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自卑與超越:陪你走過生命幽谷、啟發動能的阿德勒勇氣心理學
原文書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
產品代碼:
9786263359802系列名稱:
知識叢書系列編號:
KA01129定價:
420元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譯者:
吳勇立頁數:
320頁開數:
14.8x21x2.2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1130出版日:
20221130出版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CIP:
175.7市場分類:
哲學,心理,思想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自卑情結是人類進步無可抗拒的動力」
「化解自卑感的方法只有一種,既直接又符合現實,也必定有效:改善眼下的處境。」
「唯有培養合作能力,才有辦法過上完整的人生。」──阿德勒
「被討厭的勇氣」啟蒙者、個體心理學之父的經典著作
深入剖析人生意義、回憶、夢境、教養、家庭與愛情
「自卑情結」是個體心理學最重要的概念,也是阿德勒最廣為人知的洞見。在脫離佛洛伊德一派後,阿德勒更加強調個人心理發展與他人、社會的互動關係。在本書一開頭,阿德勒就劈頭提出人生無可逃避的三大問題:職業、友情與兩性關係,它們都牽涉到人與外在世界的互動。因此,阿德勒在此提出貫穿本書思想的核心:合作能力。
阿德勒指出,每個人都有與人合作的潛能,但唯有透過培養與訓練才會發展出來。如果在家庭或在學校沒有學會這種能力,孩子就會建立偏差的生活意義,並追求不切實際的優越感,在日積月累下形成負面的生活習性,不但各方面都遇到困難,心理健康也會出問題。
因此,阿德勒在治療患者時,會從童年經驗中找到線索。書中有許多案例可以佐證,例如:
.偷竊成癮的女孩:為了報復父母離異與母親的冷漠對待。
.失眠的男子:從小受到嚴厲管教,用失業來讓父親焦慮。
.不斷換伴侶的女子:從小被父母嫌醜,因此不斷換伴侶希望獲得欣賞與認可。
.難以悔改的搶劫犯:在感化院被體罰後,認為世上所有的教化手段都是在挑戰他的力量。
不過,阿德勒強調,悲慘的童年不能當作失敗人生的藉口,關鍵在於「當事人如何看待那段經歷」。書中他也舉出許多反轉人生的案例,包括他自己也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而決定長大後要行醫濟世。不管在人生哪個階段,只要重新開始培養平等精神與合作能力,現下生活的困境都可以慢慢解除。透過以上幾種核心概念的串連,阿德勒在書中一一解析家庭、學校、職場、婚姻等各個領域的問題,甚至對於犯罪心理學也有其獨到的見解。
本書出版於1931年,九十年來一直帶給讀者心靈上的啟發,甚至在21世紀之初帶起「被討厭的勇氣」的阿德勒風潮,足見其內容能隨著時代而有更深入的詮釋。尤其在網路社群時代,我們對於被認同、被欣賞以及填補內心不足的渴望更加強烈,透過本書的解析,一定能找回完整的自己以及重啟對他人的興趣與關心。
名家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林仁廷(諮商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劉俊麟(長榮大學博雅學部通識中心主任)、鮑順聰(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專任輔導教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自卑情結是人類進步無可抗拒的動力」
「化解自卑感的方法只有一種,既直接又符合現實,也必定有效:改善眼下的處境。」
「唯有培養合作能力,才有辦法過上完整的人生。」──阿德勒
「被討厭的勇氣」啟蒙者、個體心理學之父的經典著作
深入剖析人生意義、回憶、夢境、教養、家庭與愛情
「自卑情結」是個體心理學最重要的概念,也是阿德勒最廣為人知的洞見。在脫離佛洛伊德一派後,阿德勒更加強調個人心理發展與他人、社會的互動關係。在本書一開頭,阿德勒就劈頭提出人生無可逃避的三大問題:職業、友情與兩性關係,它們都牽涉到人與外在世界的互動。因此,阿德勒在此提出貫穿本書思想的核心:合作能力。
阿德勒指出,每個人都有與人合作的潛能,但唯有透過培養與訓練才會發展出來。如果在家庭或在學校沒有學會這種能力,孩子就會建立偏差的生活意義,並追求不切實際的優越感,在日積月累下形成負面的生活習性,不但各方面都遇到困難,心理健康也會出問題。
因此,阿德勒在治療患者時,會從童年經驗中找到線索。書中有許多案例可以佐證,例如:
.偷竊成癮的女孩:為了報復父母離異與母親的冷漠對待。
.失眠的男子:從小受到嚴厲管教,用失業來讓父親焦慮。
.不斷換伴侶的女子:從小被父母嫌醜,因此不斷換伴侶希望獲得欣賞與認可。
.難以悔改的搶劫犯:在感化院被體罰後,認為世上所有的教化手段都是在挑戰他的力量。
不過,阿德勒強調,悲慘的童年不能當作失敗人生的藉口,關鍵在於「當事人如何看待那段經歷」。書中他也舉出許多反轉人生的案例,包括他自己也是因為從小體弱多病,而決定長大後要行醫濟世。不管在人生哪個階段,只要重新開始培養平等精神與合作能力,現下生活的困境都可以慢慢解除。透過以上幾種核心概念的串連,阿德勒在書中一一解析家庭、學校、職場、婚姻等各個領域的問題,甚至對於犯罪心理學也有其獨到的見解。
本書出版於1931年,九十年來一直帶給讀者心靈上的啟發,甚至在21世紀之初帶起「被討厭的勇氣」的阿德勒風潮,足見其內容能隨著時代而有更深入的詮釋。尤其在網路社群時代,我們對於被認同、被欣賞以及填補內心不足的渴望更加強烈,透過本書的解析,一定能找回完整的自己以及重啟對他人的興趣與關心。
名家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林仁廷(諮商心理師)、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劉俊麟(長榮大學博雅學部通識中心主任)、鮑順聰(臺北市立建國高中專任輔導教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作者簡介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創始人。
1870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父親是穀物商人。阿德勒幼年患有佝僂病,又目睹弟弟因病過世,所以決定習醫,並於維也納大學攻讀心理學與神經學。畢業後成為內科醫師,並加入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討論團體,進而成為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
與佛洛伊德分道揚鑣後,他成立了個體心理學協會,並開始在歐美各地遊歷演說與教學。1937年,他於巡迴演說途中心臟病發過世。
譯者簡介
吳勇立
1970年生於江蘇省靖江市,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文學博士,現就職於復旦大學外文學院德文系。研究領域為德意志思想史和20世紀上半葉德語國家文學。譯作有《希伯來與希臘思想比較》、《瓦爾特、本雅明:救贖美學》等。
書籍目錄
第一章 生活的意義
人生三大問題
錯誤的意義造成失敗的人生
不斷奉獻才是真正的人生意義
童年經歷對生活意義的影響
從童年記憶中找出個人的糾結之處
個性是可以改變的
第二章 心智與身體
身心交互影響、相互合作
生活習性會左右人的心智發展
讓劣勢變成優勢
用生理問題來引起他人的注意
心智對身體的影響力
身體特徵與個性沒有絕對的關係
心理學的研究主題就是人的生活習性、合作能力與生活意義
第三章 自卑感與優越感
用錯誤的方式消除自卑感
用畫地自限的方式來滿足優越感
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用不同的策略實現人生目標
要改變舉止言行,就得先改變人生目標
第四章 早期記憶
你所記住的事情取決於當年的感受
從片段回憶來判斷對方的個性與經歷
孩子的問題源自他對成長經歷的解讀
第五章 夢
佛洛伊德的創見與缺失
夢的功用在於喚起感覺
逃避現實的人做夢的頻率也高
象徵與比喻法的用途
日常的夢境含意
第六章 家庭的影響
母親的角色與家務的價值長期被貶低
孩子的問題源自他對成長經歷的解讀
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都是被寵出來的
婚姻狀況對孩子造成的影響
父親所扮演的角色
父親不應該是一家之主
父母不可偏袒某個孩子
第七章 學校的影響
當前的教育任務:品格教育及心理輔導
入學是社會生活的第一場考驗
班級就是個小社會
成績與智力測驗的意義
遺傳因素的迷思
能力分班與男女合校的問題
驕縱兒、懶惰鬼跟孩子王都是為了引起旁人的關注
心理治療對教學工作的助益
第八章 青春期
青春期的逃避心態會埋下心理疾病的因子
前段學童與後段學童的黃金交叉
「男性欽羨」
不要強迫孩子吸收性知識
青春期只是一個過渡期
第九章 犯罪及其預防
缺乏合作能力是罪犯的特徵
教化犯人要從培養合作能力開始
養成罪犯各方面因素
體罰只會造成反效果
罪犯的童年經歷
被忽視的心態會令人走上歧路
與其追求虛幻的成就感,不如好好工作
改造社會的第一步:培養合作精神
第十章 職業
多跟孩子談他的職業取向
從孩子的言行找出他的職業取向
傑出人士通常從小就重視合作精神
幫助失業者培養興趣與合作精神,才能真正解決社會問題
第十一章 個人與社會
用合作精神來治療精神病患
面對憂鬱症患者的小技巧
成為社會的一分子就是最高成就
第十二章 愛情與婚姻
愛情不是純粹的身體反應
對婚姻與戀愛的看法從小就養成了
婚姻是一項具體合作任務
伴侶彼此要有平等的地位
愛情不是維繫婚姻的唯一要素
譯後記
作者年表
文章試閱
第三章 自卑感與優越感
自卑感不是反常的心態,從整體的角度來看,它是人類所有進步的動因……實際上在我看來,所有的文化都是奠基於自卑感之上。
「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是個體心理學最為重大的發現,如今全世界人都知道了這個術語。很多學派的心理學者吸收了這個概念,把它運用在自己的研究之中。然而我不確定他們是否真的理解它,更不確定他們在運用時是否掌握了正確的意義。
因此,我們不能光是告知病人他有自卑情結,這沒有絲毫的益處,只會強化了他的自卑感。我們必須為他指明出路,並探究他的生活習性有哪些令人氣餒之處。我們得把握時機,在他缺乏勇氣時,適時地給他打氣。
每一個精神官能症患者都有自卑情結,所以我們無法用它來區別彼此的差異。事實上,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各自的困境,那給他們帶來無力感,進而無法展現生活的正面意義。此外,患者給自己設定的奮鬥目標和行動範圍也不同。因此,告訴患者他有自卑情結,也無法鼓勵他,就好像跟頭疼的人講:「我知道問題在哪?你頭疼!」這句話同樣不會有任何治癒效果。
很多精神官能症患者被問起是否感到自卑時,總是回答沒有,甚至會說:「正好相反。我清楚得很,我比周圍的人都優秀。」其實根本用不著去問,只要觀察他們的言行就夠了。依此,我們就能發現他們用什麼技巧來說服自己「我很重要」。
有些人外表很傲慢,我們不難猜到他們內心的感受:「別人老是忽視我的存在,所以我的舉止要像大人物才行。」有些人講話時手勢很誇張,可以猜測他的想法是:「若不特別強調,沒人會拿我的話當回事。」因此,如果有人舉止行為表現太突出,我們都有理由懷疑是自卑感在作祟。不光如此,他還會極力掩飾自己的短處。有的人覺得自己個頭太小,就會踮起腳來走路,以顯得高大一些。有時我們會看見兩個孩子在比身高:擔心自己較矮的那個孩子會使勁地伸展四肢,身體挺得筆直,竭力要讓自己看上去比實際上更高。若你去問他:「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太矮了?」我們千萬不要指望他會承認這個事實。
因此,有嚴重自卑感的人外表上不一定會恭順、安靜、自制或沒有攻擊性。
【用錯誤的方式消除自卑感】
自卑感的表現方式有成千上萬種。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三兄弟第一次去參觀動物園,當他們來到獅子籠的時候,老大退到媽媽的裙子後面說:「我要回家。」老二站在原地不動,臉色慘白身體發抖,嘴裡卻說:「我一點也不怕。」老三緊盯著獅子,凝視了一會後問母親:「我可以朝牠吐口水嗎?」這三個孩子都確實都出現自卑感,但其表達方式會順應各自的生活習性,所以顯得有所不同。
每個人的身上多少都有自卑感,一定會感到自己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保持勇氣,就能化解自卑感,而方法只有一種,既直接又符合現實,也必定令人滿意:改善眼下的處境。
沒有人能長期忍受自卑感,他會感到有一股壓力在逼迫自己採取行動。想想看,有個人失去了生活的勇氣,不相信自己還能努力改善境況。可是他不能忍受這一切,還是想努力掙脫自卑感,而他嘗試的種種方法卻一點成效也沒有。他的目標很明確:「不向困難低頭」。然而他並沒有真的越過重重障礙,只是在自我催眠,或說沉醉在虛幻的自我優越感中。同時,他的自卑感還在累積,因為令他感到低下的處境沒有改變,而刺激的源頭依舊存在。他所採取的每一個步驟只會讓他繼續沉溺於自我欺騙的幻景中,原來的問題只會越滾越大,令他更難以承受。
光是觀察他們的言行,而沒有深入理解其想法,就會以為他們活得漫無目的。就外人看來,他們並沒有擬定計畫去改善自己的處境。表面上他們和大家一樣,都在努力追求某些滿足感,但其實他們早已放棄希望,不再想改變自己的客觀處境。他們在行動上陷入惡性循環。當他們感到自己弱小時,就換到一個新環境去,好讓自我感覺更強大。他們不打算好好訓練自己來提升自信,而是不斷自我催眠,以相信自己已經夠強了。
他們這樣愚弄自己,多少也有些實際的作用。面對難以應付的挑戰時,他們會以「在家稱王」的態度來突顯自己的重要性。這種心態就像吸食毒品一樣,而內心深處的自卑感依然不動如山。那些老問題還在,當事人仍然感到自己樣樣不如人。在他們精神生活的川流中,自卑感就像暗流一樣持續湧動。而這些就是自卑情結所牽涉到的問題。
【用畫地自限的方式來滿足優越感】
現在我們該界定一下自卑情結這個概念。面對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深信自己無能應付,這便是自卑情結。由此可以理解,自卑情結會表現為憤怒、悲傷和內疚。自卑感會引起緊張的情緒,接著以補償動作(compensatory movement)來製造優越感,但是這不能解決問題。因此,爭取優越感的各種嘗試,其實在生活中一點用處也沒有。真正的問題被擱置或被排除在外。接下來,自卑的個體會設法限制自己的行動範圍,投入更多精力來避免失敗,而不是積極走向成功之路。遇到困難時,他呈現出猶豫的樣子,不光是原地不動,甚至是向後退。
這樣的人生態度很容易發展成「懼曠症」。患者想傳遞這樣的資訊:「我不能走得太遠,不能離開熟悉的環境。生活中處處是危險,必須小心提防。」長期抱著這種態度,就會把自己監禁在斗室中,或者賴在床上不起來。遇到困難就想退縮,這種心態最極端的表現就是自殺。不論面對哪種生活問題,自殺者都沒有信心,他傳遞出來的訊息是:「我已無力改善自己的處境」。
為何自殺也是一種追求優越感的行為?仔細想想,其實當事人是用它來指責或報復某人。每當有人自殺,我們總能發現其身邊會有人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彷彿這個自殺者在說:「我是這個世界上最脆弱、最敏感的人,可你們卻以最冷酷的方式對待我。」
精神官能症患者多少也會限制自己的行動範圍,並縮小他與外界的接觸範圍。他試圖與人生三大必要問題保持距離,並把自己局限在狹小的空間裡,以管控所有的變數。他築起了密室,關上了大門,把他的生命跟陽光、柔風和新鮮空氣隔離開來。
至於他會不會欺凌更弱小的人,或者以抱怨的方式在自己的領地中獲得統治地位,就取決於他的自我訓練程度了:他會選擇對自己合適的手段,並能有效達到目的。他對其中一種方式不滿意,就會選擇另一種。無論他選擇何種方式,其目的都一樣:避免艱苦的勞動、也無需改善自己的處境,就能獲得優越感。孩子氣餒時若發現,透過淚水便能獲得最大的利益,那他就會變成愛哭鬼,進而發育成為憂鬱的成人。
眼淚和哭訴是一種強大的武器,我稱為「淚水炮彈」,不但能干擾合作關係,還能用來使喚他人。這樣的人,還有那些扭扭捏捏、羞怯靦腆、懷有罪惡感的人,他們的自卑情結都溢於言表。他們很樂意承認自己的怯弱,連照顧好自己的能力都沒有。他們竭力想掩飾自己膨脹的優越感與企圖心,而且不惜一切代價,都要把別人踩在腳下。
另一方面,有些孩子喜歡自吹自擂,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具有優越感,但只要仔細觀察他的行為而不是他的說詞,就能發現他不願意承認的自卑感。
所謂的伊底帕斯情結,實際上無非就是精神官能症患者「自我囚禁」的例子。他不敢去應對廣闊世界中的愛情問題,所以無法成功擺脫這一情結。可想而知,他的行動範圍只局限在家庭內,也於此構建自己的性觀念。由於這種不安全感,除了面對最熟悉的幾個人,他從來不會對外談到自己的興趣。他擔心,常常和外人相處的話,那麼他習以為常的優越地位就會蕩然無存。
伊底帕斯情結的受害者,大多是被母親寵壞的孩子們。身邊的人總會滿足他們的願望,所以他們也把這一切當成理所當然。他們從沒有獨自付出努力,從家人以外的他人身上爭取青睞和關愛。在長大成人之後,他們仍然被拴在母親的圍裙繫繩上。面對愛情時,他們不打算尋覓地位平等的伴侶,而是要找一個佣人,好好服侍他們,讓他們感到安心。顯然他們只是要找另一個母親。每個孩子都有機會變成伊底帕斯情結的患者。只需要母親寵溺他,不讓他對外界感興趣,在加上冷漠、無所用心的父親就夠了。
以上這些畫地為牢的舉動,就是精神官能症的各種症狀。跟口吃的人交談,就能看出他的遲疑態度。他還保留一絲社會情緒,還願意跟熟識的人接觸。但他對生活的無力感、恐懼感與戒心,削弱了他的社會情緒,於是他說話時總是猶豫不決。
學校裡成績後段的孩子、三四十歲還找不到工作或者避開婚嫁話題的男男女女、重複同樣動作的強迫症患者、煩惱工作而整夜難眠的失眠患者……這些人都顯然有自卑情結,也不願付出努力去解決生活問題。手淫、早洩、陽痿和性變態等症狀,都跟猶疑不定的生活習性有關,更因此在接近異性時會害怕低人一等。為什麼他們這麼害怕被瞧不起?其答案不言自明。可想而知,這些人企圖高人一頭,給自己設定了過高的成功目標。
【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我們說過,自卑感不是反常的心態。從整體的角度來看,自卑感是人類所有進步的動因。比如說,人們感到無知,想要預測未來的發展,於是科學就誕生了。為了改善全體的處境,人類不斷付出努力,才能更瞭解宇宙,並掌握大自然的變化。
實際上在我看來,所有的文化都是奠基於自卑感之上。想像一下,若有外星人觀察我們的星球,一定會得出這個結論:「人類建立這麼多個社會團體和機構,只為了保障生命安全。他們下了許多功夫,包括蓋房子來遮風擋雨、縫製衣服來蔽體取暖、修建道路來方便移動。很顯然地,他們認為自己是這個星球上最弱小的生物。」
從很多方面來說,人類確實是弱小的生物。我們不像獅子或大猩猩那樣強壯,獨自應付困難的能力也輸給許多動物。有些動物會群居生活,以彌補自己的缺陷和不足。但是人類的合作模式更為多樣而複雜,程度遠超過世界上的其他生物。嬰幼兒尤其脆弱,他們需要成人付出多年來照看和保護。每個人都有極度幼弱的時候,而人類一脫離團體的合作關係,就只能聽任環境擺布。因此,孩子沒有受過合作方面的訓練,人生態度難免會變得悲觀,進而形成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結。
更何況,就算是最有合作精神的人,也得不斷面對紛至沓來的生活問題。沒有人會覺得自己已達成終極目標,能徹底主宰自己的人生,並獲得無上的優越感。生命太短促,身體也十分脆弱,而人生三大問題是如此廣泛,永遠都會有更豐富而完滿的答案。當然,我們總能找到解方,但不會留在原地,只滿足於當下的成就。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不會停止奮鬥。只要與人合作,就能帶著希望與助力前進,一同改善全體的處境。
沒有人會憂心能否實現生命的最高目標。想像一下,個人或者全人類達到了至善的目標,面前不再有任何艱難險阻。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變得非常乏味。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凡事都可以事先計算好。明天不會出現意外的機運,未來無可期盼。然而,生活中的樂趣恰恰來自非確定性。
假如我們無所不知,對什麼都了然於胸,那就不再需要討論和探索。科學沒有用武之地,宇宙不過就是一套老掉牙的故事。藝術和宗教本是想像的源頭,鼓舞著我們去追尋生命,若我們無所不知,它們將沒有任何意義。為了實現美好的未來,我們才會努力耕耘眼下的生活。人類不斷努力奮進,總能發現甚至構想出新的問題,以創造更多合作與奉獻的機會。
然而,精神官能症患者一出社會就困難重重,他的應對方法總是很粗糙,所以問題會更加難解。正常人面對諸多問題時,會設法提出更加完滿的答案,並朝著艱難險阻挺進,創造更多里程碑。他能為其他人做出貢獻,不會拖拖拉拉,更不會成為夥伴的累贅。他不需要也從不要求人家給他特殊待遇。他獨立自主、勇往直前,根據自己的社會經驗去解決問題。
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想追求的優越感便因人而異。每個人的目標都有其獨特性,取決於他對生活所賦予的意義。它們不僅僅是幾段文字,而是內建於他的生活習性中,就像他自己創作的特殊旋律。就生活習性來看,人不會直接陳述自己的目標,就像擬定行程表那樣一目了然。他只會含含糊糊地暗示,而外人只能這些線索中看出端倪。
想了解某人的生活習性,就如同領會詩人的作品一樣。詩人用語詞抒發胸臆,但是他所表述的內涵遠超過字面含義,大多要靠讀者去猜度,在字裡行間去解讀。生活習性同樣如此,它好比深奧又晦澀的作品。心理治療師必須學著在字裡行間裡讀出弦外之音,並辨析出當事人的生活意義。
除此之外,別無特例。生活的意義是在人四、五歲的時候形成的,而它不是像數學演算那樣的過程,而是在黑暗中摸索,在模糊中感受,抓住一個個的暗示,在跌跌撞撞中尋找合理的解釋。
追求優越感也是類似的過程,需要大量的摸索和猜測。生活的意義在於奮進不止,人生是動態的川流,不是圖表或地圖上不變的點。沒有人可以清晰且完整地描述自己要追求的優越感。有人知道自己的職涯目標是什麼,但是這只是他人生奮進的一小部分。制定了一個具體的目標後,還有千萬條通向這個目標的奮進之路供他選擇。
比方說,有人想成為醫生,然而這意味著有很多不同的功課需要去完成。不管他要成為內科醫師還是病理學專家,都會在行動中表現出對自己和他人的興趣。他得付出許多努力,才能訓練自己成為對夥伴有幫助的人,並以助人為樂。他以此來補償自己明確存在的自卑感。因此,從他在工作上或其他層面所表達的意見,都能看到那種自卑感以及補償性。
許多醫生在童年時就有接觸死亡的經歷。對此,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內心也產生不安全感。他們當中有些人兄弟或父母早逝,所以後來的人生歷練都朝向一個目標,那就是保護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免受死亡威脅。
再舉個例子,有人的目標是當老師,不過老師的個性因人而異。有些人的社會情緒不高,他們之所以想當老師,是因為這樣能管教一批比他弱小的學生,以此得到優越感。只有面對那些更弱小、比他更缺乏閱歷的人,他才會有安全感。社會情緒高的老師會以平起平坐的態度對待學生,因為他真心實意地希望為人類的福祉做出貢獻。因此,每個老師的能力和理念都不同,重要的是在他們種種表現下,看出其真實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