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女人四十,該捨棄與該開始的:擁抱妳的隨心所欲,今天也要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
原文書名:여자 마흔, 버려야 할 것과 시작해야 할 것
產品代碼:
9786267089026系列名稱:
大好時光系列編號:
53定價:
320元作者:
鄭教?譯者:
簡郁璇頁數:
256頁開數:
14.7x21x1.8裝訂:
平裝上市日:
20220209出版日:
20220209出版社:
大好書屋-日月文化CIP:
177.2市場分類:
勵志修身產品分類:
書籍免稅聯合分類:
心理勵志類- ※在庫量小
商品簡介
「若年輕是恣意妄為的美麗,
那麼四十歲後的妳,可以因為真實而美麗。」
——《詩人與少年》(The Poet and The Boy)
將「空虛感」轉變為「成長契機」的心靈修剪術
獻給渴望一輩子懷抱悸動的妳!
邁入四十歲、成了某人的媽媽與妻子後,
妳是否曾湧上無以名狀的惆悵與虛脫,
內心吶喊著:「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在這裡做什麼?」
四十歲後的妳,要懂得「盡責的人生」與「美好的人生」是不同的!
有多久,妳不再常常提起自己的喜好與熱情?
過去活得那麼認真、為別人犧牲妥協,最後妳剩下什麼給自己?
鄭教暎身為心理諮商師、人母與人妻,她要用親身經歷與他人故事,告訴每一位跨入四十歲的女人:人生下半場,請掙脫熟悉的陷阱,拿出勇氣探索令自己心動的事物!
▎今天開始,當自己的心靈園藝師
修剪出屬於妳的明亮庭園
「現在開始太遲了」、「都這把年紀了,還做什麼?」、「人生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經歷生老病死」、「我有什麼特別的?大家不都這樣生活嗎?」妳也常常脫口說出這些話嗎?
是時候拔除生長在內心、有如雜草一般的自我偏見了!想活出隨心所欲的成熟人生,就要修剪不必要的社會觀念,將對外的期待與對愛的渴望加以修剪,把人生的焦點回歸自己身上。內心的庭園,沒人幫忙修剪,妳必須親自打理!
✢關於心累的糾結人際——果敢地整理阻礙成長的關係
.四十歲後,強求關係會阻礙成長;整理不必要的關係,能使自己變得更輕盈。
.趁現在把耗費在干涉他人身上的能量轉到「我」身上吧。
✢關於跟了半輩子的習慣——顛覆「我就是這種人」的想法
.當嶄新的經驗到來,一個人的行動、個性、才能與喜好都會經歷變化。
.走出習慣的陷阱,過真正想要的人生,就要找到內在的光芒、潛力、強項與價值。
✢關於使人空洞化的家務事——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大部分非做不可的事,都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常常是出於下意識與習慣性的行為。
.做可以獨力完成的小事,就能夠讓日常生活換氣。
✢關於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熱情——去一個能喚醒內在靈魂的地方,哪裡都無所謂
.提防忌諱年齡而打消念頭的心態。
.活出想要的人生,必須具備勇氣,尋找讓自己熱血沸騰的空間、地點、行為與想法。
✢關於無聊乏味的日常——將今日設計得與昨日有百分之一的不同
.把每一瞬間當成驚奇的連續,自然就不會度過與昨日相同的今日。
.創造「特別」,單純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關於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幸福——活在當下、保持感謝之心
.實現生活的小確幸,或許能從珍惜日常的小地方、對生活心懷感謝之中找到解答。
.只做眼前的事,停止反省、分析過去,不去尋找根本不存在的正解。
▎人生下半場,多管自己的閒事
創造令人悸動的四十後生活!
鄭教暎說:「四十歲最大的好處是,開始做某件事之前不需要名分或正當理由。」女人四十,人生真正開始的最佳年紀,也是重新理解自己的時機。
● 女人四十,妳該「捨棄」的是——
.拔除心中名為「偏見」的雜草
.摘除社會所形塑的「四十歲」標籤
.擺脫他人賦予的角色
.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 女人四十,妳該「開始」的是——
.善用空虛感的能量
.尋找四十歲才看得見的風景
.修改老舊的人生計畫表
.打造專屬的夢想路線圖
現在開始,每天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邂逅被遺忘的自己吧!本書借助心理學知識,帶妳打破「中年危機」的社會偏見,指引妳在人生中場重新梳理自己、修正人生計畫與擬定未來方針。妳將能以更積極的觀點看待四十歲後的生活,帶著希望度過每一天,踏上心之所嚮的旅程。
【本書特色】
◎不只心理勵志,還有溫柔的女性書寫
全書以流暢文筆娓娓道出女人跨越四十後的心境,筆觸細膩、情感深刻,讀來倍感療癒,兼具可讀性與實用性。
◎適切引導提問,彷彿走入專業諮商室
本書除了展示成熟女性的處世智慧,作者也以專業心理諮詢師背景帶領讀者思索內心,並設計份量剛好的提問與行動建議,賦予讀者實踐方法。
◎特別附錄:自我發現的心靈之旅
收錄探索內心的自我檢視表,幫助讀者將抽象的感受轉換成具體行動,是一份適用所有性別與年齡的通用設計。
【名人推薦】
李郁琳|臨床心理師、作家
尚瑞君|作家、講師
曹馥年|旅行作家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劉冠吟|前《小日子》雜誌發行人
——悸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家好評】
所有的經歷都會在女人四十之後,經由覺察與思辨,變成Being Yourself的養分。——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四十歲是令人悸動的年紀。假如妳渴望探索自己是誰、喜歡什麼、往後該怎麼做,就跟著作者走入心理諮商的旅程一探究竟。本書是為四十歲讀者量身打造的心理諮商,透過親切提問、縝密觀察及行動計畫,讓人們得以邂逅「我自己」。接受專業嚮導的指引,踏上妳一輩子不曾追尋過的旅途吧!適合四十歲的奢侈品,是體驗到如何以真實的自我度過餘生的那一刻。——劉恩庭╱韓國精神科醫師、《不是我太敏感,而是你太過份了》作者
「若年輕是恣意妄為的美麗,
那麼四十歲後的妳,可以因為真實而美麗。」
——《詩人與少年》(The Poet and The Boy)
將「空虛感」轉變為「成長契機」的心靈修剪術
獻給渴望一輩子懷抱悸動的妳!
邁入四十歲、成了某人的媽媽與妻子後,
妳是否曾湧上無以名狀的惆悵與虛脫,
內心吶喊著:「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我在這裡做什麼?」
四十歲後的妳,要懂得「盡責的人生」與「美好的人生」是不同的!
有多久,妳不再常常提起自己的喜好與熱情?
過去活得那麼認真、為別人犧牲妥協,最後妳剩下什麼給自己?
鄭教暎身為心理諮商師、人母與人妻,她要用親身經歷與他人故事,告訴每一位跨入四十歲的女人:人生下半場,請掙脫熟悉的陷阱,拿出勇氣探索令自己心動的事物!
▎今天開始,當自己的心靈園藝師
修剪出屬於妳的明亮庭園
「現在開始太遲了」、「都這把年紀了,還做什麼?」、「人生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經歷生老病死」、「我有什麼特別的?大家不都這樣生活嗎?」妳也常常脫口說出這些話嗎?
是時候拔除生長在內心、有如雜草一般的自我偏見了!想活出隨心所欲的成熟人生,就要修剪不必要的社會觀念,將對外的期待與對愛的渴望加以修剪,把人生的焦點回歸自己身上。內心的庭園,沒人幫忙修剪,妳必須親自打理!
✢關於心累的糾結人際——果敢地整理阻礙成長的關係
.四十歲後,強求關係會阻礙成長;整理不必要的關係,能使自己變得更輕盈。
.趁現在把耗費在干涉他人身上的能量轉到「我」身上吧。
✢關於跟了半輩子的習慣——顛覆「我就是這種人」的想法
.當嶄新的經驗到來,一個人的行動、個性、才能與喜好都會經歷變化。
.走出習慣的陷阱,過真正想要的人生,就要找到內在的光芒、潛力、強項與價值。
✢關於使人空洞化的家務事——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大部分非做不可的事,都是我們自己定義的,常常是出於下意識與習慣性的行為。
.做可以獨力完成的小事,就能夠讓日常生活換氣。
✢關於消失得無影無蹤的熱情——去一個能喚醒內在靈魂的地方,哪裡都無所謂
.提防忌諱年齡而打消念頭的心態。
.活出想要的人生,必須具備勇氣,尋找讓自己熱血沸騰的空間、地點、行為與想法。
✢關於無聊乏味的日常——將今日設計得與昨日有百分之一的不同
.把每一瞬間當成驚奇的連續,自然就不會度過與昨日相同的今日。
.創造「特別」,單純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關於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幸福——活在當下、保持感謝之心
.實現生活的小確幸,或許能從珍惜日常的小地方、對生活心懷感謝之中找到解答。
.只做眼前的事,停止反省、分析過去,不去尋找根本不存在的正解。
▎人生下半場,多管自己的閒事
創造令人悸動的四十後生活!
鄭教暎說:「四十歲最大的好處是,開始做某件事之前不需要名分或正當理由。」女人四十,人生真正開始的最佳年紀,也是重新理解自己的時機。
● 女人四十,妳該「捨棄」的是——
.拔除心中名為「偏見」的雜草
.摘除社會所形塑的「四十歲」標籤
.擺脫他人賦予的角色
.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 女人四十,妳該「開始」的是——
.善用空虛感的能量
.尋找四十歲才看得見的風景
.修改老舊的人生計畫表
.打造專屬的夢想路線圖
現在開始,每天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邂逅被遺忘的自己吧!本書借助心理學知識,帶妳打破「中年危機」的社會偏見,指引妳在人生中場重新梳理自己、修正人生計畫與擬定未來方針。妳將能以更積極的觀點看待四十歲後的生活,帶著希望度過每一天,踏上心之所嚮的旅程。
【本書特色】
◎不只心理勵志,還有溫柔的女性書寫
全書以流暢文筆娓娓道出女人跨越四十後的心境,筆觸細膩、情感深刻,讀來倍感療癒,兼具可讀性與實用性。
◎適切引導提問,彷彿走入專業諮商室
本書除了展示成熟女性的處世智慧,作者也以專業心理諮詢師背景帶領讀者思索內心,並設計份量剛好的提問與行動建議,賦予讀者實踐方法。
◎特別附錄:自我發現的心靈之旅
收錄探索內心的自我檢視表,幫助讀者將抽象的感受轉換成具體行動,是一份適用所有性別與年齡的通用設計。
【名人推薦】
李郁琳|臨床心理師、作家
尚瑞君|作家、講師
曹馥年|旅行作家
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劉冠吟|前《小日子》雜誌發行人
——悸動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專家好評】
所有的經歷都會在女人四十之後,經由覺察與思辨,變成Being Yourself的養分。——曾心怡╱臨床心理師
四十歲是令人悸動的年紀。假如妳渴望探索自己是誰、喜歡什麼、往後該怎麼做,就跟著作者走入心理諮商的旅程一探究竟。本書是為四十歲讀者量身打造的心理諮商,透過親切提問、縝密觀察及行動計畫,讓人們得以邂逅「我自己」。接受專業嚮導的指引,踏上妳一輩子不曾追尋過的旅途吧!適合四十歲的奢侈品,是體驗到如何以真實的自我度過餘生的那一刻。——劉恩庭╱韓國精神科醫師、《不是我太敏感,而是你太過份了》作者
作者簡介
鄭教暎(정교영)
現任韓國亞洲大學心理系兼任教授。亞洲大學心理系畢業後,在該校研究所取得臨床與諮商心理學碩、博士學位。韓國心理學會認可的一級諮商心理師,曾於安城市青少年諮商室擔任青少年諮商師,在亞洲大學學生諮商中心與東西心理諮商研究所擔任成人諮商師。曾於上海成立「開放心靈心理諮商所」,現於韓國擔任「心靈風景心理諮商研究所」所長,進行諮商與教育活動。以「夢想主婦讀書會」為首,開設專為中年女性打造的心理學課程,致力為她們的人生注入活力。
部落格:www.maumview.modoo.at
譯者簡介
簡郁璇
專職譯者,坐三望四的年紀,持續追尋理想的生活樣貌。
譯有《不勉強自己,把日子過成喜歡的樣子》、《兩個女人住一起》、《一人份的幸福剛剛好》、《獻給柯曼妮奇》、《關於女兒》等數十冊。
臉書專頁、IG:小玩譯。
書籍目錄
自序
女人四十,該捨棄與該開始的
第一部曲
女人四十,該捨棄的是……
Chapter 1. 從「犧牲」的角色中走出來
拔除妳心中名為「偏見」的雜草
摘除社會貼給妳的「四十歲」標籤
不要怪罪無聊乏味的日常
拋下對自己的刻板印象
擺脫他人賦予的角色
停止去做「非做不可的事」
走出熟悉的陷阱
Chapter 2. 修正陳舊的人生計畫表
試著擁有自己的時間
啟程以後,不要回頭
丟掉以空虛生活逃避自己的習慣
與舒適的日常保持些許距離
提防忌諱年齡而打消念頭的心態
降低人生的速度
拋下把一天視為理所當然的想法
第二部曲
女人四十,該開始的是……
Chapter 3. 將剩餘的能量傾注在自己身上
準備人生的下半場
思索直到四十歲才看得見的風景
聽見內在的答案
填補人生的破洞
拓展四十歲的自我
多管自己人生的閒事
Chapter 4. 活出有夢想的四十歲
四十歲,仍要編織新夢想
讓夢想為人生帶來一陣清風
第一階段:成為探索者
第二階段:想像目標實現
第三階段:除去絆腳石
第四階段:持續前進
Chapter 5. 喚醒內在的自由靈魂
發現全新的「自己」
描繪四十歲的肖像
尋找成長的刺激
儲備人生的正向能量
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
有空時去摘玫瑰
成為一個有夢想的「我」
附錄
女人四十,自我發現的心靈之旅
文章試閱
準備人生的下半場
「無法依據人生的晨間節目來度過人生的下午。因為,早晨時曾經很偉大的東西,到了下午就變得一文不值;早晨時曾為真理的東西,到了下午就成了虛假。」
──卡爾.榮格(Carl Jung)
或許,我們不需要有誰的指示,也會老實認分地遵循人生的晨間節目,度過現在的時間。「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夢想?這把年紀還談什麼夢想?我現在已是風中殘燭、凋零之花了,只能成為孩子的後盾,看能不能幫他們找到夢想」、「真不曉得該怎麼度過餘生」、「雖然認真活到了現在,但只要想到未來,還是會心生畏懼、茫然不已,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人生就是這麼一回事嘛!」這都是我們身邊耳熟能詳的話語。
女人四十,我們才過完人生的上午,還有一半的餘生要過。我們應該要做大掃除,將蠶食我們人生的舊習驅逐,以嶄新的心態迎接人生的下午。人生的變化,全然取決於我們面對時的態度;請檢視人生的晨間節目,將該留下與該拋棄的內容整理出來。榮格將四十歲的危機感視為一種自我治癒的過程,不視為心靈生病的症狀,他反倒認為這是心靈健康的證據。假如妳回顧至今的人生,產生了「不能再這樣下去」的危機意識,被不安與混亂包圍,這種心態是一個健康且自然的訊號,代表妳的人生需要變化與重新調整,妳替人生尋找新平衡的時機到了。
失去自我的喪失感,同樣是必需的健康訊號——為了讓我們活出更有意義的幸福人生。就像時機到了蛇會蛻皮一般,四十歲後的我們,也要褪下積習已久的角質,展開能讓新皮膚長出來的自我探索。此刻,為了剩下的旅程,我們必須放下多年來不必揹負的包袱。
凝視一去不復返的人生上午時,妳有什麼樣的想法和心情呢?妳可能會為過得很棒的自己拍拍肩膀,說聲「辛苦了!」有些人,則可能在回望過去時,反芻令自己懊悔、遺憾的事,或是湧現懷念、惋惜的回憶。儘管和他人一樣認真生活,卻可能會有莫名的空虛感排山倒海而來;或是妳可能會哎聲嘆氣:「那時是如此美好,現在的我為什麼是這副德性?」我們明知無法挽回,卻總是忍不住反覆咀嚼過去,沉浸在悔恨之中。
可是,懷著明確的人生方向與遠大願景一路奔馳的人,究竟又有多少呢?要在人生的上午時光體驗這個世界、向這個世界學習,太過年少不懂事的我們真的做得到嗎?這並不是任何人的錯。也許,包括人生的下午在內,直到仰望夕陽的瞬間為止,所謂的人生,都是一個難度高深、學無止境的永恆謎團。此時我們能做的,不是依照程式設計繼續過著不成熟的人生,而是針對「該如何活下去」展開省察。若能豎耳傾聽自己的聲音,就能使下午減少一些悔恨,不是嗎?
問候自己過得好不好
妳曾經問自己過得好不好嗎?如同向珍貴的某個人問候「最近過得怎麼樣?還好嗎?現在幸福嗎?」問候,與能夠隨口輕鬆應答的客套話不同;問候,是停下正在進行的動作,走進內心深處,探察此時的自己正在經歷怎樣的經驗,也就是與自我靈魂展開坦誠對話的時刻。我們從小就面對無數提問,一路解題、尋求答案至今,但老實說,相較於拋出提問,我們更習於尋找問題的答案。此外,幾乎沒有捫心自問與自我回答的機會。
邁入四十歲的我們,有必要習慣與自己對話。就像與某人對話時,有說話者與聆聽者、提問者和回答者一樣,與自己對話也需要這兩種角色。但我們不是要尋找正解的提問與回答,而是需要為了探索與發現的對話。儘管最瞭解我的人是自己,但令人意外的是,很少有人會持續去了解自己,大家更關心、更好奇自己在別人眼中是怎樣。現在,將目光轉移到自己身上,先從問候過去視而不見的自己開始,循序漸進地增加與自己的對話時間吧。
*
上了年紀,仍然保有好奇心,這就是活得年輕的祕訣。如同對周遭的世界與人們懷有好奇心那樣,希望妳也帶著深切的愛來看待自己,以充滿好奇心的眼神提出問題並進一步探求。與好友們閒話家常時,不要以「某某人怎麼樣」的對話開頭,而是以「我」來展開對話。我們向來能以非常銳利的眼光分析、鑽研根本就不在場的知名人士、藝人或周圍某人的流言蜚語,話題素材一直是「他人」。無論是否有趣,大部分都與我的人生無關。
請去了解「我」這個人的一切,然後逐一實驗尚未驗證的全新假設吧!那麼,妳將會認識未知的自己,也能打破錯誤的自我認知。至少,妳要有決心成為最了解自己的專家。
提問,是能夠帶領妳走向美好人生的引路人。每天向自己拋出問題,將為妳提示方向,幫助妳朝向有目的、有意義的人生邁進。重點在於不停提問,好奇心本身就有存在的理由。無論是誰,只要想到永恆、生命、世界驚人奧祕,就會充滿敬畏之心。只要每天努力多理解一點其中奧祕,就已經足夠了。愛因斯坦曾說「不要失去神聖的好奇心」,他也同樣強調提問的重要性。
假如今天是生命最後一天,我會做什麼呢?我已經來到自己想待的地方了嗎?此時的我在哪裡?我想做什麼?假如要做出有別於昨天的選擇,今天會做出什麼選擇呢?現在能夠立即做到的是什麼?此刻正在做什麼?我的心正走向何處?我今天會改變什麼?會去見誰?今天的選擇對未來的人生有什麼意義?只要每天多問一點,就能多收獲一些。
*
「主婦的心理學咖啡廳」,顧名思義,就是降低諮商室的門檻,為追求自我成長的四十歲女性提供空間,讓她們能針對各式主題敞開心胸對話的諮商計畫。過去曾選讀以四十歲女性夢想與挑戰為主題的繪本,先是共同閱讀,接著反問自己幾個問題再進行分享。河琳是個相當文靜的人,給人少女般的印象,參加時臉上始終掛著溫和微笑。初次分享時她說道:「我沒什麼欲望,也很滿足於現狀。從小我就討厭與人起衝突,總是為了維持和平而犧牲自己。婚後,我也努力居中調停,避免先生和孩子間發生衝突;看著家人和樂融融、舒適休息的模樣,使我感到幸福滿足。然而最近看到老二上國中後的一舉一動,和我就像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我感到鬱悶難過。我多麼希望他能拿出野心去挑戰,他卻意興闌珊,一副懶散的樣子。看著那孩子,我萌生了要改變自己的念頭,假如過去的我是停滯不前、步伐緩慢的人,現在的我想要跑得快一些。」
最後一次聚會,我們讀完書正在分享時,曾說想要奔馳的河琳很高興地說起了自己的變化。「我以為過去的自己停滯不前,但寫下今天提問的答案並分享後,才發現自己早已在奔馳了。」因為做的事情稀鬆平常,所以直到現在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逐步朝著夢想奔馳。她說,用全新視角觀看自己的同時,多了一點表現自己的勇氣,因此能夠下定決心挑戰更遠大的夢想。透過自問自答的集中式對話,能隨時獲得全新視角與深刻洞察。
假如不知道該問什麼、又該如何回答,不妨先從問候自己的安好開始,就像對待最親近要好的朋友那般。「最近過得怎麼樣?今天過得如何?幸福嗎?覺得還好嗎?」如果只是沒誠意地回答「過得很好,老樣子,喔,沒事啊」,問題就會無用武之地;一定要過得很好、很幸福的想法也必須放下。對自己坦誠一點吧,檢視自己是否有所隱瞞,假如有,就把它取出來看看。取出並認同後,妳可能會覺得維持現狀也很好;就算自己橫衝直撞,似乎什麼事都做不好,始終在原地踏步,也只要看著努力的自己,給自己一個擁抱就夠了。今天,也對辛苦的自己,露出一個溫暖的微笑吧!