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情緒-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蛻變為創造性的能量(新版)

原文書名:EMOTIONAL WELLNESS:transforming fear,anger,and jealousy into creative energy


9786263107182情緒-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蛻變為創造性的能量(新版)
  • 產品代碼:

    9786263107182
  • 系列名稱:

    奧修作品
  • 系列編號:

    RL3302X
  • 定價:

    460元
  • 作者:

    奧修OSHO
  • 譯者:

    Bhakti
  • 頁數:

    336頁
  • 開數:

    14.8x21
  • 裝訂:

    平裝
  • 上市日:

    20240801
  • 出版日:

    20240801
  • 出版社:

    麥田(城邦)
  • CIP:

    176.5
  • 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
  • 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
  • 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現代人最迫切需要的「情緒革命」:
如何全然的經驗我們的情緒?!
如何將恐懼、憤怒、嫉妒等破壞性的能量,蛻變成創造性的能量?!


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倫敦泰晤士報形容他是:「一千個改造二十世紀的人之一」。


情緒無法恆久不變。
在你的內在有什麼是恆久不變的?

情緒無法恆久不變。那就是為什麼它們叫做「情緒(emotions)」──這個字源自於「動(motion)」,意思就是活動(movement)。它們會變動,所以它們叫做情緒(emotions)。你會不斷的從一種情緒轉換到另一種情緒。這一刻你是悲傷的,下一刻你是快樂的;這一刻你是生氣的,下一刻你是慈悲的。這一刻你充滿愛,下一刻你充滿恨;早晨很美,晚上很醜……;就是這樣繼續下去。這不可能是你的本性,因為在這些變化的背後,需要某種東西像線一樣的東西把它們串連起來。

你看到了花環上的花,但你沒有看到那條線。這些情緒就像花環上的花。有時是憤怒之花,有時是悲傷之花;有時快樂,有時傷痛,有時苦悶。這些都是花朵,而你的生命則是那個花環。花環上一定有一根線,否則你早就四分五裂了。你仍然是一體的——那麼,貫穿你的是什麼?指引你的又是什麼?在你之中,什麼是恆久不變的?

認識情緒的根源

我們要如何兼顧表達情緒的需求與尊重他人的感受?我們太常發現自己在表達與壓抑的兩難中進退維谷。我們擔心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會傷害身邊親近的人,使他們與我們漸行漸遠。但是壓抑情緒──即使披上「自我控制」的糖衣外表──我們只是在冒險傷害自己而已。

奧修,當代最具開創性的靈性導師,提供了一個實用且全面的途徑來有效處理這些衝突。
他帶領我們深入了解情緒的根源,以更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方式來應對各種情境,幫助我們更加自信與平靜的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起伏與困境。

奧修致力於幫助人們發現:
*恐懼、憤怒和嫉妒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罪惡感、不安全感……等情緒如何慣性的操縱我們。
*如何破除對強烈情緒的不當反應。
*如何將破壞性的能量蛻變成創造性的能量。
*社會及文化在我們的個人情緒模式當中所扮演的角色。

奧修對於人類心智的獨特洞見遠遠超越了一般陳腐的論調。他教導我們要全然的經驗我們的情緒,用創造性的方式來應對它們,好讓我們的人生更豐富,更精彩,更完整。

作者簡介


姓名:奧修(OSHO)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西元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十一日生於印度。從小就是一個叛逆而獨立的靈魂。飽覽群書,辯才無礙,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印度沙加大學哲學系,並在傑波普大學擔任了九年的哲學系教授。之後他周遊印度各地,公開挑戰一切既有的宗教、社會和政治傳統。他堅持要自己去經驗真理,而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知識和信念。印度《週日午報》將他與甘地、尼赫魯、佛陀等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位人物之一。

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一歲的時候,奧修成道。一九七四年,奧修在印度孟買東南方的普那(Poona)創建了「普那國際靜心中心」,吸引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求道者前來體驗靜心與轉化。在奧修的生涯當中,他談論到人類意識發展的每一方面,從佛洛依德到莊子,從戈齊福到佛陀,從耶穌基督到泰戈爾……他從他們的精華當中提鍊出對現代人靈性追求具有意義的內涵,並發展出獨特的靜心方法,協助現代人加速內在的蛻變。奧修不屬於任何傳統。他的教導拒絕被歸類,它涵蓋一切。

奧修於一九九○年元月十九日離開他的身體,但他種種的教誨與啟示以文字的力量更廣為流傳。他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門徒和追求者的演講已經被錄製成六百多種書,而且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了數以百萬計的人。目前在印度的社區仍然繼續著,由他的二十個門徒共同領導,繼續宣揚他的道。

奧修國際資訊中心:www.osho.com

相關著作:《奧修談《莊子》:空船》《完美的師父——如何找到內在真正的心靈導師》《愛:如何在覺知中相愛,同時無懼地相處》《奧修談《心經》——發現自己的內在真實,自己的佛陀》《自由(新版)》《名望,財富與野心──成功真正的意義是什麼?(新版)》《奧修的靜心冥想課——21 天的意識鍛鍊,幫助你找回真正的自己》《愛的力量》《接受無知的勇氣》

譯者簡介


姓名:Bhakti

1997成為奧修門徒。
1996-2001曾任職於數家中小型出版社,擔任寫手,文字編輯及童書主編。
自1997年起開始負責奧修台北靜心中心文宣編輯及撰稿。
自2001年起為奧修台北靜心中心職工作人員,負責文宣及網站編輯維護,並帶領靜心。

奧修靜心中心(現名「奧修生命之道學苑」)提供奧修靜心、OSHO成長課程與個案諮詢的相關活動:
請上網:http://www.oshotao.com
Tel: 02-25778655

書籍目錄


第一部份 了解情緒的本性
最初的最初——頭腦的機制
壓抑與控制——情緒制約的根源
大男孩不哭,好女孩不鬧——多樣化的情緒表現
情緒與身體
從頭到心到本質——回歸中心的旅程

第二部份 健康的情緒——重拾我們內在的和諧
從接受開始
憤怒,悲傷,與憂鬱——萬殊一本
了解嫉妒的根源
從恐懼到愛

第三部 觀照——蛻變金鑰
創造一些距離
壓抑或蛻變——生而為人的自由
思想、感覺、行動——了解你的「類型」
觀照雲朵——觀察者與被觀察者

支持蛻變的靜心與練習

文章試閱


最初的最初——頭腦的機制


你的情緒,你的感受,你的想法——所有關於頭腦的一切——都被外在的事物所操縱。就現在看來,這是合乎科學的,但其實在幾千年前,還沒有科學研究方法的時候,神祕學家就說過同樣的事——你腦中的一切都不屬於你,你是超乎它們之上的。唯一的問題是,你認同它們是你的一部分。
舉例來說,有人侮辱了你,你很生氣。你認為你生氣了,但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他人的侮辱只是發揮了遙控器的作用。侮辱你的人控制了你的行為,你因為他而憤怒,你的憤怒掌握在他人手中,你表現得像個傀儡。
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在人類腦部的特定中樞裝置電極,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神祕學家已經談論了幾千年的現象,但直到最近,科學家才發現人類的大腦內有數百個不同的中樞在控制你所有的行為。電極可以被裝置在某個特定的中樞——比方說,憤怒中樞——沒有人侮辱你,沒有人羞辱你,沒有人對你說任何話;你本來靜靜坐著,高高興興的,但某人按了一下搖控器,你就發火了!這是一種非常奇怪的感覺,因為你找不到你生氣的理由。你或許會想辦法將它合理化。例如你會認為是因為你看到一個人經過走廊,你想起他以前侮辱過你,因此你才會無緣無故生氣;你會找到一些合理化的解釋,安慰自己說我沒有發瘋。你只是靜靜坐著……沒有什麼招惹你,而你突然火冒三丈?
同樣的遙控器也可以用來讓你快樂。你沒事坐在椅子上咯咯的發笑,你看看四周——要是有人看到的話,一定會認為你瘋了!沒有人說話,沒有事情發生,沒有人踩到香蕉皮滑倒,那你到底在笑什麼?你會將它合理化,你會設法替這個咯咯發笑找個合理的理由。最奇怪的是,相同的按紐下一次再按,你又咯咯發笑的時候,你還是會找同樣的理由,同樣的安慰,同樣的解釋——這個合理化的解釋甚至不是來自你自己!它就像一張可重複播放的唱片。
閱讀和這些中樞相關的科學研究報告時,我想起了我的學生時代。我參加一個校際辯論賽。當時全國的大學都參加了這個比賽,瓦拉納西(Varanasi)梵文大學也參加了,梵文大學的學生總是覺得自己比其他參賽者略遜一疇。他們熟悉古老的經典,熟悉梵文詩歌和戲劇,但他們不熟悉當代藝術、文學、哲學或邏輯。這種自卑情結以一種非常奇怪的方式在運作著。
那一場比賽,當我講完之後,下一個是梵文大學的代表。為了讓觀眾印象深刻並隱藏他的自卑情結,他引用了一段羅素(Bertrand Russell,1872-1970,英國著名的數學家與邏輯學家)的話做為演講的開場——他背誦這段引言,梵文學生比任何人都更擅於背誦——但他卻臨陣怯場了,他背到一半時背不出來了……。因為他對羅素一無所知,他對自己引用的這段話一點也不了解,所以他一直無法順利背下去。如果他引用梵文的內容會比較好,他會輕鬆自在許多。
他講到一半時停了下來——一個句子只講了一半。我坐在他旁邊,四下一片沉默,他在冒汗,為了幫他的忙,我說:「再來一次。」——不然怎麼辦呢?他卡住了。我說:「如果你接不下去,就再來一次;也許你會記起來。」
於是,他重新開始:「各位兄弟姊妹們……」然後他又卡在同樣的地方。他現在成了一個笑柄。全大廳的人都在喊:「再來一次!」他陷入了窘境。他講不下去了,但又不能默默的站在那裡,這樣看起來很蠢。所以他又重來一次。而且又是從最前面的地方開始:「各位兄弟姊妹們……」
整整十五分鐘,我們只聽到這個部分——從「各位兄弟姊妹們……」開始,到他講不下去的地方為止,一遍又一遍。當演講結束之後,他來坐在我旁邊。
他說:「你毀了我的整場演說。」
我說:「我是想幫你的忙。」
他說:「這樣算幫哪門子的忙?」
我說:「不管怎麼樣,反正你都講不下去了。這麼一來,除了你以外,大家都覺得很享受。我能了解你的感受,但你應該高興你讓這麼多人開心!此外,你為什麼非要引用那段話呢?我跟你說再來一次的時候,你大可不必從頭開始……你可以跳過那段引言,那沒必要嘛。」
回到剛剛我講的中樞科學報告,我讀了這篇科學研究報告之後,我開始了解了,語言中樞完全就像唱片一樣,但是多了一個特點。當你把唱針從唱盤上移開,可以再將唱針移回原位,從那裡繼續播放音樂。但語言中樞不同,當唱針移開再放回原位的時候,這個中樞立刻會回到最前面,重新開始。
這樣的話,你還能說你是自己所說的話的主人嗎?你是你自己的感覺的主人嗎?的確,你並沒有被植入電極,但在生物學上,完全相同的運作已經不斷在持續著。
當你看到某種類型的女人,你的頭腦立刻會反應:「多美啊!」這不是遙控器是什麼。那個女人就像電極的遙控器一樣發揮了作用,你的語言中樞一踫到她,就開始播放頭腦記錄的話:「多美啊!」
頭腦只是一個機制。它不是你。頭腦錄下外界的事物,然後根據這些記錄回應外在的情況。印度教徒、回教徒、基督教徒和猶太教徒之間唯一的差別就是:他們只是有著不同的錄音內容,但他們的播放方式都一樣。在骨子裡,他們是同一種人。當你播放一張唱片——它可能是希伯來文,可能是梵文,可能是波斯文,可能是阿拉伯文,你播放唱片的機器是一樣的。對機器來說,無論播希伯來文或梵文,都沒有差別。
你們所有的宗教,所有的政治理念,所有的文化心態,全都只是錄音而已,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它們只不過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播放特定的錄音內容而已。
都吉大君(Raja Dhoj)是印度最有智慧的國王之一,他的生命中發生過一段很美的插曲。他非常欣賞有智慧的人。他的國庫只為一個目的而開——無論花多少錢,都要召集到全印度的智者。他的首都在烏賈因(Ujjain),宮廷裡有三十名全國最傑出的人。這是全印度最受尊崇的宮廷。
卡利達(Kalidas)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詩人之一,也是都吉大君的朝臣。有一天,宮廷來了一個人,宣稱他會說三十種語言,而且說得就像本國人一樣流利、一樣準確,連口音也完全一樣。他前來挑戰:「聽說最有智慧的人都在你的宮廷裡。這裡有一千枚金幣,任何人能夠猜出我的母語,這一千枚金幣就是他的,但要是他辦不到的話,就得給我一千枚金幣。」
偉大的學者們齊聚在那裡——所有的人都知道,無論如何你都不可能把其他的語言說得和你的母語一樣流利,因為,學習別的語言需要費很大的功夫,只有母語是自發性的——你甚至不必學。你所要做的,只是開始說;它是自發性的。這就是為什麼連將祖國稱之為「父國」的德國人,也沒有將德文稱之為「父語」——大多數的國家都稱自己的國土為「母國」。所有的語言都被稱為「母語」,因為孩子是跟著母親開始學說話的。父親在家裡從來沒機會發言;總是母親在說,父親在聽。
都吉大君宮廷裡有許多人接受了這個挑戰。那個人說了三十種語言,這種語言講幾句,那種語言講幾句——這真的很難!他真的是位偉大的藝術家。他說每種語言的樣子,就像是本國人在說自己的母語一樣。三十名偉大的學者都輸了。比賽持續進行了三十天,每天都有一個人來挑戰,但全都落敗了。
到了第三十天……都吉國王不斷對卡利達說:「你怎麼不去挑戰呢?詩人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語言的精微之處,更了解語言的微妙差別。」而卡利達依然沉默不語。他看了三十天,試著判斷那個人說哪種語言最自在,最具自發性,流露最多的喜悅;然而,他還是看不出有任何差別,這個人說每一種語言的樣子都一樣。
到了第三十一天,卡利達要都吉國王和所有的智者到宮廷外,站在大殿前面。大殿前有一道很長的階梯,那個人正走上來;當他走上最後一級階梯時,卡利達一把將他推倒。當他滾下階梯的時候,他氣急敗壞,大罵了起來。
卡利達說:「這就是你的母語!」在憤怒當中,你什麼也不記得了。這個人沒有料到比賽中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但沒錯,那的確就是他的母語。在他頭腦最深處的錄音,那就是他的母語。
我認識一個教授,他曾經在世界各地生活過,也在不同的大學任教過,他常說:「在其他國家生活的時候,只有兩種情況讓我覺得很為難,一種是和別人吵架的時候,另一種是墜入愛河的時候。在這兩種情況下,人需要他的母語。無論你用別的語言將你的愛傳達得多美,它都隔了一層,它會有點膚淺。當你生氣的時候,如果你用對方的語言吵架,你就沒有同樣的快感……」他說:「這兩種情況都非常重要——吵架和談情說愛——它們通常都是針對同一個人!你愛這個人,你同時又得和這個人吵架。」
他說的沒錯。用你學來的語言說話,一切都只會停留在表面——你唱不出優美的歌,你也沒辦法用自己的話罵三字經。在這兩種情況下,它都少了一點勁。
人的頭腦是一個記錄外來經驗的機制,它根據這些記錄做出回應。它不是你。可惜的是,心理學家認為頭腦就是一切,除了頭腦以外,沒有別的。這表示你什麼都不是,只是一堆外在影響所產生的結果;你沒有自己的靈魂。甚至連靈魂這個觀念也是外來的。
這就是神祕家和科學家的不同之處。科學家完全同意當代科學對人類頭腦的研究。然而,這些研究對於人類本質的看法則大錯特錯。在頭腦之外,還有一種超越頭腦的覺知,它不是外來的,它也不只是一個觀念——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實驗可以在腦部找到與覺知相應的中樞。
靜心的作用,就是讓你覺知到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頭腦的活動,讓你認出那不是你,幫助你不去認同它們。當頭腦生氣時,你了解到這只是一段唱片裡的錄音。當頭腦悲傷時,你記得這也只是一段唱片裡的錄音。當你在某種特定的情境下,有人按下了遙控器,所以你覺得難過,你覺得生氣,你覺得挫折,你覺得擔心,你覺得緊張——所有這些事物都來自外在,來自你的頭腦對它們的回應。你只是個觀看者,你不是演員。它們不是你的反應。
靜心的藝術就是去學習覺知、警覺、覺察。當你覺得生氣時,不要壓抑它;讓它在那裡。只是覺知。看著它,把它當成你外在的某種客體。慢慢的切除你對頭腦的認同。那麼,你就會找到你真正的本性,你的本質,你的靈魂。
發現這個覺知,就是成道——你將成為光明的。你將不再置身黑暗當中,你將不再是被頭腦操縱的傀儡。你是主人,不是奴隸。現在,你的頭腦無法再像以前那像,擅自做出機械性的反應。它需要你的允許。現在如果有人侮辱了你,而你不想生氣,那麼你就不會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