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如何與異溫層交流?沒捐錢給難民是錯的嗎?當代倫理學大師談全球化時代的道德難題
原文書名:Cosmopolitanism: Ethics in a World of Strangers
產品代碼:
9786263106345系列名稱:
Ithink系列編號:
RI7010定價:
380元作者:
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Kwame Anthony Appiah譯者:
盧靜頁數:
272頁開數:
14.8x21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0506出版日:
20240506出版社:
麥田(城邦)CIP:
190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與漢娜.鄂蘭齊名的世界百大思想家 獻給紛亂時局最迫切的一堂思辨課
★美國人文獎章、斯賓諾莎獎得主 結合個人生命經歷與時代省思的代表作★
★亞瑟.羅斯圖書獎得獎作品★
★亞馬遜網路書店4.4分高分評價★
▍本書特色
本書廣泛舉例和援引軼事說明超越民族與國界的世界主義論點。從維多利亞時期冒險家的世界主義思想談起,到二十世紀無國界醫生普世主義的理想追求,反思我們對陌生人的道德責任。
本書主題包含倫理決策、多元文化多樣及全球化等,切合全球各國關係密不可分的社會現況之下,人們面臨的迫切道德議題。
當代倫理學討論的熱絡在於眾聲喧嘩,而阿皮亞則提出嶄新的觀點:反對透過理性論據形成共識,因為強辯往往不能使人心服,反而使我們失去對話的可能性。
本書作者不僅在思想界耕耘多年,同時也是影響世界的十位哲學家之一。除了以其世界主義的思想廣受學界與文化工作者的盛讚,以及《紐約時報》、《衛報》等國際媒體一致好評,也曾榮獲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亞瑟·羅斯圖書獎、美國國家人文獎、美國布蘭迪斯大學Glittler獎等多項殊榮。
老牌出版社諾頓重磅推出的「我們時代的議題」系列書籍之一。問世近20年的二十一世紀暢銷倫理學經典論著、譯成十三國語熱賣言全球。
▍專文推薦摘句(按姓氏筆畫排序)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是一本在紛亂時刻帶給人衝擊、啟發與安慰的書。──李可心(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在全球哲學界裡,阿皮亞無疑是第一流的說書人。──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如果你正在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本書將以「實現善的最大化」為你展現一個恢弘深刻的視野。──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各界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吳叡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總主筆)
林靜君(南港高中哲學課教師)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執行長)
▍內容簡介
全球化時代的交流不再受國界與文化隔閡,
為什麼世界的紛擾仍未因此削減,人們也依然無法和平共處?
多元文化背景的當代思想家阿皮亞剖析,當人人都是「世界公民」,
如果你的傳統不符合我的正確,該如何討論對與錯?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
東非女性割禮是壓迫女性的陋習,還是應受維護的傳統?一定要捐助無淨水可喝的孟加拉村民,才能算是「好人」?當我們光憑網路就能與地球彼端的人建立連結,也就不僅止於隸屬一座城市、一個國家,該如何在與陌生人共享世界的今日,面對不同文化、立場相左的人,真正理解多元而迴異觀點並與之共存?做一個世界公民,除了對他人負有道德義務、也必須尊重異文化的生活方式,這既是一種理想、也是一項挑戰。
作者阿皮亞立以其豐厚的家族及成長背景出發──出身於迦納阿散蒂政治世家的父親、活躍於庫馬西社會的英國作家母親──從歷史、文學、哲學等多重角度切入,並以他在迦納、英國、美國三地生活的經驗為基礎,譜寫一本給近八十億人在地球村裡共同生活的道德宣言──即便不同文化形塑出天差地遠的價值觀,而分歧各方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理,展開交流、找出共通點,終將達成理解。
在面臨全球秩序崩解與重組的時代下,透過尋找彼此的共同點,人與人之間將不再針鋒相對,也得以在相互影響的同時,同樣重視地域差異與保存,並在這紛亂、多元而充滿活力的世界中,成為更好的公民、創建共榮的社會。
▍精采摘錄
1. 直到過去幾百年,人類的每一個小社會,才逐漸被納入同一個貿易網絡和全球資訊網;現在每個人都完全可以想像,自己如何和六十億同類中的任何一個人搭上線,然後送給對方一些有價值的好東西,比如收音機、抗生素,或是好想法。不幸的是,如果我們一時疏忽或是懷抱惡意,同樣也能輕易送出會造成惡果的事物,像是病毒、空氣污染或是壞主意。而一旦換作政府以我們的名義實施政策,結果又可能放大無數倍--或許是難以斗量的好,但也可能是細數不盡的惡。
2. 當然,由廣播、電視、電話和網際網路組成的全球資訊網,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影響,也能知曉世界各地的生活。只要我們知道一個人存在,又能夠影響他,那我們就對那個人有責任--這是很基本的道德概念。整個世界已經成為同一個部落,但這也讓我們面臨到一大挑戰,那就是如何考量各地在數千年的生活中,累積成形的思想與心念,並提供有效的觀念和制度,讓整個部落能一同生活。
3. 「世界主義」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的犬儒學派(Cynics),他們首先創造了「世界人」(cosmopolite)這個詞,也就是「世界公民」。而這個說法打一開始就是自相矛盾的,這也反映了犬儒學派對習俗和傳統一貫的懷疑態度。因為所謂的公民(polite)必定屬於一個特定的城邦(polis),一個他應當效忠的城市。而這裡的世界(cosmos)指的甚至不是整個地球,而是整個宇宙。也就是說,當時犬儒們提出的世界主義,是在拒斥傳統上「每個文明人都屬於眾多社群裡其中一個社群」的觀念。
4. 世界主義思想是由兩個基本觀念交纏而成的。第一種觀念是我們對他人負有義務,而且這份義務不只及於血緣和情誼,甚至遠超越公民同胞的紐帶。另一個觀念則是是,我們不只應當重視所有人類的生命,還應當看重具體的生命經驗,這代表我們要渴望了解賦予他人生命意義的習俗與信仰。世界主義者知道人與人之間有所差異,但從這些差異裡,我們可以學到很多。而既然人類有這麼多的可能性值得探索,我們便不會期待,也不會想讓每個人或每個社會都走向同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對他人有什麼義務,以及他們對我們有什麼義務,每個人通常都有權利走自己的路。但正如之後我們會看到的,「普世關懷」和「尊重正當差異」這兩種理想,有時也會彼此牴觸。某種程度上,「世界主義」指的不是一種方案,而是一項挑戰。
5. 他蔑視的也不只是黑人。說來怪哉,他既有著世界主義的精神,卻也對世人充滿厭唾。在《聖徒之城》(The City of the Saints)中,他描述了一八六ま年夏天橫越北美洲、穿過洛磯山脈,最後抵達加州的旅途,並在文中充份表達了對愛爾蘭人的敵意:「晚上九點到了『三十二哩溪』,我們很開心地發現已經聽不見愛爾蘭語了。」;對法裔加拿大人的輕視:「一群奇怪的傢伙……對游手好閒格外沉迷。」;對波尼族印第安人的不信任:「波尼人像非洲人一樣,會趁著客人睡著割開他們的喉嚨」;以及對美國軍服的調侃:「各州都曾試圖整頓軍隊的服儀,但那就像要統一他們的政府型態,打一開始就不可能。」然而,他也會以優雅的言詞為備受輕蔑的人辯護,比如《聖徒之城》中就有許多篇幅是在反駁「對摩門教的情緒性排斥」。
▍媒體與專家好評
基於非常人性化的現實觀和對藝術的熱愛,試圖重新定義我們對他人的道德義務……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我向其他人推薦同樣的體驗。──二まま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
我的朋友和同鄉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在這本大作中,從全球人民間合理的互相尊重與了解出發,提出了一份關於我們該如何嘗試共生的遠大計劃。他相信跨界對話,並指出我們每個人對其他人的義務,為這依舊受到狂熱與褊狹荼毒的世界,開出了一帖令人振奮的處方。本書的見解和聯合國的任務有著深遠的關係,我希望它能廣為流傳。──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中的努力讓人喜聞樂見,它試圖重振一種典雅的道德和政治思想,並呈現了這種思想與當前世態的關聯。──約翰.格雷,《國家》雜誌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值得一讀──寫作風格引人入勝,書中的個人經歷更增添了鮮活的色彩……阿皮亞不僅對當代纏結的問題有非常敏銳的見解,省思判斷也同樣冷靜清晰。──湯瑪斯.內格爾,《新共和國》雜誌
在這本關於全球倫理的通透沉思錄中,政治哲學家阿皮亞思索了許多因為全球化而變得迫切的古老問題:世界公民是什麼?我們共通的人性又讓我們對陌生人有什麼責任?透過本書引人入勝的自傳、歷史、文學性和哲學思索交織之下,阿皮亞說出了他的答案。作者自己的成長背景──父親來自非洲,母親來自英國,在迦納長大,在英國受教育──完美契合本書跨越邊界的主題。本書的主旨是重新思考世界主義的道德原則,這種古老的思想宣揚拋棄部落意識和民族主義,接納廣大的人類社群。作者協調了世界主義思想的兩大流派,既強調全球責任,也重視地域差異,在保存地方和社群價值的同時,也追求不是的價值。阿皮亞透過各種趣聞軼事和堅守原則的論證,試圖找出一種新的倫理想像,既允許個人擁有多元認同與忠誠,又能藉著對話與探索,建立開明進步的全球社群。──G.約翰.伊肯伯尼,《外交政策》雜誌
安東尼.阿皮亞的這本書極為珍貴罕見,雖然是一部哲學作品,但一般人同樣能讀得開心,同時深有所獲。阿皮亞的魅力四射的文字風格,以及他對本書主題迷人又豐富的闡釋,照亮了他寫作初心:糾正當今流行的相對主義,指出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共通性,遠遠超越了我們之間的差異。這本閃耀的哲學與全球史著作,挑戰了一直籠罩在二十一世紀西方世界上空的那片憂愁與苦厄。即將承擔責任、起身領導的世代應當能從本書得到靈感和勇氣。──布萊恩.厄克特
阿皮亞活出了他所呼籲的世界主義;他讚揚差異,卻不將之神化。他敦促人們採取道德行動,卻不假裝這很容易的。最重要的是,他將美麗的故事和高尚的原則交織為一,說服我們儘管普世價值與個體需求的平衡非常微妙,但我們絕對能夠做得更好,好得遠遠超出我們預期。──薩曼莎•鮑爾,《地獄的難題》作者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成功使用多彩的語言風格,結合作者對往日的旁徵博引,以多媒體時代的本質傳達出細緻的思想。閱讀本書就像觀賞一場充滿顛覆性幽默的光藝,同時又深深體會到人性一切價值觀在時代演進中的綿延相續。──一九九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娜丁.歌蒂瑪
阿皮亞認為,文化交會不見得一定會成為衝突……這不只是學術思索,更是他的個人經歷……他的論述不僅字字成理,讀來更是暢快淋漓。──《波士頓周日環球報》
阿皮亞認為,持續的全球文化交流是不同國族理解彼此最佳方式,在這恐怖肆虐的時代更是如此。──《Time Out New York》週刊
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擁有妙趣橫生的文筆,讀他的書更像是在談天,而非聽老師說教。他提出了許多論點,但從未讓讀者感到困惑,更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書中的舉例、軼事和格言更是教人難忘。──理察.羅蒂,《The New Leader》雜誌
藉著鼓勵我們成為世界公民,《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引導我們找出方法,思考高度複雜的概念。……阿皮亞將有關全球化的公共討論提升到哲學專業的水準,為國際主義的思考方式,提供了有趣的基礎。──拉什沃斯.基德,《基督科學箴言報》
阿皮亞的《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看似溫和,實則基進。──史丹利.克勞奇,《紐約每日新聞》
本書雖然不厚短小,思想卻非常卓越……在九一一過後的世界,國家之間烽煙再起,因此就像阿皮亞所說,討論全球倫理不僅必要,也是不可避免的。──亞倫.布萊恩特,《Black Issues Book Review》
重新挽回跨越差異界線交流創意與想像的傳統……這是一本滋味辛辣的讀物,調以欣快流暢的文筆,以實用、實際的世界觀挑戰一些時髦的、壁壘分明的衝突論,並高歌頌揚人類的差異與相似。對諾頓出版社的新書系《我們時代的議題》來說,這是非常傑出的起手式。──《出版者》週刊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清晰解釋了道德理論中的關鍵問題,強烈推薦。──大衛.高登,鮑林格林州立大學,《Library Journal Review》
▍書系簡介 ithink, I think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是對生命本身的肯定,
如同沙特說:「在行動中存在著希望。」
了解一種思考方式,如同掌握一件處世工具;
了解不同的哲學概念,提供我們重新審視所處社會的不同角度與準則;
了解一位哲學家的思想與生平,讓我們的生命經驗得到參照;
了解哲學的歷史,即是見證在經歷無數次翻轉與重建之後,人類何以為人類。
世界時時刻刻在變化,思想應是動態的。從隨時能閱讀的輕鬆漫談,到精采的思想展演,我們期許這個書系的書籍,能夠回應此時此地的不同處境。哲學發展始於對世界的好奇,最終也必然回歸到人類對自身及其所處世界的關心。我們將以上述幾個類型為框架,希望大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親近哲學的路徑,也找到思想與行動結合的方式。
◆不馴的異端
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史蒂芬.納德勒──著 楊理然──譯
◆口袋裡的哲學課
道德可以計算嗎?快樂一定比痛苦好嗎?如果能夠隱形,你還會奉公守法嗎?
牛津大學的10分鐘哲學課,跟著亞里斯多德、尼采、艾西莫夫、薩諾斯等93位思想家,破解135則人生思辨題
喬尼•湯姆森──著 吳煒聲──譯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12位大哲學家╳11次劃時代重要翻轉,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哲學新媒體──策畫 孫有蓉──主筆 邱獻儀──文字協力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沃德•法恩斯沃斯──著 李斯毅──譯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
從《對話錄》學習如何質疑、怎樣探究?矯正僵化思維、屏除固有偏見,寫給每個人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
沃德•法恩斯沃斯──著 陳信宏──譯
◆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
哲學發源不只在希臘?佛陀與斯多葛都談「不期不待不受傷害」?跟著113位哲人掌握縱貫三千年的人類思潮脈動
羅伯特.索羅門、凱瑟琳.希金斯──著 黃煜文──譯
◆衣裳哲學
奠定英美現代人文精神的哲學經典
湯瑪斯•卡萊爾──著 賴盈滿──譯
◆成為大人的第一堂哲學課
用哲學找出自己人生的答案
小川仁志──著 談智涵──譯
◆為什麼我們需要政治哲學?
如何對政府公權力設限?意見分歧的人們能否共存?當代自由主義名家談和諧社會的關鍵思考
查爾斯•拉莫爾──著 陳禹仲──譯
與漢娜.鄂蘭齊名的世界百大思想家 獻給紛亂時局最迫切的一堂思辨課
★美國人文獎章、斯賓諾莎獎得主 結合個人生命經歷與時代省思的代表作★
★亞瑟.羅斯圖書獎得獎作品★
★亞馬遜網路書店4.4分高分評價★
▍本書特色
本書廣泛舉例和援引軼事說明超越民族與國界的世界主義論點。從維多利亞時期冒險家的世界主義思想談起,到二十世紀無國界醫生普世主義的理想追求,反思我們對陌生人的道德責任。
本書主題包含倫理決策、多元文化多樣及全球化等,切合全球各國關係密不可分的社會現況之下,人們面臨的迫切道德議題。
當代倫理學討論的熱絡在於眾聲喧嘩,而阿皮亞則提出嶄新的觀點:反對透過理性論據形成共識,因為強辯往往不能使人心服,反而使我們失去對話的可能性。
本書作者不僅在思想界耕耘多年,同時也是影響世界的十位哲學家之一。除了以其世界主義的思想廣受學界與文化工作者的盛讚,以及《紐約時報》、《衛報》等國際媒體一致好評,也曾榮獲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亞瑟·羅斯圖書獎、美國國家人文獎、美國布蘭迪斯大學Glittler獎等多項殊榮。
老牌出版社諾頓重磅推出的「我們時代的議題」系列書籍之一。問世近20年的二十一世紀暢銷倫理學經典論著、譯成十三國語熱賣言全球。
▍專文推薦摘句(按姓氏筆畫排序)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是一本在紛亂時刻帶給人衝擊、啟發與安慰的書。──李可心(美國台灣觀測站共同編輯)
在全球哲學界裡,阿皮亞無疑是第一流的說書人。──吳豐維(文化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如果你正在思考「如何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本書將以「實現善的最大化」為你展現一個恢弘深刻的視野。──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中歷史科教師)
▍各界齊聲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吳叡人(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雪莉(《報導者》營運長、總主筆)
林靜君(南港高中哲學課教師)
鄭凱元(哲學新媒體共同創辦人、執行長)
▍內容簡介
全球化時代的交流不再受國界與文化隔閡,
為什麼世界的紛擾仍未因此削減,人們也依然無法和平共處?
多元文化背景的當代思想家阿皮亞剖析,當人人都是「世界公民」,
如果你的傳統不符合我的正確,該如何討論對與錯?
「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
東非女性割禮是壓迫女性的陋習,還是應受維護的傳統?一定要捐助無淨水可喝的孟加拉村民,才能算是「好人」?當我們光憑網路就能與地球彼端的人建立連結,也就不僅止於隸屬一座城市、一個國家,該如何在與陌生人共享世界的今日,面對不同文化、立場相左的人,真正理解多元而迴異觀點並與之共存?做一個世界公民,除了對他人負有道德義務、也必須尊重異文化的生活方式,這既是一種理想、也是一項挑戰。
作者阿皮亞立以其豐厚的家族及成長背景出發──出身於迦納阿散蒂政治世家的父親、活躍於庫馬西社會的英國作家母親──從歷史、文學、哲學等多重角度切入,並以他在迦納、英國、美國三地生活的經驗為基礎,譜寫一本給近八十億人在地球村裡共同生活的道德宣言──即便不同文化形塑出天差地遠的價值觀,而分歧各方都認為自己才是正理,展開交流、找出共通點,終將達成理解。
在面臨全球秩序崩解與重組的時代下,透過尋找彼此的共同點,人與人之間將不再針鋒相對,也得以在相互影響的同時,同樣重視地域差異與保存,並在這紛亂、多元而充滿活力的世界中,成為更好的公民、創建共榮的社會。
▍精采摘錄
1. 直到過去幾百年,人類的每一個小社會,才逐漸被納入同一個貿易網絡和全球資訊網;現在每個人都完全可以想像,自己如何和六十億同類中的任何一個人搭上線,然後送給對方一些有價值的好東西,比如收音機、抗生素,或是好想法。不幸的是,如果我們一時疏忽或是懷抱惡意,同樣也能輕易送出會造成惡果的事物,像是病毒、空氣污染或是壞主意。而一旦換作政府以我們的名義實施政策,結果又可能放大無數倍--或許是難以斗量的好,但也可能是細數不盡的惡。
2. 當然,由廣播、電視、電話和網際網路組成的全球資訊網,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影響,也能知曉世界各地的生活。只要我們知道一個人存在,又能夠影響他,那我們就對那個人有責任--這是很基本的道德概念。整個世界已經成為同一個部落,但這也讓我們面臨到一大挑戰,那就是如何考量各地在數千年的生活中,累積成形的思想與心念,並提供有效的觀念和制度,讓整個部落能一同生活。
3. 「世界主義」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的犬儒學派(Cynics),他們首先創造了「世界人」(cosmopolite)這個詞,也就是「世界公民」。而這個說法打一開始就是自相矛盾的,這也反映了犬儒學派對習俗和傳統一貫的懷疑態度。因為所謂的公民(polite)必定屬於一個特定的城邦(polis),一個他應當效忠的城市。而這裡的世界(cosmos)指的甚至不是整個地球,而是整個宇宙。也就是說,當時犬儒們提出的世界主義,是在拒斥傳統上「每個文明人都屬於眾多社群裡其中一個社群」的觀念。
4. 世界主義思想是由兩個基本觀念交纏而成的。第一種觀念是我們對他人負有義務,而且這份義務不只及於血緣和情誼,甚至遠超越公民同胞的紐帶。另一個觀念則是是,我們不只應當重視所有人類的生命,還應當看重具體的生命經驗,這代表我們要渴望了解賦予他人生命意義的習俗與信仰。世界主義者知道人與人之間有所差異,但從這些差異裡,我們可以學到很多。而既然人類有這麼多的可能性值得探索,我們便不會期待,也不會想讓每個人或每個社會都走向同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對他人有什麼義務,以及他們對我們有什麼義務,每個人通常都有權利走自己的路。但正如之後我們會看到的,「普世關懷」和「尊重正當差異」這兩種理想,有時也會彼此牴觸。某種程度上,「世界主義」指的不是一種方案,而是一項挑戰。
5. 他蔑視的也不只是黑人。說來怪哉,他既有著世界主義的精神,卻也對世人充滿厭唾。在《聖徒之城》(The City of the Saints)中,他描述了一八六ま年夏天橫越北美洲、穿過洛磯山脈,最後抵達加州的旅途,並在文中充份表達了對愛爾蘭人的敵意:「晚上九點到了『三十二哩溪』,我們很開心地發現已經聽不見愛爾蘭語了。」;對法裔加拿大人的輕視:「一群奇怪的傢伙……對游手好閒格外沉迷。」;對波尼族印第安人的不信任:「波尼人像非洲人一樣,會趁著客人睡著割開他們的喉嚨」;以及對美國軍服的調侃:「各州都曾試圖整頓軍隊的服儀,但那就像要統一他們的政府型態,打一開始就不可能。」然而,他也會以優雅的言詞為備受輕蔑的人辯護,比如《聖徒之城》中就有許多篇幅是在反駁「對摩門教的情緒性排斥」。
▍媒體與專家好評
基於非常人性化的現實觀和對藝術的熱愛,試圖重新定義我們對他人的道德義務……讀完這本書後,我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更好的人,我向其他人推薦同樣的體驗。──二まま六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罕.帕慕克
我的朋友和同鄉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在這本大作中,從全球人民間合理的互相尊重與了解出發,提出了一份關於我們該如何嘗試共生的遠大計劃。他相信跨界對話,並指出我們每個人對其他人的義務,為這依舊受到狂熱與褊狹荼毒的世界,開出了一帖令人振奮的處方。本書的見解和聯合國的任務有著深遠的關係,我希望它能廣為流傳。──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中的努力讓人喜聞樂見,它試圖重振一種典雅的道德和政治思想,並呈現了這種思想與當前世態的關聯。──約翰.格雷,《國家》雜誌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值得一讀──寫作風格引人入勝,書中的個人經歷更增添了鮮活的色彩……阿皮亞不僅對當代纏結的問題有非常敏銳的見解,省思判斷也同樣冷靜清晰。──湯瑪斯.內格爾,《新共和國》雜誌
在這本關於全球倫理的通透沉思錄中,政治哲學家阿皮亞思索了許多因為全球化而變得迫切的古老問題:世界公民是什麼?我們共通的人性又讓我們對陌生人有什麼責任?透過本書引人入勝的自傳、歷史、文學性和哲學思索交織之下,阿皮亞說出了他的答案。作者自己的成長背景──父親來自非洲,母親來自英國,在迦納長大,在英國受教育──完美契合本書跨越邊界的主題。本書的主旨是重新思考世界主義的道德原則,這種古老的思想宣揚拋棄部落意識和民族主義,接納廣大的人類社群。作者協調了世界主義思想的兩大流派,既強調全球責任,也重視地域差異,在保存地方和社群價值的同時,也追求不是的價值。阿皮亞透過各種趣聞軼事和堅守原則的論證,試圖找出一種新的倫理想像,既允許個人擁有多元認同與忠誠,又能藉著對話與探索,建立開明進步的全球社群。──G.約翰.伊肯伯尼,《外交政策》雜誌
安東尼.阿皮亞的這本書極為珍貴罕見,雖然是一部哲學作品,但一般人同樣能讀得開心,同時深有所獲。阿皮亞的魅力四射的文字風格,以及他對本書主題迷人又豐富的闡釋,照亮了他寫作初心:糾正當今流行的相對主義,指出人與人、文化與文化之間的共通性,遠遠超越了我們之間的差異。這本閃耀的哲學與全球史著作,挑戰了一直籠罩在二十一世紀西方世界上空的那片憂愁與苦厄。即將承擔責任、起身領導的世代應當能從本書得到靈感和勇氣。──布萊恩.厄克特
阿皮亞活出了他所呼籲的世界主義;他讚揚差異,卻不將之神化。他敦促人們採取道德行動,卻不假裝這很容易的。最重要的是,他將美麗的故事和高尚的原則交織為一,說服我們儘管普世價值與個體需求的平衡非常微妙,但我們絕對能夠做得更好,好得遠遠超出我們預期。──薩曼莎•鮑爾,《地獄的難題》作者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成功使用多彩的語言風格,結合作者對往日的旁徵博引,以多媒體時代的本質傳達出細緻的思想。閱讀本書就像觀賞一場充滿顛覆性幽默的光藝,同時又深深體會到人性一切價值觀在時代演進中的綿延相續。──一九九一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娜丁.歌蒂瑪
阿皮亞認為,文化交會不見得一定會成為衝突……這不只是學術思索,更是他的個人經歷……他的論述不僅字字成理,讀來更是暢快淋漓。──《波士頓周日環球報》
阿皮亞認為,持續的全球文化交流是不同國族理解彼此最佳方式,在這恐怖肆虐的時代更是如此。──《Time Out New York》週刊
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擁有妙趣橫生的文筆,讀他的書更像是在談天,而非聽老師說教。他提出了許多論點,但從未讓讀者感到困惑,更不會打擊他們的自信。書中的舉例、軼事和格言更是教人難忘。──理察.羅蒂,《The New Leader》雜誌
藉著鼓勵我們成為世界公民,《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引導我們找出方法,思考高度複雜的概念。……阿皮亞將有關全球化的公共討論提升到哲學專業的水準,為國際主義的思考方式,提供了有趣的基礎。──拉什沃斯.基德,《基督科學箴言報》
阿皮亞的《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看似溫和,實則基進。──史丹利.克勞奇,《紐約每日新聞》
本書雖然不厚短小,思想卻非常卓越……在九一一過後的世界,國家之間烽煙再起,因此就像阿皮亞所說,討論全球倫理不僅必要,也是不可避免的。──亞倫.布萊恩特,《Black Issues Book Review》
重新挽回跨越差異界線交流創意與想像的傳統……這是一本滋味辛辣的讀物,調以欣快流暢的文筆,以實用、實際的世界觀挑戰一些時髦的、壁壘分明的衝突論,並高歌頌揚人類的差異與相似。對諾頓出版社的新書系《我們時代的議題》來說,這是非常傑出的起手式。──《出版者》週刊
《超越國界的公民思辨》清晰解釋了道德理論中的關鍵問題,強烈推薦。──大衛.高登,鮑林格林州立大學,《Library Journal Review》
▍書系簡介 ithink, I think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是對生命本身的肯定,
如同沙特說:「在行動中存在著希望。」
了解一種思考方式,如同掌握一件處世工具;
了解不同的哲學概念,提供我們重新審視所處社會的不同角度與準則;
了解一位哲學家的思想與生平,讓我們的生命經驗得到參照;
了解哲學的歷史,即是見證在經歷無數次翻轉與重建之後,人類何以為人類。
世界時時刻刻在變化,思想應是動態的。從隨時能閱讀的輕鬆漫談,到精采的思想展演,我們期許這個書系的書籍,能夠回應此時此地的不同處境。哲學發展始於對世界的好奇,最終也必然回歸到人類對自身及其所處世界的關心。我們將以上述幾個類型為框架,希望大家能找到最適合自己親近哲學的路徑,也找到思想與行動結合的方式。
◆不馴的異端
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史蒂芬.納德勒──著 楊理然──譯
◆口袋裡的哲學課
道德可以計算嗎?快樂一定比痛苦好嗎?如果能夠隱形,你還會奉公守法嗎?
牛津大學的10分鐘哲學課,跟著亞里斯多德、尼采、艾西莫夫、薩諾斯等93位思想家,破解135則人生思辨題
喬尼•湯姆森──著 吳煒聲──譯
◆水變成冰是哲學問題?
12位大哲學家╳11次劃時代重要翻轉,一部寫給所有人的自然科學哲學史
哲學新媒體──策畫 孫有蓉──主筆 邱獻儀──文字協力
◆給焦慮世代的哲學處方
跟著塞內卡、西塞羅、叔本華等10位斯多葛思想家,學習面對不確定年代的生命智慧
沃德•法恩斯沃斯──著 李斯毅──譯
◆跟蘇格拉底學思辨
從《對話錄》學習如何質疑、怎樣探究?矯正僵化思維、屏除固有偏見,寫給每個人的理性思考與對話指南
沃德•法恩斯沃斯──著 陳信宏──譯
◆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
哲學發源不只在希臘?佛陀與斯多葛都談「不期不待不受傷害」?跟著113位哲人掌握縱貫三千年的人類思潮脈動
羅伯特.索羅門、凱瑟琳.希金斯──著 黃煜文──譯
◆衣裳哲學
奠定英美現代人文精神的哲學經典
湯瑪斯•卡萊爾──著 賴盈滿──譯
◆成為大人的第一堂哲學課
用哲學找出自己人生的答案
小川仁志──著 談智涵──譯
◆為什麼我們需要政治哲學?
如何對政府公權力設限?意見分歧的人們能否共存?當代自由主義名家談和諧社會的關鍵思考
查爾斯•拉莫爾──著 陳禹仲──譯
作者簡介
姓名: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Kwame Anthony Appiah
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Kwame Anthony Appiah)
◎當代倫理學思想領袖、全球百大思想家
◎政治哲學家、文化理論家和小説家
克瓦米.安東尼.阿皮亞生於一九五四年英國倫敦,長於迦納庫馬西,他的母親是英國藝術史學家、兒童文學家,而父親則是迦納阿散蒂地區的律師、外交官和政治家。其父母在一九五三年的婚姻受到國際媒體的關注,在當時被稱作是英國最早的「跨種族婚禮」之一。阿皮亞的童年時光經常在英國度過,也因為他混血和跨文化的成長背景,促使他往後對世界主義觀點的認同與省思。阿皮亞的學習歷程相當傑出,不僅在英國劍橋大學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哥倫比亞大學榮譽學位、哈佛大學法學博士學位等,並曾在康乃爾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名校擔任教職。一九九七年,阿皮亞在波士頓法尼爾廳面對著喬治.彼得.亞歷山大.希利的巨幅畫作《韋伯斯特對海恩的答覆》,在這「自由的搖籃」前進行入籍宣誓,成為美國公民。在紐約同性婚姻合法化後兩週,阿皮亞和他的伴侶亨利.芬德舉辦了婚禮,兩人現居於美國紐約。
在學界深耕多年的阿皮亞廣獲多項榮譽獎項,包含他在二まま八年榮獲布蘭戴斯大學的約瑟夫.B和托比.吉特勒獎,表彰其對種族、族裔和宗教關係的貢獻;在二ま一二年,獲美國總統歐巴馬授予國家人文獎章;二ま一六年,阿皮亞獲頒荷蘭斯賓諾沙基金會授獎,將之與漢娜.鄂蘭並列;在二ま二二年,他當選為美國藝術與文學學會主席。阿皮亞的學術成就不僅獲得學界的讚賞,也受到國際媒體廣泛的正面回響,《外交政策》、《世界郵報》評選為全球百大思想家、全球思想領袖;法國老牌雜誌《新文學》雜誌也將其列為「影響世界的十位哲學家」之一。
除倫理學與道德哲學,阿皮亞的研究也涉獵甚廣:包含政治哲學及社會科學哲學、非洲和非裔美國人的知識史與文學文化研究等。其代表作有《榮譽法則:決鬥、纏足、蓄奴,以及榮譽感的進化》、《在我父親的家》(In My Father’s House)等。
譯者簡介
姓名:盧靜
現為自由譯者,譯有《異國兩制》、《奇幻熊在網路釣魚》、《欲望分子多巴胺》、《操弄》、《末日》,以及《遊戲設計的藝術》等書。喜歡研究文化間的移植和融合。
譯作賜教:[email protected]
書籍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破碎的鏡子
第二章 逃離實證主義
第三章 實際情況
第四章 道德分歧
第五章 實踐的重要性
第六章 想像的陌生人
第七章 世界主義的污染
第八章 這到底是誰的文化?
第九章 反世界主義者
第十章 對陌生人的善意
致謝
注解
索引
推薦序/導讀/自序
前言:對話
我們的祖先當了很久的人類。如果一個四千年前的尋常女嬰被時空旅人綁架,在當代紐約的平凡家庭長大,她現在已經滿十八歲準備好上大學了。她會學到英文(也許還有西班牙文或是中文)、了解三角學、看棒球、聽流行音樂,或許還會想要穿舌環,還有弄一兩個刺青。她跟留在四千年前的兄弟姊妹不會有絲毫相似。在人類大部份的歷史上,我們都是出生在只有幾十個人的小社會,和這些人結伴採集狩獵,一天之中往往只會見到我們這輩子最熟悉的人。這些亙古以前的祖先所吃的每一份食物、所穿的每一件衣著、所用的每一種工具、所祭祀的每一座神壇,都是在這個小社群裡製造的。他們的知識來自祖先的教誨和自己的經驗。那是塑造人類的世界,是我們天性形成的世界。
而今日,如果我在某個尋常的日子走上紐約的第五大道,我所看到的人類,會比大多數史前採集者一生中所看過的還要多。從在這段漫長的時光裡,我們的一些祖先選擇定居下來,學會了農業。他們建立起村莊,匯聚成集鎮,最後建造了城市,然後發現了書寫的魔法。但這一切都非常緩慢。直到公元前五世紀末,蘇格拉底去世的那一刻,整個古雅典的人口都只需要幾座摩天大廈就能容納。四分之三個世紀後,亞歷山大從馬其頓開始征服世界,他的麾下也只有三、四萬人,遠比每週一早上從愛荷華州各地通勤到德梅因上班人還要少得多。到了西元一世紀,羅馬城的人口才達到一百萬,那是世界上第一個有此規模的城市。為了餵飽所有居民,羅馬人不得不建立一個大帝國,將非洲的穀物運回本土。此時的他們已經學會如何在緊密的社會中生活,接受有許多人和你說一樣的語言,和你遵循一樣的法律,為你耕種餐桌上的食物,而這些絕大多數都是你這輩子永遠都不會認識的人。我認為萬古時光為人類所塑造的大腦,竟能適應如今這種全新的生活方式,簡直就是奇蹟。
即使我們的社會開始逐步擴張,多數人對其他部落的生活方式仍知之甚少,也只能影響少數在地人的生活。直到過去幾百年,人類的每一個小社會,才逐漸被納入同一個貿易網絡和全球資訊網;現在每個人都完全可以想像,自己如何和六十億同類中的任何一個人搭上線,然後送給對方一些有價值的好東西,比如收音機、抗生素,或是好想法。不幸的是,如果我們一時疏忽或是懷抱惡意,同樣也能輕易送出會造成惡果的事物,像是病毒、空氣污染或是壞主意。而一旦換作政府以我們的名義實施政策,結果又可能放大無數倍--或許是難以斗量的好,但也可能是細數不盡的惡。只要合作,我們就可以傾銷有國家補貼的糧食、設下懲罰性的關稅、輸送無數的武器,毀掉他方的貧困農民、工業,殺死成千上萬的人。但靠著合作,我們也可以找到全新的貿易和援助政策,提昇生活水準、製造新的疫苗與藥物以預防和治療疾病、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遷、鼓舞人們抵抗暴政、關心每一條生命的價值。
當然,由廣播、電視、電話和網際網路組成的全球資訊網,意味著我們不僅能影響,也能知曉世界各地的生活。只要我們知道一個人存在,又能夠影響他,那我們就對那個人有責任--這是很基本的道德概念。整個世界已經成為同一個部落,但這也讓我們面臨到一大挑戰,那就是如何考量各地在數千年的生活中,累積成形的思想與心念,並提供有效的觀念和制度,讓整個部落能一同生活。
而我們又該以什麼名義推廣這些觀念與制度?絕對不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字眼一度只是某種行銷策略,後來又成了一種總體經濟理論,直到現在,它似乎可以涵蓋一切,但又什麼都不是。而「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也行不通,因為它同樣沒有中心思想,而且往往像它聲稱要解決的問題一樣偏狹。於是我帶著矛盾的心情選擇了「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這種立場的內涵同樣眾說紛紜,而且推崇「世界」,似乎就暗示著對於所謂「地方」(provincial)懷抱著討人厭的優越感,讓人想到那種打扮時尚、錢包裡躺著飛行白金卡的潮潮,對著身穿吊帶褲的紅脖子農夫擺弄紆尊降貴的親切態度。噁。
不過我覺得這個字眼還有拯救的空間,畢竟它也有很深的歷史淵源了。「世界主義」至少可以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的犬儒學派(Cynics),他們首先創造了「世界人」(cosmopolite)這個詞,也就是「世界公民」。而這個說法打一開始就是自相矛盾的,這也反映了犬儒學派對習俗和傳統一貫的懷疑態度。因為所謂的公民(polite)必定屬於一個特定的城邦(polis),一個他應當效忠的城市。而這裡的世界(cosmos)指的甚至不是整個地球,而是整個宇宙。也就是說,當時犬儒們提出的世界主義,是在拒斥傳統上「每個文明人都屬於眾多社群裡其中一個社群」的觀念。
到了西元前三世紀開始,斯多噶學派(Stoics)採納並進一步探索了這個主張,這件事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思想史。斯多噶主義在羅馬大受歡迎,諸如西塞羅(Cicero)、塞內卡(Seneca)、愛比克泰德(Epictetus)和皇帝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等人都是著名的斯多噶學者;而在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後,斯多噶主義又被基督教的知識份子傳承下去。說來諷刺,儘管奧理略極力鎮壓基督教會,但他在西元二世紀率領羅馬帝國對抗蠻族侵略時所留下的哲思札記《沉思錄》(Meditations),卻在未來兩千年裡不斷吸引著基督教的讀者。我認為,這本書有部份的吸引力,是在於這位斯多噶皇帝對人世大同的世界主義信念,與聖保祿堅持的理想有所呼應,也就是:「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因為你們眾人在基督耶穌內已成了一個。」1
然而,世界主義後來的發展並沒有這麼大同。它支持啟蒙運動中一些偉大的道德成就,比如一七八九年的《人權宣言》(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和伊曼努爾.康德在《永久和平論》(Zum ewigen Frieden)中提出的「國際聯盟」(Völkerbund)。有「德國伏爾泰」之稱的克里斯托夫.馬丁.維蘭德(Christoph Martin Wieland)在一七八八年的《德意志信使雜誌》(Teutscher Merkur)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以世界主義者典型的口吻說:「世界主義者……認為,世界上所有民族都是同一個家庭的許多支系,整個宇宙也都是一個國家,而自己和其他無數擁有理性的存在一樣,都是這個國家的公民,一同在自然的法則下,促進著整體的完美,但每個人也以各自的方式經營自己的福祉。」2而伏爾泰本人(唉,都沒人叫他「法國維蘭德」)也曾高談我們有義務理解其他與我們共享地球的人,並明確指出這種義務和全球的經濟相互依賴有關。「我們吃他們土地上的作物,穿他們編織的布匹,玩他們發明的遊戲,甚至遵循他們古老的道德寓言。我們歐洲的商人自從打通商路,就一直來往於這些國家之間,但為什麼我們始終疏於了解這些國家的思想?」3
從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出,世界主義思想是由兩個基本觀念交纏而成的。第一種觀念是我們對他人負有義務,而且這份義務不只及於血緣和情誼,甚至遠超越公民同胞的紐帶。另一個觀念則是是,我們不只應當重視所有人類的生命,還應當看重具體的生命經驗,這代表我們要渴望了解賦予他人生命意義的習俗與信仰。世界主義者知道人與人之間有所差異,但從這些差異裡,我們可以學到很多。而既然人類有這麼多的可能性值得探索,我們便不會期待,也不會想讓每個人或每個社會都走向同一種生活方式。無論我們對他人有什麼義務,以及他們對我們有什麼義務,每個人通常都有權利走自己的路。但正如之後我們會看到的,「普世關懷」和「尊重正當差異」這兩種理想,有時也會彼此牴觸。某種程度上,「世界主義」指的不是一種方案,而是一項挑戰。
我們能將「世界公民」的理念實現到什麼程度?我們真的應該基於「人性」(humanity)這個浩瀚的抽象概念,放棄所有對在地的忠誠與偏愛嗎?有些世界主義的支持者確實樂於這麼想,而他們也因此經常淪為笑柄。十八世紀重農主義者(physiocrat)米拉波侯爵(Victor de Riqueti, Marquis de Mirabeau)在開始忙於囚禁兒子之前,寫下了《人類之友》(L’Ami des Hommes)這本論著;後來蘇格蘭作家托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在談到他時便藉此發揮,留下一段令人難忘的評論:「人類之友,與其結交者之敵。」英國政治家愛德蒙.柏克(Edmund Burke)在談到盧梭時也說:「他熱愛自己的同類,憎恨自己的血親。」因為盧梭把他生的五個孩子都送進了孤兒院。
然而,這種拒絕偏心的世界主義信條,仍有難以抵擋的魅力。維吉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就曾鼓勵人們「擺脫虛幻的忠誠」,無論是對國家、性別、學校,還是對鄰里的忠誠。托爾斯泰也出於相同的精神,極力抨擊愛國主義的「愚癡」。他在一八九六年的一篇文章中寫道:「欲斷絕戰爭,必先消滅愛國主義。」而幾十年過後,沙皇就垮在一場高舉國際工人階級之名的革命下。一些當代哲學家也同樣主張,國家的邊界與道德無關,國界只不過是歷史的偶然事件,不應制約我們的良心。即便同為世界主義者,這些友方觀點有時也令我躊躇;但還有些人對世界主義卻是亟欲除之而後快,對付這種人我絕對義不容辭。在世界主義的仇敵之中,最有名的便是希特勒與史達林,兩人雖然水火不容,但都同意「屠殺是鞏固政權的利器」,也屢屢對「無根的世界主義者」大家撻伐;雖然兩人口中的「反世界主義」往往只是「反猶太」的委婉之詞,但世界主義確實是他們的敵人。這是因為無論納粹還是共產黨,都要求人們效忠一小部份的人類,比如某個民族或是某個階級,而非忠於人類全體。國際主義者的共同信念正好相反:即使忠於在地,也不能成為忘記每個人都要對彼此負責。幸好,我們既不需要像民族主義者那樣拋下所有外國人,也不需要像最硬派的世界主義者一樣,以公正無私的冷漠對待所有朋友和同胞。還有一種更值得選擇的立場,我認為或許可以稱之為部分世界主義(partial cosmopolitanism)。
英國作家喬治.艾略特(George Eliot)的小說《丹尼爾.戴隆達》(Daniel Deronda)中有個特別的橋段可以說明這種觀點。本書出版於一八七六年,英國史上唯一一位猶太裔首相,班傑明.底色列里(Benjamin Disraeli),正好也是在這年受封為比更士菲伯爵(Earl of Beaconsfield)。雖然底色列里從小接受英國國教的洗禮和教育,但他始終以自己的猶太血統為傲(畢竟他祖上就姓「以色列人」(Israeli),到了父親那代又改成「以色列人之後」(D'Israeli))。而小說主角戴隆達則是從小接受英國的基督教紳士教育,直到成年才發現自己有猶太血統;知情以後,他又自認「血緣上的猶太人」,投身猶太復國事業:
猶如他在查明血統之際,也找到了另一個靈魂,使他擺脫偏心與否的苦惱,因為高貴的偏心同樣是種美好的力量;親近的心意讓他不願止於同情,於是拋下先前顧忌偏心、脫離現實的理性,以更開闊的理性加入同胞,與他們共同患難。
不過,戴隆達在心向猶太人,得到「另一個靈魂」的同時,並沒有放棄對全人類的忠誠。正如他對母親所說:「我自然希望帶著猶太人的自覺長大成人,但經歷更豐富的教誨、了解更多樣的人,對我同樣是件好事。」戴隆達在更前面的情節裡,也用了非常世界主義的話,解釋自己出國留學的決定:「我想成為英格蘭人,但也想了解其他的觀點,在學習中擺脫純粹的英格蘭姿態。」4忠誠和在地認同不僅決定了我們想要什麼,也決定了我們是誰。另外,艾略特說「親近的情感讓他不願止於同情共感」,也呼應了西塞羅:「將最多的善意給予對關係最密的人,最能利益社會與人類的聯繫。」5輕蔑私心與社群的教條或許曾經在過去盛行,卻開創不了未來。
在我父親留給我和姐妹們的最後一封信中,他告訴我們:「記住,你們是這世界的公民。」但身為當年黃金海岸(Gold Coast,今迦納)獨立運動的領袖人物,他從不認為偏愛地方與普世道德之間有什麼衝突--成為在地的一分子,同樣也能加入更廣闊的人類社群。至於我的母親就完全是個英國人,她不僅與我們英國那邊的家族聯繫緊密,後來也徹底融入了迦納,在那裡住了五十幾年;對我來講,多重且互相重疊的家庭和部落意識已經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認真要說的話,沒有什麼比這更理所當然了。從地質年代來看,人類離開非洲只不過是一眨眼的時間,但這世界上幾乎沒有地方是找不到我們足跡的。移民的衝動就跟定居的衝動一樣「自然」。同時,大多數人會去學習其他地方的語言和習俗,往往不只出於好奇。當然有些人是真的想滿足心靈,不過大多數人都是為了填飽肚子。對他人的行為一無所知,是有權有勢者才有的特權;而通曉多種語言的四海為家者,不是生活最糟糕,就是生活最好的人——不是住在貧民窟,就是在索邦大學(Sorbonne)的廊下漫步。因此,世界主義不該是什麼高遠的標竿,它的起點很單純:就像在國家民族的內部一樣,我們也需要在全人類之間培養共存所必須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就是對話--用古人的說法,對話就是共同生活、互相連結。
當然,對話在現在又有另一層意義。我成長於迦納阿桑特(Asante)地區的首府庫馬西(Kumasi);在我還小的時候,這裡最繁榮的一條路叫做京士威大街(Kingsway Street)。在一九五ま年代,如果你沿著這條路漫步前往城中心的鐵路機場,你會先會經過巴菩商場(Baboo's Bazaar)。這家店專賣進口食品,經營者正是風度翩翩的巴菩先生,還有他一天比一天多的家人。巴菩先生在扶輪社裡很積極,庫馬西中產階級的慈善活動,他幾乎都出過一份力;不過說實話,我會記得巴菩先生,主要是因為他的微笑,還有他店裡琳瑯滿目的糖果。街上其他地方我都記不得了,因為不是每家店都有糖果,想記也無從記起。不過,我倒是記得我們的米都是從伊朗兄弟那邊買的,也常常去黎巴嫩和敘利亞人、穆斯林和馬龍派基督徒的家裡串門子,甚至還有一位精通哲理的德魯茲教徒(Druze),他叫漢尼先生,賣的是進口布料;我年紀稍大以後,他就老是想跟我分享祖國黎巴嫩的種種麻煩。城裡還有各種「陌生人」:在市中心的軍營住了不少北邊「其他部族」的人,有士兵也有士官,臉上有各族獨特的疤痕紋身(scarification)圖案。偶爾也見得到歐洲人,舉凡希臘的建築師、匈牙利的藝術家、愛爾蘭的醫生、蘇格蘭的工程師、英國的律師和法官,以及大學裡來自世界各國的教授,這些人和殖民地官員不同,很多在獨立之後仍留了下來。小時候的我不曾想過,為什麼這些人會不遠千里來到我的家鄉生活和工作,不過我還是很高興他們有這麼做。跨界的對話可能會引人憂懼;隨著這世界越來越小,風險越來越高,這種傾向也越來越強烈。但別忘了,跨界對話也有很多樂趣。面對學者口中的「文化異質性」(cultural otherness)時不需必恭必敬,也不需驚惶失措。
世界主義是一種冒險,也是一種理想;但你不可能完全尊重多樣性,又期望每個人都變成世界主義者。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選擇要如何與同類來往,這是完全正當的,就算要像美國的阿米許人(Amish)一樣和外界保持距離,也不失為一種選擇;但無論如何使用這份自由,每個人也都有一樣的基本義務,也就是為了他人保持道德的行為。但如今,世界上的各個社會已經不太可能老死不相往來了(就算曾經可以)。人類這個物種始終都在遷徙,遺世獨立、離群索居反而是極為罕見的生活方式;世界主義並不艱難,否認它才是真正的艱難。
九一一事件過後,許多關於區分「我們」與「他們」的討論就甚囂塵上。人們常理所當然地認為,世界上的衝突終究都是來自價值觀的衝突,也就是「我們認為善是這樣,他們認為善是那樣」。這種世界觀有著深刻的哲學基礎,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琢磨,而且聽起來頗有一番道理。但我認為它錯了。
我在這裡要再次強調:這本書要討論的並不是實際政策,也不是全球化的真實面貌。我的本行是哲學家,而哲學家很少會寫真正有用的書。不過,我還是希望讓你相信,全球化的背後存在著一些有趣的概念性問題。而我想討論的一些問題非常抽象:價值觀有多真實?當我們討論「差異」(difference)時,我們到底在討論什麼?有哪一種相對主義說對了嗎?道德和禮俗(manners)何時會衝突?文化可以「被擁有」嗎?基於共通的人性,我們應當為陌生人做什麼?但在我們的生活中,這些問題並沒有表現得那麼抽象。說到底,我希望人們可以更難用「西方和其他國家」、「在地與現代社會」、在無情的利潤倫理(ethic of profit)與血腥的認同倫理(ethic of identity)」、「我們與他們」等方式分別這個世界。確實,外國人和圈外人都令人感到陌生,這些感受絕不虛假。只不過一直有人在鼓勵我們將其誇大了十倍,特別是出於善意的知識份子。
正如我之後的論證,抗拒討論「客觀」的價值觀是不對的,而我們這些生活在科學時代的人特別容易犯這種錯誤。當今的自然科學不探討對與錯(right and wrong),因此當一個人腦中是以物理學或生物學作為知識模型,就會傾向認為「價值觀不是真的(real)」,或者至少不像原子和星雲那麼真。為了對抗這種誘惑,我打算至少論證價值觀客觀性的一個重要面向:有些價值觀是,而且應當是普世性的,正如有許多價值觀是而且應當是地方性的一樣。我們不太可能將這些價值觀的重要程度,列成有共識的排名。因此我選擇回到用對話的模式來探討,特別是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之間的對話。世界正變得越來越擁擠,在接下來的五十年裡,我們這個曾經以漁獵採集為生的物種,數量將會逼近九十億。根據具體情境,跨界的對話也許會令人愉快,也許會令人惱火,但幾乎都無法避免。
文章試閱
第四章
道德分歧
穿越厚重,搜索輕薄
想見識價值分歧,你不需要離家千萬里。在散場的電影院外面,就有觀眾覺得《登峰造擊》拍得比《尋找新方向》好,但她的朋友卻嗤之以鼻:「這部片說四肢癱瘓的人活著毫無價值,如果她想要,你就應該殺了她欸,你怎麼會覺得這種電影比較好?」另一邊的酒吧剛發生一場鬥毆,人們熱烈討論著剛才的事,有人說勸架的旁觀者很勇敢,也有人說他太魯莽了,應該報警才對。在討論墮胎的課堂上,一名學生表示,懷孕初期墮胎對母親和胎兒都不好,但墮胎應該要成為母親的合法選擇。有個學生則認為,殺死胎兒的嚴重性,甚至比不上殺掉成年的貓。第三個同學卻說墮胎就是謀殺。如果我們希望鼓勵世界性的交流,開啟不同社會的之間的道德對話,我們就該預期到會有這些分歧──畢竟就連社會內部都免不了這類分歧。
但道德衝突有很多種形式。首先,我們的評價語彙非常繁多,而且就像哲學家常說的一樣,有些評價用詞,比如「好」或「應該」,都十分輕薄(thin)。這些字眼代表贊同,但用法卻有點過於靈活:好土壤、好狗狗、好論證、好主意、好人。知道這些詞的意思,並不會讓你知道該怎麼使用。當然,有些行為無論如何都跟好扯不上關係。這不僅是因為「好」這個詞的涵義中,原本就沒有內建這種行為,也是因為你無法理解要怎麼贊同這些事;比如說,搶飢餓孩童的食物就絕不是好事。
不過,大部分的評價語詞都比這「厚重」(thick)得多。如果要使用「粗魯」的概念,你一定是先認為要批評的行為欠缺良好的行止儀表,或是沒有適當關心他人的感受。比方說如果你是不小心踩到我的腳,我卻諷刺地對你說「謝謝」,暗示你是故意的。這樣就很粗魯。但如果我絲毫沒有諷刺的意思,只是單純感謝另一個人為我做的事,這樣就不粗魯。另一個例子是「勇敢」,這通常是用來稱讚人的詞彙。但它的意義比「對」或是「好」等輕薄的詞彙更具體:要表現出勇敢,你需要做一些我們會覺得有危險的事,這種行為很可能讓你會失去某些東西。當然,如果你有廣場恐懼症,或是知道按門鈴的是祕密警察,那光是打開家門就非常勇敢了。
輕薄的概念就像占位用的包包。正確、錯誤這些觀念,只有與特定社會環境的複雜性層層交織,才會真正發揮作用。正如美國政治理論大師麥可•瓦哲(Michael Walzer)所言,道德從一開始就是厚重的。或者也可以說,當你想要找出跟別人的共識,就是準備從層層的厚重概念底下,抽出隱藏的輕薄概念。
輕薄的概念似乎都是普世性的;世界上有對與錯、好與壞等概念的不只有我們,每個社會都有和輕薄概念相對應的字眼。就連粗魯和勇敢這些厚重的概念,也幾乎普遍見於世界上每一個地方。但還有一些更厚重的概念,確實是專屬於特定社會的。當討論中有一方援用了另一方根本沒有的概念時,就會出現根本性的分歧。但是在這種分歧中,爭吵並不是為了達成共識,而是為了理解彼此。
家庭的重要性
不過有時候,我們熟悉的價值,也會以我們不熟悉的風俗習慣表現出來。好比說,全世界的人都認為應該對自己的子女負責。但誰是自己的子女?我同時成長於迦納的阿肯社會和我母親那邊的英語世界,兩邊對家庭的看法就很不一樣。雖然由於幾百年來的接觸,兩個社會的差異或多或少一直在不斷縮小。但還是有些重大的差異沒有消失。
阿肯人的「母族」是指一群有共同祖先的人,我們彼此之間有愛、也有義務;大致上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共同祖先愈近,彼此的牽絆就愈強烈,也就是愈接近一個家庭。然而,母族和西方家庭之間有一個關鍵的差別:是不是母族成員,取決於你的母親是誰,跟父親完全無關。如果妳是女性,那妳的子女就是母族的一員,而妳女兒的後代也是,她們女兒的後代也是,直到時間終結都是。母族的成員資格就像粒線體DNA一樣,只透過女性傳遞。所以我和我姊姊的孩子們處於同一個母族,但跟我哥哥的孩子們不在同一個母族。而且,由於我跟父親的血緣沒有透過女性連結,他也不是我的母族成員。
簡單來說,阿肯文化中的家庭,就是人類學家所說的母系。一百年前,英國人期待父親扮演的角色,在大多數阿肯人的生活中,都是由年紀較長的舅舅(w?fa)來扮演。他要負責確保姊妹的孩子(w?fase)能夠吃飽穿好並接受教育。許多已婚婦女會跟自己的兄弟住在一起,並定期拜訪她們的丈夫。當然,男人也會想接近自己的孩子,但他對孩子的義務相對沒有那麼高──或者說,就跟英國人的舅舅一樣。
如果你是外地人,到迦納應該會很驚訝,因為人們最習慣用來稱呼兄弟姊妹的字眼「nua」,同時也可以用來稱呼母親姊妹的孩子。人們有時會用迦納英語跟你說,某某某是「我同父同母的妹妹」,而你可能會覺得這說明也太多餘了(如果有人告訴你,某個女性是他的「小媽」,那麼他指的是他母親的妹妹)。
但是到了我小時候,這一切都開始變了。愈來愈多男人和自己的妻子兒女住在一起,沒有養育姊妹的孩子。但我父親還是會收到他姊妹小孩們的學校報告,要寄零用錢給他們,跟他們母親討論他們的學業,並支付母族家裡的帳單。他也常和他最親的姊妹一起吃飯,而他的妻子兒女(也就是我們)則自己在家一起吃飯。
這就是家庭組織的差異。哪一種對你來說比較合理,很大程度是取決於你在成長過程中接受了哪些觀念。在我看來,一個社會只要能夠有效分配養育兒童的責任,並且講得出一番道理就夠了;至於要說誰是正確的,其他方式都是錯的,那實在很奇怪。西方人認為父親不扶養子女是錯的。但阿散蒂人,特別是過去的阿散蒂人,卻會覺得如果有小孩沒有得到撫養,那錯的人應該是舅舅。一旦你了解這個制度,就很可能會承認它,而且這不是需要你放棄任何基本的道德認知。因為這兩者都符合良好養育的價值,而良好養育雖然輕薄,卻是普世性的價值,只不過這些價值觀在每個社會,都有相當特殊、符合當地習俗和期望,並與社會安排緊密交織的呈現方式。
週三的紅辣椒
但還有其他一些在地價值觀可能會違反你心目中重要的觀念。例如,我的父親不會吃「叢林肉」(bush meat),也就是叢林裡獵來的動物。這其中也包括鹿肉,他曾經告訴我們,有一次他在英國不小心吃到鹿肉,第二天皮膚上就長了疹子。不過,如果你問他為什麼不吃叢林肉,他不會說不喜歡,也不會說是因為過敏。如果他認為有必要,他會跟你說這是他的「akyiwadeε」,因為他屬於叢林水牛(Ekuona)氏族。從詞源學上來說,「akyiwadeε」的意思是「你應背向的東西」,如果一定要翻譯的話,或許可以說是「禁忌」。話說回來,禁忌的英語「taboo」也是從玻里尼西亞語傳進來的,原本是指某些群體中的人應極力避免的一類事物。
就像在玻里尼西亞一樣,在阿散蒂如果做了這些應背向的事,就會讓人「受到污染」,但也有各種補救措施和「淨化」自己的方式。西方人雖然也有厭惡感和淨化自己的欲望,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真的有「akyiwadeε」的概念。因為這是一個厚重的概念,如果要有這種概念,首先必須先認為某些事情不該做,是因為你屬於某個氏族,或是順服於某個神明,因此必須遵守這個禁忌。這樣,你才會說叢林水牛氏族的成員不吃叢林肉是有某種道理的。因為從象徵意義上來說,氏族動物是你的親戚,因此對你來說,吃牠(和牠的親戚)就有點像吃人。不過,氏族成員也只能成為不吃叢林肉的理由,而在傳統的阿散蒂社會裡,無法以這種方式理解的akyiwadeε實在太多了。一九二○年代,殖民地政府的人類學家拉特雷上尉(Captain Rattray)曾提到一個叫「埃丁喀拉」(Edinkra)的地方神祇;這位第一個大量書寫阿散蒂傳統的學者提到,埃丁喀拉的禁忌之一,是週三不能接觸紅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