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傾聽焦慮的聲音:解除超載的欲望與執著,正視自我情緒的6堂課
原文書名:불안: 존재의 목소리
產品代碼:
9786263796041定價:
360元作者:
金石譯者:
謝麗玲頁數:
192頁開數:
14.7x21x1.2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41028出版日:
20241028出版社:
台灣東販股份有限公司CIP:
176.527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大
商品簡介
疫情的連環效應、快速運作的社會、社群媒體的資訊轟炸,
我們每天要面對無數的正面、負面情緒起伏,
失望、徬徨、仇恨、得失心、嫉妒、憤怒……
只要挖掘情緒的根源,就能發現如空氣般存在於你我身邊的「焦慮」。
我們害怕「焦慮」、試圖避免「焦慮」,認為「焦慮」百害而無一利,
於是各種正向心理學、自我實現的風氣愈來愈盛,
我們不斷反省、鼓勵正向思考、放大每個小確幸說服自己應該滿足,
「我」真正的欲望和獨特性,就在無止境的積極正向意識中被忽略。
焦慮,是因為不瞭解自己的欲望
我們忙著追逐他者的欲望,渴望充滿虛假野心和理想的生活,
超載的情緒和執著破壞了與自我的健康關係,讓視野變得狹隘。
焦慮從「失去、自我受到壓抑」而生,卻也是幫助找到解答的指南針,
透過有意識的訓練,找出和欲望、他者的適當距離,回顧被遺忘的自我。
焦慮不是病,而是獲得能量的契機
「焦慮」,是在與自己、他人、社會、世界建立關係或產生影響時必然會出現的情緒。
本書作者批判將焦慮視為「異常」、「障礙」、「症狀」的醫學或心理學觀點,
呼籲停止將焦慮情緒解釋成個人層面的問題,而要將整體環境和關係結構納入考量。
焦慮是主體感受到的心情、情感和認知的綜合,接納焦慮是人生的一部分,
轉化為能量才是讓你我擁有更健康豐富生活的捷徑。
不被焦慮左右,從個人×他人×社會多角度探討
個人所經歷的焦慮或各種型態的心理問題,終究都和社會結構有關,
應該從社會集體生活下的心理反映來理解。
焦慮就像圍繞我們的空氣,是喚起欲望的力量,
唯有認識自己焦慮情緒的真面目,才能解放身心,瞭解「我」存在的意義。
焦慮是誠實反映你我存在的聲音,
請用心傾聽,找回自我意識,獲得更自由美好的生活。
療心專家誠摯推薦
諮商心理師╱《無憾的道別》作者 王映之
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
臨床心理師╱「陽晴心理諮商所」副所長 張榮斌
「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劉仲彬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盧美妏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依姓名筆劃排序)
疫情的連環效應、快速運作的社會、社群媒體的資訊轟炸,
我們每天要面對無數的正面、負面情緒起伏,
失望、徬徨、仇恨、得失心、嫉妒、憤怒……
只要挖掘情緒的根源,就能發現如空氣般存在於你我身邊的「焦慮」。
我們害怕「焦慮」、試圖避免「焦慮」,認為「焦慮」百害而無一利,
於是各種正向心理學、自我實現的風氣愈來愈盛,
我們不斷反省、鼓勵正向思考、放大每個小確幸說服自己應該滿足,
「我」真正的欲望和獨特性,就在無止境的積極正向意識中被忽略。
焦慮,是因為不瞭解自己的欲望
我們忙著追逐他者的欲望,渴望充滿虛假野心和理想的生活,
超載的情緒和執著破壞了與自我的健康關係,讓視野變得狹隘。
焦慮從「失去、自我受到壓抑」而生,卻也是幫助找到解答的指南針,
透過有意識的訓練,找出和欲望、他者的適當距離,回顧被遺忘的自我。
焦慮不是病,而是獲得能量的契機
「焦慮」,是在與自己、他人、社會、世界建立關係或產生影響時必然會出現的情緒。
本書作者批判將焦慮視為「異常」、「障礙」、「症狀」的醫學或心理學觀點,
呼籲停止將焦慮情緒解釋成個人層面的問題,而要將整體環境和關係結構納入考量。
焦慮是主體感受到的心情、情感和認知的綜合,接納焦慮是人生的一部分,
轉化為能量才是讓你我擁有更健康豐富生活的捷徑。
不被焦慮左右,從個人×他人×社會多角度探討
個人所經歷的焦慮或各種型態的心理問題,終究都和社會結構有關,
應該從社會集體生活下的心理反映來理解。
焦慮就像圍繞我們的空氣,是喚起欲望的力量,
唯有認識自己焦慮情緒的真面目,才能解放身心,瞭解「我」存在的意義。
焦慮是誠實反映你我存在的聲音,
請用心傾聽,找回自我意識,獲得更自由美好的生活。
療心專家誠摯推薦
諮商心理師╱《無憾的道別》作者 王映之
諮商心理師 王雅涵
臨床心理師╱「陽晴心理諮商所」副所長 張榮斌
「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劉仲彬
「人生設計心理諮商所」共同創辦人╱諮商心理師 盧美妏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依姓名筆劃排序)
作者簡介
金石
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研究雅各.拉岡的欲望理論並取得博士學位。歸國後在哲學學院(ACA PHILO)、高麗大學、首爾市立大學等機構授課,並於建國大學跨域人才學院擔任教授,自2018年起於該校哲學系擔任教授。致力於以精神分析概念結合哲學,分析韓國社會的大眾心理以及社會、文化現象,並提出人文學角度的改善對策。在分析精神障礙、偏差、犯罪等社會病理相關主題的同時,也關注與研究社會整合議題。活躍於公眾演講和著述,藉由和大眾溝通來回饋學術成就。著有《自我:最熟悉的陌生人》、《文選:前往拉岡世界的魔法字句》、《進入潛意識的邀請:佛洛伊德&拉岡》、《佛洛伊德,解夢》等作品;譯有《以文為證:讀懂拉岡的方法》等作品(以上書名皆為暫譯)。
書籍目錄
走進來
焦慮不是病
我的夢境故事
焦慮的社會性治療
第1章 焦慮不是疾病
精神崩潰中嗎?
心理問題的醫療化
精神障礙究竟是什麼?
主觀痛苦的衡量
第2章 正常與不正常
精神障礙的誕生
大腦地圖能解釋我們的心靈嗎?
文明中的痛苦
症狀是人的獨特性
第3章 焦慮與憂鬱
日常中的焦慮
不是焦慮症,只是焦慮
焦慮與憂鬱
焦慮的正面性
第4章 焦慮時代,焦慮社會
現代社會的焦慮
幻想崩潰中的韓國社會
從「地獄朝鮮」走向焦慮社會的韓國
讓個人耗盡的社會
第5章 關於治療
焦慮和焦慮症
醫學性治療
醫學觀點的缺失和個體中心治療
精神分析治療
形成共同體關係的治療
第6章 為了健康的自我和幸福
了解焦慮並實現幸福
個人層面的努力:主體性治療
將焦慮轉化為能量
透過哀悼(mourning)發現欲望
社會層面的努力:相互認可重於盲目同情
朝向連帶和合作的共同體關係
走出去
焦慮是毒也是藥
為了尋找欲望而獨立
推薦序/導讀/自序
走進來
焦慮不是病
我們生活在焦慮的時代。有愈來愈多的人抱怨有新冠憂鬱、憂鬱症、強迫症、身體症狀障礙症(身心症) 等,各種和焦慮有關的心理或生理上的痛苦。雖然不能判定為精神疾病,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睡不著,抱怨身體沒有異常但消化不良、頭痛、身體各處緊繃,並且服用藥物的人真的很多。在我身邊也有不少研究所學生,或是活躍的專業研究者服用精神藥物或定期接受諮商。我也曾經建議朋友接受心理諮商,他們外表看起來毫無異樣,但實際上患有恐慌症或是幽閉恐懼症。我身邊見到的這些問題,讓我想寫一本關於「焦慮」的書,因為日常生活中最常見、最廣泛的精神疾病就是「焦慮症」。所謂的焦慮症是指「持續的焦慮和痛苦,為了減輕這類焦慮所產生的適應不良以及持續的狀態」,包括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畏懼症(特定場所畏懼症、特定畏懼症)、強迫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 。
但是,筆者不是精神科醫師或專業諮商師,所以我想談的不是焦慮症,而是「焦慮」。我從一個專業的哲學研究者觀點出發,審視至今出版的焦慮主題書籍,思考我們不太瞭解的焦慮本質和多樣的面貌,並且試圖找出和焦慮共存的方法。我在書寫的過程中也體驗到了許多正面的效果。我自己也有過大大小小的強迫症症狀,偶爾也因為睡眠困擾而服用安眠藥。藉由書寫這本書,我發掘到原先所不知道的自己,從中省思人文學角度的治療方向,給予遭受類似痛苦的人們建議。從精神醫學的標準來看,本書所討論的焦慮可能難以接受,或者顯得天真,但是本書重點並非在於整理焦慮的概念,而是獲得活用焦慮而不被其吞噬的智慧。當然,這不是能輕鬆達成的任務……。
在韓國國立國語院的標準國語大辭典中,焦慮的定義是「感覺到不安與忐忑的情緒狀態」。焦慮一詞,通常讓人們連想到不適和痛苦,但是筆者希望從更日常的角度來看待,因為我們的身邊總是存在焦慮。我也想強調,焦慮是源於我們和自我之間錯誤的關係,導致我們和欲望產生距離,因此感到痛苦。
焦慮涵蓋的症狀包括:類似「火病」 的壓迫感,難以擺脫的壓力,可能歸屬於恐慌症的發作和焦躁,坐立不安的心理狀態,伴隨無力和憂鬱而生的精疲力竭(burnout)症狀等。除此之外,反覆出現的夢或行為、提不起勁、記憶力衰退、專注力下降,以及對個人的身體和心理狀態造成影響的「惡夢般」情緒等也包含在內。另一方面,焦慮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佛洛伊德認為,焦慮是內在緊張的表現,發出危險的訊號 。拉岡則認為焦慮是唯一不會說謊的情動(affect) 。情動、情緒、經驗看起來相似,但有些許不同;如果主觀上經歷到的是情感,那麼他者從外部觀察得到並且可以察覺的就是情緒,情動則包括情感和情緒,乃至身體和無意識的狀態 。
焦慮雖然痛苦且不愉快,卻不可避免;焦慮之於生活就像空氣一樣,所以無法從根本消除。焦慮也象徵著人類是關係性的存在,人類在生活中與自己、他者和外在世界不斷建立關係,同時相互影響。在締結關係中感受到的情感就是焦慮,因此在面對焦慮時有必要考慮焦慮的正面作用,在第三章<焦慮與憂鬱>、第五章<關於治療>章節中將討論這個議題。
我的夢境故事
為了有助於理解日常中的焦慮經驗,我首先想談談我的夢境故事。我不常有記憶深刻、強烈的夢,雖然曾經讀過並深入研究佛洛伊德《夢的解析》,但從未分析自己的夢境。我在幾年前曾參加過有關夢境分析的聚會,大約持續了兩年之久。聚會成員有許多是諮商心理師和教育專業人士,每週定期聚會一次。聚會中會有一位解夢老師(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師)講授關於夢的課程,每個人接著分享自己的夢境,並進行集體分析。不知道是受夢境課程的影響,還是因為當時工作上的壓力,還是,我有一年期間都重複做同樣的夢:
我站在一座非常高的山峰頂上,有時候是懸崖。我一邊想著必須要下山,一邊小心翼翼地在峭壁上移動,因為有懼高症心裡非常害怕。我疑惑著自己是怎麼來到這麼高的地方,並同時害怕摔落,但是路總是在中途突然堵住。想要前往下一條路,必須像動作片演員一樣奮力跳躍,我卻做不到。沒有辦法往上爬,也沒有辦法往下走,最後在膽顫心驚中醒來。
夢中的地點或場景每次都稍有不同,但是害怕摔落、忐忑不安的情緒總是栩栩如生。我介紹了這個夢,並且接受問答式的解夢分析,在逐一解開的線索中,我發現這個夢來自我平時不曾察覺的焦慮,以及對已故父親到的罪惡感,兩者混合而生。在解夢之前,我從未這麼想過,甚至是忽略了這個夢,沒有注意到這個夢其實是潛意識所發出的訊息。在我出國留學時,原本身體健康的父親在六十三歲時突然因腦溢血而逝世,我接到緊急通知趕回韓國時,父親已是腦死狀態。看著父親躺在床上無法活動,我的心情非常複雜。身為長子,我因為學業而尚未經濟獨立,父親是我堅強的支持者和後盾,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我不曾和父親和睦地聊天,總是淡淡地相處。或許是因為我個性內向,父親也比較木訥,以及我在結婚後仍以留學為藉口接受經濟援助,內心對這樣的處境產生自責和羞愧。父親突然去世後,有將近一年的時間我經常夢到他,他總是沉默不語。我多麼希望能聽到父親的隻字片語,但夢中的他只是沉默又沉默……。
解夢老師分析,我站在高山懸崖上反映了想要克服對於父親的心理情結,以及當前的情況。這個分析觸動了關於父親的各種情感和愧疚,夢的餘韻變得更強烈。這個夢清楚呈現我的焦慮,與其說是破懷性作用,更呈現我逐漸走向已故父親的位置,感受到雙重情感的模樣。這麼看來,父親過世後我經常想的是,如果父親還在世我就能好好盡孝道,償還身為兒子的責任,並成為他的驕傲。神奇的是,一起分析夢境之後,我就再也沒做過相同的夢了。
講述這個包含個人經歷的夢,是想說明在我的情況中,焦慮是我潛意識中對父親的罪惡感和情感,以及生前沒有和他親密交談、好好照顧他的悔恨,以及之後如何成為淨化這些感受的契機。反覆做的夢既是焦慮的症狀,也因為是一種訊息而意義重大。如果沒有藉由夢境分析而探索潛意識,就無法整理「我」和「我」的關係,那麼或許我現在還在做相同的夢。
反覆的夢必定滲透著焦慮。表面上來看,我的夢可能像懼高症或壓力,實際上,它提示了父親逝去將近十五年,但我的哀悼尚未完成。最近,我在做了另一個夢之後,在夢日記中記錄了夢的意義,自我分析的同時,也審視那些我所遺忘的自我。第5章中所討論的以個別主體為中心的治療方法即是如此,重點不在於客觀的症狀,而是審視內心、直接面對並且正面地利用焦慮,建立自我的主體性。
焦慮的社會性治療
本書共有六章,首先聚焦韓國保健福祉部在二○一六和二○二一年所發布的精神疾病統計資料,探討韓國人民的精神疾病現況,從而描繪出應該如何理解精神疾病的框架。《DSM》 中使用的「精神疾病(mental disorder)」一詞,本身雖然強調不適應或異常行為(偏差或倒錯),但是也同樣強調那些可能連本人都不清楚的主觀痛苦更為重要。當然,嚴重的心理或身體痛苦必須接受藥物治療,但是正面回應症狀,明白那些是被壓抑的心理掙扎和心聲,而不是可以診斷的具體疾病,這一點也非常重要。如同透過夢來找出被隱藏的焦慮,抱持從被壓抑的情動中審視潛意識和欲望的心態也很重要。
如果我們接受精神疾病是潛意識的聲音,就能理解症狀只是個人獨特性的表達,代表個人的主體性,那就不會固守精神疾病、精神障礙、心理異常等專業用語的診斷。例如,強迫症是代表性的焦慮症之一,反映出個性和自我中的完美主義傾向與責任感。我藉由電影《逆倫王朝》中英祖的故事為例,強調嚴格區分正常與不正常的標準為錯誤,症狀是在個人的生命歷程中形成,不可能完全消除。
在如此理解精神疾病之後,我們需要深入探討焦慮這個概念的哲學意義。哲學家,尤其是存在主義者,認為焦慮不是疾病,而是自然的情動,和人性息息相關。焦慮雖然會以憂鬱和攻擊等負面的方式呈現,但是正向的層面也很多。人類不是動物也不是神,而是介於中間的存在,必然整合有限和無限這兩個極限,生活中的焦慮就像原罪。然而,焦慮也可能讓我們陷入憂鬱、挫折、攻擊性衝動等深淵,因此,理解焦慮的本質並發揮其正面性質至關重要。
個人所經歷的焦慮或各種型態的心理問題,終究都和社會結構有關,應該從社會集體生活下的心理反映來理解。支撐主體欲望的幻想崩潰後,殘酷的現實導致焦慮以極端的形式爆發。韓劇近來在世界各地頗受喜愛,可以說是透過戲劇來反映「地獄朝鮮」這個詞所隱含的社會結構壓迫和不平等,引發觀眾共鳴的結果。由於韓國社會的競爭比其他國家激烈,人們也更在意別人的視線,使得個人更容易陷入過度神經質的焦慮之中,而不是順著自己的欲望生活。簡而言之,這是一個人們不斷自我剝削並且枯竭的社會。最終,我們可以瞭解到,比起專注於個人的治療,努力改善社群關係和人際互動的模式更重要。
因此,與其致力於從醫學觀點以藥物或生理處方來緩解症狀,我們更需要的是能夠幫助人們尋找生命的意義、從症狀中瞭解自己的人文治療。筆者的目的並非強調自我實現的自我心理學或正向心理學,而是強調從精神分析學的視角,以主體態度來面對症狀和社群關係的建立。近年雖然熱潮略退,但「療癒」和「治療」仍然是韓國人喜愛的話題,這樣的風氣結合了正向心理學,助長沒有極限的自我成長和認同,卻可能誤導人們認為所有事情都可以從個人層面解決,一切都是個人的責任。更理想的態度應該是,在生活中發現自己的欲望並且去實現,同時為了共善,努力建立和共同體欲望之間的連結,形成共生的治療方向。
那麼,如何具體實現共生的治療呢?從個人層面來說,為了治療焦慮和憂鬱,必須成為自己欲望的主人、將焦慮轉化為能量,而不是著重自尊或幸福。然而,要讓焦慮變成能量,必得哀悼客體或疏離的欲望;而進行哀悼需要社會的努力,比起強調無條件的共鳴,更重要的是在認同他者下所建立的連結。個人的幸福和痊癒唯有在健康的共同體關係中才能實現,強調社會性治癒之於焦慮的必要性是本書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