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精裝)

原文書名:


9789869590532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精裝)
  • 產品代碼:

    9789869590532
  • 系列名稱:

    興亡的世界史
  • 系列編號:

    0UWH1015
  • 定價:

    550元
  • 作者:

    土肥恆之
  • 譯者:

    林琪禎
  • 頁數:

    432頁
  • 開數:

    14x21
  • 裝訂:

    精裝
  • 上市日:

    20180201
  • 出版日:

    20180201
  • 出版社:

    八旗-遠足文化
  • CIP:

    748.1
  • 市場分類:

    外國史地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史地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專制與殖民的帝國,三百年的光與闇。
在歐洲與亞洲之間,搖擺前進的皇帝們。


當我們了解俄羅斯,其實是在理解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而羅曼諾夫王朝那些徘徊、掙扎在拜占庭文化、西方文化,及亞洲的阿爾泰文化之間的沙皇們,正是本書的重點。

從台灣的視角來看,巨大遙遠的俄羅斯和處在海洋一隅的島嶼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俄羅斯史、中國史和日本史在近代的交疊、拉扯、影響台灣甚鉅,今天的台灣都還未全然走出曾留學蘇聯的蔣經國的陰影!


■ 「殖民」史就是漫長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

從波羅的海海岸,一路延伸到太平洋之間,沒有一處是海拔高到可稱作「山」的存在;那裡有的只是廣大的平原。這不是歷史打從一開始就給予俄羅斯人的前提,而是俄羅斯人自中世紀以來的殖民所產生的結果。

這是俄羅斯歷史與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它一直向外拓殖,最後橫跨歐亞廣袤土地,建立起多民族的超級帝國。伏爾加河從「亞洲的河」變成了「俄羅斯的河」。

俄羅斯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指出,「殖民」就是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現今「俄羅斯抱持的問題」,例如車臣紛爭的民族問題、西伯利亞開發問題,大多都是俄羅斯帝政時代就已經埋下。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本書翔實描述了這個過程,並加以精彩分析。

而這樣的地理形態對於帝國的構造有哪些影響,又有哪些約束呢?也是本書最為關切的議題和與眾不同的視角。

■ 俄羅斯人為何迷戀「好沙皇」?
 從彼得大帝到今日普丁,俄羅斯專制帝王文化和純樸民間社會一次解明。

就像今天的俄羅斯人看待普丁一樣,在俄羅斯的歷史上,人民總是期待能出一位「好沙皇」。

沙皇匯集了各種有個性的角色,包括強行大改革的彼得大帝和王子阿列克謝的爭執、女皇帝凱薩琳二世和寵臣波坦金的愛、擊退拿破崙的亞歷山大一世、革命中被槍殺的尼古拉二世一家……。

本書描繪了有個性的專制君主輩出的羅曼諾夫家族的三百年。這個家族成員為成為「好沙皇」、「強大沙皇」而持續奮鬥,本書也因此充滿暗殺、謀略的權力大戲,這是最為精彩之處。

然而作者也引導我們思考:俄羅斯人這種「好沙皇」的淳樸觀念,和沙俄專制帝國的結構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俄羅斯脆弱的社會和專制強權之間又是如何連動?東正教、君主專制、民族性三者之間是否藏著揭開俄羅斯歷史走向的密鑰?本書提供了自己的解釋和觀察。

■ 俄羅斯屬於亞洲還是歐洲?
 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
 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

「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歐亞大陸在地理上幾乎與俄羅斯帝國重疊;文化上,俄羅斯則並不只擁有拜占庭的傳統,還包括了烏拉爾─阿爾泰各民族的傳統。這在全世界的國家中是最為獨一無二的。

俄羅斯文學家李哈喬夫說:「寬廣的空間,是俄羅斯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與之相連結的則是俄羅斯人心智中那股「無拘無束的自由」。這是俄羅斯的歐亞鄰國都沒有的概念與觀念。

而這和俄羅斯長期與騎馬游牧民族的敵對,及邁向西伯利亞、中亞的移住與殖民,有著怎麼的密切關係?像俄羅斯特有的跨歐亞地理條件,又是如何影響了俄羅斯的歷史?

另外一面則是俄羅斯的歐洲性。彼得大帝是著迷於西歐的皇帝,他化名為「彼得•米哈伊洛夫」,藏身在使節團中去荷蘭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故事耳熟能詳。彼得大帝的目的,是要把俄羅斯人從「受洗的熊」變成「啟蒙的國民」。為達成這個目的,他選擇了專政。不管俄羅斯如何陷入近代化的兩難,歷史學家都坦承:俄羅斯「直至今日,都還是走在彼得大帝在歷史叢林中闢好的小路上」。
彼得大帝的改革,讓俄羅斯蛻去了拜占庭的古老軀殼,而根除了俄羅斯的固有傳統了嗎?還是傷害了俄羅斯的斯拉夫共同體,讓它遭受個人主義的荼毒?

俄羅斯不僅僅掙扎在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之間,也搖擺於亞洲和歐洲之間。這是跨歐亞大國的宿命?搖擺於「歐亞」是地理原罪?

■ 蒙古的征服切斷俄羅斯和歐洲的聯繫,從而停下歷史的腳步?
 ――史學家聚訟不已的大謎題依舊無解!

蒙古在俄羅斯的大地統治長達兩百四十年的事實,在俄羅斯史上被稱作「蒙古─韃靼之軛」。如何評價呢?學者抱持著完全相反的觀點,至今聚訟紛紛。

一派觀點認為蒙古的統治,對於俄羅斯的衝擊是正面且具創造性的。如果沒有蒙古的影響,很難想像過去一個弱小、各王公四處割據的俄羅斯要如何轉變成強大、上下行為一致又團結的專制國家;莫斯科、俄羅斯的各種制度、法律規範,以及人民心理,全都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遺產。

然而另外一派認為,當時的俄羅斯也因為切斷了與拜占庭及西洋各國的關係,在歐洲舞台上漸漸立於「相對孤立」的地位。因為蒙古的侵略與統治,俄羅斯的發展可能因而延宕了一百五十年至兩百年。

韃靼人征服的痛苦經驗和近代啟動的反向亞洲征服,是俄羅斯歷史的宿命還是歷史的辯證?

■ 台灣和這段世界史的關係――
 如果不從歐亞大陸的邊陲看歷史,台灣可從中借鑑到什麼?

本書審訂者趙竹成(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俄國歷史與民族問題專家)指出:

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去看俄羅斯史,無論從時間和空間上都不是遙不可及。回顧台灣,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與俄國歷史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

在攸關俄羅斯帝國榮耀與日本強權之路的日俄戰爭中,兩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由此形成東亞新局。到一九三二年滿洲國的建立,台灣人謝介石(滿洲國外交總長)、楊三郎(作曲家)、鍾理和(作家)、鍾台妹、張星賢(運動員)、黃子正(醫生)的命運又與中國現代史的國家民族命運出現連結。至於苗栗通霄神社的日俄戰爭紀念碑,則反映出台灣在這場戰爭中的想像。

此外,由蘇俄到蘇聯,列寧、史達林又將中國的革命與第三國際共產運動形成一個非偶然的牽連。順著這條線索,可以這麼說,如果將中國與台灣的近代史放在俄國史的架構下去觀察,可以發現另外一種訴說著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近代史故事的風格。

今天的台灣,已經民主轉型,似乎和苦難的中國近代史漸行漸遠。然而內部尚未走出蔣經國的陰影,外部也存在共產中國崛起後的壓力,可以說,思考俄羅斯史為何,依舊是台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

====================

來自日本講談社的全球史鉅獻

《搖擺在歐亞間的沙皇們——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屬於日本講談社紀念創業一百週年,所出版的「興亡的世界史」套書第15卷。這套書的出版是希望跳脫出既定的西歐中心史觀和中國中心史觀,用更大跨距的歷史之流,尋找歷史的內在動能,思考世界史的興衰。八旗文化引進這套世界史的目的,是本著台灣史就是世界史的概念,從東亞的視角思考自身在世界史中的位置和意義。

◆ 本書系由21卷構成,陸續出版中――

01《人類文明的黎明和黃昏》
克服多次的滅絕後,「人類」興起、擴散出去的「文明」是?
作者:青柳正規(東京大學名譽教授)

02《亞歷山大的征服和神話》
偉大皇帝的帝國為何一代就破滅?重新探討希臘中心的希臘化時代觀。
作者:森古公俊(京帝大學教授)

03《斯基泰和匈奴.游牧的文明》
在駿馬奔馳的草原上──探索希羅多德和司馬遷筆下騎馬遊牧民族的世界。
作者:林 俊雄(創價大學教授)

04《通商國家迦太基》
腓尼基人建立,卻在布匿戰爭被羅馬埋葬的海上帝國。
作者:栗田伸子(東京學藝大學教授)、佐藤育子(日本女子大學學術研究員)

05《地中海世界和羅馬帝國》
從都市國家發展成大帝國,後因一神教的誕生而轉變的古代社會大劇。
作者:本村凌二(早稻田大學特任教授)

06《絲路與唐帝國》
「唐」是漢民族的王朝嗎?粟特人的足跡和歐亞大陸中央的躍動。
作者:森安孝夫(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07《伊斯蘭帝國的聖戰》
一瞬之間創造出大帝國,全新的世界真理。從穆罕默德到現代。
作者:小杉 泰(京都大學教授)

08《塞爾特的水脈》
在被羅馬和基督教襲捲之前。「夢幻之民」的文化遺跡。
作者:原 聖(女子美術大學教授)

09《義大利海洋都市的精神》
漫步在威尼斯和阿瑪菲,在街上感受相融的「時間重疊」。
作者:陣內秀信(法政大學教授)

10《蒙古帝國及其漫長後續》
為人類史帶來開創性的大帝國解體後,中亞發生了甚麼事?
作者:杉山正明(京都大學教授)

11《奧斯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
繼承拜占庭帝國首都•伊斯坦堡的「長壽巨象」的多樣性。
作者:林 佳世子(東京外國語大學教授)

12《東南亞.多文明世界的發現》
從吳哥窟開始,託付給巨大遺跡的民族精神和世界觀。
作者:石澤良昭(上智大學特聘教授)

13《印加和西班牙.帝國的交錯》
在西班牙支配下維持命脈的「印加」。原住民和征服者的共生和反叛。
作者:網野徹哉(東京大學教授)

14《近代歐洲的霸權》
從國民國家誕生到歐盟。製造世界秩序的「歐洲」之全貌。
作者:福井憲彥(學習院大學教授)

15《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
在歐洲和亞洲間搖擺,廣大無邊的帝國和皇帝一族之,光與闇。
作者:土肥?之(一橋大學名譽教授)

16《東印度公司與亞洲的海洋》
史上最初的股份公司,從誕生到消滅的兩百年。亞洲海域是世界中心。
作者:羽田 正(東京大學教授)

17《大英帝國的經驗》
空前的繁榮,是放手殖民地美國而帶來的。從物品和女性看世界帝國的盛衰。
作者:井野瀨久美惠(甲南大學教授)

18《大清帝國與中華的混迷》
滿洲人的光輝帝國。中國民族主義和西藏問題的起源。
作者:平野 聰(東京大學教授)

19《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
透過日韓戰後形成的滿洲人脈,朴正熙和岸信介。質問東北亞的現在。
作者:姜尚中(東京大學名譽教授)、玄武岩(北海道大學副教授)

20《空中帝國.美國的二十世紀》
從萊特兄弟到九一一。在「戰爭世紀」勝出之超級大國的一百年。
作者:生井英考(立教大學教授)

21《人類該何去何從?》
環境與人口、海洋與人類、宗教與社會,以及非洲的現狀。多面向的論述。
作者:大塚柳太郎(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應地利明(京都大學名譽教授)、森本公誠(東大寺長老)、松田素二(京都大學教授)、朝尾直弘(京都大學名譽教授)、Ronald Toby(伊利諾大學教授)、福井憲彥、杉山正明、青柳正規、陣內秀信

目次
序_在歐洲與亞洲之間
蘇聯解體後的莫斯科╱廣大無邊的大地──俄羅斯╱從「亞洲之河」演變為「俄羅斯之河」的伏爾加河╱成為「歐洲大國」

第一章_中世紀俄羅斯
◎ 基輔公國與「受洗」
基輔公國成立╱基督教的傳入╱基輔公國的分裂╱中世紀都市諾夫哥羅德城的「自由」
◎ 「韃靼之軛」
蒙古帝國的興衰╱拔都的遠征與統治俄羅斯╱「蒙古統治」所帶來的影響
◎ 莫斯科俄羅斯的誕生
莫斯科公國的興起╱統一國內的伊凡大帝╱「第三羅馬」──莫斯科╱伊凡雷帝的夙願╱征服喀山與西伯利亞汗國

第二章_羅曼諾夫王朝的誕生
◎ 「縉紳會議」的時代
「混亂」與縉紳會議的關係╱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的「當選」╱戰爭與和平╱莫斯科市的人民起義與會議法典╱俄羅斯農奴制的形成╱縉紳會議的尾聲╱「依自身意志整治國家」
◎ 教會的分裂
尼康的教會改革╱舊禮教派的誕生╱教會改革與神父╱要保持單身?還是結婚?╱「失去妻子的神父們」
◎ 「革命」前夕的俄羅斯
莫斯科的歐洲人╱建立「外國人的村莊」╱地方的俄羅斯╱斯坦卡•拉辛的叛亂

第三章_彼得大帝的「革命」
◎ 著迷西歐的年輕皇帝
克里姆林宮中的權力鬥爭╱索菲婭攝政時期╱彼得與「外國人村」╱親政之始╱兩百五十人的大使節團
◎ 戰爭與「俄羅斯帝國」的誕生
大北方戰爭爆發╱《尼斯塔德和平條約》與帝國的誕生╱導入徵兵制╱貴族的兵役義務╱從戶稅至人頭稅╱常備軍的必要性
◎ 新首都聖彼得堡
「建立在淚水與死屍上的城市」╱「委員會內的流暢行政」╱設立神聖宗教會議╱教育神父的義務╱波羅的海的貿易路線╱皇太子阿列克謝的叛變╱大帝駕崩及民眾反應╱「革命」與個人的定位
第四章_女皇時代
◎ 「宮廷革命」時代
混亂的繼位者問題╱名門貴族的挫敗╱關於「德意志人掌權」╱彼得大帝的女兒╱貴族解放令╱彼得三世的半年在位期
◎ 啟蒙君主凱薩琳二世
「俄羅斯是歐洲大國」╱普加喬夫大起義╱地方改革與都市文化
◎ 女皇與寵臣波坦金
凱薩琳二世的親信與寵臣╱瓜分波蘭╱波坦金與「新俄羅斯」╱女皇的克里米亞視察之行╱晚年的凱薩琳二世╱保羅皇帝的短暫統治

第五章_沙皇們的考驗
◎ 在「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中取捨
亞歷山大一世的登場╱斯佩蘭斯基與卡拉姆津╱與拿破崙開戰╱莫斯科大火與勝利之策
◎ 皇帝與十二月黨人們
「十二年的兒子們」與寵臣阿拉克切夫╱亞歷山大一世「充滿謎團的死亡」╱十二月黨人起義
◎ 專制君主尼古拉一世與「民族性」
尼古拉一世的即位與強化治安政策╱近代文學與對其的檢閱╱「東正教、君主專制、民族性」╱歌劇《為沙皇獻身》╱斯拉夫派與西方派
◎ 尼古拉一世時代的內政與外交
擴大官僚制度╱工商業的發展與第一條鐵路╱農奴的解放希望╱「歐洲憲兵」般的存在╱克里米亞戰役的敗北與尼古拉一世之死╱戰後處理與「解放傳聞」

第六章_近代化的兩難
◎ 「解放皇帝」亞歷山大二世
解放農奴之路╱農民與貴族對解放令的反應╱大改革時代╱設立地方自治局╱卡拉科佐夫事件
◎ 君主專制與知識分子
彼得大帝誕辰兩百年慶祝大典╱在地方自治局活動的人們╱神職人員在文化上的角色╱「到民間去」╱民粹派的分裂╱決定命運的一八八一年三月一日╱與無政府主義的鬥爭╱反猶騷亂與反改革
◎ 工業發展的庇蔭
鐵道建設與產業發展╱莫斯科商人與教會╱解放後的村落與外出賺錢的農民╱貴族的沒落╱「在聖俄羅斯中的乞丐」
第七章_不斷擴張的「殖民地帝國」
◎ 沙俄帝國與高加索
高加索的歷史與地理╱沙米爾與高加索戰爭╱洛里斯─梅利科夫的足跡╱巴庫的石油產業
◎ 中亞的俄化
烏里揚諾夫家與楚瓦什人╱中亞的殖民地化╱近代俄羅斯的「恩惠」╱費爾干納的棉田
◎ 開發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
從伊爾庫次克到海參崴╱夢寐以求的橫貫西伯利亞鐵路╱「偉大的冒險事業」╱移居西伯利亞╱勒拿黃金與射殺事件

第八章_戰爭、革命,以及君主制的末路
◎ 尼古拉二世與其家人
皇太子尼古拉與大津事件╱霍登卡廣場的慘劇╱皇帝家族與「絕症」╱維特的經濟政策╱馬克思主義者的出現
◎ 日俄戰爭與一九○五年革命
與日本宣戰╱「血腥星期日」事件╱日本海海戰的敗北╱「十月詔書」與首屆國會╱斯托雷平的改革與挫折
◎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君主制的末路
羅曼諾夫王朝三百周年祭典╱怪僧拉斯普丁與皇后亞歷珊德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開始╱「二月革命」與尼古拉二世退位

第九章_沒有王朝的帝國
◎ 列寧與「十月革命」
從「十月革命」到內戰╱建立紅軍╱流亡者們╱共產主義的「理想」╱蘇聯的形成╱列寧陵墓的建設
◎ 獨裁者史達林
「三年內執行五年計畫」╱「在集體農莊的幸福快樂生活」╱教育普及與無神論╱蘇維埃宮的泡影╱「大清洗」的真實面貌與邏輯╱大衛國戰爭╱蘇維埃體制下的中亞
◎ 從赫魯雪夫到戈巴契夫時代
赫魯雪夫與「解凍」╱「追上美國,然後超越美國」╱布里茲涅夫時代中的「停滯」╱戈巴契夫的重建計畫╱蘇聯的末路

結語
對於俄羅斯社會史寫法的嘗試╱俄羅斯形成多民族國家的過程╱多民族帝國的真實情況╱重新思考殖民問題╱在都市中呈現的「俄羅斯與歐洲」╱俄羅斯的固有條件
【導讀】
俄國史下的台灣近代史脈絡
文 / 趙竹成(政治大學民族系教授 俄羅斯研究專家)

歷史由「歷史事實」和「歷史觀」兩部分構成。

前者指的是「曾經發生過的事情」,後者則是「如何理解曾經發生過的事情」。我們一般所理解的「歷史」,實際上大都屬於後者。以台灣來說,台灣屬於世界史、東亞史或是中國史的三個脈絡之中是一個事實,但是如何解讀世界史、東亞史或是中國史脈絡下的台灣又成為一個議題。由台灣的角度,閱讀日本一橋大學教授土肥?之所著,由講談社出版的《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一書也可以由這個角度去思考。

俄國史在狹義上,是自公元八六二年維京人在諾夫哥羅德(Great Novgorod)建立留里克王朝(Rurik Line,862-1598)政權起,經羅曼諾夫王朝(1613-1917)的帝國,到一九一七年二月革命王朝覆滅為止。而廣義的俄國史,則是由前述階段延伸至一九一七年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蘇聯建立起,直到蘇聯瓦解,俄羅斯聯邦建立。本書書名為《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其設計是以羅曼諾夫王朝建立的俄羅斯帝國為主軸,再向前述及留里克王朝的基輔公國、莫斯科大公國,向後介紹布爾什維克黨的蘇聯及當代俄羅斯聯邦;在架構上立基在廣義的俄國史概念。但本書的主要特點在於,一般各種版本的俄國史大抵以政治史為軸心,旁及社會、經濟、文化,而本書意圖以社會史的方式論述俄國歷史發展。另外,由於作者的日本籍背景,因此作者在行文時,如果俄國史事件有觸及到日本角色者,作者會對這些部分多所著墨。這是一般常見的俄國史著作或是教科書中很少觸及的事情,所以本書作為一本「日本人眼中的俄國歷史」其對事件描述的角度、重點、比重的配置等部分,與我們習慣的傳統俄國史的認識有不同的安排。這個特點為本書在傳統嚴肅的政治史脈絡情境中,形成一個適時的輔助。

閱讀這本俄國史,我們可以有兩個簡單的歸納。

首先,單一國家的歷史雖然在歷史教學中經常以「國別史」的形式呈現,但是每一個國家的歷史都不是單獨存在,而是不同國家民族之間,在時間與空間彼此交錯之下出現的脈絡。例如,蒙古帝國大汗窩闊台於一二四一年病逝,蒙古第二次西征主帥拔都被迫中止進兵歐洲,並且東返。拔都於一二四二年抵達今天俄國伏爾加格勒(Volgograd)附近,決定不回蒙古本部,而停留在當地自立,並建薩萊為都。俄國史上稱金帳汗國(Golden Horde),突厥史料稱朮赤兀魯思(Juchi-Ulus),而中國史則稱為欽察汗國(Kipchak khanate),為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自一二四二年起,俄羅斯各公國即須按時付稅給蒙古可汗,在蒙古管控期間,莫斯科逐漸興起,東正教會日益茁壯,在經過一三八○年庫立科夫之戰(kulikovo pole)後,俄羅斯民族意識覺醒,終至一四八○年於烏格拉河對峙(r. Ugra),最終取得完全獨立的地位。衡諸這段歷史,俄羅斯迄今一千一百年的歷史中有近四分之一的時間與一個在中國史上被視為元朝大汗附屬的王朝有著不可取代的緊密關聯性。也就是說,俄國歷史不僅是俄國人的歷史,也是許多國家民族歷史的一部分。

再者,一個國家國別史的重要性,基本上要視這個國家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及當代國際架構中角色的重要性而定。例如:俄國在世界文學裡有托爾斯泰(L. Tolstoy)、杜斯妥也夫斯基(F. Dostoyevsky)、普希金(A. Pushkin)、巴斯特納克(B. Pasternak)、蕭洛霍夫(M. Sholokhov)、布寧(I. Bunin)、索忍尼辛(A. Solzhenitsyn)及其他;音樂上則有柴可夫斯基(P. Chaikovsky)、鮑羅定(A. Borodin)、蕭士塔高維奇(D. Shostakovich)等等。另外還有如,門捷列夫(D. Mendeleev,化學元素週期表)、羅巴切夫斯基(N. Lobachevsky,幾何學)、布特列洛夫(A. Butlerov,化學結構理論)、巴夫洛夫(I. Pavlov,諾貝爾生物獎╱古典制約)、卡比查(P. Kapitsa,低溫物理)、切連科夫(P. Cherenkov,高能物理)、佩雷爾曼(G. Perelman,龐加萊猜想)及其他。而在當代的國際社會中,縱然俄國不是一個超級強權,但是在歐洲事務及國際關係架構中都是一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包括東北亞的朝鮮半島核武與亞太地區和平問題、中東中亞地區與恐怖主義的對抗、歐洲一體化進程、美國的全球部署等等,這些有關世界秩序架構的議題都不能不考慮到俄國的作用與影響。事實上,在一個層層節制的架構中,俄國正位在這個架構的上層。凡此種種都確定了俄國史在世界史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本書作者也凸顯出在特定的時間與空間裡,俄國歷史的長河曾出現與日本史的交錯,而這樣的交錯亦使台灣的歷史與俄國史之間產生交集。回顧台灣,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與俄國歷史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

到一八六○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時,中俄北京條約簽訂時,俄國國土已經囊括了今日俄羅斯濱海區(烏蘇里江以東)的所有土地,政治軍事觸角伸到日本海邊。一八六一年的大解放開啟了俄國近代工業化的道路,到一八九一年亞歷山大三世開始修築西伯利亞大鐵路時,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角色更為明顯。另一方面,日本明治天皇於一八六八年發布《五條御誓文》開啟明治維新的序幕,一個迅速崛起的亞洲國家與自西方陸路而來的歐陸大國不可避免地出現地緣戰略的競爭。而在同一時期,清王朝的慈禧於一八六一年開始垂簾聽政,隨後發生陝甘回變,接著蔓延至新疆、中亞。中國同時面對來自東南沿海的海上壓力及西北陸路的衝擊。一八九四年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收場,在一八九五年的馬關條約中,中國放棄了對朝鮮的宗主權,並割讓台灣及澎湖進入日本殖民統治長達半世紀。而台灣自一八九五年納入日本版圖後,即受到整個日本擴張過程的牽動。

與台、澎同時割讓的遼東半島,在俄羅斯聯合德、法兩國的干涉壓力下,由中國贖回,俄國並順勢於一八九八年租下旅順與大連,將中國東北納入勢力範圍,因此與日本在東北亞地區的競逐更形白熱化。俄日兩國的地緣衝突終於導致日俄戰爭的登場(1904/2-1905/9)。

日俄戰爭對世界局勢具有重要影響,一方面日本確立了亞州第一及世界強權的地位,俄國則是經此戰役元氣大傷,導致一九○五年革命的爆發,敲響俄羅斯帝國的喪鐘。在這場攸關國際政治版圖的戰爭中,指揮旅順會戰的乃木希典大將為第三任台灣總督(1896-1898),滿洲軍參謀長則是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1898-1906)。兒玉源太郎由於還必須負責日俄戰爭軍務,所以當時台灣事務大抵由民政長官後藤新平負責。在攸關俄羅斯帝國榮耀與日本強權之路的日俄戰爭中,兩任台灣總督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由此所形成的東亞新局,到一九三二年滿洲國的建立,台灣人謝介石(滿洲國外交總長),楊三郎(作曲家),鍾理和(作家),鍾台妹,張星賢(運動員),黃子正(醫生)的命運又與中國現代史的國家民族命運出現連結。至於苗栗通霄神社的日俄戰爭紀念碑,則反映出台灣在這場戰爭中的想像。

台灣在日本統治期間,俄羅斯及中國都捲入世界反殖民反帝國主義的革命浪潮之中,辛亥革命並沒有為亞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帶來立刻的平靜,俄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的背景下,一九一七年的二月革命沙皇政體被推翻,而在十月革命中臨時政府被布爾什維克政權取代,一個新的、迥異於工業化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國家建立,成為人類政治思潮與理想的一次重大實驗。由蘇俄到蘇聯,列寧、史達林又將中國的革命與第三國際共產運動形成一個非偶然的牽連。順著這條線索,可以這麼說,如果將中國與台灣的近代史放在俄國史的架構下去觀察,可以發現另外一種訴說著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近代史故事的風格。

歷史是一個複合的活動過程,除了政治活動,還有文化、經濟、社會等各種不同的結構成分,因此,對於歷史的理解不能從單一途徑去理解。歷史也不是孤立的事件,必然要放在世界史的整體架構下,才能勾勒出個別歷史在這個整體架構中真實的位置與真相。

對歷史的瞭解最怕類似國中小教科書的本質:形塑單一的國民意志。因為歷史故事的敘述目的在形成對歷史事實的各方辯證,只有透過各方意見的辯證,才能讓一個自由人,去自由的選擇所相信的歷史價值。而不是在單一歷史觀的單向灌輸過程中,喪失對價值與信仰的自由選擇權利。


內文 試閱
序──在歐洲與亞洲之間

蘇聯解體後的莫斯科
一九九三年三月下旬,雖然時值早春,但莫斯科的溫度依舊凍人體膚,街道路面因為融雪弄得髒兮兮的。一台台滿是泥濘的中古車催足油門、大排廢氣,絡繹不絕地奔馳在特維爾大街上。在戈巴契夫時期,我曾短期旅行過此地,不過說要長期居留於此,則完全是第一次經驗。雖說後來我在這蘇聯解體後誕生的「俄羅斯聯邦」首都中整整度過了十個月的生活,但想到一開始的日子,那寒風刺骨的氣候,加上對生活的不熟悉,實在是讓我過得疲困不堪。

然而,這樣的天氣一到了四月下旬,一股彷彿夏天到來般的暖氣便席捲而至,草木們轉眼間欣欣向榮,街上的景色看起來也似乎比以前明亮、華美得多。也正是此時,我們在這兒的生活終於上了軌道,工作也變得得心應手起來。當時的我在隸屬俄羅斯科學院(PAH)的俄羅斯史研究所留學,平時習慣往來於街坊中的檔案館與圖書館,閱讀一些在日本時難以觸及的史料與書籍。雖然是單調的日子,卻能受到指導教授親切而溫暖的指導。每週的六、日,我會與妻子一同拜訪莫斯科市內或郊外的博物館、老教會或修道院;晚上則是去聽音樂會或欣賞芭蕾舞劇。事實上,我對芭蕾並不怎麼有興趣,在日本時,也只看過一、兩次而已。不過,莫斯科這的票賣得都不貴,而且每晚都有劇場會進行演出。這裡的芭蕾舞者與舞台都美得不像話,觀賞起來的確也是賞心悅目。我們的生活就像這樣子,身邊不曾發生過那些時有所聞的危險事件,打從心底、真心享受了一段在莫斯科的生活。

新誕生的俄羅斯聯邦在經濟政策上急轉彎,採取了自由市場機制,但是居住於莫斯科的人們卻依然日益感到生活的嚴峻,科學院的副總裁也在某家報紙上憤慨表示「多虧了那些改革者的努力,現在俄羅斯有三分之二的人都在上街行乞!」此時的俄羅斯,從鬧區到地下鐵車站的出入口,四處都能看到乞丐;帶有「流浪漢」意思的「⑵????(巴姆基)」這個俄語新詞,也是在這時出現,並且成為正式用語的。莫斯科人雖會對他們慷慨解囊、施以小惠,但事實上,他們自己也是自身難保。

平常要前往檔案館時,我都會利用這裡的無軌電車。有時候,你可以看到司機在不是站點的地方停車,然後自己走出車外。當司機過沒多久回來時,你會看見他的雙手都捧著麵包。這還算是能令人會心一笑的景象,其他那些悲哀慘澹的場面,則是早就不曉得看過多少次了。順帶一提,這所謂「對環境很友善」,並且誰都能搭的無軌電車雖然便宜又方便,但其使用的車體幾乎無一例外,全都是老舊到令人不禁認為它們從製造出來之後就不曾汰換、沿用至今的東西。

俄羅斯聯邦在政治面上,也面臨了愈來愈緊迫的局勢。在被莫斯科人稱為「黃金之秋」的十月,我們聽說沙俄時期的著名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的墓,就位在頓斯科伊修道院裡,於是在第一個週日前往了該地;而這裡,也是後來日本女演員岡田嘉子過世後所埋葬的地方。我們在找到那位歷史學家的墓、拍了紀念照後,便踏上了歸途。在來到附近的地下鐵車站時,我們感覺這裡似乎有些騷亂;直到回到了落腳處的旅館時,才發現美國製的電視機,正在放映著莫斯科白宮(最高會議大樓)遭到砲擊、也就是所謂「十月事件」爆發的景象。日本大使館此時也多次來電,要我們盡量減少外出。後來,手持步槍的民兵們也曾來到我們的落腳處,進行過所謂的「住家搜索」。至今仍持續延燒的車臣問題,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持續升溫,沒有莫斯科居住權的人不斷遭到調查偵訊;而我們引頸期盼、將於克里姆林宮演出的「民族舞蹈」,也在沒有任何告知的情況下,忽然宣告中止。

上述的事情終究是我個人的一些體驗,但這些對俄羅斯人來說,或許早已成了他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於我所研究的是稍微古代的俄羅斯,因此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我對於目前俄羅斯的理解,可說是與一般人沒什麼兩樣。報紙常以歷史為例,來鉅細靡遺地解說政治、經濟上的事件,讓我獲得許多啟示,但我們不能單靠個人的見聞去判斷整體的局勢或面貌,更不要說,莫斯科又是個「特別的城市」。在俄羅斯改朝換代之後,迄今為止對於俄羅斯歷史的觀點,理應也會有所改變才是;因此問題的重點就在於,這樣的改變究竟會去向何方?這個問題實在過於廣泛,並非我一人能釐清。然而,逃避是不行的;所以我必須肯定的說,至少在蘇聯解體後的十幾年內,對於俄羅斯史的真實面貌,我的看法幾乎沒有什麼重大改變。

日本對俄羅斯史的研究並沒有很長的歷史。它的起步,與日本早在二次世界大戰開打前就已開始研究的英國(近代)史、德國(中世)史相比之下,可說是晚到無可比擬的地步。雖然日本一直非常在意俄羅斯這「紅色鄰國」,但直到真正開始仔細研究時,卻已經過了相當久的時間。前幾年剛過世、開創研究俄羅斯史先河的鳥山成人,也曾在一九五九年時說過:「到目前為止,日本對俄羅斯歷史的研究,都還沒有能稱得上『研究史』的成果存在。」

不過,最近的二十五年間,近現代俄羅斯史的研究有了顯著的進步。最明顯的特徵,我認為是因為日本的研究角度跳脫出蘇維埃的史學主流,開始關注其他具有批判性的歷史學家、沙俄時期的史學家、流亡史學家,或其他歐美俄羅斯史學家們的著作,才造就了研究上的進展;還有就是相較於其他西洋各國的歷史,日本對俄羅斯歷史的興趣漸漸提高,而我也是在這股潮流中開始進行研究的其中一人。確實,在蘇聯解體後,無論是史實的修正或是未知領域的開拓,各種俄羅斯史的研究活動皆十分活絡。特別是宗教等原本被視為禁忌的研究領域特別耐人尋味,然而就整體的俄羅斯史來看,其中並不存在足以顛覆至今研究出的基本推移與看法。即便說有「新的見解」,其中也不少是屬於沙俄時期,或是流亡的歷史學家所提出的指摘。或許只要看過自蘇聯解體以來,那些得以再次受到翻印出版,或是經歐美歷史學家所翻譯的著作,就足以佐證這類說法。

綜上所述,本書的內容,並不是要重新定義俄羅斯的歷史,但也並非要重述原本的歷史角度。因此,本書最基本的立場,就是在過去的歷史中,加入新的研究成果,特別是要明確闡釋出俄羅斯「位於歐洲與亞洲之間」,這一特殊的歷史與地理視角。接著,我們就先來簡述一下與其有關聯的幾個問題。

廣大無邊的大地──俄羅斯
先暫且不管國家或國境的嚴格定義,俄羅斯這個國家最大的特徵,就是廣大無邊、且不斷向四方延伸的大地。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先來思考這個眾所周知的地理事實是如何成立的。我們所生活的日本,是個四面環海的小列島,而這樣的一個事實,會有多麼強烈地支配我們日本人的生活及觀念,不言而喻。地理環境就像個框架,它會侷限住國家歷史的發展方向,而且不只過去如此,今後也是一樣。

從波羅的海的海岸,一路延伸到太平洋之間的俄羅斯的領土上,沒有一處是海拔高到可稱作「山」的存在;那裡有的,只是廣大的平原。不過這不是歷史打從一開始就給予俄羅斯人的前提,而是俄羅斯人自中世紀以來的殖民活動所產生的結果。在沙俄末期長期於莫斯科大學講述俄羅斯史的克柳切夫斯基,就在他的著作《俄國史教程》第一卷的開頭中點出,「殖民」就是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並且如此加以說明:

……好幾個世紀以來,斯拉夫民族一直無法以某種程度上的平均分布來完全占據俄羅斯境內的所有平原,而且因為斯拉夫民族的生活歷史與地理環境,導致他們並不是以人口增加這種漸進性的方式,而是靠著移居來擴大在平原上的居住範圍。他們就像候鳥一樣,從一處移動到另外一處,捨棄住慣的地方,然後占據新的可居之所。……俄羅斯的歷史,就是殖民的歷史。而她所殖民的地區,則是隨著國土的成長跟著擴大;這段古老而長遠的運動,時而衰退,時而昂揚,直到現在依然沒有停止。這波移居潮在一八六一年時逐漸強化,論其原因,是因為當時農奴制的廢止,造成長時間被人為集中於中央黑土各縣的人們開始向外湧出,那些居民形成了通往四方的人流。他們有些人到了新俄羅斯和高加索,也有些人穿過了伏爾加河,到達了?海的另一端;其中最遠的,甚至跨越了烏拉爾山脈,到達西伯利亞,走到了太平洋海岸。……所以,如此的移居──或直接稱之為殖民的活動,就是我們國家歷史的基本事實。至於其他的所有事實,其實也都與殖民有所關聯,差別只在於它們的緊密程度罷了。

接著克柳切夫斯基劃分出了「殖民的主要階段」,不過這裡就省略不談。俄羅斯人藉著不斷重複這「古老而長期」的運動,披荊斬棘、離開森林,步入了廣大的草原。於是「森林與草原」,就成了從根本上約束俄羅斯人生活的條件。

有關俄羅斯人對草原的熱愛,俄羅斯文學家德米特里•李哈喬夫也這麼說過:「寬廣的空間,是俄羅斯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舉例來說,像是「無拘無束的自由」,這是在俄羅斯鄰國所沒有的概念與觀念。那是與無邊無際的寬廣空間所連結的「自由」,而且就連拉著縴繩、遊走在狹窄河岸的縴夫都能體會。據李哈喬夫所說,這種概念也存在於我們所熟知的俄羅斯民謠中:

言詞抒情、節奏徐緩的俄羅斯歌謠,體現著這種嚮往廣大世界的精神。這些歌謠會在遠離人煙、毫無遮蔽的原野上隨人高歌。鐘聲必須盡可能地傳到遠方,因此當新的大鐘進駐鐘塔時,他們還會特地派人往遠處走,測試鐘聲到底能傳到哪裡。

如同以上節錄的文字所呈現的,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將俄羅斯歷史理解為「殖民國的歷史」;而文學家李哈喬夫則以這歷史演變的結果,將之作為俄羅斯人的心性特徵,認為俄羅斯人對「廣大的空間」充滿著熱愛及喜悅。這兩位名人的分析皆十分切中核心。不過我們不能就此滿足,畢竟追根究柢,「殖民」本就不是一群人移往未開之地居住。草原自古以來,就是騎馬遊牧民族的天下。

從「亞洲之河」演變為「俄羅斯之河」的伏爾加河
在一五五○年左右,俄羅斯是以伏爾加河的支流──奧卡河的南邊作為國境。這時的俄羅斯境內主要由森林組成,人口約六百五十萬,雖然地廣人稠,但還是一個未開發國家。當時的人口幾乎都由農民組成,而農民又多為東斯拉夫人,也就是俄羅斯人。不過到了十九世紀末,俄羅斯卻搖身一變,成了領地廣大的多民族帝國,它的領海自波羅的海至太平洋,領土則從北極的凍原,延伸到亞洲中部的沙漠不毛地帶,這時俄羅斯人的比重占了帝國全人口的百分之五十。至於為什麼會有如此顯著的變化,沙俄政府的殖民政策,不用說自是最大的原因。

伏爾加河是奔流於俄羅斯中央地區的大河。她發源於莫斯科西北方的瓦耳代丘陵,向南流經平原與森林後,流入?海,總長約三千五百三十公里,有著「伏爾加母親」的暱稱。俄羅斯的人們常說「伏爾加河就是俄羅斯本身」,不過到十六世紀中葉為止,伏爾加河都還是「亞洲的河川」。一直到位於伏爾加河中游、曾經支配過中世俄羅斯的欽察汗國瓦解後產生的喀山汗國(還有阿斯特拉罕汗國)遭到俄羅斯政府軍攻陷後,伏爾加河才正式成為「俄羅斯的河」。這樣的結果也開啟了俄羅斯朝向東方擴展版圖的大門,於是俄羅斯開始從伏爾加河中游流域往烏拉爾山移動、甚至跨越過去,朝著物產豐饒的南西伯利亞展開殖民。在這段期間,俄羅斯政府和卡爾梅克人、巴什基爾人與韃靼人等等存在草原上的各民族相互爭鬥、戰爭,或是透過巧妙的民族政策,將這些民族的菁英階層納入帝國麾下。為了避免帝國的中心地帶以及出生在移居地的俄羅斯人受到遊牧民族的襲擊,俄羅斯政府還築起了長而堅固的軍事防衛線。

所謂的「殖民」,是以下列這樣的形式在進行的:首先,俄羅斯政府會先派遣「配有武裝的拓荒者」來到邊境,在確認安全無虞後,再將土地分配給貴族或者出身較低的拓荒者。為了開墾邊境肥沃的土地,貴族們會強迫自己的農民從俄羅斯的中央領土移居過去,不過也有不少人們不惜為了這片豐饒、未經開發的土地,以非法的方式移居至此,這就是所謂的流亡農民。就像這樣,俄羅斯曾在十六、十七世紀在各地森林與草原進行過的殖民運動,在後來的十八、十九世紀裡,又被重複拿來運用在西伯利亞西部、烏拉爾山南部、伏爾加河下游流域,還有高加索北部上面。

這種派遣農民朝邊境進行殖民的做法,其實與政府向東、南方拓展國境的政策相輔相成。因為移居的農民需要政府的軍事保護,而國家軍力的一部分──兵源與稅金,也需要從農民身上取得。我們熟知的「哥薩克」一詞,一開始指的就是這些偷渡去國境南方的流亡農民。在伏爾加河、頓河、聶伯河等等大型河川的河口附近建立城鎮的他們,除了傳統農耕,也採用了遊牧民族的生活模式,過著自治的生活。對於擅長騎術及航海的哥薩克人來說,掠奪性的遠征最終成了維持他們生計的活動。

由於要供給家畜的牧草地遭到侵占,原本在草原上的其他遊牧民族只能被迫選擇定居或者放棄遊牧。因為如果不定居下來,下場可能就是得放棄腳下的這塊土地。而這些遊牧民族原本就不是生性溫順的族群,因此當俄羅斯政府強迫他們改信基督教時,他們也曾經理所當然地爆發出反抗的怒火,不過這些抗爭對俄羅斯並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後來,俄羅斯政府將這些與他們有著不同信仰的人所居住的地方規畫為「民族地區」,並承認一定程度的自治。但他們依舊無法擺脫逐漸被帝國納入版圖的命運。

成為「歐洲大國」
於是,俄羅斯便如以上所述,自十六世紀中葉以來持續向東部、南部進行殖民與擴張領土,最後成為一個擁有各種伊斯蘭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往東方擴展的傾向一直是俄羅斯史的主要脈絡,不過近代俄羅斯領導者的「表面態度」卻開始放在歐洲上。俄羅斯作為歐洲的一員,不斷強化自己在國際政治上的發言力,這樣的舉動其實在羅曼諾夫王朝建立以前就有過,不過真正確立下來,則是從彼得大帝的時候開始。

彼得大帝親政時是在十七世紀末,他最先實施的,就是派遣大使節團至各個西歐先進國家,他將荷蘭、英國等當時的海洋先進國家作為改革的模型,並果斷地在許多方面執行了改革:成立新首都──聖彼得堡、採用以海洋發展為中心的重商主義政策、重新設計行政體系。另外也強制貴族剃鬍、著洋服,並且逼迫教會完全從屬於世俗國家。透過這些手段,他讓帝國筆直朝著「西歐化」邁進。在他統治下的三十餘年間,俄羅斯至少在表面上改頭換面,吹起了歐風。在那之後,俄羅斯便走在由彼得大帝開闢出的道路上。女皇凱薩琳二世藉著實施各種流行於世的「啟蒙思想」改革後,獲得了與彼得並駕齊驅的「大帝」稱號。親口說出「俄羅斯是歐洲的大國」的,也正是這位出生於普魯士的凱薩琳女皇。

十九世紀的俄羅斯就如同字面所述,是個在國際政治中有巨大影響力的「歐洲大國」。這時代有阻止了拿破崙的俄羅斯遠征、領導維也納會議的亞歷山大一世,在受革命風潮震撼的歐洲裡擔任類似「憲兵」的角色,且同時追求民族主義的尼古拉一世,以及推動解放農奴等近代化政策的亞歷山大二世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人物。另外,羅曼諾夫家在彼得大帝時代之後,就不斷持續著與歐洲──特別是與普魯士皇室之間的聯姻關係,使俄羅斯作為一個「歐洲王室」為人所知。

然而西歐化對俄羅斯的民眾而言,問題完全在其他方面。對於占了人口大多數的農民來說,彼得大帝的西歐化改革,不過是意味著課稅及徵兵的變本加厲。自古以來便心地質樸,認為「土地是神的所有物,並不屬於任何人」的他們,透過土地劃分,亦即土地共有制的方式,被強迫揹上了這一個稱之為「西歐化」的沉重負荷。

到了十九世紀,工業化的進步讓許多人們前往大都市工作,但農民卻依舊阮囊羞澀。歐洲各國政府早已正視的農民初等教育,在俄羅斯則是直到十九世紀後半為止都未曾實施過。至此農民的心靈寄託依然還是教會與聖像,但他們對於專制君主──沙皇,仍抱有很大的期望。他們深信不疑,領導他們的是位「好沙皇」,但他們看待皇帝家族的標準卻也在暗中提高。尼古拉二世這位羅曼諾夫王朝最後的君主,曾一度再現彼得大帝之前的古老沙皇作風,但當時的他並沒有察覺到:專制政治,早已是不符時宜的制度了。

本書所著墨的重點,雖然是羅曼諾夫王朝的三百年,不過當作前提的中世紀俄羅斯史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這段歷史就算是說得不完全,也不能就此省略。這就像如果要描述現在的俄羅斯,就要先去理解前面繼承了帝俄的國家──蘇聯在七十四年間的故事一樣。因此就結果而言,本書會變成類似通史的體裁,但在書的末端,我將會就俄羅斯從中世至現今的歷史及社會的特質,來表達我個人的理解。


第七章_不斷擴張的「殖民地帝國」 ( 節選 )
開發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地區
從伊爾庫次克到海參崴
十九世紀的俄羅斯,同樣在向東方發展的歷史中展現出了大舉的進步。自俄羅斯與中國清朝以一六八九年的《尼布楚條約》,以及一七二七的恰克圖界約界定國境以來,直到亞歷山大二世時期為止,這條位於遠東的國境線都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在這期間內,西伯利亞的人口著實地增加了。據說十七世紀前半,西伯利亞的人口約有二十萬,而這二十萬人之中,十人有九人為原住民。但俄羅斯人並沒有花上太多的時間,就反轉了這個比重。十八世紀末,西伯利亞人口達到約一百二十萬,此時俄羅斯人已經占了多數比例;到了一九○五年,西伯利亞人口又增加了將近八倍,達到九百四十萬人,但此時十人之中已經有九人是俄羅斯人。

不過,十八世紀中的西伯利亞還幾乎是個蠻荒大地。於十八世紀末被流放至伊利姆斯克的思想家拉季舍夫,在寫給首都朋友的信中就如此形容西伯利亞:「這是塊資源何等豐富,卻又是何等的魁偉的地域。(要開發這裡)勢必要花上幾個世紀。不過,只要一旦有人居住下來,總有一天,它將會在世界的歷史記載上扮演著重要角色。」

當時,貝加爾湖南方的恰克圖裡,設有一處俄羅斯與中國之間的國境貿易所。俄羅斯方的負責人為伊爾庫茨克商人,基本上是負責俄羅斯的毛皮製品與中國木棉之間的以物易物式貿易。後來,俄羅斯轉以引進茶為主;茶之中存在著諸多種類,在一八六○年時,俄羅斯自中國引進的茶,主要都是紅茶,而被稱作「薩摩瓦爾(Samovar)」的金屬製茶壺,亦是於此時普及。俄羅斯的飲茶習慣,就是在如此演變中所固定下來。靠著國境貿易而富有起來的伊爾庫茨克商人,也開始了與美國商人做起交易。例如在一七九九年,一名叫作舍利霍夫的商人,在與他的生意夥伴一同設立了「俄美公司」後,他們的交易圈就不僅到了阿拉斯加,甚至遍及加利福尼亞。

一八一九年,西伯利亞在行政上被一分為二。俄羅斯在西伯利亞的西邊和東邊分別設置了托博爾斯克總督區與伊爾庫茨克總督區。就如同本章所述,俄羅斯政府對貝加爾湖以東的東西伯利亞地區的興趣,亦於此時漸漸浮上檯面。一八四七年,尼古拉一世任命尼古拉•穆拉維約夫擔任東西伯利亞總督。當年,穆拉維約夫三十八歲,皇帝之所以會選他當作總督,是因為他在高加索戰爭中,在面對車臣人及其他山岳民族時所展現出的手腕,獲得了皇帝對他的讚賞。

後來,穆拉維約夫也未辜負皇帝的期待。希望以軍事、經濟來主張俄羅斯於東亞存在的穆拉維約夫表示,要從虛弱下來的中國獲得利益,就必須在歐洲大國動作之前先下手。為了這個目的,穆拉維約夫甚至編制了自己的哥薩克部隊。後來,穆拉維約夫的名號與他所受贈的「阿穆爾伯爵」的稱號合而為一,形成「穆拉維約夫─阿穆爾斯基」的雙姓。他底下有位海軍上校涅維爾斯科伊,當時實施阿穆爾河口探勘及尼古拉耶夫斯克城(該城的俄文意為阿穆爾河畔尼古拉城;中文稱為廟街)建設的就是這號人物。此外,薩哈林(庫頁島)是一座島嶼的事實,亦是在此時所確認。

對於俄羅斯如此的大動作,中國方面當然是無法認可。然而在經過鴉片戰爭、亞羅號事件後,國力衰退狀態顯露無遺的中國早已無回天之力。一八五八年,俄羅斯獲得了阿穆爾河與烏蘇里江的航行權,並更進一步地於兩年後的《北京條約》中得到了烏蘇里江以東的地區。一八六○年,俄羅斯在此處建立了意味著「東方的支配者」的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中文稱為海參崴)。在作為俄羅斯於北太平洋的據點上,海參崴擁有著格外重要的意義。

夢寐以求的橫貫西伯利亞鐵路
其實早在十九世紀中葉的「鐵道熱潮」時代開始,俄羅斯就已在討論要在西伯利亞建設鐵路的議題。然而要在腹地廣大、人口稀少的地區裡鋪設數千公里的鐵路,確實只會被人說是癡人說夢。但在西歐列強的勢力逐漸進入遠東地區後,俄羅斯便產生了危機意識。對於西歐列強的行動,俄羅斯有許多人強力提倡,在戰略意義上,自己必須占住亞洲地區的優勢地位,於是開始投入競逐。就連認為西伯利亞鐵路未來勢必會在東西貿易上占有主軸地位,並積極推動鐵路建設的財政部長謝爾蓋•維特,也明言當初的政策,其出發點乃是基於「軍事及政治」的考量。

當時,世界的制海權掌握在大英帝國手上,英國海軍靠著掌握歐洲至亞洲間的海上交通路線,維持著他們的「不列顛治世(Pax Britannica)」。不過,自一八七三年發生了大恐慌(Panic of 1873)之後,即使是昂揚一時的「世界工廠」也不免露出倦容,遭到德國、美利堅合眾國追趕而上。然而即便如此,英國在世界的海上霸權地位,卻也不因這事實產生過動搖。

對於處在這種狀況的大英帝國來說,俄羅斯想開通橫貫歐亞大陸鐵路的想法,可不是個能夠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問題;若是鐵路開通,就表示俄羅斯將能夠在短時間內動員大量陸軍至海參崴,甚至遠及東亞。而英國最強勢的海軍力量,面對其動員將可能是束手無策。此外,這同時也將可能推翻英國於中國的通商權益以及外交優勢,以及讓海參崴至香港之間的制海權全落入俄羅斯手裡。西伯利亞鐵路的出現,將動搖歐洲列強中的英國主導權、為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投下變數,在改寫亞洲中的既有權益與勢力地圖的意義上,亦能造成國際情勢一道有力的衝擊。以上的推測對於英國來說,無非是最糟糕的發展。雖然不曉得俄羅斯的政治家是否已經看到這麼遠的地方,但英國至少肯定,這件事絕不能坐視不管。


「偉大的冒險事業」
當時的西伯利亞與高加索和中亞不同,並不能稱其為俄羅斯的「殖民地」。一八五○年時,西伯利亞的人口男女合計為兩百一十七萬四千人,俄羅斯人占了其中兩百萬。有些「地域主義者」擔憂鐵路建設可能會讓「悠久而美好的」西伯利亞就此消失,因此多少出現了擔憂、反對的聲音,然而,他們的意見並沒有讓俄羅斯政府心軟。一八九一年,亞歷山大三世與部長會議決議結果的出爐──西伯利亞的橫貫鐵路必須「盡早」開工。

鐵路的鋪設工程,從西邊的車里雅賓斯克與東邊的海參崴同時進行。海參崴的動土典禮,由從東方旅行歸國途中的皇太子尼古拉在五月舉行。工程中,冬天的酷寒、茂密的森林、數不清的峽谷與斷崖、幾處的大河及湖泊,加上濕地與「永久凍土」之類的自然障礙比比皆是。在這種環境下,可想而知建設材料的運送及勞工的調動會有多麼困難。俄羅斯帝國碰到的問題,怎麼講也講不完。不過經過了五年,一八九六年十月,俄羅斯就完成了車里雅賓斯克至鄂畢河之間的西伯利亞西部鐵路,並在一八九九年一月又開通了鄂畢河至伊爾庫茨克的路段,東部鐵路的進度同樣也很順利。

工程中最大的難關,就在於如何通過比比利時還大的貝加爾湖。若要在湖岸上鋪設鐵軌,則需要在溪谷中架設兩百座橋,並在岩山上鑿出三十二條隧道才行。認為時間成本太高的維特,決定先使用「蒸氣渡船」來暫時解決這路段的問題。於是由英國造船公司打造,外型如同倉庫、全長九十公尺、總重四千兩百噸的「貝加爾號」便連結起了湖的東西岸。一九○一年十月,這條從莫斯科至海參崴之間總旅程共十三天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宣告開通,不過真正全線通車,則是在數年後的事。此外,繞過貝加爾湖的南岸線路,亦在日俄戰爭後完工。就這樣,這「偉大的冒險事業」,就在幾乎完全照著計畫日程下完成,讓世上不少「厭惡俄羅斯」的人瞠目結舌。部分的列車裝有皮革椅、備有各種俄文書籍的圖書館,讓有錢人一定能夠有一段舒適的旅程,不過至於要前往西伯利亞的俄羅斯移民,大多因為身無長物,所以只能選擇乘坐票價便宜的加蓋貨車。

移居西伯利亞
一八六一年的農奴解放,標誌著前往西伯利亞的移民潮。雖然農奴解放無償給予了農民「人格的自由」,但他們並無法立刻就變成「近代的個體」。儘管要離開村落,他們也必須獲得「公社」的許可,不過制度上的障礙終究在後來受到排除。就像過去農民前往南部豐饒、不屬於任何人的地方一樣,想在烏拉爾另一邊展開新生活的「富有進取心的農民」亦不斷朝著那裡出發。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他們不惜承擔一定的風險,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順利圓夢。也有些移民因為身上沒有應付緊急狀況時用的現金,因此被迫破產。畫家謝爾蓋•伊萬諾夫的作品《在路上。遷徙民之死》(一八八九)中,雖然並非直接描繪西伯利亞的移民生態,但還是能從中知道移民大約十人中,就會有一人在開始經營新人生之前,就因為各式各樣原因死亡的現實;且據說死者之中,孩子的數量比成人要來得多,然而這樣的現象也無法抵擋住這股移民潮。

一八八○年代後,移民活動成長為數萬人的大規模行動。光是一八八九年,就有將近三萬人越過了烏拉爾,且移民人數更在兩年後成長一倍。在亞歷山大三世的統治時期(一八八一─一八九四)中,就總共有四十萬人移民到了西伯利亞,其中的百分之五,也就是近兩萬人是所謂的「海路移民」;也就是說,大多數的移民都是藉由「陸路」跨越烏拉爾遠道而來。移民們主要的目的地是以西西伯利亞南部的肥沃地區為中心,雖然東西伯利亞或濱海邊疆州亦有不少的肥沃地區,但移居潮要推至那麼遠的地方還是力有未逮。也因此,政府決定運用「海路」,雖然這對當時的美國來說是個很平常的作法,不過對俄羅斯來說可是一件頗奇特的方法。而這個計畫的來龍去脈,詳見下段所述:

一八六一年三月,也就是農奴解放令發布後,政府發布了阿穆爾州與濱海邊疆州的移民規定。內容表示所有俄羅斯人與外國移民者,每個家庭都能享有最高一百俄畝的土地使用權及二十年免稅的福利。然而在這樣的優待措施下,自願移居的人依舊不多,甚至隨著時間過去變得愈來愈少。於是在一八八二年一月,政府制定了新規定,再追加了十年的免稅期限,並同時自六月開始的三年間招募每年兩百五十個家庭的「海路移民」,移動成本全額由政府負擔。會讓政府採取如此作法的原因,在於俄羅斯去年已開通了敖德薩到海參崴之間的定期航路。這條航路自一八六九年開通了蘇伊士運河後,便可從敖德薩出發,經地中海、紅海、印度洋、南海、東海、日本海前往海參崴。

然而移民們處在狹窄、拘束的船艙中,因此也有部分移民因為熱氣而生病。不過,這趟航程「只需短短」四十天,若自三月至四月中旬之間從敖德薩出發的話,大約在六月就能夠到達殖民地,這比起選擇利用遙遠且頗負惡名的西伯利亞幹道,移動時間以及成本都已節省許多。一八八三年,自敖德薩出發的第一波農業移民,有一千六百人到達海參崴,進入了南部的烏蘇里江地區;這個數字在十年後增加到一萬六千人,直到一九○二年止,共約有五萬七千名的「海路移民」到達了該處。然而,由國庫負擔的移民方式受到批判,因此在政策實施三年後便改為由個人負擔。另一方面,由於航程的出發點在敖德薩,因此移民幾乎都是烏克蘭的農民,特別是切爾尼戈夫省的人。經由這種方式來到殖民地的「海路移民」,在直到西伯利亞大鐵路完成前,皆為遠東地區的開拓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貢獻。

十九世紀末,移民大潮襲捲了西伯利亞。一八九六年,因為移居手續簡單化、內政部成立了遷徙民管理局後,當年的「陸路移民」人數來到了約十八萬人。伴隨這股移民潮,都市也有了顯著的成長。在一八九七年的階段中,西伯利亞地區人口超過五萬人的都市只有伊爾庫茨克與托木斯克,不過沒過多久,海參崴與鄂木斯克就也達到了這個數字;海參崴的人口從一八九七年時的兩萬九千人,成長到了一九一一年的八萬五千人。俄羅斯在托木斯克成立了西伯利亞第一間大學,其餘還有三十間以上的中等、技術學校,人稱「西伯利亞的巴黎」的伊爾庫茨克,也蓋出了雄偉的旅館與劇院。這些發展,漸漸讓過去來自歐俄地區各地的移民後代,開始自豪起來,視自己為「西伯利亞之子」。
勒拿黃金與射殺事件
世上流傳一段故事,是這樣敘說人們在西伯利亞發現黃金過程的:十九世紀初的某個夏天,一位伊爾庫茨克商人出門前往附近的定期市場,他可以拿穀物或日用品在這裡與原住民交換毛皮,然而,這時他注意到一位通古斯族的獵人身上,戴著黃金做的裝飾品。

人們從很久以前就知道這裡有著黃金,但原住民們不將這訊息透露出來,是因為害怕外來人士會破壞這個地方,然而那樣的和平時代終究宣告結束。到一八四○年以前,人們以勒拿河、維京河流域為中心開始採掘黃金。「勒拿黃金」的消息在短時間內就傳遍各地,讓「淘金熱」瞬間衝擊到了東西伯利亞。

一八五三年,隨著伊爾庫茨克商人巴斯寧等三人設立了「勒拿黃金產業公司」後,淘金活動宣告正規化。亦可取每字字首發音,稱呼其為「連佐洛特(勒拿黃金之意)」的這間公司,在一夕之間迅速擴大。十九世紀末,西伯利亞占有俄羅斯全部黃金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而其中的百分之二十五,全是「連佐洛特」所貢獻。外資們──特別是從「世界工廠」轉變為「世界銀行」的英國,很快就注意到了這趨勢。順帶一提,南非金礦亦是在這時期中的一八八六年被人們發現。二十世紀初,屬於英國的金礦山,在全世界共有八百六十七座,其黃金產量占了全世界的一半以上。一九○八年,「連佐洛特」被英國資本「勒拿金礦股份有限公司(Lena Goldfields)」合併,就時期的事件來看,很可能是因為俄羅斯與英國於中亞展開的「大博弈(The Great Game)」因為前年的《英俄條約》而中止,因此能讓工作更為有利所致。此外,尼古拉皇帝的母親瑪麗亞•費奧多羅芙娜以及前財政部長維什涅格拉德斯基都有投資這間公司。

一九一二年四月,這件公司發生了一件大事。在已成長到六千餘人的員工中,超過半數的礦工開始要求工時改為八小時、薪資提升三成、廢止罰金制度、提高食品品質以及改善住宅狀況而發動了罷工。雖然這間公司給的薪水比起歐俄地區的勞工都還高,不過他們的工時卻相當地長;勞工在夏季要工作十四小時,冬季則是十一小時。薪水多為實物,或是公司的「臨時證券」,公司對於勞工衣、食、住的品質並不重視,令勞工無法抵禦冬天的寒冷。勞資雙方雖曾試著調停,但仍無法獲得預期的成果。最後,軍隊接受了公司請求,對示威者進行射擊。鎮壓下的死傷並無確切數據,死者數量從八十三人到兩百七十人都有,傷者則是兩百五十人。「勒拿大屠殺事件」很快就傳到了歐俄地區,引起各地組織起了抗議示威活動,參加者達三十萬人,政府亦組織了調查委員會前往勒拿。革命家列寧對這件事,則是給予了「引起新革命抬頭」的高度評價。





作者簡介


作者――土肥?之

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西洋史學者,專長俄國社會史、史學史,曾任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著有《「死魂靈」的社會史──近世俄羅斯農民的世界》(日本Editors School,1989)、《俄羅斯皇帝的虛像與實像──沙皇幻想與民眾》(福武書店,1992)、《立足在岔路的歷史學家們──二十世紀俄羅斯歷史學及其周邊》(山川,2000)、《復甦的羅曼諾夫家族》(講談社,2005)、《西洋史學的先驅者們》(中公叢書,2012)、《彼得大帝──著迷於西歐的沙皇》(山川,2013)等等著作。

審訂――趙竹成

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俄國喀山大學東方系博士。專長蒙俄關係史、歐亞民族現狀、俄國民族問題、俄國哲學思想。著有《俄羅斯民族國家建構中蒙古金帳汗國的影響》、《俄羅斯聯邦體制的憲政基礎及其衝突》等,並於二○○九年出版俄文書《蒙古帝國的崩潰》。

譯者
林琪禎

一橋大學大學院言語社會研究科學術博士,曾任出版社外稿譯者多年,目前為和春技術學院應用外語系專任助理教授,文藻外語大學日本語文系兼任助理教授,內容力有限公司共同創辦人。譯有《滿州國的實相與幻象》(八旗文化)、《他們的日本語》(群學)、《半路上》(游擊文化)等。
 

行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