將博士與劉宇光博士,這些幾位雖是不同領域,但全屬當代臺灣學界的,著名佛教知識精英學者。
由於彼等都能秉持學術研究薪火,必須具有真能達到承先啟後與實際能夠代代相傳的無私精神。也因此,我們兩位主編,在此要特別感謝彼等能夠:無償提供各自篇數不一,但必然是彼等各自最具代表性的論述精華,好讓本書納入整體龐大內容。於是,頓使本書現有內容更增添各色各樣風貌,以及更夠呈現出:多元交織而成的,最新佛學主題新視野。我們在此,特別對上述幾位佛學重鎮,致上最誠摯的敬意。
最後,我們兩位編輯,對於元華文創負責本叢書主編的陳添壽教授、以及實際負責編輯本書的陳欣欣小姐和實際主編本書的李欣芳小姐,也都致上最大的感謝之情。此因本書編輯,全都由於你們的高度專業素養,才能使本書編排效果如此精美與超一流水準,在此讓我們兩位主編致上:對你們的無盡感謝、再感謝。

文章試閱


導 論

一、本書的編纂緣起
本書(共二卷)兩位編者(江燦騰、林朝成)歷經前後近十年之久,才終於順利建構出全書共四輯二十六篇及二附錄總計六十多萬字的煌煌巨著。
而之所以經歷編纂時間,必須耗費如此之長的相關原因有二:
其一是,本書的兩位編者,在民國建國百年紀念的科技部宗教學術回顧論述中,曾合作過一次有關民國現代佛學研究百年的論述部份。然而,當年的此一合作成果,迄今又已是十年之前的往事了。
(本書讀者,若對此部份內容,萌有先睹為快之念,則可在本書「第二卷相關佛學研究的新詮釋史及其書評新檢討:〈海峽兩岸現代性佛學研究的百年薪火相傳〉」的論述中,得悉當年撰寫全貌)。
其二是,由於本書原先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就是企圖嘗試攀登至目前國內現有各類佛學論集,都難以企及的高峰體系建構、以及真正能夠具有承先啟後學術性質的,一部「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的典範新視野,從大陸到臺灣到東亞的精粹論集」。
因而,多年來,我們兩位編者為了達成原先預定的宏大編輯目標,除不斷激勵我們本身持續進行各種主題的相關論述之外,也曾多方挑選當代學界第一流專業佛教學者(按論文出現順序為:廖肇亨、張崑將、江燦騰、劉淑芬、陳玉女、林朝成、林鎮國、劉宇光),其已出版或未出版的最新精華論文多篇,來據以建構出像本書現在這樣的巨幅磅礡體系,且其最後所呈現的,全書嶄新多元的豐饒主題內容,宛如珍貴心智精華已被煌煌薈萃,且光芒四射璨耀,足可據以表彰當代佛教知識群英各類主題論述的超高水平。此即本書的編纂之緣起。
以下一節,我們將轉為向本書廣大讀者簡介,有關此一新書的相關現代性體系建構及其詮釋意涵,好讓讀者順利了解,其各卷不同主題的論述特色,及其貫穿全書核心論述的邏輯思維之所在。
二、本書內容的現代體系建構及其詮釋意涵簡介
對於本書內容的現代體系建構,我們可從全書目錄上的四輯名稱,清楚地看出來,此即:

第一輯 當代臺灣出發的東亞佛教思想新詮
第二輯 追蹤傳統佛教醫病學及其社會生活實踐風尚
第三輯 當代臺灣學界回應國際佛教哲學熱議的精粹集
第四輯 相關佛學研究的新詮釋史及其書評新檢討

至於為何最初編輯構想中,會決定以此四輯的詮釋主題,作為全書現代體系建構的四大範疇?其相關理由如下:

(以下節錄)

三、本書第二卷第三輯的建構,主要是意圖迅速反映當代臺灣佛教知識群英,如何針對國際佛教哲學新潮議題的提出相對回應?因此構成本書的必要性相關主題論述,就是第三輯挑選相關作者與相關議題的重要依據。
首先,政大哲研所退休名教授林鎮國博士,特為本輯提供其所參與的四篇最新國際議題回應,其主題是:

第十三章 理性、空性與歷史意識──新儒家與京都學派的哲學對話
第十四章 《起信論》與現代東亞主體性哲學──以內學院與新儒家的爭論為中心的考察
第十五章 神會與空的行動主體
第十六章 空性與暴力── 龍樹、德里達與列維納斯不期而遇的交談

有關林鎮國博士的學術專長及其學術影響,學界皆知,他是已故著名佛教哲學新詮釋家與生死學在臺灣開創者傅偉勳教授(1933-1996)的得意高徒,可是兩者的論述方式大不相同,其影響也歧義甚大。
此因在引進國際現代佛學研究的新趨勢方面,雖然傅偉勳教授曾大力提倡「詮釋學」的多層次研究進路,也撰寫關於日本禪師《道元》(臺北:三民書局,1996)的精彩研究。
但是,傅偉勳教授的論述,大多是奠基於二手研究資料的歸納性主題論述,所以能有鼓吹學界的新嘗試作用,但並未真正形成有效的典範性研究傳承。
反之,其門下高徒林鎮國教授的《空性與現代性》(臺北:立緒,1999)一書的出版,真在當代海峽兩岸都引起相應的學術共鳴和一定程度的後續效應。日本當代的「批判佛教」問題和歐美多角度的現代性佛教詮釋學,可以說,都是由《空性與現代性》一書的多篇主題,所提供給當代臺灣佛教學者的重要資訊來源。
1999年時,由本書編者之一的江燦騰教授,親自主持《空性與現代性》一書的集體學界評論活動,也在臺北清大的月涵堂公開舉行:當天評論者則由林安梧、賴賢宗、曹志成等當代少壯派佛教學者共同參與相關主題的哲學辯駁。
此後,賴賢宗開始撰寫有關佛教詮釋學的多種著作;而大陸的新銳佛教學者龔雋,更是延續林鎮國教授在其《空性與現代性》一書的相關探討課題,並以更大規模的方式,繼續推動有關歐美學者對於「批判佛教」的探討和新禪宗史研究的相關課題。此外,呂凱文、釋恆清、吳汝鈞等,也相繼探討有關「批判佛教」的問題。所以,這是有實質擴展性的現代佛學研究發展。
所以,有關林鎮國教授本書提供其所參與的四篇最新國際議題回應模式,就是放在上述提及的相關著作上,來再次觀察,同樣也可以在此學術背景下來進行理解。
接續林鎮國教授的三篇論文之後,專為本書提供兩篇精彩論述的劉宇光教授,雖是來自香港並在大陸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任教多年,但這幾年來他主要的學術活躍地點是在臺灣。再者,儘管他在本書作者學術履歷介紹上,只是簡要至極的提及:
劉宇光,香港科技大學博士,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客座教授 (2023)、加拿大魁北克省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宗教學院沼田客座教授(2022)、復旦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專著有《僧侶與公僕:泰系上座部佛教僧團教育的現代曲折》(2022)、《煩惱與表識:東亞唯識哲學論集》(2020)、《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2020)、《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2019),及譯作安妮.克萊因(Anne Klein)著《知識與解脱:促成宗教轉化體驗的藏傳佛教知識論》(2012)和伊利莎伯.納巴(Elizabeth Napper)著《緣起與空性:強調空性與世俗法之間相融性的藏傳佛教中觀哲學》(2003),另以中、英文撰有唯識佛學與現代佛教論文多篇刊臺、港及北美學報或論集。
但,他其實是當代非常罕見的佛教方位大學問家,值得在此花一些較長篇幅對其介紹:
第一,他有豐富的跨境教學經驗。他曾在大陸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任教十五年,期間曾建立復旦佛教研究團隊。
第二,他能跨語教學。劉宇光教授於2010年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2014年於德國萊比錫大學、2016 年與 2019年於泰國摩訶朱拉隆功的四次客座,皆有參與正式教學。而他在復旦大學,從2007-2019 年間,1/3,都是以國際研究生為對象的全英語課程,是復旦哲學學院英語哲學碩士班(EMA, Philosophy)的專責教師之一,而該課程多度獲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門頒授優良教學獎。
此外,劉宇光教授指導的研究生前後十人中,過半是以英文撰寫其研究的國際研究生,因此他非常樂於維持英語教學的習慣,開講大學部與碩士生程度的常設英文佛教課程。
第三,在學術著作方面,由於他年輕時從事其他行業,所以學術生涯較進入學術行業的平均歲數年長一些。
但其勤於研究與書寫,過去十幾年撰有超過60篇論文,篇幅總量接近170萬字,以中文撰寫的絶大部份都在臺、港期刊、學報或論集首刊。迄今已在2019-2022年付梓成册的四書約為當中1/2,即80萬字,其餘已刊文字正整編為另外4-5部專著,在2023年底前陸續出版。
此外,他已出版有兩部藏傳佛教哲學現代學界研究的譯作,篇幅合共42萬字。他的英文論著之一包括近百頁的論文,探討漢傳唯識新、舊二譯的學理分歧,兼對華文學界研究的分題回顧,該文代表中文學界參與德國著名唯識學者舒密特候遜(Lambert Schmithausen)教授的七十歲賀壽論集,該論刊行於有130年以上歷史的《哈佛大學東方研究叢書》(Harvard Oriental Series)。
其次,兼顧古典佛學與現代佛教,他是華人佛教學者當中少數雙線並行的研究者,同時兼顧:一,佛教哲學一類古典題材;二,現代佛教與政治、社會之間關係。這考之於其論文、翻譯主題分佈即知清楚知之,皆各佔約一半。
佛教哲學方面,他除了已出版的《煩惱與表識》和二部藏傳譯作共三種,行將發表的尚有《唯識所知障研究》、《佛教量論與識論學術回顧》二書。現代佛教與政治的研究,除已出版的《左翼佛教和公民社會:泰國和馬來西亞的佛教公共介入之研究》、《僧黌與僧兵:佛教、社會及政治的互塑》及《僧侶與公僕:泰系上座部佛教僧團教育的現代曲折》三書。接下來,則是探討戰後泰國僧團三代左翼僧侶與農民維權和林地保育運動之間的關係,及以中國佛教為起步探討戰後亞洲諸國佛教在宗教公共外交上的複雜關係的另外三部書。
而其相關研究,無論是哪個系列,都不只是概論或入門介紹性質,卻是傾向對問題的深入探討,義理議題如對唯識佛學的煩惱、所知障、心識及禪觀學說的哲學討論如是,對泰國與大馬現代佛教的入世佛教、宗教衝突等議題之研究時更是如是,帶有明顯的問題意識展開探討。
尤其後者,劉教授強調取局外研究者的視野更能妥善理解佛教與社會、政治的關係。
第四,他特能兼顧佛教內的跨傳統對照。劉宇光教授在義理研究上重視華梵或印藏對照,在現代佛教上重視上座部案例,所以無論印度、漢傳、藏傳及上座部,皆有不同程度的涉及。
他曾解釋這看似龐雜背後的理由,他首先傾向視不同佛教傳統之間,皆為佛教整體的一環,頗有佛教大公思想(Buddhist Ecumenicalism)之意,尤其在佛教哲學的研究和現代佛教如何面對公共世界二事上,皆是以議題為導向,來探索不同佛教傳統之間,在哲學與公共實踐上的最大公約數。
在此基礎上,佛教傳統之間無論是學理或實踐的歧異才可能構成豐富對彼此理解之養份,從而華文研究需要逐漸建立對非漢傳佛教現代案例的認識,乃至「亞洲佛教」的問題意識,以豐富對漢傳與臺灣佛教的理解與視野。
第五,他也能兼顧學理與田野。劉宇光教授雖然是哲學系訓練出身,但從博士階段開始,他從未放緩過田野工作,包括多次前赴藏區,包括研習藏文半年,隨蒙、藏學人數度深入寺僧社區。
而近年則經常在泰國僧團大學客座,並借此與當地泰、緬、越等上座部僧、俗學人師生作頻密的深度交流,亦與馬來西亞佛教的教、學二界來往密切,在馬來西亞國慶日獲邀向當地佛教知識界發表專題演講。凡此皆說明其兼顧學理與田野的意識與能力。所以本書邀請他提供的二篇精心之作:

第十七章 唯識學「所知障」概念──譯詞評議、研究檢討、部派溯源及東亞展望
第十八章 佛教的宗教衝突與暴力──國際學界研究現況回顧

可以用來對照他與林鎮國教授上述三篇的相關主題論述,當能有極大的新知佛學的獲取。
在林朝成教授的最新佛教生態論文論述中,他在本書第三輯所提供的主題論述是:

第十九章 人間佛教的環境關懷與深層生態學的銜接與對話

但就此議題中的兩大核心分析概念來說,其一是當代臺灣人間佛教視野下的環境關懷,其二是有關當代世界深層生態學的佛教觀點解讀與相互對話。
可是,對於前者,其實有其發生學的形成史歷程。在此略為向本書讀者說明。
自解嚴以來,有關當代臺灣本土人間佛教思想的形成及其社會實踐的不同路線之爭,卻又特別激烈和壁壘分明。此因臺灣傳統佛教的信仰意識形態,在解嚴之前的仍是相當牢固和保守的。可是就佛學論述來說,則有關印順導師的現代性大量佛學著作,已如綜合佛教思想大水庫般地,在當代華人的佛教學界間廣為流傳和被研究,因此有「印順學」的研究顯學現象,正在當代佛學界開展。
此外,他對「人間佛教思想」的倡導與推廣,也有大量的追隨者出現。尤其是到1989年時,已在當代臺灣佛學界歷時三年多的關於印順人間佛教思想的爭辯問題,立刻在印順本人當年出版《契理契機的人間佛教》(新竹:正聞出版社)的有力學術背書之下,成為代表其一生佛教著作的正式且唯一的思想標籤。
不過,也就在此同時,來自不同立場的教界批判者,也相繼出現。 所以以此作為分水嶺,從此臺灣佛教界所爭論的人間淨土思想問題,已被化約成為贊成或反對兩者立場,以及印順和星雲兩者的人間佛教理念,何者更具有社會的實踐性問題。
本書編者兼本作者之一的江燦騰教授,是當代首先將印順視為是對太虛思想的「批判性繼承」者,而認為依星雲所走的佛教路線,他應該算是太虛思想的「無批判繼承」者,並公開指出:印順曾對星雲人間佛教思想中的融和顯密思想,有所貶抑的情形。
可是,作為印順思想的忠實追隨者的邱敏捷博士,在其博士論文中,則一反江燦騰教授的並列方式,而是以印順的人間佛教思想,作為其評判他人佛教思想是否正確的最後依據。所以她因此一舉將包括佛光山、慈濟功德會和法鼓山等,當代臺灣各大佛教事業場的人間佛教思想,一概判定為屬於「非了義」等級的「世俗化」人間佛教思想。
事實上,邱敏捷博士的各項論點,並非屬於她獨創的新見解,而是延續其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楊惠南,對慈濟功德會和法鼓山,這兩大佛教事業道場的人間佛教思想之批判觀點而來。
因為楊氏認為,不論是慈濟功德會所主張的「預約人間淨土」或法鼓山所創導的「心靈環保」,都是屬於過於「枝末性」的社會關懷和過於「唯心傾向」的淨土認知。他認為此兩大佛教事業道場,不敢根源性地針對官方和資本家的汙染源,提出徹底的批判和強力要求其改善, 反而要求一般的佛教信眾以《維摩詰經》中所謂「心淨則國土淨」的唯心觀點來逃避問題,所以他指責這是「別度」的作法,而非「普度」的作法。
所以,邱敏捷博士的持論立場,其實是將其師楊惠南教授的此一論點,再擴大為,包括對佛光山星雲的人間佛教思想的理念和做法在內的,全面性強力批判。
其後,在佛光山方面,雖然立刻遭到由星雲女徒慈容尼師的撰文反駁,但如純就佛教義理的思維來說,慈容的反駁觀點,是無效的陳述,所以同樣遭到來自邱敏捷博士針鋒相對地論述強力回擊。因此,其最後的發展是,雙方既沒有交集,也各自仍然堅持原有的觀點,不曾有任何改變。
如此一來,便導致當代最多元和最歧異的「人間佛教思想」,便宛如一股混濁地滾滾洪流,開始橫溢於各道場的文宣或口語傳播上,其來勢之洶湧和強勁,甚至連大陸對岸的許多佛教學者,都深受衝擊和影響。
然而,最新的人間思想詮釋轉折點,是出現在印順導師於2005年6月4日過世之後。其原因不難推知,此即彼等過去所不易對抗的佛教思想巨人──印順導師──既已消失於人間,則彼等當時除了在寫悼念文之時,仍會礙於情面,而不得不對印順導師的佛學巨大成就,表示一點欽慕和讚佩之外,事實上,彼等在私底下,則是快速進行其「去印順化」的反向作為。
例如,聖嚴法師於宣佈成立「中華禪法鼓宗」的同時,在其法鼓山的道場內,一律只准許講說其著作內容或思想;以及自即日起,開始禁講「印順導師的人間思想」,已成為其徒眾們必須奉行的「共識」了。換言之,當時聖嚴法師「去印順化」的反向作為,其實是和其於2005年10月,正式宣佈成立「中華禪法鼓宗」之時間點,是密切關聯且相互辯證發展的。
至於曾被楊、邱兩人猛批、但仍長期尷尬地保持沉默的慈濟方面,則是在太虛和印順的思想之外,當其剃度師─印順導師於2005年6月4日過世後不久,便更加強調其早期所宗奉的《無量義經》思想之深刻影響和其長久相關之思想淵源的說明;其後她甚至於2006年12月,據此,而正式宣佈成立了「慈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